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糜环带着端了洗脸水的许岚走过来,曹聚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了曹元和曹力带回来的糜竺的亲笔书信。
书信中,糜竺自然是十分客气,先是感谢曹聚看得上糜环,不嫌她寡居之身,将之纳为妾室,此乃糜氏之福。然后,糜竺很精明地表态,以后糜氏唯曹聚的命令是从,更是给曹聚送来了一样信物。
这是糜氏最高贵的信物,一共两个,一个在家主糜竺手中,一个就被送给了曹聚。凭借着这个信物,曹聚可以在所有糜氏商行提取任意的钱粮,也可以随意使用糜氏商行的情报系统。
钱粮,目前曹聚用不上,那是乱世起来之后的需要,但是,情报系统,在科技一点也不发达的汉末而言,对曹聚的作用也就大了去了。
伴随着糜氏的投诚,糜环的地位自然就会水涨船高,曹聚给糜竺回了一封书信,言及糜环将会是他的第一妾,也就是说,日后不管曹聚有多少妾室,糜环的地位是最高的,这就等于给糜竺安了一颗定心丸。
除了刘慕之外,糜环算是曹聚来到这个世上,第二次政治联姻了。
第208章 少帝刘辨死了()
第二天,天色刚刚蒙亮一些,曹聚就被典韦给喊起来了,得到了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少帝刘辩和万年公主刘慕遇害了。
“啊……”曹聚本来睡得迷迷糊糊,立即就毫无睡意,马上就更衣出门,带了典韦一个人匆忙赶往北宫。
一路上,曹聚遇到了皇甫嵩、卢植、袁隗、袁逢、王允、杨彪、刘弘等一众朝廷重臣,也都是急匆匆地向北宫赶去,不过,这一次倒是没有袁术那个没脑子的家伙了。
其实,袁术也不是没脑子的家伙,而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从小就接受袁隗和袁逢的教诲,否则的话,汉末诸侯并列,他也不可能成为南方第一大诸侯的。
少帝刘辩遇害,绝对是震动天下的大事,首当其冲被影响最厉害的,就是何太后了。
万年公主刘慕被杀,对朝野并无多大的影响,但对曹聚的影响却是极大,至少他这个驸马的身份算是没有了。
相遇的时候,袁隗和袁逢望向曹聚的目光中,略显得意,甚至有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甚至于,曹聚从袁逢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抹杀机。
卢植、王允、杨彪、刘弘四人看向曹聚的时候,目光就不各不相同了,卢植比较淡然,杨彪略显敌意,因为杨彪的老婆是袁绍三兄弟的姐姐,曹聚得罪了袁氏,自然连杨家也跟着得罪了。
杨家,也是不得了的,从昨晚开始,也成了四世三公,比袁家只是慢了一代而已。
杨彪的曾祖杨震杨伯起官至太尉,杨彪的祖父杨秉杨叔节官至太尉,杨彪父亲杨赐杨伯献官至太尉、司空,封临晋侯,卒赠骠骑将军,谥曰文烈。
眼下,杨彪又成了太尉,比袁氏四世三公还要厉害,因为杨家四世的三公之职全都是三公之首的太尉,太尉可是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了。
一下子得罪了两个四世三公,曹聚又要失去驸马的保护屏障,更是无法成为大将军,接下来的日子必然不会好过了。
但王允望向曹聚的目光却是不同,那是一种欣赏的目光,却又略带一丝的同情。
王允啊,《三国演义》中连环计的策划者,但是呢,在真实历史上,董卓跟吕布反目是因为吕布跟他的侍妾私通,而那个侍妾是否貂蝉并无考究,所以,历史上是否真有连环计,也是从无考究的。
嘿嘿,曹聚心中暗想,等董胖子进京之后,倒是可以去王允府上转转,看看到底有没有貂蝉这号人物。
皇甫嵩则是慢了一点,跟曹聚并马而行,叹了口气道:“仓合,情况对汝已不太妙也,只怕袁氏将要对汝报复,再加上杨家,为师只能尽量为汝周旋。”
曹聚心下一阵感动,虽说他是不得不拜皇甫嵩为师,但皇甫嵩对他还真是很不错,不但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怕得罪袁氏而保护他,的确是很难得。
曹聚微微一笑道:“多谢老师关心,弟子虽然不成器,却也没有将那袁氏看在眼中,弟子与袁氏之间恩怨有弟子一人解决即可,无须老师出手也。”
