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三名中年男子就来到了杨震面前,并在行礼的同时报出了自己的姓名,正是邓愈、李照和李浩三人。

    听他们各自报出身份来,杨震不觉有些好奇地看了这位邓愈一眼,他作为李氏外姓,居然先其他二人报出姓名,显然其在李家中的地位很是不低了,而且看另外两人的态度,显然也是以其马首是瞻的。

    “邓先生,两位李兄不必多礼。今日本官请你们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在一番寒暄见礼后,杨震便迅速入了正题。

    邓愈也果然没有叫杨震失望,当即做主似地道:“学生知道杨大人召我等前来乃是为了对付草原上的鞑子,我家东主已有所决定,一定会支持朝廷和大人的这一决定的。”

    “哦?如此说来李珩李家主倒是深明大义得很了,本官深感佩服。”杨震赞叹似地道了一句:“此事若成,本官定当向朝廷奏明一切,也好为李家请功。”

    “多谢杨大人夸赞,李家委实愧不敢当。”三人赶紧谦虚地说了一句。

    “不过……”杨震却又把话题一转:“毕竟事关重大,我要用你们的正是你们对草原各部的熟悉,所以在此之前,你们也得让我有这个信心才是。”

    “大人所言甚是,我二人几年来一直都和鞑子有所往来,故而对那儿的地形,还有各部的分布很是熟悉……”李照赶紧表现似地说道。只是话一出口,才觉得其中有些问题,神色里颇见尴尬。

    这几年来,虽然大明与蒙人的战事已很少,但双方依然是对立关系,就连官方的榷场都是时开时关的,民间的贸易往来自然更被官府所禁绝,若有走私的,一旦被查到了,罪名可是不小。虽然北边的人对此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是官军也不大理会各大世家的如此行为,但这毕竟是不能摆出来说的。

    见这位居然如此堂而皇之地把自家的把柄送过来,杨震不觉感到有些好笑。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他自然不好说什么,便当作没听到,只是看着两人道:“事关重大,口说无凭,我却是要考考两位的。”

    李浩为了消除这尴尬的情景,赶紧点头道:“大人请问便是,我们一定知无不言。”

    “好,那就请你们各自说说鞑子境内的地形和地理吧。”杨震先从简单的入手。

    对此,李照两人的确所知甚详,毕竟他们一年里可有半年多是在蒙人草原上往来,当即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从草原的河流,到山脉,再到一些海子(即湖泊)可谓了如指掌了。

    听他们如此说来,杨震也不觉频频点头,显得很是满意。看来李家这次确实是有助自己之心了,虽然不知他们是被迫于形势还是真有这份觉悟,但看起来却要比钟柳两家要更识相一些。

    在二人说了好一番后,杨震才挥手打断了他们的话头,接着问道:“那你们对鞑子各部的分布又了解多少呢?”

    “这个却不敢说了解了,只是有所判断。因为鞑子各部向来逐水草而居,每过一两年都会换个地方……”李照忙道。这正是杨震此番策略所遇到的最大困难,不然都不需要请这些所谓的向导来了。

    好在李照随后又道:“不过此事也不是说全然没有办法解决,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习惯,再加上草原之上水草丰寡总有定数,各部之间亦有纷争,所以各部落也总是在那几个点之间往来罢了。”

    说着,两人又好一通的介绍,说得也和之前一样的详尽。显然,这两人也得了李珩的意思,是要在杨震面前尽量表示出自己的诚意来了。

    杨震仔细地听了一下,再对照自己作为锦衣卫都督对草原形势的了解,便知道这两人所言确实非虚了。这让他更是满意,点头道:“两位肯如此为朝廷效力我已记下了。待此番事成,我必不会亏待了两位。”

    “多谢杨大人,为朝廷办事,草民敢不尽心。”两人赶紧起身相谢道。

    “不过因为事情紧急,所以这个年你们是无法在我大明境内过了,明日,最迟后日,你们就将离开大同前往草原。”到了这个时候,杨震也不作隐瞒了,当即道出了自己的计划。

    李照两人虽然稍微愣了下,但还是马上就一口应承了下来。本来前几年里他们也没少在外面过年,倒也无所谓了。

    待说完这一切,杨震才叫人来安排这三人暂且在自己的钦差行辕里住下。就在李照二人依言退出去时,邓愈却突然拱手道:“杨大人,学生尚有几句话要说。”

