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姐姐说青青姐的老家离辽阳府很远,也不知道娘亲肯不肯派人去找那个人。

    听到这里温夫人终于猜出个大概,心道怪不得青青那丫头始终不愿意提亲事,原来在老家有人了,可是她不同自己和婆母说倒罢了,要说心事也是同长女说,怎么反而跟什么都不懂的幼女说这样的事?

    但现在可不是纠结这件事的时候,得赶紧将婆母这件心事了了再说。亏得婆母这么大的年纪,为了她的事愁得吃不下睡不着的,那丫头也不心疼心疼她姑祖母。

    “远怕什么?咱们派人找他来就是,”说着将目光转向姜青青,“可有一样,那人来了,我和你姑祖母还是得帮你看着,我们的年岁见识都比你强,得看看他值不值得托付终身,不能轻易将你给他。”

    姜青青虽然读书少,但却不笨,此时温夫人神态,她如何还看不出她已经猜到了?

    慢慢走到温夫人跟前,她咬了咬嘴唇,竟是忽然跪了下去。

    “你这孩子,快起来。”温夫人一惊之后连忙弯身去扶她,她却执意不肯。

    “伯母,在老家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但是这么些年过去了,侄女怕他已经早将侄女忘了。”

    说着眼泪便滑下来,想到大成哥有可能都不记得她这个人了,她就止不住的伤心。又想到姑祖母为了自己的事愁得什么似的,自己却一直瞒着不敢说,又觉得对不住她老人家。

    毕竟上了年纪,到现在姜老夫人才听明白,她高兴的连连拍着自己的大腿,“哎呦,这下好了,”说着对温夫人道:“婉容,你快派人,派人找那人来。”

    温夫人自是连声应喏,后又对姜青青正色道:“不过你得答应伯母一个条件,”见姜青青抬头恭敬的看着她,才道:“若是那人已经成亲,或者他不堪,你便死了这个心,听你姑祖母的话,踏踏实实的挑个人成亲。”

    大成哥是姜青青心头的结,如果真如温夫人所说,她自然不再去想他,二爷、三爷是那天上的星星,她从不敢多想,自知只配远远望着,此时听了温夫人的话便连连点头答应。

    温夫人又道:“你放心,不管你同谁成亲,我和你姑祖母都不会亏待你,成亲后你也还是我们家的姑娘,凭谁也不敢欺负到你头上的。”

    说到最后语气越来越慈和,姜青青感念她为自己考虑周全,又流下泪来。

    姜老夫人和温夫人便命她起来,又好一通劝,她这才止了哭。

    张晴从来没见过她哭成这样,就连她娘去的时候她也只是默默流泪,觉得有趣儿,便在旁边拿手指刮脸羞她。

    姜青青被她笑了便不服气,冲她挤挤鼻子道:“没牙佬!”

    对于这个称呼张晴倒不在意,谁还没有当“没牙佬”的时候?于是她故意咧嘴笑,故意将缺的那颗门牙露出来,往姜青青跟前凑,惹得姜老夫人和温夫人一通笑。

    事后温夫人派人去白城寻那位于大成不消多提,姜青青背地里又连连求告张晴,叫她别将自己其他的话透出一点儿口风来,又要死又要出家的,张晴自然答应她,又说那大成哥的事也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温夫人聪明看出来,最后姜青青自己给说出来的。

    姜青青自然知道,只是她担心张晴人小嘴上没把门儿,只得连连叮嘱她,又对张晴将大成哥的事挑出来心存感激,又怕自己嘴上不饶人得罪了她,从此以后再也不对张晴像以前那样冷言讥语,反而待她像亲妹妹似的知冷着热。

    张晴借机劝和姜青青与张暄,姜青青心结开解,又想张暄不过是为自己、为侯府着想,也并没什么大错,自己这里有大成哥一事挡着,她也不敢再猜测自己对她两个哥哥如何如何,遂待张暄的态度也渐渐恢复从前。

    张暄后来对这日秋云院发生的事知晓了个一鳞半爪,看姜青青对张晴的态度转变,又听说温夫人派人去白城寻人,便猜出个大概来。

    既然真有这么一个人,姜青青终身有靠,倒也算是一桩佳话,如此祖母也了了心思,她也不必再多想多防,的确是好事。

    这世上之事果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她想到温远走时拉着张晴的手说等来年小侄子过生日他还来时那恋恋不舍的表情,而张晴却冷冷淡淡的样子。

    禁不住感叹缘分奇妙。

    温夫人在后来又问过张晴,到底姜青青是怎么同她提起那于大成的,张晴只说自己睡着时,姜青青自己坐在那里叨咕,叫她给听见了,旁的话只字未提。温夫人初时还不信,但看幼女那天真懵懂的模样,又觉得自己多疑,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揭了过去。

