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这案子审得就更是顺利。虽然百姓们对此大感不解,难道是这些官员都良心发现了,还是说朝廷就是有这等威严能叫贪官不敢狡辩。但无论如何,案情能有如此进展,许多贪官污吏纷纷落马定罪总是叫人拍手称快的。

    只有少数一些明眼人瞧出了其中另有乾坤。这不过是一场妥协而已,胡霖等人的牺牲,换来的是张家的太平。君不见这次审案,江陵张家不但未损半点羽毛,甚至连提都没有被人提及,似乎早已被人遗忘。

    不过无论如何,胡霖、任怀古、花慕春等官员的政治生命是彻底终结了。等待他们的不是死罪,就是流放抄家,没有人再会去关心他们。倒是许多人开始关注起朝廷将派什么人来接替这大把的空缺,这里毕竟是富庶的湖广,是当今内阁首辅张太岳的家乡哪。

    很快地,消息也从各处传来,朝廷将从南方各省调出一部分官员来填充空缺。至于那些官员原来的位置,将从明年科举进士及往年及第者中选拔可用之人。不过这一切都要待到明年开春后了。

    得知这一消息时,杨震已与杨晨重新见面。杨晨比起之前来已恢复得差不多,除了脸色还带着些苍白外,身子已是大好。不过或许是遭逢牢狱之灾的后遗症,如今的他比起以往要沉默许多,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杨震就转告了兄长:“大哥,这次要是你能高中进士,说不定就不用像往届前辈般等官了。”

    朝廷每三年都会产生两三百名新科进士,但天下间的官位就这么多。所以有许多进士——尤其是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将需要等上一段日子才能被朝廷委派任官。而今年因为湖广这一闹,明年新科进士的前程倒比往届要好上不少。

    “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我只望能高中,便已对得起祖宗和自己了。”杨晨的心却很平,随即又想到了什么:“现在已是腊月,我觉得还是早些启程去京城为好。”春闱在二月,照时间来算不过两月光景了。

    “大哥打算何时出发?”

    “本来打算回江陵祭拜父母先祖后再出发的。可在这儿耽搁了太久,而且这天气也不甚好,我觉着还是早些动身为好!”此时他们兄弟依然身在武昌城中,毕竟事情没有完全结束前杨震是走不脱的。

    “既然如此,那我与唐百户他们说去。想来他们也不会为难你的。”杨震思忖后说道。虽然现在依然由锦衣卫安顿他们,可他们要的人是杨震,对杨晨自然可以网开一面了。

    “那二郎你又有什么打算?”杨晨顿了一下,又放低了声音道:“当锦衣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哪。”在正统读书人看来,当兵已是落了下成,当锦衣卫这样的特务密探就更让人不齿了。

    杨震虽然并不认同兄长这一观点,但也不好明说,只是含糊道:“待我问过百户后再决定吧。要是他们肯放人,我倒想随大哥一道进京,也好有个照应。”

    杨晨听他这么说,脸上就现出了笑容来:“如此是最好不过了。其实当初他们也是迫于无奈才让你进锦衣卫的,现在事情既了,你走他们也不好拦你。”

    “大哥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杨震心下暗自苦笑。

    待杨震找到唐枫将兄长欲往北京一行的意思说明之后,唐枫也没有阻拦之意。但随后又道:“你来的正好,有京城来的大人想要见你,你随我去一趟巡抚衙门吧。”

    该来的终于来了,看着唐枫严肃的模样,杨震知道对他的最终考验终于来了。

    半个时辰后,杨震被唐枫带到了原来的巡抚衙门的偏厅——此时这儿已成为了锦衣卫的天下——见到了一名满面阴沉的干瘦汉子。此人正是前来湖广查案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汪魁。

    汪魁上下打量了杨震好一会,才说道:“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杨震你这么年轻实在是叫人吃惊哪。”他口里说着吃惊,但像花岗岩一样古板的脸上可看不出半点吃惊的模样来。

    “大人谬赞了,属下只是照职责行事而已。”

    “是吗?你是何时入的锦衣卫?以前是何身份哪?”

    果然就像唐枫他们所料想的那样,只说了没几句话,汪魁就开始盘问起杨震来。好在他们早有准备,杨震就一一作了回答,说自己是一年前入的锦衣卫,还点出了自己曾是县衙都头的事情来。锦衣卫向来喜欢把人安插到各处衙门里好探查到更多隐秘,倒是符合他们的一贯行为的。

    其实对这些汪魁早已从锦衣卫湖广千户所的资料里看到过,此时再问不过是作个核实。但随后看似闲聊的盘问才是最关键的:“听说你为人机敏,才进来没多少日子就深受唐百户和翟千户的看重。我与翟千户向来关系不错,不知他最近可好哪?”

