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来……”袁懿想到的是内侍,如果让明方去做,还真是合适。只是考虑到军队排斥宦官监军的传统,又犹豫了。
顾辞和他想一块去了,“明方叔叔这样的就很合适。这么多识文断字的内侍,他们出宫也就是在定福庄发霉,不能浪费人才啊。”
不监军只做文案工作的内侍,让人接受应该不难。军中的确需要不少书吏,只有年轻无家累的人才愿意去,内侍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而且他们等于是服兵役,也算多一条堂堂正正的出路,退伍或出意外可以领养男孩,不怕断嗣。
“明方还负责火器之事,实在抽不出身。”
“……哥哥,穆总管怎么样了?”
袁懿眼睛一亮,穆万清本是先帝打算留给他的人之一,只可惜之前护卫不力,才被扫去一边。
“宝贝你真是我的福星!”
被夸的人得意地扑过来接受奖励,完全无视门外明庄手里拿着厚厚一沓奏折。
***********************
枢密院的成立,最明显的是武人们也有行事历了!
之前也就兵部这个以后勤为主的部门被行事历折磨,现在细分四个部,职位是多了,活也多了,而且军中推行学文识字没多久,很多公文得靠文书来读,但军曹以上级别才可以配备文书,让下面人搞行事历,简直比上阵杀敌还困难。好在皇帝帮忙解决问题,最低以排为单位配备文书,即为通过吏考自愿参军的胥吏或内侍,年龄在十五至四十五之间即可。若宫里在役内侍想去,也可即刻办理手续出宫。
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就不满神宗‘重武轻文’的文官们上折表示,尚未有战事就这样增加非战斗人员,有穷兵黩武之嫌,李枞也立刻拿出预算,表示军费开销会一下增大许多。兵部新尚书立即上疏请裁各地护军,将其优者纳入四军,劣者下放当地巡检司。新上任的伍部尚书,兼任五城禁卫军的阮指挥使,奏请将列入伍部编制的各地巡检司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就地入编没薪饷的乡勇民兵队伍。
这下文官又哑火了。
巡检司这个部门吧,听起来颇为高大上,其实跟府衙里打杂的书吏、看牢门的狱卒一样地位,在要津、关卡做路霸,一县一个,或是一县数个。原意是在府县统领下负责捉盗辑凶,有时候还要镇压地方上的骚动叛乱,编制不定,依需而设,于是同样沦为关系户重灾区。兵部第一次搞行事历时,就有一项是士卒《操典》的实施和应用,按其标准考核,新兵集训三个月,达标才算正式兵,不达标就去做乡勇。这样咔嚓一刀关系户,多的是位置腾出来给不达标的护军和退伍军人,更别提文书了。
说不定军费还能剩下不少,何况还有个如此会赚钱的皇后……
阮指挥使有了新职,连着京兆府下面的巡检司一起管,顺理成章的五城禁卫军也拆分入京畿巡检司负责治安和消防,或并入御林军负责城防。经过这样的调整,必然有职位重叠,如果有人想参军或进讲武堂都可直接参加考试。武权加重但杂兵减少,便是再看不惯皇帝重文轻武的文人也说不出不好来。
不过皇帝随后给了文官同等地位,六部变成七部后,合并为崇政院,与枢密院并立,内阁除了皇帝岳父,并无武人,只是首辅悬而未决,让文官也有了要压过武将的动力。
以后皇宫安全由内卫司全权负责,至于后宫那些女兵,除了巡夜守门,还和识字的宫女一起,在艺青的带领下,给皇家产业打工,负责各种统计汇总、上传下达、整理归纳的工作,比秘书处还忙。顾辞每次拿到月结报告,都要感慨一下,艺青如今完全不比庆叔差了,难得还是个复合型人才,兼职名医。
袁懿听她如此推崇,特意拿了月结报表详细看过,眼下皇家产业增多,顾辞拜托谢庆搞审计时,帮忙盯着人才储备,光是她手里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需要一个人把各产业的总经理带出来,并且严格按照产业章程来运营和执行。如果艺青能担起审核之职,外面就可以放手让谢庆挑人去做总经理一职。好在为了配合皇后,所有皇家产业在京总部的财务、办公人员都是女子,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
萧律之前埋头写书,医书画册文集什么都在弄,除了陪锵锵,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哪知小孙女弄出来报纸,还拿着每期报纸给小小孙女做教材认字,他看了一眼就放不下了。尤其听说那期关于‘穷兵黩武’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辩战是赵孟宣扔了刻刀又拿起笔杆子和好基友龚老先生一起写的,知道皇帝徒弟给了他一个荣誉主编的名头,兴致勃勃地参加论战直议政见。这效果比起唯恐政权旁落而欲煽动书生学子与粗鄙武夫对上的迂腐之人更有说服力。
有这三位定海神针,每次关于新政的一点改动,都可以在民众之间获得良好的反应和期待,当然,也让实施的人更有压力。袁懿作为自上而下推行改新的起点,不是一般的严谨慎重,这段时间忙得连陪母子几人晚饭都时常赶不上。
顾辞除了更加精心照顾他的身体,只能时常呆在书房里,先帮他分类整理奏折,做好摘要。这事让别人干,他又觉得不够妥帖,她来做,他又心疼。真不晓得这个男人为什么不早点把首辅弄上,自己定个大方向,让首辅干细致活不就好了?现在耶耶要忙着枢密院,剩下几位都是辅臣,谁也不敢多嘴,当然只能累着他一个人。
今日的亲子时间,顾辞正在给锵锵和阿圣解释为什么顾尧和萧律最近来得少了。
“你们都知道外祖父是咱们大虞朝的‘战神’吧,现在边境可能有危险,他要想办法阻止或者化解掉,所以很忙。”
两个与有荣焉的孩子乖乖点头,锵锵问起萧律,“曾祖父也要去打仗么?”
