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说民国大文人-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释,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胡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说:“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

丁文江曾从胡適的《尝试集》中挑出胡的戒酒诗:“少年恨污俗,反与污俗偶。自视六尺躯,不值一杯酒。倘非朋友力,吾醉死已久。”请梁启超题在扇面上送与胡適,劝其戒酒。胡大为感动。

夫人江冬秀为使胡適戒酒,在其四十岁生日时,送上一枚刻有“止酉”二字的金戒指,其实江的本意是“止酒”,这让前来贺寿的朋友们大笑不止。一次,路过青岛,梁实秋等人呼朋豪饮,胡適赶紧取出戒指戴在手上,表示免战。

一次,胡適、胡政之、胡建中、胡次威同在庐山会前闲谈,蒋百里见后大叫道:“幸只四胡,否则我国就危险了。”大家不解,他笑指四人道:“若多一胡,岂不成了‘五胡乱华’,那还得了!”

胡適喜欢吃肥猪肉,每次《独立评论》同人开会前聚餐,与会者都会把肥肉留给他,让他吃个痛快。

民国时期,官员、文人搓麻成风,胡適在《麻将》一文中痛斥麻将的祸害,他说:“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个长进的民族、文明的国家,肯这样荒时废业吗?……只有咱们这种不长进的民族以‘闲’为幸福,以‘消闲’为急务,男人以打麻将为‘消闲’,女人以打麻将为家常,老太婆以打麻将为下半生的大事业!”他把麻将与鸦片、八股、小脚列为“四大害”。

但胡適偶尔也打麻将,梁实秋回忆:“有一年在上海,胡適、潘光旦、罗隆基、饶子离几位在一品香饭店开了房间,硬木桌上打牌,滑溜溜的,震天价响。”胡適那次手气不佳,最后输个精光,因为带的现金不够,只好开出一张三十多元的支票(当时不算小数目)。

在麻将桌上,胡適胜少败多,但江冬秀却屡战屡捷,平生不信鬼神的胡適于是从中考证出“麻将里头有鬼”。

胡適从不晕船,有一位船长对他开玩笑说:“如果船上的乘客都不晕船,都像你照常一日三餐,我们的轮船要亏本了。”

胡適是炎黄子孙中获得博士学位最多之人,一生共有32个博士学位,其中有31个为名誉博士学位。他曾对唐德刚说,他的名誉学位有34个,多为一流学府所颁赠。

胡適回国时,虽被人称为胡博士,但他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饶是如此,也令刘半农大受刺激,拖家带口出国留学。数年后,他终于获得国立巴黎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据杨步伟回忆,刘博士口试结束后,几乎晕倒,只能由人架着回家。从此,他在人前自称“国家博士”,以示高其他博士一等。

胡適不吃西洋参,他总说那是美国人用来喂猪的。一次胡颂平劝他吃一些,对心脏好,他便直接放在嘴里嚼,不成想把假牙咬断了。

晚年,胡適谈及北方人早婚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北方民谣:“新娘年纪二十一,新郎还只一十一。两人一道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要不是公婆待我好,一脚踢他井里去。”

北平的餐馆中,许多菜以名人名字命名,如赵先生肉、张先生豆腐、马先生汤、胡博士鱼等等。中山公园长美轩的马先生汤为马叙伦首创,味极鲜美。王府井承华园的胡博士鱼则为胡適所创,其法为鲤鱼切丁,加三鲜细料熬成鱼羹。

【风趣】

胡適少时持“无后主义”的主张,他的三哥过继给了伯父,很是痛苦,他见后,觉得“不但反对承继儿子,并且根本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儿子’?”婚后不久,得知妻子有孕后,他禁不住自我揶揄道:“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天挂不起来了……”

北伐成功后,高中以上学校的学生都要接受军事训练,组织学生军。胡適在学生军成立典礼说:“大家都知道当兵的丘八最狠,因为他们有武器;同时学生更狠,因为他们有头脑,有学问,所以人称丘九。今天学生组织了学生军,就变成了丘十七,将来救国救民的责任,全在你们这批丘十七身上……”

钱玄同年轻时偏激,曾大话曰:“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1927年,钱四十岁生日时,胡適、刘半农等人想起钱当年的激愤之语,于是写就讣告、挽联、挽诗以及悼念文章,并发出预告,计划在《语丝》出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结果钱恼羞成怒,专号没有按计划刊行。但有外地友人信以为真,打电话到北平慰问钱的家属。

丁文江对不喜欢的人,总是斜着头,从眼镜里看过去,眼里白珠多,黑珠少。胡適对他说:“史书说阮籍能作青白眼,我从来没有懂得,自从认识了你,我才明白了‘白眼待人’是个什么样子。”丁听了大笑。

一日,胡適去造访杨杏佛,不巧杨不在家。胡適独坐无聊,便以杨杏佛的大鼻子为题,写下一首打油诗:“大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蒙蒙。”杨杏佛回来见到此诗,连呼:“好诗!好诗!”

