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以他这种性格是很不适合担任锦衣卫镇抚这等职位的,毕竟这职位在锦衣卫里权势不小,更时常会因为需要而得罪人。奈何他这官位却是得自自己的老子,作为世家子,即便明知这位置坐着不容易,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说来也是运气,正因为他不会有争竞之心,反而让他跟刘守有这个上司间关系变得很不错,后者都不必担心这个下属会对自己不忠,或有另外什么想法,所以石涛这个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便一做做了三年。

    也正因为觉着石涛这个人比较听话,又容易控制,故而每当他有一些什么小要求时,刘守有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让石涛在锦衣卫里的地位也显得很是稳固。

    只是最近,随着杨震的异峰突起,以及与东厂那边不时发生的摩擦,就让石涛感到有些头疼了。因为刘守有已几次跟他明示暗示,让他与自己联手对付杨震,而石涛却实在不想搀和进这样的纷争之中,同时又不敢得罪顶头上司,所以这日子就过得不那么舒心了。

    尤其是这几日,当他得知皇帝有意让杨震当这个镇抚时,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显然,因为自己的低调,连天子都忽视了锦衣卫里还有石涛这么一号人的存在,这让他难得的对以往自己的处事方法有了一些后悔。但现在后悔显然是有些迟了,因为他已没有了回头的可能。

    当数日后杨震突然造访拜见石涛时,石镇抚就是这么个复杂而矛盾的心情。而当他听家仆禀报说是杨震登门求见时,心里更是有些紧张起来了:“他此来有何目的?莫非是冲着镇抚这个位置而来?”

    虽然心下忐忑,可人都上门了,石涛这个好人当然不可能做出闭门不见的决定,便吩咐下人将杨震带进自己的书房说话。

    别看石涛身在锦衣卫,担任的又是武职,可他自身的文化品味还是挺不错的。书房里不但摆着不少经典,而且还挂了好几张古人的名画,再加上旁边香炉里不断升腾起来的淡淡的檀香味,让整座书房显得格外的脱俗。

    杨震在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后,便忍不住赞了一声:“石大人果然品味不俗,非我等粗人可比哪。”

    “杨千户太客气了,本官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和真正的文人雅士相比还算不得什么。”石涛忙谦虚地说道。

    “大人过谦了。在下也是见识过不少官员家里书房的,他们可没有大人这儿雅致,这种品味可绝不是一般人能学来的。”杨震又道。

    见他说话如此中听,石涛脸上虽然露着笑意,说着谬赞之类的自谦之辞,心里却更生警惕,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杨震一定是想要自己做什么为难之事才会说这些话的。

    在互相吹捧寒暄了几番之后,石涛才试探着问道:“不知杨千户今日突然造访本官所为何事哪?”

    杨震早看出对方有些不安了,便笑了一下道:“在下今日来拜见石镇抚为的是两件事情。这第一嘛,便是来见个礼。自下官任职镇抚司以来,也颇受大人你的提携照顾,却一直都不曾真正道过谢,实在是心中有愧,故而今日前来。”

    “杨千户这就太客气了,你我同在镇抚司里当差,互相照顾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嘛,何来惭愧之说。”石涛平和地一笑道,但同时心里却更加警惕起来,对方的态度放得越低,接下来提出的要求可能越过分。

    杨震当然看出了对方的戒备之心,但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只见他继续道:“这第二嘛,便是下官听说了一桩事情,还想向大人你打听一下是否确有其事。”

    “哦,却是什么事哪?”

    “前几日里,下官便听人提起,说是朝廷对此番山西平乱的有功之人都做出了封赏,其中钟大人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而几位锦衣卫中的同僚也各自有了升赏。对此,在下是深为这些同僚感到高兴的,可结果到我这儿,却出了点岔子。据说,陛下有意将下官提拔为锦衣卫镇抚,不知石大人可曾听说过吗?”待话说到最后,杨震的目光便锁定了石涛。

    “果然来了!”石涛心里暗自发紧,目光都不怎么敢与杨震相交接了,顾盼两旁,口里却道:“这事本官倒也曾有所耳闻,却不知其中真假。”

    杨震当然不可能让他就这么含糊过去,便道:“一开始,下官也以为这只是谣传而已,倒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可这两日里,我却见了好几个之前的同僚,他们都得到了封赏,还有人也与我提及了这一点,这才有些信了。不过下官却也有些疑惑,我锦衣卫一般来说该是一南一北两大镇抚而已,现在大人身为北镇抚司镇抚,南镇则由罗遐罗大人担着,那朝廷怎么会有这么个决定呢?”

