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刚才只说了王阁老是指使廖诚顶罪的幕后之人,却还有另一更要紧的事情没有说明。”杨震说着,看了明显已愣怔住了的王锡爵一眼:“那就是,他为何要这么做?真是如申阁老所言般只是为朝廷大局着想么?”

    “杨都督,你这是何意?可是要加罪于人么?”感觉到了杨震话里透出的恶意,申时行登时有些慌了,不由得出言打断道。

    “若人无罪,如何能够强加?”杨震毫不退避地直视着申时行的双眼:“若真有其他罪名,我自当为天子查明真相。”

    申时行没料到杨震的回应竟如此直接,这让他一时都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了,只能在那儿一声冷哼,但心已沉到了谷底。

    杨震却根本不理会对方的神色,继续道:“在明知道叫廖诚向我锦衣卫自首有着很大风险的情况下,他王阁老为何还坚持要这么做?这一点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为了掩盖更大的罪名。”

    “杨卿你的意思是?”皇帝的眉头不觉皱了起来,神色变得更加凝重。

    而其他官员,也已猜到了杨震要说的是什么,一个个更是面色紧张,都把目光落到了杨震的身上,就是申时行,这时也猛打了个寒颤,知道这回真要出大状况了。

    “或许是臣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臣以为,能让王阁老冒此风险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为了使自己脱罪。也就是说,王锡爵他就是《忧危竑议》一书的作者和散播者!是他炮制的这次妖书一案!”最后指认的话,杨震的声音说得极大,一字字让广场上的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所有人的神情在一霎间全部变了,许多人更是低下了头,悄悄地退回了队列之中,这指控罪名实在太大,谁都不想自己被此沾惹上。

    场面一时间变得极其怪异,不光是百官,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万历,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只是目光不断在杨震和王锡爵他们两个的身上来回移动。

    片刻之后,万历才回过神来,盯着王锡爵道:“王锡爵,对此你还有何话说?”

    王锡爵当然想说冤枉,可话到嘴边,却有些难以出口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这次是彻底陷入到最不利的境地里去了,恐怕这罪名连跳进黄河都未必能洗得清了。

    杨震的这一推断和指认是相当连贯的,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却很容易让人信服。而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凡事都要拿出什么实证来,只要能自圆其说,而对方又无更充分的证据或言辞予以反证,一切便会被所有人所认可!

    杨晨身在朝班之中,看着自己兄弟在一番言辞之后颠倒黑白,心里颇感复杂。他虽然知道杨震在今日必然会闹出极大的动静来,却也没料到竟会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居然把个内阁次辅都给拉进漩涡里来了。

    申时行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没能开口,只是脸色已是惨白一片,这次的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杨震是这么多人中显得最镇定的那个,在把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之后,他又道:“陛下,虽然臣一时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判断,但王锡爵之所为却足以证明其大有可疑了。若陛下恩准,臣愿将他带回镇抚司详加审问,到时必能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万历对此不觉有些犹豫了,毕竟王锡爵可是朝中重臣,是内阁次辅,岂能这么随意就交给锦衣卫呢?那样一来,朝廷的颜面何在?

    而比他要焦急得多的申时行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再度开口:“不可,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若人真落到了锦衣卫的手里,那就真的完了。不光王锡爵一人,其他朝臣都可能被杨震给算计进去,无论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好友,还是为了整个大局,他这个首辅都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一千十八章 早朝激辩(四)

    申时行的反应早在杨震的预料之中,所以他并未对方的阻挠而感到不快,只是饶有兴味地看了过去:“不知申阁老对此案还有什么高见?还是说,你另有证据能证明王锡爵他是被冤枉的?”

    “这……”申时行自然不能直说这一切是自己主使,王锡爵只是受自己所托才这么做的,那只会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但一时之间,他又哪里拿得出其他为王锡爵开脱的证据来,所以一下便愣住了。

    不过他这一阻也不是全无效果,这已足够让其他官员都回过神来,当即这些人也纷纷跪了下来,向天子求情:“陛下,王阁老一向忠心为国,此事必不会像杨都督所言那般,恐怕还有内情。”

    “还请陛下三思哪……”

    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点,万历也相信这事一定不会是王锡爵所主使,无论是从动机,还是手段,其中都有着很大问题。但是他也相信,只要人落入锦衣卫的手里,最终就一定能让他乖乖认罪,这就让他颇有些为难了……

