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舞-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一日,白帝到了凤秀宫。

闲谈之际,姜妃总是笑而不答,仿佛想着别的事情。

白帝便问:“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姜妃像是一下子惊醒过来,先告了个罪,然后说:“想起了我五弟小时候的事情。”

“什么事?说给我听听。”

“我六弟跟五弟只差一岁,所以兄弟里面,他们两个最要好。他们五、六岁的时候,有天两个人在院子里玩,忽然听见‘碰’地一声响,就像是什么东西掉了下来,接着就有孩子哭,大家都怕是让什么给砸到了,唬得一起出去看。结果,看见小六呆呆地站着,小五哇哇大哭,都以为是小五出了事。一问才知道,两个人举石头玩,是小六的手让石头给砸到了。”

姜妃回想一阵,又微微笑了。

白帝说:“那想必是你五弟失了手,害得你六弟砸伤了手,知道闯了祸,所以吓得大哭。”

姜妃摇了摇头:“原本我们也以为是这样,哪知不是。就是小六自己手软了一下,其实还差点害得小五也给砸到。小五就是心疼他,所以才哭。还不只那样,小六养手伤,小五整天陪着他,问长问短,把好吃的全给了他,比家里谁都上心。”

白帝露出嘉许的神色,“这孩子倒是心地纯良。”

“正是。”姜妃接道,“我这些兄弟里面,就数小五看着像是个有出息的。不过,真正难得的还是,这孩子心善,懂得疼人。”

说完,便看着白帝。

白帝宠爱女儿,为她择婿,一定会挑个好脾气的郎君,才会对她千依百顺。

想来这番话正中下怀。

果然,白帝沉吟了片刻,问:“你五弟多大了?”

“比大公主大三岁,今年十七。”

“我记得你说过,你五弟现在跟你娘来了帝都吧?”

“是。”

“那好。改天叫他来,我见一见。十七岁,要出来做事也是年纪了。”

姜妃先是一喜,听到后半句,才知道白帝全然误解了她的意思,有点啼笑皆非。然而又一转念,等见过了面,再慢慢挑明,或许更有把握。

拿定了主意,欣然而笑:“我替五弟,多谢王爷!”

七月中,等到了机会。正逢满月,晚间白帝在御花园设席听曲。

点的是一套《踏雪寻梅》的曲子,一共九折,由白帝最宠爱的歌姬魏风荷来唱。

白帝一面听,一面轻击案几,显得很高兴。

等一折唱完,姜妃便走过来亲手执壶,轻声说:“我五弟世丰在外面等着,王爷要不要见一见?”

白帝欣然点头,“好,叫他进来。”

又等过一折,姜世丰来给白帝行礼。他长得很像姜妃,秀气得宛如女子。白帝随口问了他几句,便说:“难得进来了,也一块坐着听吧。”

姜世丰谢过。早有内侍在一旁添好了桌凳,等他坐定,重又开唱。这时唱到第七折,方听第一句:“冰雪心性——”姜世丰就皱了皱眉。

别人都没注意,只有瑶英看在眼里。等唱完这折,瑶英便看着姜世丰问:“看你方才的神情,好像觉得哪里不对?”

姜妃一惊,忙对他使眼色。

白帝却鼓励他:“没有关系,说好了。”

姜世丰迟疑了一会,恭恭敬敬地回答:“方才听头一句‘心性’二字,用的都是开口音,似乎不妥,这两个字,宜乎一用闭口一用开口,或者更顺畅一些。”

白帝沉吟着没有作声,瑶英先笑了:“你倒听得仔细。”

白帝微微颔首,含笑不语。

晚间回到凤秀宫,姜妃便将心愿向白帝婉转说明。

“亲事?”白帝显得十分意外,“瑶英才十四,太早了吧?”

姜妃徐徐劝说:“定下亲事,也不是说马上就得出阁。王爷若是舍不得这么早嫁,多留她三五年又何妨。不过,姑娘家总要嫁人的,先替她打算妥当,岂不是好?”

白帝默不作声,想了足有一盏茶的工夫,最后说:“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让我再好好想一想。”

没有回绝就还有指望,姜妃嫣然一笑,也不再提。

又过几日,这天白帝在凤秀宫进晚膳,正在闲谈之际,忽听宫人传报:“大公主来了!”

不光姜妃,连白帝也愣了一愣,自从姜妃进宫,瑶英进凤秀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大概是找我……”白帝笑着说。

话音未落,就见瑶英一步迈进屋里,脸涨得通红,也不行礼,径直冲到姜妃跟前,手指差点戳到她鼻子上:“我的事情,你少管!”

措手不及,满屋的人全都愣住了。姜妃呆了半天,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大公主,你这是怎么啦?有话慢慢说。”

瑶英一脸怒气,冷笑连连:“慢慢说?慢慢说完我让你给卖了,都还不知道!”

