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有些同志还对洼崮在医药产业的发展上存有一些疑虑,那我又来介绍一个更为直观的产业,旅游产业,嗯,准确的说。就是骑龙岭风景区的开发。”

    陆为民语气开始从刚才的慷慨激扬逐渐又回到了现在的有条不紊,抑扬顿挫。

    “如果说医药产业在之前的双峰还算是有那么一点儿基础的话,那么旅游产业就真的是一片空白了,但是抓住了骑龙岭风景区的开发,就让双峰一跃从一个最初连旅游业究竟能带来什么的空白县成为了全省的旅游大县。根据我获得的数据,从五一试营业开始,到现在也就是两个多月,骑龙岭风景区实现门票收入十六万元,实现旅游收入三百二十万元,仅五一节就实现旅游收入八十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旅游收入可望突破一千万元。预计明年将会有望突破叁仟万元,仅此一项就可以帮助双峰拉动三到五个百分点的gdp增速。”

    ……

    “93年底我担任双峰县代县长时,93年度双峰财政收入不过两千六百多万元,gdp不到三亿。但是94年一年,双峰gdp增速实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增速,达到了5。81亿,财政收入翻番。突破五千二百万,今年双峰上半年增速继续保持百分之六十以上。预计今年gdp可实现9亿以上,财政收入可望突破八千八百万!”

    ……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不要把现实想得那样悲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如果你要放在具体现实中,你会是一个疯子,但是你如果放在战略高度来理解,这就是一个信心问题!“

    ……

    “也许你们会觉得县里欠了那么多帐,我们现在的财政根本没办法还清楚,那我来告诉大家一个现实,仅亚洲国际事件给双峰县财政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一千七百万,双峰财政硬生生拿出了一千七百万来填下这个窟窿,凤巢合金会事件,双峰县财政又损失超过六百万,也就是说仅仅这两件事情,双峰县就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被迫从财政支付了两千三百万来填补这些窟窿,这还没有计算这一年多两年来陆陆续续偿还的各种工程欠款就有九百多万!”

    陆为民相当帅气而有力的猛然挥了一下手,“双峰前年的财政收入和我们阜头差不多,但是他们在两年内还清了三千多万债务,而且还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不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阜双公路双峰段已经竣工,曲双公路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现在双峰县的职工家属宿舍区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预计将在三年内解决全县所有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仅仅是这两年双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就超过亿元!双峰能做到的,我们阜头凭什么不能做到?!”

    一连串的数字从陆为民口中滚滚而出,把台上台下的干部们心都给激荡得火热起来,尤其是在陆为民相当张扬的谈到双峰县启动了干部职工家属楼建设工程,要在三年内解决全县干部职工的住宿问题时,整个全场轰动了。

    如果说是丰州地委行署要在三年内解决干部职工住宿问题,他们不会有什么异议,那是地委行署;如果是丰州市或者古庆县的市(县)委市(县)府要在三年内解决干部职工家属楼的问题,他们也能够接受,但是双峰,这个一直和阜头不相上下的难兄难弟,什么时候也敢提出这样的口号了?

    要知道全县干部职工有多少,要解决这么多人的住宿楼问题,不是修上三五栋房子就能行的,那要十栋甚至二十栋,这几乎是前一届县委县府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双峰怎么就敢做了?他们凭什么就敢这样做?要知道他们在坐在台上这位陆书记去双峰当县长之前一样和阜头干部们一样,抽的是三块五钱一包的金昌江,而现在他们稍微讲究一点的都是抽阿诗玛红塔山了;他们以前一样是为了年底奖金多拿几十一百而争得脸红脖子粗,而现在人家嘴角上那高傲的笑容里对三五百都已经不在话下了。

    仅凭要修家属宿舍这一条就足以把下边的这些干部们刺激得心发烫眼发红。

    ……

    “我可以开诚布公的告诉大家,阜头现在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新一届县委县府班子有信心让我们阜头全县群众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走上繁荣富强之路,我们不但要像丰州、双峰这样的县市看齐,更要向周边的昆湖、宋州这些经济更发达的地区看齐,心有多高,就能走多远,……”

    ……

    “在谈了信心问题之后,我也想和大家谈一谈工作。我初来乍到,按理说不该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但是在座的都是我们县里的中层干部,也都是各个单位部门率先垂范带队伍的领导,今年已经过去了半年,但是我看了我们县的一些基本工作数据,实事求是的说,很难令人满意,所以接下来我会和大成县长对各部门各区乡进行一次调研,我希望大家今天下去做好一件事情,我只要求大家近期在日常工作之外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各自的部门单位现在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们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想法打算来改变目前的现状,我希望在我和大成县长下来时,作为一个部门领导能够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把这两个问题说清楚!”