    过了张晴的生日,转眼就是中秋节,温夫人忙着与各府来往节礼,张唤和张冒等人均早早送信的送信,送物的送物,说了不回来过节的话。

    原本好好的一个团圆节,被张府一干忙碌的爷们们搅得七零八落。

    温夫人闲暇时,还要安慰因为儿孙没有一个回来过节而感到心酸的姜老夫人,幸好孩子们渐渐大了,小女儿和两个小儿子都知道围着老人家同她说话、给她老人家解闷儿,几个小的围绕在身旁,老人家总算心胸开解不少。

    又有晓露阁的管事孙嬷嬷年事已高,她的儿子求到了高嬷嬷跟前,要接了他母亲回家养老。

    孙嬷嬷原是温夫人的陪房,现下已经跟了她将近三十年,温夫人给了丰厚的赏赐放她回乡。

    回头又愁起张晴院子里的人事。

    不同于张暄和双生子,张晴是没有乳母的,她生下来就只吃温夫人的奶水。

    若她有个乳母,这个时候还可以顶替上来,最起码,张晴是吃着她的奶水长大的,多多少少会有些亲情在,她对张晴自然不会错待。

    而定北侯府的世仆又太少,只有温夫人那几房陪房,现下已然年老的年老、年幼的年幼,年岁相当的那有数的十几个稳重嬷嬷,都身担重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八章 前缘() 
从外面买回来的人,温夫人根本没打算将她们放在张晴身边。

    管事嬷嬷不同于丫鬟,丫鬟不妥当了,也只有她一个人,打一顿发卖出去了事;但管事嬷嬷,尤其是小姐屋子里的管事嬷嬷,却是重中之重,她若是心术不正,会将一屋子的丫头都带坏,轻者偷盗银钱器皿,重者,会将小姐主子都带得失了体统。

    最后温夫人想到前两年她娘家送来的程嬷嬷。

    在金华府温氏程嬷嬷就是管小姐屋子的,来到侯府之后,温夫人叫她管了一段时间蝉鸣院,后来见她做事稳妥又精明能干,便命她做了外院大管事。

    叫一个外院管事去管一个小不点儿的小姐屋子里的事,在温夫人看来并没觉得大材小用,却又怕程嬷嬷自己觉得受了怠慢。

    其实在她心里,张晴的一切都不是小事。

    然而这话却不能同程嬷嬷直言。

    于是她又想到了春雪。

    春雪原本是金华府温氏的家生子,就因为这个,那时温夫人才将她给了张晴。

    刚被送到隐客院的时候,春雪曾经几次三番的求了人,想要回到张晴身边,偶尔看到温夫人,还悔过流泪,说放不下小姐云云。

    既然张晴已经不生她的气了,那便将她也调回晓露阁好了。

    程嬷嬷依旧做她外院的大管事,但是要兼管晓露阁,三餐及休息时回晓露阁,丫鬟们有什么事,可以去回她;春雪调回晓露阁,只管院子不管房里,待日后看春雪能不能担下晓露阁的管事,再行定夺。

    张暄听到温夫人这样的安排,旁的倒没觉得什么,对春雪却有几分犹疑。

    毕竟春雪当年是被张晴撵出去的,只怕她会心中生怨,日后对张晴生出异心。

    但是温夫人却又并没有叫她直接管屋里的事,大概也是留待以后慢慢观察的意思。

    反正张晴现在还小,一个管院子的嬷嬷,轻易也近不得张晴的身,张暄便也没说什么,只心中记着这一桩,待以后仔细留心罢了。

    忙完了诸多杂事,姜青青的事也有了头绪。

    对于姜青青这辈子的坎坷遭际来说,与于大成的姻缘简直可以说是幸之又幸。

    温夫人派出去的人半个多月就赶了回来,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于大成。

    于大成今年十九岁,至今未曾婚配。

    温夫人派过去的人又特意在当地打听了他为人以及他父母的根底,乡里乡亲的对他们家人的评价都不错,都说是本分的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家。

    姜老夫人听到来人通禀便忙忙的要见人,温夫人命人将之带进来给姜老夫人看视。

    姜老夫人在二进院子的涂碧馆见了他。

    小伙子相貌不错,浓眉大眼四方脸,身材敦实健壮,举止倒不像是农家出来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虽然不像张晾那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但于说话行事上倒是很知道进退、体体面面的,没有因为乍然进了侯府吓得缩手缩脚上不得台面。

