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术天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叹了一口气,陈太妃是皇上的生母,历史上有很多废黜嫡母,而尊立生母的例子。皇上之所以会尊立太后,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初皇上要借助太后的力量坐上皇太弟的宝座,太后心中对此一定也是清清楚楚。

如今皇上已经登基,太后心里对自己是否能保住太后的位置一定是极其不安。加上太后也知道皇上对我很宠信,有我帮她,她太后的位置就会稳固很多。所以太后此时想拉拢我也在情理之中,她才会想出离间我和陈太妃地计策来。太后在宫里日久,耳目众多,很可能是太后知道了那件事,故意让人告诉了陈太妃,借此来挑拨离间。陈太妃果然中计了,与我为难,这就是把我推到太后这边。

只是这两姑之间,我又该站在哪一边?

补月日,小江这个月比较忙,加上身体不是太好,断更了几天,很对不起大家。这两天争取补回来。

 第192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先朝的妃嫔、皇上和朝中的大臣都穿上了孝服,连太后都是一身淡色衣服,今天他们要送大行皇帝的梓宫前往山陵。昨晚是伴宿之夕,贾皇后带着我们跪在内室,皇上带着朝臣跪在外面。今天天明吉时一到,就有青衣请灵,大行皇帝终于可以长眠了。

我站在云龙门上,只见下面白茫茫的一片。太后先坐上了宫车,皇上带着群臣步行送大行皇帝的梓宫出京,出了京城之后他们才能坐车。大行皇帝的梓宫在队伍的最前面,送丧的队伍有如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前行。

天忽然暗了下来,北风呼呼的吹着,我拉紧了斗篷。崔连贵在一旁低声说:“皇后娘娘,要下雪了,不如快些回去吧。”

果然有一两片雪花落在我的脸上,很凉,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我摇了摇头,“本宫再送先帝一程。”

崔连贵突然啜泣起来,跪在地上:“奴才没能亲自送先帝爷,如今也陪皇后娘娘送先帝爷一程。”

我静静的站着,看着送丧的队伍渐行渐远。雪越下越大,早有小太监给我撑起了青油伞。

我对崔连贵说:“本宫要去叠翠山。”

“下雪了,只怕山路湿滑,山上风又大,还请娘娘保重玉体。”

“没什么,你带着两个小太监随本宫一起上去。”

崔连贵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奴才还望娘娘三思。”我不再说话,转身朝前走去。崔连贵见我如此,忙爬了起来,跟在我身后。

到了叠翠山脚下,崔连贵低声说:“还请皇后娘娘三思而行。”

我迈步朝山上走去,虽然下了雪,可山路不是很滑。我在一个小太监的搀扶下慢慢朝山上走去。山风很大,从斗篷的下摆吹了进来,我觉得有些冷。崔连贵跟在我身后,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山风太大了,我没听清楚。

到了山顶。风更大了,风卷着雪花扑在脸上。我只觉得心里一片空茫,带着崔连贵他们在山上慢慢的走着。此时我什么都不愿去想。只想一直这样走下去。

不知走了多久,我停了下来,恰好走到了听涛山庄。崔连贵在一旁大声说:“皇后娘娘。不如进去喝一杯热茶。”

我点了点头,带着崔连贵走了进去。看守听涛山庄的还是那几个老太监,他们都走过来给我请安问好。我看着他们,突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崔连贵催促他们去沏茶,我坐在桌边,只是看着四壁出神。过了一会儿,茶好了。一等我喝完茶,崔连贵就催着我回去。我带着崔连贵他们慢慢的下了山。回到翊圣宫,我才自觉自己有些冒失。如今正是非常之时,皇上把我留在京师,就是让我以防万一。要是我病了,岂不是会有无穷的麻烦,我忙吩咐宫女去熬姜糖水。

到了晚上,我换好了衣服。带着宫女太监去给陈太妃请安。出了上次的事之后。我对陈太妃格外讨好,不仅每天去请安。还时不时送些衣服首饰过去,只是陈太妃对我一直很冷淡。现在应该是我让步地时候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到了陈太妃的寝宫,我见陈太妃的心情似乎很好,就陪笑说:“太妃娘娘,臣妾今天有一件事想和太妃娘娘商议。”

陈太妃不阴不阳地说:“皇上常称赞皇后果决,皇后不是什么事都先自己做好了决定吗?哪里用得着和本宫商议?”