见曹聚如此大意,皇甫嵩不禁皱了皱眉,说道:“仓合,汝怎可这般大意,袁氏与杨家皆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更何况杨彪眼下是太尉之尊,乃天下兵马大元帅,而汝是武将,归其管辖。”
“若在以前,汝是当朝驸马,身份非同小可,袁氏与杨家皆不敢动汝,然眼下万年公主惨遭不测,袁氏再无任何顾虑,只怕会跟汝是新仇旧账一起算也。我皇甫一门虽然地位不如袁氏和杨家,但为师在朝中也算是素有威望,希望其能看在为师之薄面上,不至于会痛下杀手,如若不然,只怕为师也保不住汝也。”
董卓进京之后,袁氏就会被满门抄斩,杨彪更是大气不敢粗喘一下,但曹聚没办法将这事对皇甫嵩说,就不再说什么,再次对皇甫嵩表示感谢。
不一会儿,众人来到了北宫,刚来到长乐宫的门口,就听到何太后的哭声:“皇儿,哀家之皇儿,汝为何死得如此之惨也,你死也,让哀家如何是好。”
曹聚听了,心中暗想,不错,何进死了,何苗死了,刘辨也死了,偌大的何家只剩下舞阳君和何太后的妹妹了。
张让等十常侍的家全都被封了,家属全部先被下了大狱,唯独张让的儿媳妇因是何太后妹妹的缘故而得以幸免,搬进了舞阳君的住处。
众人来到之后,袁隗第一个说道:“太后,皇上遇害,我等皆是悲痛不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不是悲痛之时,当立即拥立陈留王继承皇位,以正大统。”
何太后最讨厌听的,就是让陈留王即位,她粉脸一变,立即喝道:“袁隗,皇上刚刚晏驾,汝便迫不及待拥立新皇,莫非皇上是死于汝袁家之手乎?”
这话非同小可啊,吓得袁隗立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急忙解释道:“太后,微臣冤枉,微臣一门四世三公,对大汉朝忠心耿耿,岂能做出弑君之举。微臣只是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才想拥立陈留王继承大统。”
曹聚淡淡说道:“四世三公还能每天挂在嘴边乎?汝乃大汉之臣,食大汉俸禄,为大汉尽忠,此乃理所应当也,如何反成功劳乎?袁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对也,以前皇上尚在之时,便是太后临朝听政,朝中大事全是太后决断也。”
“你……”袁隗又惊又怒,抬起头来,怒声道,“曹聚,万年公主亦惨遭不测,汝这驸马身份尚还有乎,不用再妄自称孤也?”
袁逢也跟着说道:“曹聚,没有驸马身份,汝又已无任何官职在身,怎可在长乐宫中妄议国事,还不速速退下。”
一上来,一曹二袁就针锋相对了,皇甫嵩登时呆住,曹聚是把他的话当耳旁风了。
就在皇甫嵩准备开口,替曹聚打圆场的时候,何太后突然冷冷说道:“哪一个说曹聚不再是驸马,哀家意欲将阳翟公主刘脩许配给曹聚。”
第209章 目的都达到()
“啊……”这个消息,登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包括曹聚在内,不可思议地望着何太后,阳翟公主刘脩,貌似比曹聚大了好几岁啊。
阳翟公主刘脩,是公元164年出生,今年刚刚二十六岁,而曹聚却只有十七岁,两人年龄足足差了九岁之多。
何太后的意思很是明显,哼,你们袁氏不是说曹聚不再是驸马了吗,大汉朝的驸马并不只是万年公主刘慕一个,还有两个寡妇公主呢,哀家偏不如你们的意。
曹聚惊讶之后,自然就只是大喜了,立即就单膝跪地,双拳一抱道:“多谢太后恩典,微臣领旨谢恩。”
这个曹仓合,皇甫嵩翻了翻白眼,差点没被他逗乐了,暗想,太后不过是一句气话,故意气袁隗和袁逢的,没想到被仓合顺棍而爬了上去,看来要假戏真做了。
何太后也差点没被噎住,瞪了曹聚一眼,不得不说:“驸马免礼,等这边事了,哀家便让尚书台拟旨。”
袁逢急忙劝道:“太后,万万不可,阳翟公主与万年公主乃姑侄关系,岂能将姑姑嫁给侄女之夫,岂非天大笑话也。”
刚才,何太后还有点后悔,但被袁逢这么一劝,她的倔脾气又上来了,淡淡说道:“驸马跟慕儿并未完婚,只有名,没有实,算不得夫妻,而眼下慕儿已经身故,驸马当然可以再娶,哀家再选公主下嫁于他,有何不妥?”
