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雄军将要入乡,县署也是早作准备,但因诸事草创,营设难称完备,还望将军勿罪……”

    虽然这几日与王猛相处还算不错,翟慈也不敢大开坞壁让弘武军入驻,因此便在野中营建一片营地,仓促搭建的营舍自然不算周全,他又恐这位王氏兵尉心生不悦,咬牙说道“劳师至此纵有万难也不敢因困简用,请将军暂入休息,容我暂退稍备犒军食用。”

    王雪闻言后只是点头,示意翟慈自便,翟慈这才又抱歉退出,让王猛留下来稍作陪伴,他则返回坞壁,咬牙让人再牵来倍数的牛羊作为犒军物资。

    待到翟慈离开,王雪那不咸不淡的脸色才转为亲切起来,又向王猛稍作拱手,笑语道“临行前萧将军也是特意嘱我,言是王郎乃大将军顾重少贤,虽然才具壮有,但未必广见乡士奸猾,今次入近为应,郎君若有困扰,直言即可。”

    王猛听到这话,便也深施一礼,不乏感慨道“幸为王用能得重助,将军至此援应,猛实在感激不尽。”

    虽然他与这王雪也是素不相识,但俱都出自行台属下这一点便足让他对这位身残但却仍然勤用的老人家心生亲近并敬意。趁着周遭没有闲人之际,便将入乡以来种种稍作讲述。

    王雪也因王猛的知礼且不倨傲而对这个年轻人多生好感,一边听着一边叹息道“这些关中乡徒,久处动乱之境,言之虽然不乏可怜,但一个个也是奸念厉态十足。乡事政治,我这军伧是难相助更多,但郎君自为大将军教养少贤,凡事也不必一味求任,若真不能共处,我营士虽然区区数百,但屠此乡坞也绰绰有余!”

    王猛闻言后又连忙致谢,心中又生几分背有雄厚靠山的踏实感。

    接下来,王雪才又召来营中记室摆出籍册与王猛稍作交接“弘武军深入敌境,物用多有困缺,本来能助县事者不多。不过早前萧将军统率兵众南下京兆,所得颇丰,所以旧额之上再略有增援。萧将军也言对郎君前陈县治种种颇有殷望,盼郎君能尽早铺设以助军事……”

    王猛闻言后,欣喜之余不免又生几分惭愧,他与萧将军同入此境,对方这么快便打开局面,而他却还困于区区一座坞壁中,县事种种都还没有推行开。

    原本这一营弘武军将士是需要入驻金氏陂东侧的莲勺,不过萧元东也是对王猛稍存关照,表示可以让王猛结合县事需求,于境中择地安置。

    “此前几战,长安郊县也都成龟缩态势,接下来军用还是扫荡周边、以供春后大军开拔入驻。另北面屠各伪汉,其外张爪牙也要逐次拔除……”

    王雪虽然担任营主,但是对弘武军整体作战目标所知也没有这么详细,萧元东借他之口将这些战略目标讲给王猛听,虽然谈不上刻意的关照,但王猛在明白了这些后,若是本身够聪明的话,便也能将县事与军事结合起来,做起事来会更顺利。

    王猛认真倾听,心内也渐渐勾勒出稍后西征战事的大概脉络。他自己或许感受不到,因为大将军对他的特意关照,所以他虽然入事未久,职位也不高,但能够接触到的讯息却很全面,对于整体局势的推进也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眼下尚是早春,天气酷寒难免,王师各部眼下仍是蛰伏休养为主,除了深入三辅的弘武军这一路之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修筑河东这座战略上的中转站。

    河东既成,一方面可以确保彻底将平阳石生所部隔绝在关中战场之外,另一方面可以极大程度上的提高兵众和物资向战场上的投放效率。

    当然这些大势上的安排与王猛都没有什么关系,脑海里过上一遍也只是更加感怀于大将军运筹帷幄、对整体局势的强大把控力。

    再结合萧元东通过王雪传达给他的军情,王猛便清楚的意识到弘武军之所以深入敌后、活跃于三辅之间,主要是为了将整个关中战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使南北两个方面的敌人不能进行战略上的呼应配合。

