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掌柜的顿时面露难色,一时却又不敢对着锦衣卫撒谎,稍作犹豫后才道:“那些花灯有的尚在库房里,有的则已在安装了。”长长的御街,所需要用到的花灯可不是个小数目,而那些花灯又是需要粘合布置的,又得在除夕夜就能用上,所以早几日前,灯坊就已雇人去御街张罗开了。

    杨震一听,眉头便是一挑:“走,带我先去你们的库房看看。”

    若是一般的官府中人来查,李氏灯坊的人倒是可以拿工部的公文来搪塞反对,但对上的是锦衣卫,他们可就没这个胆子了。那掌柜的忙一点头,就引了杨震等人往前面的仓库走去。

    这仓库的占地可着实不小,里面更是堆积了无数尚未完全展开的花灯来。那都是用丝绸、布匹和竹木架子所制作出来的,只是现在看着却是扁平的。

    杨震的目光只在那些灯上一扫,便有手下立刻上前,迅速拿起了几只花灯,仔细地检查起来。

    这些花灯最是脆弱不过,挂上之后,若是风大了些,都可能吹破的。而这几人则毫无怜惜之心,随手一拉一撕,花灯就被扯破,露出了里面的衬里来。不过几只花灯查下来,却没发现任何的问题。

    那掌柜的见状,却有些急了,忙上前打躬作揖般地告起了饶来:“各位大人还请手下留情哪,这些可都是鄙坊的工匠们辛苦造出来的,还等着挂上御街和全城呢……若是多有损毁,咱们可不好向官府交代了。”

    杨震见拆了几只也没什么发现,便把手一摆,示意众人停手,这才看向掌柜的:“这儿都是给城里各处张挂的花灯么?可还有什么特殊的没有?”

    “这个……”掌柜的明显想到了什么,一时却又想要做隐瞒,顿时就犹豫了起来。

    “快说,若不想死的话,就从实招来!”有锦衣卫瞧出了他试图隐瞒什么,顿时恼怒地伸手扯住了他,威胁道。

    杨震也目光猛地罩定了掌柜的面门,森然道:“本官要查的可是大事,你若敢隐瞒,死的可不止你一个人了……”

    感受着来自杨震身上强大的压力,听着他话语中浓浓的杀意,竟让掌柜的身子猛然颤动了起来。本来在他的世界里,自己是不可能和这等可怕的锦衣卫有任何瓜葛的,可没想到自己本本分分地做生意,到头来居然也有这等遭遇。

    只迟疑了一下,掌柜的便立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一边用力磕头,一边分辩道:“各位大人饶命哪,小的不过是个本分的生意人罢了。”

    “若想留得性命,就赶紧把话说明白了。”杨震很不耐烦地一甩手道:“除了这些,可还有其他花灯么?又或者,可有不是你们灯坊所出的花灯?”

    “有……有有。”事到如今,掌柜的再不敢有任何隐瞒,连忙如竹筒倒豆子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虽然那次之事并不是他所接手,但作为灯坊几个重要掌柜之一,他对其中内情还是颇为了解的。为了增添自己话中的可信程度,他还带了杨震他们去了帐房,把那份盖有工部印鉴的文书也拿了出来。

    杨震仔细查看了那文书好一阵,神色变得更加凝重起来,事情还真像自己所料想的那般了。这些贼人还真是处心积虑,不放过任何细节哪。

    因为除了那最后的签名是个狄字,一切印鉴用的正是郑衡的官印。如此一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只怕便会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已被人认定是被自己所杀的郑衡的身上去。而再做一番推断,这其中的罪行只怕就得着落到自己和兄长杨晨的身上了。

    想到这儿,杨震眼中的凶煞之气就更浓重了几分:“那么,那些被人特意送来的花灯又去了哪儿?”

    “那些花灯……我们不敢耽搁,早两日已然命人张挂到御街上了……”掌柜的已察觉出其中有不妙了,所以回答此事时显得有些瑟缩。

    杨震一听,顿时就指了他一下:“带走,留两个人守在这儿盯着,其他人随我去御街!”

