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翻清朝当总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他目光游移,看到了林云以前所写那些对联。

“敢问小兄弟,这些字是谁人所写?”那中年人终于注意到站在一旁的林云。

“是在下所写,不知道……先生有何见教?”要说这清宫戏林云也不是白看的,现在活学活用,也还象那么回事。

那人将林云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微笑道:“见教不敢,只是有一事不明,还请小兄弟解释一二”。

“先生请讲”。

“我观这几幅字”。那人随手一指,“和那边几幅,笔法气度,迥然不同,若都是小兄弟你写的,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林云当然没法和他解释其中的缘故,只好胡诌道:“啊,先生眼力果然厉害,这个么,那几副字是晚生以前所写,不似这几幅,因此有所差别,也是正常。”

那人点点头,略有所思的摸样,末了对林云说道:“不如便请小兄弟写幅字如何?”林云听了笑了笑说道:“那有何不可。”便让小丫头取来笔墨,自己拿了一卷白纸,上端夹在绳上,一手提着末端,一手提起笔来回头对那人说道:“先生请说吧。”那人沉吟片刻,咏了首词,林云依言写了出来,那人接在手里,端详片刻,对林云说道:“小兄弟的字写的很好,我那里刚好有个书记之位空缺,不知道小兄弟可有意思么?”林云暗道:“书记?这家伙莫非是什么革命党人么?可是光凭字写的好,就能当书记么?”

“不知先生是……?”林云其实还是有些心动的,有人请做事,好过在家坐吃山空等死。何况家里哪儿还有什么山可依靠?

“哦,本人汪康年,现任湖广总督衙门秘书房主笔,也算是总督张大人的幕僚之一吧。”说完之后,便盯着林云等他回答。

湖广总督,张大人……莫非就是张之洞?林云心中暗自盘算着,这其实应该算是个机会吧,虽然听起来就象个记录员什么的职务,好歹也算个饭碗啊。想到这里,林云便对他说道:“蒙先生厚爱,晚生非常愿意。”

第一部 少年成名 第三章 当上副教官

这汪康年本是浙江杭州人氏,出身世家,现在做了张之洞的幕僚,又适逢洋务运动,很有做一番事业的抱负。这次本是应同僚之邀来此地游玩,不想见到林云写得一手好字,恰巧秘书房还少个书记,便起意招纳,而林云正为生计发愁,见此机会又岂能放过?汪康年又问了些别的情况,得知林云家中经济拮据之后,便取出张银票给他做盘缠,约好半个月后林云自去湖广总督衙门找他便可。当下,还写了张字条,以备衙门外的兵丁查验。

汪康年游兴不减,偕同僚友人继续向山上游玩。林云捏着那张银票看了看,心中塌实许多,当下和小丫头一起收拾了东西,包成一裹自己提了,带着丫头走出林子。

“哥,咱们要去了汉口么?”小丫头一边开心的吃着小吃,一边仰起脸来问他。

林云微微一笑,说道:“是啊,有人请哥哥去做事,以后咱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小丫头听了高兴的蹦跳起来:“真的?那以后我想吃什么都行了?”林云弯下腰来伸出手在她的鼻子上刮了一下:“那你想吃什么?”小丫头眨巴着眼睛一本正经的说道:“天天都有大米饭吃!”

好在到了汉口之后,林云发现每天能吃上大米饭并不困难,而且所谓书记也不过是抄抄写写,没什么难度,所以当他从临时栖身的小旅店搬到总督衙门后,简直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极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也只能说太轻松了。

可惜的是,这轻松的日子过了没多久,林云的一句无心之语,就彻底断送了他过安稳日子的念头。

事情还得从汪康年身上说起,这位老兄做为湖广总督府中的幕僚,对张之洞张大人力主实施的洋务运动可是上心的紧,不但身为秘书房的主笔,还兼着汉口自强书院编辑和两湖史学斋分教,平日里那是忙的脚不沾地。

有一日好友托人辗转送来几本洋书,据说是洋人的军事著作,内中还有一本陆军操典,因为现在张总督在训练新军,汪康年一直在托人找这方面的书籍,没想到拿来一看,却是满篇的洋文,顿时泄了气。恰巧那天林云因事前来禀报,在汪康年的书房等待,见他书桌上扔着几本崭新的书,便取在手中翻看,一起来的同僚笑话他不懂装懂,林云笑道:“这有何难?不怕告诉你,这里面的内容我虽说不能全都看得明白,但认个十之七八还是没问题的。”那人正要再取笑,却听身后汪康年喜道:“林书记所言当真?”