    “我怎么知道陛下会有如此想法?我还纳闷呢!”石涛心里不满地想着,口里却道:“或许只是谣传吧。当然若朝廷真有意让杨千户你来当这个镇抚,本官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我也觉着这个位置你比我要更合适些。”

    “当真?”杨震一听,眼中更是放出光来,紧盯向石涛:“大人真想过让位于下官?”

    石涛没想到自己的一句客套话竟让杨震当了真,心下便有些不快了,面孔微微一板:“不过这事却并非私事,不是我这个镇抚司镇抚一人说了算的,故而即便真有此一说,最终也未必真能成。”

    “是啊,下官也觉着是这么个结果。不过下官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问……”

    “你最好还是别问!”石涛虽然想这么回他,但最终却只能违心地道:“杨千户你请说。”

    “就下官得到的消息,在这事上陛下是想让我当这个镇抚的,而冯公公却以大人并无过错,就这么让人取代了颇为不妥的理由加以否决,却不知大人对此有何看法哪?”

    “我能有什么看法?我最近就因为这事而左右为难呢。陛下那边我不敢违背,可冯保那儿我更不敢得罪,你说我该怎么办?”心里想着这些,石涛却把口一闭,不肯作出回答了。

    杨震却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见他不说话,便继续道:“若这事放到下官身上,下官是一定会选择听从陛下的意思,把位置让出来的。虽然冯公公所言在理,可陛下是君父,岂能违背圣意呢?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杨千户果然是个忠心的臣子,本官当真是有些佩服哪。不过这事终究并非事实,所以你我就不必为此伤脑筋了。”石涛这是借口说此事并非事实来拒绝杨震的提议了。

    杨震当然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也知道他为何会做出这个决定。除了因为这是冯保的授意之外,更因为他自身也并不想交出现在的位置,虽然锦衣卫镇抚的名声不是太好听,权势也不是太大,可这总能给他带来不小好处的。

    在道出自己的心意后,石涛便有些不安地看了杨震一眼,生怕他恼羞成怒下会翻脸。但出乎他的意料,杨震的脸上却没有半点不快之色,依然是笑吟吟的,还点头附和道:“大人所言甚是,这等庸人自扰之事咱们又何必伤脑筋去想呢?”说着,便站起身来,朝着石涛一拱手:“那下官就告辞了。”

    “这便要走了?他此来只是来试探我心意的吗?难道就没有其他打算和准备了?”看着杨震这么做,石涛反而有些不安了。毕竟他也是见识过杨震手段的,更听说过他之前的种种事迹,总觉着这不是个容易放弃和好说话的人。

    不过虽然心里疑惑,见杨震不再纠缠于此,石涛还是松了口气的,以他的性格,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属难得。若非有来自冯保方面的压力,让他必须态度明确,只怕他还会留些余地呢。

    当石涛照着礼节起身将杨震送出书房,最后拱手示意时,杨震却突然又停下了脚步,状似无意地看着石涛:“对了,险些忘了还有一事。”

    “嗯?杨千户还有何事要说?”不知怎的,石涛见他回头,心里便猛地一紧。

    “前日万年县那边出了一桩斗杀人的案子,那凶手不但杀了人,还伤了数名衙差,却被刚巧路过那边的下官带人给拿下了。那人被我手底下的兄弟拿住后,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乃是石镇抚您家的公子,却不知可有此事哪?”杨震说着,脸上的笑容已变得有些冷冽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谋位(中)

    听清楚杨震所说之话后,石涛的脸色就随着心一道往下沉去,他这才明白杨震今日为什么就敢这么上门来说那番话,原来他手里早就捏着筹码了。

    老石家三代单传,只有一支香火,正因如此,性格比较内敛的石涛才会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当上如今的北镇抚司镇抚。而他这个独生儿子石远征的性格又与老爹完全不同,一贯嚣张跋扈,总是爱惹是生非,为此石涛没少给他擦屁股。

    现在一听杨震说是拿下了自己的儿子,石涛心里顿时就信了三四分。这两日里,他还真没在家里见到自己的儿子呢,本以为是这小子去了哪儿野了,现在看来,分明是被落在了杨震的手里,而且还被扣上了杀人大罪,这下事情可就麻烦了。

    见石涛一副阴晴不定的模样,杨震便又淡笑着问道:“大人,这不会真那么凑巧,咱们大水冲了龙王庙,把石公子给拿住了吧?”

