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远处的杨震见了,也是欣然一笑。他们兄弟想在县衙里获得更多的权力,只靠魏勇等少数人的帮助和这次破案的声威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还得照既定方针来,把蔡鹰扬收进县衙便是第一步。而在宣闯已被他们斗倒的今天,杨晨以县令的身份要再纳一人进入衙门当差,自然更没有人会反对了。

    而这点落在陈博的眼中时,老头心里却更加发沉了。本来这次案子后,陈氏就要在蔡氏面前低上一头,谁叫他们冤枉了人家呢?而现在,蔡氏还与县令老爷搭上了关系,更有子弟得以进入县衙当差,那今后两家再起冲突时,陈家不就要被蔡家之人压在下面了吗?

    似乎是看出了陈博的顾虑,杨晨又对他道:“本官既是一县父母,有些事情就得说上一说了。陈老族长,你陈氏与蔡氏为邻也有几十载,怎就不能和睦相处呢?就本官想来,当初蔡氏从河南迁居陈家坳时,也正是因为得了陈氏父祖的帮助,才会在那儿落地生根的。怎么你们现在反而总与他们生出种种矛盾来呢?

    “不错,两姓人家住在一起总会有些摩擦,但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还伤了人哪。这一回,也正是因为你两家产生了如此大的冲突,才让奸人有机可趁,最终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来。希望陈老族长能够吸取今日之教训,与邻和睦才好哪。”

    陈博及一众陈氏族人此时如何敢与杨县令唱反调,忙唯唯称是。

    杨晨见他们虽然应得快,可脸上依然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的表情,便又语重心长道:“本官也知道你们所虑的是什么。村前水源确实少了,但这也不是你们两家争斗的理由。你们两家就不能将争斗的力气花到如何开源上去吗?”

    “大人说得对,我们蔡氏今后一定谨记大人教诲,一定与陈氏友好相处。”蔡飞扬赶紧表态道。

    而陈氏诸人此刻也不能再不作表态了,也纷纷称是,道自己今后一定与人为善,不会再因为争夺水源而与蔡氏动手云云。

    虽然这话未必出自他们的真心,两家多年来的恩怨也不是杨晨几句话就能消解的,但至少短期内,两家再不会发生大的矛盾了。而这一切落在其他百姓眼中,让众百姓对杨晨更感佩服,原来自家县令不但断案如神,而且如此懂得教化治下百姓,当真是一个少有的好官哪!

    一场风波终于落幕,而结果,却是杨晨这个县令大获全胜,不但得了实利——夺到了不少大权,将宣闯这个眼中钉拔除,也获得了极佳的名声。

    同样的公房之中,同样的一壶清茶,只是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已没有了之前的悠闲,却多了几分担忧。面前的茶水早已冷了,两人也没有心思去喝上一口,就这么相对而坐,默然无语。

    良久,蒋充轻轻一叹:“想不到事情竟是如此了结,这是咱们之前怎么都想不到的吧?”

    “是啊,没想到只是一日之间,胜负便已翻转。”赵邦甫也叹了一句:“却不知是宣闯太过托大,还是那杨氏兄弟的手段太过高明呢?”

    “两者兼有吧。若不是他自以为稳操胜券,又怎会急着再支使陈家来县衙闹呢?这下好了,却把自己给搭了进去。”蒋充满是惋惜地道:“但那杨家兄弟也确实不一般,这么快查明案子不说,还玩了这么一手。看来今后这县衙还说不准谁能做主呢?”

    “只要我们在,又有郦宣两家在后支持,他杨氏兄弟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轻易就夺了权去。你可别忘了,这可不光关系到县衙中的一些话语权,更与那两处大有关联。我想无论是你背后的郦家,还是宣家,都不会让他们真掌握整个县衙大权的。”

    “说的也是。”蒋充点了点头:“看来还有得斗呢。”

    “这倒也不至于。在我看来,我们的县尊大人也是个聪明人,只要咱们别像宣闯那样不懂规矩,他也不会想着与两大家族为敌的。现在我只担心宣闯一倒,宣家会不会恼羞成怒,再次触怒了县尊哪。”赵邦甫皱了皱眉头:“希望宣家不要像宣闯般意气用事,不然真非我诸暨县之福哪。”

    突然发现有封推。。。。求个收藏和点击和票票啊!!!!!