“师父他老人家最近忙着写东西给报纸,好给大家去学习。”
锵锵一向性子豁达,知道答案了就满意了,护着八戒和两个小弟弟玩。
上次阿双拿着铜铃不小心打到八戒,锵锵心疼,数落他好久,却发现人家还是只会笑,苦闷地找娘主持公道。顾辞笑着劝她,弟弟和八戒都不会说话,所以她这样口头教训是没用的,让她去想一个有用的办法。锵锵本来想打弟弟板子,又舍不得,让弟弟以后不能和八戒玩,更舍不得,最后想出的办法就是自己全程盯着,不放两个听不懂话的弟弟单独和八戒在一起,如果再打八戒,她就抱走。为此事,课业繁重的阿圣还特意谢谢她,因为他心疼八戒,也想弟弟们和八戒一起玩,有妹妹护着,就不怕八戒再受伤了。
顾辞笑眯眯地围观全程不说话,决定等两个小的再大点,就给他们两个也养一个小狗狗。这样两个人抱一个,促进感情交流。不过袁懿不许,说八戒看到新小狗会难受,还不如等八戒去了,再给他们养。那会锵锵和阿圣大了,也没时间照顾小狗了。
阿圣没有锵锵那么好打发,继续追问,“外祖父为什么不直接去把那些坏人打掉?”
“为什么要直接去?”当娘的没义务给答案,那是当爹的事,她就爱反问儿子。
“以后就不会再麻烦了。”显然儿子习惯被反问,已经自己想过了。
“谁能保证先打掉就没麻烦?”顾辞摸摸他,“外祖父以前有没有和你说过诸葛孔明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
“说过。”
“孔明先生这么厉害,孟获还不是反复来找麻烦?”看着儿子迷茫了,顾辞觉得可能这个话题太大,换个他能理解的,“你看阿止每次来玩,都很喜欢抢玄米冻吃,如果你也很喜欢吃,为了不让他来抢,会先跑去教训他一顿?”
这个阿圣就明白了,开始想怎么才能让这个大了几个月的七表哥以后不能抢走娘亲做的玄米冻。“我每次分好,给他一半。”
“他嫌不够呢?”
“……把我那份也给他。”
看着不爱甜食的儿子这么舍不得她做的点心,顾辞成就感爆棚,“他还要怎么办?”
“……我不许他抢!”未来太子还是很有威势的。
“他不听呢?”
阿圣有点纠结,告诉父皇似乎小题大做,告诉七舅又像告状,“……我让大表哥教育他……”
“其他人都不在,也没有大人和宫侍,只有你们几个小孩子怎么办?”
“我自己拦住他!”
勇敢的孩子值得鼓励,“乖宝好厉害!如果你打不过阿止呢?或是六六要抢?”
笑看儿子卡壳的顾辞搂着他拉回话题,“你看,娘亲举了这么多例子,有些情况是不是真遇到了,才知道也许是你处理不了的?”
阿圣不情不愿地点头,他确实打不赢二表哥六六。
“所以要先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事先做好准备呀。你要是觉得阿止会不听你的,就留祈安在旁边,是不是就能解决了?”祈安是阿圣身边的内侍总管。
“阿止也不听祈安的话怎么办?”
