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算是什么好事。

    万一哪天她在太后面前甚至是安阳长公主面前露出点马脚出来怎么办?太后对她的态度才稍稍有了些改观,她再闹上那么一出,岂不是擎等着太后怪罪?

    她倒不在乎太后是否真心喜欢她,也并不想像宁荣和宁寿两个公主那样在太后跟前争宠。但是她既然入了宫,便要小心谨慎的保全自己,等着爹娘接她出宫的那一天。

    否则没等到那一天,她便将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可是这幻象一事,究竟太虚无,也只有她这样的人才会信才会有,况且她身边现在也没个能说话的人,这件事,只得她自己多防备了。

    妙香见张晴出神,用手推了推同样在出神的柳影,示意她别再说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柳影正好也说得口干舌燥,将妙香拉到旁边低声道:“妙香姑娘,你能不能帮我求求县主,哪天也给我指点指点梳头打扮上的事?”

    原来她所求的是这个,怪不得这样奉承小姐。妙香便笑道:“什么大事,等下次县主想玩这些的时候,你自己跟县主提吧,县主还嫌我和秋池两个的脸她看得厌烦了呢。”

    柳影听罢当即喜上眉梢,对妙香谢了又谢,这才去做自己的活计去了。

    张晴以为太后召见她是因为周琛闹事的缘故,没想到竟然还有旁的缘故。

    次日太后再次命人请她去慈宁宫,这次,是她的二舅母乔夫人和馨平大长公主的儿媳妇刘氏入宫拜见太后。

    想来是乔氏和刘氏前几日递了求见的帖子,昨儿太后才想到召张晴见上一见,免得被人说闲话。

    “娇娇是不是又不好好吃饭了?”一见到她乔氏就拉住了她的手,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她,说着转头对太后躬身道:“娘娘您不知道,这孩子被臣妇那弟妹养得太娇气了。”

    她说着又转头对张晴道:“宫里的吃食不比家里的好的多得多?太后稀罕你,将你召到这富贵堆里住着,你越发的嘴刁了,再这么由着自己的性子挑食,看二舅母不求太后娘娘罚你。”

    乔夫人上次给张晴的印象,并不是这样心直口快。

    大概也是想为她在太后面前争几分抬举。张晴暗暗在心中感叹。

    “甥女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好好吃饭的。”她看着乔夫人语气真挚。

    乔夫人见她虽然清减了许多,但气色不错,神态也透着股淡然从容,并没有受磋磨之后的窘迫与畏涩,顿时心中大安。

    这段日子老爷便一直念叨着这个外甥女,又有阿远那小子在旁边煽风点火的,爷俩都担心娇娇在宫中受欺负、受磋磨,又说娇娇身体也不好、又自小娇贵、又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看过什么人的脸色,冷不丁的离了爹娘心中不知道有多委屈云云。

    前两天老爷也不知从谁口中打听到说娇娇在宫中受太后的冷落、受了公主们的欺负,他急得什么似的。

    之后他竟然要进宫求见太后,接娇娇家去住,并向太后承诺一定不让娇娇出京城。

    可是宫中贵人们的想法,哪里是他一个小小的侍郎可以左右的?搞不好就会惹了灾祸上身。

    她苦苦相劝,背地里又将阿远好一通骂,不准他在老爷面前胡说,才好不容易将老爷劝住,并答应老爷她求旨进宫来看看娇娇究竟如何。

    刘氏以前便与她关系不错,她的丈夫虽说只是一个员外郎,是老爷的下属,但她的婆母却是馨平大长公主,说起来刘氏还是太后的外甥媳妇,在太后这里,刘氏比她这样的外命妇有脸面多了。

    她便求了刘氏,同她一起进宫,总算是见上了娇娇一面。

    如此,她回去也好告诉老爷,好叫他安心。

    坐在一旁的馨平大长公主的儿媳刘氏见状便在一旁凑趣,笑嘻嘻的看着太后道:“怪不得娘娘您喜欢这孩子,看这精乖的,模样也可人,谁见了都要喜欢。”

    对这个刘氏,钟悦是有几分印象的,她是吴凤怡的嫂子,吴凤怡云英未嫁时,与她相处得不错。

    不过她的爽利劲儿可不是乔氏那样装出来的,而是,她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

    但是这样的人怎么能容忍宁国公府那样的行事?

