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独宠-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宄宓厝ゲ渭樱追仔Х隆D潜呤枪思业嘏蹋铀疾换峥有展说模旒改甑酶龉偕恚榷潦甑酶鐾吭倩ㄇ韫伲鸩⒉淮蟆

    第一次考试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绝大多数都是丙等以上文凭,但能得甲等的人并不多,让外人费解的是,令德的甲等甚至还没鸿都的多。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考试形式和顾辞给女科定的标准化试卷一样,还是那几种题型,算术、刑典、经义、文史、农桑五门,尤其是论述题要求限定字数,不是科考可让你随便发挥写满几页纸的主观题。其次就是这些科目完全是鸿都学生的强项。

    顾辞一样让丹青阁第一时间印了题目、答案和解题思路的小册子摆出来卖,据说鹤鸣书院让学生们每人买一套回去做,然后课上辩析。

    随即吏部在官署门外张榜公告北边胥吏职位的缺口和所要求的文凭等级和每门科目的分数线,文选司的黄侍中和谷策借京兆府的地儿,专辟一处受理申请,面见候选人。这个环节和面试一样,申请人填好履历表,吏部的人三人一组挨个与申请者面谈,提问的内容提纲,每个人都要记录下对此人的评价,这样做成其档案,连同谷策制作的一张统计表格一起交由掌司审核,再拿给唐尚书批准。

    看起来似乎工作量增加许多,但每一个看到统计表格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方法比他们之前所用的都要好——首列是人名,首行是申请职位、意愿地区、文凭情况、面试评价等一系列细项。只需要在对应格子里打上勾叉,就能清晰明了地看出来此次工作的成果,最底下每一细项还有分类统计。

    职位不但招满了,而且没被选中的许多人在‘愿意接受调剂’一项上打了勾,那北边再有新城建立,也不怕没人去了!

    文选司全体上下喜气洋洋,每个人的行事历上都显示此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干劲十足地给这些选上的人发文配书,这个‘书’指的就是《工作指导手册》,每个职位的职责和内容,会遇到何种情况,如何解决,向谁汇报和求助,全部清楚明白,特别适合一天活都没干过的菜鸟们。

    人人似乎都能看到半年后考成结果全员皆优!唐尚书看着女婿愈发慈祥,脸上褶子都少了许多。

    ***********************

    相较于吏部的春风得意,韩掌司就有些上火了。

    北关修路按韩掌司的预算二月里没出什么大问题,进入三月后,负责镇北城那条线路的当地同知打了个报告催物料,缺口有些大,他正拟文询问长春城的同知是不是给镇北城运少了。沙土、石灰等物料当地不多,都是顺着涴江运到抚顺,先拉到长春城再转往镇北城,现在不知道哪个环节少了或占了去,只能一节节往上问。

    这时顾文恺来请教,说是几个弟弟、妹婿领了职,准备结伴去干活,刚好顾翀来信,告诉他们二月底三月初的草原还有小雪,要穿厚衣服,不知新北关的路修得如何了?往哪条道走比较快?

    韩掌司虽然有点死脑筋,但也明白人家是在给他透个信,让他知道物料的事可能被天气影响了,赶紧谢过,找来下属加班加点修改预算,延长工期。

    进了四月,这些胥吏们到任开工,镇北城这条线仍然只修到一半,北关报告还没过来时,顾文恺又来找韩掌司了。修到一半的地方是新开拓的疆域,兵部的资料只简单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坨甸相间,却并未提及四月乃大风期。

    韩掌司得知这个消息后,默默地在镇北城报告来到前,将工期再度延后。

    修路的人和物料就地滞留的时间比较久,又是在一个草丰水美的甸子地里,以前曾是胡勒羌部的一个大驻地,小萧管事带着一些嗅觉灵敏的商人收购一批当地特有的牦牛羊马,开始雇人在此处放牧,并且提前跟这些人预定了明年的草药、羊绒、羊毛、奶制品、牦牛肉等物,渐渐地把这儿的人气聚集起来。为了不再被六月雨季耽误工期,加快工程进度,当地征用更多民伕和囚俘。不知不觉间,镇北城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中转点来使用,终于在草原第一场大雨前,把路修到了新北关。

    韩掌司感激地拉着顾文恺的手,要请他喝酒,可算是没出现第三次延期的情况,他上半年考成勉强还能拿个中……

    ***********************

    四月的六部小核节略里,工部节慎司行事历两次修改重发这样的大事必然得提及。

    皇帝第一次看到二月的节略时,感觉与之前的六部尚书奏章并无不同,只是依其严于律己的习惯,行事历既然规定了这一项,哪怕他是皇帝,也必须按自己定的规矩看完。三月节略就发现问题了,当月没能完成的事项暴增,导致六个尚书里有四个手中都有项目逾时未毕,究其所述原因,可一连串溯及到最底下出错的小吏身上。

