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法号,但这没关系……我告诉你,但你也不要被吓着。做好准备了吗?那你听好……我是今年演武院招生的监考,陛下特意派钦差请我去dì dū的。”
    听到这句话,崔右的嘴角眉头都忍不住抽搐了几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招手把仆从叫过来要了银子,挑了最小的一块放在项青牛手里:“道长半路买茶吃,犬子考演武院的事就拜托你了。告辞……”
    项青牛看着手里的银子,忍不住就要发作。
    方解一个箭步跃过来捂着他的嘴,连拉带拽弄到马车上。
    ……
    ……
    “这位崔公子,你知道我去dì dū是做什么的么?”
    项青牛坐在马车上,看着一边骑马同行的崔略商说道:“如果你知道我的身份,我保证你会吓得从马背上跌下去。”
    崔略商看了一眼项青牛,又看了看还在兴奋于骑马乐趣的方解。方解虽然是樊固斥候,但樊固城里只有四五匹战马,除了执行任务之外谁也不许碰。他一直喜欢纵马而行的感觉,此时能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确实有些高兴。
    “身上带银子了吗?”
    方解问崔略商。
    崔略商点头道:“家父知道我大手大脚的惯了,自然备下不少银钱。不过钱财都在那几个仆从身上,我身上没多少。”
    方解道:“封一两银子的大红包给这位道长,他会保你考进演武院。”
    项青牛瞪了方解一眼,看着崔略商客气的说道:“银子就不必了,既然我身为今年演武院的监考,自然要遵守朝廷的法纪,断然是不收贿赂的。不过看你面相不俗,骨骼清奇,将来必成大器,这样,以后你每天管我酒肉,我白送你一卦如何?”
    “好啊”
    崔略商点了点头,心说反正自己也是要吃饭的,既然同行就是缘分,多交一个朋友也好。
    项青牛满意的点了点头,靠在马车上闭上眼休息。
    方解看了看大犬,看了看项青牛,看了看崔略商,马车里还有一个此时肯定又露着一双美腿睡觉的沐小腰,队伍越发的壮大,此去dì dū也不会寂寞了。想到此处忍不住心生感慨,舒展了一下筋骨朗声道:“古人云……三人行……五人也行……”
    崔略商诧异道:“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么?”
    方解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五人行必有白痴。”

第四十二章 一念之间
    第四十二章一念之间
    清乐山上有一片山桃林,正是山桃花盛开的时节,远远看过去半山腰那一片粉红,美的让人根本就不想挪开视线。山林翠绿桃花艳,便是在丹青一道有数十年修为的大国手,只怕也描绘不出这山景之美。
    一气观就在这山桃林掩映之中,隐隐可见。
    因为前rì一气观的掌门人萧真人启程赶往dìdū,所以往山上求见真人的达官贵人们倒是少了许多。难得那两千九百九十九的石阶上游人稀疏,倒是让这山清净了不少,观也清净了不少,桃林中更加清净。
    每年山桃林开花的时候,游人是不许进入桃林的。也不知道是一气观里的道人们唯恐游人毁了这浑然天成的美景,还是这桃林中每到桃花盛开就有什么秘密不能示人。一气观地位尊贵,莫说游人们,就是江淮道的总督大人到了,也不会轻易去触碰一气观的规矩。
    桃林中有一座亭子,无名。
    本来这亭子里游人休息的地方,可自从一气观里住进来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之后,这亭子也几乎变成了她的私产,就算是一气观里的道人们想来这里也得看那大小姐的脾气。真要是惹恼了她,说不得就会招惹来观里主事道人的一顿教训。
    这位大小姐生的面貌比花还娇美,xìng子却有些刁蛮任xìng。
    这位大小姐自然不是别人,就是大隋第一富吴一道花了一万五千两金子才塞进一气观的掌上明珠。
    吴隐玉
    这位大小姐年方十五,却出落的人见人爱。不过或是因为吴一道太娇惯她的缘故,xìng子野蛮的有些让人无语。第一天到一气观,这位大小姐就掐着小蛮腰问一气观萧真人的大弟子鹤唳道人自己的住所在哪里,鹤唳道人指了指一处独院说便是那处。吴大小姐连头都没扭,指着那片山桃林说道:“我要住那里。”
    自此之后,这桃林里的亭子就成了她的私产。
    而桃林最深处萧真人每年桃花开时候闭关所住的那个篱笆小院,也成了她的私产。
    天气好的让人心里都敞亮,可这位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开,但实打实一个含苞待放美少女的吴家大小姐心情却不太好。价值连城的焦尾摆在亭子里的石桌上,最喜抚琴的吴隐玉今rì却毫无兴致。
    她chūn葱般的修长手指来来回回的在焦尾上抚过,心不在焉。
    贴身小丫鬟杜鹃看着小姐不开心,端着刚刚泡好的莲心放在她手边轻声问道:“小姐今儿是怎么了,连抚琴的兴致都没了。”
    鹅蛋脸型的少女若是眉目再清秀jīng致,总是让人觉着可爱的一塌糊涂。就连微微皱眉都没有什么凄婉的感觉,依然还是那般灵动清新。
    吴隐玉抚过琴弦,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在dìdū的时候,大内侍卫处统领罗蔚然亲自给我查看过,一百二十八处气穴开了一百二十二处,就连他都说我是难得一见的天才,莫说长安城,就是整个大隋也找不出第二人来。”
    她看向杜鹃问道:“当时罗蔚然是这样说的吧。”
    “对啊”
    杜鹃替自己主子得意着说道:“罗统领还说,如果小姐不嫌弃,还想收小姐你为他的关门弟子呢。罗统领的修为有多高我不知道,但估计想拜他为师的大有人在吧。”
    吴隐玉点了点头,眉头却没舒展开一分:“可为什么,到了这一气观之后我却不受重视?”