    北面的敌人,自然主要是伪汉王刘昌明并其裹挟的那些乡豪并杂胡义从。这一个对手其实谈不上有多强,匈奴屠各部想要趁乱复国,希望本来就渺茫至极,乌合之众虽然杂多,但却不能凝聚成一股可观的力量。

    这一点,哪怕王猛不掌军事,单单通过入乡之后与翟慈等乡人稍作接触,便也明白伪汉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

    至于南面的敌人,则要比北面复杂得多,三辅豪强尤其是京兆豪右,动辄拥众数万之多,势力纠结盘踞于长安,兼之周边又不乏氐羌等势力强大的部族。

    而且虽然王猛不能确定,但通过他所了解的王师各种布置,隐隐能够感觉到大将军似乎还有什么战局之外的考量,一直在进行蓄势。否则,就算冬日不算是什么用兵良机,但以去年王师所表现出来的阔进态势,哪怕只是徐徐推进,也能很快推进到长安城外,提前达成围攻之势。

    可是现在,既要分割战场,分化敌人,又要经营河东、加强运兵途径并效率。这似乎都是在蓄势,以求短时间内大军蜂拥而入关中的兆头。

    至于大将军为什么要如此安排,王猛受限于眼界与咨询的不足,暂时还不能判断出来。但明白了这些之后,他对自己的任务也更加清晰,那就是配合萧元东的弘武军,在长安以北营造出一片隔离区域,将关中战场分割开。

    入仕最初,便能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战事中来,虽然仅仅只是一个配合策应的小角色,但王猛想想也觉得颇为激动。

    相对于庞大的关中战场以及整个战争周期,留给王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甚至于哪怕他在此中全无作为,也不足影响整个大局的进程。

    但王猛自然不甘于错过这样一个机遇,哪怕仅仅只是尺寸之内,他也想作出一篇锦绣文章呈送大将军,让大将军明白自己并没有看错人。

    “大军全进,早则初夏,至晚不会晚于七月……”

    王猛心中默念军期,如此一来,留给他发挥的时间便不会太长,满打满算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他想要获得足够出色的功绩,都不能满足于配合好萧元东,还要将整个下邽县甚至周边一些区域都纳入统治内,成为大军主力都能安心入驻的大基地。

    两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再考虑到弘武军不可能集中力量反过来配合他,凭着王雪这一营的军力,再加上对乡豪势力的化用,对王猛而言仍然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

    关中民风彪悍,想要完全慑服其众,势必要恩威并施,如果说此前帮助翟慈梳理乡事算是一种施恩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有必要亮出獠牙,示威于人了。

    王雪率领营士的到来,让王猛手中可用力量更多,很快他心中便敲定了下一步该要怎么做。

    。

1212 刑令之威() 
弘武军送来的这七百余名役卒,让下邽县署摆脱了乏人可用的尴尬。

    这其中两百多人,乃是弘农、河东等各地征发来的匠人,各具技艺,不可视作寻常力役。另外五百余人,则是此前弘武军击破周遭坞壁所俘虏的人口。

    翟氏坞的规模虽然已经是左近乡中颇大一个,但仓促间也难接纳这么多的人口。而且对于接纳这么多的外来人口,翟慈一时间也难放心。王猛索性顺势提议将县署自坞壁中迁出,在金氏陂上另造县治。

    既有百工匠人,又有壮力可用,再加上此前搜集的郊野游食,很快县署在籍吏民便达于一千四百余众。而且其中多为青壮力,这一份力量甚至已经逼近原本的翟氏坞。

    毕竟坞壁中言则数千人口,但多年战斗劳损,真正的青壮劳力反而不算充足,众多妇孺老弱反而加重了整个坞壁的负担。

    接下来,王猛又顺势提议将坞壁内的寡弱妇人配给那些役卒为妻,各成家室以稳定人心,也能得于繁衍发展。

    对此翟慈没有犹豫太久便点头答应下来,随着王雪这一营弘武军和众多役卒的到来,他原本打算架空王猛的意图落空,反而由于所任命的那些坞壁属吏们能力实在有限,在具体的事务中被渐渐边缘化。再加上县署迁出了自家坞壁,令得自身存在感越来越薄弱。

