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张晴莞尔一笑,“我喜欢像这样的你,待我温柔体贴,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我。”

    二人嘻笑着回到田庄,又就唐莲的事做了一番安排。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宁国公府的人就追了过来,说是太后娘娘赏赐了张晴许多东西给她过生辰,他们夫妻要尽快进宫谢恩。

    虽然去宁国公府送封赏的太监带了太后娘娘的口谕,叫张晴好好游玩,不必急着赶回去谢恩,但宁国公府感恩的态度必须要有。

    周琛有心留在雾灵山与张晴独处几日,但张晴觉得唐莲已经见过,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而且张暄出阁的日子就在眼前,她便提议要尽快回去。

    周琛无法,只得怏怏的带着小媳妇回去。

    此次太后见到他们夫妻并未失态,只是相比于从前待张晴更加热络一些,并且留二人用了午膳。还说张晴的头面太素净了,赐了她几套头面;又格外赏了些补身的精贵药材,说是让张晴好好保养身体云云。

    对于太后的这种种变化,张晴摸不着头脑,周琛虽然有些郁滞,却并没有多说什么,还私下里劝说了张晴一番,猜测着可能是太后爱乌及乌,因为他的缘故才如此待张晴。

    如此一来二去,便到了张暄出阁的日子。

    张晴给张暄添了两处田庄、一所京城中心地角的宅子。有两个大朝奉相助,又有周琛相佐,她手头上的生意都铺陈开来,很是赚了些银子。她原本也对这些黄白之物不甚在意,因而便有意贴补张暄。

    见她给了这么多,张暄倒是没有推辞,还笑着调侃了她两句。

    随着轰鸣的鞭炮和喧天的锣鼓声,温夫人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长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她便要为两个小儿子相看亲事了。

    她的三郎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不能露面,更不能成亲。两个小儿子今年已经十六岁,而且都中了举人。她生怕再出现像张暄那样的事,因而便急着为他们操持。

    而宫里的皇后,正在为太子唐潆准备大婚事宜,还有甄择太子良娣的人选。

    按理,太子大婚时应该有一妃二良娣,但太子的大婚之期定在明年春日,太子良娣的人选到现在却只定下了一个。

    倒是有一些官宦之家或者功勋世家露出这样的意思,但那些人家的女儿皇后并没有见过几个,虽然选的只是太子良娣而不是正妃,但良娣并不是侍妾,将来是要做侧妃甚至后/宫妃子的,其人品直接影响着太子内宅的安稳。

    因而皇后打算办一场海棠秋宴,趁机看一看那几家的女儿。提前将消息放出去,有这个想法的人家,也可以参加这次宴席。

    就在这时胡珞来到宁国公府拜访张晴。彼时张晴正坐在院子里与曲玲珑说话。

    自张晴成亲到现在,曲玲珑来过两、三次,但她是个十分灵透之人,周琛一回晨昕院她就立即告辞。又不刻意巴结讨好,却让人感到亲切。在周琛不在家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陪着张晴说话,张晴倒是觉得还不错。

    “九儿你今日来可是有什么急事?”待将胡珞迎进晨昕院,请她在院子里坐下奉茶,张晴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之前胡珞来宁国公府拜访都会像小时候那样给她下个帖子。这次毫无征兆的来了,必定是有什么急事。

    那曲玲珑早在听说胡珞来访时便告辞而去了。

    胡珞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立在张晴身侧的妙香等人。待张晴挥退了身边伺候的人,她才讷讷开口,“你也知道因为莲公主的事我们家受了牵累,我祖父被贬斥降级,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求到你这里。”

    张晴并没有接口,静静地看着她等着她的下文。

    胡珞微微凝眉,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道:“我想求你带我参加皇后娘娘的秋宴。”

    “你可知道皇后娘娘此次宴席的目的是什么?”原本靠在椅子上的张晴缓缓坐直身体,一脸正色的看着胡珞问道。

    胡珞低下头,看着自己裙摆上的刻丝海棠花,声音低不可闻,“知道。”

    那便是愿意做太子良娣了!张晴蹙起眉,凝视着她不发一言。

    从他们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女孩子,有几个愿意予人做妾的?即便对方贵为太子,即便对方将来有可能成为天子,可妃毕竟不是后、良娣也不是正妃,怎么说前者也都是妾。

    就像宫里头的慧贵妃,她再怎么高贵再怎么得圣宠,她见到皇后也得矮上三分,也得自称一句“嫔妾”。更何况,以色事人终究也有花黄日,慧贵妃现在已然是过了正午的太阳,开始走下坡路了。

    “你觉得你做了太子良娣,于你祖父、于胡氏就有助益了么?”许久,张晴才问出这样一句话。

    胡珞缓缓抬头,却已经红了眼圈,“可我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我祖父来求过宁国公,咱们两家还是姻亲呢,可是,宁国公却不肯帮忙。我哥哥眼瞅着就要入仕,如果我祖父始终不得提拔,我哥哥还哪里有好的前程?”

