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术天下-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接过奏折,奏折上的字七扭八歪,要仔细看才能认出来。我看了一眼皇太弟,他指了指自己地右肩窝。我刚才只是担心了,竟然都忘了看他是哪只肩膀受的伤。奏折上的字之所以会如此七扭八歪,就是为了证明这本奏折是他写的。

我又接着看下去,看完我不由长叹一口气,“殿下真可谓对弈的高手。”

奏折上将成王的党羽全部罗列出来,但却在奏折的结尾说因为成王的党羽甚众,此时国家多事,故此不宜在朝堂上再起波澜,劝皇上不要再追究刺客一事。

皇太弟看着我得意地笑着,我也笑了。他这一手果然高明,不仅解释得通他为什么要杀死刺客,还借机将成王网罗党羽之事和党羽都是谁上奏给皇上。那么将来这些人无论再有什么陷害皇太弟的举动,皇上都不会相信,这可谓一石二鸟的妙计,看来这件事是皇太弟精心策划的。

“明天我就让人送进皇宫去。”

我点了点头,“事不宜迟,不如现在就让人送去,还有第一处破绽你千万不要大意。”

皇太弟只是微笑,我心里不由又有些狐疑,他怎么会对这件事如此笃定?

抱歉,更新晚了,今天加了一会儿班。

 第183章 黑子白子

次日一早,我从陈太妃那里请安回来,就听见皇太弟与上官云在屋子里低声说话。我忙放轻脚步,悄无声息的走到门口,就听上官云说:“请皇太弟放心,臣女明白。”

我越加好奇,留神细听,只听皇太弟说:“这里不要包扎得太紧,否则写字不方便。”

“臣女明白。”

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上官云在给皇太弟换药,两人说的都是换药的事,我有些太草木皆兵了。

我走了进去,果然上官云正在替皇太弟包扎,皇太弟笑着看了我一眼,“回来了?”

“母妃很担心你,一直问你的伤势怎么样了,一会儿还要过来看你。”皇太弟只是点了点头,伸手拉住我的手。

上官云说了一句“皇太弟,包好了”,就退了出去。

“我这就要进宫去。”皇太弟满脸疑惑的看着我,我忙解释道:“我有些不放心,想进宫看看万岁爷的意思。”皇太弟这才松开手,我换了件衣服,吩咐太监们去准备车子。

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太监进来告诉我说车子已经准备好了。皇太弟竟像个小孩儿似的拉住我的衣袖,“早去早回。”我点了点头,就随着那个小太监走了出去。

我一坐上车,就吩咐车夫快一些。过一会儿皇上就要下早朝了,一般皇上下了早朝就要去太后那里。我此时进宫,一会儿正可以遇见皇上。

到了长乐宫,我给太后行过礼,太后就问我皇太弟的伤势,我只是含糊答了几句。

太后扭头对冯成说:“把那些东西都拿出来。”太后又笑着对我说:“你来得正好,哀家要给宏儿送些补药,本来想让太监们送去,如今你来了正好带回去。”冯成早拿了好些东西出来。看来太后此时要极力拉拢皇太弟,我忙笑着道谢。

又坐了一会儿,守门的太监就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来了。”

我忙站起身要回避,太后笑着说:“虽然皇上和你是大伯和弟媳。理应回避才是。只是你先前也在宫里住了些日子,和皇上又是至亲,不用讲这些虚礼了。皇上也担心宏儿的伤。你和皇上说说宏儿的伤势。”我忙答了个是。就站在一旁。

皇上带着几个太监走了进来,待皇上给太后请过安,我忙给皇上行礼:“臣妾给万岁爷请安。”

皇上笑着说:“表妹有些日子没进宫来了。”不等我回话。皇上又接着说:“昨天崔连贵回来告诉朕二弟伤得很重。”

我先看了一眼皇上,皇上的神色没有什么异样。我又看了崔连贵一眼,心中有些吃惊,可嘴上却说:“臣妾心里很是担心,想和太后娘娘商议一下,请原来宫里的王太医给皇太弟看看。”

我听皇上如此说,不由埋怨起了自己,自己这件事做得太冒失了。皇太弟病重,我不在府中照料他,却进宫来,皇上难免会疑心,因此我顺口说进宫是要请王太医去给皇太弟看病。

不料太后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不自然地神色,冯成插话说:“皇太弟妃,那个王太医从军前效力回来。本想求个官职的。不想受了风寒,一命呜呼了。”

我故意说:“可惜了。宫里的太医数他的医术最高明了。”

皇上问我:“上官姑娘的医术不是很高明吗?表妹怎么还要另找别人?”

