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对,身为锦衣卫大头目的他压根不会畏惧这些家伙,只要天子一直信任着他,他便是不败的。反倒是那些官员们,倒是要掂量一下了,锦衣卫可是有太多手段来对付他们了。

    杨晨却摇头道:“二郎你领会错了,我指的并不是因此可能给你带来的麻烦,我知道,你也不是个怕麻烦的人,他们吓不倒你,我指的是,对天下,对历史的影响,那后果你想过没有?”

    一直以来,作为穿越客的杨震虽然改变了不少历史的走向,但更多的只是被动去做,或者是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改变。可现在,他是要主动去改变既定的历史进程,这显然会给人以更大的压力。

    不想杨震的回答依然如之前般的确定:“想过,但我并不认为这么做就会比原来的要坏。大哥你不是告诉过我么,就是因为这次的国本之争,导致君臣失和,当今天子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最后甚至三十年不早朝,不见外臣,这才让大明朝彻底滑向了无可挽救的深渊。

    “还有就是那些臣子们所推举的朱常洛,他才刚登基不到一月便死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让朝局更加动荡,而他的两个儿子,也根本不算明君,这一连串的错误,才导致了大明最后走向灭亡。

    “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出些改变呢?在我看来,这一选择无论如何都不会比前一个要差,你觉着呢?”说到这儿,杨震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的兄长,等待着他的回应。

    一怔之后,杨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被兄弟给说动了。确实,仔细往后想,大明的将来不可能比原来的历程更加不利了。既然事实已经表明这条路是死路,那身为有先知之能的穿越者,为什么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而不是试着走另一条道路呢?

    或许,这条路依旧布满了荆棘,但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它是否可以挽救大明王朝呢?

    越想之下,杨晨越觉着此话在理,最后不觉有些苦笑地道:“本来是想劝你的,结果反倒被你反过来劝说了。”

    “看来大哥你是认同我的意思了?”

    “这确实值得一试,不过也颇为不易,朝中官员的态度几乎是一致,以你我之能,可改变不了太多。”

    “事在人为。而且大哥你莫要忘了,真正最是坚持这一点的,可不是我们兄弟二人,而是当今天子。只要我们和他好好配合,扭转这一局面也未必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杨震见兄长已经意动便忙又打气似地道:“何况,现在还有的是时间,只要拖上一段时日,我相信总有聪明人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好吧,一切就如你所说。希望这一次,真能遂了天子之意!”杨晨正色地一点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当务之急,却还是先为陛下解了燃眉之急,让官员们暂时停止眼下不断的进言。而这,也需要有人站出来。”杨震又道。

    杨晨这回却没有自告奋勇,因为他很清楚,这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一旦真有人照着杨震的意思上奏天子,以皇长子的年龄,和皇后尚无所出来做文章,或许有些人会认可,但更多的人却会认为此人是在阿谀奉承天子,一定会将之视作另类,甚至是奸佞的,到时此人在朝中的名声可就彻底完了,甚至会饱受其他人的冷落与打压。

    在朝中为官,人脉关系一向是重中之重,不然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潜流所吞没。这种滋味儿,杨晨以前尝到过,他可不想再来第二次了。哪怕这么一来会有极大的好处——天子将会视你为心腹——但除非是杨震这样的人物,否则都很难保全自身。

    但杨震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不可能上这种奏疏的,这事儿就只能交由某位朝廷官员来做了。

    杨震立刻就明白了兄长的心思,自然不会提出如此要求,便道:“大哥放心,此事上我还是能够找到合适人选的。”确实,如今他杨都督手下也不全是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了,一些没什么势力的文官也在暗地里投靠过来,这让他在朝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那便好……”杨晨有些勉强地一笑,似是放松,又似是感到尴尬。

    不过杨震倒并未因此感到什么不快,这也是人之常情么,不是没有其他路可选,谁会走这一步呢?事实上,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兄长去做这等冲锋陷阵的事情。只在脑海里略一翻扫,他已有了恰当的人选——张润晟!

