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象山县城被破,百姓死伤逾万,一个多月的剿倭行动丝毫未见成效,倭寇反而愈剿愈烈的消息快马驰报到了京城。丘福接到战报又惊又怒,他深知皇上的脾气秉性,那是极为好强好胜的一个人,自己原先夸下了海口,结果以堂堂天朝威武之师,围剿倭寇反被围剿,损兵折将也就罢了,象山县城几乎被 屠城,皇上一旦知道一一一一一丘福暗暗心惊,立即拿着这封战报去见朱高煦。

    朱高煦正与驸马王宁、左都御使陈瑛在书房小厅中谈笑。

    窗子开着,今天一早下了一场小雪,地上蒙了薄薄的一片白,梅huā已经开了,星星点点的梅huā缀在棕黑色的树干上,树干上侧又蒙毛茸茸的一片白,那鲜红的huā瓣簇拥着冰清玉洁的huā蕊,在风中轻轻地摇曳。

    朱高煦笑道:“小王昨夜读史,略有心得,遂成感兴诗一首,驸马与陈大人都是饱学之士,还请为评鉴一番。”

    陈瑛讶然道:“是殿下的诗作么?殿下之勇武,天下皆闻,至于殿下的翰墨,臣还不曾见识过,今日真是来对了!”

    王宁也笑道:“臣倒是知道殿下文武双全,不过殿下的文墨却也不曾见过,今日正好欣赏一番。”

    这两个都是文人,被朱高煦倚为智囊,与他们谈笑,自然只能论文,朱高煦微微一笑,起身走到书案边,铺开一张玉版宣,陈瑛立即挽起袖子为他研起墨来。

    朱高煦向他颌首致谢,提笔蘸饱了墨,在那纸上如走龙蛇地书写起来:“疏沉苹小娶,皎皎鼻并楹厂鼻责安乒幕,诗责浩然责厂呵手孱新句,异彼尘俗情。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寒月照绮窗,圃圃为我明。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水…………”

    只提笔写了第一行,王宁已经轻鼓掌,赞道:“好字!殿下的书法雄伟灵动、豪放大气,自成一格呀。”

    朱高煦嘴角噙着微笑,将这一首诗写罢,轻轻搁好笔”退开两步”呵呵轻笑道:“还请驸马与陈大人评鉴指教!”

    “啊!殿下这首诗……”

    陈瑛搜肠刮肚”正想着拍马屁的词儿,王府管家匆匆走入,在朱高煦耳边微微低语几句,朱高煦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从容,对王宁和陈瑛道:“小王有些俗事”离开片刻。”说着随那管家匆匆走了出去。

    “丘公!”

    另一处书房,朱高煦沉着脸道:“马上就到元旦了!大明要改元永乐,这个时候,我们给父皇送上这么一份厚礼?哼,你想,我父皇会不会龙颜大悦啊!”

    丘福是个大老粗,只想到以皇帝的脾气,势必不能接受朝廷大军惨败于小小倭寇之手的耻辱,倒没想到这一层意义,一听朱高煦说起,额上便沁出了冷汗。

    朱高煦咬着牙根,继续说道:“大哥知道你是我的人,你说,他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会不会落井下石,踩我们一脚呢?”

    丘福的脸色更难看了。

    朱高煦又道:“新年伊始,各国使节都来朝贺,到了金陵一看,天朝上国果然威风,居然被一群倭寇打得落huā流水,必然对我大明诚惶诚恐、心悦诚服,到那时候,父皇脸上无比光彩,依着我父皇有功必赏的好脾气,你说他会怎么做呢?”

    丘福擦一把冷汗,道:“殿下,老臣糊涂,倒是没想到这一层,那……咱们怎么办?”

    朱高煦沉着脸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忽地伫足问道:“这个消息,现在都有谁知道?”

    丘福道:“象山县县令、县丞、县尉全都战死了,咱们的兵马赶回去的时候,城中百姓,十存一二,现在由洛宇接管了象山县,消息是洛宇派了快马驰报来的,所以…………应该还没传播开来。

    朱高煦目光一闪,断然道:“象山县的地方官都死光了,知府衙门不会那么快知道消息。马上派人回信,叫洛宇把那儿整个给我控制住了,消息绝对不许传扬。无论如何,先过了这今年,别给我父皇心里添堵!”

    “是是,老臣明白!”

    “象山县归属宁波府,本王会派人去宁波府疏通一下,如果宁波知府听到了消息,叫他拖延一二,暂勿上报。在此期间,你务必给我打个大胜仗回来,最好缴获一些倭船,活捉一些倭寇!一败一胜、先败后胜,两封奏报一齐呈上,方可化险为夷,息我父皇雷霆之怒!”