我有些尴尬,勉强笑着说:“臣妾想着过几天把表妹接进宫来,也好陪太妃娘娘说说话,解解闷。”

“陈家纵使门第没有周家高贵,可也不是低门贱户,采萱可是皇后娘娘撵回家去的,如今可没脸再回来。”

我忙跪下:“上次的事是臣妾考虑得不周到,只是当时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如今皇上已经登上了大宝,接表妹进宫给太妃娘娘做伴,也算是臣妾地一点孝心。”

陈太妃拉起我,“皇后能如此,本宫也放心多了。”陈太妃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今天本宫要当着皇后多说几句,做了宫里的女人,首先就不能嫉妒,你看哪个皇帝不是妃妾成群?”

我听了陈太妃这几句话,也就明白了陈太妃的意思,忙说:“臣妾谨记太妃娘娘教诲。”

陈太妃拍了拍我地手,我低声说:“有句话一直想和太妃娘娘商议,只是大行皇帝刚刚驾崩就提这件事似乎有些不妥。”

陈太妃一脸喜色地看着我,和声说:“皇后要说什么,尽管说就是。本宫一直拿皇后当亲女儿看,所以有时说话难免重了一些。”

“臣妾想劝万岁爷纳表妹为妃,这样也多一个人帮臣妾服侍万岁爷。只是如今正在国丧之中,提此事只怕不妥,朝中也会有人议论。臣妾想等事情过了,挑个好日子,风风光光的为表妹行册妃大典。”

“皇后想得很周全,很好。皇后能如此贤良,本宫也放心多了。”陈太妃对我格外和蔼,又拉着我说了好些话,我才告辞出来。

回到翊圣宫,我的心里很乱。如今皇上已经继位,陈太妃早晚会再接陈采萱进宫,不如我先和陈太妃提及此事,做个顺水人情,以缓和我和陈太妃地关系。因此上次去见陈太妃时,我本想和陈太妃提接陈采萱入宫一事,结果和陈太妃因为尊号之事,闹得不欢而散。

今天我又特意和陈太妃提及此事,就是为了化解我和陈太妃之间的矛盾。没想到陈太妃得陇望蜀,又向我暗示纳妃一事。陈太妃给皇上纳几个妃嫔,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这件事不是我能阻止得了的,因此我索性把话题陈太妃挑明了,如果我稍有迟疑,只怕陈太妃又会寻我的不是。

我现在借口正在国丧期间,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先把这件事拖下来再说。我自嘲的笑了,我也和朝中的那些大臣一样,用“拖”字来应对一切,只是不知道这个字管不管用。

今天如果不出意外会三更,大家多多支持。

(广告)一代佞臣书号1162037女扮男装翻云覆雨162037。aspx

 第193章 “卧榻之侧”

次日一早,我让崔连贵带着几个宫女太监去陈家把陈采萱接进宫来。这次皇上带着陈采萱的父亲陈明彦一起出了京师,并且让陈明彦带着亲兵护驾,看来皇上对自己的这位舅父还是很信任的。

崔连贵带着陈采萱来翊圣宫见我,陈采萱一进来,就快步走到我面前要给我行礼。我忙迎了上去,一把拉住她,“表妹不必多礼,本宫很是想念表妹,且喜如今表妹又进宫来了。”

“臣女也是一直想再见皇后娘娘,今日再睹娘娘玉颜,臣女幸甚。”

