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给孤把郑英泰找来。”

    信王府中,朱由检高声叫道。

    就在京城纷纷扰扰的气氛中,龙门商队老掌柜郑明的一份申请,引起了朱由检的注意。

    那是蒙古束伯部专门向老掌柜郑明发出的交易申请。

    束伯部想交易,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束伯部也是郑家的老交易对象了。

    引起朱由检注意的,是束伯部要求的交易额,有些出乎寻常的大。

    束伯部竟然向郑明提出了一笔两万石粮食的巨大交易。

    看到这个数字,朱由检吓了一跳。

    不是两百石,是足足两万石粮食啊!

    束伯部对这两万石粮食,直接就开出了2两一石的价格,并且还表示,他们愿意使用现银交易。

    这么大的数额,还愿意使用现银交易。

    这些条件凑到一起,朱由检想不注意都不行了。

    “老郑,这束伯部有多少人口,他们一般都需要多少粮食?

    还有,他们能一下拿出4万两银子吗?”

    朱由检十分好奇的询问郑英泰。

    这郑家草原走私的合作对象,实力挺强啊。

    两万石粮食,那可足有三百多万斤啊。

    这以前的郑家,一次能拿的出来吗?

    没等朱由检算完两万石到底是多少斤,郑英泰就一脸惊讶的叫道:“4万两银子?束伯部?

    殿下,您开什么玩笑?

    束伯部是绝拿不出4万两银子的。

    别说束伯部,就是科尔沁部也拿不出4万两银子啊!”

    这几句话,郑英泰说的那叫一个斩钉截铁,他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拿不出银子?那他们这是想要诈骗喽?”

    一边开着玩笑,朱由检一边把手中的报告递给了郑英泰。

    看完报告,郑英泰这才明白信王的意思。

    仔细思索片刻后,郑英泰这才谨慎的回答。

    “殿下,束伯部是依附于科尔沁大部的一个中等部族。

    整个束伯部,大概有个一两万人。

    一次要两万石粮食,他们以往还从有过如此巨大的交易。

    这以往,束伯部都是用牛羊和马匹来和我们交易,银子他们都用的极少。

    以他们部族的实力,是绝不可能拿得出4万两银子的。

    殿下,这束伯部就是草原上的一个商业部族,他们只怕是在为什么部族代买粮食吧。”

    “他们能为谁代买粮食?科尔沁部?”朱由检随口问道。

    “科尔沁?不可能是科尔沁大部。”

    郑英泰很干脆的就否决了朱由检的想法。

    “殿下,科尔沁大部有自己买粮的渠道,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束伯部来买粮。而且,就算是科尔沁部,他们也绝拿不出4万两现银。”

    如此数量的粮食,不是为科尔沁部,那束伯部还能为谁买粮,总不能真是买来自己吃的吧?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第二九三章:大明的特区(求订阅、推荐、收藏)() 
    稍作思索,朱由检就否决了束伯部是在为自己采购粮食的想法。

    老掌柜郑明也曾经说过,束伯部是个商业部族。他们在草原上,一直就是一个类似中间商一样的存在。

    这样一个部族怎么会买粮只为自己吃?

    额,这束伯部是隶属于科尔沁部。

    朱由检记得老掌柜郑明曾说,好像后金老奴还替科尔沁部出头扛过事。

    那科尔沁部和后金的关系可就不一般了啊。

    需要大批粮食,还能拿的出大量现银,后金可是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难道束伯部是在为后金买粮?

    朱由检身子不由的一震。

    这倒是有很大的可能。

    不对。

    朱由检马上发现他想法中有地方不对。

    后金若真是找代理人,也应该是找科尔沁部代买吧?

    “老郑,你说科尔沁部自有门路买粮。你知道他们是从哪个渠道买粮吗?”朱由检一副好奇的模样。

    “殿下,他们从哪里买粮,这是人家的秘密,小人怎么会知道。

    这、这小人只知道一点传说。”

    看朱由检脸色有变阴的迹象,才说不知道的郑英泰又急忙改了口。

    “小人只是听说,科尔沁部似乎和张家口的几家商号走得很近。但到底是哪一家小人就真的不清楚了。”

    听郑英泰说到张家口的商号,朱由检挠有兴趣的问道:“张家口也有你们山西商号在走私吗?”

    “走私?”

