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年羹尧之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能娶到山东曲阜孔族之女,对现阶段的年富而言是最完美的政治婚姻,他将给进入仕途的年富赢得全天下读书人的好感。只是雍正会同意吗?年富蘸上墨,提笔在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一个飘逸恬然的“静”字。纳兰氏正兴奋说着筹划事宜,从上门求亲,到三牲六礼,八字名帖,无一不周全。早已配合默契的年禄匆匆来报,“张玉公子有事要与少爷相谈。”纳兰氏见状起身要走,临走还不忘叮咛一句,“早去早回,切莫令老祖宗担心。”年富躬身答应。

    待纳兰氏出了竹韵斋,年禄道,“的确是张玉公子约少爷月松苑一叙。”年富点了点头道,“备车!”来到月松苑时,张玉在座,梨枝弹琴,年富开门见山,“莫非孔集兄要回京城了?”张玉摇头,“怕是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回来了。”年富略显失望。张玉突然压低声音道,“你可知隆科多逗留江苏仪征驿馆之事?”年富点头,“满朝文武不知道的,恐怕不多。”张玉沉眉,“今日晌午皇上下了一道意旨至兵部,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能到江苏仪征。”年富眼皮一阵急跳,“莫非――”张玉点头,神情凝重,低声念诵,“。。。。。。尔自尽后,稍有含冤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不能消汝罪孽也!”年富沉声,“此乃死诏!”

    “若然当初在城北驿馆听了那庸德之言:赶赴杭州就职,上书叩谢,自省己罪,隆科多此行恐能逃出生天,只可惜――”张玉摇头,也不知是同情那德才兼备的庸德从此仕途无望,还是曾经显赫一时的佟佳氏一族从此穷途没落。年富叹息,“隆科多逗留仪征驿馆,不外乎是对圣上尚存一丝希冀,总以为以他之功勋地位,皇上非会如此重罚于他,却不想落得如今这番田地。”隆科多的下场令二人唏嘘不已,酒过三巡,年富突兀道,“老太太恐怕难以支撑到年后去。”张玉蹙眉,随即冷下脸来,“试问这天下,谁人不死!”

    年富知趣,随即话锋一转,谈到了最近皇上对户部及吏部连下的几道圣旨,已显励精图治,百废待兴之象。勾起了兴致,张玉滔滔不绝,逐条阐述胸中沟壑,年富频频顿首,望着眼前神采飞扬之人,若不是性格太过坚毅耿直,此人前途定然无可限量。却在此时年禄匆匆来报,“胡姑老爷来了!”年富神情一愣,“哪个胡姑老爷?”年禄急得直扰头,“便是四川巡抚的那位胡姑老爷,瞧着脸色似有急事,而老管家此刻正到处找少爷您呢!”

    年富豁然站起身,“莫不是蔡琰的案子又有变数!”年禄讷讷的望着年富,虽不知那蔡琰是何许人,却也明白此人干系重大。张玉神情凝重,“你还是先回府上看看吧。”年富拱手告辞,临走关照梨枝好好照应着。年诤老远望见年富的马车,便疾步赶了上去,年富跳下车,“可是蔡琰的案子又被发回重审了?”年诤一愣,目光望向一旁讷讷赶马的年禄,随即点头,“人已经到了京师大狱,四川那边早就有典狱使暗访,而我们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年富脸色阴暗,“小人可以使之,却永远信不得!”年诤目光一闪,嘴角含讽,“赵之垣三姓家奴尔,之所以还能混迹官场,无非钱财能使鬼推磨!”