    “国公爷不是不帮你祖父,而是他帮不了。”张晴无奈解释道:“莲公主出逃身死,圣上迁怒于胡氏,国公爷能有什么办法?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回去劝说你祖父,圣上的心意没人能改变,只能等他自己消气。”

    “可是如果我做了太子良娣,就是太子的枕边人,我就可以求***我想办法。”胡珞倔强的说道。

    难道她不知道,太子干预皇帝的决定历来都是皇家大忌,只会使皇帝认为太子急于掌权?“你这么说我更不能帮你,如果你真的成为太子良娣,只会害了你自己,甚至害了太子。”

    张晴知道自己这样说很残忍,但是她将胡珞当成自己的知交好友才会这么说,才会阻止她做傻事。或许现在的胡珞还听不明白她这些话的意义,难以理解她的做法。

    但终有一天她会懂,甚至会感激自己现在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连你都不帮我?”胡珞哀哀的看着张晴,脸上的神色,渐渐变成了愤怒与不甘。

第三百四十四章 道出() 
胡珞走后,张晴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着天空中的云彩发呆。

    周琛已经查到当年钟悦身边的宫女顺心在钟悦死后,被调拨到皇后周如歆身边,后来失足落水而死。

    连钟悦的心机城府在宫里最后都落得那样的下场,以胡珞的性情,胡氏怎么敢送她去那种地方?

    是了,胡氏惯常喜欢将女儿送入宫中,诸如之前的莲公主的生母胡美人。大概胡氏是觉得胡美人死的不够惨?所以才又想着让胡珞去送死?

    从外面回来的周琛见张晴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眉间隐含郁色,便坐到她身边柔声问道:“胡九小姐是来求你的?”

    这些日子胡家的人就在四处活动,企图使胡大人官复原职。皇上的怒气是那么容易就发放出来的?胡大人不想着如何谨守本分做好手头上的事,使皇上重新看重他,反而想尽办法琢磨这些歪路。

    他昨日还去见过大姐,大姐的想法同他一样,但是大姐身为胡大人的孙媳妇,并不能左右长辈的决定。而且姐夫外放在宝庆府,大姐即使想劝也插不上嘴。

    所以大姐已经决定动身去宝庆府与姐夫团聚,免得看着胡府的人觉得堵心。

    方才他一回来就听见下人说胡府的九小姐来了,他没想到胡府竟然能把主意打到娇娇身上。

    “你能猜到她来求我什么吗?”张晴叹了一口气问道。

    周琛疑惑的道:“难道不是求你在皇姑祖母面前替胡大人进言的?”

    张晴冷笑一声说道:“的确是求我进言,不过不是向太后娘娘进言,而是向皇后娘娘进言,她想做太子良娣。”

    胡珞来求她的真正用意,并不是将之带去皇后举办的秋宴,而是觉得她与唐灡交好,想借助她与唐灡的关系,使皇后对胡珞刮目相看。

    说完了这句话张晴就闭上了眼睛,她觉得有些难以面对周琛。胡珞是同她自小一起长大的,胡珞有这样的想法,她都觉得丢人。

    但听到这个答案周琛却并不吃惊,从近几天胡家人像没头苍蝇似的乱冲乱撞,他就看出来胡家还会做出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胡珞于他来说连亲戚都算不上,胡珞又进京的晚,若不是张晴的关系,他根本连胡珞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你拒绝她了?”他问道,之后见张晴默认,他便劝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咱们不必为他人的过错而生气懊恼。而且即便你今日拒绝了她,秋宴那日恐怕她还是会去。”

    张晴睁开眼,叹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对她不起,她家现在这样,毕竟跟莲公主有关。”

    如果不是她和周琛将唐莲偷了出来,胡珞的祖父也不会被皇帝迁怒降职,胡珞,也不会选择走上这条路。

    不想她话音刚落周琛便失笑摇头,“那你觉得她之前利用你接近灡儿是什么目的?我可是听我大姐说了,她进京没多少时日他们家就请了两位宫中的老嬷嬷教授她礼仪规矩。”

    经他一提醒张晴顿时想起之前胡珞在写给她的信中的种种报怨,她转头愣愣的看向周琛,“你的意思是说?”

    “对,”周琛点头,“即使胡大人不出这档子事儿,他们家也会将她往这条路上送。”

    张晴抬手捂住了自己的脸,恨恨的道:“没出息!”