白帝沉声喝道,“瑶英!你这是怎么在说话?”

瑶英露出一丝怯色,但只是一瞬间,她重新又扬起脸来:“我为什么不能说?我差点就叫人推到火坑去了!”

“谁要推你到火坑里去?谁敢?”

“她!”瑶英手一指姜妃,“这女人把她五弟弄来,打的是什么主意,父王你不知道么?”

白帝他倒觉得好笑了,“你这孩子!为了没影的事情,也值得这么大闹一场。”

瑶英却不觉得好笑,冷哼一声道:“此时没影,将来可说不定。还不是因为我没了亲娘?‘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是再也没错的!”

白帝勃然变色:“放肆!”

瑶英不说话,脸向上一扬。

白帝更加生气,厉声说:“你还有脸提你娘?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别说不像个金尊玉贵的公主,就是乡间野丫头,也比你强!你娘要是还在,得有多伤心……”

陡然间,触动真情,一阵哽咽,竟说不下去。

瑶英眼圈也红了,但她奋力将脸扬起来,扬起来,不肯让眼泪流出来。半晌,她咬了咬嘴唇:“我娘要是还在,绝不会看我这样受人摆布。”

就是这一句话,白帝的心软了,语气也软了:“再怎么说,你这么胡闹也是不对。去,给姜姨娘赔个不是。”

“我不去!”

白帝的声音又严厉了:“你到底去不去?”

瑶英一咬牙:“不去!”

“来人!”白帝高声下令:“带公主回宫去!没有我的话,不许踏出房门半步!”

瑶英脸色煞白,连嘴唇也哆嗦起来。

凤秀宫的内侍首领陪着笑过来,说:“大公主,给赔个罪吧,都是一家人,和和气气啊。”

“谁要跟她和和气气了?”瑶英反手一掌,狠狠打在他脸上,“这里有你插嘴的分么?!”

白帝更怒,向着左右喝道:“你们没有听见?带她回去!”

“不必,我认得路。”

瑶英甩下这一句,头也不回地去了。

第五章

七月下,萧仲宣到了帝都。

一路携佳人同行,且走且游,要按他自己的意思,一世都不去帝都也好。颜珠倒不说什么,然而眼中的期待,叫他只得一声长叹。

邯翊给颜珠安排的宅子,在帝都城东,唤作愉园。

也替萧仲宣找好了住处。“离愉园不远。”来照料安置的六福,笑嘻嘻地解说。

何止不远。

黄昏时分,萧仲宣在宅中后园闲逛,走到僻静处,一扇角门洞开,就见颜珠正站在门里朝这边观望。

两人相对愕然。

这才明白,原来是一所宅子,分了两家。

萧仲宣苦笑,“待会,我叫吟秋把这扇门封上。”

颜珠本来在笑,闻言愣住了,看着他似乎想说什么。

萧仲宣的心提了一点起来。

然而她终于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福,便转身去了。

萧仲宣站在原处,怔怔地望着绰约背影,半天没有挪动脚步。

吟秋在一旁探头探脑地看着,这时忍不住说:“老爷,我跟了你快十年了,可从来没见过你这样。”

“你懂什么?”萧仲宣拂袖而去。

远远地,听见他的声音:“快去将门钉起来。”

然而门封了,断不了种种的绮念。辗转反侧到半夜,七分满的明月,正悬在中天。起身喝了一杯茶,披衣走到后园,但见隔墙犹有光影。

走近那扇被木条钉死的角门,听见那面也有微微声响,似乎有人在墙边站定。

一时几乎以为是错觉,然而终于听见那个念兹在兹的声音问:“可是萧先生?”

萧仲宣略为迟疑,答:“是我。”

“如此深夜,为何还不曾睡?”

萧仲宣信口说:“床生,睡不着。你又为何不睡?”

颜珠轻轻笑道:“我向来如此。”又说:“夜深露重,先生还是回去吧。”

萧仲宣先答:“好。”却又站了许久,听得那面脚步声远去,方才折回身。

一夜不曾好睡。

总有一个人影,在眼前晃动,或颦或笑,惹得心头又热又痒,然而伸手抓挠,却没个去处。直到将要破晓,才昏昏睡去,也不过半个来时辰,再睁眼时,曙色透窗纱,已该起身了。

想起昨夜种种,怅然若失,只觉如同一场梦境。

却不知道,隔墙的那人,也是如此。

折腾了整晚,起来时头昏昏沉沉,颜珠便懒怠梳洗。只穿了一件贴身的纱衣,头发散披在脑后,叫丫鬟红袖端张竹榻,在檐下半躺着。

初晨的空气还凉,颜珠半仰着脸,映着朝阳,微微眯起眼睛。

她记得,也是这样的一个安闲的早晨,她也像这样坐在庭院中,忽然便有个男子的身影,挡住了光线。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她看不清他的脸。

清晨不是寻欢的时候,这男子出现得很奇怪。然而,她却没动,只说:“这位公子,你挡着我了。”

他便笑了,说:“你怎不问问我是谁?”