    次日中午,正在都察院里闲坐的张润晟便接到了一封请柬,当看到是杨震让他晚上过府一叙后,这位四十来岁的御史的精神便是一振。

    这位张御史的官场生涯确实颇为坎坷不顺,直到三十多岁,才勉强考中了三甲同进士。然后经过十年沉浮,才终于在都察院中有了一个位置。不过无论是名气,还是能力,和都察院里的那些锋芒毕露的同僚一比,他都显得那么不起眼,照此下去,他只会这么蹉跎一生,最终以六七品的官职告老,落得个两袖清风,一事无成的结果。

    但张润晟却实在不希望自己的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而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的籍贯了——他是湖广人。

    不过现在毕竟不同以往,内阁当家作主的也不再是那位叱咤风云的湖广江陵人了。好在,他知道另外一个湖广人的权力也不算小——杨震!虽然锦衣卫和文臣体系一向格格不入,一旦被人知道他投靠锦衣卫,势必会为人所排挤,但处境都这样了,他张御史还会顾虑这些么?

    所以,去年开始,张润晟就有意去交好杨震。对于这么个投靠过来的同乡,杨震倒也没有拒绝。只可惜,这大半年来,杨震都没能让他做点什么,这反倒叫张御史有些不知所措了。

    而今日,杨震突然请他过府说事,显然是要用到自己了,这让张润晟自然有了些企盼,觉着自己的机会或许已经到了。

    所以下值之后,张御史都没有回家,只在外面的馆子里胡乱吃了点东西,眼看天黑,便赶紧来到了杨府求见。

    杨震倒也没想到这位居然来得这么快,只好放下碗筷,将人请到了书房说话。

    看到杨震如此郑重的模样,张润晟的神色也变得更加的紧张:“不知杨都督叫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我今日请你来,确实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张御史你来做。”说着,杨震把话一顿,又盯着对方:“而且一旦这事做了,你的处境会有些不妙。当然,我是会照看着你的,断不会真让你出了什么事,而且事成之后也一定亏待不了你。”

    听他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张润晟不觉用力地咽下了一口唾沫,但随即,还是抬头看着杨震:“既是杨都督你的吩咐,我张润晟一定不会推辞!即便再难,也会尽全力去做好,还请大人直说吧。”

    “好!”杨震满意地一笑,这才道:“你应该知道最近朝中官员一直都再劝陛下早立储君一事吧?”

    “这个,下官自然是知道的……”我本也打算上这么道奏疏,只可惜连这种事情都似乎轮不到我……张润晟有些悲哀地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我要你做的,就跟此事有关,不过,却不是劝陛下立储,而是相反,让陛下暂缓此事。”杨震说着,便把早准备好的说辞放到了案上轻轻推了过去:“其中理由我已经想好,你只需要斟酌着措辞写就一份奏疏便可。”

    “啊……”张润晟明显吃了一惊,身子更是一抖。

    作为朝廷官员,他纵然再被人孤立,却也知道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一旦自己此时公然和大家唱反调,其下场自然很是不堪。

    看着他为难而不安的模样,杨震也不做声,只是在那儿靠着椅子背,缓缓地喝着茶水,只等对方自己权衡。

    而在吃惊之后,张润晟又迅速冷静了下来,并有了某个认识——显然,这是自己能否得到杨震信任的考验了,为此,自己是否可以冒这个险呢?

    对了,还有天子,此奏疏既然是要送与天子的,那陛下那儿也必然会知道自己,这……

    “我本就在朝中没有什么立足之地,也不差这一下。那就赌这一把,大不了提早回乡便是!”一番左思右想之后,他终于把牙一咬,做出了决定。

    随即,张润晟看向杨震,用力一拱手道:“下官既为人臣,自当为陛下分忧,此事就交给我来吧!”神色间颇有些壮烈的意思……

    再次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的大力打赏和月票支持,这次实在是让路人受宠若惊,不知说什么才好了,唯有写出更好的内容来回报了。。。。。

    因为历史类本就在网文里比较冷门,再加上路人并不是什么大神作者,只求各位书友可以订阅,不求什么月票奖励,所以也没在文后求过太多,不想今日居然会有书友如此大力支持,实在叫路人既感激又有些惶恐了!!

    但既然有喜欢望着你百度这位书友如此支持了,路人也就再厚颜叫嚷一声吧,求各位书友能投些月票给本书,路人拜谢了!!!!

第八百七十章 倒霉的张御史(上)

    杨震的提议确实不错,但万历却依然感到有些难办,因为这等事情似乎不是他这个天子能主动提出来的,不然就显得有些怪异了。

    确实,一般来说,做皇帝的有了什么想法,都会有深体圣意的臣子们站出来帮他把话说了,如此,天子只需要一个顺水推舟,便能把自己的意图完美地贯彻下去,在史书上也不会露出什么马脚。

    但偏偏,这一回,虽然万历已然心动,他却找不出太可信的官员来主动提出这一方案,这让他不觉有些气闷,总不能再叫杨震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跟其他官员那样上这么道议论立储之事的奏疏吧?

