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空之下-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易峰愣了愣,接通了电话。

    “舰长!我们正在对6。8光年外的迪格114进行了密切观测,同时对以往的拍摄录像进行了数据分析”

    “我们发现了发现了”这位研究员紧张地犯起了口吃。

    “发现了什么?”于易峰疑惑地问道。

    “有有有几张录像中,我们发现了这颗星球的亮度忽然增加,产生了明亮的闪光点!”对方用一种非常疑惑的口气说着:“而且不止一次,至少有三次!”

    于易峰皱了皱眉头。

    闪光点?

    什么意思?

    由不得他不谨慎,迪格114是他们下一个要去的目标。据科学家们推测,那里的环境可能类似于地球!

    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那人类当然就不去了。

    在实力不强的时候,默默发展,不要去惹事,总归是对的。反正有了深空号,人类在宇宙中也不是生活不下去

第335章 迪格114行星() 
“好的,你们等一下,我马上就过去。”

    于易峰挂掉电话后,立刻和许云进等人告别,然后出发前往深空号的天文台。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一进门,于易峰就微喘着问道。

    一大群天文学家正在对着几幅照片讨论着,他们看到于易峰,立马就围了过来。

    “你看这个星球表面的白点我们怀疑是核弹!是核弹!”一位年轻天文学家激动地说着。

    于易峰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眼前这张图片,是一张迪格114行星的天文照相,距离此处大概6。8光年。

    这些照片太模糊了,放大了许多倍之后,光度非常黯淡,而且分辨率也不高。

    光从这些照片,他这个行外人倒没看出什么不对劲

    事实就是这样,即使人类已经成为真正的星际文明,也没有办法清楚地观测到6光年外的类地行星

    这倒不是因为不能将望远镜造的更强更大,也不是制造技术不够,而是宇宙本身存在极限分辨率!

    在量子力学的尺度上,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虚粒子。后续的物理实验也不断观测并证实这些粒子现象。

    来自遥远宇宙的光,通过长距离的空间时,由虚粒子引发的时空泡沫会对光线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也是射电望远镜的一个瓶颈。

    所以,宇宙存在极限分辨率,射电望远镜的直径也有上限。到达这个上限后,无论如何调整光圈大小,也无法看的更清晰、更遥远。

    除非人类弄出新的理论,研发新的观测技术,才能绕开电磁波观测的局限性

    难以观测,这也是低级文明的天然保护屏障!

    “这张照片有什么问题吗?”于易峰看了半天无果,有些疑惑地问道。

    那位研究员指着照片中的一处地方,那里大概有一两个像素的白点:“你们看,这个白点,就是明显的异常数据。”

    “在六个月的录像中,这种白点总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大概持续了一两秒钟的时间。”

    “为什么说是核弹?有什么依据吗?”于易峰再次问道。

    这张照片被放大了很多倍,本身的分辨率比较差,出现一个白点好像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这只是一种猜测。”

    耳边传来另外一位中年人的声音,是天文台的汤姆逊教授:“这些照片是曲率航行时拍到的。你知道,在曲率泡沫中,所有观测到的天文图像都要用计算机还原,这部分数据的计算量是非常大的。”

    “直到前几天这些数据才全部处理出来。这几张照片的异常也是计算机发现并给出的”

    “我们分析了一下,白色光点出现的可能总共有好几个。”

    “是什么?”于易峰饶有兴致地问道。

    如果这个白点确实是核弹引发的光点,那么迪格114至少有一个现代文明的存在!

    而且,还在发生内部战争!

    核战争!

    这就比较有趣了,一个有核弹的文明吗?于易峰托着下巴想着。

    毕竟“迪格114”是人们接下来的第一目标。如果证实其存在,人们的策略就需要改变。

    汤姆逊教授不急不慢说道:“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天文望远镜的自然曝光现象我们深空号飞船的表面也有某些光线,或许就是它们干扰了望远镜的工作。”

    “第二,可能是我们计算机图像还原系统的算法有些问题,在某些照片的处理上出现了bug。这方面我们也在检查。”

    于易峰点了点头。

    “前两个都是我们仪器的内部因素,第三个可能,这颗星球确实在爆发核战争!因为我们观测到的图像不仅仅是一次,而是3次!”

