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档黄金时代-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非典浪潮中,家园制药生产的板蓝根冲剂也一度供不应求,虽然事实证明板蓝根对非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但是在那股抢购风潮中,李赫的提前布局还是让家园制药又赢得了一次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家园制药在非典期间公开承诺绝不提价,并在省卫生厅的牵线下和销售方达成协议,由家园制药全力保证板蓝根冲剂的供应,而销售方也在得到货源保证的前提下稳定价格。

    最终家园制药以接近成本价的销售价,也在此次疫情中大赚了一笔,更赚到了良好的口碑。在那几个月中,家园制药生产的板蓝根冲剂不但完全垄断了天南省内的市场,而且对周边省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他们对原材料的采购极有预见性,并没有因为盲目的扩大生产而在非典结束以后产生大量的库存积压,他们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两个恰到好处,让同行对家园制药对于非典疫情的把握尺度叹为观止。

    其实这也不过就是李赫开的重生外挂里面很小的一部分罢了,板蓝根冲剂虽然是微利,但那一顿时间的热销还是让药厂从一线的工人到各级别的主管都赚到脸色潮红。陈菁带着一队菜鸟过去轮岗见习的时候,整个家园制药都还处在这种战果辉煌的打赢了一场战役的兴奋余波中。毕竟这种口碑利润双丰收的机遇,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的。

    在天南省内,制药行业也是一个重要产业,那种大型超大型的制药公司比比皆是,而现在,他们都感到,一个新的,强大的对手横空出世了。

    陈菁和她的菜鸟队在家园制药呆了整整三个月,除她以外的20人菜鸟队中,有3人以薪水待遇太低选择辞职,有4人以家园制药厂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而且工作条件艰苦为由放弃,还有2人强调自己所学专业无法发挥,也选择了放弃,三个月后留下来的有11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5人。

    下一个阶段,陈菁将带着这11人,加上新补充进来的9人,再次凑足20人,转战到家园娱乐继续轮岗。不过在离开家园制药前,陈菁和她的团队还见证了家园制药的新开始,其中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张远浩李荻从美国留学回来,并正式组建家园制药的专业实验室,另一个就是家园制药换了新掌门,原来的老总池东国因为无力把握家园制药的进一步扩张几次请辞获得批准,而这个新任的掌门人,算起来和陈菁还有些关联。

第353章、奔波的小陈() 
    敖海邻是张远浩和李荻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中认识的,因为参加那个会议的亚洲面孔比较少,互相之间看到就留意到了。

    张远浩始终记得他去美国之前李赫交给他的任务,除了他自己在专业上进行深造之外,还要帮公司寻访合适的管理人才。在美国这样的人才很多,但是在21世纪初,愿意到中国,而且是到中国内陆的一个省会城市工作的人还是太稀缺,即使有,也被更好更有实力的公司挖走了,那些主动和张远浩联系上的,经过综合了解之后,张远浩选择了放弃。

    在那个会议上遇到敖海邻的时候,张远浩一开始还没有想到之前那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而且敖海邻没有在会上发言,只看着是个亚洲面孔,是哪国人都不知道。

    会议中途休息的时候,张远浩和李荻正在走廊上说话,用中文,而且是用他们天南省的方言在说话,结果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敖海邻一下就停住了。

    就在张远浩和李荻略有些疑惑的看着敖海玲的时候,敖海玲悠悠的读了一首唐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张远浩很懵,李荻则嫣然一笑,同样回了一首唐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不用再问是哪国人了,不是中国人,不会有这么重的思乡情结。不是中国人,也断不会对这些充满乡愁的唐诗如此的耳熟能详。

    更何况他们不但是海外偶遇的同胞,更是一省同乡。迢迢万里之外遇到同乡,若是年龄再大一些,只怕两句诗一对上,早已泪湿青衫了。

    李荻又是个笑起来极有亲和力的女孩子,让同为女性的敖海邻瞬间就失去戒备,拉着李荻的手叽叽呱呱的说起一大堆家乡话。

    不要说一边的歪果仁没弄明白这是什么节奏,就是张远浩,也是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其实李赫和敖海邻只是同省,李荻他们家在东南,敖海邻在北部,两边的口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这种区别在万里迢迢的海外完全被无视了。敖海邻的年龄比李荻要大一些,已经三十大几,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对国内,尤其是家乡的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三个人在会议结束之后又一起吃了饭,聊了很久愣是没有聊到他们的专业上来。是后来会议要求提交论文,他们在各自的地方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才想起那个会议是关于什么主题的。

