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那些在几年前经历过钟裕步行进入大同城的人才显得稍微镇定些,不过也有些感动。毕竟,这几年来,大同也接过不少钦差,可也只有这一支是如此做的。

    当然,也有不同看法的,比如郭荣,这时候便是一撇嘴,小声来了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嗯?郭总兵此话何意哪?”虽然他的话很轻,但还是落到了身旁周则川的耳中,这让巡抚大人的眉头便是一皱。郭荣因为在此资历远超于他,且手握军权,他这个巡抚还真有些压不住他,最近正有些矛盾呢。

    郭荣见杨震他们步行过来还需要些时候,便小声地解释道:“巡抚大人有所不知,几年前这位钦差大人还是锦衣卫千户时也曾以副使的身份来过大同……”说着便简略地把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周则川这才明白过来,但也并未因此看低杨震,毕竟知易行难,即便知道这做法会博人好感,但那些朝廷钦差又有几个肯自降身份做出如此之事的?以此可知,这位杨都督确实非常人可比哪。

    这一念头一起,周则川心里又是一阵警惕,最近朝中关于边军种种弊情的消息可没少传回来,他自然知道这次杨震来大同是为的什么。本来,以为他们这回的重点该在宣府,也应该先去那儿,却不料居然直接就突然来了大同,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可就难说了。

    可杨震毕竟代表的是天子和朝廷,即便周则川以及其下属众人心里犯着嘀咕,此时也必须摆出欢欣鼓舞的模样来,尤其是当队伍来到近前时,他们这些迎候的官员更是大踏步地上前见礼,随后拜倒在地:“臣等给陛下请安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近千人的军民官员组成的迎接队伍同时拜倒叩首,倒也颇为壮观。但站在钦差队伍最前边的杨震却镇定自若,只是朝北京方向略一拱手:“圣躬安。”随后,一摊手,就有人把一道颁发给边地守军的圣旨递到了他手中,杨震便运足了丹田之力,大声地宣读了起来。

    这份圣旨虽然写得有些拗口,辞藻华丽,但杨震这一路早将之看熟了,所以此刻读来倒也有板有眼,不见半点磕绊。这里面只是肯定了大同官军和官员将领守城抗敌的功劳,并对此进行了慰问,并提出将由杨震对其中的军队进行巡视云云。末了,还提到朝廷接下来会有所封赏……

    这旨意表面上看着也没什么不妥,但熟知边军情况的人,还是能隐隐看出些端倪来的,尤其是结合最近从京城里传来的消息,就更叫人心生不安了。

    不过这毕竟是朝廷该干的事情,这里的官员和将领也不敢不从,只好唯唯称是,随后再次叩拜,口称遵旨。

    直到这一整套规程都走完了,杨震才上前把圣旨交到周则川的手里,并顺势将之搀扶了起来:“周巡抚快快请起,接下来一段时日还得有劳各位与本官通力合作呢。”

    “下官自当尽力配合钦差大人。”周则川忙笑了下应承道。

    说话间,杨震又将身边的其他几名官员也都搀了起来,倒是显得颇为友善,尤其是当扶起郭荣时,更是呵呵地一拍他的肩膀:“郭总兵,别来无恙哪,想不到一经数年,你我又在此地相遇了。”

    “呵呵,是啊。当初与杨都督您一番共事,末将就看出大人你必能有所作为,如今看来,末将的眼光还是短浅了些,才几年工夫,都督你居然已到如此高位了,实在叫人惭愧哪。”郭荣忙似是感慨,又似是奉承地回了一句。

    “我这些算得什么,郭总兵和各位能一直守在大同,为我大明江山稳固任劳任怨,才最是叫人钦佩呢。”杨震捧了所有人一句,才又对他道:“届时本官在城中设宴叙旧,还望郭总兵莫要推辞哪。”

    见他跟郭荣如老朋友般客气地套着近乎,让周则川心里又是一紧,神色也有些变化了。而郭荣,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但却不好拒绝,只能有些勉强地一点头:“既是杨都督开了口,末将自然不敢推辞。”

    “如此那就说定了。”杨震又一拱手,这才和其他人略见了下礼,随后目光还从后面那些副指挥或千总之类的中阶武官的面上一扫而过,算是也和他们见了面,认识了。

    没有人发现,他的目光在接触到其中一人时,露出了一抹心照不宣的笑意来,而那人也回以同样的微笑。这位在众将中看着并不是太起眼的游击将军,正是在西南曾与杨震共同抗敌的萧铎!