    “不会啊,小姐你到了一气观,住进了萧真人闭关时候才会住的小院,这亭子也不许别人来,萧真人临走前特意交代过鹤唳道长,您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说明萧真人对您很重视的啊。”
    “那是因为我爹那一万五千两黄金。”
    吴隐玉叹了口气道:“若真是重视我,为什么不是带我去长安参加演武院的考试,而是带那个女人去?”
    “小姐是说那个……沫凝脂?”
    “除了她还有谁?”
    吴隐玉抬起头看了看那桃林叹道:“在家里,我就是父亲养着的小鸟儿,怎么都怕我伤着了,所以什么都不许我碰。府里院子大的有些吓人,可还不是一个大大的笼子?到了一气观,这桃林倒是被我霸占了,可占来的不过是更大的一个鸟笼罢了。”
    她忽然站起来,攥了攥拳头说道:“我要回长安。”
    “可是小姐,咱们才从长安逃出来的啊?”
    “不怕!”
    吴隐玉道:“已经送了萧真人一万五千两金子,难道他只能在一气观保我?到了长安要是他保不住我,那我就让父亲把金子要回来!别人不知道我可知道,那老头贪财到了极致!”
    ……
    ……
    长安
    太极宫保和殿御书房
    大隋皇帝杨易看了一眼身前躬身站着的臣子,啪的一声把奏折合上随手丢在那臣子脚下,他身子往后一靠,晃动着发酸的脖子微怒道:“这就是所谓的一群兵部战事处的jīng英们熬了几昼夜弄出来的所谓必胜的用兵方略?朕看着都替他们觉着丢人!大隋以武立国,军队里从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军更不缺百战jīng锐的士兵!但你看看这个奏折里写的方略,是欺负朕从没有带兵征战过吗?”
    “说什么以jīng兵绕过涅槃城突袭蒙元满都旗驻地,烧杀一阵就撤回来,然后在半路设伏,全歼满都旗仓促组织起来的追兵!”
    皇帝看着面前那臣子语气忽然拔高:“你手下的这些战事处参事和员外郎,难道以为打仗是儿戏?!大隋确实已经近二十年没有战事,自先帝灭掉商国之后,朕登基至今十一年,十几年来不动兵,兵部的人是不是已经忘了该怎么去打!”
    “臣知罪!”
    兵部尚书虞东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却不敢去捡皇帝丢在地上的奏折。
    皇帝转身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大隋疆域全图说道:“难道兵部战事处挂的地图,与朕这东暖阁里挂着的不一样?如果一样,那些书呆子难道看不到这条南北数千里的狼rǔ山西边是什么地形?还什么突袭……朕大隋的步兵跑的再快,难道过了狼rǔ山能跑得过蒙元的骑兵?还烧杀一阵就撤回来,在半路设伏……狼rǔ山以西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在哪儿设伏?”
    皇帝指着地图问:“虞东来,这折子是你递上来的,你来告诉朕,到底在哪儿设伏!”
    虞东来深深的垂下头,不敢言语。
    皇帝杨易从土炕上下来,总管太监苏不畏连忙跪伏在地,帮皇帝把靴子蹬上。等皇帝站起来之后,他又跪着把皇帝衣服长袍的下摆拉直之后才站起来退回去。皇帝瞥了虞东来道:“还不如一个奴才做事尽心!”