    例如户部下令在全国推行‘乡绅一体服役’和‘以银赎役’,去年底,某县实打实地提交本月收取役银的目标是一万一千两,结果在行事历下发时变成一万七千两,知县没注意看就签字了,月结一下子少了六千两。上面知州与知县不合,本以为这个最富庶的县是保守估计,肯定能超额完成,为了报目标好看,定的数额稍高一成,这下不但不能弥补其他县区的差额,反而让窟窿更大,一下子就差了一万多两,急得知州都想自己掏腰包了。可惜他的下属们这次完全没办法配合,役银多就意味着在册齐民多了,管户役的同知即便敢伪造几千人出来,下个月春汛摊丁派役时,要按照这个人数去雇人出工,他哪里找这么多壮劳力。这里摊派超额任务下去,别说下面各县不干,上下游和工部水利司也不干啊。到了知府那,他之前报目标非常保守,总数倒能持平,但与隔壁城的知府所报数字一对比,问题就大发了——鱼米之乡收上来的役银与半城是湖的水运之城多不了多少。这种问题在户部财政司属于重大情况,不敢不报。即便不想报,都归纳在一个图表里,清晰可见,直接说明问题。

    溯及既往,最初为何一万一会变成一万七?概因知州府衙里负责录入数据的小书吏是他家那个不学无术的小舅子,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统计数据时,让身边懂几个字的书童和师爷一个念一个写,师爷年迈耳朵不太好使,一听成七,写完直接交差,也没人查验。这个错误导致从知府到知县一串人这半年的考核不合格。

    眼下四月工部的延期问题却是另一个现象,不是事情到了六部才发现不对,继而往下追查哪个环节出错,是最下面新上任的那批通过吏考入职的胥吏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指导手册,发现问题了,按上面规定的做法提交报告,才让韩掌司及时修订行事历,避免造成一系列恶果。

    这三个月来,除了出面替顾辞打理鄂部的三门亲事,太子基本上只在东宫陪媳妇,经营她的嫁妆铺子,折腾善济堂和女科考试,不像过年前后频频约谈会面,更不见他问及被圈禁和打压下去的一众兄弟,完全是一副过自己小日子的态度。但从吏考、考成法等政事的推进中,又切切实实地能看到东宫不动声色的影响。

    不知不觉,这个儿子长大了。

    ***********************

    此时太子恐怕连亲爹叫什么都记不得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顾辞从三月开始就吐得一塌糊涂,几个嫂子献来的秘方对她全没用,也就含着辛辣的生姜能忍下恶心。萧律试着开了药,顾辞不愿意喝,喝了也吐,太后和毓仪虽然心疼她小脸瘦得都尖了,但并不觉得是大事。四月里情况更是加重,一点油味也闻不得,天天白水青菜,最多吃点水果。看小丫头吐得天昏地暗,漱过口接着吃,又开始吐得气若游丝的可怜样子,他就恨不得不要这个孩子。

    这话他偷偷问了艺青,转头就被她知道了,这会正泪汪汪地扯着他的袖子哭。

    “乖,是哥哥错了!我保证以后再不说她坏话!别哭了啊!”

    “你看,我这么难受,身体都这么不好了,她在我肚子里还是乖乖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说明她也很努力的。哥哥你别不要她……”

    “没有不要!只是心疼你,不哭了,不然哥哥就陪你一起哭。”

    呃?!好像从来没见他哭过呢!顾辞的眼泪一下收了,好奇地问,“哥哥你什么时候哭过?谢嬷嬷说你从小就不爱哭,摔了伤了都没哭过。”

    自从谢嬷嬷上次来送止吐的方子,和她说了一些萧潆怀袁懿时的旧事,能时常进出东宫了。袁懿虽然不喜谢嬷嬷之前自作主张,但小丫头高兴,他就没阻拦,只提醒艺青,不得让任何人与顾辞独处,哪怕是她的丫鬟都不行。

    “……都把你娶到手了,哪里还有什么事值得哭?”

    满足的顾辞倒在他怀里,“你说耶耶想好小宝宝的小名没?”

    因为顾辞的孕吐实在厉害,而且肚子一点迹象都没,完全碰不得酸,大家觉得这胎肯定是个女孩。大名自然得皇帝来取,小字就留给萧律了,太后抢去拟封号的权力,小名在太子妃的坚持下,要让顾尧来取,当爹的反而没份。

    “姑父肯定想了许多,过完端午就知道了。”

    顾尧得知女儿有孕,立刻整军,请旨回京,老关和夏极跟着一起进京陛见。镇北军那部分人直接绕河套地区外沿回北关归队,顺便扫荡一圈。池其羽被勒令回来成亲,明津、容八、房良直和夏步凡会率骑兵深入草原游击查探,以防匈奴卷土重来,其他人暂时留守。他们三月中出发,预计端午前后能到。

    “不晓得耶耶喜不喜欢清颐院的玻璃屋。”

    “你弄得这么好,怎么可能不喜欢。”这工程可是太子殿下一手操办的,完全符合顾辞心目中的‘不浪费一丝阳光’的设计理念,那叫一个巧夺天工美轮美奂,岳父大人怎么可能不高兴。

    听出他的醋意,顾辞笑着夸奖,“都是哥哥的功劳!”

