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的本意是想把厚德灌醉了,好套厚德的真话,详细了解一下自己唯一认为是对手的刘明实力情报。可曹操不知道,这厚德本来就好酒。而刘明酿的酒好不说,酒的度数又高。而且当初在虎啸山庄的时候,又有张飞那几个酒缸陪着。这厚德的酒量,那可是锻炼出来的。而且还是曹操难以想象的高。

此时的厚德就是装醉。听了曹操的问话后,更是装着嘴有些不利索地说道:“曹将军。您是不知道。我厚德不是吹。我会看相。想当初太尉大人从山里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出了太尉大人相貌不凡。打那我就跟着太尉大人了。果不其然,太尉大人就发达了。我厚德如今也出息了。刚才我见了您之后,您那相貌,比太尉大人又尊贵了几分,简直贵不可言。如今我厚德已不再是太尉大人的总管了。在朝里也算是一个小官了,太尉大人离京师遥远。我当然要找您这个大贵人当靠山了。今后小人的升官发财,就指望着您了。”

曹操一阵恶寒。这厚德简直就是一个小人。这些俗念也太重了。看自己在朝里面得势,就立马甩开了刘明,想投到自己这里来。真是无耻之徒。

不过曹操心里面也有几分的欢喜,这家伙说自己的气运比刘明还好,那刘明都是当朝太尉了,又有公爵之位。这比他还好,那自己得是什么样的好法?曹操忍不住的得意。觉得这个厚德虽然是一个贪名贪利的小人。可是这样的人也便于自己控制。只要不给他一些重要的职位就可以了。

可曹操想到这里,又猛然间想道:不对呀。这厚德在洛阳,那可是刘明的代表。那刘明也不是蠢材,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交给一个贪名贪利的小人。

当下,曹操冷笑道:“先生好计谋。本将军险些被你蒙过。你身为太尉在朝廷的代表。上达天听。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太尉大人。你如何又会把这区区的官职看在眼里。你休的蒙骗本将军。快快把幽州的兵力,以及布防说与我知。如有半句假话,小心尔得狗命。”

曹操猛然间翻脸,准备打厚德一个措手不及。诈一下厚德。

厚德推开酒席,跪伏在地哭述道:“将军大人。小人冤枉呀。小人确实是太尉大人的总管出身。可小人才疏学浅。文不成,武不就。参与不得太尉大人的大事。也是太尉大人念在小人追随多年,虽无功劳,可也有几分苦劳。这才赏小人一个官做。不过就是把朝里有什么消息传递给太尉大人知道。然后太尉大人有什么想向朝里面说的,在通过小人的手转交给朝里的那几个大人。小人连他们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算得是什么代表。小人不过就是一个传话的人。而且也因此,小人再也没有升官的希望了。故此小人才想转换门庭,投靠将军大人。还请将军大人明断。”

曹操听厚德如此说,心里倒信得几分。以如此小人,也就只配当一个传话的人。可曹操却不妄下定论。手拍桌案喝道:“休得啰嗦。还不把幽州的兵力部署从实招来,莫非嫌吾的钢刀不利,想要吃那一刀之苦?”

厚德体似筛糠,呜咽道:“将军大人饶命呀。那幽州的兵力部署如何,小人常年待在京师这里,小人又哪里知道?而且太尉大人也不可能把这种消息特意告颂给小人得知的。将军大人明察,将军大人开恩。饶了小人这条命吧。小人再也不敢奢望升官了。”

曹操觉得厚德说的有理,这种军事机密,确实没有必要告颂无关人等得知的必要。像厚德这种小人物,不知道这些机密,那也是正常的。可是,曹操还是准备再诈一诈厚德。

曹操嘿嘿笑道:“就算这些你都不知道。可是刘太尉,刘大人派人拦截圣驾,你总该知道吧?”

第二百五十八回 双雄聚首

曹操的这一问,同样还是一个诈语。曹操也没有任何的疑点可怀疑那批打着匈奴旗号拦截圣驾的部队就是刘明的人马。毕竟那些人的口音都是匈奴的方言,留下的尸体,也是那些化外的游牧蛮夷。只是他们用的弓箭要比一般的匈奴人要好得多而已。可是这也可能是他们用马匹和内地的大商人交换的,也可能是董卓支援的。毕竟弓箭这种东西,虽然比较受管制,但是只要想要,舍得花钱,弄个一万多张还是可以办到的。但是,曹操出于霸者的直觉,觉得自己如果处于刘明的地位,肯定会派人拦杀圣驾,然后嫁祸给他人,以自己宗亲血缘的关系,夺取皇位,一统天下。故此,曹操怎么也不死心,干脆就诈唬厚德一下,即看看厚德的反应,好判断厚德是不是那么的平庸,也怀着万一能蒙出点什么的想法。

可惜!当初臧霸拦劫圣驾的时候,连刘明都不怎么清楚,厚德又怎么会知道呢?再加上曹操问得虽然突然,可厚德早就知道市井之间有这样的传闻了,而且厚德也知道这谣言就是曹操传出来。厚德又怎么会想不到曹操会这样的问自己呢?