    “是!”众手下忙答应一声,便紧随在他身后,押了这个倒霉的掌柜就往外走。因为心中的紧张,这些人行进的脚步都颇为迅速,那掌柜的几乎是被他们拖着带出门去的。

    御街因为靠近紫禁城的关系,平常是不准百姓随意靠近的。也只有等年节元宵节这样的重大节庆,才会开放了让百姓进来。

    当然,因为要布置一切,那些有工部许可的工匠们还是可以在此之前进入御街的。此刻的御街上,就有不少工匠正在忙碌着,他们或搭彩篷,或树灯架,干得是热火朝天。

    当他们看到一群骑士泼啦啦飞奔而来时,明显感到了一丝奇怪。不过他们终究只是些匠人和寻常百姓,纵然有再大的好奇心,这时候也是不敢过问的,只是偷眼打量着这些身份不凡的家伙。

    策马来到御街前,杨震众人方才次第下马。这儿直通午门,除了天子与三年一度的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谁都不能乘马进出。哪怕是杨震这样的锦衣卫高官也是一般。

    不过既到了目的地,倒也不用太性急了。只见杨震下马后,便把被一路颠得有些面色发白的掌柜拉到了面前:“可是那些花灯么?”他指的正是挂在街道两边,颇为精美喜庆的花灯,那些花灯的造型多变,或为百花,或为人物,确实很具匠心。

    “正……正是。”在眯眼看了那些花灯后,掌柜的点头回道。

    杨震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快步上前,只一个眼神,就有手下高高跃起,刀闪处,一盏花灯就被割了下来。

    在周围其他人的惊叫声里,杨震立刻将之接在手里,先仔细观察了一下其外表,发现没有什么异常后,便双手用力一撕扯,顿时,那用丝布所制的花灯便分作了两半,露出了里面的竹制架子来。

    其他人见他居然如此大胆,当众破坏御街上的东西,更是一阵哗然。而这动静,更是迅速惊动了周围的禁军,不少人已赶了过来。

    直到他们瞧清楚这位是锦衣卫的杨都督后,本来怒气冲冲的模样才收敛了一些。但职责所在,他们还是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杨都督,您这是……您可不要让小的们为难哪。”

    而杨震,此刻却压根没有理会这些家伙的善意提醒,他的一双眼睛,以及全副心神都放在了手上这盏破损的花灯之上。这灯内部看着似乎也没什么两样,除了放蜡烛或灯油的底部有个小小的突起,而那儿,隐隐有火药的味道传来!

    这下,什么阴谋都已经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杀人(上)

    紫禁城,慈宁宫内。

    高高的戏台上,旦角和小生两个角色正在那儿咿咿呀呀地诉说着衷肠,听得底下的太后和宫女们眼眶都有些泛红了。

    不过这戏台上所唱的却并不是后世所谓的国粹京剧,而是昆剧。事实上,直到辫子朝的中后期之后,京剧才得以从昆剧中变化出来,并靠着官方的不断热捧最终彻底干掉了自己的前辈——所以说现在某些不断强调什么京剧是国粹,不能丢的人根本就没考虑过这玩意儿是怎么兴盛起来的,还不是拍死了前浪的后浪。

    不但戏种与后世人们所熟知的不同,就是演员,也并不像后世认为的那样有男有女,而全是男的。事实上直到民国前后,戏台上依然少有女人唱戏的,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女子还是不该抛头露面的,不然实在有失体统,所以后来的梅兰芳之类的大家才会专攻旦角。

    所以此刻在戏台上缠绵悱恻,爱得死去活来的只是两个男子。这要搁几百年后,许多人看了总会觉着别扭,当然,也会有部分腐字打头的人也会因为看到这个场景而大为激动兴奋就是了。

    不过万历皇帝显然没有这么超前的意识,看着戏台上拿腔作势,一板一眼东西表演,他实在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来。只不过,每当李太后把目光挪过来时,他还是摆出了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过年了,不单是百姓们将好好团聚,过几天好日子,天家其实也是一样的。对日理万机,每日都要处理无数政事,几乎少有闲暇的皇帝来说,跟母亲面前尽孝就变得更加奢侈了。也只有抽着过年前后的这几天里,他才会安心地陪伴在太后身边,逗着自己的生母高兴。陪着她看戏,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了。

    不过,正迈入青年阶段的万历看戏也喜欢看那些武戏,对这些拖拉缠绵的爱情戏,他实在是提不起太大兴趣了。只因为太后她喜欢看,才勉强陪伴在侧。听着上面拖长了腔调的唱法,万历差不多都要打个大大的哈欠了。

    这时候,万历甚至都希望能来件什么要紧的事情,把自己从这无聊的看戏时光里解救出来。哪怕是什么坏消息呢,也总比勉强待在这儿无所事事的要强些。

    天子得诸神护佑,当他生出这样的念头后不久,还真就心想事成了。一名小太监突然来到殿门前,先跟侍候在侧的孙海打了个眼色。孙海会意地过去与之说了几句,便又来到了皇帝旁边,弯腰小声地禀报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杨震在宫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嗯?杨卿要见朕?”听到如此禀报,万历的精神便是一振,小声地道:“你且出去让他到暖阁候着,朕待会儿就过去。”总算是有个正当理由离开一会儿了。