儿子也会反问了,真聪明!顾辞鼓励他,“娘亲也不晓得,你可以自己想想,问你爹也行,或者请教外祖父和曾祖父。”
让聪明儿子开动脑筋的结果就是顾翮家的阿止以后进宫再也吃不到最爱的玄米冻,当然,额外收获是激发了未来太子勤练武艺的热情。
***********************
神宗时代的第一个新年过得非常热闹,已经当爹的池其羽陪同南诏王段伏宽的弟弟段伏明和骠国王的儿子舒明那陀,带着已降的五诏首领或使者,押械被俘的萨迦吐蕃大将入京,东瀛船队带来了琉球王察度的儿子武宁、李氏高丽的使臣,还有东瀛天皇、上杉将军、九州藩、四国藩的使臣,包括往来几处的大批华商,以及安南李族、三佛齐、柔佛的使者和佛郎机使者。
真有点万邦来朝的模样了。
鸿胪寺冉正卿打点起全部精神,拿着下属通译们赶制付印的《万国异事录》为参考,把外宾楼给好好拾掇了一番,管太常寺教坊伎子的蔺正卿甚至还敦促姑娘们各学几句外夷话,务必让夷人们宾至如归。
在报纸和万国舆图的宣传下,自诩见多识广的上京人再不会对外夷有茹毛饮血的错误概念,何况年前返回的东瀛航线带回多少真金白银。
乡下人土鳖没关系,有钱就行啊!
126 枝繁叶茂()
顾家人今年能来的基本上都聚集到京城了,没有了男爵府,毓仪和顾尧大方的把护国公府让出来,请了顾普住回上院,除了顾翱夫妻留守,带着剩下的三家人回清颐院住。当然,顾简和顾明倢留在道观‘为母祈福’。
大哥顾恪已是五品,以他同进士和外戚的出身,以后品级不会有变化了,但下辖边境重城,算是一方牧守,大嫂詹氏带着一双儿女,神情淡然又满足,想来在靖西城过得不错。
四哥顾翃以国使身份远航,袁敏荷和两个儿子既骄傲又有些担心,不过看到来使们对大虞的尊敬和拜服,还是安心不少。
从小就是天之骄子的五哥顾忻反而是顾家男丁里最不显眼一人,身无官职不说,还住在岳母府上。好在叶莫莫身份高贵又一向爽朗,抱着女儿和妯娌姑嫂们说得很开心。
六哥顾文恺也是远度重洋,虽自嘲今年过年与野人为伴,但谁人不知他是除了长房之外唯一的皇帝近臣,外人不晓得多羡慕娶了皇后娘家人的他。谢苒带着儿子大着肚子,没人和她聊儿女经,只问她平日在聚宝街如何‘上班’。聚宝街就是致爽斋前面那条原来没名字的街,离大理寺、宗人府等衙门不远。致爽斋开建时,太子就暗地把那街上的宅子都买下了,他和顾辞的护卫就守在那儿换班暗防。现在作为皇家产业的总部基地,所有的财务、人事、行政等日常工作都在里面进行。做这些工作的几乎都是女子,未婚已婚都有,朝九晚五,若是成亲或怀孕还可以申请休假,或随丈夫外调也可以。顾辞只让她们签雇佣协议,只是额外加了保密条款。原本还有人担心会泄密,但皇后发话了,这钱是赚来的,又不是坑蒙拐骗,想查账去户部也可以,没必要这么紧张。也许女子对机会更为珍惜,工作更认真仔细,还真没出过泄密致损之事。谢庆常驻致爽斋,除了顾辞本人,各位总经理平日开会也在那,久而久之这条小巷子就被称为聚宝街。
八哥顾文恒夫妻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开了个点心店在西市,玩得很开心,宝贝儿子让两位姨奶奶长辈养得胖乎乎的,看着特别像爹。
九哥顾珝刚上任没多久,新明城址已经选好,写回来的信激情澎湃,聂氏准备过完年就和他团聚,两岁的儿子留给长辈们,正在和十弟妹韦氏讨教经验。
十哥顾文恢一开始去镇北城做书吏,业绩很好,已经转为从七品县丞,上面主簿、知县都没有,他就是一把手。他媳妇韦氏和生母丁姨奶奶跟着去了镇北城,已经攒下一大片田地农庄,这次孩子和老人没回来,他们特意来打探皇后的意思。现在海贸已开,日后近海那边肯定也会兴起,他摩拳擦掌准备往齐安城以东靠海那处使劲。
十一哥顾文慎更积极,一开始就去了现在的北关,和鄂部通商通婚这些年,那里已经很热闹了,他也成为第一批吏考里目前官职最高的,六品知县,统管北关。孔氏办了个南北杂货铺,有钱有权,孩子和生母都过得舒心。只要不起战乱,日后只会更好。
十二哥顾文怀自己没什么主意,在长春城里老老实实做事,这次带着朱氏回来也就聚一聚,反正顾文恺不在他就听顾文慎的。
大姐顾晓忆的公公快从吏部退下来了,黄姐夫应该能再上一步,看兄弟连襟们的样子,夫妻俩考虑的也是外放。刚好可以让闲下来的祖父带孩子。
二姐顾晓愫的夫君是杜家人,侥幸免予一死,在阳关的义塾教书,今年得了皇后恩旨,带着孩子们回来聚一聚。虽感觉有点不自在,但姐妹们对她一如往昔,让她安慰不少。