袁逢登时语塞,被袁隗拉了一把之后,便不再多说。
且不说阳翟公主刘脩之美不在刘慕之下,就说阳翟公主是汉恒帝刘志的女儿,被先帝刘宏视为亲妹妹一样,待遇跟万年公主并无任何区别。最关键的是,这驸马身份,依然还是皇亲国戚,能够在官职达不到的情况下,参与国家大事。
这还不算,何太后又说道:“前番,驸马带慕儿回乡省亲,北宫卫士令由司隶校尉袁绍代之,眼下驸马已经回京,自然继续担任北宫卫士令之职。”
对此,曹聚倒是并没有丝毫惊喜,只是淡淡回应道:“微臣遵旨。”
董卓马上就要进京了,他岂能将北宫卫士令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曹聚这么一个外人呢,所以,何太后封他这个官职,当不了多久,曹聚当然不稀罕了。
何太后也觉得奇怪,但也没有多想,凤目扫了众人一眼,淡淡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何异议乎?”
皇甫嵩第一个说道:“太后英明,微臣没有异议。”
曹聚感激地望了皇甫嵩一眼,心里明白,皇甫嵩是担心他斗不过袁氏,才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只是,让曹聚没想到的是,第二个站出来表态的竟然是司徒王允:“臣附议。”
卢植是第三个,司空刘弘是第四个,最后就只剩下袁氏兄弟和杨彪呢,杨彪犹豫了一下之后,也跟着附议,袁氏兄弟也只能最后附议了。
驸马的身份,北宫卫士令,单单是这两个身份就使得袁氏对付曹聚没那么容易了,更何况还有皇甫嵩和曹操帮他呢,袁隗和袁逢心中暗骂,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不过呢,袁隗和袁逢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他们更不是没有机会,只要能拥立刘协即位,以刘协与何太后有杀母之仇,如何能让何太后干政太多,势必会依靠他们袁氏和杨家,到时候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暂时的隐忍,就是为了日后的爆发,袁隗和袁逢都是老狐狸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只要在他俩咽气之前替袁绍和袁术杀了曹聚就行。
望着何太后,曹聚心下也是一叹,这个自从进宫之后,就善于争斗的女人,因美艳动人而被封为贵人,因蛮横嫉妒而杀死王美人,因拉拢十常侍而荣登皇后的宝座,结果到现在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也算是报应吧。
曹聚之事定了之后,皇甫嵩想了想,说道:“太后,眼下皇上与万年公主遇害,太后当立即节哀顺变,考虑皇位归属之事方为上策。”
汉灵帝只有两个儿子,刘辨死了,肯定是刘协即位,只不过皇甫嵩说的比袁隗委婉多了。
何太后粉脸微变,心中虽有百般不愿,但也明白,这件事情不是她能阻拦的,只得叹了口气道:“先把皇上下葬,再说拥立新皇之事。”
这句话足以证明何太后已经答应立刘协为帝了,袁隗和袁逢也松了一口气,当然不会计较让刘协早登基几天,还是晚登基几天了。
何太后的目的达到了,稳固了曹聚的驸马地位以及为他要回了北宫卫士令的官职,也觉得到有点累了,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去准备刘辨和刘慕的后事了。
袁隗和袁逢等人呢,也达到了目的,就是拥立刘协即位,这就是他们对付何太后和曹聚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但是,何太后却留下了曹聚,叹了口气道:“驸马,哀家现在唯一能依靠之人便只有汝也,望汝一定要好生保护哀家。”
就冲着袁氏和杨家这两个大敌,我必须跟你保持一条战线,曹聚点了点头道:“太后放心,微臣必然肝脑涂地,回报太后提拔之恩。”
见曹聚竟然跟她打起了官腔,何太后心里很不爽,却也没有发作,摆了摆手,淡淡说道:“哀家累也,驸马告退吧。”
曹聚点了点头,正准备告退,忽然想起正事来了,问道:“太后,皇上与公主尸体是在何处被找到,当时情景如何?”
何太后的神色立即又是一阵黯然,叹了口气道:“是在前往孟津路上,距离皇宫已经有五十余里也,唉,至于情景,真是惨不忍睹,脑袋皆是被人割去也。”
什么,曹聚闻言大吃一惊,脑袋都被人割去了,好残忍的手法。
但是,曹聚心中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到底会是什么人,非要杀他们,还必须要割掉脑袋呢?
