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把你吵醒了?”
兰子义摇了摇头,说道:
“该醒了,现在哪里是睡觉的时候。”
然后兰子义问仇文若道:
“文若先生有什么要紧事情?”
仇文若作揖之后起身答道:
“并没有什么要事,都是些琐事。
首先是城外围城的贼寇已经退去,项城城内收拢的周边百姓要如何安置,城外乡镇也需要派人联络,这些都需要卫侯做主。“
兰子义想了想后摇头说道:
“我只是前军统帅,贼寇若在我当然要事兼文武,统管军民,但现在外围已经解除,项城的事情就应当交给项城的父母官。
这些事情今后不必问我,全权交由高大人处理,如果高大人有什么需要我军帮助的就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顿了顿后兰子义又对仇文若说道:
“如今项城已经没有危险,高大人征召的民兵也该解散了。
文若先生抽空去和高大人说说这事。”
然后兰子义摇了摇头说道:
“算了,这事还是我亲自去比较好。
还有什么事情吗?”
仇文若说道:
“今早陆续接到周围郡县来人通报,贼寇在城外屯聚三日,这三日来周围村镇都惨遭劫掠,山上林木全被贼寇砍光,房屋被拆,石料用来攻城,项城周围损失惨重。”
兰子义听着皱着眉头说道:
“先请旧都罗应民调本道粮草赈济吧。”
桃逐兔闻言说道:
“可是少爷你难道忘了旧都那档子事?还有京城的事情?”
兰子义一听这话愣了半天,想了想苦笑道:
“算了,罗应民巴不得我这里乱成一锅粥呢,我还是给朝廷上书吧。”
仇文若听兰子义说完后说道:
“这就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贼寇东去肯定是向京城去了,那么卫侯上书的道路就已经被阻断,但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卫侯出京本就是为了灭贼,现在却让贼寇攻入腹地,而以卫侯现在的兵力就是追上去都不敢与贼寇正面决战,那我们该怎么办?要在项城等待援军到来吗?“
兰子义听着仇文若所说的事情头都大了,贼寇在时需要操心,贼寇走了还是不得安宁。
兰子义想了想叹气道:
“这些事情不是在这里说得,我们需要把人都召集起来一起讨论。
现在都有谁在府衙里?“
桃逐兔闻言答道:
“大哥今天一大早就一直在城里四处督导军士,访问军情,二哥和李广忠天一亮就出城。
我估计他们三人现在也该回城了”
仇文若也说道:
“我与父亲倒是一直都在府衙处理各处寄来的文书,高县令早晨出去巡城,现在已经回到衙门里了。”
兰子义听完转身进屋,边走边说:
“孝直先生先去前面大家办公的哪里等一等,我穿好衣服马上就来。”
仇文若闻言作揖后掉头向外走,桃逐兔则跟着兰子义进来帮兰子义穿衣,然后端茶递水,等兰子义穿戴整齐两人便穿出后面卧房,来到前院。
仇家父子这几天办公的地方并未设置在大堂,而是安排在胥吏们办公的两排厢房这里,毕竟四方飞来的文书都是直接交给胥吏们的,在大堂上无法直接得到各方情报,而且仇家父子无官无品,做到大堂座上也不像样子。
兰子义进到厢房最大的一间,桃逐虎与桃逐鹿刚好也从呀门外赶来,两拨人在门口相遇,
兰子义见到桃逐鹿和桃逐虎两人手里抬着高延宗昨晚扔掉的关王刀,笑道:
“二哥专门出城去给高大人捡刀去了?怎么不见李将军回来?”
桃逐鹿答道:
“我是出城察看,然后去了昨天战场给弟兄们收尸,见到这东西还在地上扔着就顺路捡了回来。
至于李广忠,他向北边去了,看能不能联系到其他人。”
几人说着话一起进屋,屋里仇家父子与高延宗纷纷起身行礼,高延宗见到自己的大刀被找了回来,喜笑颜开,兰子义调侃道:
“高大人不是刀在人在吗?怎么昨晚上马就把刀给扔了?”