第三十一() 
进了年府大厅,见一位神情凝重男子坐于一侧,似在沉思,年富与年诤双双走进来亦无察觉。年富纳身而拜,“小侄见过姑老爷。”胡期恒一窒,慌忙站起身躬身还礼,“当不得!当不得――”一边谦虚着,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起眼前的年富,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锋芒毕露,崭露头角,可见眼前举手投足间从容优雅的少年才俊的确人中龙凤。落座后,年富径直问道,“在四川他们还能查出什么?”胡期恒沉眉,“该销的账面早已做平,然而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年富蹙眉,“四川之于父亲大人到底有多重要,以至于他老人家势在必得。”不仅敲掉了一位巡抚,逼死一位知府,闹得满城风雨,皇帝侧目。

    胡期恒叹息,“西北军事重地,却也是地广人稀,唯独腹地四川物阜膏腴,乃天下粮仓之富庶之地。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带兵打仗,打的便是这流水的银子。”胡期恒说的含混,年富又岂会不明白其中款曲。年羹尧远在西北,若要扎根,必然将触角伸得更深、更远,而钱财便是他的叩门金砖,有时更是开路先锋。年富沉吟片刻,“如今那蔡琰是死是活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暂时消弭那人心中的杀意,年富揉着眉心,“姑老爷连日奔波,疲累不堪,还是先下去休息吧。”

    胡期恒起身告辞,走出客厅时,却见年富负手驻足于雍正所赐书轴之前,默然无语。突然胡期恒心口一宽,一股困倦之意上涌,打着呵欠,在老管家年诤的引路下来到厢房,倒头便睡。一杯茶水捏在手心从滚烫到温热,再到冰冷,年富已经保持这个姿势整整两个多时辰,直到东方发白,一缕阳光驱散厅中厚重阴暗,年富缓缓抬起头,将手中早已冷透的茶水一饮而尽。就在此时年禄叩门进来,“少爷,那小乞儿又来了。”说着便将一本书册交到年富的手中,翻开“师说”的首页,便见一团以碳墨书写的飘逸字迹“权利分流”。

    年富笑道,“去我书房将那本‘晁错本记’给那小乞儿带回去,另外再加三两银子,三个包子!”年禄问道,“少爷包子还是实心的吗?”年富点头,“实心的!”吩咐完年禄,年富匆匆回到竹韵斋,将书房门反锁上,关照绿萼谁也不许打搅之后,年富端坐书案前奋笔疾书。直至日上三竿,一封长达千余字的家书被装进了油纸信笺。神清气爽打开书房门时,胡期恒正坐在院中品茗,见年富走了出来胡期恒迎上前,“用得着我胡期恒的地方,但说无妨。”年富笑道,“自有请姑老爷仗义帮忙之处。”

    年熙带着年烈第一次踏进年富的竹韵斋,年熙开门见山,“不知大哥找小弟来所谓何事?”年富表情严肃,“我这里有一封信需要找一位可靠之人送至西北,亲自交到父亲大人的手中,不得有误!”年熙蹙眉,“你想将这信托付给三弟?”年富的目光落在了年烈的身上,“不知三弟敢不敢单枪匹马走一遭西北大营!”被激起傲气的年烈挺着健硕的胸膛,大声道,“莫说西北大营,纵然是虎坑狼穴,又有何惧!”年富畅笑,“好!不愧我年家儿郎!”年熙神情犹豫,“三弟从未去过西北,若然迷路耽搁――”胡期恒道,“这个请二位贤侄放心,有我一路相随,自不会让烈儿多走冤枉路!”

    望着胡期恒去时背影匆匆,与年烈恍若孩童郊游般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年熙忧心忡忡道,“我不想三弟有事!”年富从石桌上拿起一块点心垫下,“如若这封信送不到父亲大人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有事!”年熙苦笑,“也许你是对的。”说完默默转身,似是说不尽的颓废失落,年富叹息,“放不下错的人,你这辈子都遇不见对的人。”年熙脚下一滞,随即摇头,走出竹韵斋。绿萼端来热茶与点心,正见年富望着年熙的背影出神,放下点心,绿萼悄悄退出,偌大的竹韵斋前纤竹妖娆,风姿绰约,却独有年富欣赏它的静逸柔韧。

    琴声凄婉若泣,为这满园的纤竹更添几许幽静,唤来年禄,“去准备些冥纸香烛。”年禄一愣,“少爷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年富道,“自然祭奠之用!”年禄不敢再多言,匆忙去准备。闲庭信步间便来到秋离院,推门而入,满园秋叶飘零,一纤弱男子白衣胜雪,长发飘然,倚长亭而坐,静静拨弄膝上长琴。眼前的景色纯美得令年富不忍踏足,“叮――”琴音发出一声刺耳的颤音,年斌抬起头,目光清冽仿佛山涧寒泉,“那封信你没有送出去!”年富摇头,“明知无果,何必徒劳!”