    胡氏男人就是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靠出卖家里的女人往上爬!胡氏人的做法与武阳侯府还不同,当年武阳侯钟蹙兴高采烈的送钟悦进宫,那是有太后的承诺在,钟悦以后一定会做太子妃、做皇后。

    想到这里她又有些怔忡,大概也是因为胡珞是自小同她一起长大的,因而她才会格外为胡珞难受。这世上像胡氏这样的人家,其实还有很多。

    只是之前她没有将那样的人家看在眼里罢了。

    见她如此周琛将她覆在脸上的手拉下来,嘻笑道:“如果你不希望她做太子良娣,咱们想个办法不就好了?”

    “我只是担心,”张晴看着周琛涩声道:“以她的性子,若是如了愿不但会害了她自己,还会害了太子。”

    她倒并不是一定要支持太子唐潆上位,只是唐灡是唐潆的妹妹,而宁国公府又是唐潆的外家。虽然周琛明面上与唐潆关系一般,但那也只是明面上罢了。

    与周琛成亲半年多,虽然她从来没有问过周琛,但是她知道周琛明面上做出的许多事,都是做给外人、做给皇帝以及太后看的。根本不是他的本心。

    于是她说罢了这句话,便意带审视的打量着周琛。

    周琛不避不躲的与她对视,过了好久才俯身亲了她的眼睛一下,之后笑道:“你想的都对。那咱们就同皇姑母说,不选胡九小姐不就成了。”

    看来皇后对周琛的信任也是非同一般的,否则周琛不会将话儿说得这么简单。

    其实这件事张晴也可以直接找唐灡,同唐灡明说。只是她有些犹豫,胡珞今日能豁出脸面来求她,就是对做太子良娣势在必得,她不帮胡珞倒罢了,她若是阻了胡珞的路,只怕胡珞会对她生出怨愤之心。

    她郁郁的原因正在于此。

    “咱们不说她了吧,”周琛见她始终如此,拉过她的手柔声道:“我查到当年顺心落水是有人动了手脚,所以干脆直接去问了皇姑母,皇姑母说顺心进坤宁宫的时候她身边的得力嬷嬷就发现顺心与别的宫中的人有牵扯,而且还联合别人诬陷她谋害卿鸾皇后,她便叫人将顺心灭了口。”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晴并不意外。宫里头的女人,就连钟悦都算在内,哪有一个手上是干干净净没牵扯过人命的?或许有一两个特例,但她们最终的下场只会像胡美人或者是比胡美人还要凄惨。

    “那如意呢?”她问道:“可有查出来如意是怎么死的?”

    她并不是怀疑唐宁,而是对于如意这个名字,也不知是因为钟悦的关系还是怎么,她觉得十分亲切,还有些心疼。因而她想知道如意死的真正原因。

    周琛点头,“那幅字画是二哥送给安阳长公主的唯一的东西,被她视如珍宝,如意不小心将那幅字画毁了,安阳长公主气愤之下命人仗责。但是行刑的人被人收买,如意就死在了这上头。”

    张晴坐直身体,叹了一口气,之后道:“还有一个叫小愿子的太监,他当年是坤宁宫的掌事太监。”

    如意、顺心,这两个人的名字被连在一起,就让她想起了小愿子这个名字。

    周琛凝眸望着她,声音轻柔的说道:“我会派人去查,你放心。”

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较() 
被张晴拒绝之后,胡珞并没有去参加皇后的秋宴,原因无他,胡氏与齐王搭上了关系,胡珞成了齐王侧妃。

    原本齐王与太子争娶平西将军次女失利;唐苡又被送去大临和亲;宫中又有淑妃与新晋为惠妃的冯安安与慧贵妃夺宠,就连皇后也势头愈盛;诸多种种,已经使齐王与太子之间的天平往太子那边倾斜。

    但胡氏的投靠以及隐藏在暗处的许知镇的令人琢磨不透的能力,使这架天平的平稳产生了令人无法预料的变数。

    周琛这边紧锣密鼓的盯着齐王以及许知镇的动静、追杀谋害卿鸾皇后的凶手,张晴的日子却与往常没什么两样。每日去风鸣院给程夫人昏醒。

    因为晨昕院与王夫人住的皎然院隔得太远,王夫人又一大早要到风鸣院侍候,自张晴成亲程夫人就发了话,张晴不必特意到皎然院给王夫人请安,到风鸣院问候王夫人也是一样的。

    程夫人都发了话,王夫人自然千好万好。晨昕院防得铁桶似的,张晴也很少往她跟前凑,因而她想给张晴使点绊子也无处下手。

    更何况张晴和周琛成亲不久太后就忽然命人传了口谕给她,叫她务必善待新宁郡主,话儿说得疾言厉色的,她纵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下什么黑手了。