    “坐下说话吧。”太后对乔夫人和张晴吩咐道,后转向刘氏,“哀家也是太思念悦儿了,你看这丫头,那眉眼、那脸盘,都与悦儿十分相象呢。看见她,哀家仿佛就看见了悦儿。”

    说着拿起帕子按压眼角。

    刘氏并未再去打量打晴,却也跟着太后红了眼眶,“您的心情,我们是最能体会的,臣妇的婆母和您一样,常常在我们跟前儿念叨凤怡。她两个自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谁想到却都是红颜薄命。”

    话出了口,那伤感之意便也宣泄出来,竟自落下两滴泪来。

    乔夫人见状便伸手轻轻拍了拍刘氏,“别说了,看娘娘听了越发伤心。”

    那位卿鸾皇后她虽然并未见过,但若说娇娇真的有几分像她,她是不相信的。就像老爷说的似的,太后不过是拿这样的话当借口从而把娇娇拘在皇宫之中。

    刘氏傻傻的顺着太后的话说,岂不是叫太后真的想起先皇后,引得老太太平白的伤心,何必呢。

    “瞧我,一时间只顾着自个儿了。”刘氏忙拿帕子擦了泪,起身向太后谢罪。

    太后是知道馨平大长公主的这个儿媳妇的性情的,看在大长公主的面子上,自然不会跟她一般见识,当下摆摆手揭过不提。

    乔氏见过了张晴,终于安心落意,又说了会子话,便和刘氏一起告退。

    “新宁去送送吧。”太后对张晴摆手。

    以那小丫头的城府,肯定不会向她舅母诉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除夕() 
“娇娇,你可还好?”出了慈宁宫乔夫人便紧紧抓住她的手,低声问道,后又看了一眼刘氏,“你刘婶子她是舅母的好友,她不会乱说的。”

    张晴听罢便即失笑,“舅母,我在这儿挺好的,您让舅舅放心吧。”说着又想到娘亲,便脸露愁容:“只是不知道娘亲她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我写了几封信,他们都没有给我回信。”

    乔氏哪里知道温夫人的消息?她只得摇头道:“你娘只怕是急着赶路呢,她在路上,那信送没送到还是两说呢。况且她和你爹他们在一起,一定不会有事的。”

    张晴想想也是,对家人的担心也稍稍消减。

    说话间刘氏始终歪着头盯着张晴看,这时忽然用手肘拐了拐乔夫人,以极低的声音说道:“娘娘说你外甥女长得像,我可是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乔夫人说不出其他,也没胆子说出旁的话,只能摇头叹气。

    刘氏见状便十分不屑的扁了扁嘴巴。

    进宫的时候婆母就叮嘱她,话不能随意说,看来,这深宫之中的弯弯绕绕果真不是她这样的直肠子能揣摩得透的。

    送走了乔夫人和刘氏,张晴转身又回到慈宁宫。

    太后没话,她不能自作主张的回二所殿去。

    “娘娘累了,县主回吧。”刚迈上正房的台阶,就有宫人对张晴不失恭敬的说道。

    张晴对着上房轻施一礼,“新宁告退。”便即转身带着柳影回二所殿。

    那给张晴传话的宫人回转,到太后跟前回话,太后看着她问道:“面上可有异色?”

    宫人摇头,“回太后,新宁县主脸上的神色一直没怎么变。”

    的确是个沉得住气的。

    张晴以为她见过乔夫人之后太后再不会召见她,没想到,大年三十那天,太后竟然召她去吃团年饭。

    按礼,除夕这一天的团年饭属于家宴,她一个与皇室毫无血缘的人,是不应该出现在皇室的家宴之上的。

    她原本是想和妙香她们一起吃的。

    但是太后相召,她是不得不去的。

    宴席设在乾清宫。

    因为这是张晴第一次在宫中诸人前露面,又是非常盛大的除夕家宴,柳影十分重视,在妙香帮着张晴更衣时紧张兮兮的在旁边指指点点的,要她穿得隆重些。

    “就穿最不显眼的那件湖色暗纹刻丝褙子吧,”张晴却不为所动,淡淡的吩咐妙香,“梳个简单的丱发就可以了。”

    她要做的不是一鸣惊人,而是将别人对她的注意降至最低。

    但是事实却并没有让她如愿。

    她和柳影、妙香到乾清宫正厅的时候,贵人们大部分都到了。

    没办法,也不知是太后想起她太晚,还是传太后旨意的人走得太慢,反正,她进入正厅大门的时候,已经就座的贵人们:各宫嫔妃、皇子、公主以及几位王爷,大约所有人,都将视线转过来看向她。

    虽然并不是她心中所愿,但是张晴并没有畏惧退缩,她中规中矩的上前,端端正正的给坐在上首的太后和皇后行礼。

    太后坐在上首中间,她右手边的女子身穿金绣龙纹诸色真红大袖衣,太后左手边的位置还空着。

    皇帝还没有来。

    那身穿皇后衣饰的女子,便是当今的皇后,出身宁国公府的周如歆。

    她高高在上的看着张晴,见张晴脊背挺直、仪态端庄,端得是从容自若,不禁暗暗点头。

    待张晴行礼毕,太后命她起身,周如歆便对张晴温声道:“本宫还是第一次见新宁,”说着微抬下颌示意,便有一个女官躬身走过来,手中抱了个红漆雕花的匣子,周如歆继续说:“这是一些寻常的小玩艺,你带回去赏玩吧。”

    张晴命身后的妙香接了匣子,施礼谢过。

    “母后,”坐在下首左侧后边的唐灡当即嘟了嘴,“您是不是把儿臣的宝贝送给新宁了?”