    “这种核弹必须是当量较高的那种,所以才会有这么强的亮度。”

    于易峰眉头紧紧皱着。他正在思考另一方面的问题:新人类文明到现在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外交策略如果遇到了科技程度较高的文明,应该如何处理?

    是应该找个时机,讨论一下这方面的事请。

    他下意识地问道:“还有吗,还有其他的理由吗?难道这样的光度必须要较大的核弹才会产生?”

    “是的!”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认真点头道:“除非有人隔了6光年多,对着我们的望远镜照射集中度较高的激光这几乎不可能!”

    “或者说,类似于深空号的超大离子引擎也有这样的光度。他们总不会在测试星际飞船吧?我认为这个概率相当低”

    话虽这样说,于易峰可不会因为概率低就放弃这方面的思考。说不定“迪格114”也诞生了一个星际文明呢?

    深空号的引擎,确实能发出明亮的光芒!

    他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小心一点总是没有大错的。

    不过汤姆逊教授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离子引擎?不大可能的。在录像中,这样的光点只持续了几秒钟,然后迅速变暗。离子引擎不可能只工作几秒吧”

    几人再次讨论了一下,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于易峰才无可奈何地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将技术方面的因素排除,再密切观察‘迪格114行星’,会不会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

    “现在飞船表面已经没有曲率泡沫了,望远镜应该能直接观测到对方。我们还会在这颗行星停留好一阵子你们在这段时间内密切观察!”

    就这样,于易峰满怀心事地离开了天文台,同时他也联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他认为更强的护卫舰,也就是“泰坦”级的开发必须要更快一些!

    毁灭永远比创造更加容易,原始人就算依靠陷阱石头,也能让坦克瘫痪。

    低级文明的武器,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威胁能力的,那就是核弹!

    核弹这种东西,简单粗暴,人类到现在也没发明比它威力更大的武器。

    新人类文明虽然是星际文明,但底蕴实在太差,也就一艘母舰!

    深空号要是被大当量核弹当面击中,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要是被炸毁了,简直不堪设想!

    它的防御能力还真的不行啊,根本吃不下万亿吨级别的四氢核弹。

    于易峰不禁想起了黑的建议:就在这里,将金属星球改造一艘行星级别的飞船

    行星级别的飞船皮糙肉厚,面对普通的核弹,也就破点皮,无所谓了

    但一想到那个工程量,于易峰就头皮发麻,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颗行星,光是质量就有七千亿亿吨啊,而深空号也就百亿吨级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是相差了亿倍!

    不是人类不想,而是无能为力!

第336章 精英化教育() 
就这样,除了“疑似核爆”的突发事件外,其他工作一切正常。

    在gb131行星大量资源的补充下,“泰坦”级护卫舰也开始正式制造。它将挂靠在深空号的后方位置,以人类的常规工业产能,两年只能造出一架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或者说,居住区、工作区中的天气向来非常好。

    从早上七点钟开始,人们纷纷起床,然后迎来新的一天。小孩们上学的上学,成年人也各自走向工作岗位。

    事请很多,每天都很充实

    诺亚号中的大多数人口都是科研人员,体力劳动几乎完全消失,被机器人代替。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味,也让人更加愿意为之长期奋斗。

    新政府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引导工作,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理想目标被提出。每当实现这个目标时,人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极度富裕的生活让人们变得更加单纯,没有以前那样的勾心斗角。什么炫富之类的事请根本不会有好吧,现在的人们已经没有了金钱的概念,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了。

    因为大脑芯片的存在,大家都很聪明,工作效率比以往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不过话说回来,最尖端的科研工作,还是要有天赋与直觉的,能奋斗在科学事业第一线的只是少数。

    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特殊天赋,则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分布在不同的岗位,譬如说工程师、设计师、医生、记者等等。从这种角度看,这样的社会层次,反而比一百多年前更加合理

    目前诺亚号上的科研方向非常多,已经不是于易峰一个人管得过来的。不过归纳起来总共有三个大方向:暗物质理论、纳米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

    它们分别代表星际文明中的l2,l3,l4级别,全部只是开了个小小的头,却让人类窥见了其中强悍的潜力

    科研工作暂且不说,一直都在有序地推进,gb131行星上规模浩大的挖矿、冶炼等工作也顺利进行。

    这个庞大的工程,反而只用到了少量人口。

    挖矿、冶炼这种事请,人们已经干了一百多年,整套工业体系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根本就不用人类费心的

    除了科学、工业,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事业,那就是教育!