其实这几本都是德文,而德语,可以说是林云的强项了,他先是回身和同僚一起给汪康年行了个礼,这才答道:“晚生所言句句属实。”

汪康年喜出望外,拉着林云的手说道:“如此甚好,大帅前几日因事辞掉了洋教官,这几天正在为教官一事发愁,新任的教官虽受过西式的军事教育,训练军队这项却总是强差人意,你既然懂得洋文,我便举荐你入新军,将这些教材翻译过来以为新军所用,你意如何?”

林云心中暗自盘算一番,想想也没什么不可,便说道:“蒙先生提拔,只是我与小妹现寄于总督府内,若是我入了新军,只怕很难照料她了。”

汪康年听了点点头想了片刻,对林云说道:“这也没什么问题,若是你不方便照料,那便叫她搬入我家好了,我家女儿今年六岁,也好做个伴。”

林云听了自然高兴,又深感汪康年对自己的拳拳厚爱,当下鞠躬道:“如此就多谢先生了。”汪康年摆手说道:“些许小事,何必言谢。”其实他对林云本来没什么特别优待,只是现在发现他还是个翻译人才,这才临时起意,当然心里也开始对这个少年看重起来。

所谓新军,其实是当初张之洞在江南所创之自强军为骨干新建立的军队,编制、军械,训练、战法都仿德国军队,编成没多久,洋教官因事触怒了张之洞被辞退,现在新任的教官名叫王复奎,原系新军统制,现在兼了教官,也只是照着以前洋教官的老套路行事而已。

林云入了新军,暂住在军官营内,头一个月先是赶着将那几本书都翻译出来,谁知道王复奎见了连声说好,只因林云翻译过来之后都是白话,王复奎本身学问有限,又是武举出身,虽说受过西式教育,毕竟还是读白话通顺些,看过之后,王复奎拍着林云的肩膀笑道:“不错不错,能把洋人的东西译的这般通顺明白,兄弟你真是个人才啊。”想了想又摇头说:“只不过这几本书也不能都照搬,毕竟咱们的弟兄们大都是新入伍的新丁,我看还是先从基本的地方做起为好。”

林云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又黑又壮的家伙还知道循序渐进,也不照搬教条,心中对他便起了几分好感。其实自从他来到汉口,亲身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各项实施落实,也对从前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有了改变,毕竟这些人,大多还是爱国的,且不论爱的是大清国还是别的什么,单是这份为了国家富强而投身进来努力向上的热情和精神,也使得他对身边的人和事渐渐的产生了某种感情,这种感情一天天的随着他的见闻在增长,只是他自己尚不曾认真的体会和感受罢了。

“兄弟你既然入了新军,便是咱新军的人啦,这样吧,书你虽然翻译完了,可是内中还有些我不明白的地方,干脆便升你为副教官,我有什么问题也好随时请教。”王复奎人虽长的粗,可对读书人还是很客气的。林云笑道:“说什么请教,应该说互相参详验证。”旁边王复奎的护兵凑趣道:“那咱们新军以后的教官一文一武,可厉害的紧了。”两人听了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可是林云第二天一到操场,可就笑不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新军?

的确,从枪械、军装、装备到士兵的体格素质,都比别的清军好了数倍,但是所训练的那套可还是太老土了,也难怪,林云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虽然没当过兵入过伍,可毕竟是看过不少军事影视的,在他的印象里,训练场上那可是个个奔跑如飞,视障碍为无物的角色,可是这儿呢?哪儿有什么障碍,就连最基本的匍匐前进都没有!

不过林云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才来第一天,还是多观察,少说话为好。

王统制每天演操,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具体怎么练,只需下级军官照旧就是,他又没什么训练大纲和计划,虽然一心想把新军练好,可照他的想法,洋教官的训练方式没错,那就照旧吧。今天带林云来,一是让兄弟们认识一下,二是让林云熟悉下行伍生活,他也知道,林云是个读书人,虽然他把那几本军事书籍翻译过来,但不表示他就能够胜任教官,对于部队的这一套,早点让他熟悉,也好在以后给自己出出主意。

带着林云认识了手下的大部分军官之后,王统制便丢下句“以后训练多请教林副教官”便带着护兵回去了。林云谦虚几句,也闪到一边只看不说,那几个军官也便回去各自带队训练。

如此过了月余,林云可就坐不住了,当时翻译那本德国陆军操典时,他就对其中一些内容有些疑义,现在对照着训练的新军,林云终于明白,如此这般训练下去,只是徒有其表的新式陆军而已。这种疑虑他也曾对王复奎暗示过,不过以王复奎的见识,未必能端详出其中的弊端,所以林云思虑再三,还是按捺不住,参考自己从前的见识和对新军这一个多月的观察,提笔拟出了“新军八策”。只是写好之后,却有些茫然。

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居然会有了主观能动性,而对象竟然是从前自己所鄙视的清朝政府的军队,在他的潜意识里,这是一个腐败的,无能懦弱,丧权辱国的政府,而它的军队更是对外无能对内残暴的代名词,为了这样一个政府,这样一支军队,他真的要用自己的知识为其服务么?