    石涛勉强笑了一下,这才问道:“却不知那人犯叫什么名字,又是个什么模样。”

    “他报的姓名是石远征,至于模样嘛……”杨震将石远征的长相略略描述了一下,随即便又皱起了眉来:“这……现在想起来,他与石镇抚还真有着几分相似呢,难道……”

    石涛这下是真有些慌了,神色紧张道:“怎会如此?我那儿子怎么就会因为杀人而被你们给抓住了?”

    “说来也是凑巧,那日几个锦衣卫里的兄弟拉了我去大兴县那边饮酒。不想刚到那儿,就遇到有公差正被一个身上沾着不少血的公子狠打,于是下官就让手下兄弟出了手,帮了那些公差一把。但随后,那些公差却只说此人犯了杀人重罪,还拘捕伤了他们,不过他们却把人交给了咱们便走了。

    “当时,下官还觉着有些奇怪呢,怎么这些衙差如此不负责任,问了那人犯后,他便一口咬定自己是石大人家里的公子,还威胁我们让我们赶紧把他给放了,不然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那个……大人,这位石远征该不会真是令郎吧?”杨震一副不信地模样又追问道。

    石涛没有回答,只是含糊地道:“这事我得查查看才能知道真相到底为何,杨千户,你能否先把人留在自己手里,等我的消息?”

    “这个……大人既这么吩咐了,下官自当遵命。不过人命官司毕竟非同小可,京城这儿又人多嘴杂的,所以还请大人早给个答案才好。”杨震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石涛一眼,这才告辞离去。

    石涛如何不明白他所说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心就更是发沉了:“好你个杨震,当真是有些手段。明知道我不可能答应你无理的要求自动辞去镇抚之位给你让路,就用这等卑鄙手段来要挟我!”这越想之下,他的面色就越发阴沉了:“来人!”

    “老爷……”早在一旁发现石涛神色有意的心腹管家有些忐忑地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应了一声。

    “我来问你,这几日里少爷可有回家吗?”

    “这个……”管家自然知道自家老爷和少爷之间的摩擦,便有些吞吐起来。不过看到石涛那对怒意勃发的眼睛,他便不敢再作隐瞒了,赶紧道:“回老爷,这几日里,少爷都未曾回来。他之前曾说要和几个新结实的朋友好生聚几日的……”

    “果然……”石涛心里猛地咯噔一下,知道杨震所言十有**是事实了,这下自己可就有大…麻烦了。

    此刻,已离开石府的杨震嘴角正带着一丝笃定的笑意,轻快地策马走在有些空旷的街道之上。他的脑海里还在闪着之前与兄长的一番对话——

    当时杨晨很有些不以为然地指出想要让石涛自己把位置让出来可不容易。无论是从他自身的利益出发, 还是从不敢得罪冯保这一点来看,石涛都不可能按照杨震的心思把镇抚这个官职给辞去,给杨震腾地儿的。

    但杨震却笑道:“大哥,若是循正常途径行事,咱们自然不可能让石涛乖乖地将位置让出来了。但只要用些手段,事情却未必没有希望,谁都会有弱点罩门的,石涛也不会例外。”

    身为锦衣卫里的一员,杨震早就了解了石涛这个上司家里的具体情况,也知道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石远征喜欢惹是生非的性子。于是便略施小计,让这个冲动的少年公子与人因为口角而动起手来,又巧妙地让他杀了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做了,只要引导万年县的公差过去捉人,自己又及时带人赶到,把人从这些差役的手里给要过去,一切就都由他这个锦衣卫千户说了算了。

    现在这么大一块筹码捏在手里,还怕石涛他不乖乖就范,将位置给腾出来吗?

    虽然这么做确实有些阴险,但杨震为了能早日掌握足够的权力,从而与刘守有,与冯保他们争斗到底也就顾不得这许多了。接下来,就得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几日之后,镇抚司内。

    刘守有很是不敢相信地看着面前这个急急来报信的宫里之人,面容都有些扭曲了:“你说什么?石涛他递了表章向陛下请辞?”