    听到这个词,郑英泰本能的就是浑身一抖。可随即郑英泰就想起,他面前可是信王殿下。

    走私对他们郑家来说那是大罪,可对信王殿下那就根本不算是个事。

    苦笑一声,郑英泰才对朱由检说道:“殿下,我们郑家搞得这个叫走私。人家张家口那边可不叫走私。

    人家张家口那边,那是咱大明正宗的马市。

    人家向草原上卖粮、卖盐、卖各种物资那都是属于正常的交易。”

    “什么?怎么会这样?这张家口难道是大明的特区吗?”

    朱由检顿时对这个张家口大感兴趣。

    来这个时代这么久了,朱由检是知道大明对草原的态度的。

    大明对草原可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防备心理。

    大明对流入草原物资的管控那可是相当严的。

    这张家口怎么就成了大明的特例?

    前世,朱由检可是听说过有走西口的说法。

    那走西口似乎指的就是张家口吧?

    看到信王殿下对张家口感兴趣,郑英泰就打开了话匣子。

    “殿下,人家张家口那是咱大明正宗的马市,是咱朝廷特许在那边与蒙古人开放交易的。

    隆庆年间,王总督(王崇古)建市。他老人家体谅咱们小民生活不易,特许小民也可以入市交易。

    从那起,张家口虽名为官市,其实却和大明其他的官市大为不同。

    别的官市,那必须严格按朝廷订下的数字交易。

    例如:朝廷订下交易200匹马,那官市就只能交易200匹。再多交易一匹那都是违例。

    而张家口却不一样。

    从王总督一开始开市,就没按朝廷那官市的数字来。

    在那里,蒙古人只要带货来,有多少那都可以交易。

    就这样,张家口一年除了朝廷规定的两次大市,每个月都还会有小市存在。

    在哪里,蒙古人只要拿得出交易物品,换多少粮食物资都行。”

    听到这里,朱由检是真的惊讶了。

    “老郑,张家口这么不听朝廷的章程,朝廷怎么没取消了它?”

    “取消张家口?”

    听到朱由检的这个问题,郑英泰笑了。

    “我的殿下,朝廷怎么敢取消张家口。

    在张家口开马市,那为的就是安抚蒙古俺答汗。

    自张家口开市,这都有50多年了,蒙古鞑子就再没大规模的打过咱大明。

    就算前两年那个虎墩汗(察哈尔的林丹汗)扰边的时候,草原有资格到张家口开市的那些蒙古大部,也都没一个跟着掺和的。

    蒙古人能从张家口换到东西,谁乐意跟着那个虎墩汗来打咱大明。

    真逼急了咱大明,把张家口一关。

    那蒙古鞑子还不都得喝西北风去。

    可一样,咱大明要是真把张家口关了,那那些没了吃喝的蒙古鞑子,也非全部跑来打咱大明不可。

    咱大明和蒙古鞑子在张家口,那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呢。”

    这次郑英泰可过足了当老师的瘾,一番话说的连嘴角都泛起了白沫。

    朱由检对郑英泰的这番话非常满意。

    这郑英泰真不愧是出身山西,对这边贸知道的还真是门清。

    “老郑,这张家口政策那么好,你们郑家怎么不去?”

    指指旁边的茶碗,朱由检随口问道。

    听朱由检这一问,意兴勃发的郑英泰顿时蔫了下去。

    他端起旁边的茶碗,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这才打了个唉声。

    “唉,殿下。要是能进张家口,我们郑家早就进了。

    这张家口从建市开时,对蒙古鞑子的大宗交易,就被王家、范家为首的那七八家紧紧握在了手中。

    我们根本就插不进去。

    只要我们一进张家口,那铁定就会招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在张家口,我们就连一点小生意都没法做。

    这一来二去,我们郑家在张家口根本就站不住脚。”

    看着郑英泰满脸的郁闷,朱由检反倒笑了。

    也是,你们郑家这种级别的商人,人家怎么敢放你们入市。

    要是让你们站稳了脚跟,那市场不都要重新来划分了。

    这就算换成是我,也不能让你们进张家口啊!