第一百二十六章 平静背后

    之后几日,诸暨这座小县城里被人传谈最多的,便是杨县令审案,以及杨县令斗倒宣典史的故事了。一时间,大街小巷之中,茶肆酒店之内,到处都有人说着这些故事。

    而故事在经过多重演绎之后,已与真相相差极大。有人说在杨县令的逼人气势下,宣典史吓得连连磕头,连脑袋都磕破了。有人说那杀人凶犯在被杨县令一语道破犯案手法后,当堂就吓晕过去。还有人说起杨县令如何将有冤仇的蔡陈两家说和,直说得两家之人泪眼纷纷,心悦诚服。

    更有人说起杨县令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是如何的风度翩翩。就连他是如何从老家辛苦读书,最终考中进士的事情,也被有着丰富想象能力的百姓们给创造了出来。仿佛他们就住在杨晨家隔壁,一直看着他长大的一般。

    而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许多尚待字闺中的女儿家,竟也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新任县令产生了莫名的好感,一时杨晨竟成为了许多大姑娘小媳妇心中的如意郎君,用几百年后的话来说,杨晨已是诸暨县这段时间里的男神了。

    与普通市井百姓只是看热闹的说法不同,一些对衙门,对诸暨情况有些了解的人,却对杨晨这个新县令捏了一把汗。他们可是很清楚的,宣闯背后可有整个势力不小的宣家,那可是跺跺脚就能让诸暨县地皮抖上三抖的强大世家哪。现在杨晨把他家安在县衙的人给斗倒了,他们肯定不会忍下这口气,只怕用不了多久,另一场更大的风波就会发生。或许下一个被人投进牢房的,就是如今风光无限的杨县令本人了。

    但事情却大大地出乎了这些自以为看清形势之人的意料。两日下来,宣家居然没有半点动静。别说像他们所想般给县衙施加压力,或是通过走上层路线,让绍兴府来收拾杨县令了,就连表个态,或者是想法营救入狱的宣闯的事情都没有做出来。

    这实在太叫人意外了。也只有一些不肯承认自己失算的人,才在继续坚持,认为这只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平静,宣家一定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或许用不了多久,诸暨县又将换上一个新县令了。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宣家所以没有任何动静,不是他们在酝酿什么大动作,也不是他们就甘心受此屈辱,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发作。

    就在县衙风波平息后的当天晚上,杨震便孤身一人来到了宣家那套气派非凡,比县衙更加广阔,雕梁画栋的宅子之前。

    当他报出自己的姓名与身份时,宣家的下人们立刻就对他充满了敌意,有人甚至都偷偷拿起了斜靠在门边的木棒,只待主人一声令下,就将这个始作俑者之一的家伙给打成猪头。

    可宣家家主宣卫鑫毕竟不是性格毛躁之辈,知道杨震敢一人前来必有所依仗。甚至都担心这是杨晨所用的苦肉计,一旦兄弟被宣家所伤,他这个县令就更能名正言顺地对付宣家了。

    所以在仔细考虑之后,他还是决定见一见杨震,看他能有什么话说。

    在宣家大宅装饰精美的前厅,杨震终于见到了这个被诸暨百姓称为两大世家的其中一个主人,宣半城,宣卫鑫。这是一个五旬上下,风度颇佳的男子,尤其是一双眼睛,更是闪烁着坚忍与智慧的光芒,叫人一见难忘。

    宣卫鑫在请杨震入座,又命人给他上了杯茶后,才用不那么友好的语气问道:“不知杨差爷来我宣家所为何事哪?可是与我那不争气的侄儿有关吗?”

    杨震见他开门见山,便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了,便说道:“在下此来的目的,可以说是,也可说不是。”

    “嗯?这话是何意?”

    “那却要看宣员外的态度了。若是你想为宣闯出头,那在下此来就是与他有关了。不然,就是无关。”杨震也不客气,语带威胁之意。

    “哈,真是有趣。这十年来,已几乎没人敢跟老夫说这么有趣的话了。”虽然说着有趣,宣卫鑫的神色间可完全没有半点有趣的意思。

    “看来宣员外是听不懂在下的话了。那我便把话说得更清楚些,若是员外无意出头,那在下就是来请您帮个忙的;不然,咱们就先谈谈宣闯之事吧。”

    “哦?却是要我帮什么忙哪?你就敢保证我宣家会答应帮忙吗?”宣卫鑫微眯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来。从进门开始,他就发现杨震总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莫非他真有什么其他依靠不成,光一个县令可不被他宣家放在眼中哪。

    “为朝廷办事,乃是每个大明子民该尽的义务。既然宣员外也在我大明疆域之内,我想你总不会拒绝吧?我此来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借助你们宣家在诸暨县内的势力,帮我寻找一下白莲教逆匪的踪迹。”杨震满脸笃定地把自己的来意给道了出来。

    “什么义务不义务的,我宣家才……”宣卫鑫随口就想拒绝杨震的请求,但在明白过来他所说究竟是何事后,却是一怔,随即有些吃惊地道:“你……你说什么?白莲教?”