    “正是。这是冯公公刚得到的消息,就赶紧让小的来给大人你报信了,还请大人赶紧阻止石大人收回决定。”

    “怎会这样?他表章里请辞的理由是什么?”刘守有神色阴沉得都能滴下水来。

    “他说他身有恶疾,恐无法胜任镇抚一职,怕辜负朝廷的信任,这才会自请去职的。”

    “放屁!我前两日见他还精神得很,怎么可能会有这等事情?他这分明是要与我为难哪,明知道我现在就是要他死死地占住镇抚的位置,居然就敢向朝廷请辞!”怒意勃发的刘守有已经出离愤怒了,说话也比以往要粗俗了许多。

    这也怪不得他,他是真感到有些恐慌了,至于原因,既有来自于冯保方面的压力,怕冯公公以为这一切是自己授意的从而大加怪罪,也有来自对杨震的畏惧。这小子也太有本事了吧,才几日工夫,居然就能把挡在自己面前的拦路石给搬走了,不,还是石头自己滚开的。

    那宫人见他一副紧张的模样,心里大为不屑,不过当着刘守有的面也不敢太过表露,只是再次强调道:“大人,现在奏疏还被冯公公扣着,可毕竟拖不了太久,还望您能赶紧说服石大人收回成命。”

    “唔,我知道了。”刘守有这时候才冷静下来,微一点头,打发了那宫人离开,然后叫来了下属道:“去,将石镇抚给我叫过来。”

    片刻之后,那手下就带回了一个消息:“都督,石镇抚这两日都没有来镇抚司,听说是病了。”

    “病了?嘿嘿,还真是病得及时哪。”刘守有冷笑一声:“既然他不来,那就由我去见见他吧。”说不得刘都督得用些强硬手段来留住石涛了。

    但他却不知道,一切都已有些太迟了,因为宫里的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

    “陛下,您怎么到司礼监来了?有什么吩咐的话,您叫人来知会一声便是……”司礼监内,冯保跪伏在地,有些忐忑地看着突然而来的万历。

    小皇帝嘿嘿一笑:“朕是在那边闷得慌了,又想念大伴,便过来这边转转。你起来吧。”说着,他的一双眼就在冯保刚才所坐的那张桌案上打了个转,那上面堆放着如山的奏疏,都是等着司礼监用印批红。

    待冯保起身之后,小皇帝才缓步来到桌案前,随手拿起几份奏疏翻看起来,口里还说道:“朕每日里批阅由你与张师傅送来的奏疏时还多有抱怨,觉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可今日看了大伴你这儿的奏疏,朕才知道原来朕每日看的那点实在算不得什么。”

    “陛下这话让奴婢可有些汗颜了。其实这批阅奏疏也不是太难,只要抓住重点,少顾枝节便可,奴婢也是经过几年的磨练才熟悉的,陛下只要多多批阅,总会超过奴婢的。”冯保一面说着奉承之话,一面心下暗暗猜度着万历的来意,小心地观察着他的神色举动。

    “是吗?看来朕今后还需多多用功才是哪。”万历随口说着话,目光却依旧在桌案上逡巡着,手还不时翻动着,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难道他在找那封奏疏?他怎么知道……”冯保顿时就猜到了皇帝此来的目的,心里更是一沉。不过却也不是太紧张,因为那封石涛请辞的奏疏早被他藏起来了,并不在这桌案之上。

    可就在冯保有些得意地以为皇帝必然会白辛苦一场时,万历的手突然一顿,目光落在了一本奏疏之上,并将之拿起展开看了起来:“大伴,这道奏疏你可看过了吗?”说着他便把一道封面上就直白地写着“臣锦衣卫镇抚石涛请辞一切官职”的奏疏给亮到了冯保的眼前。

    一见此疏,冯保的脸色顿时就是一白:“怎么回事?这份奏疏怎么竟还在这儿?”

第四百四十二章 谋位(下)

    见到这份奏疏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确实会叫冯保大感意外与吃惊,因为他记得很是清楚,自己为了万一起见,并没有将石涛的这份请辞奏疏留在这儿,怎么它又自己跑了出来。

    但随即,冯保便瞧出了问题来了。他还记得前两日当自己刚见到这份奏疏时曾因激动而将一大团墨迹滴落在这份奏疏上,可万历现在亮给他的这份奏疏里却并没留有任何的墨迹。换句话说,这份奏疏并非冯保之前所见的那份。

    “怎会如此?是什么人带了这份奏疏进来的?”冯保确信刚才小皇帝是不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偷拿出奏疏来而不被觉察,那就只能是自己底下的那些人做的手脚了。想到这儿,冯保的心里便是一紧,警惕地扫了眼周围那十多名很是规矩地站着的小黄门,这些人都不能留了。

    “大伴,你有听朕说的话吗?”见冯保久久不语,万历有些不耐烦地又叫了一声:“这奏疏你可曾看过吗?”

    冯保这才回过神来,事到如今自然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奴婢并没有看过这份奏疏……咦,石涛他一直干得好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