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鹏吃完饺子,把饭盒放到一边,夜幕已经降临,基地隐入黑暗之中,张鹏把望远镜转向边界方向,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到了,周围静悄悄的,听不到过去时而响起的冷枪冷炮声,看来越军也想过个安生年,张鹏缩回战壕,掏出根烟,美美的抽起来。

令张鹏完全想不到的是,刚才他看到的那个基地正是李叶他们所在的侦听站驻地,他日夜想见一面的李叶此时正在基地里,真是造化弄人,两个近在咫尺的恋人,只能通过电话聊上一会,却都没告诉对方自己就在彼此的身边。李叶刚吃过饭,换下机位上的战士,戴上耳机监听越军发出的电报,记录下没一束可疑的电波,只有工作才能让她暂时忘掉亲人和张鹏。

边境线上的各支部队在大年夜都没有睡觉,这里没有联欢会,没有演唱会,更没有喧闹的锣鼓,他们横戈待旦,在为全国人民守岁,让大家安心度过七十年代的最后一个除夕。

平静的日子很短暂,大年初二,是中越战争爆发一周年的日子,越军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始大规模的炮击我军边防线上的各个阵地,我军当仁不让的进行全面回击,双方都不甘示弱一时间前线上炮声隆隆,到处弥散着硝烟,侦察大队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整,派出数支分队配合炮兵侦察部队建立观察所,寻找新暴露出的敌人炮兵阵地。

经过几番较量,在我军炮兵部队的猛烈打击下,敌人炮兵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不敢在肆无忌惮的开炮,往往打几个齐射,就赶紧转移阵地,不给我军机会反击,我军的炮兵却越打士气越旺,一个炮兵阵地打几天也不用转移阵地,只要敌人胆敢开火,往往几支部队的观察哨同时发现,马上铺天盖地的炮弹就覆盖了敌人的炮兵阵地,炮毁人亡。过去敌人前哨阵地遭到我军炮击,敌人炮兵还敢进行报复射击,现在只能偷偷摸摸打两炮就跑,丧失了对攻的勇气,气得前沿步兵大骂炮兵是一群胆小鬼,成了缩头乌龟。

敌人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从盟国匆匆引进了一批远程火炮,配置在境内十多公里处,炮击我国边境地区,由于距离远,在没有空中侦察和卫星侦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情况下,我军观察所很难捕捉到他们的发射地点,摧毁它们更是难上加难。侦察大队针对敌人远程火炮设置了多个观察所,专门收集它们的射击规律,确定它们的活动区域,试图发现敌人远程火炮的发射阵地,可是效果不好,往往发现敌人发射,计算出射击点,组织炮火反击时,敌人已经完成射击任务,撤离了发射阵地,到头总是白忙一场。

几经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越境抵近侦察,在敌人完成发射准备时,及早发现目标,通知我军炮兵先敌开火或在敌人射击完毕撤离前开炮,才能彻底摧毁它们。

第三十九章 沉闷

‘轰轰’张鹏身后不断响起震耳欲聋炮弹爆炸声,越过前边的越军阵地他们就算通过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他擦了擦汗,对后边的通讯兵打了个手势,他马上拉出天线,对着话筒吹了几口气,我军的炮火马上转移,对着他们前边的敌人阵地打了个急促射,张鹏他们立即跃出弹坑,拉开距离,跟着不断向前延伸的炮火从敌人阵地的间隙通过,钻入一条山谷。通讯兵又在话筒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炮火再次转移,在他们经过的道路上反复炸了几遍,清除了侦察兵经过留下的痕迹,渐渐停止了炮击。一个越军军官从防炮洞里钻出来,‘呸呸’吐了几口嘴里的沙子,从半塌的战壕里探出头,借着黎明的光亮打量着四周,脸上写满狐疑,“今天怎么邪门了,中国兵跟我较什么劲,打了半宿的炮,不会是掩护他们什么行动吧···”没等他想明白,战壕里传来一阵焦急噪杂的喊声,一个猫耳洞上方被一颗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炸塌了,越军军官赶紧赶过去,组织幸存的士兵快去挖开坍塌的洞口,抢救里边的人,把他心中的疑问暂时抛到了一边。

清晨的太阳照不到山谷里,他们快速的沿山谷前行了一段路,探路的李刚和一个战士返回来,“队长,前边没有发现敌情!”张鹏看了一下聚拢在身边的六个人,大家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脑袋上冒着热气,两个背着炮观器材的炮兵侦察员更是疲惫不堪,喘着粗气,两条腿不受控制的哆嗦着,好在大家都安全的过来了,没人受伤,“整理装备,休息二十分钟,梁全顺你负责警戒!”