    第一印象不错,姜老夫人便和他交谈起来,不想仔细问过之后才知道,他祖父、祖母与姜老夫人小时候竟都是认识的。

    想起许多年前那两个模糊的年幼的影子,姜老夫人只觉得亲切,看这于大成更加顺眼。

    温夫人在一旁又问了他几个问题,他态度不卑不亢的对答如流。

    原来他爷爷和姜青青的父亲,当年的过节是因为两家的田地相互挨着,也不知道是谁占了谁的地,两下里一言不和吵了起来,从此便不相往来。

    于大成也没说究竟是姜青青的父亲的错还是该怪他爷爷,只说老辈人的事他做小辈的不知情也不好多嘴。

    后来姜青青跟着她娘离开老家,于大成的爷爷和父亲也相继过世,老家只剩下他和他娘守着几亩薄田度日,靠天吃饭的农户,谁还敢保证年年风调雨顺?

    于大成十四岁便挑起了货郎担子,走街串巷的卖杂货,虽然不是发财的营生,却是能守着老娘看顾着农活,多多少少还能贴补家用。

    几年间虽然没有攒下什么银钱,却学了些生意经和怎么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经验,这经验便叫一个杂货铺子的老板看中了他,将他留在铺子里做二掌柜。

    姜老夫人自不必说,温夫人看过了于大成这个人之后,将原本的三分期望又涨了两分。

    原本,温夫人担心姜青青在侯府这富贵繁华之地待得时间长了,自然眼界要比从前高出许多,怕是这于大成仍旧停驻不前,姜青青见了他会大失所望,将以前的心思都熄了也说不定。

    但现在看来,这于大成为人倒也可以托付终身。

    对于姜青青父亲和他爷爷的事他没有指责也没有自责,指责姜青青父亲的不是,是对姜青青不看重;说他自己爷爷的不是,那是为了一个女子连死去的长辈都编排了。

    单从这一件事看,可以说他很精明,往深了想,他虑事很周全。又跟着几个陌生人毅然背井离乡的来到辽阳,对于姜青青,也的确是有几分真情实意在的。

    如此甚好,就看姜青青见了他之后做何感想了。

    她在心里是这么评判于大成的,在姜青青面前也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姜青青听罢半晌没作声。

    温夫人只当她是对于大成期望太高了,现在听见于大成不过是个杂货铺的二掌柜,由不得失望。

    不想姜青青沉默过后抬头道:“他现在在哪儿?”

    竟是已经泪盈于睫。

    这是有门儿?温夫人心下猜度着。

    但她哪里知道,姜青青是听到她说于大成至今未曾婚配,想到那是他一直等着她呢,又听到说他竟是跟着那几个寻他的人径直来了辽阳,被他的真情实意感动。

    又因为多年不见,想起小时候两人在一起时的种种,有感于心,甚至有些近乡情怯了。

    “派出去的人方一回来你姑祖母就急着见人,他还没来得及梳洗就进来拜见了,现在我将他安置在外院客房,叫他休息休息,问过你的意思再看接下来要怎么办。”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 注定() 
到现在,温夫人也是要看姜青青的态度行事,如果姜青青已然看不上于大成了,那还不如别让二人见面,直接找个借口,给那于大成些许好处,将之打发了也就完了。

    “伯母,能不能让侄女见见他?”姜青青说话间,眼睛轻轻一眨,那眼泪便似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滑落下来。

    温夫人笑着拿帕子帮她擦抹,“看你这话说的,我不就是来问你见是不见的么?”

    姜青青自己接过温夫人的帕子擦泪,边点头边对温夫人道谢:“您为了侄女的事,费了这么多心思,”说着起身对温夫人施礼,“侄女这辈子欠您的、欠姑祖母的,您和姑祖母虽用不着侄女做牛做马”

    “你这是说到哪里去了,”温夫人听她说这些,连忙打断她的话道:“我们待你好,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她说着拉着姜青青一起坐到临窗的大炕上,“我虽然没有将你当成我自己的女儿——这你大概也看得出来,但你在我们家这么些年,你姑祖母又那么喜欢你,说句兴许你不爱听的话,就是养只小狗小猫的,这几年天天见面,也养出感情来了,别说你这么大一个人。”说着轻轻拍了拍姜青青的手,叹道:“看着你从一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一天天的长高长大,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这么大一个大姑娘,我怎么能不疼你?不比婷婷和娇娇两个,我自己的亲侄女都没有你和我亲,咱们家也不在乎多你一个人的嚼用,我也只有两个女儿,我乐得待你好,日后你有了好的出路,我两个女儿也多个姐妹相处。”