我携着陈采萱的手,“太妃娘娘正念叨着表妹呢,不如表妹这就随本宫去见太妃娘娘。”我一边说一边拉着陈采萱出了翊圣宫。

一路上我和陈采萱勉强谈笑了几句,等到了陈太妃的寝宫,就见张嬷嬷已经等在外面了。张嬷嬷赶上来给我请安,又给陈采萱问好,这才说:“太妃娘娘正等着呢。”说完就带着我和陈采萱走了进去。

陈太妃满脸含笑的看着我和陈采萱,等我们行过礼,就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陈采萱,不住地打量陈采萱,又扭头对我说:“皇后,本宫见采萱似乎又出落了不少。”

“慈鉴不差,表妹如今是越发的漂亮了。”

“太妃娘娘,皇后娘娘过奖了,臣女愧不敢当。”

陈太妃拉我们坐下,和我们说说笑笑。张嬷嬷在一旁凑趣:“太妃娘娘,奴婢瞧着皇后娘娘和陈姑娘真有如姐妹一般。”

我心中有些不悦,勉强笑着说:“本宫一直把表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

陈采萱也忙说:“张嬷嬷将天比地,臣女岂能和皇后娘娘相提并论?”

陈太妃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客气。”

我忙说:“太妃娘娘说得是。”

陈太妃吩咐小太监去传膳,又笑着对我说:“本宫很久没和皇后一起吃饭了,不如皇后中午就在本宫这里吃饭。”

我忙答了个是。就起身走到外间屋子吩咐那些小太监摆桌子。一会儿桌子摆好了,我忙命宫女端过水盆净了手,这才走到里面屋子,请陈太妃来吃饭,“请太妃娘娘用膳。”

陈采萱扶着陈太妃走了出来。陈太妃在中间坐下,我忙将一把象牙筷子放在陈太妃面前。

陈太妃笑着说:“皇后不用忙了,让太监们做就行。皇后坐下吧。”

我给陈太妃行过了礼。这才坐了下来。我又对陈采萱说:“表妹不如也坐下吧。”

陈太妃拉着陈采萱,“皇后说得是,你也快些坐下吧。今天只是寻常吃饭。不用那么多礼数。”陈采萱给我和陈太妃一一行过礼,这才坐了下来。

这时小太监端上来一盘笋尖,我笑着对陈采萱说:“我记得表妹最爱吃这道菜,今天知道表妹要来,特意吩咐他们做了这道菜。”

我吩咐小太监把笋尖摆到陈采萱面前,陈太妃似乎很满意,笑着说:“难为皇后想得如此周到,如今寒冬腊月的。皇后特意准备这道菜,足见皇后是真的为采萱着想。采萱,你可别辜负了皇后的美意,要多吃些才是,本宫见你有些瘦了。”

陈采萱也是满脸含笑:“多谢皇后娘娘。”

吃过饭,就有小太监端上茶来。陈太妃一边喝茶一边说;“一会儿本宫带着你们出去走走,采萱是第一次进宫来。四下里走走也好。”

喝完茶。陈太妃就吩咐宫女拿斗篷。我服侍陈太妃穿好衣服,宫女也过来帮我披上斗篷。我见陈采萱穿了一件银鼠里子的斗篷。就笑着说:“表妹如今还穿小毛的衣服只怕要冷,应该换大毛的了。”

我回头对一个小太监说:“你去本宫那里,让她们把昨天外臣送进来地那件白狐狸皮斗篷拿来。”

那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走了,陈采萱忙说:“皇后娘娘厚赐,臣女不敢当。”陈太妃只是含笑看着我。

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太监回来了,拿着一件白狐狸皮斗篷。我接过斗篷,亲自替陈采萱披上。陈太妃带着我们在宫里转了一圈,就带着陈采萱回去了。

次日傍晚,太后、皇上和贾皇后他们都回来了。众人见过礼,就都回房休息去了。

皇上跟着我回了翊圣宫,一进门,皇上见左右无人,就一把抱住我,“朕想你了。”

我轻轻捶了他一下,“没正经。”

皇上只是一脸坏笑的看着我,突然抱起我朝床边走去,“这才是没正经呢。”

我的脸红了,抱住他的脖子,“怎么样,一路上还好吧?”