“臣妾只是有些不放心,想多找个人来看看,皇太弟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

皇上地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表妹太性急了,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里会这么快就好呢?关心则乱,表妹是太担心二弟的伤势了。”皇上说到这里,语气中不禁有一丝黯然。我的心里有些不好受,因此又说了几句话,就站起身告辞了。

我慢慢地朝宫外走去,心里确实有些纳闷。昨天崔连贵来,并没有问我皇太弟地伤势,可今天皇上却说崔连贵告诉他皇太弟的伤势很重。崔连贵是个谨慎的人,没有根据地话他是不会说的。

我越加迷茫起来,所谓棋局之上,黑子白子分明,可如今这个崔连贵竟然让我捉摸不透他到底是黑子还是白子。崔连贵是皇上的心腹,虽然也效力于我,可那也是皇上的意思,否则他绝不会如此。可如今他竟然说皇太弟的伤势很重,这是在帮皇太弟,难道…………

这些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旁敲侧击了皇太弟几次,却没问出什么来。

还有一件更让我迷惑不解的事就是自从皇太弟受伤以来,无论是换药,还是煎药,上官云从不假他人之手,都是自己做。现在的朝局如此,让我不由又对上官云产生了一丝疑惑。

我特意让张让拿着上官云开的药方去给太医院地太医们看,张让回来告诉我,太医们都说药方没什么问题。

既然药方没什么问题,难道是上官云在熬药的时候动了手脚?因此一天我趁上官云在熬药,故意过去和她闲话。说了几句,等药快熬好的时候,我装作好奇,掀开药壶的盖子看了一眼,故意一带,药壶一下子翻了,我忙让小太监来收拾。

我搭讪着走了出来,让小太监把药送到太医院,让太医们看看可有什么异常,太医们回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在里面,我这才放下心来。

皇太弟的伤一天天好了起来,我突然想起在慈恩寺为萧元策所设的那盏长明灯,究竟是何人所设地呢?我本想去问问大长公主,可镇国将军府地人告诉我,大长公主每日里糊里糊涂,什么也记不清了,我只得作罢。

如今又是月初,我不如派个人去看看那个送灯油的人到底是谁。想到这里,我让人找来一个伶俐一点地小太监。只说是皇太弟的意思,让他这几天都守在慈恩寺,等那个送灯油的人来后就悄悄的跟着他。

过了几天,那个小太监一脸沮丧的回来告诉我,那个人来了之后,就一直遮着脸,他看不清那个人的相貌。等那个人要走的时候,他跟在后面,寺里的人太多,结果只走了几步,那个人就不见了踪影。我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如今很可能已经打草惊蛇,再见那个人恐怕是不容易了。

不过那个小太监告诉我,那个人确实是太监,从走路的姿势上就能看出来。只是不仅宫里有太监,连各个王府里也都有太监,这让我如何查起?

评论区和群里都有人问我关于称谓的问题,今天太晚了。我最近有些心率过速,必须早睡,这个问题明天解释一下。抱歉。

 第184章 今生来世

天渐渐的冷了下来,皇太弟的伤已经全好了,因为他的遇刺,成王也偃旗息鼓了一阵子。我又派人去过慈恩寺,果然如我所料,那个给萧元策点长明灯的人不曾再来过。我心中越发疑惑起来,可却又无从查起。

朝中、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我这几次进宫,每次见到太后,太后都很是忧虑。皇上的病更重了,本来皇上得了这个病,应该静养才是,可朝中的大臣们为了争权夺利,纷争不断,皇上的身体也越发不好了。

今天下了早朝,皇太弟就又出门去了,恐怕他也已经知道皇上的病越来越重了,所以一直在为将来做准备。一直到傍晚,他也没回来。我推开窗子,天已经暗了下来,风卷着落叶在地上盘旋。起风了,我觉得有些冷,忙关上窗子。

突然有侍女走进来,低声说:“娘娘,崔总管来了。”

我有些惊讶,这么晚了崔连贵来做什么,忙说:“请崔总管进来。”

崔连贵走了进来,只是匆匆给我行了一礼,就走到我身边低声说:“娘娘,有密旨宣娘娘进宫。”

我更加惊讶了,不禁有些迟疑,皇上从来没有这么晚召我进过宫。崔连贵在一旁连连催促我,我走到妆台前写了几个字,封好,这才对侍女说:“你去把这个交给太妃娘娘,一会儿皇太弟回来,就给皇太弟看。”如今府中每个人都不可信,陈太妃是皇太弟的生母,此时只有相信她了。

我略略收拾了一下,就随着崔连贵走了出去。驾车的是一个小太监。我的心中突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崔连贵和我一同坐在车上,一路上他都没有说话,快到宫门地时候,崔连贵突然说:“三小姐,今天下午万岁爷在三小姐以前住的屋子里呆了一下午,快到吃晚膳的时候万岁爷突然晕了过去,等万岁爷一醒就让奴才召三小姐进宫。”崔连贵的眼圈有些发红。我的心里只觉得发酸,崔连贵故意叫我三小姐,其用意我已经明白了。