    在等到这一段唱完,太后拿着丝帕擦了擦眼角的泪痕,赞许了戏子几句后,万历便找了机会跟自己母亲告了声罪,说要出去片刻。

    对此,李太后当然不会不准,只是颇有深意地道了一句:“若皇帝政务繁忙,就不必急着来陪哀家。这年还没开始呢,还当以国事为重。”知子莫若母,虽然刚才万历竭力在装了,但其心思还是没能逃过李太后的眼睛。

    “儿臣明白。”万历有些尴尬地答应了一声,这才起身离开。身后,又传来了一阵悠扬的乐声,新的一出戏又开始了。

    当万历来到暖阁时,杨震已在那儿等了有一阵了。而在看到他手里居然提了两盏花灯时,年轻的皇帝顿时就有些奇怪地笑了起来:“杨卿,这大过年的你不在家里歇着,怎么又跑进宫来了?而且还带了两盏花灯来,这是要送与朕么?”

    “陛下说笑了,这灯臣是万死都不敢敬献陛下的。”杨震在起身之后,肃然道。

    万历见他说得郑重,顿时更决惊讶了:“既然如此,你提了它来却是为何?”

    “陛下容臣慢慢道来。其实这两盏花灯乃是来自宫门前不远的御街之上,是臣刚从那儿摘下来的。”

    “嗯?”万历闻得这说法顿时更是一愣,那御街上的东西纵然再寻常,也不是一个臣子能随意拿取的,哪怕这是正得宠的也不成,因为那是对他这个皇帝的大不敬。不过,万历却并未因此发怒,因为他看得出来,杨震一定还有下文要说。

    果然,在一顿之后,杨震又继续道:“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前几日臣所提过的那场变故。”

    “怎么,难道这花灯还与此有关么?”皇帝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杨震点头:“正是……”而后,方才把这几日里自己的考虑和发现全部道了出来,直说到之前自己在御街上查出这花灯的问题,这才赶紧入宫禀报。

    倘若这些有问题的花灯是在京城的其他地方,杨震倒是有权便宜行事。可既然是在御街上,为防被人攻击,他只有先来跟皇帝说明一切了。

    万历听了这番解释后,也是一惊,半晌都反应不过来。随后才有些怔怔地道:“此话当真?那里的花灯都被人动了手脚?”

    “正是。”杨震说着,挥手叫来了一名小太监,命他将花灯拿到外间点火,又对皇帝做了个请的手势:“还请陛下移步一看究竟。”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万历和杨震一道走到了暖阁门口。此刻,那小太监已取过一只蜡烛,点燃了那花灯底下的灯芯。

    这花灯不但外观看着颇为精美,点着之后更是色彩艳丽,晶莹剔透。虽然这还是白天,但其光泽还是让周围的不少人啧啧赞叹了几声。

    杨震这时候又解释道:“陛下,为了使其中的问题尽快暴露,所以来时臣已把灯内的灯油去了大半,只留少许可燃,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果然,就在杨震说了这话后不久,那灯内的火头就猛地一阵抖动,随后伴随在和众人的一阵惊叫,在啪的一声响间,那花灯居然就炸裂了开来。

    若非所有人都得了警告站得远远的,怕是会有人因此受伤。而皇帝的脸色,此刻已有些青白相间了。他可是太清楚这一变故意味着什么了,因为到时候御街上可不光只有这么一两盏花灯,而足有成百上千盏之多。若是它们在元宵节时突然炸裂,周围的百姓岂不都要遭殃了?

    而更可怕的是,那时,或许自己这个天子也将驾临当场。虽然自己身边有许多的禁军护卫,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但这事对自己,对朝廷的影响可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因为杨震的及时发现已防患于未然,但深知其危害的万历还是感到了一阵的后怕。

    这时,杨震已撕开了另一盏花灯的灯罩,指着里面暗藏的突起道:“陛下,这灯内被人做了手脚,灯芯之下,暗设火药,一旦烧到了底部,花灯便会突然炸裂。轻则引起火灾,重则……”

    “你不必说了,朕明白了。即刻就叫人去把御街上的所有花灯都摘下来!这些贼人还真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居然想到了如此阴险的招数!”万历气咻咻地道。随后,神色又是一缓:“也多得杨卿你心细,一路追查,这才有了如此发现。”

    “臣愧不敢当陛下的赞誉。其实,说起来也是臣之前失察,才给了那些贼人以机会。”这时候的杨震倒显得很是谦虚:“其实臣早该想到这一点的,毕竟那郑衡一直就在臣的眼前,只因臣的妻子被掳,这才乱了方寸,险些坏了大事。”

    “哎,此乃人之常情,岂能怪杨卿你呢?”皇帝大度地一摆手道:“何况杨卿你还及时查明了真相,消弭了一场灾祸,朕又怎么会再怪责你呢?”