几个人迅速找到一块凹地,放下身上沉重的背囊,靠在山壁上休息,梁全顺则攀上一处缓坡,隐身在一丛矮树后,监视山口的动静。张鹏找了块稍微亮一点的地方,从挎包里掏出地图,找到现在的位置,在上边做了个标记,抬手看看表,基本按时到达了预定目标。

“排长,喝点水!”李刚递给张鹏一个水壶。

“嗯!”张鹏接过水壶,喝了两口,冲李刚笑笑,把水壶换给他。李刚原来是大队的通讯员,后来跟张鹏到了二排,是张鹏的铁杆粉丝,一心想成为他那样的侦察兵,已经多次跟随张鹏越境侦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侦察兵。

张鹏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站起身说:“准备出发!”把背囊甩到背上,回头看两个炮兵侦察员背上背囊和器材起了两次都坐到地上,他们都是炮团侦察排的,这次跟随侦察大队越境侦察,负责观测,提供射击诸元,给我军远程火炮指示目标,他们显然没有受过侦察大队那样变态的训练,一夜的急行军几乎耗尽了他们的体力,张鹏过去提起一个战士的背囊背到自己的背上,对一旁的刘洪文使了个眼色,刘洪文过来把另一个战士的器材背到身上。

“队长,我们能行,我···自己背吧!”一个战士挣扎着站起身,要抢张鹏拿过去的背囊。

“路还长呢,有你背的时候,放手吧!”张鹏拍拍他的肩膀说,那个战士羞愧地挠挠头说:“那···谢谢队长了!”

李刚和刘洪文做尖兵先出发了,张鹏和通讯兵、两个炮兵侦察员走在中间,梁全顺担任后卫,清除他们留下的痕迹。山谷里除了鸟虫的鸣叫声,就只有他们‘沙沙’的脚步声,被山谷放大,两个炮兵侦察员显然是头一次执行越境侦察任务,一直很紧张,小心的跟在张鹏身后,不时的东张西望,脚下踉踉跄跄的。沿着山谷走了一段时间后,天已经大亮了,继续行军很可能和敌人遭遇,张鹏决定转出山谷,在前边的芭蕉林里休息,等待天黑后再行动。李刚先进入芭蕉林搜索了一番,没有发现人活动的痕迹,芭蕉还未成熟,一般不会有人来这里,看到李刚打出‘安全’的手势,大家鱼贯而入,很快消失在茫茫的林中!

李叶失望的放下话机,接电话的人不是张鹏,接电话的换成了另一个人,接连几天没有和张鹏通话了,她的心不由的悬起来了,张鹏不在,肯定是执行任务去了。她来到值班室,戴上耳机,拨弄着调频转扭,搜索着空中的各种滴滴答答的电波,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情报,不时的记在纸上,交给破译员。突然一串电波传入耳中,转眼又消失了,李叶迅速记录下来,仔细看了一下,是我军的密码电报,只有短短四个字‘幽冥安全’,“幽冥,不是侦察大队暗幽分队队长的代号吗?”李叶看着电报陷入沉思,联想到张鹏几天不在,他不会是‘幽冥’吧,李叶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又想,张鹏从未跟自己提过他的代号,不会是他,李叶安慰着自己,可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久久徘徊不散,使她无法继续安心工作,叫过一个战士,让她接替了自己,李叶走出值班室打算到外头透透气,缓解下紧张的心绪。

“小李,你匆匆忙忙地干什么去?”李叶刚出门就碰到了队长。

“哦,队长!我出来透透气,可能要下雨了,屋里闷得透不过气!”李叶回答说。

“小李,注意休息,你脸色不太好啊!”队长关心地说。

“是吗?”李叶摸摸了自己的脸说,“队长,你知道幽冥是谁的呼号吗?刚才他突然出现了。”李叶对要离开的队长说。

“嗨,小李,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前几天每天跟你通电话的侦察大队的那个张排长就是幽冥吗!”队长不可置信的对李叶说道。

“啊?!”李叶惊讶地啊了一声,看来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张鹏就是幽冥,她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小李,你没事吧!”队长看李叶脸色不对忙问道。

“没事,他们又出去执行任务了?”李叶问。

“是的,我就是去要告诉你,侦察大队要我们注意他们传回的信息,幽冥这次要深入敌境执行重要任务,要我们随时做好接收准备工作!”队长说。

“好,我亲自上机,坚决完成任务!”李叶马上返回值班室,投入工作。这时,一声霹雳,天上下起大雨,沉闷的空气中传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临近年底,事情较多,更新跟不上,抱歉!!!