“还好。”皇上一边说一边将我放在床边坐好,然后自己也坐在床边。

我和皇上并肩坐着,我低声说:“昨天我把表妹接进宫来了。”

皇上沉吟着没有说话,半晌皇上才说:“朕有两件事想和皇后商议。”

我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也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什么大事。皇上看着我:“第一件是册后大典,只是要是现在行册后大典,只怕太过冷清了。朕昨天问了礼部地官员,如果现在行册后大典,因为还是国丧期间,你只能穿暗红色的礼服,而且礼乐的声音不能太大“那就过段日子再说。”我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件事,不过看着皇上那认真地神情,我还是很感动地。

“可马上就要过元旦了,朕想让你坐在翊圣宫的大殿上接受内外命妇的朝贺。”

皇上一脸为难地看着我,我不由笑了,将头靠在他的肩上:“没什么,那些没有那么重要。”

皇上握住我的手,“还有一件事,你的生日也快到了,如今不好办得太热闹,朕想在宫里摆几桌酒席给你贺寿。”

我忙摆手说:“陛下,万万不可。现在太后自然不必说,就是贾皇后她们心里也不好受。我们这边摆酒贺寿,岂不是让她们更难过?”

皇上搂住我,“只是太委屈你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宋太祖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我不是亲自请了一个人睡在卧榻之侧。”

皇上一时有些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站起身:“朕这就去和母妃说,把表妹送回去。”

我忙拉住他,“别去,臣妾和太妃娘娘刚刚融洽了些。皇上这一去,恐怕又要有一场纷争。太妃娘娘纵使不说什么,只怕今后会处处与臣妾为难。宫中的事和朝中的事一样,此时不能再起纷争了。只有如此,臣妾才能着手整肃宫闱。”

皇上紧紧地抱住我,我突然觉得有些委屈,在他怀中低声哭了起来。

补月日。

(广告)奉旨休夫云霓1149738五色裘,千金子,白马翩翩来相伴。拈香嗅,叠股眠,花月春风与君欢。正在上演满朝文武惊魂夜,公主无敌乱京都。精彩不容错过。

 第194章 仁政

皇上轻轻的替我擦着眼泪,“你放心,朕今生绝不负你。”

我的心一震,慢慢收住了眼泪,靠在他的胸前低声说:“早些睡吧,陛下这些天一定没有睡好。”

皇上只是点了点头,就脱下外衣躺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我看着他的睡容,慢慢伸出手,轻轻描画着他的眉毛。

次日一早,皇上急急忙忙的穿上朝服去上早朝。我带着宫女太监去给陈太妃请安,陈太妃一见我进来,忙笑着对我招了招手,“皇后来得正好,本宫知道皇后的生日快到了,如今虽然不得宴乐,不过这寿礼是少不了的。”陈太妃说完就递给我一个白玉盒子。

我忙双手接过来,“臣妾谢太妃娘娘恩典。”陈采萱也从里间屋子走出来给我问好,我拉着陈采萱的手对陈太妃说:“如今表妹进宫来住,不如让臣妾带着表妹去各宫里走走,给太后娘娘和贾皇后她们行个礼。”

陈太妃点了点头:“皇后想得很周全。”陈太妃又扭头对陈采萱说:“你随皇后各处走走,早些回来。”

我带着陈采萱出了陈太妃的寝宫,“表妹,不如先去太后娘娘那里问安,不知表妹意下如何?”

