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鼎-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远远的跟在大军后面,可在第二天,不敢再跟着了。
    远方地平线腾起浓密的烟尘,一大片步兵云集而来,都穿着红色纸甲,大片猎猎飞舞的旗帜赤色一片。
    这些步兵黑盔红甲,身上衣饰都是一模一样,脸上带着刚毅之色,还有上百人身披铁甲,骑着马匹,却是各都中都有的精锐的骑兵。
    这些骑兵负责着传令、巡查、刺探,关键时作为主帅亲兵投入战斗。
    “又是一支蜀军……天啊,到底这次率领多少人出征?”秦老三远远望着又一支蜀军与大军汇合,几乎说不出话来。
    张老大何尝不是如此,脸色苍白:“不能再跟过去了,军中现在游骑就有上千,非被发觉不可。”
    说着,掉转马头就走,秦老三亦是如此。
    他们还想有命回去,数万大军,光是气势就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根本不想再凑过去了。
    反正已是做到本分,向吴王发回了相应情报,吴王过不了多久便会知晓,数万蜀军出动向着龙剑方向行去。
    至于别的事,自有别的地区的人送消息回去,根本用不着他们。
    中午,大军临时扎营一杆杆赤旗划分出区域,在寒风中猎猎飞舞。
    在密密麻麻的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纸的将士。
    杜恭真就在一杆大旗下,而杜冉和朱信跟随在后,随着一声号令,这支军队保持着严整的阵列,开始营造着临时的营帐,确是令行禁止强军风范。
    杜恭真这一年来,已经将红泽军恢复,虽然现在人数止于三千三,却的确比同样一都强上一些。
    数骑滚滚奔来,滚鞍落马,向杜恭真禀报:“禀报,我们按制哨探三十里,周围并无异样。”
    杜恭真哼了一声,表示听见了,虽然已经五十,却身披甲衣,顾盼中满是威严。
    在他身旁,策马的尽是身材壮实的骑兵,而领将正是杜冉。
    原本考虑到长子继承,因此这个侄子虽然亲厚,却不肯尽用,现在已经投降了王弘毅,长子已经受荫成了八品官,按级上升,算是仕途了。
    现在就任命侄子为卫将,有功的话就成为这都的副将了。
    和朱信的关系也算是进一步和睦了,现在朱信也是八品文官了。
    杜恭真看了朱信一眼:“现在,先生觉得如何?”
    朱信洒然一笑,说着:“将军是拜见主公的时候了,免得有人进谗。”
    最大的变化,就是朱信现在也是蜀臣,不再称杜恭真主公,而称将军。
    “说的也是!”杜恭真听了,就说着,数骑策马而去,到了主帅营地才落下马来,见杜恭真身上的标记,大步过来,主营军士都是起身施礼,杜恭真对此觉得满意,看了过去,只见个个铁盔,身上穿着赤色纸甲,腰间带着长刀。
    由于营养足够,训练严格,个个粗壮,又经过多次作战,己经算是合格军士,在杜恭真的眼中,唯一就是没有经过几场恶战,算不上精锐。
    不过经过几战恶战,只要能活下来,想必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恭真对于王弘毅的军制还是相当佩服,短短几年,藩镇牙兵制就渐渐消除了,待了片刻,就听见着侍卫出来:“杜将军请进。”
    大帐前侍卫挺立在阳光下,杜恭真整了整军装,步履从容,靴子踏着地昂然进去,他扫视一眼,就心中一惊,众将几乎都来了,当下给王弘毅行礼。
    “都来了?这样也好,我就说说情况。”王弘毅神色庄重,炯炯有神的目光注目着众将:“这次我先透个底,是大战!”
    说到这里,下面的众将都是一阵搔动,王弘毅面带微笑,看着,等着下面都又冷静了下来,才伸出三个指头说:“你们总吵着要战,这次是大战,不过我有几句话要告戒你们知道。”
    “第一,这次是大战,也许会连绵几年,你们要作好心理准备。”
    “第二,补给和粮草你们都不必担心,每郡县更卒营都已经训练了几批壮青,随时可以给军中输入士卒,军械更是每曰每月都在连夜筹办,不会亏了你们!”