胡適和汤用彤闲谈。汤说:“我有一个私见,就是不愿意说什么好东西都是从外国来的。”胡適笑道:“我也有一个私见,就是说什么坏东西都是从印度来的。”两人相视大笑。

杨振声任青岛大学校长时,曾邀胡適来校讲演。不料轮船抵达后,因风浪太大,无法靠岸,胡只好给杨发了一封电报:“宛在水中央。”杨回电:“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次,胡適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等人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在黑板上写下“胡说”二字,引来哄堂大笑。

胡適曾在讲演中提到禅宗,说在学禅的人眼中,“如花美眷”并不可爱,因为到头来都会成为枯骨。这时,坐在前排的女同学们颇为不安,胡適便笑道:“这几位漂亮的小姐,请你们不要担心,没有男士们会相信那些和尚们的混话的。不信!下课后,就会照旧收到你的男朋友寄来的粉红色的求爱信笺。放心吧,小姐们。”全场听众大笑不止。

一次,朋友们在胡家聚餐,徐志摩像一阵旋风似的冲了进来,抱着一本厚厚的精装大书,是德文版的色情书,图文并茂,大家争着看。胡適说:“这种东西,包括改七芗、仇十洲的画在内,都一览无余,不够趣味。我看过一张画,不记得是谁的手笔,一张床,垂下了芙蓉帐,地上一双男鞋,一双红绣鞋,床前一只猫蹲着抬头看帐钩。还算有一点含蓄。”

胡適辞去中国公学校长,马君武继任。胡濒行之日,特集全体学生,做最后讲演,作谐词曰:“诸君如‘新郎’,余如‘新娘’,‘新娘’伴‘新郎’,则诸君不寂寞矣。今余与诸君中道仳离,殊属一憾!但为诸君介绍一‘新新娘’来,诸君惧寂寞者,亦可不更寂寞,则此一憾,幸而获弥!‘新新娘’为谁,则马君武博士也!”语毕,马于学生鼓掌欢迎声中,继之登台,略谓:“适胡博士之妙喻,隽永得未曾有!惟拟予以‘新新娘’,殊弗敢承。予意胡之去中公,并非爻占脱辐,而致大归;要不过为‘新娘’之归宁耳。若然,则予今之地位,只可拟为‘伴娘’,仅能于此洞房寂寂时,聊伴‘新郎’谈笑,一日‘新娘’更来,自当奉身而退,俾新郎新娘之好梦重圆。”有人批评道:“在此旧礼教须重新估价之际,师生分位,虽不当如前悬绝(从前谓师生如父子),然拟学生为新郎,以新娘自居,殊觉不伦不类。”

1932年,胡適和李四光应邀到湖北省立中学演讲,胡適先讲,他讲完后,指着李说:“我当着李四光先生这位科学家讲科学,有点像在孔夫子门前卖四书一样。好了,现在就请孔夫子来给诸位讲讲科学吧。”全场哄笑。

季羡林回忆:“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适之先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1947年,胡適应邀到南京政治大学讲演,他上台后,会场上有人在窃窃私语道:“胡先生胖了。”胡適听见后,开头便说:“我最近到南京开会,住了些时日,南方的大米饭是比北方的麦面好吃,营养又好,所以不觉胖了点。”幽默的开场白把大家都逗笑了。

蒋介石曾提议让胡適当总统,自己任行政院长。胡听说后,笑道:“蒋介石如一定让我做总统的话,我就去做好了,反正国家大事有他蒋介石管,与我有什么关系。到那时,我到南京,把总统府大门一关,还做我的《水经注》考证,总统府门禁森严,我便可以安心搞学问。”

胡適和梅贻琦同在台大医院住院,初时两人都只能卧床,胡想对梅说话,便让胡颂平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拿到梅的病房,播放给梅听。后来两个人可以坐轮椅走动,便互相看望,梅于青年节看望了胡,胡于儿童节回访,笑着说:“我们的年纪越弄越轻了。”后来,胡適又到医院住院,正逢梅担任清华校长30年的纪念日,他给梅写了贺信,让胡颂平转交住在对门病房的梅,并戏称是“情书”。