“臣女听皇后娘娘吩咐。”

我带着陈采萱到了长乐宫,迎面正碰上冯成,冯成给我请过安,就笑着说:“皇后娘娘来得不巧,太后娘娘如今正在佛堂呢。”自大行皇帝驾崩后,太后就让人在长乐宫的东厢房里建了个佛堂,每日早晚礼佛。此时我不便于进去打扰,就带着陈采萱先去了太后平常起坐的屋子。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见太后进来,我忙走上前去给太后请安问好,又把陈采萱要进宫住些日子告诉了太后。陈采萱忙走上前来给太后行礼。太后只是点了点头,勉强说了几句客气话。

我留神看太后,只见太后的脸上隐约有泪痕。我知道此时不便于久留,又说了几句话就带着陈采萱走了。

我又带着陈采萱去了贾皇后那里,不想严淑妃和吕端妃也在。贾皇后正和严淑妃下棋,吕端妃站在一旁观棋。我把陈采萱要在宫里住一段日子的事告诉了贾皇后她们,贾皇后只是说了几句客气话而已;严淑妃也是寒暄了几句。却一脸看好戏的神情看着我;吕端妃只是点了点头。我和陈采萱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陈采萱突然问我:“皇后娘娘,臣女觉得吕贵妃似乎有些不高兴见到臣女。”

我忙笑着说:“哪有的话。吕娘娘早就退居深宫,不怎么问外事了。”

到了晚上,我去给太后问安,太后突然问我:“水音,你说陈太妃这时把侄女接进宫来,到底意欲何为?”

我陪笑说:“陈太妃一个人在宫中寂寞,所以接陈姑娘来作伴。”

太后低着头不说话,突然抬头看着我:“水音。你心里真是这么想地?”

我知道瞒不过太后,就低声说:“如今只有看一步走一步了,把陈姑娘接进宫来也是一件好事,省得陈太妃再生别的是非。”

太后叹了一口气,“你说得是。”

我见太后的脸色有些发白,忙问:“太后娘娘怎么了,臣妾见太后娘娘的脸色不大好。”

太后的辞色有些躲闪。“没什么。只是午睡地时候做了个噩梦。”

冯成在一旁说:“太后娘娘如今总做噩梦。”

“太后娘娘不如让上官姑娘进宫来给太后娘娘瞧瞧,吃些安神的药。”

太后勉强笑着说:“你不说哀家险些忘了。哀家明日让人请上官姑娘给哀家看看。”

我借机说:“有件事臣妾一直想回明太后娘娘,臣妾想将宫里年老的宫女太监放一些出宫去。一来,现在宫里地宫女太监太多了,每日空耗钱粮,现下国力艰难,该节省地地方还是节省一点好;二来,宫女们久居深宫,与父母家人隔绝,有违人伦,不如放她们回去与家人团聚,也是一件善事。”

太后看了我一眼,“哀家知道了,这件事皇后只管放手去做。”

“臣妾告辞,太后娘娘好好保重凤体才是。”

我从太后那里回来,就见皇上正坐在房中。我把要将宫女太监送出宫去的事告诉了皇上,皇上不由笑了,“还是皇后想得周全,朕读史书,每见新皇登基,都将宫里的宫女太监放出宫去,史官无不盛赞这是一项仁政。如今仔细思之,不仅朝中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宫中也是如此。”

我也笑了,“陛下说得没错,试想这些宫里地宫女太监不是这个的心腹,就是那个的密探,臣妾每日里战战兢兢,连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不如将他们都放出宫去,选些年纪小的进宫来。”

皇上握住我的手,“辛苦皇后了。”

我只是摇了摇头,皇上附在我耳边低声说:“朕把帐册交给严景云了。”我心中突然有一丝感慨,也许这就是朝臣的宿命。他们不过是棋子,一局终了,不知道棋盘上还能留下几枚棋子?

次日一早,我让崔连贵把宫女太监的花名册拿来。除了一些年龄大的,我将原来服侍先帝、贾皇后和严淑妃地宫女太监也都送出宫去。虽然这不能将成王等人安插在宫里的耳目尽皆除去,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