高延宗一手拎起桃家兄弟两人抬进来的大刀,爱抚着刀身说道:
“君子有所以为有所不为嘛,我这么重,跟人骑一匹马已经快把马给压坏,要是再拿上这把刀,拿昨晚我就冲不出贼阵了。”
桃逐鹿对高延宗说道:
“这把刀就在原地趟着,只是有一些挪动的痕迹,但没被抬走。”
桃逐虎笑道:
“贼寇想搬也搬不动,而高县令却舞的呼呼生风,我看这一下足够被贼寇吓得屁滚尿流了。”
众人一听都朗声笑了起来,久违的笑容又浮现在众人脸上。
待众人都入座做好后,兰子义发现高延宗后背并不往椅子上靠,于是问道:
“高大人背后是有伤吗?为何不靠背?”
兰子义此言一出桃逐兔赶忙给兰子义打眼色,还小声对兰子义说:
“少爷你忘了昨晚……”
高延宗倒是大方,直接说道:
“卫侯忘了昨晚罚我五十军棍?要不是我胖,今天就得在床上趴着了。”
兰子义这才想起来昨晚入城作出的处罚,他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只是调侃道:
“高大人挨了五十军棍今天还能健步如飞,这可是壮,不是胖。”
此言一出又惹得众人一阵笑。
等到笑声落下大家也都知道嬉笑完毕,该谈正事了,
兰子义望着高延宗说:
“现在贼寇已经走远,项城内外再无战事,我兰子义只是前锋将军,无权在干预民事,自今往后项城的事情就有高大人你这父母官负责了,我就不再干涉,高大人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开口,我肯定会全力帮助,这几天将士们也都与项城百姓打成一片了,不会见死不救的。“
高延宗点点头,说道:
“卫侯如此通情达理,下官当然会把项城的事情处理满意的。”
这时兰子义眼睛稍稍眯了起来,然后对高延宗说道:
“通情达理?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而已,谈不上什么通情达理。
现在倒是有件事情需要高大人通情达理,却不知道高大人愿不愿意。“
高延宗问道:
“卫侯有何吩咐?”
兰子义说道:
“朝廷并没有旨意要各地操办团练,但高大人却在项城拉起了这么大的一支队伍,
之前我们一直都在抵御贼寇,现在贼寇已退,高大人也该让大家伙回家种田去了。“
高延宗听兰子义说完,吩咐衙役出去端几杯茶水进来,
等到衙役给各位上茶的时候,高延宗开口说道:
“卫侯所说的下官当然清楚,我私自招募壮丁守城已经犯了朝廷规矩,现在项城的仗已经打完,我也确实该让大家伙回家去了,
但贼寇只是退走,并没有被消灭,虽然贼寇回来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全,我想请卫侯给我留一些人,这些人也能方便我修缮城池,掩埋尸体。“
兰子义听到高延宗同意让他的人卸甲归田,松了一口,高延宗本人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嘛。
然后兰子义看了看仇文若,问道:
“先生认为项城留下多少人协防比较好呢?”
仇文若听到问题顺手抄起桌上文书看了看,然后用手拨了几下算盘说道:
“按照我的计算,要想尽快完成项城的善后工作,又不耽误农忙的话,留下两千到两千五左右的人较好,
修城只是小事,那需要等到朝廷的拨款才能开工,清理尸体才是大头,而且还要维持城内治安,留下这么些人只是够用。“
兰子义听后点了点头,高延宗也说道:
“那么就按文若先生所言来办。”
然后兰子义又问仇文若道:
“那么在贼寇围城之前我们收拢的散军现在还有多少?“
仇文若答道:
“按照清点的结果,能继续作战的勉强一万,这还加上了辑虎营的人。”
桃逐虎也说道:
“弟兄们伤亡惨重,受了伤需要医治的人城里躺满了十几个院子,药材也很紧张。”
这时仇孝直说道:
“更紧张的是京城,我们得要率部入援京城才行。”
================
感谢官大读者对我的支持,谢谢平凡才是福对我的鼓励,谢谢千纸鹤钟梦见你,
今天经热心读者提醒我才发现我建的读者群还使用了以前最开始时的旧书名,现在已经有管理员提出申请修改了,相信很快就能改过来,大家可以放心加入我建立的读者群,我们一起讨论,
qq群号:299820403
第216章 何去何从()
仇孝直说道:
