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点行动,队长他们能不能回来,就看咱们的了。”王大牛点燃火把大声吼道。

    知道(明白)。

    少年们大声应着,一人举着两支火把向远处的帐篷冲去。

    “成功了。”

    张盘盯着正蓝旗营寨中冒起的火光,兴奋的叫出声来。

    正蓝旗营寨中冒起的火光虽还不大,但从望远镜中,张盘已经分辨出起火的地方就是正蓝旗存粮的区域。

    粮仓起火,突袭已经成功了。

    “哪里、哪里?”

    听到张盘的叫声,朱由检睁大了眼睛。

    夜色里,正蓝旗营寨中,越来越多的星火中,一个火头正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清晰可见。

    嘈杂的声音随着夜风远远传来,正蓝旗营寨正在逐步苏醒过来。

    “咦,老闫今回干的真漂亮。”

    随着张盘满含惊喜的声音,朱由检用肉眼都能看到正蓝旗营寨中两条火线迅速成型,把营寨的一大片区域分割开来。

    “那是什么?”朱由检好奇的问道。

    “殿下,您先自己看着,卑职去去就来。”

    仔细看过火线成型后的营寨战局,张盘发现勇字营生还的几率大增。他必须要增加一下接应他们的力量才行。

    张盘把望远镜递到朱由检手中,转身快速往城下跑去。他边跑边叫:“开城、开城,秀字营、英字营即刻出城。”

    被张盘撇下的朱由检,顿时感觉有点哭笑不得。

    早干嘛去了,一点转播者的觉悟都没有,哪有播到一半撂挑子的。得,还得自己看直播。

    “这就是真正的八旗军?”

    拿回望远镜观察了片刻,朱由检脸上充满了凝重。

    片刻之间,正蓝旗营寨中的火头已经完全燃烧了起来,好大的一片营地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夜色中,距离太远,光线又不够明亮,勇字营与正蓝旗的战斗细节,朱由检看不太清楚。

    但通过望远镜,正蓝旗营寨中来往调动的成队士卒,朱由检还是能看的很清楚。

    那些成队的正蓝旗士卒大多是在有序的救火,只有较少的一部分这快速的奔向被火线隔离的那个区域。

    半夜遇到突然袭击,鞑子不但没有大乱,还能有建制的调往各处,这支鞑子确实算的上是当世强军了。

    朱由检这才真正理解了张盘的顾虑。

    这种素质的鞑子,还真不是一次夜袭就能击垮的。

第三七四章:勇字营的胜利(求订阅、推荐、收藏)() 
    看到正蓝旗鞑子应对突袭的反应,朱由检真正认识到女真八旗正卒的厉害。

    有这种战斗素养的军队,绝不是一次突袭所能摧毁的。

    想要击败这种鞑子,必须依靠强大的火力,尽可能多杀伤鞑子军中的老卒,要从正面把鞑子的信心击垮才行。

    不过,就冲鞑子现在的这股精气神,只怕击溃一次还远远不够啊。

    “唉,看来想彻底解决鞑子的问题还真是任重道远呢。”

    眼睛紧盯着望远镜,朱由检长长叹息一声。

    也不知孙元化的六磅炮到底改进的如何了?

    他精挑细选的那款轻便的野战六磅炮,应该才是鞑子军阵的最大克星。

    夜风中,城下传来轰然的马蹄声。那是张盘亲率接应部队出击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朱由检忽然觉得,那张盘的心似乎还没完全凝结成冰。

    “队长,这边。”

    火光下,王大牛挥舞着手中的火把,拼命招呼勇字营的士卒。

    看到王大牛,闫伟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这小子,竟然大胆的把这整片区域都点着了,他也不怕把自己都一起烧死。

    看看两侧以完全成型的火墙,闫伟感觉:一直想死的自己,这次又死不了了。

    “走,快走。”

    张开弓,把身后追的最近的一名鞑子一箭射倒,闫伟独特的嘶哑声传进了王大牛的耳朵。

    一个、两个、三个……

    “还不快走。”

    正在点人头的王大牛,头上被人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张大叔。”

    被王大牛叫做大叔的花白发老卒,一把抢过王大牛手中的火把,随手又是一刀背拍在王大牛的屁股上。

    “别傻站着,快走。”

    说着,张大叔伸手就把面前的帐篷点了起来。

    看到张大叔的动作,王大牛心中一酸。

    这就把帐篷点燃,那意味着后面已经没有再赶来的弟兄了。可王大牛数的数还不到40呢!