可是他又觉得并不仅仅是这样,是的,这个清政府已经烂到了骨头里,但是它现在毕竟是国家的代表,而一国受辱,受欺负的难道仅仅是清朝政府么?通过他有心留意,对自己身处的具体年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知道,甲午战争还没有爆发,但是今年是壬辰年,据他打听出来的情况,两年之后,便是甲午年了。更何况他总还记得就是甲午战争之后,才让日本食髓知味,增强了称霸亚洲的野心和继续欺凌中国的决心,也更是在之后的某个条约里,清政府被迫割让出了台湾!

这个“新军八策”或许无用,又或许有用,但是现在交还是不交上去,是一个让林云有些头疼的问题。

第一部 少年成名 第四章 新军八策

王复奎这一日来到操场,见林云愁眉苦脸的坐在教官椅上,以为是哪个部下不听林云的话惹他生气,便上前喊道:“我说兄弟,是不是哪个小兔崽子又不听话了?”

“啊,没有没有,是我刚才在想问题来着,统制大人今天怎么有空来?”林云回过神见是王复奎,起身说道。

“唉,不来不行啊,昨日总督大人召我进府,问起新军训练事宜,我……我回话不慎,被总督大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说罢,喜气洋洋的在林云身边的椅子上坐下。

林云见他满面笑容,纳闷道:“怎么这家伙有受虐症?被总督大人骂了还这么开心?”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打是亲骂是爱,从古到今都是一理,要是总督大人跟他客客气气的,估计这会他该两股战战,满头虚汗了吧?

“总督大人可是对咱们新军的训练不满?”林云待王复奎笑够了,这才出言问道。

“是啊。我说兄弟,平日里你和我讲起那些兵备呀,战法啊都头头是道,可你倒是照你说的训练咱们这些弟兄啊。”王复奎本身是受过西式军事教育的,而他对新式战争中的一些问题又总是想不明白,所以经常找林云请教,在他看来,既然林云能翻译出那些书,包括后来从别处找来的军事书籍,那么林云一定也算的上是通晓新式兵法的人了。

“我倒是想啊,可是……”林云思忖片刻,还是将那份随身带着的“新军八策”取了出来,递给王复奎说道:“训练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篇东西是我根据洋人的情况和对咱们新军这段时间的观察写的,大人不妨呈给总督大人,也免得让总督大人觉得咱们对新军的训练没有上心。”东西交出去,林云的心也忽然放轻松了,反正就这样,以后的事情以后操心吧。

王复奎狐疑的接过手,一看不是自己熟悉的白话文,眉头就有些拧,好在整篇写的半文半白,也能读的通顺,不过其中很多新名词,却让他有些糊涂,当着身边这些护兵的面,他也不好“不耻下问”,遂揣到口袋中,心里想着等没人的时候单独请教林云,好歹咱现在,还是这两营新军的统制,总不能让人看的太低了不是?

不过没等到他找到机会详细问林云,第二天一早又被召进了总督衙门,原来昨天他回总督大人的话说因循洋教官之旧训练新军,让张之洞很是不满,今天再召他便是想让他拿出个新的训练之法。王复奎哪儿有什么新的训练法?见张大帅又要发怒,赶紧的将昨天林云交给自己的“新军八策”呈了上去。

张之洞没想到王复奎还真的弄了篇文章,接在手里仔细看着,越看越是激动,拍案说道:“好,好个新军八策!”见众人都伸着脖子望着自己,哈哈笑道:“想不到王统制竟拟订的这般详尽,只是内中有些东西连本帅也看着新鲜,来来来,你们先看看。”言毕挥手让身边的几位幕僚一起观看。

“设立军事学校?咱们不是有自强学堂么?”其中一位有些不以为意。

“建立健全逐级指挥系统,拟设军衔制度……何谓军衔?”这位看来没出过洋。

“改变训练方式,提高单兵技战术素质?”看来“技战术素质”这几个字也够蒙人的。

“设镇直属特务营,建立通信、医疗、侦察、特种作战、工兵、后勤保障等各专业分队?”读这句的这位差点没把舌头给咬了。

“好了好了,各位先坐下吧。”张之洞眯着眼睛摇了摇脑袋,猛地又睁开眼盯着王复奎说道:“王统制,这篇新军八策,真是你写的吗?”