    袁懿心叹,恐怕再修十个玻璃屋,也不能让顾尧对他这个害得女儿小小年纪就怀孕的罪魁祸首和善一点吧。不过看她精神些了,好歹不会一直想着吐,赶紧把话题再发散一下,“等姑父回来后,找个时间提修文典和办武学的事,你准备把女科定在何时?”现在外头的事都是袁懿在打理,他只会拿这种小事来问她。

    “七夕吧。七嫂说,那会她出月子了,也可以去考。”

    “七斤很喜欢花房里的秋千和摇椅,你看要不要再加点什么?”

    “对哦!那里可以弄成个游乐园!”兴奋地爬起来去画图的太子妃完全看不出一点孕吐时没精打采的痕迹。

    游乐园当然要有滑梯和跷跷板啦,还有可以爬上爬下的连梯,要不要弄个篮球框呢?旋转木马也可以有的啊!

    看着媳妇精神抖擞了,袁懿忽然觉得她的孕吐是不是有一半原因在于闲得发慌了?

    游乐园计划不出意外被毙掉,因为宫里有孕妇,不能动土!别说东宫了,太后连御花园里挪块小石子儿都不让。

    眼瞅着老婆又蔫下来,袁懿赶紧补救,“让工巧阁先给清颐院做一套,你生完了再给东宫装上,等小东西能玩也得一段时间呢。再说,不是还可以拿出去卖了赚钱么?”

    重展笑颜的太子妃总算雨过天晴,“给每个善济堂也送一套,那里孩子多。”

112 凯旋() 
端午当日艳阳高照,靖西军入城献俘,比镇北军凯旋时更盛况空前,皆因中原地区受匈奴之祸的历史尤甚于羯夷。这次除了只剩人头的三王,二王和大王的几个儿子是重点照顾对象,以及一串匈奴大将,各个都带枷铐关在囚车里游街示众。

    献俘完毕是陛见,皇帝体贴的直接打发顾尧去东宫,只留夏极和关自在奏对。

    顾尧才进明德殿,就见瘦了许多的女儿站在门外翘首以盼,然后就是拉着他的手一顿好哭。

    “乖囡不哭啊。”

    顾辞哽咽地暂缓哭声,“八戒都不认得耶耶了……”

    艺青在太子的示意下上前,“请国公爷赐脉一观。”

    顾尧锐利的眼神扫过他,携起女儿坐到椅子上让艺青切脉。

    “国公爷近日赶路太急,风邪入肺,吃食清淡些,饮几副汤剂即可。”

    顾辞赶紧忙碌起来,艺青扶着她下去安排熬药,准备午膳。萧律此时才施施然迈入书房,和翁婿俩好好说话。小孙女太爱哭了,萧神仙表示心脏负荷不起。两位长辈联手再抱怨了一次太子让顾辞‘不小心’怀孕,开始说正事。

    有顾尧陪着用午膳,顾辞的孕吐奇迹般的好了,一碗天麻乌鸡汤下去,吃嘛嘛香,胃口比怀孕前还好,吓得几人不敢让她敞开了吃。

    对着女儿崇拜的目光和女婿感激的眼神,太尉大人表示以后午膳都在东宫解决,看过顾辞在东宫给他收拾的屋子,四平八稳地往金銮殿走去。

    ***********************

    半个月后,皇帝下旨大赏全军,任命顾翀为镇北将军,关自在为靖西将军,夏极为安东将军,其中关自在获爵景田伯,夏极封长宁伯,其余有功之人俱有恩赏。而大虞朝的‘战神’顾尧,将出任新办的武学‘讲武堂’第一任校长,专门培养军官。

    世人皆暗叹‘鸟尽弓藏’时,太子上了一封拍马屁的奏折,言及皇帝乃盛世明君,现安邦定国,武功已竟,恳请推行文治,修文史大典教化众民。奚川王跟着附议,群情沸腾的翰林院立刻跟上,皇帝看着准备韬光养晦的太子,准了此议。

    规章流程已打好腹案的太子直接祭出行事历,让奚川王打头去领着翰林院干活,通过郭三把这个消息传遍江南,南方仕林头一次如此团结主动,抄书之事异常顺利,甚至有人愿意捐出全部家藏。