    忍着悲痛,王大牛几步跟上撤退的勇字营士卒,现在可不是他放纵感情的时候。

    闪烁的火光下,闫伟又连续射倒两个鞑子。看着帐篷腾起的火光已完全遮住了追兵前进的道路,闫伟这才转身向王大牛他们追去。

    “夺。”

    就在闫伟转身的瞬间,一支粗若拇指的狼牙箭射穿了他的肩膀。箭上附带的巨大力量,带的闫伟连续踉跄出数步。

    白牙剌兵!

    中箭的闫伟顺势滚倒在地,反倒避开了随后袭来的两支羽箭。

    “走。”

    闫伟朝老张吼了一声,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拉开自己的弓,向火光遮挡的来路射出一箭。

    因闫伟的拉弓动作,他肩头中箭处鲜血似泉般涌出,滴落到地面之上。

    看到闫伟中箭,花白头发的张大叔似不敢相信般呆了一呆。

    回过神来的张大叔才要抢过去,却被闫伟的吼声镇住。

    “走。”

    闫伟那独特的嘶哑声,满含怒气的再次响起。

    老张双眼发红盯着血泊中的闫伟,重重点了一下头,嗓中发出一声无奈的悲鸣转身离去。

    望着老张离去的背影,闫伟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白牙剌兵怎样,老子没死你就别想过去。

    越来越大的火光中,闫伟再次射出一箭。

    不行了,不知还能不能再射出一箭。

    眼光有些散乱,闫伟仍在努力的拉着弓,他身下的血已经浸透了一大片地面。

    “队长呢?”

    王大牛看到赶上来的张大叔身后,没有其他人的身影,他忍不住问道。

    “走。”

    张大叔一声怒吼,回首望了闫伟倒下的方向一眼,把手中的火把重重的戳在了旁边的帐篷上。

    火光越来越大,当勇字营的残兵撤出正蓝旗营寨时,大火已经把这一片营寨完全点着。

    冲天的火光,把正蓝旗的追兵完全阻隔在营寨之中。

    火烧的好大啊!

    城头的朱由检发出一声兴奋的欢呼。

    这么大的火应该是救不了了吧?

    果然,望远镜中鞑子已经不再救火,转而清理火场的周围。鞑子这明显放弃救火,开始隔离火场的意思。

    不知是不是摄于张盘带出去的接应部队,鞑子始终没有派人马出寨包抄勇字营,任由勇字营残卒借大火逃离。

    至此,明军的这场突袭,算的上是大获全胜了。

    当勇字营的战士,被张盘统率的接应部队簇拥着回到城中时,整个土城子都沸腾了起来。

    “那是王大牛?”

    朱由检从城头上下来,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王大牛。朱由检真没想到,王大牛竟然也参加了这场夜袭。

    那个破灭的英雄梦,再次在朱由检心中生发起来。

    看着营寨中燃烧的大火,莽古尔泰心中第一感觉竟然不是生气而是惊讶,是非常的惊讶。

    明军什么时候有胆子,敢来夜袭大金的营寨了?

    莽古尔泰还真是想不起上次明军突袭大金是在什么时候。

    今夜明军的行动还是很准确的,他们从爱巴里部遗留的空营中穿了过来,一直摸到了大金的储粮营地放了这把火。

    明军怎么知道那边是空营呢?

    明军此次的行为是巧合碰上,还是有预谋的呢?

    莽古尔泰感到有些伤脑筋。

    爱巴里部撤离,莽古尔泰因德格类的伤势,没顾得上调整营寨内的部署。后又因准备要撤退,连营寨内巡夜军卒的巡逻路线,莽古尔泰都忘了调整,这才让明军异常轻易的摸到营地中来。

    这些失误算起来都是莽古尔泰的疏忽,这让想明白的莽古尔泰,心中不免有些懊恼。

    “我军损失如何?”

    看失去后续的火光慢慢小了下来,莽古尔泰恨恨的问道。

    “贝勒爷,人员方面我们损失不大,总共也就伤亡了几十人。

    物资方面我们的损失可不算小。爱巴里部的帐篷和两大屯粮食都被火烧毁。我们至少损失了数十石粮食和上百顶帐篷。”

    知道莽古尔泰最关注的是什么,军需官立即报出了大致的损失。

    “损失了数十石粮食?”