    当年在大破杨应龙的叛乱和白莲教逆贼后,西南有不少官员和将领都得到了提拔,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功臣之一,萧铎自然也在其列。

    但他和一般人的想法却很有些不同,因为当初是在边军里被人排挤走的,这一直就成了他的心病,平叛立功后本可以被杨震安排去京城的他硬是拒绝了这一好意。

    对此,杨震一开始也多有不解,但在几封书信的交流后,便明白了对方的志向。想到这位在作战上确实有一手,且自己也希望能在军中有些班底,于是便动用关系将萧铎给弄到了大同当了个中层的军官。

    没想到几年工夫,萧铎还真是长进不小,都已成为游击将军了,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了。其实杨震这次所以突然改变主意来此,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毕竟军中有自己人,有些事情总好办许多。

    说到自己人,杨震的目光又再次于众将领间寻找了起来,可转了两圈,他也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聂飞!

    以大明军队的固定性,聂飞应该还在大同才对。而当初已是千总的他,就是挨资历也该挨到和萧铎一样了,可今日怎么不见他呢?莫非……一丝不那么好的猜测浮上了杨震的心头。

    但这时候却不是问话的时机,杨震很快就重新把精力投到了眼前,和周则川等人好一阵寒暄,这才在这些人的簇拥下走进了阔别数载的大同城。

    看众人依旧是步行着走进城去,跟在背后的夏竹栾又是一阵哀叹。虽然有人搀扶着自己,但这几里路走下来,他早已汗湿重衫,双足又酸又疼,只想坐下来喘气了。但在这个情况下,他一个完全被人忽略的副使还能怎么办?只好一边在心里咒骂杨震,一面忍着身体的不适和脚上的酸疼继续亦步亦趋地向前了。

    杨震此时自然是没心思去在意身后的夏竹栾的,他再次来到大同很是有些感慨,此刻正把全副心神都放在张望周围的一切上。

    几年的时间对这个时代的城市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尤其是大同这样的边镇,更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城中的道路和建筑依然是原来的模样,显得那么的沧桑而古朴,只是人却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

    在走了一程后,就来到了巡抚衙门前,而在离这儿不远处,另有一处空置的院落,正是当年钟裕的钦差行辕。见杨震的目光落到了那边,郭荣便笑着道:“杨都督,前番那位钟钦差来时坚决不肯留住行辕,不知你这一回却是什么意思?”

    “哈哈,我怎么能与钟大人比呢?他那是早有安排,我嘛,自然是听从各位大人的安排了。”杨震说着一顿:“不过今日这接风宴还是简单着些好,毕竟我们一路而来已颇感困顿,只想先好好歇息一番。”

    “杨都督果然是个爽快人。”郭荣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吩咐人把钦差队伍安排进行辕之中,同时又让城内的一支驻军暂且移出城外,将驻地让给钦差卫队。

    在那边忙活时,杨震他们已进入巡抚衙门,这时里面已准备下了酒菜。虽然对方口中答应,但这一酒席还是颇为丰盛的。

    这一回,因为有几年前的教训,这些边军将领和官员再不敢生什么事了,所以这顿酒席倒还算尽兴,直到天色渐暗,方才尽兴而散。

    随后,杨震便被人送进了一旁的钦差行辕。直到把他安顿好了,周则川等人才算是放松下来,只是他们心里却依然充满了疑问,不知道杨震接下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而就在大家散去,重归平静之后,一条身影却在趁着别人不注意的当口腾身跃过了行辕的高墙,翻了进去……

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

    钦差行辕的防卫自然是极其严密的,尤其这儿又是边镇,更得提防某些蒙人细作刺客什么的。虽然因为杨震刚到,外边的守卫力量还没就位,但这处大宅子的里头早已有上百名锦衣卫和京营的精锐盯着了——杨震可不是当初的钟裕,大同的人可不敢插手他的守卫适宜。

    所以,当那人影一翻过院墙,脚才落地,就已被人发现行踪,随即七八人便围了上来,手中刀枪更是对准了他的周身要害:“什么人?”

    越墙而过者明显没有这方面的准备,顿时就是一惊,随后才把手一举:“末将是奉钦差大人之命前来相见,并无恶意。”

    他的话却并没有几人相信,试问有哪个奉命而来的家伙是翻墙进来的,反倒是增添了他的可疑性,顿时,众人又逼进了一些,似乎随时就会取其性命。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住手,此人乃是都督的客人,你们不得无礼!”