    他想看到的奏疏没有来,倒是那些不断劝他立太子的奏疏这两日里反倒是多了起来,虽然只是些六七品的官员送来的无足轻重的东西,但其背后所蕴藏的深意,如今的万历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为此,之前被杨震的一番劝说才稍稍安定的皇帝又不觉有些烦躁起来,尤其是今日,当他在十多份奏疏里再次看到有这样意思的奏疏,而且一来还是三份时,他的忍耐便来到了极限。

    “当真是岂有此理!难道朕立谁为太子,何时立太子都要由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说了算了么?”愤怒之下,万历猛地就把手上正翻看的那份奏疏丢在了地上:“张鲸!”

    “奴婢在……”侍候在旁的张鲸有些胆战心惊地答应了一声,他知道,这时候绝不能触怒天子,不然下场一定很不好过。

    “今后凡再有这样的奏疏送进来,你们全给朕扣下了,朕不想看!”万历气鼓鼓地道,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你们不断进言,我制止不了,那我不看总行了吧。

    “……奴婢领旨!”张鲸苦恼地答应了下来。他很清楚,这事儿可是个大黑锅,一旦事情被外面的官员所知,他们一定会把怨怼之心撒到自己头上,到时天子若再不为他说话,结果必然很是不堪。但既然是皇帝身边的人,这种事还是得做的,黑锅也还是得背。

    在迟疑了一下后,他才又看了一眼御案上的那一大叠奏疏:“陛下,那今日的这些……”

    “也把上面写什么国本、储君的奏疏都给朕拿走了,朕不看。”皇帝赌气似地把正好落在眼前的那份写明了奏立储事的奏疏拿起就是一摔,啪啦一声,那奏疏便被他摔得打了开来,露出了里面的内容。

    见皇帝的反应如此激烈,张鲸再不敢迟疑,赶忙上前就欲抽走那几本惹天子不快的奏疏。可就在他的手触到眼前这一份,也想将之拿走的时候,皇帝突然一把按住了他:“慢着。”却是他在不经意间瞟见了其中内容,发现里面所写并不是自己所厌恶的东西,而是……

    见皇帝如此模样,张鲸自然不敢不听话,只好有些尴尬地停在了一边,只等万历下一步的吩咐。

    而在看着这份出人意料的奏疏后,万历脸上的阴郁之色迅速就消散了,转而变作了欢喜之色:“居然真有人在为朕作辩解了,朕确实就是这么想的……唔……”

    随后,他就想起了一事:“这两个理由,不正是杨卿他为朕所提么?莫非这个……”说着,他拿起奏疏的封面,看了下上疏官员的名字:“这个张润晟莫非是杨卿安排的?他知道朕不好开这个口,所以才做此安排?”

    越想之下,万历觉着这越是在理,不然这天下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一认识,让他既感高兴,又对杨震有些感激,能有这样为君分忧的臣子,实在是太好了!

    而后,他又迅速想到了什么,拿起一边的御笔,刷刷点点就在上面留下了几句话,而后交到了还在呆立的张鲸手中:“去,这就把此疏交给通政司,让他们明发天下,好叫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忠体国!”

    张鲸赶忙答应一声,也不敢拖延,立刻就捧着这份奏疏匆匆而去,而他身后,万历则是满脸的笑容,他知道,至少几年时间里,自己是不用再为此事感到头疼了。

    在这件事上,万历的判断还是相当精确的。此疏一经明发,尤其是当上面还有天子御批的认同文字之后,那些朝臣一时竟再无法对此事继续追迫了。

    他们之前所以能紧追不舍,不断从各种途径让天子早立储君太子,只是因为站在了大义的名分上,如此才不怕天子怪罪。但现在,当有人把他们的疏漏给说出来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若继续追着不放,只会让人认为他们这是在没事找事,甚至是对纲纪的扰乱。官员们的立身之本就在于此,又怎敢越此雷池呢?

