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舌妇。

这些贵妇见郭燕过来,很少热络就跟郭燕闲聊起来,有人就装作无意的问郭燕道:“我听说钱夫人正在给贵公子相亲,不知道事情有没有着落?”这些人明知道郭燕给钱展鹏相看媳妇,却无人应亲的话,今天会这样问,却是看中了钱元脩和郭燕八面玲珑,不仅跟七王爷有了交情,还跟忠顺郡王成了便宜“连襟”,她们嫉妒的同时,不得不羡慕钱元脩及郭燕的好运,谁知道当初只是作为礼物送人的一个花魁,如成了忠顺郡王面前的第一得意人呢?

原本她们是看不上郭燕的行事作风,钱元脩也无背景可言,可是钱元脩的官位在那里摆着,若是跟他对亲,必须是嫡女才可以相配,皇室重嫡子,各大家族也同样看重嫡庶之别,他们的嫡女可是重点培养的,随便一个都浪费不起。可是钱元脩跟忠顺郡王做了亲戚,这门亲事到是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虽说郭燕的名声不好,可就是因为她名声不好,且又是继母,钱展鹏的媳妇却可以自在些,就算是从他家传出了媳妇忤逆婆婆的言论,别人也得想想,是不是郭燕无理取闹。

这些被家中男人洗脑了官夫人,听到人这样问郭燕,也开始重新考虑起跟钱元脩联姻的好处,那钱家就只一个独子,将来的家私且不必说,给女儿的陪嫁有限,剩下的东西都是他的,这些也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钱元脩和郭燕狗屎运好,将来的官途无限光明,他的儿子还能够差到那里去,人不可能事事完美,取舍之间,也得看他交换的利益够不够重要不是。众人想的清楚,都把目光投向了郭燕,好在郭燕早就跟钱元脩商量过了,从容答道:“早先我私下里做主,想要给鹏儿定下一门亲事,谁知道鹏儿知道了,竟然跟我闹了一场,硬说什么,要先立业后立家,死活要等考上了举人在考虑婚事。”郭燕一脸为难的表情,“你们知道,我们家里孩子少,他们从小就我们给惯的说一不二,既然孩子自己拿定了主意,我也不可能强迫他不是。”这话一说就远了,钱展鹏如今连个秀才都不是,要考上举人,还不知道得多少年,再说了,举人是那么好考的么?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难道他们还不给儿子娶媳妇了不成?

这些心知郭燕这是端起来了,算是报复前一段时间给儿子求媳无果的事情吧,虽然有些可惜,却也不觉得非结这么亲事不可,一致的对郭燕夸道:“钱公子真是好志气。”

郭燕回去跟钱元脩学了雪儿姑娘跟她说话的语气,抱怨雪儿姑娘的无礼,钱元脩安抚她道:“你跟她一般见识做什么,俗话说的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如今就是那光脚的,咱们又何必跟她计较,惹急了她,说不定把咱们也托了进去。”钱元脩跟郭燕担心的一样,这雪儿姑娘做事太狠绝,可不是他们这种人可深交的对象,遇事合作是无法可逼的事情,可是真要交心什么的,还是免谈,当然,跟她生气什么的,简直是自己虐待自己。

第七十五章

“她那里知道咱们让人养兔子是为了做实验,让他们知道,近亲生育,只会是自取灭亡,”虽然圣宗早有“近亲不得婚配的”法令,可是已经过了三百多年,人们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淡忘了,偏远山区的根本就不知道圣宗有这个规定,近亲婚配事件时有发生。

原本婚姻相对自由的部分苗族,也因为一些原因,跟汉族学起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因为他们的民族据局限性,近亲婚配不过几代,后遗症就出现了,这些苗家寨子原本就信奉各种图腾,鬼怪,这种先天性的残疾,更是把他们推向了迷信的深渊。如今又没有各种科学仪器,要解释清楚这个,可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郭燕跟钱元脩建议,用兔子来做实验。

取得就是兔子繁殖快,只要发育成熟,可以一个月生育一窝,郭燕让钱元脩交代下去,让他们严格的保证,一批专门用一窝的兔子互相□生育,一窝则严格遵守杂交优良的基调来繁育,相信要不了多久,两窝兔子单看后代成活率就可以浅显的知道优胜劣汰的好坏处。

郭燕并不害怕那些养兔子的人糊弄他们,钱元脩作为益州知州亲自给他们看病,他们心中早就把钱元脩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钱元脩不过让他们养几只兔子,他们还会做什么阳奉阴违的事情,只是郭燕没有想到,他们提供兔种,不过是让百姓帮忙养一养,就闹得沸沸扬扬,连他那个便宜妹妹都有了闲话出来,简直是不可理喻。