    “哦?你且说来听听。”杨震早看出此人另有来意,不然李家只消来李照二人即可,不必多派这么个人来。

    见他们都出去了,邓愈方才逢迎似地道:“大人此番能做出如此反客为主的决定,实在是令学生大感佩服哪。若是换了其他官员,即便想到了,也是不敢实施的。”

    对此吹捧,杨震只是淡然一笑,不过对自己的这一决定,他还是相当自豪的。

    其实这次针对蒙人的策略,早在几年前,他第一次来山西,并因为种种原因而沦落到草原上,见识了草原各部外强中干的自保能力时就已产生了。

    当初察哈尔部是何等的强盛,可居然在面对当时极其弱小的盖乞部时都会在一夕之间大败亏输,那他们自身的自保意识有多差便一目了然了。

    杨震知道,这是明军将这一祸患彻底铲除的大好机会。都不用太多人马,只消几千精锐,分散进入草原,就足以对草原各部造成极大的伤害了。

    而这一策略,早在数年前的西南就曾成功的施行过,也证明这确实是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所以当这次再与蒙人发生争端时,杨震就决定实施这一几乎可称得上绝户计的策略了。

    只要这些人马杀伤足够多的草原牧民,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消数年,草原上的人口就会锐减,到时蒙人就再不会大明的心腹之患,反倒要担心随时可能侵略自己的大明军队了。

    杨震心内的自得,并没有瞒过邓愈,他便又道:“大人此举对我大明,尤其是对我北地的百姓和军队来说是极大的功劳,传之后世也是不让先贤的。只不过……”说到这儿,他似是卖关子般的一顿。

    “不过什么?”杨震顺着对方的话头问了一句。

    “不过以学生之见,此事恐怕不是所有人都乐见的,尤其是朝中那些大人们,或是出于嫉妒大人你接下来的功劳,或是某些想法作祟,他们很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说认为大人此法过于凶残,有位天道仁道,不是我天朝上国能做出来的。”邓愈一面说着,一面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杨震的神色。

    杨震听他这么道来,先是一愣,随后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最后更是皱起了眉头。

    经对方这么一提醒,杨震还真觉着那些朝中大人会这么说这么做了。如今大明理学大行其道,官员里有的是食古不化之徒,总是满口的仁义道德。

    虽然这些人在朝中没多少势力,但因为深合当今的潮流,所以无论在民间还是官场都有一定的拥趸和受众。一旦真叫他们以仁义道德的名义来针对自己,自己身在大同还真不好应付了。再加上那些本来就与自己有隙的家伙帮着敲起边鼓,这件与国与民都大有裨益的事情还真可能被他们给破坏了。

    想到这儿,杨震的眼中便闪过了一丝精芒来,却又有些无可奈何。就是皇帝站在自己这边,有些事情也不好办哪。

    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一点,看着邓愈道:“既然邓先生这么说,想必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了?”

    邓愈精神陡然一振,知道自己最后的表现机会来了:“学生只是有点自己的看法,却不敢自认一定能帮大人解决如此难题。”

    “且说来听听。”杨震顿时来了兴趣,忙道。

    于是,邓愈便把自己之前所想出来的主意道了出来,还说得颇为仔细,生怕杨震不能明白个中的妙处。而杨震在听了他的一番分析后,眼中也不觉放出光来:“着啊,这确实是个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借机敲打那些官员一番的好主意。好,邓先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大人过誉了,这只是学生的一点愚见罢了。”

    “邓先生过谦了。对了,听你一直称自己为学生,看来你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了?可有兴趣入我锦衣卫为官哪?”终于,杨震道出了邓愈最希望听到的一句话。

    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书友18672397和美丽筑城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户计(下)

    咚咚的鼓声倏然而止,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杨震这才缓步踏上了高台。他如今所在的大同校场之内一片肃静,但眼前却有五千士兵正列阵而待,所有兵士的目光都定定地落在他的身上。

    今日乃是腊月二十五日,本来照道理军中早已放任众人在城中过节了,却不料这些人竟被点名叫到了这校场之内,这让众人既感意外,又有些兴奋,不知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要降临到自己头上了。

    大家会生出如此想法也很好理解,他们刚刚才击退数万入侵的鞑子,都是有功劳在身的,而杨大人身为钦差,不正好代表朝廷对他们有所表示么?