    “是,老臣知道怎么做了,马上回去安排!”

    丘福没有这些心眼儿,不过一旦有人给他出了主意,如何运作,他自然是懂得。

    “慢着!”

    朱高煦抿着薄薄的嘴唇,透着些凉薄的狠意,淡淡地道:“如果……不能将功赎罪,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殿下是说?”

    “找只替死鬼!”

    “老臣明白!”

    陈瑛和王宁正端详着那首诗,房门一开,朱高煦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意走进来,谦和地道:“呵呵,小王这首拙作,还入得两位法眼么?”

    ┏━━━━━━━━━━━━━━━━━━━━━━━━━┓

    ┃�网�������������������┃

    ┃�������������������������┃

    ┃��┃

    ┃�������������������������┃

    ┗━━━━━━━━━━━━━━━━━━━━━━━━━┛

    【……第474章 上天言好事 文字更新最快……】@!!

第475章 躺着也中枪

    二十三祭灶天。

    到了这天,夏浔家里也应节备了祭品,香烛,由夏浔领着全家人,在灶台上拱上灶王爷,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正儿八经地拜上一拜。

    随后,夏浔就出门了。

    今天是大报恩寺最后一批役夫返乡的日子,这批役夫的家离京城最近,所以安排在最后,夏浔得去看着,别在这时出什么纰漏。

    大街上已经有了年节的气氛,卖年货的、买年货的,卖炮仗爆竹、对联年画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有些人家已经贴了门神、对联和倒福字,店家则挂起了一串串的红灯笼,在门楣上醒目处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横幅,卖炒米、卖灶糖、卖糖葫芦的人满街地吆喝。

    隶属兵部的五城兵马司吏目、指挥们带着巡捕役卒吆吆喝喝地随着巡城御使到处游走,打架斗殴的、小偷小摸的、随地大小便的、柴禾垛旁边放炮仗的,什么事儿他们都得管。这时节,他们是最忙的。满街的人都带着喜气,也只有他们是横眉立目的。

    大明的假〖日〗本来就少,五城兵马司更少,别的衙门官员生了病可以告病假,而五城兵马司是不可以的,他们的官员要是生了病不能当差,只能退休荣养,不许请病假,所以只要不想回家吃那点傣禄,有点小病小灾也得挺着,那脾气哪好得了。

    夏浔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看着街上种种气象。到大明七八年了他这还是头一同太太平平地与家人一起过节,那心中的感受与往年便也不同,他的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喜悦。

    忽地,前边吆喝连天许多百姓听了动静,都飞奔过去看热闹,夏浔勒住马匹,探目望去,就见几个戴着穿皂衣、戴纱帽的捕快正自一条巷中走来,头前两个抡着铁尺轰赶着围观的百姓,中间有个捕快懒洋洋地背着手,手里拈着一根细铁链子,铁链子栓在一个人脖子上,跟牵羊似的优哉游哉前行。

    那犯人四旬上下,三绺长须,面貌清瞿,倒看不出什么歹人形像。他穿着松江棉的小衣小裤,冻得脸色青瑟瑟抖,却纸着头,好象生怕遇见熟人似的,瞧着非常可怜。

    夏浔微微有些好奇,因为普通百姓被逮捕,直接锁人即可像这样录去外袍只着小衣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的,这人是朝廷官员,官服是朝廷公服,锁上囚链岂不有辱国体?

    夏浔纳罕地看子那人一眼这才提马离去。

    后边,有人正在议论:“嗳那不是吴大人吗?犯了什么事儿呀,怎么给抓起来了?”

    “哪个吴大人?”

    “哎哟,这你都不知道?咱京城里最肥的衙门主管,吏部考功司郎中吴笔吴大人呐,昨儿晚上我还看见不少官儿大包小匣的往他家偷偷摸摸送东西呢,嘿!这下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夏浔赶到大报恩寺,工部侍郎黄立恭已经到了。

    朝廷人事调整在即,官员们都像上足了劲的条,谁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出点纰漏。

    有黄立恭这个行家帮衬,夏浔只在这儿坐镇即可,喝喝茶,养养神,黄立恭跑前跑后的事情办得差不离了,进来禀报一声,夏浔的差使就算应了。

    夏浔喝了会茶,闲极无聊,跑到报恩寺里那几座完好的禅房里,找到住持老和尚,跟他摆起了龙门阵。正听老和尚讲着元朝至顺年间他在这儿当小沙弥的陈年往事,又跑进一个老和尚来,对方丈道:“师兄,外面有位姓黄的官员,寻找国公大人。”

    “姓黄的……”

    夏浔估摸到了几分,对老方丈笑笑道:“大师,借你禅房一用,见位客人。”

    “使得使得,国公慢坐!”