    虽然这些妇幼们配出后,便要归入县署吏民,不再是他坞壁中的人口。但这些人存在于坞壁本来就是一种负累,将她们配出后,一方面削弱自家本身的供养负担,一方面也能加强他对整个县署的影响力。

    而且眼见着县署越来越像模像样,翟慈身为县令的觉悟也越来越强,不独热心组织自家坞壁寡妇婚配,甚至亲自走访周遭几户乡坞,说动这些乡人们加入此中。为了拉拢这些乡党,原本他所指任的属吏渐渐都被裁撤,换上了那些乡人们。

    如此一来,这个下邽县署影响便不再只限于翟氏坞内,在整个金氏陂都渐渐有了影响力。

    对于翟慈态度的转变,王猛并不感到意外。虽然这转变的过程中,他的确是不乏诱导,但是对于章法制度的渴望,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尤其当确定自己能够成为制度的受益者之后,其人之热切很快就会超过王猛这个始作俑者。

    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整个下邽县治在籍吏户便达于将近两千户,即便不考虑驻在近畔的弘武军,单单这些吏户已经是周遭任何一方坞壁主都不能忽略的力量。

    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集聚这么多的人口,弘武军提供的物资尤其是粮食所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

    讲到这一点,王猛又不得不感慨,弘武军不愧是行台四军精锐之一,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那种因粮于敌、就食于野的本领实在是太强了。

    大军深入敌后,最大困难还非四野皆敌,而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后勤补充。此前自弘农西进,虽然携带了近千斛的粮食,但是沿途消耗便已经极多,入境之后又要满足弘武军数千将士并大量的俘虏役力,寻常而言,这点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可是这一次萧元东大手一挥便给王猛送来了整整五百斛的粮食,有了这些粮食作为基础,王猛自然可以放开手脚的招募游食,使得吏民激增。

    他也好奇弘武军是怎样满足自身给养,可是在看到那一营弘武军入境之后,很快便化整为零,分散于周遭渔猎作业,在极短的时间里各种猎获便堆满营舍。

    那位兵尉王雪虽然老迈,但是这种郊野捕猎的技艺却比最熟练的猎户还要精湛,兼具各种熏制、烘烤各种食材的加工本领。

    王猛甚至一度怀疑,这位王营主或许本身战斗搏杀技艺只是稀疏,纯粹靠这些谋生技艺才成为统率一营的兵长。只是这想法未免过于不恭,王猛也只敢心里念叨,不敢当面询问。

    当然这些野中觅食的手段也仅仅只是锦上添花,最主要还是弘武军战斗力极强,据说单单萧元东攻克京兆郊县几座坞壁,所得粮货便达两千余斛。关中虽然动荡,但那些坞壁主们各守一方,一些实力强大的也是颇积储蓄。

    当然,萧元东送来的这些物货资助也不是白给的,还有一桩具体任务那就是要让王猛尽快组织生产,为弘武军提供箭支、修缮器械等等。

    王猛对此自然不敢怠慢,当有了相当数量的人力可用后,即刻便组织人手于周边伐竹备材,并开出极高的赏格招募此类匠人。当然所谓的赏格也只是相对而言,日给斗食便应者云集,甚至不乏左近坞壁荫户私逃应征。

    此事自然引得周遭一些坞壁主们颇为不满,原本有些人本身便对这个所谓县署不甚满意,难免借此纠众发难。

    可是很快,王猛便将茶叶、砂糖等紧俏货品列入工酬中,虽然仅仅只是微量,但这些在关中毫无疑问都是高端货品,关键是自身根本生产不出来。加上这些乡户们深居乡野,寻常连坞壁都少出,即便想要远途贩卖都没有那个实力和途径。

    所以,很快那些发难者便成了踊跃的见工者,他们各自拥众不乏,人力真是不缺。懒养坞壁中,每日樵采耕种略得薄收,还是将人遣出用工换取那些有价无市的货品,这是傻子都能算明白的账。