    莽古尔泰的脸色立马阴的格外厉害了。

    大金现在正是缺粮的时候,这一下白白损失了数十石粮食,真的让莽古尔泰有些心痛了。

    这些现在可都是正蓝旗的粮食啊。

    “传令,叫儿郎们连夜收拾行装,天亮我们就撤。”莽古尔泰郁闷的大叫。

    旅顺的张盘现在也不知是越来越精明,还是越来越怕死了。昨夜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只派了几十个死士来袭,他倒是真沉得住气。

    可想到张盘的这种性格,莽古尔泰对伏击明军就真没什么信心了。

第三七五章:莽古尔泰撤军(求订阅、推荐、收藏)() 
    天色微明,正蓝旗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撤军。

    正蓝旗的撤军没有作丝毫的掩饰,就那么明目张胆的展现在明军面前。

    莽古尔泰只希望自己显得异常仓促的撤军,能造成张盘的误判,能让张盘大着胆子出来礼送他们一程。

    对,就是礼送。

    莽古尔泰不认为汉人的“礼送一程”这个词他用错了。

    像昨夜,他出了那么大的疏漏,给了明军那么好的机会,张盘都不敢全军出来突袭他们,可见张盘对他们正蓝旗战力的畏惧。

    明军如此畏惧他们,莽古尔泰是既感到骄傲,又感到烦恼。

    现在与明军的交战,变得越来越无趣了。

    自博尔晋在柳河,以一个牛录的兵力就击败2000多明军后,明军就再不敢出城与大金野战。

    而攻打宁远和屡攻旅顺的失利,让莽古尔泰对攻城也有了明显的抵触心理。

    攻城的损耗实在太大了。

    莽古尔泰感觉,若没有其他办法(内应或明军内乱之类),想攻下土城子这座小城,正蓝旗恐怕至少要日夜不停的攻击三天以上,并付出3分之一的正卒作为代价,才有可能攻下。

    这可只是组成旅顺堡的3座小城之一啊。

    这么高昂的攻城代价,正蓝旗如何能承受的了。

    既如此,那正蓝旗还不如早点撤军。

    要是能诱出明军,那正蓝旗就再打上一仗。若是张盘就是死不出城,那在这大金粮荒的时节,早点回去,给正蓝旗多节约一点粮食也是好的。

    莽古尔泰现在都不指望伏击张盘了。莽古尔泰只希望能抓住明军派出尾随礼送的小部队,让他能稍稍挽回一点已跌落尘埃的正蓝旗面子。

    正蓝旗今回算是亏大了。

    “莽古尔泰这是真要撤退了。”

    站在城头,借助望远镜仔细观察了正蓝旗的各种行动细节后,张盘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让探骑,不,还是让秀字营派队游骑去盯一下吧。”

    确认正蓝旗真是要撤军,张盘心中马上做出了安排。

    不出莽古尔泰的预料,面对正蓝旗撤军,张盘第一反应就是派支游骑去盯着正蓝旗,直到确认正蓝旗彻底离去为止。

    说实话,张盘的心中确实是有些畏惧正蓝旗的战力,他也确实是不敢跟正蓝旗进行野战。

    张盘是辽阳卫出身,自天启元年辽沈失陷时起,张盘听说过、也亲眼见过、更亲身参与过明军与后金鞑子的数次战斗。

    萨尔浒、辽沈、广宁数次大型会战,明军无不大败亏输。

    萨尔浒那些援朝抗倭的老兵、辽沈时参战的白杆兵和浙军(戚家军),再加上数次战役中,十几位总副参游各级将领训练多年的家丁,这些力量那个不比张盘的旅顺明军厉害。

    这些明军中的精锐,都在对鞑子的野战中纷纷败北了,他旅顺的这些杂兵凭什么去与鞑子正卒争锋。

    天启三年反攻金州时,张盘也曾与后金发生过小规模野战。当时要不是他见事不好,迅速撤回旅顺借助地利展开防守,旅顺明军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而这几年的旅顺防御战,张盘更是明白,离开了城墙的加持,他麾下的明军确实不是鞑子正卒的对手。

    在张盘的估测中,野战交锋,旅顺明军与鞑子正卒的战力大概是3比一。他这算的还只是轻甲的鞑子。

    张盘为人很理智,既然他麾下明军战力与鞑子正卒差距甚大,他就不再奢望击溃或者歼灭鞑子的大队正卒。

    他现在就只想牢牢的守住旅顺,守住这颗扎在鞑子身上的钉子,消耗和牵制住鞑子的部分力量。

    至于击溃鞑子主力,这种超出旅顺明军能力的任务,还是靠那远在宁远的明军主力吧!

    “传令,叫秀字营调一队骑卒出城。让他们分成三部,轮番跟随鞑子前行,确认鞑子离境后再回来。”

    放下望远镜,张盘按往日的习惯派出监视鞑子撤退的游骑队伍。

    烟尘扬起,城外正蓝旗第一支撤军部队已经正式拔寨起行。

    睡眼惺忪的朱由检,被满城明军的欢呼声惊醒。

    “怎么回事?是鞑子又来攻城了吗?”