“回总督大人,这……这的确不是标下所写,写这篇八策的是标下的副手,现任副教官之职的林云。”王复奎额头见汗,大人起了疑心岂能隐瞒真相,况且他也没想过要拿别人的东西充自己的面子。

“林云?此人何在?速传前来。”张之洞对这个写出“新军八策”的人很是好奇,遂下令道。

可怜林云从操场被传之后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往总督衙门,屁股都被磨的生疼,也顾不得两股内侧火辣辣的疼痛,随着总督衙门的亲兵便进了中堂。

来的路上林云尚不知发生了何事被如此急切的传到总督府,进到总督大人的中堂之上,见到王复奎才略有些明白,当下先恭身给张之洞行了个军礼,然后便立在堂下等大人问话。

“你便是林云?现任自强军副教官么?”张之洞看着堂下站着的年轻人惊讶的问道。

“回总督大人,标下正是林云,现为自强军副教官。”林云以前远远的也见过几次张之洞,对这个身材矮小,体格瘦弱的总督大人,他这还是第一次打交道,言语中很是谨慎。

“这篇新军八策,可是你所写?”张之洞看这个人实在太过年轻了,虽说方才王复奎已经说明是林云所写,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疑惑。

“回大人,确是标下所写。”林云老实回道。

张之洞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扫了一圈堂下坐着的诸位幕僚,开口说道:“方才各位也都看了,对于这新军八策,各位觉得有什么疑问,尽可提出。”其实要说疑问,他的心中恐怕不比下面坐着的几位少,不过咱是堂堂总督大人,有些事情就不必亲自过问啦。

下面几位互相看了看,从中站一起人,朗声说道:“林教官,我看你写的八策这头一条,便是扩充新军,改变编制,建立……呃,建立健全逐级指挥系统……拟设军衔制度。”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看看张大帅,见后者正眯着眼听的仔细,便接着说道:“现下新军编成不久,尚未见成效,各方都在观望,倘若此时便加以扩充,恐无益处。另改变编制一说,更是多此一举,新军编制,本就是仿照洋人军队,何须改变?至于逐级指挥系统,这个还要请教,再有便是军衔制度,本人不才,不知道此为何物?”

这人林云是认识的,当下回道:“吴先生,新军现在设一镇,下辖二营,每营八队,另有一个炮队,共计三千一百余人,可这样的编制,却与德国军制不合,这是其一,其二,现在这样的编制,若在平时,也无不可,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就会显出其弊端,因此,必须改变编制,而改变编制,就需要扩充新军,至于逐级指挥系统,更是在编制改变完成之后,方可进行健全。”

“那么何谓军衔制度?此制于我自强新军又有何益处?”吴先生见林云停住不语,不禁追问道。

“军衔制度,缘自欧洲等国,与军中职务相辅相成,从高至低顺序排列,按军功资历衔次上升,概与我朝官员品衔相仿,但自成一系,只在军中使用。一方面可提高军官士兵之荣誉感,另一方面可方便战场之上指挥,不至于官兵混淆,发生混乱。”其实这军衔制度的好处,林云也仅是靠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大概泛论而已,不过这也足够唬人了。吴先生听的是一楞楞的,好象林云说的对,又好象不对,可是要让自己反驳,却一时间找不到词,于是退到座位上坐下,低下头仔细斟酌着。

“林教官,不知道你这第二策所言改变训练方式,提高单兵技战术素质……这单兵技战术素质做何解?”此时又站出来个人对林云问道。

林云回道:“我任副教官月余,观察到新军所训科目,实在是……有些落伍。”其实按当时的训练水平,还不能算落伍,可在林云眼中,那简直是老土中的老土了。

“陆军步兵训练,无外乎射击、刺杀等项,难道这些洋人的玩意儿,也落伍了么?”这人看来多少还懂些新军训练。

林云点头道:“不错,基本训练,原本也是这些,可是这些仅仅是基本而已,况且训练之法,并不……并不完全合乎于理,据在下观察,第一,强度不够,第二,技术不高。”林云见众人都听的仔细,便提高了声音说道:“单兵技战术素质,是指每一个士卒的能力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