    “多谢陛下体恤臣之苦衷!”杨震再次拜谢。

    “对了,如此看来,那个郑衡应该就是此事的罪魁祸首了,朕一定要命人将之找出来!”万历颇为恼怒地道。

    “这一点,臣自当尽力。不过……”说到这儿,杨震突然话音一顿,面露为难之色。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臣还有一个想法,却不知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皇帝忙接口道。

    “臣总觉着这事还有一点蹊跷,光是郑衡一人,此事似乎是很难成的,哪怕有白莲教和蒙人奸细这两股势力也是一般。”杨震轻皱着眉头道。

    “此话怎讲?”万历有些不解地道。

    “陛下请想,那郑衡的这个计策应该筹备了有些日子了,但让他当上这个职位的不过才两三个月工夫,他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个机会的呢?还有,他们这一回可把什么都算到了,不但想把所有罪名都推到臣的头上,甚至连臣兄长杨晨也被拉进了此事之中。而他能与此事扯上关系也只是这几个月里的事情。光是这些花灯的制造已要不短时日了,更别提整个阴谋的筹划和酝酿,所以臣大胆猜测,这其中一定还有什么原委是臣一时想不到的。”杨震说到这儿,目光一垂,眼底深处已有凶狠之色闪过了。

第九百二十章 借刀杀人(下)

    若是杨晨或是更熟悉杨震的那些下属心腹瞧见了他的模样,必然会猜到这是他要对某人下黑手的前兆了。

    虽然杨震这个锦衣卫都督比起自己的那些前辈来要好相处了许多,在朝臣中的口碑也向来不错,似乎很少冤枉官员,但他也终究不是善类,在对上自己想要除掉的敌人时,那也是会不择一切手段的。

    万历明显有些愣怔,听出杨震似有所指,就赶紧问道:“杨卿你指的却是什么人哪?”

    “陛下请想,什么人能够决定臣刚才所提到的这几件事情?什么人又能在此事上得到好处?只要能符合这两点的,此人就很能便是与那些贼人勾结的同伙了。”杨震却不急着点出那人的姓名身份,只是循循善诱地引天子自己去想。

    万历下意识地便顺着杨震的引导推断起来:“若说能做到早早便确定由那郑衡来主持御街一带的庆典,还要让杨晨来统筹一切的,那就只能是内阁那几位官员,以及工部的尚书侍郎了。”

    随后,他又轻轻摇头:“这等事情并不太重,所以内阁几人并未有发过声,所以就只剩下工部尚书杨巍和侍郎左云迁二人……至于受益者,朕却委实说不出来。”他毕竟身在宫墙之内,又如何能知道官员间的种种纠葛呢?

    杨震见皇帝已把话说得七七八八了,便不再兜圈子,直接道:“陛下,请恕臣胡言之罪,因为臣接下来要说的也不过是臆测,根本拿不出什么证据来。”

    “哎,你我君臣之间不必如此。你且说来朕听着便是了。”

    “臣遵旨。”杨震这才道出了自己的一番计较:“其实陛下并不知道,臣那兄长因为屡次为朝廷拔擢,已深为同僚所忌,尤其是那些地位相当,或是只比他高了一两级的官员,更是嫉妒者有之,忌惮者亦有之。前者是因为自己辛苦多年,才换来今日地位,可我那兄长杨晨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七品的县令不断提升,直到如今的工部郎中。在他们眼里,是完全瞧不见我兄长为朝廷所立下的功勋的。

    “不过这些人对我兄长最多也就冷淡些罢了,或是在某些差事上有所掣肘,倒也伤不了他。但另一些人,却不同了,因为他要提防我兄长再进一步,从而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对此,他只有全力打压,甚至是用些更非常的手段,将眼前的这个威胁铲除掉。”说到这儿,杨震便住了口,只等天子自己去琢磨。

    而万历只略作沉吟,便明白了杨震所说的是谁了,除了工部侍郎左云迁,没有第二人能对上这一说法。要知道,郎中之后,再进一步便是侍郎。虽然再上面还有个尚书,可那是九卿高官,没有几十年的官场历练是不可能坐上如此高位的,所以作为尚书的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