    陆为民谈信心洋洋洒洒二十分钟,但是谈工作去只用了一分钟,这让台上台下的人都感到无法适应,谈信心让台上台下的干部们都是热血沸腾心潮起伏,谈工作却让大家感觉意犹未尽,但是作为县委书记会是不抓工作的么?

    尤其是这位县委书记紧接着就会下来调研,这是一个很隐晦的提醒,这让头脑稍微清醒的人都不得不深思陆为民最后提及的问题,要把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怎么来解决问题改变现状,这个题目需要好好做。

    全县干部大会就在这种有些诡异的情形下结束了,包括宋大成的绝大部分人都觉得陆为民前半段讲得非常的好,成功的把干部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士气也起来了,就连他们都能看出在陆为民上台之前和之后的会场氛围差别,台下两三百人的目光和表情几乎是跟随着陆为民语言手势的起伏而起伏,就连宋大成自己都得要承认,他当时也被陆为民的话给激发起了不少血性和雄心。

    他们都觉得陆为民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好生规划展望一下工作,给台下的人提一提具体要求,布置一番,但是没想到陆为民话锋一转,谈到工作之后,却是惜字如金,寥寥几句就结束了讲话,和前面的讲话形成巨大反差,让人恨不能把他拉住让他再好好讲一讲的冲动。()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迅雷() 
窦世英回到静安寺胡同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

    他高声叫着高升,兴奋地道:“你可知道怎么找到陶器重?”

    高升一听就是窦昭的婚事有谱,不由得喜笑颜开,忙道:“他没有留下住址,不过,他既然在英国公府当差,我去英国公府找他就是了。”

    像英公府这样显赫的公卿之家,大管事、幕僚都收入不菲,除了在府邸有单独的厢房和小厮服侍外,大多数都会在外面另宅院安置家眷。

    窦世英连连点头,感慨道:“我今天见到英国公世子了。果然如那陶器重所说,不遇人妒是庸才。那宋砚堂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骑射弓马了得,人品端正,甚得皇上的器重。身世显赫,却谦和有礼,和上司、同僚的关系都很好。当得上‘谦谦君子,温良如玉’。”

    说到这里,他想到宋墨那张形容昳丽的面孔,想到窦昭比宋墨还要大一岁,这女子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常比男子要老得快,不禁又有些后悔起来,“就是不知道他们两的脾气是否相投?我只顾着问他的学业,差事,倒忘了问他家里有没有通房?于女色上是否放纵了?你等会去英国公府,不妨打听打听?”

    又觉宋家还没有来提亲,自己却问这样,一副急巴巴要嫁女儿的样子,让宋家知道了,唯恐瞧不起窦昭,忙改口道,“算了,通房之类的事就不要打听了,等宋家正式来提前之后再说。”说完,觉得这样去叫陶器重也显得有些急切了,索性道,“还是别去找陶器重了,宋家要是真的在意这门亲事,自然会再差了他来说项。”

    可如何宋家觉得窦昭可有可无呢?

    一时间,窦世英患得患失,一副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样子。

    外面传来一阵笑语殷殷的喧哗声。

    窦世英不解地望着高升。

    高升忙笑道:“应该是四小姐和舅太太、表小姐去白去观游玩回来了。我这就去看看四小姐那边有什么吩咐。”话还没有说话,他眼睛一亮,道,“七老爷,不是还有舅太太吗?”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窦世英闻言精神一振。

    舅母娘不在是不在,若是在,窦昭的婚事怎么也要商量她。与其一个人在这里伤脑筋,不如请了舅母娘一起帮着拿个主意。务必要让窦昭体体面面地嫁出去。

    他出了正房。

    高升紧跟在窦世英的身后。

    她们买了很多的东西,七、八个小厮鱼贯着捧着东西往东厢房去。

    窦昭不知道和赵璋如说什么,眼睛弯弯如月,面颊微红,像个吃了糖的小孩子,笑得十分开怀。

    窦世英有片刻呆滞。

    这是寿姑吗?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笑得这样灿烂的女儿!

    窦世英心中微痛。

    不过是出去游玩了一番,就这样的快活,可见她平常的日子过得多拘谨了。

    他不由暗下决定。

    无论如何,他也要给把女儿嫁个像宋砚堂那样的少年!