她也笑了,说:“公子愿意告诉我呢,我自然会知道,公子不愿意告诉我呢,我又何必问?”

他大笑,“颜珠、颜珠,你果然不曾让我失望。”

这样说的时候,他朝旁边让开了一点,她终于看清了他的面貌。

那瞬间,她居然有点脸热,禁不住想,难怪红袖肯给他开门。

后来她曾问过他:“为何你要在那时候来找我?”

他说:“因为我见的,就是那时的你。”

颜珠想着,微微地笑了。

红袖张皇失措地跑过来,“大公子来了!”

颜珠一惊,霍地坐起身来。来不及梳洗穿戴,只得奔回房中,匆忙取一身衣裙披起,又抓过一支玉簪,草草地挽起头发。

这时候,邯翊已经踏进了房门。

“大公子怎地这时候过来?”忙乱中,惟独颜珠的笑,还是很从容。

邯翊不答,上下左右地打量着房子,然后问:“还住不住得惯?要是哪里不舒服,就告诉给六福,叫他们改,或是另找别处,都是可以的。”

颜珠感动地沉默了一会,然后深深一福。

邯翊笑了笑,也不说什么。凝神细看,才发觉她模样有些特别。她头上围了一个状似暖兜的绸带,红底绣了一枝白梅,看起来格外俏丽。

“这是什么?”

“治头疼的,里面有药,是萧先生给开的方子。”

邯翊眼睛一亮,“灵不灵?”

“挺灵的,戴个半天就好。”

“你拿下来我看看。”

接到手里,邯翊一面翻来覆去地看,一面很高兴地说:“正要找这么个东西,你替我做一个。用浅青的底子,绣红花好了。还有,那方子也给我。”

“给谁用啊?”

“给瑶英,她老嚷头疼。”

颜珠用手拢起散落下来的头发,重新插起簪子,一面问:“大公主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也有头疼的毛病?”

邯翊依旧看那药兜,“哭出来的。她娘过世的时候,哭得病了。病好之后,就总说头疼,尤其不能吹风。可是她淘气,玩的时候全忘了,玩完才想起头疼,还不肯好好吃药。这法子省事,模样也好……”

他抬起头,顿住了。

忽然伸手,握住她的胳膊,一扯。那支还未曾插稳的玉簪重又带落,一头青丝,顿时乌云似的飘散下来。

邯翊轻笑着挨了过去,“这个模样更好……”

温存一阵,两人都渐渐情热,手忙脚乱地扯掉了衣裳,正要欢爱的当儿,邯翊突然停了下来。

怔怔地看了一会颜珠,放开了手。

“怎么啦?”颜珠惶恐地问。

邯翊不作声,自己从地上捡起袍服。

颜珠忙过来替他穿戴,这时候才说:“萧先生喜欢你,知道么?”

颜珠不言语,好半天勉强笑着回答:“大公子真会说笑。”

“你要装傻,那也随你。”邯翊淡淡地说。

颜珠心中一惊,停下手,怔怔地看着他。邯翊知道她想岔了,便说:“你不用担心,就是我自己的事,我也不会强人所难,更何况是你们的事。你们俩都跟泥菩萨似的,我……”

本想说“我充什么做媒的婆子?”,话未出口,自己先笑了,“算了,不提这个了。今天没有早朝,好容易得点空,我去看看萧先生。”

见颜珠也穿戴整齐了,便开门去了。

送他们出了门,回到屋里,红袖按着胸口喘气:“哎哟,真是吓着了我。”说着又笑:“真正想不到,跟徐大老爷一样……”

“不一样。”颜珠轻描淡写地打断了,“徐老爷是有意,大公子是无心。”

停了一会,不知想到什么事,嘴角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大公子呀……”她轻轻地,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只怕心里是满满地都叫人占着,再装不下别人了。”

兜了半圈,到了萧仲宣的住处。抬头看门匾,题的是“静园”,庭园中花木繁茂,中间是一极精致的小池,幽雅异常。

“萧先生,对此地可还满意?”

萧仲宣一揖到地:“好得很,有劳大公子费心。”

邯翊一笑,“也就是多交待几句,我费得了什么心?”又说:“先生不要拘束,自管当作家里,想住多久住多久。”

“哦?”萧仲宣皮里阳秋地笑了笑,“住到几时,可还能由萧某自己说了算?”