当下厚德露出一幅呆木愕然的神态,惊异的向曹操说道:“啊?不会吧。这太尉大人怎么敢干那事呢?那可是皇上呀。皇上百灵护体。还有敢冒犯皇上的?”

随后,厚德又露出一幅恍然的模样,献媚的说道:“噢。小人明白了。将军大人说的没错。就是太尉大人干的。小人一切听从将军大人安排。”

本来厚德的相貌就是一幅呆傻老实的样子,不用装,谁看了也会觉得就是如此。而厚德混迹官场多年,更是早就知道了自身的优势。果不其然,曹操见了厚德的那幅傻样,还就真的没往别的地方想。只觉得厚德这家伙果然是一个白痴、庸才。不可能知道这件事的真相的。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刘明干的,以那刘明的才智,绝不可能把如此机密的事情告颂给一个白痴。别说刘明了,就是自己也不可能把这样干的。

尤其是末了厚德那自以为是的猜测,以及那献媚无耻的眼神,更是让曹操恶心。这分明就是官场宵小的共性。曹操有心杀了这个无耻的小人,可又怕杀了自己请来的厚德,然后又说不出什么因由,坏了自己的名头。尤其是此时厚德投靠自己的言行还没正式传出去,怎么说这厚德也算是刘明得嫡系。常言道: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杀了厚德事小,可给了刘明发兵的借口,那就太不值了。自己可还没做好对抗刘明得万全准备。此时打起来,自己太被动了。而且,就刚才厚德的那个说法,虽令曹操讨厌,可也着实令曹操心动。再怎么说,谣言如果是从刘明亲信嘴里泄露出来。那威力肯定要比一般人传播大的多了。

想到这里,曹操放下心中的不悦,面带笑容的安慰了厚德几句,继续劝厚德饮酒。

这一回,足足喝了两个时辰,这才宾主尽兴而散。

期间,厚德好言如潮,即使以曹操心性如此坚韧之人,也不禁有点飘飘然。认为自己虽然不像厚德说的那么伟大,可是也绝对是当今世上的架海紫金梁。绝对不比刘明的那个擎天柱矮多少。

甚至到后来曹操觉得厚德这个家伙虽然无能,无耻,可眼光还是有的,先跟刘明,再跟自己。这都证明了他的眼光独到。尤其是厚德他说的话虽然夸张,可也让人听着高兴。繁忙之余,有此人开开心,解解闷,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难怪以刘明如此雄才,也会收留他这样的一个废物,果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况且此人如此庸才,在自己的手上也不可能会坏了自己的大事,而且只要自己保持强大,他也不会反叛自己。留着他这样的一个弄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曹操会有这样的看法,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曹操一直为理想奔波,从来都是自我贯彻亲贤臣,远小人的理念。可一般贤臣,英雄,有本事的人,有几个说话会客气的?更何况是厚德这样的溜须。而那些会溜须的小人,又有谁能像厚德这样让曹操忍耐了如此长的时间?一般的家伙因为对曹操的无用根本就进不了曹操的近前。而且就算是进了曹操的近前,一两句话功夫,以曹操自我控制的心性,也早就赶了出去了。要是赶上曹操不高兴,一下子杀了,那也不新鲜。也就是厚德由于种种的缘故,对曹操还有利用的价值,有让曹操忍耐收拢的身份。这才让厚德在曹操跟前说了那么多的好话。突破了曹操自我控制的极限。毕竟曹操在如何的了不起,他也是一个人。是人就难免爱听好的。即使他的自控力再强,听长了,他也难免会习惯、认同、得意。

曹操至此算是坚定了对厚德的看法。并觉得留下厚德这个弄臣也没什么大害。

而厚德在离开了曹操的府上。那心中也是得意万分。厚德心说:这曹操把持文武,把持朝政,按理说也算是一个人物了。没想到被自己几句话就灌迷糊了。比自己的主公差远了。看起来自己在主公身边锻炼的配合一下,这功力还真是不浅。可见主公果然是神仙下凡。多少年前就料到自己有用到这个的时候,提前就锻炼自己。

厚德感慨地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可厚德前脚进门,不大会儿的工夫。厚德的一个小厮刘军在没人注意的时候,递给了厚德一封信。然后若无其事的走了。