    虽然如此,但这些兵士却不敢如往常般在底下窃窃私语,因为之前杨震已展现出了强大的魄力,居然当众把总兵郭荣给枭首示众了,这可是大同城多年的主将,且刚立下大功之人哪。只这一手,就镇住了所有城中的将士,让他们不敢有任何放肆的举动。

    杨震的目光从这些人的身上一扫而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在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开口道:“本官知道你们心里很是疑惑,不明白我今日把你们聚集起来为的是什么。在这儿,我就把话挑明了,今日将你们召集在此,为的是报仇!去向北边草原上的那些鞑子们报仇!”

    这话一出口,顿时惹来众人的一阵惊呼,所有人都是一脸的诧异,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高台之上的杨震。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一百多年来一直都是以守为攻,鲜有主动攻击蒙人的,而现在,他居然说要报仇,要对蒙人用兵,这委实太也出人意料。

    不单是时间上让人深感意外,就是兵力上也让人感到有些不可信。现在校场里只不过五千人马,哪怕他们再精锐能战,也没能力去草原和凶残的鞑子们作战吧?

    感受到来自下方的惊讶,杨震也不急着解释,而是继续道:“之前发生的事情,各位也都经历了。鞑子在我们即将过年时悍然犯我边境,杀我百姓和袍泽。而在过往的几十上百年来,他们更是屡屡入侵,杀害了无数无辜的百姓,更让我大明数以十万计的英勇将士丧生在他们的屠刀之下。作为一名军人,作为我大明的军人,你们就能忍受这样的羞辱么?一直被他们压着欺侮,却连一点还手的办法都没有,只能被动挨打,嗯?”

    队伍中,在一阵面面相觑后,便有人小声地叫了起来:“我们当然不能忍受这样的羞辱,我们也希望能予以回击!”

    虽然这说话稀稀拉拉的,但还是被杨震听在了耳中,这让他心中更定,当即道:“不错,我们不能忍,无论是你们,还是朝廷,甚至是当今天子,都不希望总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每年里,鞑子总会以各种借口入侵我大明边地,将我大明的百姓视作他们的猎物,将我大明辛苦创造出来的财富,视作他们的私产。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我们,却只能被动地防御……这一切,已经发生了太多次了,我们绝不能再让它继续下去!

    “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朋友,也是生活在边地的,你们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为那些死难的袍泽和亲人们报仇雪恨么?你们这次就没想过可以回击那些敢于犯我大明边地的鞑子,让他们也尝尝失去亲人朋友,失去家园的滋味么?”

    这一回,底下的反应要比之前更加热烈了,许多人都高声叫了起来:“我们当然想要报复,把更多的苦难加诸到那些鞑子的身上!”

    这时,杨震话锋突然一转:“想当初,太祖皇帝龙兴起兵,将霸占我汉人江山的鞑子从中原驱逐出去;成祖皇帝更是秉承先帝之志,数度北伐大漠,将鞑子杀得几十年不敢南望,彻底打出了我们大明,我们汉人的威风。难道我们作为他们的子孙,如今却连报复都不敢了么?”

    “不,我们要报复!”

    “我们要让鞑子血债血偿……”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霎时间,底下的将士们心中对蒙人的仇恨之火彻底被点燃,他们一个个高喊着口号,似乎随时都会冲向那些可恶的敌人。

    见自己已完全撩拨起了将士们的仇敌之心,杨震心下更定,脸上却继续一片肃然,猛地拔出了随身的绣春刀,在空中虚劈而过:“不错,我们要报仇,更要扬我大明之威风。既然那些鞑子敢于不断犯我边境,我们就要予以回击,让他们付出足够沉重的代价,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再也不敢轻视我大明的威严!”

    底下的将士们顿时嗷嗷地喊叫起来,他们内心的火焰已完全被激发,只想着从杨震口中听到如何挥兵报仇。只有少数心思缜密,为人冷静的家伙,才会有些疑惑看着高台上的杨震,不知他到底有了什么主意。

    待底下的将士稍稍冷静之后,杨震才把两手往下一按,示意众人暂且安静,这才继续道:“但想要报复也不是太容易。草原大漠的情形大家都有所了解,若是挥大军攻之,只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鞑子也不是蠢蛋,自不会与我们硬拼,当初成祖皇帝时可是给他们留下了极深印象的。

    “所以今日,我们要想报仇,就必须用一些不一样的策略,而本官已有了办法,却需各位全力去战,你们可愿意为我大明朝廷和死去的袍泽亲人去冒这个险哪?”