    婷婷,是张暄的乳名。

    温夫人这一席话发自肺腑,姜青青听得出来,温夫人这是跟她交了底,细想温夫人说得句句实在,没掺丁点儿的虚情假意,她不禁动容,温夫人话儿只说了一半儿她便再次落下泪来,待温夫人说完,她已然哭得不能自已。

    见她痛哭,温夫人心有戚戚,也湿了眼眶,将她搂进怀中任她发泄。

    温夫人并不是容易亲近之人,她出身名门,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贞顺淑雅、节义仁智,自身性格又不是爱与人亲近的,姜青青来侯府这几年,前有其母教养,后有姜老夫人疼护,姜青青也并不愿意在她跟前撒娇卖乖,所以,她和姜青青的关系,只能说是淡淡。

    但是温夫人待姜青青却可以说非常好,她娘在世时,单独给她娘俩分了院子,身边伺候的丫头婆子一应俱全,衣着吃食用度全都和张暄姐妹一样。而且姜青青以往那样对张晴,温夫人从来没说一句多余的话,甚至连不好看的眼神都从未给过她一个。

    像今日这样将姜青青抱在怀里的亲密举动,温夫人还是头一次。

    温暖的怀抱,温柔的双手,与姜老夫人的不同,姜青青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的娘,哭得更凶了。

    张晴进门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温夫人怀里抱着姜青青,姜青青扑在温夫人怀里,温夫人一脸慈爱心疼,姜青青看不见脸,从她那抖动的双肩和抽噎的声音中,就能知道她在哭。

    因为怕姜老夫人太欣赏于大成,在姜青青面前说得话太过主观,影响姜青青的判断,或者让姜青青怀疑侯府容不下她,温夫人见过于大成后特意把姜青青叫到蝉鸣院,单独见的她。

    “娘亲,青青姐,你们在做什么?”张晴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问,眼角眉梢都表露出来,此时的她,不高兴。

    从来娘亲的怀抱都是她的,最多分点给姐姐,怎么现在青青姐也要来跟她抢了?

    姜青青见到她的表情便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一向看不上她撒娇撒痴的,现在自己倒跟一个小丫头学起这套把戏了。

    于是她用帕子将脸上的泪水擦干,其实现在也不剩多少了,哭了那么长时间,都蹭到温夫人衣襟上了。

    她抬头歉意的看向温夫人,见温夫人态度温和的对自己微笑点头,她心里终于释然。

    温夫人又对张晴招手道:“娇娇,快过来。”说着将慢腾腾挪过来噘着嘴的张晴拉到身前,“嘴巴都能挂油瓶子了,你青青姐想起了伤心事,娘在安慰她呢。”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张晴,没有别人,只有温夫人了。

    温夫人知道幼女脾气大,看见她抱着姜青青不高兴,但她也知道幼女极为心软。

    果然,张晴听说姜青青伤心,忙转头看着姜青青关切的问:“青青姐,你没事吧?”

    “姐姐没事了。”姜青青吸了吸鼻子,又使劲儿的摇摇头。

    无论以后如何,她这辈子,都会将张晴、张暄姐妹俩当成亲姐妹待。

    不说姜青青心中做了怎么样的决定,痛哭之后,她心中长久以来的郁结愁苦消散大半,在温夫人的盥洗室重新梳洗过后,就有丫头来报予温夫人说,那于大成梳洗过后坐不住,求了管家传话说:不知姜小姐方不方便与他一见,若是不方便,他这便回乡,不然家里的老娘要惦念了。

    温夫人听了这话,心下便更加满意,这人不但精明周全,还知道忖度自身,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如今与姜青青二人身分有差,虽然急切的想与之见面,却也知道时移世易,不去做那不要脸面之事。

    姜青青则是更加感念他体贴,看向温夫人的目光中满眼请求,温夫人便叫她还去涂碧馆见人。

    这次温夫人便没有再在跟前看着,只暗暗叮嘱姜青青的丫鬟叫尽心伺候着。

    她叮嘱这样的话,是叫丫鬟在一旁劝着,别叫姜青青与于大成一别数年,乍然相见,再想起小时候种种,或者想起她爹娘活着时的情景,轻易答应于大成什么话,后悔之不及。

    那两个丫鬟也是经高、吴二位妈妈精心调教出来才给了姜青青的,自然知道分寸,皆郑重应是。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章 请帖() 
待姜青青一行人出了蝉鸣院,张晴才好奇的问道:“娘亲,青青姐怎么了?”

    因为适才搂着姜青青哭过,温夫人身上穿着的玫瑰紫右衽衫已经不像样子,温夫人去内室换衣服,红蕖等人伺候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