    只是瞧着面前群臣一同力保王锡爵的模样,万历又委实有些不敢犯这众怒了。哪怕他是天子,在这等情况下也不好做出草率的决断哪,一时只有群臣求情之声,而他却怔在了当场。

    杨震自然是没法与如此之众的群臣相争,即便他可以运用内力开口把众人的声音都盖过去,却也是没这个意义的。而且,他冲王锡爵发难的目的也并非真要定其之罪,而是为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想到这儿,杨震的目光已迅速落到了自己兄长的身上,与之交换了一个眼神。

    早就和兄弟商量好对策的杨晨心里却是一阵发紧,这事儿可是极大,自己一旦开口,就再没有回头路了。但很快地,他又把牙一咬,既然早就有了决定,那便放手一搏吧,这既能给大明带来不一样的未来,也能给自己兄弟带来大好的前程!

    打定主意之下,杨晨便义无反顾地跨步而出,朗声道:“陛下,臣工部侍郎杨晨有本奏!”

    此言一出,顿时就盖住了群臣的求情话语。倒不是说杨晨的声音有多响亮,而在于众人一旦发现这位开口,都下意识地住了嘴。因为杨震的身份实在太过特别,他既是杨震的兄长,又是朝廷文官中的一员,许多人都很想知道其在此事上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就是申时行,此刻也把目光转到了杨晨身上,心里满是希冀。倘若杨晨也和他们的想法一致,他一旦开口,做兄弟的杨震自然就不好再咄咄相逼了吧?即便杨震依旧不改心意,也大可看他兄弟二人在此争辩,倒省了自己的一番口舌。

    杨晨还真没叫申时行失望,在万历点头允准之后,他便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王阁老是断然不可能做出此等妖书以乱朝野的!”

    “何以见得?”万历盯了他一眼问道。

    “因为他已是位极人臣,又何必再冒险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杨晨很干脆地说道:“此事极其严重,甚至可算得上欺君大罪了,非有大所图者不敢行此险招。而王阁老,根本不需再以此来谋求更进一步,难道他扶保了太子,今后还能封相不成?”

    这一句话,却说得众人一阵点头赞同。确实,这事干系太大,没有足够好处谁敢冒这个险呢?你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有的是别的手段,何必如此?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傻子才会这么做呢。而显然,王锡爵绝对不是傻子。

    众人深深点头,王锡爵也很是感激地看了一眼杨晨,他没想到最终能帮自己的,居然会是杨震的兄长。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定下来时,杨震却开口了:“杨侍郎,这不过是你一人之推测,可没有实证哪。”

    杨震居然与兄长正面相抗,不少官员顿时露出了异样的神色来,他们还真想看看这两兄弟阋墙呢。

    “杨都督你不一样没有实证么?只以那廖诚投案,随后便根据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来攀咬王阁老。既然你杨都督可以如此推导,那我自然也可以了。”杨晨毫不相让地回了一句。

    这兄弟二人你来我往的一番对峙,让群臣大为兴奋,所有人下意识就往后一退,把更广阔的舞台让了出来。

    而在这时候,杨晨又道:“而且,我却是有实际证据,可以证明王阁老绝非那妖书散播者!”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一愕,就是王锡爵自己也是一愣,居然还能拿出实证来为自己申冤么?这可是连他自己都拿不出来的呀。

    “哦?那我倒要洗耳恭听了。”杨震当即做了个请的手势。

    杨晨深吸了口气,这才缓声道:“因为就在前段时日里,我曾听王阁老说过,他觉着太子之位便是由三皇子朱常洵当了也是可以接受的。试问,有如此态度的王阁老又怎会做出这等事情来呢?”

    静!

    当杨晨第一句话一出之后,所有官员都张大了嘴巴,满脸诧异地愣在了当场,半数以上之人的目光更是直接就落向了同样神情古怪的王锡爵的身上。谁也没有料到,杨晨所谓的实证居然是这个。

    而王锡爵自身,也在一场愣怔之后回过味来,眼中闪过了异样的神色,他似乎已经看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杨晨根本不是来帮我的,相反他是在算计我!居然想以此来使我成为那个推动立三皇子为太子之人……不,不是杨晨,这一切的背后主使者,应该是杨震才对!”