    老方丈连忙站起,跟着师弟退了出去。他们刚出去,黄真就跟扭大秧歌似的扭了进来,兴高采烈地道:“国公爷,你叫下官好一通找。去了国公府上,说国公在大报恩寺,下官又去工部搭的棚子里瞅了瞅,说是您到庙里来了,呵呵……”

    夏浔坐在禅床上没下来,向对面一指,笑道:“坐坐,这么急着找我,什么事呀?”

    黄真在他对面闪冲冲地坐了,自袖中摸出一封奏疏来,笑道:“国公,您瞧瞧,下官已经写得了,您看这样成吗?”

    夏浔展开一看,还别说,黄真一手蝇头小楷写得倒是端端正正,再将内容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夏浔抬头问道:“这里边所讲的这些事,从哪儿查到的,属实么?”

    “国公!下官又不曾奉命去东海查过,风闻奏事,风闻奏事嘛!五分真,三分假!”

    “那剩下两分呢?”

    黄真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个,是需要自己补充的。”

    夏浔很是无语,想了想,颌道:“也罢,你就先这么呈上去,回头,我帮你查查那边的详细情报,再提供给你。”

    黄真大喜,连连道谢,然后涎着脸问道:“国公,下官那事儿。,夏浔摇摇头:“难怪这黄真混了一辈子也没大出息,这么沉不住气,又这么不懂交际技巧,难怪都察院走马灯似的换主官,就没一个看得上他的。”

    对这丝毫不懂技巧的人,还真不能说含蓄的话,夏浔只好无奈地道:“你放心,这事儿,我已经帮你知会了能说得上话的人,明日之朝廷,少不了你一席之地。

    “多谢国公爷,国公对黄真,真是恩同再造,黄真没有跟错人!”

    黄真感激涕零地道谢一番,又喜孜孜地道:“国公,你听说了么?吏部考功司郎中吴笔”刚被刑部给抓起来,哈哈哈“……”

    夏浔一怔,奇道:“抓起来了?不是说,他索贿之事”百官敢怒而不敢言么?是你们都察院哪位御使弹劾的?”

    黄真笑吟吟地道:“国公,这可不是我们都察院的人弹劾的,左都御使陈大人与他交情匪浅,不看僧面看佛面,哪位御使也不好为了他,开罪本司都堂大人呐,呵呵,这一回呀,吴郎中是犯了众怒了!”

    ※※※※※※※※※※※※※※※※※※※※※※※※※※※※※※

    “小姐,小姐”小姐……”

    巧云跟一只h1a蝴蝶似井,一路飞进了茗儿的闺房。

    “这么大的丫头,一点也不稳重,行不掀裙,懂么”慌张甚么!”

    茗儿没好气地玉斥几句,巧云当时就蔫了:“是,小姐,奴婢知错了!”

    茗儿无聊地支着下巴,自己跟自己下着围棋,懒洋洋地问道:“什么事呀?”

    这一问”巧云又来了精神,调门猛地提了上去”激动地道:“小姐,你还记得前些天,定国公爷说过的那位吴郎中么?”

    茗儿拈起一枚棋子,一面斟酌着下子的位置”一面说道:“哦,什么郎中”谁生病了?”

    巧云急道:“哎呀,不是看病的郎中,是吏部考功司的郎中,皇后娘娘替小姐相中的那个吴子明吴公子,不就是吴郎中的儿子么?”

    茗儿把棋子“啪”地一声按下,扬眸,淡淡问道:“怎么?”

    巧云攥着一双小拳头,激动地道:“抓起来啦,真的抓起来了。”

    “嗯?”

    茗儿转了转眼珠,狐疑起来:“因为何罪,何人弹劾?”

    巧云道:“哈,他还真有本事,一个小小的考功司郎中,这得罪的人来头可都不小。”

    “都是郸”

    巧云扳着手指头数起来:“开封周王、刑部尚书郑赐、吏部右侍郎謇义,还有………,哎呀,我偷偷听见定国公跟人家讲的,记不清了。皇上听说他籍考功之机,勒索百官,勃然大怒,要砍他的头,还夺了他儿子的功名,全家流配云南元谋去了!”

    她拍拍胸脯道:“好险好险,幸好小姐没有真个许给他家!”

    茗儿一双秀气的眉毛微微颦了起来,她是知道徐景昌是从哪儿打听到吴郎中贪墨索贿的事的,姑姑的婚事,需要他一个小辈操心么?茗儿当时起了疑心,只一问起,徐景昌又怎敢瞒她?