    这才是他真正要问的事情了。但唐枫他们早就作足了准备,杨震便道:“回大人的话,翟千户如今身子很不好,再加上天气原因,已很难下地了。”说话间还七情上脸地露出了担忧之色。

    “哦?翟千户竟已病得如此之重?看来都督的决定是正确的了。”汪魁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杨震还没什么感觉呢,那边的唐枫却变了脸色:“大人,都督有何决定?”

    “哦,瞧我这记性,居然把这事儿给忘了。翟渠已老病多年,再不适合当这个锦衣卫千户。所以都督已决定另派他人接管这个位置了。至于翟渠嘛,这次我回京就会将他带回去了。”

    “什么?此事万万不可!”一向沉着冷静的唐枫当时就变了脸色,大声叫了起来。

    “嗯?你敢质疑都督的安排?”汪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皮笑肉不笑道。

    被他这么一看,唐枫才惊觉自己失态了,赶紧抱拳请罪道:“大人有所不知,千户已重病缠身,委实经不起长途舟车之苦了。还请大人代为向都督说项,即便去了千户之职,也不能让他回京城哪。”

    “这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更不是你所能够置喙的。别以为你们这回立了点功劳就自以为是了,你得明白自己的身份!”说到“功劳”二字时,汪魁加重了语气,似有所指。

    面对如此光景,唐枫已无力再争,只得住了嘴,心里却是大恨。

    而汪魁却并没有这样就结束了本次谈话,而是突然又看向了杨震:“既然你是我锦衣卫的人,为何会去提刑司举告?难道你不知道我们锦衣卫行事向来有自己的规矩吗?什么时候我们锦衣卫办事还要通过官府了?”这种突然发难的问法正是锦衣卫惯常所用的招式,往往能杀人个措手不及。而且这个问题还颇为刁钻,原来这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了。

    对这一质问,唐枫之前还真没有准备,心里一惊之下,脸色就更难看了。看来真像千户所说的那样,这关着实难过哪,汪魁是在处处寻他们的把柄了。

    在两人各怀心思的目光注视下,杨震犹豫之后红着脸道:“属下也是出于一时气愤才这么做的!当时,丁飞被胡霖的铁卫追杀而死,我是亲眼看到的,那可是咱们锦衣卫自己的兄弟哪……可百户大人总说要以大局为重,不肯让我们报仇,只是将一些证据送去了京城。

    “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但只凭我一人又奈何不了一个巡抚,最终才会出此下策的!要是大人觉得我做得不对,属下甘心受罚,却与百户和其他兄弟无干!”说到后面,杨震的声音也大了起来,眼眶也红了,一副据理力争的模样。

    “好小子,反应真快,演的也确实逼真。”唐枫悬起的心终于安定了些。

    “原来如此,为兄弟出头,你倒也算是个讲义气的人。很好!”汪魁虽然是在夸奖他,可脸色却并不好看,看来是对自己的这次试探问话一无所获是很不满意的。

    在扫了两人一眼后,他才有些不甘地道:“唐枫听命。你此番在湖广查贪有功,大大地长了我们锦衣卫的脸面,都督很是满意,特向天子请旨提拔你为锦衣卫的副千户。唐枫,这可是少有的擢升哪,还不谢恩!”说着从一旁取过了一道委任状。

第四十五章 各向南北(下)

    “唔……”唐枫闻言大感意外。这次他们分明是坑了刘守有一把,他不找由头惩治他们已算开恩了,怎么还会向天子请命升自己的官呢?这内里必然有什么问题。

    但在上命之前,他也不敢不接,只好屈膝跪下,一面说着谢恩的话,一面接过了委任状。打开委任状,仔细一看,唐枫的脸色就是一变,他终于知道对方这次玩的是哪一手了。

    同时,汪魁也开口道:“不过湖广这儿已有了人员安排,所以都督的意思是要将你调往他处当这个副千户。正好锦衣卫浙江千户所正缺个副千户,你就带几个人过去吧。”好一招明升暗降的高明手段,想着唐枫在湖广已扎下了根不好对付,就把他调去了他处安置,才好徐徐图之。而且只让他带几人过去,就更难在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立足了,即便他有副千户的职位,上面不还有个可以管着他的正千户吗?