    大不了多给点陪嫁。

    宋家再有钱,难道会和钱过不去不成?

    窦世英深深地吸了口气,笑着走了过去。

    窦昭已经知道五太太过来给纪咏说媒,被父亲很生硬地拒绝了。

    她很高兴。

    看见父亲走过来,没等父亲开口,她先笑盈盈地喊了声“爹爹”,然后从荷包里掏出块石头递窦世英:“这是我和表姐在白云观淘的,只花了五十文。”

    是枚黄褐色相兼的寿山石,泽润细腻,厚重纯朴,可惜左上角有道深深的裂缝,影响了他的品相。

    窦昭指了那个裂缝,笑道:“我和表姐都觉得,可以雕个斜着的葫芦或是卧佛。”

    去疵留瑕,这样一样,就是枚上好的寿山石印章了,身份也分翻好倍。

    窦世英擅雕篆刻。

    他笑着点头,把石头拿在手里摩挲了半晌,道:“雕个玉蝉歇在石头上也可以。”

    窦昭嘻嘻笑,道:“送给您的,您想雕个什么都可以!”

    窦世英又惊又喜,连声说着“多谢”。

    舅母和赵璋如在一旁掩了嘴笑。

    气氛顿时变得很欢快。

    窦昭请了父亲去厅堂里坐。

    男女有别,舅母和赵璋如借口太累,回了客房。

    窦昭给父亲奉了茶,笑吟吟地和父亲并肩坐了,趁机问窦世英:“昨天五伯母是不是来给我做媒?”

    窦世英一口茶呛在了嗓子里,失声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虽别人说的。”窦昭也不说是谁,只道:“爹爹,我现在还不想嫁人。你别胡乱地把我许配人。我还想在家里多呆几年。您璋如表姐,跟着舅母走了好多的地方,我也想像璋如表姐那样,到处走走看看。不想这么早就嫁人!如果有人来给我说媒,您一定要告诉我!”

    窦世英觉得自己能理解窦昭的心情。

    她的婚姻大事,就是因为有东窦插手,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窦明小的时候,窦昭还能照顾过她,她却做出如此薄情寡义的事来,也难怪窦昭伤心,一是暂时不想再谈婚嫁之事,二是怕自己急冲冲地把她随便嫁了,以后的日子更艰难。

    “放心,放心!”窦世英忙向窦昭保证,“我肯定不会把你的事当儿戏的。”

    如果男方是他亲自相看过,又相貌出众,有才干,想必窦昭也会愿意的。

    他很想把英国公世子的事告诉窦昭,但想到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若是让窦昭空欢喜一场,岂不是让窦昭更难堪?

    窦世英忍了又忍,这才把话压在了心底,草草地和窦昭说了几句话,他回到了书房,让人悄悄请了舅母过来,把陶器重作媒的事告诉了舅母。

    姚器重是英国公府的幕僚,为了巴结窦世英给窦昭作媒,也就不足为奇了。

    她只是怀疑窦世英的眼光:“你真的去相看过了?”

    “这么大的事,我还会骗您不成?”窦世英像怕被人听见传到了槐树胡同似的,屋里没人服侍也压低了三分声音,“我还见到了我的同科,说常看见宋砚堂在后上身边服侍,彬彬有礼,谦和恭谨,虽然性子有点冷,但从不谈人是非,是个十分懂得进退,知晓分寸的少年显贵。”又道,“外面还不是把我们寿姑传得十分不堪,可你我都知道,这件事与寿姑有何关系?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是句再明情不过的话了。”

    人的心一偏,就不经意在为其说好话,为其开脱。

    舅母还是有些不放心,道:“量媒量媒,这说媒也要看看说媒人是怎样的品行,那陶器重若是再来家里说项,你让我也见见。”

    窦世英点头应喏,愁道:“也不知道那陶器重什么时候再来?五堂兄既然看中了纪家,肯定想办法让我应允的,这件事得快,还得瞒着槐树胡同……”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有小厮进来禀道:“老爷,纪家的老太爷派人来给您下请帖,请您明天去玉桥胡同听戏。还说,翰林院的几位老大人都去,让您务必光临!”