    “你如何就知道那是徒劳!”年斌质问。年富苦笑,“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有时候杀人并不需要理由。”年斌脸色苍白,十指微颤,恐怕再难弹出刚才那番优美的琴音。年富摇头叹息,“你果然不该再姓年了。”年斌怒目而视,年富摊手,“如若不然,年家死生之地,你却想着那必死之人,着实可悲。”年富将装有冥纸香烛的篮子轻轻放于地上,幽幽道,“但愿年大将军与年富死时,还有人能为之在黄泉路上,添一烛引魂香。”说完年富扬长而去,徒留年斌黯然失魂。年富知道,他的心丢了。。。。。。。

    病榻之上的老太太赋予年富便宜行事之权利,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年富有了更多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就像此刻年富坐在朱轼院中的紫藤树下,读着圣贤书,听着朱轼讲解疑难困惑之处,对于年府眼下微妙处境,朱轼不提点,年富也绝对不会开口相询。朱老夫人端着茶点站在树荫下已然好一阵子,目光痴然的落在年富身上,“咳嗯!”朱轼瞪了眼老夫人,老夫人恍神,抹去眼角的心酸,笑意盈盈走来,“读了一个上午,也不怕累着。”

    年富慌忙伸手接过茶点,“劳烦师娘。”老夫人笑骂,“一家人,不说客套话。”朱轼眼睛一翻,“咳嗯!”这是要老夫人说话注意些,老夫人嗔目,“炉上煎着药,待会喝了!”朱轼疑惑,“喝什么药?”老夫人道,“老爷莫不是病了,怎会咳得如此厉害。”朱轼讶然,顿时面红耳赤。年富埋首吃点心,不去看老两口的抬扛。待老夫人走后,朱轼长叹,“她这是想孙子了。”年富沉默,内心一片凄然,朱轼中年丧子,老来丧孙,也难怪老夫人如此厚待于年富。

    “你父亲给皇上写得条陈,昨儿晚上到的南书房。”朱轼第一次在年富面前提到朝堂之上的事,年富点头,“算着日子也该到了。”朱轼目光落在年富的脸上,“是你的建言吧?”年富一愣,“朱老先生何以断言是小子的建言。”朱轼淡笑,“若然旁人如此建言,想你父亲跋扈个性定然不允!”年富苦笑,年羹尧专横跋扈,刚愎自用的性格的确人尽皆知。朱轼道,“我只是好奇你如何劝得动令尊自剪羽翼。”年富苦笑,“前有纳兰氏覆灭之余威,后有佟佳氏陨落之震慑,值此当口谨小慎微为宜。”朱轼笑骂,“人不大,心眼不少。”以朱轼宦海沉浮三十余载,又如何看不出年富没有说实话。

    年富垂目,目光落在手中饮器中沉沉浮浮的茶叶,幽幽道,“年富提醒父亲,老太太身体抱恙,恐难支撑到年后,而年妃娘娘身怀有孕,如若能保得她腹中胎儿平安长大,些许权利暂时放下又有何不可!”一石激起千层浪,朱轼睁大眼睛望着年富,许久长叹,“此话也只在老夫这里说说,切莫传诸他人之耳!”年富颔首,“弟子明白!”如此悖逆之言,年富讲来居然平静如常,可见其人心智至高,思绪敏捷,乃万中无一!果然此子是匹草原孤寂的狼崽,若然引导的好,将来必是国之栋梁,股肱之臣,若然稍有偏差,定然为祸一朝!想到这里,朱轼突然感觉肩头的担子重了。