    “啊……”众卫士很是诧异地叫了一声,这才放下兵器,让出路来,同时仔细地打量起这位看着穿了一袭劲服的男子,猜测着他的身份。

    “萧将军叫你受惊了,还望莫要见怪。”来人一抱拳,这才引了对方往里走:“我家都督已在客堂等着你了。”

    这位越墙而来的,正是萧铎。刚才酒席间,杨震就差人偷偷跟他通了消息,让他晚些与自己见个面,同时莫要被人发觉。虽不知杨震为什么要做此安排,但他既然这么吩咐了,萧铎自然遵从,这才有了刚才的一番误会。

    在来到里边的客堂后,萧铎就看到杨震正端了杯茶很是闲适地坐在那儿,一见了自己,便笑着往跟前的座位一指:“萧兄一别数载,可还好么?且先坐下说话。”

    “末将见过杨都督。”虽然杨震显得很是亲热,但萧铎却不敢托大,还是照足了规矩先行了礼,这才坐到了椅子上:“托大人的照拂,末将总算是回到了边关,倒也算不错。”

    “是么?如此自是最好不过了。”杨震笑了下道。就他所知,萧铎在此的日子其实并不是太好过,因为以前的事情没少受同袍的排挤,功劳更没他什么事儿,不然以他来此时的身份,到现在应该不止是个游击将军。

    不过既然对方不肯说,杨震也不点破,只是与之稍作了一番寒暄,回忆了一下三四年前西南并肩作战时的光景。这一番话说下来,两人间因为长时间没有照面而产生的生分之感便消了不少,毕竟是一同经历过战火生死之人,交情自然不是寻常可比。

    在东拉西扯地说了这么番话后,萧铎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试探着问道:“不知都督命下官前来相见所为何事?”

    “这个嘛……你可知道我此来大同所为何事?”杨震却不急着回答,反而问了对方这么一个问题。

    这让萧铎又是一愣,随即老实地道:“末将之前曾听其他人说起,都督此来似乎与前段时日朝中的一番争论有关,说的是边军中的诸多弊病……”

    “不错。”杨震也不掩饰,当即点头道:“虽然我此来明为巡视与劳军,但事实上却是要查一下边军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好有所针对。比如说兵员锐减,军中贪腐,以及某些将领私下蓄养兵马的问题。”

    听他这么道来,萧铎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紧,同时心里也知道杨震找自己是为的什么了,这让他更是一阵不安。他好不容易在此立稳了脚跟,若因此与那些上司同袍产生了嫌隙,今后在大同可就难做人了。

    看他这紧张的模样,杨震不觉笑了起来:“看来那些传闻什么的都是真的了,边军中确实已百病丛生,以至我只一提,萧兄便已深感戒惧。”

    见识过杨震厉害的萧铎自知不是对方的对手,此时也不敢否认,苦笑道:“其中问题由来已久,末将也对此无可奈何哪。不过大人,末将做事向来规矩,可从未有过那些举动哪。”

    “你的为人我确实还算了解,不然你过去那些年也不会埋没在桂林那等穷乡僻壤了。”杨震安慰似地看了对方一眼,随后话锋一转又道:“只是没想到哪,那几年的蹉跎也消磨了萧兄你的意志,以至到今日这般态度。我记得没错,当初你可正是因为看不惯上司的种种作为,才被发落西南的哪。”

    “我……”没想到杨震居然还记得自己多年前所说的那番话,这让萧铎既感动,又有些惭愧,不觉把头一低,不敢与杨震的目光相交了。

    其实他也是没有其他选择才做出这样的妥协的,不然在这边军中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甚至会遭遇比之前更大的灾祸。

    “你的顾虑我自然明白,但你真打算就与这些边军里的蠹虫一样么?你可曾想过,这样下去对边军,对大同,对我大明会有多大的损害?”杨震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继续盯着他连续抛出了问题。

    这些问题萧铎在夜深人静时也曾扪心自问,却给不出能叫自己满意的答案来。现在听到杨震如此逼问,他更是一阵心慌,最终只得道:“末将自然是希望能为大同做些事情的,可是……边军中的情况实在有些复杂,大人你身在京城看不太分明哪,不是随便就能拿办某些人的,不然只怕……”

    “只怕会酿成兵变么?”杨震抢着问道。

    萧铎神色复杂地一垂头,却是来了个默认。

    杨震心下叹息了一声,这天下间投鼠忌器者实在太多了,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眼前的这位,他们都因为生怕出乱子才对边军中的种种弊端视而不见,或是隐忍。他们却不知,这种态度只会让边军中的乱象越来越是严重,直到最终让这支尚可一战的军队彻底溃烂,让这个存在了两百多年的王朝也最终走进终点。

    在呼出了一口气后,杨震才道:“你的顾虑虽说有些道理,但却是姑息养奸的做法,如此一来,只会让那些家伙越发的猖狂,从而更加的肆无忌惮。你可有想过这会是个什么结果么?”