    如今……

    茗儿慧黠的双眼微微地眯了起来:“开封周王,和杨旭极为友好,已经不止一次听景昌说过,周王远从开封给他寄送特产了,一个王爷,如此折节下交,这是什么交情?刑部尚书郑赐,是杨旭从大牢里捞出来的,要不然,当初就被陈瑛、纪纲给弄死了。

    其他的人官职太小,只是跟风附从而已。一位地方上的藩王、一位朝廷中的尚书,突然不约而同对一个小小的吏部员外郎大打出手?官场上,岂有无缘无故的作为,他们这么做……,不会是受了杨旭的怂恿吧……”

    茗儿托着下巴,怔怔地坐在那儿,一时之间,也不知是想哭还是想芜大报恩寺里,夏浔哪知道自己躺着也中枪啊,他正对黄真唏嘘叹道:“唉,这些贪官贪来贪去,不就是希望给子削置办一份享用不尽的家产么,结果,反而贻害子削。吴家公子本是举人,这下功名削了,贬入贱籍,可是永世不得翻身了。我在青州时,有位入赘削家的庚员外,就是因为“…,何苦来哉,何苦来哉啊!”

    夏浔嘴里感叹着,心里却在偷笑。他忍不住谴责自己:“太不应该了,我的心理怎么可以这么阴暗呢?不对,我这是因为一颗水灵灵的小白菜没让猪拱了,所以开心。对,我这是怜h1a之心,人皆有之!呵呵,哈哈……”

    不过,很快,当庆幸不已的徐皇后为妹妹选择了第二个官宦佳子弟,而这户人家刚刚欢喜了没两天,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银裆入狱的时候,夏浔笑不出来了。

    茗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r

    【……第475章躺着也中枪……】a!!

第476章 毁人不倦

    徐皇后有点恼羞成怒了,替妹妹找了两个郡马,长得都是相貌堂堂,才识学问也都不俗,家中情形听那些人的介绍,不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清清白白么?怎么说…

    ※※※更※新※最※快※当※然※是※百※度※锦※衣※夜※行※吧※※※

    徐皇后真的恼了,放出话去说,谁敢巧言令色,再用些德行有亏的人家糊弄本宫,必严惩不贷,这一下求亲的人家倒是真的少多了,不过一旦攀上这门亲,就能鱼跃龙门,敢死队还是不虞匮乏的。

    这不,又有人给徐皇后介绍了一位青年俊彦,这人姓甘,名叫甘钰,金陵崇正书院院正甘清浅的长公子。甘夫子道德文章无可挑剔,大明立朝以来,第一个状元就出自他的崇正书院。甘夫子治家严谨,这位长公子甘钰自幼在父亲教导下努力读书,不涉外物。

    如今甘公子已及弱冠,女色?没碰过!酒?滴酒不沾。酒色财色,样样与他无缘,所以受托推荐甘公子的官员底气甚足,这样的男人,简直是无可挑剔、完美无暇,他老子更是清清白白,潜心学问,不问仕途,绝对不虞有什么把柄。

    可是……

    锦衣卫,北镇抚。

    朱图、纪悠南、王谦,袁江、庄敬、李昆春、钟沧海、高翔,八大金刚肃立两侧,纪纲坐在上首,跟座山雕似的,一双锐利的眼神鹰隼似的扫视着他的八个心腹,问道:“怎么着?说话呀!”

    朱图苦着脸道:“大人,卑职查过了,这姓甘的祖宗八代卑职都查过了,实在是挑不出毛病来了。这小子品学兼优,毫无缺点,如果选圣风…可能还差点,但是绝对称得上是个清白如水的君子。说实话,这小子一天到晚根本就没别的事,每夭就是读书、读书、读书,整个一书呆子卑职抓不到他的把柄呀!”

    “愚蠢!”

    “是!”

    “废物!”

    “是!”

    “白痴!”

    “是!”

    纪纲不悦地横了他一眼,转向自己的本家纪悠南:“小纪,有办法么?”

    纪悠南微微一笑,答道:“大人这样的人,最好对付了。他没有毛病,不是因为他修了一身浩然正气,百邪不侵,而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机会去惹沾这些东西。所以,这样的人最好对付!”

    纪纲大忧,看看其他七个小弟,说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平时叫你们多读书一个个只知道喊打喊杀,现在知道读书人的厉害了吧?没毛病的人,咱们可以帮他长毛病啊,做事情,要多动脑子!”

    纪纲手下八大金刚,只有这纪悠南是读书人出身,纪纲说完,又对纪悠南道:“成了树已,这事儿就交给你了,给我办得妥妥当当的嗯?”

    纪悠南笑嘻嘻地拱手道:“大人放心,您就瞧好吧!”

    甘钰也在崇正书院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