    周如歆脸色微沉,“别闹,新宁刚进宫,年纪又小。”

    年纪小年纪小,她吃亏就吃亏在这“年纪小”上了,大人们成日都拿这句话来压人。

    坐在唐灡旁边的唐苡见状便掩了笑道:“二皇姐,你可是姐姐,做姐姐就要有做姐姐的样子。”

    将以前大人们教训唐灡的话学了个十成十。

    唐灡恨恨的瞪了她一眼,急中生智的说道:“你可也比她大,你送她什么了?”说着拿腔作势的学着唐苡方才的样子笑道:“这做姐姐,就要有做姐姐的样子。”

    唐苡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坐在左侧首位的一个女子便扬声笑道:“宁荣说的是,苡儿没有准备,就由本宫来送这个见面礼好了。”

    张晴看过去,见那女子三十多岁的样子,身穿大红底绣深青色蹙金绣云霞翟纹大袖衣,容貌秀美,仪态娇柔。

    现在,她应该年近四十了吧?居然并没怎么显老。当年的许昭仪,不,现在应该称呼她为许慧贵妃了,她和先皇后钟悦、还有李贤妃感情很好,可以说是情同姐妹了。

    许慧贵妃说着对张晴招手,“新宁,到本宫这里来。”

    张晴走上前,她身后的柳影便低声提醒道:“这是贵妃娘娘。”

    张晴便要行礼,许慧贵妃却起身,嘴上说着“免礼”,绕过她面前的桌子走出来,直接携住张晴的手,细细端详了她一番,才说道:“果然是个可人儿,”说着转头看了一眼她的女儿唐苡,笑道:“依本宫看,比苡儿漂亮多了。”

    这话听起来是在夸奖张晴,但是却会使原本就不大喜欢张晴的唐苡更加讨厌张晴。

    果然,唐苡听罢当即愤愤不平,唐灡则是冲着唐苡挤眉弄眼。

    但却不知道她那话是有心还是无意了。

    “娘娘过誉了,新宁蓬门荆布,不敢与金枝玉叶相提并论。”张晴轻施一福礼,借机将慧贵妃握着她的手抽了出来。

    慧贵妃便笑着道:“你也不必过谦,”说着自腕间摘下一物,柔声道:“这个,是卿鸾皇后当年送给本宫的,本宫一直将之带着,今日便送予你吧。”

    说着目露伤感,眼泛泪光。

    张晴低头看去,见她手中托着一串赤金如意串珍珠的手链,莹润间泛着淡淡的光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家宴() 
对于这串手链,张晴并没有从幻象里找到什么印象,福身谢过,接到手中之后照旧交给妙香收了。

    并没有直接戴在腕上。

    她这么做,一是将皇后和慧贵妃一视同人,二是因为她嫌弃。

    别人戴过的,估计她拿了也是压箱底了。特殊场合必须要戴的时候,也得好好清洗一番再往她自个儿身上戴。

    见她没有直接戴上,慧贵妃有一瞬间的愣怔。

    皇后赏新宁县主的是一匣子玩物,可是她赏的可是从她手腕上摘下来的,新宁县主应该直接戴在自己腕上才合情理。

    坐在慧贵妃下首的一个年近四旬的同样穿着妃子冠服的女子这时也起身走过来,笑着对张晴道:“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都赏了,也该轮到本宫了。”

    这位便是李贤妃了。

    她父亲刚擢了文华殿大学士,顶替了原本入阁呼声很高的都察院右都御史,也就是胡珞的祖父入了阁。

    与慧贵妃历经多年容貌却没怎么衰老相比,她已然是半老徐娘;而与慧贵妃的飞快蹿升相比,她却始终蹉跎于妃位。

    钟悦在世的时候,她便是贤妃。

    柳影再次在张晴身后低声介绍道:“这位是贤妃娘娘。”

    张晴要跪下行礼,李贤妃也将这礼数免了,并笑言:“在坐的这么多人,你逐一的跪下去,岂不是要累坏了?”说着伸手,她身后的女官立即呈送上来一支赤金镶宝芙蓉花的步摇,她亲自递到张晴手中,“贵妃娘娘送了你手上戴的,本宫就送你一支步摇吧。”