    王家、范家,看来他们在张家口还真是很有实力啊。

    只怕张家口上下,

    不,估计整个宣大(宣府、大同)上下和他们都结成利益共同体了。

    要不,也没法垄断张家口的市场。

    朱由检已经想明白了,这张家口的商人十之八九就是前世勾结后金的那些晋商。

    按郑英泰所说,也只有他们,才有条件大规模的向草原运输各种物资。

    要知道,后金所需的物资那可不是个小数。

    例如,束伯部要买的两万石粮食。

    两万石粮食那就是300多万斤。

    300多万斤粮食,这得需要多大的运输力量才能搞定啊。

    这个时代可没有空间装备存在。

第二九四章:草原补给线(求订阅、推荐、收藏)() 
    中国北方运输一向艰难,这也是阻碍中原王朝进军草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制作四轮马车的关系,朱由检对大明运货的车辆还是比较了解的。

    大明现有的运输车辆,一辆大车最多也就能拉1000斤粮食。而牛马的负重还不如大车。

    两万石粮食若是使用大车运输,那可就需要3000辆大车才能运的出去。

    若是再算上赶车的人和拉车的牲口路途中所需的粮食和草料,那所需车辆的数字就会进一步增大。

    就只算3000辆大车,那组成的车队也要排出好几里地了。

    如此数量的大规模运输队,若还是走私,那大明朝廷就算都是一群猪也早该发现了。

    所以,恐怕也就只有张家口这个大明的特区,才能名正言顺的向草原运送这样规模的物资。

    就像郑英泰所说,大明朝廷就算对张家口运出的粮食物资有所怀疑,但事关蒙古草原稳定事宜,大明也不敢关闭张家口。

    张家口,这才是后金获得外界补给的真正渠道。

    在朱由检前世的记忆中,满清的八大皇商中似乎就有个姓范的。

    在朱由检想来,那个姓范的,十之八九就是郑英泰所说的,张家口范家的人。

    如果这次真是后金在大规模采购粮食,

    不,这次肯定是后金在大规模的采购粮食。

    朱由检下了明确的判断。

    这不单是后金在采购粮食,而且后金这次所需粮食,肯定还远远不止两万石。

    也只有这样,因为有一定的购粮渠道,束伯部这种中等部族,才会得知这个消息。

    两万石的交易额,那只怕就是束伯部的最高采购额了。

    综合各种信息,再结合前世的记忆,朱由检相信,这次应该就是后金在采购粮食补给了。

    问题是,后金草原的这条补给通道,应该怎么截断它呢?

    总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后金利用草原采购补给吧?

    束伯部倒好说,朱由检不卖粮给他就行了。

    可张家口怎么办?

    “老郑,照你这么说,张家口的商人和你们不是一回事喽?那,孤的开中他们会不会来?”

    张家口事关蒙古草原的稳定,要朝廷直接关闭张家口看来肯定是不行了。

    朱由检也就只能尝试一下,看用开中的利益,能不能诱惑一下张家口的晋商。

    不过,张家口有那么大的利益存在,只怕那些晋商是不会动心的。

    果然,朱由检就听郑英泰忿忿的说道:“殿下的开中,他们当然不会来。他们手头有那么大的利,他们怎么会来。嗯,他们也不敢到我们这里来抢食。”

    这一下,朱由检完全明白了。

    郑英泰他们这些开中的晋商,确实和张家口的晋商不是一系的。

    双方颇有点各占一个行业,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这可怎么办?

    要是不能切断后金的外部补给,那想消灭后金可就麻烦了。

    这张家口不能关,张家口的晋商又拉拢不动,难道就放任他们借着草原蒙古人的名义,大肆的给后金运送各种物资?

    草原、蒙古人。

    想到这两个词,朱由检脑中冒出一个新的想法。

    从张家口到后金的控制区,那需要横跨大半个蒙古草原。

    朱由检虽然没去过哪里,但前世的印象告诉他,这段距离可不短,至少也得有1000公里吧。

    换算到这个时代,那得有2000多里路。

    这么长的一条补给线,只需随便在中途袭击骚扰他们一下,那不就搞定了。

    后金能有多少兵力,能维护得住如此漫长的一条补给线。

    哈哈,又到了我的少年队大显神威的时候了。

    不过,少年队可还没有骑兵编制,他们对草原又不熟悉,并不是做这种事情的最佳人选。

    朱由检随即就否决了出动少年队的想法。

    能不能让蒙古人去截断后金这条途经草原的补给线呢?

    蒙古人并不是铁板一块,而后金也没有完全控制住草原。

    这草原上还有不少仇视后金的部族,就像那个扎鲁特部。

    对,就请扎鲁特部出动。

    那个扎鲁特部不是喀尔喀的一支吗?