第四十章 险

这场突来的暴雨让张鹏率领的侦察分队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息,大量的雨水会引起山洪暴发,很快就会淹没前边的山谷,他们要赶在山洪下来之前快速通过。豆大的雨点打的人睁不开眼,雨幕中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担任尖兵的李刚带错了路,把大家引到了山谷中一处峭壁前,而不是路线上标注的缓坡,看着二十多米高的峭壁,李刚傻眼了。

“排长,路错了,我们返回去吧!”李刚怯生生地对赶到的张鹏说。

“来不及了,不等我们走出山谷,就会被山洪冲走!”张鹏摘下雨帽看看四周,山上的雨水带着枯枝杂草滚滚而下,很快汇集成小溪,水已经没到膝盖。

“那怎么办?”听到张鹏的话,几个战士异口同声紧张地问。

“攀上去!”张鹏说道,“攀上去?”攀岩虽然是每个侦察兵必备的战斗技能,但是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徒手攀上绝壁,他们都没有经历过,不禁的担心以自己的实力能否做到。

“上不去只有等死,尽力一拼吧!”刘洪文咬着牙恶狠狠地说,说着开始整理装备,把枪背在身后,准备攀登,其余的人见已无路可退,只好鼓起勇气,准备一搏。

“把攀登绳给我!”张鹏观察了一会儿,对背着绳子的战士说到。

“排长我先上!”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刚拦住张鹏说。

“不要争了,我先上去探路,你们做好准备!”张鹏推开他,接过绳子背好,选好路线,纵身一窜,右手抓住一块突起的石头,脚蹬住崖壁,胳膊用力上引,左手借力抓住一棵小树,向上攀去,这时山谷里的水已经淹到大腿根。

山崖下的战士们紧张地看着张鹏艰难的攀爬,他身上的装备本身就有三十多公斤,加上替战士们背的装备,再加上两捆攀登绳,已经不下八十公斤,被雨水淋透了以后,更加沉重。岩壁常年不见阳光,上边长了一层青苔,现在下雨变得滑不溜手,张鹏攀到一半时,看到距自己一米左右的地方有棵小树,平时自己一跃就能抓住它,可沉重的背囊不断向下撕扯,只能贴紧崖壁才能稳住身体,使他不敢轻易犯险,看着愈涨愈高的溪水,张鹏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微微弓下身,双脚尽量踏实,猛地上窜,手指堪堪抓住树干,旧力用尽,张鹏单手抓住树干,整个身体吊悬在手腕粗的小树上,小树立即垂了下来,弯的像一张弓,“排长!”下边的战士看到张鹏失足惊呼道。

张鹏的被背囊拉的向后仰倒,身子几乎被拉平,张鹏赶紧用脚在崖壁上一点,摆正身体,左手抠住崖壁,两脚连蹬,如同一只灵猫攀上小树,蹲在树干根部。小树经受不住张鹏的重压,树根要被拔起,碎石‘哗哗’的落下来,他不敢停顿,起身迅速借力上跳,双手抠住崖壁,减轻树的压力,找到落脚点,重新向上爬去。看排长脱离险境,大家松了口气,短短几分钟水已经涨到腰间,汹涌的水势冲地人摇晃个不停,战士们只好手挽手的靠在一起。

张鹏爬上崖顶,顾不得喘息,甩掉背囊,迅速在一块大石头上拴好攀登绳,用力抛下去,两个炮兵侦察员一前一后率先向上攀去。一根绳子经不住五个人的重量,这样速度太慢了,下边还有两个战士上不来,张鹏又连忙寻找可以固定攀登绳的地方,可崖顶上除了乱蓬蓬茅草外再无可以拴绳子的地方,洪水马上就到这里了,山谷里的小溪变成了奔腾的大河,在山顶的张鹏都听到了洪水的啸叫声,时间不等人,张鹏把绳子的一头栓到背囊上,又在自己身上绕了几圈系牢,将绳子抛下去,等在底下的战士们赶紧抓住绳子,向崖上攀去,这时洪水到了,势不可挡的冲向山口。

当两个战士吃力地攀上悬崖,眼前的一幕把他们惊呆了,只见张鹏腰间缠绕着攀登绳,两脚深陷在泥地里,身子几乎伏在地上,手里的匕首深深的插在石缝中,手指死死的扣住刀柄,脸涨得通红,太阳穴上的青筋胀得老高,腰间的绳子绷得笔直,仿佛再用一点力,就会把腰勒断,他像一个纤夫雕像似的铸在崖顶上,“张排长,你···”两个战士连滚带爬的扑上去,抓住绳子往上提,回头一看张鹏,他深深的吐了口气,冲他们笑笑,说不出话来,两个战士只觉得脸上湿漉漉的,泪水混着雨水流下来。李刚最后一个登上崖壁,洪水已经涨到半山腰,张鹏看到最后一个人平安上来了,松口气,想站起身,可再也坚持不住了,栽倒在泥地里。

张鹏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睁开眼睛时,天黑下来了,雨已经停了,看到的是围在身旁的战友们焦急目光,“排长,你醒了,还好吗?”李刚哽咽着说。