曹聚立即问道:“太后,皇上和公主尸体在何处,微臣想去看看。”
第210章 葬礼和即位()
少帝刘辨和万年公主刘慕被杀的消息,很快就散播出去了,整个洛阳城的确又震颤了一下。但是,跟汉灵帝刘宏驾崩不同,少帝刘辨之死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风波,所有人都很期待着接下来的陈留王刘协即位。
袁隗和袁逢当然希望刘协能早一日即位了,是以,在少帝刘辨和万年公主刘慕的丧事上,他们老袁家出力最大。
接着,何太后下嫁阳翟公主刘脩给曹聚,然后恢复曹聚为北宫卫士令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洛阳城。
大多数人都是羡慕曹聚,先一个公主死了,还能再娶一个公主,这份荣耀简直是所有男人都想要的。当然,也有嫉妒曹聚的,故意散播曹聚是克妻命,更是在袁氏的推波助澜之下,传到了皇宫之中,何太后和阳翟公主刘脩的耳中。
对此,曹聚则是不屑一顾,知道是袁氏背后搞怪,根本不去解释,任他们随便传去,反正只要依靠他的何太后绝对不会下旨撤婚的,至于刘脩会怎么想,曹聚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毕竟,他跟刘脩之间,根本长久不了。
刘慕身死,刘脩被赐婚曹聚之后,这长宁宫的主人就换成了刘脩,但刘坚却没有离开,依然还在这里陪伴着她。
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坚和刘脩都惊呆了,尤其是刘脩,如同做梦一般,怎么太后会突然下这么荒唐的懿旨啊。
说心里话,经过从洛阳到谯城的一路,刘脩对曹聚的了解已经不少,但因为曹聚跟刘慕的婚事,刘坚和刘脩都是把他当做晚辈看待,却不想今天却闹出这样的荒唐事来。
刘脩惊觉过来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要去长乐宫见何太后,而她也的确去了,却是没有任何结果,何太后只对她说了一句话:“驸马乃当世人中之龙,汝是寡居之身,哀家此番绝对是为你好也。”
接下来的话,刘脩就再也说不出口了,的确如此,曹聚的确是人中之龙,虽然她是公主,却不是当朝公主,地位自然就差了许多,许配给曹聚,不能算是下嫁。
出了长乐宫之后,刘脩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原本她已经难嫁了,此番竟然能嫁给曹聚,的确是一件幸事啊。
二十六岁,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大龄了,又是一个寡妇,还是不得势的公主,那些王公大臣不会让自己的儿子迎娶这样的一个公主,而刘坚和刘脩呢,又不想随便嫁出去,所以才一直这么耗着。
少帝刘辨和万年公主刘慕的葬礼,很开就开始了,整个洛阳城全都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驾崩两位皇帝,这在大汉朝四百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生,不少人已经看出了大汉的没落。
朝中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全都参加了刘辨和刘慕的葬礼,只有袁绍一个人,因为箭伤未愈而没有参加。
这一天,也就是刘辨和刘慕被杀死消息传来的第三天,是一个黄道吉日,但是天公却是不作美,天还没亮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发而不可收拾。
日子选好了,何太后还下了懿旨通告全城,肯定不能取消啊,毕竟这是皇上的葬礼,跟寻常老百姓不同。
硬着头皮,所有人都是披着蓑衣,开始了少帝刘辨和万年公主刘慕的葬礼。
很快,就出现了怪事,当刘辨的棺木被抬到汉灵帝刘宏的墓室门口,那一段滑坡突然变得异常难上,运棺人和棺木全都从坡上滑了下去。
因为少帝刘辨刚刚即位不久,他的墓室刚刚选址,还没有动工,所以,出于对刘辨的疼爱,何太后特意下旨,让刘辨跟刘宏葬在一起。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棺木滑下来之后,一个人都没砸住,但棺钉却全都出来了,刘辨的尸体更是从里面摔了出来。
刘辨的脑袋没了,何太后便让金匠镶刻了一个黄金脑袋,撞在了刘辨尸体上面,此番从棺木中摔了出来,尸首自然就又分家了。
何太后闻讯大怒,立即命人上前,赶紧把刘辨的尸体装进去,再次往汉灵帝刘宏的墓室中送进去。
一连送了六次,最后一次才将刘辨的棺木送进汉灵帝刘宏的墓室之中,而这个时候,大雨已经快要停了,上坡处虽然泥泞,至少比刚才要好下脚多了。
然后,就是刘慕的棺木也被送进了汉灵帝刘宏的墓室之中,这也是何太后特批的,一是因为汉灵帝刘宏生前的确对刘慕宠爱有加,二是因为曹聚的缘故。
接下来,就该是新皇的即位大典,所有人都马上将丧服脱下,重新换上了朝服,而且都是大红色的朝服。
这是何太后最不想看到的,也是她没办法阻止的,只能很淡然地接受着刘协成为了新皇,心中盘算着,必须在刘协亲政之前,将袁氏和杨家全都扳倒,将朝中重臣全部换成自己的嫡系,将刘协的权利彻底架空,至少在她有生之年让刘协无法报仇。
即位大典,很是顺利,这时候大雨已经完全停住,虽说天色还没有放晴,但至少比刚才瓢泼大雨的时候要好太多了。
但是,就在即位大典即将完成,穿着日月在肩,饰有海、山和黻纹的广袖赤缚衣,头戴十二旒冕的刘协快要走到皇帝宝座的时候,从外面忽然传来了一声拉长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