    萧铎一时竟有些答不上来了,只能愣愣地看着杨震。而后者却肃然道:“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该想法将之解决才是。至于你那些顾虑,确实,若将某些人的罪行揭发出来会叫他们做出狗急跳墙的事情来,但同时也可能因此一举就把这个困扰边军多年的问题解决了,而就我看来,后者的可能性还要大上不少。并不是谁都有胆子揭竿造反的,更不是哪个兵卒都肯为了自己的上司将身家性命,甚至全家老小都豁出去的,你以为呢?”毕竟这天下间能像聂飞般深得手下拥戴的将领还是少数,而且那次也是有各种外因所一起促成的。

    萧铎再一次陷入了沉默,论口才,他自然远不是杨震的对手,而且他的本心也确实更倾向于杨震所言,早看不惯那些家伙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有所犹疑:“即便末将答应大人你,帮着你做内应,只怕这事也不好查哪。而且一旦真叫那些家伙察觉到了我们将对他们不利,只怕他们会铤而走险,来个先下手为强。虽然大人你身为锦衣卫都督,又有钦差的身份,可这大同毕竟远离京师,又离着蒙人不远,只怕他们……”

    “这个你无须担心,我自有应对之法。”有了之前在大同的经验,杨震自然不可能再叫对方如此得手。

    “既然大人如此有把握,末将愿听从差遣!”杨震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作为和他关系这么近的人,萧铎自然不好再作推辞。而且,以他对杨震的了解,这家伙的手段可一点不比那些将领们温柔,在自己知道其用心后若一味地推脱,恐怕他会为了保密而把自己给除掉了。无论出于哪方面考虑,到了这时候,他都只能选择这一条路。

    杨震见他点头应承下来,脸上的笑容不觉又盛了几分:“能得萧将军之助,此事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而且你放心,只要事成,你的功劳一定不会小。”

    “末将只求为朝廷效力,不求什么功劳。”萧铎忙表态道。

    杨震也没去在意他这种空话,而是很快就切入了正题,询问起对方关于军中种种贪腐之类的问题来。虽然锦衣卫的人查到了不少相关材料,但终究隔了一重,若由边军中的将领自己来说,这罪证自然更好确立了。

    只可惜,萧铎能说明白的事情却很少。如今的他不过是个军中的边缘人物,自然不可能知道太多这等关系着许多将领身家的事情,说出来的,也和杨震所知道的差不多。

    这让杨震不觉有些气馁,随即,他又想起了一人,相比起萧铎,此人在边军中的威信要重得多,可能知道也会多一些,便问道:“对了,萧将军可知道聂飞此人吗?他现在何处?”

第九百四十五章 聂飞的悲剧(上)

    “聂飞……”听杨震突然向自己打听这个人,萧铎明显愣怔了一下,随后又偷眼看了杨震一下,这才有些迟疑地道:“大人与他也有交情么?”

    “几年前他因为与上司冲突而一怒之下带部众发动兵变,最后朝廷派了钦差前来解决,而我当时就在其中。”萧铎算是自己人,杨震便没有隐瞒这一层关系,简单说了下自己和聂飞间的情况。

    听完杨震的简述后,萧铎又呆了一会儿,这才若有所悟地叹了一声:“原来如此,怪不得……”

    从对方的这一系列反应里,杨震已瞧出不妥了,便即问道:“怎么,聂飞可是出了什么状况么?”

    “正……正是。一个多月前,他因为当众杀死了自己的上司而被捕下狱了……”萧铎无奈,只好把实情给道了出来。

    而在听了他这么一说后,杨震也有些诧异。这聂飞还真是杀上司什么的上瘾哪,这回居然又动上手了,只是没有再如之前般发动兵变,但人却被抓了。这让杨震颇有些无语,同时又很有些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情到底如何末将也知道得不是太清楚,只从旁人口中得知他是因为家人之死才愤而杀人的……”

    “家人被杀?是他的妻子还是女儿,还是……”杨震又是一凛,神色比刚才显得更加凝重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