    这日张晴像往常一样去风鸣院请安,彼时王夫人正在侍候程夫人用早膳。以前她来时程夫人都已经用过了,今日不知是程夫人起得晚了还是怎么。张晴待要帮着递个碗盏,却被程夫人阻止了。

    “你小孩儿家家的哪里会这些?”程夫人温声笑道,“可是用过了才过来的?”待听到张晴回说用过了,她便不勉强,对张晴摆摆手,指着旁边的桌椅道:“你先去坐一会子,待会陪祖母说说话。”

    她以前也是个开明的婆婆,儿子刚将凤怡娶进门的时候她根本不必凤怡立规矩。可是现在这个就不行了。王氏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动辄对阿琛指指点点、给儿子吹枕头风,稍稍给点脸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她不得不摆出婆婆的款儿,将王氏死死的压制住。

    否则王氏会更加不知道天高地厚,还以为整个宁国公府她都可以作主了。

    张晴依言到一旁椅子上坐了,王氏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站在旁边的周婈嘟了嘴,几步走到张晴身边,低声道:“六嫂,娘还没坐呢,你怎么能坐?”

    张晴低头看着自己染过蔻丹的指甲,像没听见周娢的话似的,一言不发。

    指甲是秋池昨日闲着无聊非要给她染的,周琛看见之后还捧着她的手好一通磋磨。

    “六嫂?”周婈竖眉说道:“难道你没听见我说的话?”

    因为这话带了怒意,她的声音不自觉得放大了。

    程夫人不动声色的看着她们这边,并没有出言干涉。王夫人低声吩咐着身边的丫鬟添菜,似乎并没有听见几个小辈儿们的动静

    周娢见状赶忙走过来,拉扯着周婈低声劝说道:“妹妹别乱说话,上次祖母罚你难道你忘了不成?”

    周婈一把甩开周娢的手,抬手指着张晴的鼻子大声道:“她一个当媳妇的人这样不懂规矩,难道还不许我告诉她叫她知道不成?”

    张晴漫然抬头,看着周婈淡声说道:“看来五妹的规矩礼仪比我知道的多,那五妹你倒是教教我,咱们宁国公府的规矩有哪里与别处不同。”

    “我说你呢!”周婈的火气渐盛,“你别同我扯‘别处’不‘别处’的话,我只问你,娘还没坐呢,你凭什么腆着脸坐下?你还懂不懂得长幼尊卑?”

    被她如此一问,张晴忽然笑了出来,“五妹既然知道‘长幼尊卑’的话,还敢当着祖母的面指着你嫂子我的鼻子来教训我?你这规矩”说着摇头,一脸的惋惜。

    周婈的指责原本就属于无中生有,王夫人由着周婈闹起来也是因为张晴之前没顾忌她的面子直接坐下了,但说起来,是程夫人叫张晴坐的,张晴听长辈的话,并没有错。

    此时见张晴在言语上占了上锋,王夫人便像刚发现这边起了争端似的,急忙赶过来,抬手照着周婈的肩臂拍了一下,又将她推到一旁,嗔怪道:“你这孩子,心疼你娘也不分什么时候。”之后转向张晴,满脸堆笑的说道:“儿媳妇你别听你五妹乱说,她自小就是这样直来直去的性子,什么话儿都藏不住,她又是你妹妹,你同她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之前的话说得倒还像样,只是这最后一句,便是实打实的指责了。

    张晴仍旧淡然的坐在那里,脸上的笑容温婉得体,“夫人您这么说就不对了。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说开了才知道谁的话在礼。就像您似的,现在也不是照样同我这个孩子在计较么?”

    她的声音不大,但那边坐着吃饭的程夫人却将她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她话音一落程夫人刚喝入口中的粥就差点喷了出来。

    十岁的周婈是孩子,那么十三岁的张晴就不是孩子了么?而且张晴同周婈计较,顶多是嫂子和小姑子之间有了口角;可王夫人同张晴之间可是差着辈分呢,长辈同小辈计较,这话说出去,怎么都不好听了。

    王夫人脸色顿时尴尬到极点,继续说点什么也不是,闭嘴也不是。

    若是没有程夫人在场,她大可以用长辈的身分好好叫这小丫头尝尝她的厉害。可是现在,她不敢。

    她害怕她折腾张晴,转回身程夫人会以千倍万倍的折磨加诸到她身上,替张晴报仇。

    “行了,”好不容易将那口粥咽下去的程夫人终于发了话,“一大早上就乌烟瘴气的,”她怒声说道,将手中的汤匙摔进印彩蓝瓷的粥碗中,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