    有时候世界很大,有时候世界也很小。

    因为在同一个研究领域里有交集,不久以后在另外一次会议中,他们又遇到了。然后张远浩就对李荻说,这就是你弟弟要找的人。

    敖海邻有两个学位,一个是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的医学硕士学位,一个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她现在定居在德国,已经拿到了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在德国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中属于管理层里的中高层。

    不过在公司中,她的处境并不是那么轻松愉快,毕竟西方人对中国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加上她的女性身份,使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

    在个人问题上,敖海邻交过一个德国的男朋友,但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使他们最终选择了分手,她现在是一个人独在异国他乡,有时候她都不禁怀疑这样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

    不过在面对张远浩的邀请时,敖海邻也并没有一下就动心,毕竟从90年代就奋斗出来,千辛万苦的留在了国外,有一份不管怎么算都非常不错的事业,这种时候要回国发展,等于推翻了自己此前整个的人生目标,也是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

    后来还是李赫亲赴德国和敖海邻面谈,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待遇以及国内越来越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打动了这个大龄未婚的女海归回国接手家园制药的企业管理和发展规划,还带来了一个5人的小型团队,其中有两个是日裔,还有两个是俄国人。用敖海邻对李赫的说的话来概括,就是在生化制药这一块,俄国人的水很深。

    当敖海邻带着她的小团队到家园制药上任的时候,陈菁的菜鸟小队还没有撤离,结果她见到这位家园制药的新掌门之后才发现,原来这还是她一个远房表亲。当年敖海邻大学毕业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的典型事迹,还被他们家的人用来为各自的孩子树立榜样,要求他们长大了以后也要像这个远房表姐一样出类拔萃。

    但现在这个榜样回国来发展来了,还成了她好朋友的手下,陈菁没有觉得世事无常,只是她对李赫说的整个国家的蓬勃发展充满了信心。

    之后陈菁就转岗到了家园娱乐,并以在家园制药留下的11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带着一个新的菜鸟小队转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里。比起家园制药来,家园娱乐的工作环境就让这些年轻人欢快多了。

    李赫说,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娱乐时代。

    家园娱乐公司成立的时候,陈菁就到当时只有几个人的公司开业典礼上担任过客串的迎宾礼仪,也就是在短短的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家园娱乐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借助着网络传播走红的《老男孩》让家园娱乐声名大振,而在年初上映的《疯狂的石头》不只让家园娱乐赢得了知名度,更赢取了3000万的票房。

    比起一包药丸一瓶药剂生产出来,再寻求市场销售出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制药厂,家园娱乐的赚钱速度让陈菁觉得娱乐这个东西,赚钱赚得太容易了,名气的提升也太容易了。

    李赫的家园制药借助奥运会,借助世界杯,再借助非典期间积累的良好口碑,甚至是李赫亲自出马重金聘请新的管理团队,也才使他们在省内的制药行业中站住了脚跟,但是行业外的人,包括抢购过他们产品的普通市民,恐怕谁也不会记住家园制药到底又是什么鬼。哪怕以后家园制药赚再多的钱,它的关注度也不会有更多的提升。

    就算是现在实力强劲的家园科技,业界以外的人也知之甚少。

    但是家园娱乐借助一个十几分钟的微电影,一部小投资的喜剧片,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都打响了自己的名声。更不要说在非典结束以后,家园娱乐和芒果卫视合作推出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高度。

    康行健也成了家园集团几个分公司老总里面风头最劲的一个,他在《超级女声》的启动仪式上只露了一个面,就立刻被热心的观众翻出来他作为《老男孩》主演之一的经历,现在他出门都得带保镖了,他虽然不是明星,可也同样有了明星的关注度。

    这就是娱乐的影响力,对比之下,会让许多其他的行业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愤懑。可是也没有谁能说这是不对的,如果有人站出来说娱乐业太赚钱,明星们太赚钱,先不说他们这么赚钱到底对不对,可只要有人出来说了,那他一定会被粉丝们喷死。