“萧先生,这是说得哪里话来?”邯翊有些不悦,“我与先生说过了,我绝无勉强之意,先生就是此刻要走,那也全凭先生自己!”

“好!”萧仲宣舒眉展颜,“公子既然有此雅量,萧某也不能太不识抬举。”

邯翊大喜,“莫非先生是答应了?”

萧仲宣微微颔首,“不过,公子也需得答应我一件事——”

“先生放心。”邯翊想也不想地接口,“改日先生要走,我必定摆酒相送。”

“如此,萧某恭敬不如从命。”

有此承诺,邯翊不再避讳,将接手的鹿州一案,直言征询。

萧仲宣无甚表情地听着,只在听说匡郢也在主理此案之列,方才微微动容。

“大公子,照你看,王爷对匡郢,可有疑心?”

邯翊略为犹豫,然后说:“想来也有。”

“那就对了。”萧仲宣安闲地说:“譬如公子身边有个伺候多年的老家人,最近突然变得有点手脚不干净,常从库房里偷东西出去,公子该如何处置?”

邯翊笑笑,“调他去做库房总?这我也想到了,不过——”

他迟疑着,许久,才慢慢地说:“萧先生恐怕还不十分清楚父王的处事,倘使只为他对匡郢有些疑心,只怕他并不会……”

“我明白了,大公子是觉得王爷此举,另有用意。其实要我说,那另一层用意,只怕还更清楚些,只是大公子当局者迷,所以看不出来罢了。”

“哎?”

萧仲宣有些诡秘地笑了笑,“大公子当真看不出来?当真看不出来,可也太辜负王爷的一片苦心。”

邯翊看着他,眼神中先是迷惑,然后渐渐清明。

但,转瞬间,却又变得有些复杂。

萧仲宣说:“王爷既然要看看,大公子有没有用人容人的气度,大公子就该拿出用人容人的气度来。”

邯翊却恍若未闻,久久都不说话。

虞妃为白帝生下了他唯一亲生的儿子,几乎人人都相信,那孩子将会成为储君。

然而,他瞎了。

跟着,虞妃过世了。

之后的几年间,白帝纳了十数位嫔妃,然而他好像对她们其实都没有兴趣。他的身体也日渐虚弱,按照太医的嘱咐,大多的日子里,他独居在乾安殿。他的后宫便一直让天下人失望地安静着。

三年前,白帝命十七岁的养子邯翊,入朝听政。很多人都还记得,这也正是白帝自己入朝的年纪。

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猜想,悄悄地蔓延开来。

但,当有朝臣上书建言,请求他尽早册立储君,那些奏折却被悉数留中。

白帝每天都在认真教导邯翊如何处理朝政,却始终没有只字提及立储之事。

邯翊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白帝还没有这么高深莫测,他经常看着他宠溺地微笑。但现在,白帝的目光越来越疏远和冷静,他时常能感觉到,那其中审视和戒备的意味。

“我明白。”他终于开口,“我知道其中的分寸。”

“那就好。至于匡郢么,”萧仲宣仿佛很随意地说:“要是他看不出王爷的用意,与大公子为难的话,离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屋里谈得兴浓,六福在门外团团乱转。

好容易房门开启,听得邯翊的声音说:“改日再来请教先生。”六福赶紧过去,小声说:“出来得可有时候了,快回去吧!”

邯翊不理,又跟萧仲宣寒暄了几句,这才离开静园。

车上才问:“有事?”

六福说:“孙五方才叫双贵来找公子——”

话没有说完,邯翊神情已经变了。

六福连忙解释:“孙五不知道公子来了这里,双贵只说公子去了朱王爷府上。”

邯翊脸色稍和,又问:“他有什么事?”

六福低声说:“黎顺在府里等了快半个时辰了。”

邯翊吃了一惊,黎顺跟随白帝三十年了,如今是内廷总管,轻易根本不会离开白帝身边。他脱口轻呼:“莫非宫中出了事?”

六福挤着眼睛笑,“看双贵的神色,不见得是有什么大事。我猜,说不定是要大公子劝架——”

“这是从何说起?”

六福挨近了他,几乎是附在他耳边,将瑶英跟姜妃大闹,又被白帝罚了禁足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

“真是多事!”邯翊咕哝了一句。

又问:“早怎么没告诉我?”

六福说:“这是前天晚上的事情,大公子这两日太忙,没得空给大公子说。”

邯翊点点头,不说话了。

等见到黎顺,问明缘由,果然跟六福猜的一样。

“大公主从前天晚上回到自己房里,就再也没吃过一口东西,这么熬下去身子肯定要坏。大公主从小就最肯听大公子的话,所以王爷的意思,让大公子去劝劝她。”

邯翊狐疑地问:“瑶英,真的昨天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黎顺呆着脸回答:“反正,容华宫的宫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