“李刚,现在我们在什么位置?”张鹏吃力的从刘洪文怀里坐起来问道。

“排长,我们现在下山了,距预定区域还有大约两公里!”李刚赶紧扶住他说。

“拿地图来!”张鹏说道,李刚‘哦’一声赶紧手忙脚乱地掏出地图展开,在上边指出他们现在的位置。

“刘班长,你带着炮兵的两位同志在这座山附近选一个隐蔽的制高点,建立观察所,注意敌情。”张鹏指点着地图说。

“好,我马上去。”刘洪文马上带领两个人悄悄地向前摸去。

“李刚,扶我起来,给家里发报!”张鹏在李刚的帮助下站起身,招呼通讯兵打开电台准备发报。

侦察分队一整天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侦察大队几次来电话询问,大家的心都悬着呢,李叶一天寸步不离的守在电台前,晚饭还放在桌子上,电台里只有‘沙沙’的电流声,“张鹏,你们在哪里啊,路上出了什么事!”李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得不到确切的消息时,人往往会往坏处想。

“小王,敌人那边有什么动静吗?”李叶问身旁负责监听越军方面无线电信号的战士说。

“队长,从他们往来的电报中,没有发现什么,和平常一样,只有正常的通话。”小王回答。

“哦,知道了。”李叶略微放心,重新戴上耳机,忽然里边传来短促的发报声,李叶赶紧记录,十多分钟后,同样的电报又发了一遍,李叶拿出密码本,译出电文“幽冥到达指定地点”,张鹏一切平安,她放下心,拿起电话把消息报告给侦察大队。

第四十一章 侦察

张鹏布置完任务,休息了一阵儿,前方传来几声夜枭凄厉的叫声,刘洪文他们找到了适合架设观测所的地方。张鹏站起身,两腿有些发软,算起来,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了,他拿起背囊准备出发,“排长,我来吧!”李刚拉住张鹏的手,抢下他手中的背囊,张鹏看看依然不能对自己带错路释怀的李刚,对他笑笑,松开了手,“不要介意,那样的天气,我也会迷路的,大家不会怪你的!”其他几个战士点点头,拍拍他的后背,让他不要挂在心上。

“谢谢大家,我不会再犯同样错误的!”李刚背好背囊,扭头揩了下眼角的泪珠,向前走去。张鹏落在后边仔细清理了他们休息时留下的痕迹,他们离开后,根本看不出有人曾经在这里停留过。

观察所选择在靠近山顶的一道废弃的战壕里,这里在去年的战争被我军摧毁的,敌人一直没有恢复,现在掩埋在杂草丛中,一个被炮弹在顶上开了天窗的暗堡成了给他们遮风挡雨的‘宾馆’,战士们把里边耗子的一家请出去,略微收拾了一下,用茅草把‘天窗’和枪眼堵上,防止里边的光线外泄。两个炮兵侦察兵架设好观察用的高倍望远镜和炮队镜,测定坐标,通讯兵检查了一番电台,一切正常,张鹏在观察所周围埋设了地雷,做好了预警阵地,等大家聚到暗堡里事,李刚和一个战士已经用固体燃料加热了几桶罐头,大家吃着饼干喝点水,总算解决了肚子的抗议,布置好警戒,一夜无话,两天没有休息的人们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天公不作美,浓雾笼罩在群山上,能见度不足二十米,望远镜里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几个人很郁闷,千辛万苦的到了这里,什么情况也摸不到,在敌人境内,每多待一分钟都会增加一分危险。中午时分,大雾依然没有散去,群山里却传出隆隆的炮声,观察员马上趴在望远镜前试图发现点什么,哪怕看到点火炮发射的火光也好啊,很快他沮丧的回到暗堡里,“发现点什么吗?”听到炮声,大家都坐了起来,做好了准备。

“没有!”观察员无奈地摇摇头说,大家又失望地歪在地上,没人说话了。

张鹏听了一会儿,起身说:“看来也不是一无所获,你们听炮声离我们的距离不会太远,火炮出膛的声音肯定是大口径火炮,看来我们出发前判断的敌人火炮阵地位置基本正确。”

“排长,你怎么能听出火炮的口径大小?”李刚坐正了好奇地问。

“在战场上学的,等你挨过炮弹炸,你就弄明白了,什么口径的火炮,什么炮向你射击了!”张鹏拍了下他的脑袋笑着说。

“排长,你的经验,敢情都是让炮弹炸出来的呗!”

“当然了,我们去年在越南,挨了好几次炮击,大的小的雨点似的往下砸,开始根本分不清是什么炮打的,听到炮响就往洞里钻,时间长了,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炮了,哪些炮弹是路过的,哪些炮弹是串门的了!”张鹏笑着跟大家说。

“哈哈!”张鹏风趣的话惹得战士们一阵大笑,气氛活跃起来。

“你们听,这是155榴弹炮在发射,像不像在敲鼓,雄壮威猛,我们这里都能感到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