“药材紧张还可以买,还可以挖,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那就是京城,
贼寇东去必然是去向京城,卫侯可不能继续在项城呆着,得要前出京城才行。“
仇孝直所说的事情在做众人其实都明白,兰子义心中尤其清楚,但真等到事情被拿出来说的时候还是会让人有些窒息,就好像不去讨论这件事,这件事情就不存在一样。
仇孝直说完后屋里沉默了片刻,桃逐虎最先打破寂静,说道:
“贼寇退走是慑于北方援军,并不是因为我们这可怜巴巴的一点项城守军,凭现在项城里这些人想和贼寇开战根本不可能。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大河以北的援军即将开来,那我们就干脆与援军汇合之后再追击贼寇,这才是明智之举。“
兰子义看了一眼桃逐虎,桃逐虎等待援军汇合的意见当然是在目前情况下非常合理的建议,但兰子义知道桃逐虎更想要等的是南下的北镇兵,
自与贼寇开战以来他兰子义要么是靠桃逐虎与魏琼楼的私人关系指挥辑虎营,要么是挂名指挥禁军,虽然现在两支军队都已经对兰子义心服口服,但是为了实现全面掌控这些非嫡系部队,中间经历过的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已经让人身心疲惫,这中间出现的官军内讧又被贼寇抓住,让兰子义他们吃了大亏,现在兰子义手底下的官军已经不多,
而且贼寇越过项城就已经攻入了凤阳道,下一步无论向南向东进攻都将逼近大江,京畿危矣。这个时候要是兰子义还是空降下去带领一支不熟悉的军队,等到把手下那些人都收拾听话,京城恐怕也已经快要守不住了。
留给兰子义的时间已经不多,容不得他再花时间与手下军队磨合,但也因为兰子义所剩的时间不多,所以他留在项城坐等援军也有问题。
果然,等到桃逐虎说完,仇孝直立马说道:
“项城往东不远就是汝阴,一旦贼寇到达汝阴便可以借河水之便快速运动,
贼寇行军的速度大家可都是见识过的,靠两条腿都能跑过官军马匹的四条腿,要是让贼寇下水我们可就更追不上了。“
桃逐兔结果仇孝直的话头问道:
“贼寇浩浩荡荡几十万人,怎么方便下水去?孝直先生莫不是在吓唬人?”
仇孝直说道:
“三郎莫非忘了贼寇起兵是在零陵?南方多水,这些妖贼自小便会造舟操船,他们下河不是难事。”
桃逐鹿也说道:
“我今早出城寻访了多处村镇,据幸存下来的百姓所说贼寇这些天来一直都在搜集木材、粘胶、船桨,连门板都拆,还搜集原料制作腻子,
我本来想不通贼寇为什么这么做,现在听孝直先生所言也算想明白,贼寇极有可能是在为东去之后造船下河做准备。“
听到桃逐鹿所讲屋内众人又把眉头皱的更紧,高延宗摸着下巴说道:
“几十万人,还有用来制作拉几十万人木船所需的材料,贼寇是怎么做到的?”
桃逐鹿说道:
“我搜集到得情报还未汇总,也不全面,但据我得到的贼寇攻略村镇的情况来看,贼寇应当是已经在各村中安插了细作,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连项城里面都有贼寇派进来的人,城门还被打开过,
所以贼寇能够动止如风应当是有人在沿途接应的结果。“
兰子义被桃逐鹿这么一提醒,突然啊想到了些事情,说道:
“哪怕贼寇有人接应,能够背负大量木材以这样的速度移动已经超乎想象,至少我带人是做不到的。
对了文若先生,你算出来的剩下的军士有没有把从贼寇中入城的那五千人加上?“
仇文若答道:
“当然加上了,他们早就没有五千人了,现在连一千人多不到。
最后贼寇攻城那天这些兄弟战得非常勇猛,他们一定是想向城里的官军证明自己的忠诚,洗刷自己投敌的耻辱。“
兰子义吸了一口气打消了心中的疑虑,看来这些入城的人不会再是贼寇的细作,就算是贼寇的细作,剩下这点人也不会再对官军造成威胁了。
兰子义长叹道:
“他们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忠诚,都是好兄弟。”
然后兰子义对桃逐鹿说道:
“二哥你带人去好好犒劳剩下的那些入城弟兄吧,可要好好安抚啊。”
说道安抚两字时兰子义着重加强了语气,桃逐鹿闻言望了兰子义一眼,没有多说话。
接着兰子义问高延宗道:
“高大人这里可有地图?