到了宫门,崔连贵并没有下车,只是掀开车帘对守门的太监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就让车子载着我往里面走。我有些明白过来,以我的身分,是没有资格在宫里乘车地。如今崔连贵会这样做。只怕是…………想到这里,我只觉得心里有些发堵。

过了一会儿,崔连贵轻声说:“娘娘,到了。”

我在崔连贵的搀扶下下了车,我看了一眼,崔连贵带我来的地方是皇上的寝宫。崔连贵没等我说话,就急忙带着我往里面走,他走得很急。我几乎要小跑才跟得上。到了卧房门口,崔连贵对我说:“娘娘先在这里候旨吧。”说完他就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崔连贵走了出来,“娘娘,万岁爷宣见。”

我走了进去,崔连贵并没有跟进来,只是在我身后把门关上。屋子里挂着明黄色的帷幔。我闻到一股草药地味道。

我又朝前走了几步。就见皇上正倚坐在宽大的龙床上。我忙跪下:“臣妾给万岁爷请安。”

皇上半晌没有说话,我悄悄抬起头。就见皇上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忙低下了头。

“表妹过来坐吧。”我又磕了一个头,这才站起身,坐在龙床边地一个绣墩上。我看了一眼皇上,皇上更加清瘦了,不过精神还好,皇上这么晚召我进宫,让我一直觉得很不安。现在看皇上如此,我略放下心来。

“朕适才突然想起以前和表妹一起蹴鞠地事,所以召表妹进宫来。”皇上一边说一边从枕边拿起了一个彩球,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是微笑而已。

皇上突然叹了一口气,“朕一直忙于国事,没能再和表妹一起踢球,只怕今后再也没有机会和表妹一起踢球了,如今思之,悔之何及?”

我的心里一阵发酸,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我怕皇上看见,忙背过身去擦眼泪。过了一会儿,我才勉强笑着说:“等万岁爷好些了,臣妾再和万岁爷一起踢球。”说完这句话,我的声音不禁有些哽咽,皇上的病恐怕只会越来越重,哪里能好呢?

皇上苦笑了一下:“朕非不知天命,恐怕只有等来世再和表妹一起踢球了。”

我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皇上幽幽的说道:“唐明皇曾和杨贵妃密誓,要生生世世结为夫妇。朕心里很不以为然,今世缘,来世偿;来世缘,何世偿?岂不总是有人要在等?朕不想许什么愿,只想来世朕还遇到表妹,而朕不再是帝王。”我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哭出声来。

皇上拿出手绢,替我擦着眼泪,“表妹能为朕而流泪,朕今生也算得上无怨无悔了。”我想起昔日的种种,越发抽噎起来。

皇上似乎有些累了,倚着床头喘息了一会儿,我忙说:“臣妾扶万岁爷躺一会儿。”

皇上摇了摇头,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我忙替皇上轻轻地拍着,皇上吐出一口血痰才好些。

皇上闭着眼睛,也不说话。我见皇上的脸颊上竟然还有一抹红晕,不由暗自吃了一惊,我曾听人说过回光返照,难道是………我坐在一旁,有些着急,几次想找太医来看看,可看皇上地意思,皇上此时不愿见外人。

皇上突然睁开眼睛,轻叹了一口气,“这天下的人都想当帝王,只有帝王不愿意再当帝王,有谁知道帝王的寂寞?又有谁明白帝王的心思?英雄长叹去,谁心无遗恨?朕如今是好不了了,今天下午崔连贵问朕要不要再去大殿上看看,可那些在朕的心中早已是过眼云烟,朕只想再见一见表妹。”我想起崔连贵对我说的话,眼泪又流了下来。

皇上看着我微笑,我也看着皇上,皇上的身子突然朝后倒去。我忙扶住皇上,只觉得皇上地身子有些发软,我地心不由一阵乱跳。

昨天没有更新,这章卡了两天,因为这是皇上的最后一场戏,所以反复修改了一下。又少更一章,一会儿要出门,看今晚回来来得及再更一章。

 第185章 结怨

皇上的双眼紧闭,我轻声喊了两声“皇上”,皇上一动也不动。我试了试皇上的鼻息,皇上的气息很微弱。我的眼泪又有些忍不住了,但此时不是哭的时候。现在必须抢得先机,占得先机就能赢得一切。

我忙站起身,走到门旁,一开门就见崔连贵正站在门外,我忙说:“万岁爷口谕,宣皇太弟进宫,另外宣两个太医来。”崔连贵躬身答了个是,扭头吩咐小太监去办。

我又看了一眼崔连贵,问他:“御宝呢?”