胡適生性幽默,因为秘书胡颂平在家什么都不用做,他戏呼胡颂平为“老太爷”,称呼胡颂平的大儿子为“大少爷”。一次,胡颂平默写诗句“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写成“妻孥惊我在,坐定还拭泪”,胡適发现错误后,随手用红笔改正,并在纸条的左上角批了95分。

【月老】

胡適一向乐于成人之美,他有一本“鸳鸯谱”,在上签名的有赵元任夫妇、沈从文夫妇、徐志摩夫妇……

1920年,陈独秀与高君曼结婚,证婚人为胡適。胡適在婚礼上发表演说,并作联云:“未团圆先离别,出监狱入洞房。”请章士钊书写后,送给陈氏夫妇。

沈从文爱恋他的学生张兆和,天天给张写情书,张从来不看,后来烦了,便去向校长胡適告状。胡適笑了,让张先看看情书再说。张兆和读完情书后,被沈从文打动,成就了一段姻缘。

陆小曼拟与其夫王庚离婚,她送徐志摩返回苏州时,送给徐一盒糕点,要他车启动后才尝,并说:“有事时,请教于胡適之先生,先生将有助于君。”车开后,徐在糕盒里见有一信,内称离婚事。但陆小曼的母亲反对徐与陆的婚事。徐志摩请胡適前去劝说,陆母向胡適提出两个要求:一、请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证婚;二、在北海公园图书馆的礼堂里举行婚礼。当时梁同样反对徐、陆的婚事,胡適与梁父出面相请,最终答应证婚。在胡適的努力下,徐、陆最终结为连理。徐志摩遇难后,胡適从中协调,北大每月支付给陆小曼250元作为生活费。

胡適为徐志摩、陆小曼做媒,曾触怒江冬秀。1926年,胡適出国前,江冬秀当着朋友的面厉声对胡適说:“你要做这个媒,你到了结婚的台上,我拖都要把你拖下来。”出国后,胡適写信劝慰江冬秀,让江不要管,江这才作罢。

蒋梦麟爱上好友高仁山的遗孀陶曾谷,便休弃结发妻子,与陶结婚,并请胡適当证婚人。江冬秀恨蒋抛弃原配另结新欢,骂蒋不道德,死活不让胡適出门。胡適为成全好友,只能翻窗“潜逃”,赶赴婚礼现场。

1928年冬,吴文藻与冰心在冰心父母的家中举办了简单的订婚仪式,女方的介绍人为张君劢,男方介绍人为胡適。

胡適曾为冯沅君(淑兰)和陆侃如从中调解说和,促成二人的姻缘。冯与陆都曾由家中做主在家乡订婚,后二人都解除了原来的婚约。冯解除婚约后,其兄冯友兰曾打算将其介绍给陈寅恪,为解除婚约及拒绝冯友兰介绍一事,冯沅君曾多次向胡適求援。接着胡適又协调陆侃如解除婚约一事,并拉蔡元培一起为二人做媒。后冯友兰特地写信给胡適,对胡执柯伐柯表示感谢。

1936年元旦,千家驹与杨梨音结婚,证婚人为胡適。胡適拿出一本“鸳鸯谱”,让他们在上面签名。婚礼中,胡適致辞说:“千家驹在北大时,是著名的捣蛋头儿,但在今天的婚礼上,却一点捣蛋气息都没有了,大概从今天起,千家驹已变成杨家驹了!”一席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胡適任驻美大使时,因心脏病住院,每天只能由工作人员游建文到医院记下胡口授的需要处理的事务,再去使馆传达。游每天到医院半个小时,办好事情后,剩下的时间便去追一位姓张的女子,最后喜结连理。结婚时,胡適为他们证婚。大家都说:“胡適之的心脏病,医好了游建文的心病。”

胡適本家胡武周的儿子胡鹤龄与邵力子的内侄女傅小姐准备结婚,胡武周托人请胡適夫妇做介绍人,出面给邵力子傅学文夫妇写信求婚,以示隆重。胡適考虑到与邵力子的交谊还不够深厚,且对这对热恋的青年知之甚少又未曾谋面,有些犹疑不决,面露难色。江冬秀连忙劝道:“这是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大好事。只需写封信就行,又不要我们登门拜访,何乐而不为?!你如感为难,就由我一人出面写信好了。”随即嘱人代她写信交她签字。胡適见江冬秀同意,也不再犹豫,立即修书一封,成人之美。