“你说的是,跟她较劲却是很没有意思。”郭燕想到雪儿姑娘那种语气就烦闷,她倒不是看不起雪儿姑娘,只是有种强迫中奖的感觉,人都有欺善怕恶的本性,若是忠顺郡王或是景宏,哪怕是世子景钰,他们惹不起,处处装孙子倒也罢了,如今就连一个出生风尘的雪儿姑娘也敢讽刺,嘲笑,鄙视他们,让她如何咽得下这口气。郭燕恨恨的把手上的镯子脱了下来,仿佛去掉一种枷锁般,递给钱元脩,“这信你要不要看看?”也不知道雪儿姑娘到底弄了封什么信,竟然如此郑重,不过看她谨慎的样子,这封信定然大有来头。

“还是不看了,”钱元脩看了看那金光闪闪的镯子一眼,红黄相间,确实富丽堂皇,“要我看,连这个镯子一起交上去得了,咱们跟忠顺郡王做戏归做戏,却不能够让皇上以为咱们真的投靠了他。”钱元脩很明白,自己虽然是顺势而为,先斩后奏就让郭燕跟忠顺郡王的宠姬结拜了姐妹,可是只要跟忠顺郡王有关的事情,即使皇帝即使是心里不舒服,以后算起账来,大概还是会饶了他。尤其自己做事都是为了更好的探听消息,想必皇上不仅不会罚他,反而会记住自己做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毕竟是很私密的,若是自己不尽量小心,时刻跟皇上表明自己的忠诚,那么,没准什么时候,皇上在什么人的鼓动下,就会自己起了猜忌,万一——。

钱元脩可是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的,只有以万分的小心去度量别人的心思,因此才会跟郭燕商量把金镯子也一起送走的话,郭燕这会儿正对雪儿姑娘恨之入骨,一见到这只镯子就会提醒自己,跟一个眼镜蛇做了姐妹,背后都哇凉哇凉的,“送走吧,这东西虽然看着金贵,可是咱们却怕有命看无命享。”

钱元脩笑着摇头,“都说了,你不用跟她置气的,气坏了身体,担心的人还不是我。”钱元脩把镯子颠了颠镯子,“这种中空的镯子倒是好东西,回头给你弄几个,以后传送消息的机会恐怕还有,万一保管不当,被人顺了去,可就糟了。”

郭燕倒是对这种有机关的镯子簪子很感兴趣,提议道:“不光镯子里可以藏东西,咱们还可以在簪子中,耳环,戒指中做些机关,万一里面放些迷药什么的,万一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抵挡一下。”

虽然听起来让人担心,可是郭燕说的也不错,谁敢保证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就没有人盯着自己?万一遇到事情的时候,钱元脩还好说,多少有几分蛮力,一两个壮汉还可以抵挡一二,郭燕可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若是可以,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钱元脩想了一下,写下了几个药名,“回头我研究一下医,配几种药出来,这种带着机关的镯子,簪子,耳坠,戒指什么的,恐怕还得找可靠的人去做,时间上还得等一等。”

“这个倒是不急,”郭燕只是提一提,又不着急保命的东西,“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两人刚商量好,就听到谷雨来报,“前面来了好多军爷,说是从**山而来。”

两人听了一喜,李应说他们先来,随后还会有不少人过来接那些丫鬟们,钱元脩夫妻一直掐着日子等着他们,这下好,他们终于来了。

钱元脩和郭燕在家里十分高兴的接待故友的同时,益州官场,包括忠顺郡王都被震动了,忠顺郡王且没有想到,他只是挖坑给钱元脩,把他绑到自己船上,却没有料到,钱元脩竟然还有这样的大用,他跟**山上的官兵竟然熟络至此,边疆的军队,军官也好,士兵也罢,可都是想要起兵的忠顺郡王正需要的,那里因为地质特殊,那里的将领跟其他的将军等都很少接触,关键的是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被人排挤过去的,心中多少都会人或者朝廷带些怨恨,只要有人适当的挑拨和点醒,想必他们会为你自己的利益,振臂一呼,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的。

忠顺郡王知道人心,没有人愿意在边疆困守一辈子,只要他晓之以利,想必那些人会动心的,再说,他如今有了钱元脩做桥梁,看他们跟钱元脩的交情这么点事情,想必钱元脩很容易就能够办到,到时候,别说给丫头,就是给他们娶正经的官家小姐,又有什么问题?忠顺郡王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筹码,觉得这些人如果不效忠于他简直就是白痴,他头脑发热的已经把钱元脩认识的那些人划归到自己麾下,立即招来了幕僚,开始商议起来。

那些原本还在嫉妒钱元脩鸿运当头搭上忠顺郡王的人这会也开始重新估价起钱元脩来,钱元脩夫妻用一个雪儿姑娘搭上了忠顺郡王,如今这么多的丫头,他要拉多少基层将军到自己船上,有了忠顺郡王提拔,害怕他们翻不起身,做不了将军吗?