    窦世英和舅母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

    又有小厮进来禀道:“老爷,那位和徐大人一起来拜访您的陶大人又来了……”

    “快请陶先生进来!”小厮的话音未落,窦世英和舅母已不约而同地急声地道。

    ※※※※※

    “怎样?怎样?”宋宜春在书房里把京都有可能答应宋家婚事的人家重新疏理了一遍,不是找不到和窦家一样合适的人家,只是他们前面在窦家花了很多的时候,再改弦易辙,恐怕来不及了。

    听说陶器重求见,他也顾不得什么,亲自迎了上去。

    看见旁边还有服侍的人,满面春风的陶器重给宋宜春行了个礼,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恭敬国公爷”。

    宋宜春顿时像六月天里喝了碗冰豆绿汤,全身舒坦,不由长长地松了口气。

    “先生辛苦了!”他喜不自禁地抚掌,叫小厮把自己珍藏的太平猴魁沏一壶来。

    这是对陶器重的一种奖励。

    陶器重心头舒畅。

    在窦世英面前扮了半天趋炎附势之人,现在终于可以站着说话了。

    宋宜春忙遣了屋里服侍的,和陶器重密谈。

    “窦大人的意思,交换庚贴之类的事不易宣扬,下定却要热热闹闹,下定的同时把婚书写了,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陶器重轻声地道,“我想,窦家多半是想在姐妹易嫁之事传出去之前把窦家四小姐嫁了,这样一来,对外就有了个交待,免得落人口实。正好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宋宜春不住颔首,觉得这简直是桩“天赐良缘”,道:“我已得了信,皇上十二日会回宫,我们在这之前下聘,若是别人家,肯定会觉得太急,可窦家既然想消弥姐妹易嫁产生的流言蜚语,肯定会答应。等到皇上回宫,木已成舟,皇上难道还要夺臣之婿不成?若是皇上问起,皇上在避暑行宫,我在禁宫,什么风声也没有听到,皇上难道还能治我个不敬之罪不成?不外是让皇上心里有些不痛快,到时候我们多在皇后娘娘面前走动走动,甚至是求了辽王出面帮着说项,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反正皇上的意思是要把宋墨尚了景福公主,打了宁妃的脸,想必皇后娘娘也不会太放在心上。”然后嘱咐陶器重,“事不宜迟,你这就把和窦家订事的事宜都不动声色地安排好,我明天一早亲自去窦家拜访。窦大人看到我们如此有诚意,应该会很痛快地应了这门亲事才是。”

    陶器重起身,笑道:“我这就去给窦家下帖子。”

第二百二十二章不及() 
英国公宋宜春突然拜访静安寺胡同,这让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槐树胡同的陈曲水也感觉屋了一丝不同寻常。

    这是静安寺胡同的事,窦昭应该比他更清楚才是。

    他急急地来见窦昭。

    窦昭却和舅母、表姐一起去了鼓楼街买东西。

    等他赶到鼓楼街的时候,窦昭他们已回了静安寺胡同。

    陈曲水又赶往静安寺胡同。

    进门,他遇到了高升。

    高升满脸笑容地和他打招呼:“陈先生来的可真巧,四小姐刚回来,正和老爷说话呢!怎么,铺子里有急事啊?”

    “也算不上是什么急事。”陈曲水敷衍着他,“有桩卖买,有些拿不准,想请四小姐给拿个主意。”

    高升热情地道:“要不要我帮忙。”

    相比窦家的生活,窦昭的那个小小笔墨铺子根本就不值一提。

    “要问过小姐之后才知道。”陈曲水搪塞他。

    高升却不疑有它,笑着点头,亲自把他迎到了账房里坐下,吩咐小厮:“老爷和四小姐说完了话,你就立刻帮陈先生通禀一声。”异乎寻常的殷勤,让陈曲水心里直打鼓。好不容易等到窦昭和窦世英说完了话,已到了晚膳的时候。

    窦昭在花厅见了陈曲水。

    陈曲水将宋宜春拜访窦世英的事告诉了窦昭,并道:“小姐可知道英国公来见七老爷是为何事?”

    他们和宋墨的关系始终见不得光,如果被英国公知道了,事情会变得怎样,谁也无法预料!

    窦昭愕然:“你说什么?英国公来拜访我父亲?”

    陈曲水点头:“我已经查过了,好像是英国公府的陶器重通过七老爷在翰林院的同僚徐志骥搭的桥,可具体是为什么,时候急迫,还没有查到。”

    窦昭额头却冒出细细的汗珠。

    英国公和父亲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

    天下这么大,自己无名无声,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公是怎么也不可能注意到自己的。

    如果说他们之间有联系,那就是宋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