    睁开双眼看到破旧的房屋,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后,朱由检发出第一问。

    “殿下无需担心。这不是鞑子来攻城,是鞑子开始撤军了,士卒欢呼弄出的响动。城中现在彻底安全了,您大可再多睡一会。”

    伴着轻松的语气,高起潜出现在朱由检眼前。

    “鞑子要撤军了?”

    睡意全无的朱由检一下从床上蹦了起来:“走,咱们到城头看看去。”

    “殿下又要上城?”

    一进门就听到朱由检又要上城,楚天行脸上马上充满了苦色。

    信王殿下您就不能消停一会吗?

    确认了胆大包天的信王又要上城,楚天行无奈的叹了口气,和高起潜一起帮信王穿戴起盔甲来。

    楚天行知道他现在根本劝不动信王。

    信王连鞑子攻城时都毫不惧怕的呆在城下,信王有那么大的胆子,楚天行还能怎么劝?

    楚天行现在感觉,皇帝陛下许信王出京本身就是个错误。

    出了京,没了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约束,谁还能管得了信王殿下。

    就像这明明说是去登州的,可自天津上船后,先经广鹿岛又到旅顺南城,最后再到这土城子;是哪里更危险,殿下就往那里跑。

    昨天要不是护卫们硬拦,殿下都要直接跑战场上了。

    就因为护卫硬拦,他楚天行才被发配到箭如雨下的城头去充当传声筒。

    你说,这样的殿下谁能管的了啊!

    殿下这一睁眼竟然又要上城,幸好鞑子已经开始撤军了。要不,唉!

    楚天行与高起潜的眼光一碰,双方眼中全是无奈之色。

    盔甲穿好,楚天行鼓了鼓勇气问道:“殿下,咱们什么时候去登州啊?”

    “去登州?只要珍运船来了,咱们就走。”

    朱由检无比轻松的一句话,就把楚天行的后话全噎死在嗓中。

    当楚天行无奈的率先离开房间时,高起潜的声音低低传入朱由检耳中。

    “殿下,自天津上船起,咱们可都7、8天接不到各处的消息了。”

    高起潜的话让朱由检的脚步不由的一顿。

    相比别的,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朱由检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第三七六章:朱由检的条件(求订阅、推荐、收藏)() 
    听到高起潜的话,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这时代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消息流通不畅。

    像朱由检坐船来到旅顺后,旅顺所提供的消息,除了本地的消息外,有关大明国内的消息,旅顺明军还不如朱由检知道的新鲜。

    这长时间接不到外界的消息,绝对让人有与世界脱节的感觉。

    就这种消息传递的速度,各个战场的明军又怎能有效的配合?

    东江和旅顺现在都已经开战了,宁远明军估计还不知道吧。

    这种消息脱节的感觉可真糟糕。

    狠狠的瞪了高起潜一眼,朱由检心情大坏。

    直到走上城头看到正蓝旗营地的忙乱景象,朱由检的心情才恢复了过来。

    “张将军,鞑子要撤军了,你不准备再打他们一下吗?”

    一边用望远镜观察正蓝旗有些混乱的营地,朱由检一边问张盘。

    仔细观察下朱由检的表情,确认朱由检并不是在嘲讽他,张盘才无奈的回答:“不瞒殿下,卑职也非常想趁乱再打鞑子一下,可我们旅顺的军兵实在不是鞑子的对手啊!”

    这种有心无力、自认失败的话都说出口了,张盘也就完全打开了话匣子。

    张盘涛涛不绝的把旅顺军卒的战力,与鞑子正卒做了一番细致的比较;顺便还把他所做每个决定的理由,和心路历程都向朱由检细细的说了一遍。

    张盘肯同朱由检如此细说,除了憋闷太久外,张盘还希望朱由检能把他的话带回朝中,把旅顺的实际情况扩散出去。

    张盘希望借朱由检传出去的话,能让朝廷多给旅顺一点补给,让他麾下苦苦坚持抗金的旅顺军兵,战死前能多吃上几顿饱饭。

    听完张盘掏心掏肺的叙述,朱由检感觉张盘还是很有水平的。

    依张盘对敌我双方的了解程度,绝对算得上是知己知彼了。

    而张盘限于旅顺明军的战力,采用这种敌来我守、敌去我扰的游击战术,也非常切合旅顺的实际情况。

    要是能加强一下旅顺明军的战力,以张盘的指挥能力,旅顺或许能给鞑子带来更大的打击。

    怎么加强旅顺明军的战力呢?

    哦,张盘这是瞄上了望远镜和隧发枪了吧?

    想到旅顺明军迫切需要加强战力,朱由检感觉自己明白了什么。

    望远镜和隧发枪给旅顺留下倒不是不行。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