    就在这一天,诺亚号与深空号的交接处,一位老师正在谆谆善诱地教导二十多位学生们。

    “愚昧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并没有傲慢的理由。我们的生存依赖我们的母舰、依赖科学。”

    “宇宙中还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譬如说诺亚号我们要对未知充满敬畏。”

    这是一堂宇宙学的课程,一位老师正在教导年幼的孩子们,灌输基本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这些孩子普遍十四岁,一个个交头接耳的,兴奋异常,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因为他们知道,从14岁开始,终于可以离开诺亚号,有权限迈入无重力环境的“深空号”!

    诺亚号中的许多工作已经有机器人代劳,包括大量的服务业,唯有教师这个职业,一直没有被替代掉。教育,向来是新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

    面对吵闹的学生们,这位女老师不以为意,14岁正是最顽皮的时候。而且塑造价值观这种东西,向来不是嘴巴说几句就能完成的必须要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才行。

    敬畏宇宙,不可能的!没有亲眼见证过,这群小孩怎么可能知道“敬畏”这个词?而且他们脑袋中没有大脑芯片,还是最原始的“自然人”,没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只有22岁成年,大脑发育完全后,才会植入大脑芯片。

    在成年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只会受到基本的初等教育,内容不会非常深奥,主要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

    等到成年后,植入了大脑芯片,他们才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深奥的专业性的知识。

    这位老师看到闹哄哄的课堂,微微笑了下,继续说道:“文明的发展具有相似性,比如在古代的地球,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黄金作为等价物。由于我们低微的智力,尚不能摆脱基因本能,所以我们依旧会步入相似的陷阱中”

    “只有以史为鉴,我们才能跨越出这些文明陷阱我们必须要团结”

    就在这个严肃的课堂里,一位名叫汤姆的孩子,竟然咯咯笑了起来,其他的几位小女生好像也在偷笑。

    “好了各位,我再怎么说你们都不会理解。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宇宙!就当是一次太空飞行的课程!你们知道的,太空飞行可是16岁的课程。”

    这位经验丰富的女老师渐渐停止了说教,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在她小的时候,也曾经接受过这种教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种刻骨铭心,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如今,轮到更小的一代了,她眼中泛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奇妙心理。

    根据政府规定,这样的课程是每个孩子必须接受的。

    他们这群人已经走到了深空号的观测台。诺亚号外边是没有重力的,所以这群学生一个个都穿着动力甲,依靠电磁力吸附在甲板上。

    听到“太空行走”这四个字,他们一个个都停止了吵闹,纷纷来了兴致。因为这种危险的事情只在电视上见过,却因为年纪太小,不能亲身实践。

    “好了,大家都不要动,让这些军人叔叔为你们系上安全带。”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乖乖站好了队,一群严肃的军人,在他们动力甲身后系上了纳米碳保险绳。

    而保险绳的另一端系着一个滑轮,上面缠满了细细的绳子。绳子并不粗,也就只有耳机线粗细,但却可以轻易承受地球重力下,几吨的拉力。

    确认大家都系上保险绳后,这位老师与士兵队长交接了一下,然后打开观测台的玻璃窗。

    紧接着,空气飞速地从房间中抽离了出去,这里变成了一片真空。

    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在耳机中大声叫嚷着,如同一次非常规的郊外探险。

    他们还是第一次直面苍茫的宇宙,黑暗而又寂静,无垠的星空无穷的秘密,而现在只有动力甲保护着他们。

    由于身处“深空号”,这群人并没有任何的敬畏感,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欲望,好奇心远远大于恐惧。