这些人开始后悔,当初目光短浅,没有抓住跟钱元脩联姻之事,气的钱夫人竟然放出话来说,等儿子中举之后在娶亲,听说那钱展鹏读不错,如今又有了忠顺郡王做后盾,中举什么的,恐怕就是手到擒来之事,结亲什么的,还是有可能的,不过,恐怕要从年纪小的嫡女中培养了,如今跟钱展鹏年纪相当的,等到他中举,恐怕都养成了老姑娘了。

这些人多打定了主意,开始重点培养家中适龄的小女儿,决定想尽办法,跟钱元脩对上亲,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钱元脩夫妻做事,看似荒唐,竟然处处有深意,自己只要跟他学上一二,恐怕一辈子就受用不尽。

还有一些不死心的,竟然打起了钱文慧的主意,女孩子是耽误不得的,十三四岁上嫁人的比比皆是,就算是钱展鹏不怕耽误,可是那女儿家可是耽误不得的,于是,郭燕家又开始热闹起来,那些夫人们扯着扯着就把话题扯到自己家中或者各自亲戚家里跟钱文慧年龄相当的嫡出子弟身上。郭燕就是再迟钝,经过两个人的暗示,也该听出来她们打的什么主意了,郭燕也知道女孩子耽误不得,若是有合适的人家,她倒是不介意先观察观察,等忠顺郡王的事情安定下来,就把钱文慧的事情定下来,毕竟,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女孩子订婚太晚,好的男孩都被别人挑走了,她的女儿难道去给人做填房不成?

郭燕认真调查了几个夫人提出的人选,越调查越生气,这些人那里是对亲家,根本就当他们家闺女嫁不出去,随便挑个人施舍给他们家的。

原来,这些前来暗示提亲的人,若非实在没有人选,她们是提的人选无一例外,都是除了长子以外的嫡次之,三子等做为联姻对象的,按大兴的继承惯例,长子享有继承爵位,祖产,代管祭田,可分家产的一半之权,其余的子弟,无论人数多少,只能够分这剩下的一半家产,当然,别的嫡子可以跟亲哥哥一样,平均分配自己母亲的嫁妆,有些当家主母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多攒些家产,就会想方设法的把一些公产挪到自己的嫁妆单子上,算是变相的补偿了自己的幼子们,——这样的例规,保障的是宗主,或者是这嫡传的一门有足够的产业可以发扬光大自己的家族,毕竟在这嫡庶分明的时代,除非某位庶子有特殊的才华,一般情况下,他因为身份的原因,常常的被那些高门大户所忽视或者干脆排挤的。

当然,有些家族中,若是没有嫡出子第,挑选新一任家主的时候,往往会择优录取家中优秀的庶子,这跟皇室选嫡择长,微有不同,可是这个例规,对于除开皇室以外的家族,都是默认了的,毕竟,一个家族的兴盛,离不了当家主事的人的智慧,那扶不起的刘阿斗有诸葛宰相辅佐,还能坚持在皇位上坐几年,诸葛一死,诸葛家族就颓废不堪。

许多时候,大臣们并不希望他们的皇帝太过聪明强势,那样的话,君臣之间除非有一方可以压制另一方,否则,君臣之间早晚猜忌成风,或许就会乱成一锅粥,离灭国之祸也就不远了。而作为臣子,不聪明强势,带累的可能就是他的整个家族,这种比喻虽然不怎么恰当,却很实际。

嫡长子享有大部分家产,自然要负责保证家族荣盛的责任,嫡长媳身上的胆子自然也不轻。

第七十六章

郭燕是真心疼爱自己的女儿,并不一定非要她去做那种任劳任怨的宗妇,累死累活的却不一定能够落到好处不说,为了做什么表率,不得不随时端着架子,跟个木偶一般的活着。

可是自己不愿意做长子嫡媳跟被别人嫌弃,可是大有不同,郭燕想了一回,终于明白过来,人家这是跟当初拒绝钱展鹏一样的原因,看不起自己家而已。一想通这个道理,郭燕气坏了,她们势力罢了,竟然把自己女儿摆在了货物的位置上,士可忍孰不可忍,郭燕对后来“串门”的同僚夫人们在提出类似的话的时候,经常就道,“这孩子们的婚事,总有个先来后到的说法,她哥哥还没着落,我也不好先给妹妹相看不是?”