    虽然宣卫鑫一直都在诸暨县,几乎很少外出,可并不代表他就耳目闭塞,自然是知道这个一直以来就被朝廷严厉打击,却总是阴魂不散的邪教的。想不到今日这个县令之弟居然来找自己商量这事,这一时竟让宣卫鑫有些错愕与摸不着头脑了。

    杨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此当他表明自己另一重身份时,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威慑力,让宣卫鑫再不敢与兄长为敌。

    只见杨震郑重其事地一点头,随后在腰间一摸,就把锦衣卫的腰牌给拿了出来,推到宣卫鑫的面前:“实不相瞒,在下乃是锦衣卫浙江千户所试百户。今次来诸暨,就是奉命前来查办白莲教一事的。”

    “啊……”宣卫鑫再次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用有些颤抖的手拿起了那块腰牌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自己压根就没见过锦衣卫的腰牌,看了也是白看。

    虽然没有见过锦衣卫和他们的腰牌,但这个让天下人闻风丧胆的机构,他却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若说白莲教会让他惊讶的话,锦衣卫就能让他害怕了。无论是谁,一旦得罪了锦衣卫或是被他们盯上,下场恐怕就只剩下一个——完蛋。

    他宣卫鑫在诸暨家大业大势力大,可以不把县令放在眼里,可对锦衣卫,却不敢不敬。在愣怔了好一会儿后,他才把腰牌恭敬地递了回去:“原来大人是锦衣卫,还请恕在下失礼之罪。”转眼间,称呼和自称已发生了大变,他相信这天下间没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假扮锦衣卫,所以这态度自然就变了。

    “无妨。”杨震一见他如此模样,就知道事情成了一半。

    “在下有一点不明白,还请大人告知。您究竟是为了查案而假装是县尊兄弟好便于行事呢,还是这就是事实?”宣卫鑫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叫杨震,确实是如今诸暨县令的兄弟。此来诸暨为了查白莲教,才借身县衙之中。这个回答宣员外可还满意吗?”

    “哦,小人明白了。只是,我在诸暨已有几十年了,却还未曾听说过有白莲教匪,大人是不是搞错了?”宣卫鑫很有些疑惑地道。

    “你可知道前些日子在杭州发生的银库失窃案吗?”

    “这个,有所耳闻。”

    “此案就与白莲教匪大有关联。我也正是以此为线索,查到他们竟在诸暨这一事实的。”杨震也不隐瞒,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

    “原来如此。”这回宣卫鑫再没有疑问了,当即拍着胸膛道:“正如大人刚才所说,对付白莲教是我大明子民应尽的义务,既然大人吩咐了,小人一定竭尽全力相助。却不知大人要我做什么呢?”

    “让你能使动的人在四里八乡的多看着些,看有没有可疑之人在乡野间活动。我想这点总难不到宣员外吧?”

    “这个自然。我过两日,不,明日就叫人去安排。”宣卫鑫忙答应道。同时也松了口气,幸好事情不难办。

    “如此就多谢宣员外了。”杨震满意一笑,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那关于宣闯一事……”

    “那是他咎由自取,小人以为大人和县尊大人处置得当,是得叫他吃些教训才是。”宣卫鑫忙回答道。他很清楚,一旦自己再想纠缠此事,只怕杨震就会把一顶与白莲教勾结的罪名扣到自己头上。到那时,宣家就是再家大业大,只怕也难逃家破人亡的结局了。

    杨震见状,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宣员外能这么想,真是叫人钦佩哪。既然事情都说完了,那在下便告辞了。”说着就欲离开。

    “杨大人请慢。”宣卫鑫一面堆着笑挽留道,一面已给外面伺候的人打了个眼色。那心腹仆人心领神会,很快就捧了一盘子银锭走了过来。

    “大人为我诸暨县捉拿贼人,我宣家上下也大为感激,还请大人收下这点心意。”

    杨震淡淡一笑,也不推辞,便把银子给收下了。这样一来,至少在短时间里,宣家是再不会与兄长杨晨为敌了。

    这便是杨震在闹出这场风波后用来稳住宣家的杀手锏,也是他最后的依仗,现在看来,效果还是颇不错的。至于这一来是否会走漏消息,甚至影响查案,他却不放在心上,毕竟宣家也是知道轻重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往外说。

    “想来接下来一段时日,诸暨县里应该能太平些了吧。我也能轻松地过些日子了。”杨震在走出宣家大门后如此想道。

    但事实真能如他所愿吗?