    虽然已猜到对方使这一手的意图所在,但官大一级压死人,还有圣旨在手,唐枫又怎么可能说不呢?他只得黑着张脸再拜道:“属下遵命!”

    “很好,你起来吧。今后在浙江一定要好好干,莫要辜负了都督对你的心重。哦,还有,杨震你在此事上也颇立了些功劳,就连都督都知道你了。所以此番也点了你与唐枫同去浙江,你也不再是锦衣卫校尉,而是小旗了。”

    在锦衣卫中,校尉是最底层的士卒,小旗已是有一定身份的武官了,从七品。一般来说一个校尉要升到小旗可是要熬上许多年的,杨震其实刚进锦衣卫就有了这么个职位,着实是相当少见了。即便以他在档案中所写般有了一年的锦衣卫资历,有此提拔也依然是少有的。

    杨震心里却是一阵苦笑,这下不但锦衣卫是当定了,还无法再随兄长去北京了。但从他内心来讲,这或许才是他真正希望看到的结果,借着这次的机会,去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来。

    在一愣后,杨震也单膝着地,学着唐枫应了一声:“属下遵命。”

    汪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对眼下的局面很是满意。将翟渠带回京城,将唐枫等人调去浙江,如此一来致使湖广此次官场大动荡的锦衣卫也就彻底没有了主心骨,再要控制自然不难。而这,自然是出于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的受益了。

    即便冯保提醒过刘守有要暂时忍耐,可刘大都督依然难以忍受自己的手下算计自己,便想到了这么一招至少表面上还说得过去的手段。而且在他的计划里,将唐枫他们放到浙江过一段时日,等这次的事情逐渐被人淡忘之后,便可找个由头将他们给铲除了,这样才能做到无声无息。

    “好了,你们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吧。都督的意思,是让你们尽快赶去浙江,听说那儿最近有白莲教的踪影时隐时现,你们正可有所作为。”

    “是,属下告退。”纵然心里有万般不愿,唐枫也只得低头领命,他知道将有更大的考验在前方等着自己。

    两日之后,长江汉口码头。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因为临近年关码头上早已冷冷清清。但今年因为是大比之年,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不少举子要搭船前赴北京。只是今日,这码头上的人却更多了一些,数十名劲装持刀的汉子的到来让来送举子北去的家人朋友都有些不安,远远地避着他们。

    这些劲装汉子正是锦衣卫的人,他们来送的,正是唐枫、杨震等十来名同僚兄弟,他们将于今日离开武昌,乘船前往浙江杭州。

    与他们同时离开的还有要北上赴考的杨晨,此时他们兄弟二人正在码头一角作着最后的告别。

    “大哥,这个包裹你拿着,里面有一些银票,足够你在京城的花销了。”杨震将随身的一个小包袱递到了杨晨的手上道。

    杨晨看了看包袱的模样,说道:“这是当日你要我保管的包裹。里面可有好几千两银子呢。当日我就忘了问你了,这是哪来的?”显然之前他就已经查看过包裹里的内容了。

    杨震一笑:“是那些欠我们的人付出的利息。大哥只管拿着吧。”

    在沉吟一阵后,杨晨还是接过了包裹,杨震见状心里一喜,他还担心大哥会因为这些银票的来路不正不肯接受呢。

    “大哥,既然你接下了这包银票,在京城就不要亏待了自己。”

    “这个我自然晓得,考试有三成拼的是身体,我不会忽视这一点的。倒是二郎你,此去浙江一定时时小心。过去你的脾气太过急躁,虽然近年来有所好转,但终究还不够稳重。即便你是锦衣卫,行事也当有所顾忌,要与人为善,还有……”对这个兄弟,杨晨依然无法放下心来,此时也就不住地絮叨地劝说着。

    不知怎的,以往只觉得兄长如此说话很是婆妈的杨震,这回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感动,只希望兄长能说得更多些。

    但话总有说完的时候,当把该嘱咐的话都说了,见兄弟还在那频频点头,杨晨的眼眶不禁有些红了:“二郎,此去京城我一定要考出个进士来,这样才能帮你脱离锦衣卫!”

    即便知道兄长后半句话不可能成真,但杨震还是点头道:“我相信大哥的能力!”