    家园娱乐和芒果台合作的超女选秀现在如日中天,陈菁的到来,让忙得脚不沾地的康行健如遇救星。他把由公司投资,计划明年开拍的一个同样是小成本的电影《夜店》交给了陈菁,由她作为投资方总负责人去和导演演员沟通合作。

    《夜店》这部电影,在李赫的前世里是由徐铮李小璐主演的一个小成本喜剧,而现在这个剧本同样来自李赫。家园娱乐现在的发展很火,但如果现在他们就去学人家搞什么大投资大制作拍什么大片的话,那也是在往作死的道路上走。所以在《疯狂的石头》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成绩之后,李赫决定公司继续拍摄小成本的喜剧电影。

    李赫喜欢《夜店》的故事,也喜欢徐峥,所以他也决定提前让这部电影问世。他在和徐峥面谈的时候告诉对方,公司以后会对他进行专门的投资,帮助他拍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的徐式搞笑风格的喜剧电影,也许他成不了另一个星爷,但他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徐峥。

    陈菁现在从康行健手里接过了这个电影,她承担的角色有悖于她打着一队菜鸟轮岗练级的初衷,但这同样是锻炼和展现她能力的一个机会。陈菁自己也很喜欢《夜店》的剧本,接手后她和导演、演员进行了几次交流沟通,大家都对这个电影充满了信心。

    而陈菁在接手电影的同时还得接触电视剧的拍摄。因为李赫还准备把他们老师李愬曾经挂在家园网上的一部武侠拍成电视剧。那部叫做《红叶江湖》,是李愬老师写的一部传统武侠,在家园中文网,这部的读者一直不多,但坚持下来的读者最后都成了死忠粉。当李赫和李愬老师谈到要把这部拍成电视剧的时候,风声在读者中一放出去,就有人表示要来投资了。

    陈菁谈妥了《夜店》,又马不停蹄的去见那位愿意投资的读者,这是一部不考虑市场的电视剧,但是李赫愿意为他们的老师做这样一件事情,陈菁也同样是乐于奔波的。

第354章、童话的结局() 
    陈菁带队在家园制药轮岗见习三个月,按照计划,在家园娱乐的轮岗见习也是三个月。但是到陈菁离开家园娱乐转岗到家园地产的时候,已经是2004年的7月。

    一个不留神,陈菁发现她大学毕业已经一年了。

    “喂,是我,你那边怎么样啊?我看新闻说那边下很大的雨呢。”

    陈菁坐在前往工地的大巴车上,给齐思远打了个电话。车是公司的车,车里坐着的还有她的菜鸟小队,从家园娱乐转岗过来的人又少了几个,有的就留在家园娱乐任职了,有的背淘汰了,留下的七八个,也算是她的小队里的核心成员了。

    而齐思远去年公考还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考是考上了,却不是他报考的那个职位。也不是职位出了问题,就是要他先到基层锻炼,实际上是他报考的职位被有关系的人顶了。但是他也没有抱怨,背着行李就去了基层,李赫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都已经走了,只能让他先干着再想办法运作。

    这件事情也让刚刚出社会的他们更深也更真切地感到了现实的复杂,幸而齐思远心态也好,他觉得去锻炼锻炼也未尝不可,大不了就辞职再考,没道理战场都不上就直接做逃兵。陈菁也很支持他的想法,就是觉得他去的地方偏远了点,在天南省西北部的山区里,各方面都还比较落后。

    现在,看到新闻说那边持续暴雨,还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陈菁更担心了。她想的是,齐思远是为了她才留在天南省的,这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她怎么跟他家里交代啊?

    电话那边的声音有点杂,显然信号不太好,不过齐思远的话还是让陈菁稍稍安了心。

    “雨是很大,好几个乡镇都被水淹了,不过我这靠近县城了,地势比较高,没事。”

    陈菁稍稍的安心了一些,说:“那有事你也别逞能啊,你也不是超人,不要去挑战自然。”

    “没事没事,我知道的。哎我跟你说,这边有个村长的女儿看上我了,人家可是村里一枝花呢。”

    陈菁噗的一下就笑了:“那你就跟村花过吧,别回来了。”真是的,要她宽心也编点别的理由吧,被村花看上了,你怎么不说你被山寨的女首领抓去当压寨男人呢?