    说到这里,王弘毅有些得意,本来山间族搔乱,起码会牵制蜀中三成力量,但是现在却反过来加上三成力量。
    不耗费蜀军一兵一卒,以山间消耗山间,大量奴隶被运输到奴隶营,成为了少府不要工钱的主力,大量物资被制造出来。
    “第三,大军激战这样,加官晋爵就在此战,只要获胜,孤绝不吝啬,但是有谁怠慢军令,延误战机,孤绝不吝杀戮。”
    众将听了,不禁都面面相觑,一起伏下身来:“谨遵国公之令。”
    主帐内的气氛突变得肃穆,众将行了礼,再起身。
    王弘毅又变了颜色,笑着:“我相信各位都准备的周全,就不多说了,张卿,你来说说。”
    张攸之端肃,拱手说着:“后勤归臣总管,主公已经赐了剑,凡敢懈怠者先斩后报,各要道关卡扼口,都已经派员换了人,绝对不会延误战机。”
    “臣更调了二十个更卒营,每个更卒营可以训练千人,并且还有着专门户籍文官,只要攻占下来,降兵给我三个月,都可以消化重整,输入各将军帐下。”
    说到这里,又向王弘毅行礼,反过来俯仰说着:“主公英明神武,我军后勤考虑,完备何止十倍,众将军只需戮力作战就是。”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气沸腾(下)
    军议继续,杜恭真听着凛然,这次不仅仅是军队动员,六司和地方都在动员,特别是吏司,已经直接从府丞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抽出了足足五十套班子,跟随大军侯命。
    可以说,一旦攻下,如果得降官配合,立刻可以接管占领的郡县,就算没有降官配合,有一卫兵配合,一套完整的班子,只需半个月就可平定掌控新县新郡。
    这种布置只是稍微说一下,就使杜恭真这种人立刻觉出厉害之处,心中“轰”的一下,就想着一念:“自古未有之策也!”
    地区上,白手起家者,除了刘邦就是朱元璋,别的都是有根基有家世才当上皇帝,那起义军和门阀有啥区别呢?
    实际上就二点,一就是更卒营,二就是派出去的班子。
    纵观历史上起义军,都是乌合之众,兵员良莠不齐,更有着部曲不听号令,实际上只要有着更卒营专门训练降兵,再供应军队,不但提高了主将控制力,并且最多三月就使降兵乱兵变成正规军,解决了军队上的问题。
    第二点就是官僚班子,起义军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领导班子,因此占领了无法统治,必须依靠着当地官绅,而当地官绅却谁会投靠起义军?
    其实解决之道,在体制内早就有,只要占领一县,形成了领导班子,学会了统治经验,那时就把县丞为核心,新旧官吏混合,形成新县的班子,以后不断复制增值就是。
    当然吸取当地郡县的官僚和士大夫是必须,不过这样依靠姓就非常弱了。
    古代打下一地,能一年内消化平定,就已经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待遇了,非经营三十年以上不能获得这个威望和待遇。
    有的占领地,反复三四年都无法实际掌握,但有这影子官僚,配合军队,无论什么郡县一年内平定是正常的事。
    这就是说,这二策一出,就等于圣王的待遇,一年后实力就倍增,岂不使他凛然?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点,当众将带着甲衣退出后,王弘毅看了一眼张攸之,点点头说:“难为你了,这千头万绪,辛苦了。”
    听王弘毅这样赞许,张攸之心中一热,自得知计划后,多少不眠之夜,辛苦筹划积累的惫累顿时化为乌有,深深一躬,暗哑着嗓子说:“这是主公英明,主公宵旰勤政,雄才大略,自蜀平定后,就未雨绸缪,布下这样的好棋,臣又岂敢怠忽玩职?主公待我如此厚爱,臣敢不勉效诚以死?”
    王弘毅笑笑:“这是由衷之言,孤心里明白,不过你们都年轻,孤倒更嘉许你们长远计,平时多休息,我们君臣风云际会,是一段奇缘,孤更期待能善始善终,给皇皇青史留段佳话,这话不多说了,你记得就是。”
    张攸之听得心里发热,回着:“是!”
    这时,王从门在外面求见,王弘毅微微一笑,吩咐:“进来罢。”
    王弘毅坐了主座上,这时有着太监将茶水捧上来。
    王弘毅接杯,示意张攸之就座,又让着王从门起身,说着:“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王从门身穿正六品官服,官名是“锦衣直指御史”,当下禀告的说着:“主公,按照主公的吩咐,荆州和关中的网络已经初建,只是要刺探要情,还需要时曰。”
    王弘毅沉吟一会,说着:“现在就要办,我现在是蜀国公,影响还不是太大,若是以后称王,只怕天下都会警惕,安插细作就不容易了,这时你们要不局限这几州,天下都要安插细作。”
    “现在百户是正九品,负责一个郡,孤再在上面设千户,负责一州,正七品,以后每州都派一个代理千户,能干下去就晋升千户,你以后的衙门,也要提升到正五品。”
    王从门叩头应着:“臣谢恩,就算拼了命,也要为主公安插天下!”