嫁闺女跟娶媳妇不一样,媳妇娶进家里,只要郭燕不磨挫她,媳妇自然是有好日过的,可是女儿就不同了,她要跟婆家人生活,遵守的是人家的家规,制度,虽说一般情况下,婆家人不会故意为难媳妇,可是,原本就看不起你的情况下呢?郭燕自己幸运,遇到了一个姑婆可侍候的钱元脩,钱元脩还十分的疼爱自己,连妾侍都没有一个。

可是谁又能够保证,钱文慧的老公就跟钱元脩一样,为了某种个人或者其他的原因,一心一意的善待自己的妻子呢?郭燕也是想到女儿的将来,在请不到合适的嬷嬷的时候,才托妓院的老鸨子给女儿物色教养嬷嬷,毕竟,除了宫中的嬷嬷,也就是那里出来的人,才是各种后院高手中的高手,这样的嬷嬷还有一种好处,她们因为出身原因,对于闺中之事,自然比宫中教养嬷嬷们更多了一些手段。

男人,大多时候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俗话说的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是抓住了男人的心,可是郭燕却以为,抓住了男人的命根子,就等于掌控了这个男人。

要不怎么说,男人喜欢上得厅堂入的厨房,上得了大床的女人呢?

在这个一夫一妻多妾多通房的年代,情深到一夫一妻的几乎没有,就连驸马尚了公主,府里还会有一两个通房,在公主不方便的时候替驸马纾解生理需要呢,普通人家更是妾室、通房一大堆。人们虽然看不起妾生的子女,可是人们开枝散叶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靠子女跟别的家族联姻拉拢人脉,也是这个社会生存的一种需要。

别的时候,庶子作为替补,也可以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延续这个家族的血脉,承当起家族繁荣的责任,毕竟,这个时代,婴幼儿夭折的情况还是惊人的,比起绝嗣来,人们还是愿意多娶妾身通房来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

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没有说,男人有条件的情况下,有几个不想左拥右抱的享尽齐人之福呢?

嫡妻除非自身身体的原因,不能够生育,否则,她没有嫡子女出生,绝对就是人为的原因,这又要说到妻子跟众多妾室抢男人的戏码了,有了妾就会有庶出子女,自然就有无穷无尽的内宅争斗,郭燕不懂这些,她的女儿却不能够不懂,否则,怎么死的都不会知道。

就是在这礼教束缚下长大的女人,有胆大的,还敢偷人养汉,红杏出墙呢?何况这些名正言顺可以纳妾的那人们了?

郭燕一放出这种话出来,那些上门的夫人们立即就稀少起来,除非必须的请客宴会等,连邀请她上门玩乐的帖子都没有了,贵妇圈中也传出了郭燕“假清高,”“不近人情”,“眼高于顶”的流言出来,郭燕知道后,也只是嗤之一笑,不予理会。

自从她跟钱元脩摊开了身世,从钱元脩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起,郭燕就知道,自己将来免不了会被人耻笑,攻击,可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身份上的瑕疵,是她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好在,她来自异世,生长在一种思想相对自由和开放的时代,那里的人们只要自己喜欢,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的,像“芙蓉姐姐,”那种为了出名几乎不惜一切的人有很多。郭燕当然也在乎别人的目光和对自己的态度,要不然,她也不会因为雪儿姑娘的几句话就几乎暴走,可是,他们的话和态度跟自己的家人的幸福和将来比起来,简直就是踩在脚底的泥,根本就不用顾忌。

郭燕原本就不在意跟这些贵妇人相交,必要的场合下,那些贵妇人也不敢指着她的鼻子说三道四,她自有一种豁达和气度面对众人看似亲热,却含着讽刺和嫉妒的目光,久而久之,郭燕已经习惯了被人非议,也渐渐的游离于这些贵妇社交之外。

郭燕少了夫人外交,时间自然就充裕很多,除了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她那个便宜妹妹,竟然有大把闲置的时间,无聊的都可以长毛了,这里又跟**山不同,那个时候,钱元脩还有时间经常留在家里,陪她说说话,她也可以随意上街玩耍,有朋友上门,不管男女,也不用回避,时常的可以聊聊天,说一些有营养的话题。

可是在益州,这里虽然是少数民族,可是却被汉人官员领导了上百多年,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大家小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官家夫人更是除非交际,上香等原因,几乎就不出门的,郭燕又无多少闺蜜私交可以谈心交往,自然就无趣起来。

一来二去的,郭燕又想起了上次的苗乡之行,可惜,钱元脩现在正忙于公事,没有时间陪她去游玩,郭燕也不想再因为行为上的一些事情给自己和家人脸上抹黑,不得不闷在家中长毛。

也不知道是不是郭燕心中的怨念太重,在十月底的一天,天气忽然就异常起来,各种动物等纷纷出洞,不要命的往某地逃亡起来,郭燕听到家仆中各种议论,突然想起电视科普上面说的地震前兆,心忽然就纠了起来,前世的汶川特大地震,她还记忆犹新,当时的震中可是汶川,离这里并不远,记得后来电视上的分析说,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