    可以让他们叫上所有的喀尔喀部族。

    对,咱就请支熟悉地头的雇佣军去搞搞事。

    再让少年队派骑术好的,也跟着去学习学习骑兵的战法。

    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吗?

    哪怕喀尔喀部不能完全截断这条路线,但只要能让后金的运输,付出异常高昂的代价。

    呵呵,我就不信,他们还能长期的维持下去。

    朱由检阴阴的笑了起来。

    草原

    看到前去交易的商队慢慢走进了营地。

    格斯尔满是愁容的脸上总算露出了笑意。

    不需要亲手去查看,多年的经验就告诉他,商队带来了好消息。

    你看,那马背上如此沉重的行囊,应该就是商队带回的粮食。

    看来,龙门商队还是遵守了双方的约定。

    那批汉人总算没有白抢。

    这批粮食能到手,扎鲁特部这算是真正稳住了。

    说实话,整个喀尔喀部谁都没想到,后金竟然会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顶着严冬的酷寒硬是杀进了草原。

    在这种寒冬季节,也许只需要一场大雪,后金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可老天不开眼,整整一个多月,草原就愣是没有下一丝雪。

    而喀尔喀部更没想到,察哈尔的林丹汗竟然会见死不救。

    真不知道,就这种心胸,林丹汗还好意思自称为成吉思汗。

    就这样的林丹汗,还想统一草原各部,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想到此处,格斯尔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们喀尔喀部这次可是损失惨重。

    乌齐叶特部直接被后金找到了老营,虽然喀尔喀五部全都尽心去救了,可乌齐叶特部还是彻底毁了。

    损失了大多数部民的卓里克图洪,竟然还想靠林丹汗来重建乌齐叶特部。

    你说这卓里克图洪英雄了一辈子,怎么还看不出林丹汗的为人。

    林丹汗连帮喀尔喀部共同抗金都不愿意,还能帮着重建乌齐叶特部?

    卓里克图洪这一去,只怕是回不来了。

    以后草原上,喀尔喀部也许就只剩四部存在了。

    一想到这种局面,格斯尔就忍不住痛上心头。

    我喀尔喀部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办呢?

    已完全进入营地的商队中,突然飞出一骑,朝着格斯尔方向飞奔了过来。

    “大长老,大长老。”

    人未到,昂热那独特的叫声就已经传到了格斯尔耳中。

第二九五章:后金的麻烦(求订阅、推荐、收藏)() 
    听到昂热的喊声,甩去脸上的愁容,格斯尔振奋精神迎了上去。

    在部民失去低迷的这个时候,格斯尔可不想让任何族人看到他的愁苦之色。

    “大长老,龙门商队的老掌柜请您务必过去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一见到格斯尔,昂热就兴冲冲的把好消息告诉大长老知晓。

    在昂热的心中,只要龙门商队肯出手相助,部族肯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龙门商队,那可是个有大巫坐镇的神秘商队。

    五日后。

    从龙门商队回到部族,格斯尔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与老掌柜郑明的会谈非常成功。

    扎鲁特部存活下来已经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只是,作为代价,扎鲁特部族的战士以后肯定会增加更多的伤亡。

    望着远方的地平线,深吸一口气,格斯尔的心又重新坚定了下来。

    扎鲁特部付出这种代价,值得。

    无论如何,扎鲁特部一定要让后金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行。他一定要让后金知道,喀尔喀的扎鲁特部并不是好惹的。

    直到现在,格斯尔还清楚的记得族长昂安一家死去时的惨状。

    天启三年,后金突袭扎鲁特部。

    扎鲁特部族长昂安一家被后金尽数杀死,昂安所率的那支部民尽数被毁。这也是喀尔喀部与后金开战的最直接理由。

    昂安一家,那可是达延汗的嫡系血脉啊,就那么被后金断绝了。

    昂安一家的血,让喀尔喀部同后金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喀尔喀部贵族都是达延汗的血脉)。

    数年来,双方连续不断的交锋,更让这种仇恨更是深入了骨髓。

    现在有了龙门商队在背后支持,扎鲁特部也就完全没有了灭族的危机。那扎鲁特部就绝不会再与后金妥协。

    想到与龙门商队谈成的条件,格斯尔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龙门商队确实诚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