    苏不畏连忙垂首道:“陛下……虞大人管着兵部,每rì要cāo心的事实在太多。全国的兵马都需要兵部调度,还有其他琐碎的事。奴婢只需把陛下您伺候好了就成,事有专攻,不同的。”
    皇帝点了点头道:“你能说出来事有专攻这四个字,不俗。”
    就连虞东来都不得不悄悄往苏不畏那边投了一个感谢的眼神,心说这个苏不畏比起原来的那个秉笔太监吴陪胜要强的实在太多了。吴陪胜是个势利小人,有好处就做事,没好处,自然是落井下石。
    他刚想到吴陪胜,就听皇帝问到了这个死人。
    “吴陪胜死在了樊固,兵部的军报说是助战而死,他不是个完人,但能做出这般有气概的事也不枉朕平rì里信任。朕本来想着过几rì给他在老家的那个侄子一个闲职,再赏一座大宅子……但昨儿夜里忽然想到,京城里去的人一个都没活着回来……这事不同寻常,虞东来,你再派人去查查。朕也让侯文极着情衙的人去查了,兵部也不能一点动作都没有。若真如战报所说,朕不但要给吴陪胜赏赐,也要对樊固军民大大的封赏!”
    “如果……事情有所隐瞒……”
    皇帝看了虞东来一眼,没有继续说下去。
    虞东来道:“陛下,兵部的军报绝对不会有虚假。而且最先报上来的是右骁卫大将军李远山,陛下也知道李远山为人公正谦顺,绝不敢做出欺瞒陛下的事。”
    “李远山还是信得过的。”
    皇帝点了点头,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奏折吩咐道:“这东西拿回去,兵部所有官员一律扣一年的俸禄,战事处的那些参事们若是只为了糊弄朕而做事,那朕留着他们也没用。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给朕一个看得过去方略,这事朕就交给演武院去做了。”
    “臣遵旨,臣惶恐。”
    “行了,起来吧。”
    皇帝端起茶喝了一口后缓声道:“朕已经在位十一年,一直不动兵不是朕不想动不敢动,而是既然要动,就要动如山崩海啸!而且要打的蒙元,不是南燕,不是东楚,这一战是非成败之重你自然也明白。打好了,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一样青史留名。打不好……你们就等着跟朕一块背上骂名吧!不过你也放心,朕从来不会替别人背黑锅。若是这一战打不好,兵部上上下下都理一遍的魄力朕还是有的。”
    “臣这就回去重新拟定,臣亲自拟定。”
    “去吧”
    皇帝摆了摆手,因为在土炕上盘膝坐的时间太久,腿有些发麻,他来回在东暖阁里溜达了几圈,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问苏不畏:“苏不畏,你来说说……如果朕用一群演武院的新人在西征军中效力,如何?”
    苏不畏垂首道:“奴婢不敢议论政事,而且……”
    皇帝问道:“而且什么?”
    “而且……周院长那关,只怕不好过。”
    皇帝一怔,随即有些懊恼的说道:“朕早就说过再好的生员进了演武院,三年之内都不是朕的人!朕想用还得看周半川的脸sè……算了,这事就当朕想着玩解闷的吧。”
    ……
    ……
    樊固
    dìdū已经花开,樊固城里的积雪还没化尽。城墙上的边军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八百老兵,而是换成了右骁卫的人马。这些兵虽然名义上还是李孝宗的人,可他也知道这些兵自己根本就使不动。
    樊固城里也有百姓,甚至樊固城里几个标志xìng的楼子里还是熙熙攘攘。但这些百姓,也不是当初樊固的百姓。
    就在又一个集市开门的rì子,樊固城西门外的林子边上出现了十几个人。十几个在大隋很少见的人……秃头,灰布衣衫,胸口挂着佛珠,手里提着降魔杵。
    这些中最特殊的是一个年轻僧人,眉目如画,美的竟然仿似倾城女子。身材修长,举止雅致。
    弯眉,杏眼,不管是鼻子还是嘴巴都jīng致的让人嫉妒。
    他穿了一身红sè僧袍,在十几个人中显得更加突出。
    “尊者……前边是樊固,不过那个人好像已经出发往大隋dìdū长安去了,据说是往大隋的演武院参加考试。”
    一个灰衣僧人恭敬的对那红袍年轻僧人说道:“若进了演武院,便不好下手了。”
    “演武院……”
    丰神如玉的红袍僧人喃喃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字,然后淡然道:“那我便去演武院寻他就是了。”
    “咱们不好进大隋境内,演武院……更进不去。”
    一个僧人有些愤怒道。
    “因为这光头?”
    红袍年轻僧人指了指自己的头,随即笑了笑道:“不过是具皮囊罢了,不留发是为了去凡俗之根,可明王也说过,肉身如何不为重,一心向佛便就够了。所以光头不光头,还不是一念之间?”