    另一边,唐枫也与那些兄弟们作着最后的告别。与他一起去浙江的只有魏长东、邓亭、马峰等十人而已,其他人还得留在此地,等着上峰派新的千户、百户下来。

    直到此时,唐枫的脸色依然是阴沉沉的。他和几名兄弟说了几句话后,又转向了另一边的亲信钱思忠:“思忠,你为人稳重,我将千户大人托付给你了,一定要照顾好了他。”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我所能地照看好千户大人。若有人想害千户,我必先取其性命!”钱思忠再次表态道。

    唐枫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又走到那些来送自己登船的兄弟面前,一一拍着他们的肩膀,作着最后的嘱咐,叫他们今后要勤勉做事,不要让人捉住了错处把柄。他知道,自己一走,这些兄弟就变得群龙无首,很可能被新来的上司欺凌。

    众人自是唯唯称是。

    这时,前方客船上已传来了船老大招呼客人上船的叫嚷声。他们虽是锦衣卫身份,却并没有坐官船去浙江,毕竟他们与官府属于两个系统,而且此番事情已大大得罪了湖广官员,又怎么还会有人为他们准备官船呢?

    不过好在如今这时候去北方的人不少,却南方的客人却是寥寥无几,除了他们这十二人外,也就不过几名客商而已。这客船又是两层结构,空间不小,倒是不比官船差多少。

    “走罢!”唐枫打了声招呼,就带人往南下客船停靠处走去。那边杨震也和兄长正式告别,赶着与他一齐踩上了木跳板,向船内行去。

    可还未等他们走上船呢,远处突然有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远远看到他们要登船了,赶忙大叫了起来:“百户且慢走!”但速度却不稍停,唬得码头上的其他人等纷纷躲避,叫嚷声喊成一片。

    唐枫见来者是自己锦衣卫的兄弟,脚步便是一停,转身就跃回到了岸上。这时那人已勒停了马匹,翻身滚落之后急步抢到了唐枫身边。

    看他满脸大汗的模样,唐枫心中就是一凛:“出了什么急事?”

    “百户大人,就在刚才我们抓住了胡霖以前的一名护卫……”因为着急赶来,来人呼吸急促之下,只说了半句就有些接不上气了。

    唐枫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在胡霖被拿下后,他的那些近身铁卫就成了锦衣卫要抓捕的重点目标。谁叫他们曾杀了锦衣卫的人呢,现在他们没了靠山,锦衣卫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可这些人似乎也早有准备,在锦衣卫去他们的住处捉人前,早已逃之夭夭。为此唐枫还派出了少人手在城内城外进行搜索,可直到他将离开,都没有任何线索,想不到临登船时却来了这么一出。

    “你慢慢说,不要着急。”按了按那人的手臂,唐枫安慰道。

    来人在大口呼吸了几下后,才继续道:“在咱们的逼问下,他说他们的头领黄朝旭等已逃离武昌。但他们还留了几人盯着百户的动向,说要为胡霖报仇。恐怕他们已知道百户将乘船去杭州之事了。”

    “哦?竟还有这等事情?”唐枫脸上露出冷笑:“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大人……还是改日再去吧。”钱思忠在旁提议道。

    “要是被这么点小事给吓得不敢走,我唐枫还有什么脸面去浙江。我就等他们找上门来!”唐枫完全不为所动,站起身来就转回船上。

    经过这么一耽搁,北上的那艘船也开始上客,于是向北与向南的两艘客船几乎是同时离开的汉口码头。

    两艘船上,杨家兄弟遥相而对,两人的距离越拉越远,一往北,一向南,向着各自不同的目标与前程缓缓而去。

    第一卷终

第四十六章 运河遇道

    自湖广前往浙江或是北京,对后世之人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人们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大把的交通方式可以选择。可对五百年前的明朝人来,足有数千里距离的路程,就不是一件轻易能达到的事情了。

    要是走陆路,不但要担心各种沿路的艰难险阻和可能存在的盗匪问题,光是一路之上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相对而言水路就要轻松多了。只要你不是个容易晕船的人,又不曾遭到什么大风大浪,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上考虑都比走陆路要方便不少,尤其是此时还有大运河的存在。

    大运河,这条开凿于隋,却也给隋朝带来灭顶之灾的伟大水系,却成了后世各个朝代沟通南北的重要渠道。它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勾连在一起,使整个中国的交通运输变得极其通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运河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项工程,更胜长城一筹。

    古时文人也明白这条水道对整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所以许多人都留下了流传后世的著名诗篇“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