胡適任中研院院长后,马之骕正准备与沙昌佩结婚,便与同事金承艺一起去请胡適为其证婚。胡適当时身体不佳,又正筹办六十八岁生日,颇觉为难,“打了个‘盹儿’说:‘证婚?这……我回来之后,还没有做过这样事,我给你们证婚倒没有关系,不过就是怕此例一开,以后朋友们都来找我证婚,那就麻烦了……’”马之骕连忙说宁可结婚时不登报,也还是要请先生出面的。金承艺也忙帮腔说:“之骕本来决定今年春天结婚的,后来听说您要回来当院长,所以才把婚期延到现在了,就是等着请您证婚的呀……”胡適听罢,便答应了马的请求。婚礼上,胡適高兴地说:“我这次回来是第一次给人证婚,而且是为‘自由中国社’同人马之骕先生证婚,我觉得非常高兴……”他还赠送新人亲笔题词:“花好,月圆,人寿。”马之骕的好友刘孚坤回忆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先生说希望新郎尽快参加‘PTT(怕太太)俱乐部’做会员,于是大家鼓掌大笑。而且在这以后的那段时期,我们这些单身汉,碰到结婚的朋友就开玩笑,问他‘你有没有参加PTT俱乐部哇’!”

【癖怪】

胡適9岁时,在四叔家发现一本残本的《水浒传》,他站在房间里一口气读完,还觉得意犹未尽,便去问五叔有没有全本的书,五叔拿给他一本《三国演义》,并答应帮他借一部《水浒传》。从此,他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后做了许多中国古代小说方面的考据。

1923年,胡適应清华大学学生所请,开列了一份“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将《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也列入,遭来非议。梁启超对胡適说:“我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但说连国学最低限度也没有,我不服。”徐志摩看后说:“惭愧!十本书里有九本是我不认识它的……我是顶佩服胡先生的,关于别的事,我很听他的,但如其他要我照他定的书目用功,那就好比要我生吞铁弹了。”

胡適自小有考据癖。他去报考官费留美,第一场考国文英文,国文题目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他便作了一篇谈考据的短文,深得阅卷先生的欣赏,给了100分。英文得了60。至于第二场的西洋史、动物学、物理学,平均成绩都没有及格。他能出国留学,实得益于国文的这100分。

蔡元培为中华书局的《红楼梦索隐》作注释,考证后认为《红楼梦》是记纳兰明珠家的隐事。不久,胡適发表《红楼梦考证》,认为作者曹雪芹是在写自己的身世,推翻了蔡的《索隐》。当时上海亚东图书馆,首先用新式标点出版了《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书的前面必附胡適的考证文章。

在美国求学时,一天胡適曾问50个中国朋友,是否相信《天演论》,结果个个回答相信。胡再问《天演论》是根据什么成立,却只有两三个人回答得出。

胡適是无神论者,他曾经对禅宗六祖慧能的正统地位以考据方法进行怀疑,晚年更是对虚云和尚的年龄进行了详实的考证,并说“禅宗的和尚爱说谎”。他反对“印度化”,认为这是开倒车。他对唐德刚说:“佛家八戒里很重要的一‘戒’便是戒谎,但是个个和尚都说谎!”唐反问道:“胡先生,你认为基督教的《圣经》就不是一部说谎书吗?”胡答:“他们的谎没有佛教里的和尚撒得那么大!”

留学时代,胡適曾一度准备皈依基督教,但中年之后就开始反对基督教。朋友的女儿结婚,请他到教堂代表女方家长,主持她的“出嫁”,但胡適严词拒绝,说:“这件事违反我的原则,我决然不做!”看着一旁眼泪汪汪的准新娘,唐德刚觉得:这个老头子说那句话的神情,简直就不像“胡適”。

胡適曾收集各种中文方言版本的《圣经》,用以研究中国方言。后“中国圣经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时,曾请胡適将其收藏的圣经送来参加展览。在此次展览中,胡適的收藏数量竟高居第二,仅次于“中国圣经学会”的收藏数量。

胡適生活规律,每天6点下班,到晚上11点回家,这5个小时是他的娱乐时间,也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他不打麻将不跳舞,不看电影不听戏,他的娱乐,就是谈天。

抗战期间,有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適的报道,说胡適是个收藏家,喜欢收藏洋火盒和荣誉学位。见报后,许多人给胡適寄来各种各样的洋火盒,胡適一一写信道谢。后胡適又将自己收藏的洋火盒回赠给他寄洋火盒的人,谁知其中一人将胡適送的洋火盒刊登在报纸上,于是又引来无数人写信找他要洋火盒。

胡適说,他真正的收藏是全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他从1942年开始收集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他发现,只有三个国家没有怕老婆的故事,德国、日本和俄国。因为当时俄国是中国的同盟国,胡適便没有提及。而意大利有许多怕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