厚德同样也没说什么,把信收在袖内,就奔自己的密室去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个刘军虽然是厚德府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厮,平时也不受厚德待见。可这刘军却是厚德在洛阳的助手,幽州暗部的成员。平时厚德有什么命令和消息,都要通过刘军来联系指派,而幽州方面有什么指令,也是这个刘军从情报站获得并传给厚德。

这也就是曹操虽然发现了厚德频繁的走访朝中大臣,并引起了曹操关注,可却没让曹操发现其他异样的根本所在。

厚德在密室了看过了幽州的指令,皱了一下眉,然后把指令放在火上烧了。

虽然厚德不明这个指令的意图何在。为什么好好的要自己制造自己的谣言。可是,厚德坚信自己主公刘明得智慧不是自己这样的人所能比拟,窥视的。主公既然让自己这样做,那肯定有主公的深意。只是自己不明白罢了。

厚德苦思一夜。从第二天起,关于刘明和幽州的各种谣言在洛阳市井之间就逐渐的传播开来了。

这回的谣言,可不像上回说刘明支持七大寇那样的单一了。那可是什么样的谣言都有了。有说刘明是张角他爹的。黄巾造反就是刘明指使的。有说刘明是恶魔降世,打仗从来都不用手下的,每回都是刘明一张口就把敌军吃光了。据说刘明吃个十几万人,那都不叫饱。也就是店店牙缝。稍微想吃饱点,那都得百十来万的人口。要不刘明也不可能每回都以少胜多。还有的人说,刘明会点金术,幽州的道路全都是用金子铺的。走在上面都晃得人睁不开眼。

总之,林林总总,关于刘明的谣言那都海了去了,有好的,有坏的。有说刘明邪恶的,有说刘明仁义的。但是,这些谣言无一例外,都是那么的夸张,离奇,让人不可思议。

此时曹操制造的那两个谣言,早就被淹没,遗忘了。到了这个面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有人在制造刘明的谣言了。原因就是刘明太仁义了,刘明治理下的幽州太富足了。以至于有的人眼红了。嫉妒了。就连谣言都能透出幽州富足的味道。

所有的人,不禁向往幽州的富足。所有关于刘明不良的一面,都被人们自动的过滤了。只剩下关于刘明和幽州好的一面,认为幽州就算不想传言的那么夸张,那也绝对要比自己现在呆的地方要好得多。

曹操此时对洛阳的传言也有所耳闻。曹操这个郁闷呀。本来原先许悠编那个传言多好呀,似是而非的,对刘明的危害多大呀。可如今不知是哪个傻瓜跟着起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刘明是张角他爹?这不胡说嘛。刘明多大,张角多大。这怎么可能?而且刘明平定黄巾的事情谁不知道?这倒好,倒叫大伙都想起来了。刘明既然平定黄巾,他和黄巾余孽势成水火。刘明又怎么可能和黄巾余孽有勾结呢。哪个白痴废物制造这种谣言。这不是添乱嘛。

就在曹操对如今这个局面无可奈何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东莞太守刘玄德奉诏入朝求见,现在府门之外。

曹操对于刘备还是很有印象的。当初刘备在群雄会盟的时候,给袁绍出的那几个主意还都是很到位的。像是一个人才的样子。而且当时刘备和那些诸侯交往的都不错。也算是一个人物了。尤其是现在,刘备是第一个奉诏来朝的。为了以后那些诸侯能够没有顾及的到来。这个刘备也是绝对不能怠慢的。

曹操为此都没让人传刘备进来。反而是让家人大开府门,自己亲身前往接待。

刘备会这么快的来到洛阳,这里面和刘明也有不小的关系。当初,管亥正式投降刘明,北海城改旗换号,这刘备就被就吓着了。

刘备自思:就算自己和青州刺史合作,也不过就和管亥斗个平手罢了。即使是自己这边占点上风,可也奈何管亥不得。如今管亥跟刘明了。有了刘明的支持,自己那里还是管亥的敌手,尤其是自己还是刘明那里的弃官,逃犯。现在摆明刘明是要占领青州了。自己今后哪里还有个好。故此,刘备在管亥归降刘明之后,那真是寝食难安,一直就谋算着自己今后的出路。

结果曹操那打着皇上名义的诏书一来,刘备算是找的机会了。反正刘明要事谋取青州,自己也是万万守不住的,干脆自己改弦易帜,先投朝廷那里算了。反正自己跟过刘明,也跟过袁绍,现在直接投靠朝廷,那也不算丢人。别人只能说自己忠于朝廷,忠于汉室。万一那曹操要是真的忠君爱国,那自己背不住在朝里面还能混出点名堂来。就算是曹操有什么异图,自己暂时息身在曹操的羽翼下,也能拿曹操顶缸对付刘明。等自己羽翼丰满了,自己再独立出来,指责曹操图谋不轨,那天下人也不会有人说自己闲话的。只能说自己不畏强暴,忠义无双。