崔连贵有些迟疑的看着我,我故意有些着急的说:“万岁爷拟旨要用,快把御宝拿来,另外宣两个翰林在外面候着。”崔连贵这才去拿御宝,我一把从崔连贵手中拿过御宝,崔连贵有些吃惊的看着我。

我关上门,将御宝放在衣袖中,就坐在龙床边,看着皇上,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一会儿,就听门外有人说:“万岁爷,太医来了。”

我忙擦了擦眼泪,走到门前,打开门,让太医进来。太医进来后,看了看皇上,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我看了他们一眼,厉声说:“你们两个就在这里候着,如果谁敢走出这里半步,以抗旨论处。”两个太医只得躬身站在一旁。

我有些着急,此时正是紧要关头,皇太弟怎么还不进宫来?我有些焦急的在房中走来走去,突然听见崔连贵的声音:“万岁爷,皇太弟来了。”

我心中大喜,忙打开门,就见皇太弟和上官云正站在门外。我忙正色说:“万岁爷口谕。宣皇太弟觐见。”

皇太弟和上官云随我走了进来,我关上门,拉住他的手,“万岁爷如今只怕是不行了,事不宜迟,你赶紧做准备。”我拿出御宝递给他,“御宝在这里。还有两个翰林在外面候着呢。”

皇太弟接过御宝,紧紧握了一下我的手,“我看了你留地信就赶过来在宫门外等着,那个宣旨的小太监一出宫门就遇到我了。”我点了点头,已经无暇问为什么上官云会和他一起来了。

上官云早走到御榻旁。给皇上诊了脉,过了一会儿,走过来低声说:“不知道能不能挺过今晚。”我的心紧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突然崔连贵推开门:“万岁爷。韩昌国帅禁军把寝宫包围了。”我有些明白过来。看来皇太弟早就做好了准备。崔连贵见皇上没有说话,忙走到床边,看了一眼皇上,不由大哭起来。

这时有两个人身穿甲胄走了进来,我都不认识,我看了皇太弟一眼,他走到崔连贵身边:“崔总管,韩将军来只是为了防止有人趁万岁爷病重图谋不轨。崔总管大可放心。孤一直很敬重总管的为人,望总管此时能和孤同舟共济。”

崔连贵止住了哭声,“奴才愿意听皇太弟吩咐。”

皇太弟看了他一眼,“你去把外面那两个翰林召进来。”

过了一会儿,两个翰林战战兢兢的走了进来,皇太弟对他们说:“万岁爷宣成王、贾大人和严大人觐见,你们快些拟旨。”那两个翰林忙飞笔写了起来。

擒贼擒王。此时皇太弟把他们几个召进宫来。就是要把他们监禁起来,使得他们和自己的党羽隔绝起来。免得他们借机作乱。过了一会儿,翰林写好了,皇太弟看了一眼,就盖上御宝。皇太弟把圣旨交给崔连贵,“有劳崔总管派几个妥当的人去宣旨。”

崔连贵走后,一个穿着甲胄地人忙走皇太弟身边:“殿下,要不要派些禁军跟着崔总管同去。这几个奸猾狡诈异常,如果觉得事情有变,不肯进宫来怎么办?”我看了这个人一眼,五十余岁的年纪,身材很高大,眉宇间竟与皇太弟有一二分相仿。

皇太弟微微一笑,“孤已经让韩将军派人把皇宫围了起来,此时没有孤的命令,谁也出不去?他们没有宫里的消息,一定不敢贸然抗旨。再说此时派禁军与崔总管一起去,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摆明了告诉他们宫里有变,他们又岂能进宫来?如此,反生意外。”那个人退到一旁不再说话。

我忙走到皇太弟身边,低声说:“殿下,此时不如将几个紧要之处安排上自己的人已备非常。”

突然听外面有人喊道:“太后娘娘驾到。”看来太后知道寝宫这边有变,所以过来看看。

我对皇太弟使了个眼色,皇太弟忙带着那两个人退到外间地耳房里。我迎了出来,太后并不看我,快步走了进来,走到御榻旁,看了皇上一眼,不由放声痛哭起来。

我只得走上前去劝解,太后只哭了一会儿,就收住眼泪,问我:“崔总管呢?”

“崔总管出去宣旨去了。”

太后目光如炬的看了我一眼,“御宝呢?”

“万岁爷把御宝交给皇太弟了。”

太后嘿然冷笑,坐在一旁不再说话,我知道太后心中一定是很不高兴。

过了一会儿,太后对我说:“你先出去吧。”我忙带着屋里的人都走了出来。

皇太弟从耳房里走出来,对我说:“都已经安排好了,由韩将军领禁军,负责皇宫宿卫;陈将军领京兆尹,负责京师宿卫;杨大人领兵部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