    张晴仍旧谢过,递予妙香。

    座上其他妃嫔似乎还要动,太后在上首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行了,你们这一个一个的赏下去,没完了。新宁坐下吧。”

    便有宫人上前,引着张晴到公主们身后最末次的座位上坐了,张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嫔妃对她示好,大概是见太后居然召她来参加除夕家宴,以为她真的得了太后的宠爱了吧?可是,太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却得仔细揣摩了。

    可惜了这些嫔妃的心思了。

    她还未坐下,众妃嫔便开始巴着太后说话逗闷子。

    张晴坐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倒是可以悄悄观察其他人。

    她这边坐着的各宫妃嫔以及公主,对面坐的则是王爷、王妃和皇子们。

    想了想,四位王爷、三位王妃,她能认出来五个人。

    四位王爷,按年纪座次分别是安王唐均、吉王唐锦,梁王唐镶,庆王唐钰。

    安王是先帝的弟弟,安王妃焦氏年近五十,面容慈蔼。

    吉王是皇帝的哥哥,淑太妃所出,现任宗人府宗令。吉王妃程氏出身长宁侯府。

    梁王是皇帝的弟弟,她生母是黎太妃,梁王妃张晴不认识。钟悦身故时,梁王还没娶亲。

    比之体态臃肿的梁王,看样子只有二十多岁的梁王妃身段纤秀,模样也十分漂亮。夫妻二人坐在一起,对比很鲜明。

    坐在王爷最下首的那位年纪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张晴揣测着那大概就是庆王唐钰了。

    庆王的生母位份不高,但是她生母早逝,太后对他十分照顾。

    十五年前,庆王还只是个懵懂孩童,张晴从钟悦的记忆中自然寻不着庆王的模样。

    而安王等三位王爷,只是比十五年前或成熟或衰老了一些,张晴自然能认出来。

    几位王爷的下首以及身后,坐着诸位皇子和王府世子。

    张晴正悄悄打量,冷不防与座中一道视线碰了个正着。她定睛看过去,见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不错眼的看着她。

    见她看见了他,他忽然漾起一个异常灿烂的笑脸,露出一口白瓷般的牙。

    张晴对那人微微颌首,便即别过眼。

    那个位置,坐的应该是皇子。

    她还是别乱看了,免得招惹上什么麻烦。

    张晴思忖着低下头,忽然有个宫人凑过来低声道:“县主,您还认得奴婢吗?”

    声音倒是有点点耳熟,张晴抬眼,看见她旁边躬身站了个十八、九岁的穿着宫人服饰的女子,但是,她并不认得这个宫女。

    对于人脸的记忆力,张晴并不是十分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的。

    见她不认得自己,那宫女赶忙开口道:“奴婢是菡萏。”

    这个名字她倒是记得,张晴点点头,“你是莲公主身边的女官。”

    菡萏听罢欣喜异常,转身以手示意,张晴看过去,见她前面不远处,莲公主正转过头含笑看着她。

    莲公主的模样,张晴倒是还记得。

    三年的时间,莲公主消瘦了许多,但是模样也变得比之以前漂亮了许多,那眉眼间淡淡的轻愁,更是给她平添了几分惹人爱怜的韵致。

    张晴也弯起唇角,对她点点头。

    “县主,您到我们公主身边坐吧。”菡萏低声说道。

    张晴想也不想便摇头,“我不能去,否则便是逾矩了。”

    话说出口,眼前莲公主的脸色当即就变得不好看了。

    菡萏嘴角翕合还要再说,唐莲便低声道:“菡萏,回来。”

    说罢转过头去。

    菡萏看看莲公主,再看看张晴,只得蹑手蹑脚的回到唐莲身边。

    宴席上,莲公主再也没有转回头。

    莲公主大概是怪她不识抬举吧?张晴暗忖,但是以她现在的身分,只能规行矩步,否则就会招人话柄甚至是给自己招来祸患。

    况且,她并不觉得和莲公主有多么亲厚。

    前头众人说得正热闹,逗得太后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也不知是谁提议,说干坐着无聊,不如召了教坊司来一段乐舞解闷。

    因为皇帝还未到,所以,宴席并未开始。

    皇帝也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也没露面,却也并没有人提起。

    这么多贵人守着空桌子干坐着,确实挺怪异的。

    梁王唐镶忽然一拍大腿,吓了诸人一跳,他随即起身嬉皮笑脸的向太后谢罪,后才神秘兮兮的道:“儿臣竟然忘了一件大事了。”

    安王唐均笑骂了他一句,“别卖关子,你哪里有什么正经事儿。”

    梁王便摇头晃脑的说道:“咱们还找什么教坊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