第三十二() 
接下来的日子朱轼尽到为人师表的本分,将年富操练得身心俱疲,回到府上倒头便睡,日子过得清苦却充实。雍正下令设置军机处,内廷传旨由军机章事以廷寄的方式直接交由兵部传达地方行政,进一步削弱内阁的权利,将君主集权制度运用到了顶峰。这一日傍晚,年富刚从朱轼府上回来,站在门口迎驾的绿萼目光躲闪,“夫人在竹韵斋等少爷多时了。”年富疑惑,“可知何事?”绿萼只是低着头、咬着唇、绯红着脸颊摇头不答。

    来到竹韵斋,乍进院门就见里间摆满了东西,小到红色漆盒,大到绸缎坯布,林林总总不下百样,而纳兰氏正坐在这一堆的东西中间摸着眼泪,神情凄楚。年富柔声安慰,“娘亲因何事如此伤心?”纳兰氏抬头见年富神情自若,俊美非凡,语气略有不满,“孔家不同意这桩婚事。”年富笑道,“不同意便不同意了,娘亲还愁孩儿娶不上娇妻?”纳兰氏见儿子说的有趣,不禁破涕而笑,纳兰氏道,“为娘的只是想不通,以我年家今时今日之身家地位,纵然娶位格格也不算亏待了她,那孔家如何不答应?莫非是嫌弃我纳兰氏一族――”纳兰氏目光含怨,又见泪光闪闪。

    年富赶忙抚慰,“娘亲宽心,纳兰氏虽不及往昔显赫,然而纳兰性德之名却是横贯宇内,纵然孔家现任族长与外公同一辈人,在他老人家面前恐怕也要自愧不如。”想到那位才华横溢的父亲,纳兰氏一扫阴云,“那又会是因为什么不同意呢?”纳兰氏越看自己的儿子,越发觉得儿子万中无一乃人中龙凤。这样的儿子被拒婚,作为娘亲的如何咽得下心中闷气。

    年富柔声劝解,“许是孔家姑娘早就名花有主,不方便言明,自然推拒了事!”纳兰氏将信将疑,“是吗?听说那那孔家姑娘知书达理,温婉淑良――”年富苦笑着打断,“山东曲阜,文山泰斗,孔家的姑娘又是这般的好,自然求之者若鹜。”纳兰氏点头,“若然有了婆家,早早言明便是,何须遮遮掩掩。”年富笑道,“大约是怕得罪人。”纳兰氏点头,“孔门孺子,最重礼节。哎,如此看来,富儿与那孔家姑娘当真无缘。”重拾心情,纳兰氏打算得空再去趟宫中与那位见多识广的娘娘请教请教。

    策妄阿拉布坦八年止戈养息,如今又逢水足草丰之年,恐有重蹈康熙五十六年偷袭哈密北境五寨之野心。年羹尧为实现当初诺言,不活捉罗卜藏丹津誓不返京,如今策妄阿拉布坦明目张胆收留这只丧家之犬,可见其颇有依仗。这一个冬天,年羹尧恐难回到家中侍奉老母。眼见着天气转冷,佛堂中三个炭炉整日里烧得火旺,可老太太还是觉得阴冷,浑身酸麻。年富走进佛堂一股潮湿的闷热夹杂着浓厚的熏香令其心头憋闷,老太太倚靠在软椅上,脸色灰败已有油尽灯枯之象。

    年富跪地磕头,行至老太太膝下,声音哽咽,“老祖宗吉祥――”老太太颤巍巍伸出枯糙的手掌抬了抬,“莫要难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论贫穷富贵,这一条道对谁都是公平的――”老太太气若游丝,一番话说出来竟是耗尽体力,年富跪于榻前耐心伺候。伺立一旁的灵玉双目红肿,此刻见老太太提及那不祥字眼,不禁哽咽出声。昏睡了许久,老太太再度睁开浑浊的双眼慈蔼的望向年富,“山东曲阜孔家与年家若然结成秦晋之好,于你父自然利大于弊,而于你却有制肘之害。富儿还年轻,太多的光芒环绕反而让你至于众目睽睽之下。从此如履薄冰度日,当真难成大业。”