    深空号脚下的gb131正在被人类征服,这群孩子心中产生了一种“人类非常强大”的感觉。

    “好了!大家可以关闭动力甲的磁力系统,体验失重的感觉。甚至可以跳出深空号,体验一下太空飞行允许大家使用离子引擎。”

    “汤姆,你先开始吧。身后的安全绳会保护你的!十分钟后,我一定会把你们拉回来。”这位女老师笑着说道。

    汤姆是这群孩子中最顽皮的一名学生,不怎么爱学习,可以说是资深的问题学生了,也就是他在课堂中吵得最凶。

    他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心急难耐,老师的话刚刚说完,他就迫不及待跳了出去。

第337章 离开母舰之后() 
随着这一跳,动力甲后边瞬间喷出了蓝色的离子火焰,让汤姆整个人产生一种地球重力般的加速度。

    这样的场景曾经在电视上看到好多次,汤姆并不害怕,而是努力地调整着重心,让身体保持平衡。

    十秒钟后,离子火焰才逐渐消失。

    他现在的速度是100米秒,正在高速离开深空号,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完全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的感觉。

    这种高速移动,再加上周边快速后退的参照物,给他带来了风驰电掣般的奇妙感觉。

    “快来啊,我在外面了,你们快来啊!”转过头,看到自己正在快速远去,汤姆在耳机中兴奋地大喊着。

    这种喊叫,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刺激着其他同学的神经。

    有几个胆小的也开始跃跃欲试,因为有人带头了!

    这些少男少女一个个迫不及待跳了出去,动力甲后边的离子引擎还推波助澜般,帮他们加速了十秒钟,当然了,按照老师所说的,也只有十秒钟可以体验。

    1分钟后,汤姆看到所有的同学都跳了出来,动力甲发出蓝色的光芒,如同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一样。

    此时距离深空号6公里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见这艘飞船的全貌,它真的太壮观了,完全符合男孩子心中对星辰大海的向往

    只有这样的大型战舰,才能征服星辰大海,跨越恒星间的距离!它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战胜“大过滤器”的伟大象征!

    就这样想着,汤姆心中泛起了一股浓浓的自豪感与文明归属感。

    他觉得,老师的这次课程,应该是想教导他们这些东西

    而深空号的下方,是一个长条形的结构,直通下边这颗金属行星。

    汤姆知道,那就是太空电梯,负责矿物成品的运输工作。不过从这个角度看,竟然只有这么一点大

    不时有零星的灯光闪过,意味着又有货物运上来了货物嘛,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汤姆理如是想道。

    2分钟后,距离深空号12公里,它看上去还是这么大。

    汤姆亲眼看到一艘小型飞船从下方窜了出去,应该在执行某些巡查任务。

    “这种小型飞船名叫宇燕,真是帅气啊!几乎和游戏中的一样,不,比游戏中的更帅气!”汤姆心中想道。

    或许,长大了,参军当一名飞行员也不错。

    “不过,当飞行员也是需要理论知识的,真麻烦。”

    就在此时,耳机中的对话开始稀稀拉拉起来,可能是彼此间的距离,超过了无线电的通话距离。

    “还有人吗?”发觉耳机中的声音越来越少,汤姆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有!”

    “有!”

    隐隐听到了几个回应,汤姆顿时松了口气。深空号看上去还是这么巨大,带来了足够的安全感,不过太空电梯已经隐隐看不清楚了。

    这里没有大气,整个星空背景都是黑色的,唯有无尽星辰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很空旷的世界啊,这就是太空吗?

    因为没有周边参照物的关系,汤姆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高速运动

    三分钟后,距离深空号18公里,汤姆感觉有点心虚了,系在身上的绳子太细太细。

    只有耳机线粗细,几毫米宽,它真的不会断掉吗?

    好吧,他心中异常清楚,这种绳子可是太空电梯的原材料,它的安全性肯定足够,至少二十个自己也没法将它拉断。

    他正努力安慰自己,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旅行,很快大家就会回去了

    四分钟的时间他再也看不到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