三姐顾晓惟儿女双全,虽然曹姐夫跟着顾翀上了战场,但婆家人对她极好,从嫁进门就没什么不顺心的,现在心宽体胖富态得很。
四姐顾悦和姐夫罗兢一起去了兴庆城,这次特意带着一儿一女回来,准备接上婆婆和三夫人一起去兴庆城住段时间,享享天伦之乐。
六姐顾晓恬和金姐夫跟着顾文慎混,如果顾文慎去建新城,那北关必是金姐夫接手,现在她大着肚子抱着儿子回来,也是预备生完再去和夫婿会和。她和两个庶妹也在京郊置下一处小庄子,让三人的生母住一起,和二房两个姐姐的生母所住之处不远。
七姐顾晓情和常姐夫在抚顺城扎根了,这次回京准备把张姨娘和常家公婆一起接去。
八姐顾晓愉和丈夫周迈这些年带着两人的生母去了广陵城,齐乡侯数次希望这个和皇帝做连襟的孙子回京入中枢,但他们一家人更愿意在外过自己的小日子,周迈甚至连儿子都没抱回来让周家人看。
九姐顾憬终于有动静了,还没显怀,很想和姐妹们说些育儿经,不过只有万事不愁心的顾晓惟搭理她。方举还是天天拿画笔自得其乐,顾莹和五夫人心平气和地等着她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含饴弄孙。
十姐顾晓怜和赖士庚在粤海城简直说一不二,赖姐夫还管着市舶司,可想而知以后海贸开了,得赚多少钱,连他们的儿女现在都被人抢着定亲。她的生母春姨娘打算这次跟着去南方享福,让另外两位老姐妹很是羡慕。
十一姐顾晓惜在柳陵城更是风光,以后安南说不得就归到贾鹏手里。
最为荣耀的长房,顾翱官拜尚书,顾翀是一品将军,顾翮掌管锦衣卫,顾翂今年回京,有消息说会进都察院做御史。
这样的‘真·外戚’,从官职看并不算显赫,更不用说身处高位的几人都有真本事。而名义上的外戚谢家,并无特别人物,只追封谢弘为沐恩侯而已。
除了悄无音讯一直待嫁的顾悌,顾辞把兄弟姐妹姑嫂们邀进宫叙旧一日,好好地打探了一下他们在外的行止,听叶莫莫提了一嘴顾悌的婚事,送出一大堆礼物。
***********************
当事人顾悌现在足不出户,每日陪母亲念经,新来的两个丫鬟也是能不说话就不张嘴,生怕重蹈蔚蓝、蔚雪的覆辙。顾忻很少过来,嫂子倒是带着孩子常来,每次都让母亲很高兴。她引以为豪的本事都在宅门之外,却生生毁掉前路,深陷内院。可想而知,即便顺利出嫁,袁念也会如此待她,只管衣食无忧,不得半点自由。
今天嫂子从宫里出来,倒是带了句话——三年不改父道,若还想嫁,自己联系九皇子,不想嫁,考虑好今后怎么办。作为顾家人,这是皇后最后一次帮她,还给她带来一大沓《皇家新闻报》。
她一页页翻看,感觉渐渐活了过来,这会她还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穿越人士,那就真是个棒槌!
十有**就是这个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皇后妹妹改变了历史!
在现代她都能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在古代却处处倒霉?
不就是因为她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忽略了客观因素根本不具备让她出头的机会。她没有顾辞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没人愿意像长房、萧律和神宗一样为她筹划,又不甘于随分从时,自然狠狠吃亏,撞得头破血流。
现在国门已开,她还要困守后院过完一辈子?
顾悌学母亲一样跪在小佛堂的观音前考虑了五天,带上一张讲述新明城的报纸去找四夫人。
***********************
顾珝从平南城逆珠江而上,进入西南夷地区的高原,到达一个珠江、澜江、怒江三江并流的地方,三江左右是两座崇山峻岭,东北地势突然拔高连接康藏高原,中间是一宽一窄的草甸子隔开三江。宽草甸上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如登天云梯一样向雪白的山峰里延伸,这是自汉末以来西南地区与康藏高原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路线,原是五诏之一浪穹诏的地盘,如果不是平南军收复了六诏,这会吐蕃大军还在茶马古道上晃荡呢。
现在平南军防线已经推至进入高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