贼寇东去要是真走水路那么贼寇进军的路线就会被河道锁死,我们需要看看贼寇会怎么走。“
高延宗点头答道:
“有的卫侯,我一直都备着地图。“
仇文若说道:
“这几天你们在城墙上血战,我顺手收拾了府衙,地图我已经收了过来,就在这屋里。“
说着仇文若吩咐衙役将地图拿出来,高延宗赶紧命人将地图挂起来,众人立马围到了地图跟前,
仇孝直走到地图前面举手指图说道:
“贼寇一旦到达汝阴就等于进入了河道,顺河而下可以直接穿过凤阳道,进入江北道,
亦或者在河道上游沿瘦水南下进攻庐州。“
兰子义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的河道还有层峦叠嶂的山脉,一边问道:
“那依孝直先生只见贼寇会走那条路?“
这时仇文若答道:
“沿河东下,河道较宽,一般来讲更立于大军行动,
瘦水与河相接的河道其实是古时开挖的运河,河道狭窄,河床又浅,并不适合大军进入。
但每年夏季南方雨量充沛之时瘦水河河水会涨起来,今年开春以来江南一直多雨,我估计现在瘦水河连艨艟斗舰都能过了。“
桃逐兔听着问道:
“听文若先生话里的意思是觉得贼寇更会走南路,为什么贼寇会走南路呢?“
仇孝直指着地图上的大江答道:
“很简单,沿瘦水攻下庐州之后与京城就只有一江之隔了,贼寇若想的是‘斩妖除魔‘那么就一定会南下攻庐州。
相反,要是贼寇顺河而下,进入江北道,那就离京城远了,这与贼寇造反的本意背道而驰。“
桃逐虎闻言也说道:
“自古南北对峙,瘦水一线便是南北争夺的交点,
一般南军北伐多会借助夏水暴涨的机会从瘦水运兵舰载兵北上,但现在贼寇也是操舟能手,沿瘦水南下可能性很大。“
兰子义闻言想起了出京是张望所说的话,于是说道:
“流寇不是官军,我们不能以常人的思维去判断他,自贼寇起事至今,贼寇一路所过有几处是我们能够预料出来的?甚至按照我们的想法,贼寇都不应该起事。
我看孝直先生还是不要着急下结论的好。“
仇孝直听兰子义说完后又说道:
“我这么判断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兰子义问道:
“什么原因?”
仇孝直答道:
“江北、江东以及再往南的浙、闽等道都是戚准东军的辖区,沿河东进会遇到驻扎在海陵剿灭岛夷海贼的东镇兵,这就是我断言贼寇不敢东下的重要原因。”
桃逐虎与桃逐鹿听仇孝直说完也说道:
“孝直先生所言不假,江北道在东军剿灭海贼的作战中是主战场之一,海陵屯有东镇大军,贼寇只要知道这情报就不会轻易南下。”
兰子义听着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后问道:
“那么庐州有没有守军呢?”
听到这个问题在场的其他人都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仇孝直说道:
“除过卫侯和京城的京军之外,现在离庐州最近的就是德王率领的京军主力了。”
兰子义闻言心中叫苦,失声问道:
“你说什么?”
仇孝直说道:
“若南北对峙,那么庐州必然是重兵把手,可我大正顺守天下两百多年,庐州早已不屯重兵,之前屯驻的禁军也在年初北伐喏喏时派到河北督战……援助北军去了,死在裕州和项城的官军说不定就有庐州的驻军。
可以说现在庐州是无人防守。“
兰子义听着仇孝直所说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问道:
“德王……“
提到德王两个字兰子义就想骂娘,他带着京军主力还不知道在哪呢,就更别提让他出京是为了缴费这档子事了。
兰子义摇头驱散脑中的胡思乱想,接着问道:
“德王和京军主力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就算知道估计也在荆州,最近也在江城,怎么能说近?“
仇孝直说道:
“只要在江边,顺江而下入援庐州只是眨眼之间,
但德王带的兵,大家还是别去指望,所以我说庐州等于无人防守。“
这时桃逐兔问道:
“京城北边镜湖不是有个什么赤蛟营么?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水军,情况紧急让他们封锁江面就好,贼寇过不了江的。“
仇文若闻言答道:
“三郎有所不知,自我大正平定天下以来忧患多生于外,水军也都布置在岭南,闽、浙、江南江北等道,抵御海贼,大江之内并无水军,
那赤蛟营说是水军,其实顶多算是皇上出行江面的仪仗,华而不实,能看不能打,就算他们能打人数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