    年富垂首泣声道,“孙儿定当韬光养晦,自省己身。”老太太颓力躺倒,干枯的胸膛仿佛陷进了床榻之下,起起伏伏,极度羸弱。枯竭萎靡的目光望向窗外,不知何时,屋外飘起了鹅毛大雪,老太太吃力的说道,“安徽桐城翰林之府的张家名望极高,现任族长张宽虽不及其父位至内阁学士,却也是一方要员,加之百年老树,根繁叶茂,于我年家,于富儿你都是最合适的。”年富颔首,“孙儿省得。”老太太点头,“这些事祖母自会交代老管家说予你母亲。”老太太颤巍巍扭过头,灵玉慌忙俯身,“老祖宗您有何吩咐?”老太太道,“你先下去吧。”灵玉口中称“是”,随即轻手轻脚退出佛堂。

    偌大的佛堂,只剩下跪于榻前的年富,和睡榻之上行将就木的老太太,“富儿,去取笔墨来。”年富站起身,从书案之上取来笔墨,伏于榻前,等待老太太示下。又是长久的昏昏沉沉之后,老太太迷惘道,“刚才说到哪里了?”年富道,“老祖宗令孙儿取来笔墨。”老太太微微点头,“祖母口述,孙儿润笔。”年富恭恭敬敬道,“是的,老祖宗。”老太太目光朦胧,干枯的眼睑竟有湿意,“老身死后令你父亲无需回府奔丧吊唁,男儿生于世,当以信为本,一日不擒贼首,一日不许其踏入府门!”年富提笔疾书,眼眶湿润,这一刻年富由衷敬佩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睿智的母亲。只这一条,便能让年羹尧赢得天下人的敬意。

    “老身死后,不用金丝楠木,葬于故里金陵祠堂即可――”年富润笔写下,再待老太太示下时,老太太已然再度昏睡。。。。。。。

    纳名,纳征之后,很快婚期被定了下来,女方送来新妇生辰八字,找相命师、风水师、星象师勘算过后,阴历十一月初三乃婚嫁、破土、上梁之良辰。纳兰氏喜滋滋安排着儿子大婚时一切事宜。即将娶妻的年富正坐在朱轼院中的紫藤树下静静看着书,每有不解疑惑之处,便用笔墨圈出,神情之间一派宁静祥和。老妇人紧挨着朱轼坐在屋檐下,望着年富飘逸峻拔的身影,老妇人欣喜还泪,“再有半个月那孩子就要大婚了?”朱轼点头,品着香茗,神情悠然自得。老妇人略显惆怅道,“为何如此急赶着大婚?”

    朱轼道,“两人八字契合,结秦晋之好,有紫气东来之象,然而今年阴历十一下旬便遇大雪、冬至,十二大寒、小寒,年后又逢雨水惊蛰,于二人生辰相克,所以都不是良辰吉时,若然拖到年后春暖花开之时,恐年家老太太百年仙游。”老妇人了然点头,嫡亲长者仙逝,必然三年守孝寡居,不可大婚,如今年富即将弱冠,三年之后再谈婚娶,莫说女子等不了这三年,便是男子也错过了最佳婚期。想到这里,老妇人兴致盎然道,“安徽桐城那张家的姑娘品性如何?”

    朱轼抚须,沉吟良久道,“十年前老夫途径桐城,倒是与那张佑有过一面之缘,人品端方清贵,学识渊博,我二人在他使君苑中品茗对诗,相聊甚欢。那时倒是见到过一个小姑娘,不过五六岁年纪,生的粉妆玉砌,伶牙俐齿,甚得张佑喜爱。如今十年过去,张佑墓有拱木,那时的小姑娘,如今算来也该到了出嫁的年纪。”

    老妇人放心的点头,“如此人家教养出来的孩子定然不会辱没了富儿。”朱轼扭头,刚好看到老妇人慈蔼的目光落在不远处年富的身上,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到与之同枕席四十余年的老伴露出如此欣慰的表情。不管这孩子将来能掀出多大的风浪来,至少这一刻他像极了他们的“谦儿”,“假如谦儿还活着,一定也会像现在富儿般坐在紫藤树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