    “我们愿意!”

    “只要大人下令,我等一定杀入大漠,将鞑子斩尽杀绝!”这些将士早被杨震的话激得杀气腾腾,此刻是彻底爆发了,没有任何的顾虑。

    “好,你们果然是我大明最英勇无畏的将士!”杨震赞了一声,这才继续道:“既然鞑子能不断骚扰我大明边境,我们也一样。既然草原之上各部互不统属,那我们就对症下药。

    “你们,兵分十路,各自入大漠,去寻找那些大大小小的鞑子部落。只要是发现可以吃掉的小部族,就用最快的速度将之彻底歼灭。无论是里面的男女老幼,还是他们的牲畜牛羊,除了供给自身需求,就全部杀光烧光抢光,一根毛都不要留给鞑子。

    “至于那些大部族,你们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避。只要紧守一条,那就是只占便宜不吃亏就可以了。当把这些草原大小部族全部杀灭后,鞑子就再不是我们大明的威胁,他们只能在草原上苟延残喘,而你们,则将成为我大明的勇士,为万民,为万世所颂扬!”

    这一番话下来,将士们先是一阵愣怔,继而在明白杨震的意思后,他们都露出了兴奋嗜血的神色与目光来。想着自己能如那些鞑子般抢掠屠杀,他们心中最黑暗的那一面就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这五千将士,都是杨震刻意叫人从大同守军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是军中的刺头儿,甚至有不少之前还因为违反了军法要重重惩治的。说白了,这些人在军中就是兵痞,倘若放到民间,更都是破坏分子,杀人抢掠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甚至是能叫他们感到兴奋的好事。

    这些家伙有军纪压着或许还会安分些,可一旦要是放任出去,其破坏力可就太惊人了。而杨震现在要的就是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去草原,去给那些鞑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众人的欢叫里,杨震当即宣布:“明日一早,你们就会出发。朝廷会给你们配发军马,兵器和一个月份的干粮。然后,你们就自己去草原上抢掠,杀的人越多,你们的功劳就越大!你们要记住,鞑子的男人固然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但他们的女人也必须死,因为正是她们,生出了杀害我们同袍亲人的小鞑子;至于那些小鞑子,更必须杀光,留一个,将来都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祸患!”

    “杀光鞑子……”

    “抢光他们……”所有将士高声欢呼着,阵阵叫人心寒的杀气直透云霄。

    而另一边,那些陪着杨震前来的大同文官们却早说不出话来了,纷纷惊讶地看着高台上的杨大人。他们实在想不到,杨震居然会发布如此丧心病狂的命令,居然要对蒙人施行如此惨无人道的屠杀令,这与那些鞑子又有什么区别?

    大明向以上国自居,这些官员更是以仁义自诩,现在见杨震把杀戮如此直接地道出来,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表态才好了。

    不过看那些兵士们兴奋的模样,他们却知道这时候自己是不能站出来反对,不然只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深受圣人之教的这些官员一定不会对此置之不理,而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赶紧写信,把这一切上报朝廷,告诉自己在京城的同乡同年,希望借他们之手来改变这一切……

    但无论他们是什么反应,这场针对鞑子的血腥报复却是已然开始了!

第九百七十四章 草原之殇(上)

    博尔古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在他的身旁,倒着十多具同样装束的蒙人青壮年,他们的身上或是身中数箭,或是被刀枪刺了许多的创口,早已死去。只有博尔古,依然吊着一口气,红着眼看着前方自己的家园。

    此刻他所在的小部落早已化作了人间地狱。大火已将那一座座帐篷燃烧殆尽,他们族中的老人和孩子在之前就被集中起来,然后便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此时都还有一个头颅咕噜噜地滚到了他的跟前,那满是恐惧和绝望的眼神定定地盯在了博尔古的脸上。

    博尔古自然认得这张脸,这是个很和善的族中老人,听说当年也是部族里极其有名的勇士,曾与明军交战,杀过几十个明国人,为此他还得到过俺答汗的接见,是他们全族人的骄傲。

    可现在,这个族里的勇士,却被人跟杀狗屠羊般杀死,连半点反抗的能力的都没有。因为他实在是太老了,七十多岁的他根本连刀都举不起来,更别说去和眼前这些依然在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