刘备打着这样的念头。收刮了自己治下的大部分的金银财宝,粮草。又把剩余的部分分散给自己境内的百姓。说是庆祝圣上平安登基,特意把府库的结余分给百姓以示圣上的恩德。

百姓们不明真相,还都念刘备的好呢。而刘备则给青州刺史留了一封书信,说自己奉诏朝圣去了。就把这个烂摊子丢给青州刺史。自己带着手下的这帮人马就跑来了。

曹操一见刘备,离着老远就喊道:“玄德兄,别来无恙。吾想煞你了。”

曹操这一声,那真是声情并茂,那语气别提多诚恳了。可是刘备那也不弱。

刘备语带梗塞,脱口说道:“明公。备也想死你了。”说完,刘备那眼泪,唰,就下来了。

曹操和刘备,这回算是棋逢对手了。二人互相客套着,携手走进大厅。

刚一进大厅坐好,还没等曹操再使用别的手段,刘备就神秘的向曹操说道:“明公,多日未见。您现在可是朝廷的重臣了。为贺明公高升之喜。备特带一物,献给明公。以助明公猛虎添翅。”说着,刘备取出一物,献给了曹操。

曹操一看,大喜过望。

第二百五十九回 心计

刘备给曹操准备的这份礼物,那可是非同一般,绝对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虽然它可能在一般人的眼里算不上什么。甚至于在刘明的手下那里,更是分文不值。可它在曹操眼中,那绝对是价值千金,稀世之宝。

此物成长方形,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八分。重量也超不过半斤。可此时捧在曹操的手里,竟令曹操的手产生了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颤抖。

从来喜怒不行于色的曹操,此时也露出了兴奋的感情。

原因无他,只因为此物上面端端正正的写了四个大字——《幽州纪要》。

不错,此物正是一本书,一本由刘备亲手书写的笔记。一本记载着刘备在幽州上升至郡守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关于幽州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要闻纪录,以及心得体会。

曹操粗略的一翻,就知道了这个笔记的价值所在了。这可比自己的那些探子所能触及的消息要宝贵的多。此时曹操恨不得立刻汇集手下的文武群臣,好好的研究一下这本笔记,分析一下幽州的整体实力,详细了解一下幽州的军情内幕,然后取长补短,弥补一下自己的不足。

可是曹操不愧为一个枭雄。错过刚开始的兴奋,曹操很快就压制了自己的欲望。不能让刘备小瞧了自己。反正东西已经在自己的手上了。今后有的是时间。用不着急于一时。还是先看看这刘备到底打得是什么盘算。看看他是不是真心来投自己的。

此时曹操已经恢复正常。随手把那本《幽州纪要》放在了一旁。满脸笑容的对刘备说道:“玄德兄,好礼物。此物正是吾之所需。吾就不客气地收下了。不过,此物虽然贵重,却远不及玄德兄亲身到访之情。玄德兄有此物在手,当然已是烂熟于胸。以玄德兄经天纬地之才,若得玄德兄助我,何患我大汉王朝不得四海升平,天下一统。”

曹操说完,自有一股气势生成。而曹操的一双眼睛同时也非常诚恳地望向了刘备。可曹操真实的想法却是要仔细的观察刘备的一举一动,以及刘备面对自己的神态应变。看看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这样的说法,恰恰是刘备最害怕的,也是最犯难的。这要是表现好了,表现突出了,必然要引起曹操的重视和关注。以后刘备再想独自发展,那就难如登天了。可是要表现的不好,表现的平庸了。被曹操视为一个可有可无,无关轻重的小人物,随手给灭了,或是抛弃了。那刘备也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

面对如此难题,其中的关键,就在一个度的把握上了。可这虽然是刘备最害怕的,可这同时也是刘备在来之前就思考最多的问题。

故此,此时刘备才得以不慌不忙的说道:“明公过誉了。备哪算得上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备不过是在太尉大人手下呆过几年,学得一点太尉大人的皮毛而已。当初董卓谋逆,群雄共讨,备虽不才,可添为汉室宗亲之一员,却是虽死也要为朝廷尽一番心力的。可不成想却引起了太尉大人的误会,备只得挂冠而去。其后,董贼逃逸,挟持圣驾而去。备心忧之,心苦之。备本欲辅佐袁本初练兵讨贼,迎回圣驾,可奈何那袁本初,心存私念。意图谋夺北海,青州。道不同,不相为谋。备也只得借故弃之。备本欲助孔北海退贼练兵,好为再次讨伐董贼,迎接圣驾还朝积聚力量。可不成想晚到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