    为了解决藏书问题,太子在城内一番调查,选定原来的淳仪长公主府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地址。因为淳仪厌水,只有她的府邸没有大片的池溪亭阁,楼宇完好精美,处处皆可直接用上。

    再者,翰林院人手不足,且排序、编号、列目录等琐碎之事由饱学之士来做未免浪费,请开女科征辟识字女子来帮忙,工钱与宫女一样。至于男女大防不用担心,翰林们在崇文馆挥毫,女子们由奚川王妃领着在图书馆里执笔。这条消息在让许多诗书人家的女子都激动万分,纷纷进京赶考,许多仍在宫里的宫女也想应考,太后大方放行。

    民间如此大的动静让六月底的朝廷半年考成总结变得静悄悄,许多出了大纰漏的官员倒是有点心理安慰:被罢黩了大不了去修书嘛……

    皇帝没管考成不合格之人的去留,只说再看下半年的表现,但叫来太子和二品以上官员商议,欲根据今年的考核情况遴选首辅和次辅。

    太子自始至终做壁花,不参与讨论,问多几次就蹦一句‘全凭父皇裁夺’。

    另一个沉默是金的人乃乔阁老,他的尴尬在于显然皇帝没打算让他升任首辅,而且本次官员考成完全是六部下发,没有哪个尚书能给上头的阁老发行事历,所以他就跟编外人员一样,只在需要内阁用印时才出现。本以为这是皇帝对他的敲打,但知道外孙女顾悌与杜废妃之死有涉,之后又和九皇子断绝书信来往,原因不明,心里已暗暗有了辞官之意,只等安排好乔祺的婚事和乔禝的外放之地就自请去编书。

    众人讨论不出个结果,皇帝撵走其他人,只留太子,看他虽然一脸平静,但明显有些心神不属,“阿鸾有什么情况?”

    袁懿本想否认,脱口而出的话却是,“……可能是双胎……”

    顾辞五个多月的肚子吹气似的鼓了起来,已经挺难弯腰了,虽然她有意识地控制食量,但经常忍不住饿。萧律和艺青隐约觉得她怀的是双胎,已经去信把医术最好,又有丰富经验照顾孕妇的甘梅召回京。目前此事只有他一人知晓,顾尧和毓仪尚不知情,这会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地告知皇帝了。

    “不用担心,吃多也无妨,每日多走动,多喝些蜂蜜。晚上警醒些,再过些日子,记得帮她翻身和揉腿……”

    父子俩一时相对无言。

    良久,袁懿出声告退。

    晚上听说皇帝去了坤宁宫。

    ***********************

    七月流火,大肚子的孕妇不能用冰,还要到处走动,不是一般的辛苦。这会就能看出来是双胞胎了,顾辞小小的身子上挺着个硕大的肚子,身上倒不见有多丰腴,吓人得很。只要她站起来,艺青根本不敢松开她的手。

    甘梅抱着八个月的儿子入住东宫,刚生完不到五个月的甘棠内定为奶娘,毓仪正忙着寻摸另一个奶娘,胡妈妈依旧矍铄地来照顾她,恭送走了经常带漂亮宫女来东宫坐镇的谢嬷嬷,太后直接把这个大谢嬷嬷送去和毓仪身边的小谢嬷嬷团聚了。

    和甘梅一起回来的还有刚生完几个月的任塞渊!她居然还参加了七夕的女科,考了个甲等文凭,简直是顾辞现在忍着娇气不敢叫苦叫累的精神支柱。

    至于帮不上忙的太尉大人,压根不理讲武堂的事,专心致志每天来东宫报道,引着小女儿多走走,下面一串孙子全撒手不管。

    边关的顾翀和琅琊城的顾翂得知是双胞胎,立刻三五天打一个报告强烈要求回来给妹妹过生日,顺便等生完了再回去。皇帝烦不胜烦地涂了个‘准’字,他俩麻利地快马加鞭赶在顾辞生日前回京,马佳期为了带孩子没跟去琅琊城,所以现在护国公府是人员最齐整的一次,父母兄嫂一个不少,都在翘首以盼顾辞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何时出来打招呼。

    过了重阳节还安安稳稳的小包子一点没有出来的意思,就在顾翂和顾翀犹豫是不是上个折子把颁金节也一气过完,十八日一早,东宫开始鸡飞狗跳。

    仍然睡眼惺忪的顾辞那天早上睁眼第一句话,就是‘好像要生了’,把太子吓得滚下床,一直摔到敬仁殿的大门外。幸亏袁懿当时是在陪她补眠,衣着完好,还算光鲜,只是少穿了一只鞋而已。

    等艺青和甘梅扶着洗头洗澡完毕的顾辞再躺回床上,让萧律进来扶脉,大家才知道她已经开了三指,想来是半夜就开始阵痛,被她忍过去继续睡……

    产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