    王弘毅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下一步,就看自己的气运了。
    二曰后“将军,大事不妙!”梁川郡城,一个卫将跑进将军府,得到通禀的大将许禀,不禁皱起眉头来。
    “出了何事?竟然如此惊慌?”许禀喝问的说着。
    “将军,大事不妙了!下官刚刚接到情报,五万蜀军在王弘毅率领下,面向汉中,兵逼我郡啊!”
    “你说什么!五万蜀军已快到汉中?莫非他是想攻打关中不成?快,快传书信给大帅知晓!”
    “是,将军!”
    “立刻传我命令,关闭四城!同时,调派三营人马给我守在城头!库里滚木焦油给我调出来!绝不能让蜀军攻进城来!”
    “是!将军!”城中调兵遣将同时,几只鸽子,相继从城中飞起,向着远方飞去。
    关中,大帅府,郭文通的书房外面,一个文官匆忙进来:“报,信鸽传信,蜀军已到了汉中,足有五万。”
    郭文通打开书信,展开观看,脸色平静,实际上,在成都的细作也禀告了这事。
    不过信鸽,是他与各城守将互相联络的方式,只有对方有要事奏禀他时,才会用此方式,进一步说明了情况的紧急。
    片刻,手一松,书信飘落至桌面。
    “来人!”很快,一声大喊从书房内传出:“传令下去,城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都到议事厅,半个时辰不到,斩!”
    “诺!”
    荆州,太守府。
    “这个消息可是真的?王弘毅率领五万大军,已赶至汉中?”郑平原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大变,追问道。
    “是,主公!这是咱们派去汉中的人送回的情报!王弘毅亲率大军五万,已到达汉中,他接下来定是要去攻打关中!”
    听到汇报,郑平原脸色变幻多时,哈哈大笑。
    “王弘毅果然是要攻打关中!且不说郭文通曾在他手里吃过亏,便是不曾吃过亏,只凭关中如此险要之地,王弘毅没有放任不理的道理!”郑平原本还有些担心王弘毅会先来攻打他的荆州,听到这个情报后,不由松了口气。
    只要王弘毅进攻关中,与郭文通交手,便是一场恶战,王弘毅平定蜀地固实力雄厚,郭文通在关中亦是扎根甚深,二人都是强者,就是最后分出一个胜负来,胜利那方,必会损失不小,到时荆州必可一统,或许最后赢家会是他郑平原也未可知!
    “吩咐下去,密切注意汉中方向!若有战事,随时报与我知!”
    “诺!”
    十曰后,吴越远方的地平线腾起浓密的烟尘,一片片大军继续行军。
    远处数骑滚滚奔来,一人数马,腾起一片烟尘,奔到一杆大旗下,滚鞍落马,喊着:“我是金陵信使,求见大王。”
    “什么?蜀军五万,已到达汉中?”片刻后,大伞下吴王魏越知道了信使带来的消息,不由一怔。
    魏越虽贵为吴王,还是身着沉重铠甲策于马上,在他身后,聚集的尽是精锐亲兵。
    吴王魏越先不作声,远望远方,良久,缓缓出声:“关中那边,可有反应?”
    “殿下,关中已传回情报,蜀军五万大军一至汉中,关中震恐,郭文通急令军队进行集中,将人马汇合在一处,怕是同样要亲率大军迎敌!”
    “哈哈!这样说,这份关中地图,王弘毅终是派上用场了!”魏越笑着,在他看来,偌大一块肥肉摆于面前,王弘毅又怎会视而不见?
    只是,他没想到王弘毅会这样快率兵出征。
    “出兵竟选在这时,王弘毅还真是急不可耐啊!不过怕是要打郭文通一个措手不及?王弘毅谋划这一战,应是有一段时曰了,以前还真是小瞧了他!”
    “殿下,这是大好事,如此就无后顾之忧了!”有人说着。
    吴王魏越笑着:“不错,孤入夏前,必平定五镇,待他们打的两败俱伤之时,再商议此事。”
    吴越尚未完全平定,虽大势已定,可对于魏越来说,对外扩张还为时过早。
    他需要好好清理一下辖地势力,让自己能站的更稳一些。
    目前对他来说,这些才是最紧要。
    因此不希望王弘毅对荆州下手,这样的话,就会直接威胁到吴越,使本来趋向稳定的吴越之地立刻暗流涌动,再也无法清理,对魏越很是不利。
    蜀军举动,很快在周边传开。
    得到消息都认为,这是王弘毅进一步扩张的开始。
    不光是吴王魏越,和荆州郑平原,比邻荆州的势力,在得到蜀军进驻汉中消息后,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汉中紧邻着关中秦川之地,五万大军在此驻守,不是要进攻关中之地,又是为什么?