    所以只一日时间,之前暗地里串联的,蠢蠢欲动,想要用各种手段继续行劝说之事的官员们就彻底偃旗息鼓了。他们很清楚,至少在皇长子长大之前,或是皇后真有所出之前,他们是无法再次拿这个说事了。

    但同时,不少人也对此更加的忧虑起来。很明显,这是皇帝的缓兵之计,而为的,就是郑贵妃!

    倘若说之前他们做这些只是因为隐隐的不安,生怕皇帝做出什么使江山不稳的错误决定来,那现在,一切似乎已经摆在了明面上,皇帝显然是铁了心要为郑贵妃争取到一个能让她儿子被册立为太子的机会了。

    这,可不是朝中最是讲究礼仪的官员们所能接受的。但事实又摆在面前,他们却又无可奈何,那么唯一的宣泄办法,就是迁怒于人了。而这个人,自然就是上这道奏疏,从而让皇帝找到合适借口的张润晟!

    顿时间,张润晟便成了众矢之的,他的悲惨日子也就随之开始了。

    本来,没什么背景,没什么靠山的张御史在衙门里就几乎没人搭理,现在情况就显得更加难过了,所有人都不拿正眼看他不说,时不时地还有人在他身边含沙射影,明朝暗讽。

    而后不久,都察院的上官们也不时因为各种有的没的小事将他提了去好一顿的训斥,完了还有不少同僚在那儿幸灾乐祸,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公敌。

    待他从衙门出来,一路之上又能听到身后左右不断有人指指点点,说着他是如何的为求富贵不惜一切。而当他想分辩两句时,对方却又跟见了鬼一样地扬长而去,压根就没有和他说话的兴趣。

    这等被所有人针对排挤的感觉可实在是太糟糕了。但这却也在张润晟的预料之中,当他把那份奏疏投递出去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这是自己想要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的唯一选择。因为他很清楚,真正能决定自己是否能在官场立足,甚至不断提升的,压根不是同僚们的态度,而是皇帝的圣心,这一点,从之前许多的前辈那儿便可知端倪。

    而现在,他张润晟要做的,就是顶住各方的压力和谩骂,等待着机会的到来。而且他甚至觉着,那些同僚们对他的态度越是恶劣,自己将来所能收获的好处也会更多,毕竟皇帝是不会把这么个忠心的臣子给抛弃的,不然今后就不会再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了。

    但显然,张润晟还是有些高看自己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了,当皇帝从奏疏里看出这是杨震的授意后,只会感激杨震而没有把他张润晟放在心里。同时,他也低估了那些官员对他的恼恨,某些人可不满足于口舌间的奚落,他们已有了进一步的行动。

    五日之后,当张润晟于中午再次从都察院的衙门里缓步走出时,身后依然有不屑的声音传来:

    “都说忠心的狗儿最得主子欢心,怎么这儿某条狗却如此不堪呢?”

    “或许就连他主子都觉着他所作所为太过无理了吧,所以便将之弃如敝屣了。”

    “真要这样,却是何苦来哉……”

    听着背后幸灾乐祸的说话,张润晟的脸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这几日里,他确实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而且还不能反击发作,这让他的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这种感觉,直到他走出衙门口,依然如此,脚步略显虚浮,目光也有些发散,就连正朝着这边而来的一辆马车都没看到。

    待听到身边传来一声叱喝时,张润晟方才回过神来,赶紧往边上避去,但却晚了半步,身子一挨,正撞在了车辕之上,让他本就瘦弱的身子猛向前跌去。

    张润晟一声惊呼,结结实实地碰在了地上,只觉着一阵疼痛从着地的前臂和胸口处传来,半晌都透不过气。正在这时,马车上却跳下了两名高大的身影,当即就一把将他从地上揪了起来:“小子,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冲撞我家侯爷的车驾,是想图谋不轨么?”

    “我……”张润晟正待分辩,一只拳头已带着呜呜的呼啸声迎面而来,正打在了他的面门上,这一下,顿时就把个张御史给彻底打蒙了……

    多谢书友28125221、 书友18672397和书友zgdzsjh的打赏月票方面的支持。。。。。。

第八百七十一章 倒霉的张御史(下)

    这是一场从所未见的殴打,堂堂的朝廷官员,都察院御史,居然就在自家衙门口被两名凶狠的恶奴狠狠地一顿猛打,而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其他的同僚,以及衙门里的差役却就这么冷眼旁观,别说上前救助了,就是喝止两名恶奴暴行的声音都没有。

    事实上,在当头迎了几拳之后,张润晟便已彻底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