    继续求下收藏和票票,拜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噩耗临门

    酷暑六月,骄阳似火,晒得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滚烫,晒得路旁的柳树都显得没精打采,整个诸暨县城都是蔫蔫的。

    在经历三日前的那场风波后,县衙门前重归平静,除了那对长年累月蹲守在门外的石狮依然张牙舞爪,威风八面外,也就只剩下两名差役有气无力地躲在屋檐下墙根阴凉处,算是守着门吧。

    只有当他们把目光望向衙门内,那处气派非凡的大堂时,身子才会略微直上一直,同时眼中闪过几分敬畏的意思来。

    想到杨县令竟能在短短时日里查破杀人案,并趁势将一直把持着县衙刑讼之权的宣典史给投进大牢,他们就觉得这位县尊大人确实不但胆子大,而且手段高明了。而之后,宣家居然没有再生事端,为自己人出头,就更让县衙众人感到不可思议,再看杨县令时,就愈发觉得他深不可测了。

    正因对杨县令已有了敬畏之心,当他再次安排人进衙门当差时,不光是三班衙役这头不敢再欺负新来的蔡鹰扬,就是六房那边,对新派进来的庄师爷,那也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连宣家吃了这么大亏都不言语,其他人如何再敢做出头鸟。

    此时刚过中午,就是衙前街这段平时最热闹的所在,也少有人走动。两名差役看着静悄悄的场面,忍不住就打起了瞌睡。但现在他们可不敢像以往般偷奸耍滑,谁知道刚握了一些实权的县令大人会不会再来次杀鸡儆猴呢。

    好在过不多久,有些冷清的街道上就出现了一个惹人注目的身影,吸引到了两名昏昏欲睡的差役的目光。这是一个穿着绿底碎花小衫,白色襦裙的窈窕少女,虽然身上看着风尘仆仆的,可却依然难掩她出众的身段。

    而当少女走近后,两人更觉得眼前一亮,这少女不但身材窈窕,而且模样可人,虽不像某些美人般让人一见惊艳,却也颇为耐看,尤其是一对酒窝,更是给她增添了几分俏皮与可爱。

    就在两人欣赏这难得的风景时,少女却径自走到了衙门跟前。虽然她的脸上挂着焦急和疲惫,却还是很有礼貌地冲两名差役一笑:“两位差大哥,这就是诸暨县衙吧?我想打听下我家小姐可在里面吗?”

    “你既然知道这是县衙,怎会问这么古怪的问题。你家小姐又不是公门中人,怎会在里面?”其中一人有些疑惑地道。

    但另一人却想起了前些日子的那件事情,当日他也在守着门,便拉了同伴一把,笑道:“敢问这位姑娘,你家小姐是什么人哪?你怎会来衙门打听消息呢?”

    “这个,我是听英叔说小姐被人带来诸暨县衙的。对了,我家小姐姓洛,是被个叫杨震的人给带来的。”少女努力回忆了一下,才把人名报了出来。

    两名差役一听,互相打了个眼色,便点头道:“杨震确实是咱们这儿的人。我们这就去把他叫出来,你来问问吧。”

    “那就多谢差大哥了。”少女冲他们甜甜一笑,让两位大叔年纪的“差大哥”心中不由得一喜。其实这要是换了个男子,或是年龄大些,模样难看些的妇人来打听消息的话,两位差役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所以说,不单是后世,就是大明朝许多事情也是要看颜值的。

    此刻的杨震在与几名差役一起躲在通风的屋子里纳着凉呢。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可啃上几片沙甜的西瓜,挥着蒲扇说着话,倒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纳凉体验。

    在那场风波后,杨震已完全融入到了县衙差役这个群体之中,这不光是因为有杨晨这个县令兄长为靠山,或是魏勇这个事实上的下属的看顾,更因为杨震本人就很容易跟这些武人结交,谁叫他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一直都与武人打着交道呢?

    而且不光是他杨震,就连刚才进入县衙当差的蔡鹰扬,也很容易就被差役们所接纳了。他们可是见识过蔡鹰扬一下就绷断了绑在身上绳索的神力的,对他自然有着几分尊重。而蔡鹰扬又是个容易相处的简单之人,所以虽才几日工夫,他也与这些差役们成了朋友。

    此刻,把一片啃干净的西瓜皮往旁边一丢,杨震正瞟着面前同样动作的一群人道:“各位,还记得我新来衙门时你们是怎么对我的吗?我可是记的很清楚哪,你们让寿老四秤我的斤两,对吧?”

    “怎么,杨二你到这个时候还斤斤计较这些吗?”有人面上一红,却又笑嘻嘻地道:“难道你想报复不成?”

    “报复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