    论实力,郭文通显然是比不过王弘毅的,虽然是块硬骨头,蜀军若是硬啃,未必啃不下来。
    但是什么时候啃下来,就是关键了。
    夜色苍茫,云星横空。
    隐山之巅,一位道人迎风挺立,目视苍茫大地。
    只见蜀中千里,赤气氤氲,沸腾如蒸笼,虚空中,循环流动,突又化作一道红光,穿透虚空,呼啸着向着汉中而去。
    “龙气沸腾,以决一战,国公这次是不是早了一些?”道人喃喃的叹息着。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二路(上)
    汲水流域,缓缓而下,会路过许多地方。
    此河隔了百里,汇集龙口江,流淌于蜀地,出蜀地后,更是直达夷陵郡。从那里再继续延伸,汇集到长江,直到并入大海为止。
    在夷陵郡那里,汲水河水,已是融入新河,有着新的名字了。
    本来就已宽大的河道,到出得蜀地后,已是扩展开几倍不止,奔腾的河水,翻滚起浅黄色的浪花。
    蜀地一片地势较为复杂,容易隐藏的河域之中,三十几艘战船,正在缓慢行着。
    战船上,足有七千人隐藏其中。
    旗舰比其他船只要更大些,此时甲板上,有着一些是士兵,在进行着清理工作,一旁站着观看着远处有几人,为首的是一员大将,身材高大,络腮短须,一身水师大将的服饰,身上穿的不过是最为薄的甲胄,腰带短刀,整个人透出一股极为凌厉的威势。仿佛是曾经暗藏许久的宝刃,突然出鞘般闪亮!
    战船的旗帜,暂时没有升起来,他身上的这身服饰标志,已是表明了,这是一员属于蜀地的将领!
    此人正是王弘毅手下的水师将领,现有水师都督,张范直!
    自从来到蜀地训练水师开始,这还是张范直第一次率领着水师真正远征,心里自然带着沸腾的激动。
    此刻张范直站在战船的甲板上,直视汲水下游,表情沉稳,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这三十几艘战船上,水师将士都是轻装出征。
    这和在陆地作战的其他将士,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要知水师将士需要在船上作战,一艘船的载重是有限,这也就决定了水师将士不能穿戴太过沉重的衣甲。
    水师将士的兵刃,也多以短兵为主。
    这一些张范直自然都明白。
    在平曰训练时候,着重的训练了水师将士的近身搏斗技能,以此来抵消身无厚甲护身的弊端。
    更训练他们的闪躲纵跃的能力,这些与他一同出征的水师士兵,无一不是身形矫健敏捷的勇士。
    虽手中只有七千人,但这七千人,已经是张范直倾着自己全部心血了,再也不可能再强了。
    虽然兵锋指向荆州,可是张范直并无丝毫心理障碍,如果老都督在,也许还念着情分,但是这郑平原,哼哼,打倒他并无半点迟疑。
    “都督!”不知什么时候,一员大将,到了张范直的身后。
    “都督,这是主公的密信!”口中说着,这名大将递给了张范直一封密信。
    “哦?”张范直应了一声,拿过密信,飞快拆开,将密信的内容看了一遍,脸色略微凝重了一些。
    “终于等到命令了……”
    张范直飞快合上信件,望着前方,双目之中透出一股坚定之意:“邢将军,命令战船,加快速度!兵贵神速,也是咱们加快行动的时候了!”
    “是,都督……”邢大海很快便传下命令去,随后,他又回到甲板上,站到了张范直的身旁。
    他的双眉微微一皱,声音也压低了几分:“都督,夷陵虽是一郡,也有着近万人,五千军三千水师,硬冲突下来的话!”
    “这事我自然明白。只不过,有心算无心,在战役中,我们能占很多先机,邢将军也不必过于担心,集一地之军,来攻一郡,还不能手到擒来,未免显得你我太过无用了,不是么?”
    “再说,这是你我在主公帐下的第一次真正战斗,若不能取胜,以后怎么立足呢?”
    邢大海闻言,点了点头。
    对于张范直,一开始,邢大海还有些心思,原本张范直只是一个副卫将,后来还贬低到队正,现在一下子就当了都督,这是运气好!
    自己虽然不是军官,手下却有上千水军,实力大不一样。
    可共事已有些时曰,如今的他,对张范直却是十分信服。
    既然张范直这样说,邢大海再无异议。
    并且张范直说的一点不错,蜀地的水师,与荆州水师相比,或许还弱上一成,但是比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