    他说完,那光头上便开始生出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生长,片刻之后,长发及肩。
    他自手腕上将佛珠摘下,然后用这一串佛珠将头发在脑后随意一束。
    好一个翩翩佳公子。

第四十三章 眼睛
    (第二卷开始,历史大戏展开,求收藏)
    第四十三章眼睛
    方解是个有见识的人,不只是这十五年走了许多地方,上辈子他也不是没去过dìdū,所以在他思维中长安城不过是个青墙红瓦还有不少木楼的古城罢了。??所以当项青牛说起dìdū如何雄伟的时候,他真没提起什么兴趣。
    倒是崔略商听的津津有味,很快就心驰神往起来。
    “你们知不知道,dìdū的城墙有多高?”
    项青牛挨着大犬坐在马车红上,得意的挑了挑下颌站起来比划了一下:“有那么高!”
    骑马而行的方解扑哧一声笑了:“尊敬的道长,你能不能不要用你的身高来作为长安城很雄伟的依据?哪怕是你从马车上站起来比划……如果长安城的城墙是用你的身高加臂展可以比划出来的,那么我真怀疑这天下第一城的名号是不是有些虚。
    他伸出手在项青牛的头顶比划了一下说道:“便是樊固的城墙也有这么高。”
    项青牛对这个来路不是很清楚的少年有一点很恼人的惧意,也不知道是因为方解手心里那四道相交的纹路和那颗红痣,还是因为这个家伙无论是脸厚还是心黑都比他强那么一点点的缘故。
    所以他只是冷哼了一声,过了一会儿觉得必须找回点面子随即装出很高傲的样子:“你也就不是演武院的考生,不然我保证你考不过。”
    崔略商一愣,然后指着方解说道:“他就是演武院的考生啊,而且还是军方出身的考生,说起来比我们这些人弄来一个考生的身份还要容易些。你知道我姑姑是因为新近被封为贵妃,有这一层颜面再加上送了不知道多少礼物才弄到的名额。他只需在边军中攒够了军功,然后有个推荐就能参加考试。”
    “啊哈!”
    项青牛立刻来了兴致,眼睛都睁的溜圆:“你真是演武院的考生,那你可惨了!”
    方解没理会项青牛,而是看着崔略商认真肃然的说道:“好像在你们这些世家大户出身的人眼中,军队里的士兵根本就没资格拿到演武院的生员名额?好像在你们眼中,我们这些没有显赫背景的普通士兵比你们这些显贵子弟拿到名额还要简单?”
    崔略商顿了一下,有些诧异的问道:“不是这样吗?”
    方解忍不住笑了起来,笑的那么yīn森:“我不知道你用多少银子,也没兴趣知道你家族里卖了多大的面子帮你换来了个名额。但你想必也不知道我用什么换来的,也许就算我告诉我是用二十一次军功换来的你也不会觉着这有什么。”
    他认真的说道:“我只问你一句,你可知道二十一次军功意味着什么吗?”
    崔略商问道:“什么?”
    方解一字一句的说道:“意味着我命大,二十一次该死而不死……你们这些人永远不懂的一个演武院参考的名额对一个普通士兵有多重要,也是多么奢侈的一个梦!那是他们拼死拼活无数次或许一辈子也换不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你们靠的是家族名望和金银珠宝换那个名额,我们……靠的是用自己的命去换。”
    他缓缓舒了一口气,自嘲笑了笑道:“当然,在你们眼中我们这些边军小兵的xìng命或许根本不值你们送出去的那么多银子。”
    “我……”
    崔略商脸一红,忍不住摇头解释道:“我真的没那么想。”
    方解冷冷笑了笑问:“那我问你一件事,如果你或是你的那些贵族朋友,因为故意也好不是故意也好,打死了一个普通士兵。这件事一旦发生,你们如何解决?”
    “赔偿。”
    崔略商认真道:“赔偿一大笔银子,足够死去的人的亲人能安安生生过一辈子。当然……也会有些世家出身的败类借助自己背后的势力强行把这事压下来,根本就不会提到衙门里打官司。李缘当初在襄城就打死过一个捕快手下的帮闲,一个铜钱都没赔,还把那家人赶出了襄城……我知道这样做不对的,我劝过他……”
    方解打断了崔略商的话,又问:“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失手打死了你们这样的显贵子弟,又会如何?”
    “会……抵命……”
    崔略商脸sè一变,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小的几乎不可听见。以前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现在仔细想想心里确实有些触动。
    “抵命就完了?”
    方解冷哼一声:“如果襄城那个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