    已经想通一切的王锡爵迅速就把目光对准了另一边的杨震。而这时,他已开口了:“杨侍郎,你这不过是一面之词罢了……”

    “这一点不光我可以作证,还有内阁中的几名书吏还有中书舍人万跃亦可为证!”杨晨毫不犹豫地说道,一下就把这事儿给彻底坐实了。

    此言一出,不光群臣,就是对王锡爵颇为信赖的申时行也不觉露出了怀疑之色:“这难道是真的?还有,今日之事,难道竟是他们互相串联出来的一场阴谋么?”越想之下,他越觉着自己的判断有道理了。

    刚想要否认反驳的王锡爵在听到这话后,再次愣住,一种不安的感觉瞬间从心头涌起,而可怕的是,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了。

    因为这时,天子已然发话了:“那就传他们前来问话吧。”无论是那几个书吏还是中书舍人,那都是不够资格来参加朝会的。

    天子旨意一下,立刻就有人前往召人,只一会儿工夫,几个面露惊疑与兴奋之色的小官吏便被带到了广场之上。他们都是内阁之内的僚属,所以要叫来很是容易。

    在大礼参拜之后,几人才小心翼翼,低头站在那儿,等着天子垂询。而万历也立刻问起了正事:“朕来问尔等,王锡爵王阁老之前可有曾提过他以为三皇子能为太子一事哪。”

    “这……”在众人的关注之下,那中书舍人万跃稍微为难地皱了下眉头,这才道:“就在一个月前,臣确实有听到阁老曾说过此话……”

    “什么?”众官员顿时大惊失色,再看王锡爵的眼色就大为不善了。

    而王锡爵这时候却完全失了神,怔怔地站在哪儿没有半点反驳的意思。

    万跃的话还在继续:“当日,有一名侍郎前来有事相商,不知怎的两位大人便谈到了此事,当时王阁老便说,其实三皇子为太子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这样对我大明君臣间的关系是大有好处的……”

    王锡爵的眼皮猛烈地一阵跳动,他想起来了,当日杨晨来和自己说事,然后用话把自己给套了进去。虽然自己确曾说过相似的话,但那只不过是为了敷衍而已。可没想到,今日居然被他给拿出来当成了证据,还当了满朝官员的面说了出来,这让他变得极其被动……

    而周围百官在听了这话后,更是恼怒异常,用愤恨的目光死盯着王锡爵。这一刻,他王阁老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比之杨震更差,被他们列为了第一等的敌人!

    而似乎是为了把事情彻底敲定,那几名书吏也纷纷附和,表示自己也曾在场听到了这番话。如此一来,再加上王锡爵没有反驳,事情就彻底落实了下来。

    “如此看来,朕倒确实错怪王阁老了。”万历突然笑了起来道。

    而这时,杨震又开口了:“陛下,臣以为这倒是个把如今朝中纷争解决了的大好机会。臣还请陛下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臣请陛下立三皇子为太子!”杨晨也紧跟而上,大声说道。

    而随着他这一动,一些早就投靠到他杨侍郎手下的官员们在一阵犹豫之后便也走了出来,说了相同的话。他们的身上早打上了杨晨的标签,这时候哪怕心中不愿也得站出来表示支持了。

    谁也没想到,妖书一案居然会突然变成这般光景……

    因为外出吃饭,本以为能早些回来却迟了,只能现在才发文,还望各位书友见谅。。。。。

    另外,感谢书友18672397、喜欢望着你百度、悠悠闲人ln、拉风哥和怀柔四海的月票支持,真心感动。。。。。

第一千十九章 早朝激辩(五)

    原来如此,一切都是早有预谋。查妖书案的元凶为假,借此重新把太子人选一事定到三皇子朱常洵的身上才是真!

    到了这一刻,群臣才明白过来,许多人都露出了异样而复杂的神情。有人想要反对,可人才一动,又生出了不小的顾忌,动作顿时就是一缓。

    天子欲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心思早已满朝皆知,为此君臣之间更是几番闹出矛盾,这时候他们真好上去再直接加以反对么?