    车到了工地上,李赫和公司的高层也在。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李赫的家园地产终于拿到了朱雀区和高新区交叉的这块地,社区那边的拆迁工作可不是一时半会做得好的,不过社区外面一块原属于高新区政府管辖的公共用地现在已经破土动工了。

    这是一块很大很平整的地块,高新区政府答应把地块卖给家园地产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这块公共用地不能作为商业用地使用,也就是说,不管这块地以后涨到多少钱,李赫也不能建房卖钱,能卖钱的,是那片绿着眼睛等待拆迁的社区。

    “是不是感觉很坑?”

    陈菁被李赫叫到了他的现场办公室。说是办公室,也不过是现场指挥部搭建的两层简易板房,在二楼会议室的旁边给李赫留了一间可以休息,可以看资料签文件的小办公室。不要说跟总部的办公室比,就跟当年他租的网吧楼上比,条件都艰苦多了。

    这会办公室里没有别的人,所以李赫和陈菁说话也随意得多。

    陈菁在窗边看着刚刚开始挖坑,什么都还看不出来的工地,听到李赫的问题,回答说:“坑肯定是坑,可是不挖坑,又怎么建得起高楼大厦出来?这话你自己说的吧?即使这块公共用地不能作为商用,你也一定有办法赚钱不是吗?”

    “小陈啊,对领导不要盲目崇拜啊。”李赫很装逼的端着茶水,翘着二郎腿,拿腔拿调的说:“你这样盲目崇拜,会让领导失去判断的。”

    “有病吧你。”反正没有别人,陈菁也是一个大白眼就丢了过去,说:“领导给批个假呗,我在基层都连轴转了一年了,给个几天我去看看我们家小齐,要再不去他都被村花勾走了。”

    李赫呵呵一笑,说:“要不这样吧,你来帮我在这里坐镇,我去帮你看小齐,我也想看看村花是什么样子。”

    陈菁想也不想就说:“不干!老板的事老板自己做,你那位置,我坐不来,也不想坐。我现在就想知道,我这一组人转岗过来,具体要做什。”

    李赫无良的笑了一下,说:“先熟悉我们的工程预案,接下来和政府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做拆迁的前期工作。”

    “我的天哪,”陈菁瞪大了眼睛说:“千难万难,拆迁最难,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李赫站了起来,和陈菁一起看着外面的工地,说:“拆迁工作主要由政府来做,我们提供补偿方案,协助他们做好宣传。其实以现在这片地的地价,我给出的方案相当优厚了,这是实话。不过人心呢,总是贪婪的,我们底牌如果一下就露出来了,很快别人就会想,开发商给这个价,这个地一定不止这个价,再跟他们磨,好吧,好像人都会这样想。所以呢,你在做工作的时候可不要心软,该压下去的也得使劲压。”

    陈菁一脸快要哭了的表情,说:“你还真让我来干这个啊?”

    李赫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同志,不要有畏难情绪嘛,革命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干的。好吧,我不跟你打官腔,你知道我需要你到总公司进高层的,准确的说,我需要你去做监察管理这一块。让你到各个子公司轮岗,就是让你尽可能的熟悉公司的家底。地产这一块,事关重大,你可以不负责具体的事情,但你一定要十分了解业务,尤其是这些业务背后的名堂。把地产这一块弄熟了,你也不再轮岗,直接回总部了。”

    他顿了一顿,看着工地说:“我们这个项目的名字就叫做家园阳光城,目的是建成一个阳光、运动、健康、生态的时尚社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运动健康,阳光环保的理念。公共用地我不能建商住房,我们和市体育局合作,在这里建一个专业的足球场,以专业足球场作为核心,周边再配备游泳馆、网球场、各种健身中心,餐饮、酒店,建成一整个配套体系。下半年我还要成立一支职业足球俱乐部,明年参加全国乙级联赛,以后这个专业足球场就是我们的主场。还有一块地是教育局的,他们不卖,但是我可以投资给他们建一个一流的校区,到那时候,你猜我们的房价能卖多少?”

    “可这地方是个死角,交通不便,你弄得再好,也没有人愿意来。”

    “瞎说什么大实话呢。”李赫呵呵一笑,狡黠的冲陈菁眨了眨眼,说:“要不是这样,我哪有机会以现在的地价拿下这块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