    而且,这次之事还牵涉到了锦衣卫都督以及内阁次辅王锡爵,就算不惧天子怪罪之人,也得掂量这其中的分量了。

    刚才杨震已充分展现了锦衣卫的可怕实力,让原来有些忽略他们的群臣已生出了忌惮之心。而王锡爵则更不用说了,虽然次辅权力远不如首辅,但他依然是满朝官员所不敢得罪之人,若他真有心支持三皇子为太子,事情还真不好办了。

    不少人都把目光对准了王锡爵,神情很是复杂,这里既有震惊,也有鄙夷,还有迷茫……谁也不知道,王锡爵对此到底能有多坚持,会跟在杨震他们后面也提出一样的请求么?

    申时行却可以猜到真相,王锡爵是断然不可能真个生出此等心思的,至于那中书舍人和书吏们的话,不过是他用来敷衍杨晨的说辞罢了,实在算不得什么。所以现在要破解眼前的难题其实很简单,只要王锡爵站出来说出实情,一切就都不再是问题了。

    想着这些,他的目光便很有些期许地望向了自己的这位同僚兼好友。可事实却叫申时行大为意外,王锡爵此刻居然默然地站在原地,没有开口否认的意思,目光也是低垂着,并未与申时行相接。

    “这……怎会如此?”申时行有些愣住了,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王锡爵内心也很是矛盾,被人如此算计的他,心里自然是不忿的,很想直接就告诉所有人,自己从未想过立三皇子为太子,这不过是别人在胡说八道而已!

    可话到嘴边,他却没这个勇气将之说出来了。因为他太清楚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了,那会大大得罪天子,而且自己现在身上的罪名还没有完全洗脱呢,一旦否认刚才的说法,那散播妖书的罪名就要彻底落到自己头上了,这可不是寻常小罪,就是他也扛不住哪。

    他当然感受到了来自申时行期盼的目光,深知这位老朋友极需自己出口反对,但他在这一瞬间却变得很是犹豫,并很快又想到了刚才的事情。

    刚才,当自己深陷绝地,就要被杨震栽上散播妖书罪名时,申时行这个好朋友,这个之前拜托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却保持了沉默!当时的他,心里一阵发寒,虽然知道对方苦衷,但心里难免大感怨怼。

    他甚至有些相信,一旦自己这次否认了说法,并被重新栽上罪名,申时行依然不会出手相救。既然你对我见死不救,那我为何非要牺牲自己来帮你呢?

    何况,这或许还是一个机会,一旦申时行真因此事而与天子生出矛盾,他的首辅之位不就变成自己囊中之物了么?一个阴暗的念头迅速从王锡爵的心头滋生出来……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刻的王阁老居然就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来了个默认。

    这一结果不但让群臣震惊,就是杨震和万历他们也是一脸的诧异,没想到这次之事居然会如此顺利。说不定一下就能把太子之事给敲定下来了。这让万历的精神一振,脸上更现出了激动之色。

    此时,若再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万历大可以就此下旨立朱常洵为太子了。

    所有官员都知道这一点,可在没有高官带头的情况下,这些人竟都变得犹豫踟躇了起来,有人伸出一只脚,有人探出了半个身子,但都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只是把目光落在几名高官的身上。

    倘若是早有准备的情况下,这等事情自然有底下的人出面,做先锋也好,当炮灰也罢,总是有那些言官御史冲杀在前的。

    但是,这却也需要朝中大佬的妥善安排才行。这些人一旦当众反对天子,那他们的仕途必然大受影响,就此丢官罢职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那些大佬们早早为他们寻好后路了,或是许以其他地方官职,或是给予其他方面的补偿,反正一定不会叫这些人吃亏就对了。

    朝廷之中,固然少不了慷慨壮烈之士,但更多的,却是对自身利益的衡量。付出之人,总是要得到回报的,不然谁肯卖了自己的前程呢?

    可现在,事出突然,申时行也罢,那些尚书们也好,在此事上是完全被动的,根本不可能早早安排人反对这一点,所以场面就变得极其尴尬了。

    虽然群臣都觉着该反对这一说法,但却不知该由谁来率先挑明,做这个反对的急先锋。所谓的杀敌无备便是这个道理了……

    杨震也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便是一喜。他当即就抬头跟上面的万历打了个眼色,示意对方赶紧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事情给落实了。只要圣旨一下,这些官员想要反对都没办法了。

    太子这个国之储君可不是开玩笑的,岂能随便废立?只要定了下来,除非他犯有什么大错,那群臣就只有保他了。

    被杨震这一提醒,万历也从刚刚的诧异和惊喜里回过神来,当即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