    甚至就连翟慈眼见如此,都心痛得几乎与王猛争执翻脸,还是王雪出面劝说,言是军需最急、不可懈怠,才算让翟慈纠结忍耐下来。

    不过原本他对县令俸禄是可有可无,当知道俸禄中也包涵这些稀缺货品的时候,整个人也变得充满热情,每日及时应卯,虽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但态度却是变得端正十足。

    乡野中坞壁林立,各成孤岛,彼此之间若非亲近世好,也都乏甚沟通交流。可是由于这些珍货流通出来,反而因此打破那些坞壁之间的隔阂。

    趁着这股势头,王猛也是屡屡颁行政令,虽然都是不触及乡宗各自利益的小事,比如规令各家按照县署规定于坞壁门外架设仪门,设出即为顺户,不设即为悖户;还有就是划分乡里边境,任由乡户各自上报,凡有冲突则各派代表前来县署请求仲裁。

    虽然这些规令仅仅只是各凭自愿,即便不应也不强求,但也在乡野中掀起一波风潮。很快整个下邽县境都勘测大概,合得乡治九处,顺户堪堪盈百,当然这百户乡民也不可能尽是高壁深砌的坞壁,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寒门小户。

    如此月余之后,到了四月中旬,这从一穷二白建设起来的下邽县治也渐渐有了气象。有了一座独立的县署,占地顷余,屋舍合共十七间,周边则是一片篱墙、棚户所组成的简陋县城,占地五顷左右。

    整个县署包括县令翟慈在内,合共官吏三十余人,虽然其中真正管事的不过半数,但也能够保证所有事务都能分管运作起来。

    在籍乡民九十六户,合共七百三十余人,在册耕田十八顷,荒田则一千七百余顷之多。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这些关中乡民对土地其实不太敏感,基本上只要超出自家坞壁范围一定距离,便任由县署圈定录册。

    但是人丁绝对是他们的底线之一,甚至就连县令翟慈自己,虽然拥众数千,但真正肯录入籍中的也只有直系族亲、妻儿老小十七八口而已。

    不过在籍的吏户数量却是不小,达到了将近两千户。吏户不同于乡户,其人身和财产都是绝对受县署控制的,这一点王猛也是深受行台施政风格步骤的影响,在彻底控制局势之前,无论网罗多少生民,俱都录入吏户役用,绝不放免。

    除此之外,县内还设立巡防乡练,合共千余乡卒,其中主要还是翟氏坞中翟虎等青壮,占了几乎半数。可见翟慈虽然对章法制度乏甚认知,但也知军权才是巩固权位的最可靠手段,绝不将这些乡曲力量拱手让人。

    这些乡练卒众们,主要便是巡守县署产业,其中包括小市一座、渠塘三处、渡口两处、伐木场五处、矿场一处并陶、冶各一处,水碓、沤麻、磨场等等零零碎碎的产业,也都有十多处。

    这些产业,眼下还都收益不见或者说甚微,因为主要劳动力乃是无需工耗的吏户,所以支出并不多。

    最主要的支出还是食物,萧元东所支援的粮食很早便已经消耗一空,剩下主要还是市易补充。县署所分到的茶叶、饴糖、丝绢等等货品,也都在这段时间里消耗殆尽。

    看到已经空空如也的仓库,翟慈颇有欲哭无泪之感,虽然这些物货乃是公帑算不上他的私财,可是看到一点点被搬运出去,消耗于无形之间,他也实在心痛无比。

    如果不是因为旁边就有一营弘武军看着,兼之他这个县令也做得越来越煞有介事,他真是撕破脸都不能容忍王猛如此的耗费无度!

    可是很快王猛一桩提议便让他将巨财散尽的心痛抛于脑后:“明府奉命掌牧乡境,营建铺设已成,接下来也要刑赏施用。褒功奖顺,刑罪惩悖,绳器不用,则章法无存!”

    “景略此言大善!譬如乡中恶户游氏,县中屡有训令入舍,其家竟敢久不应还。若不厉惩此悖逆门户,实在无从立威立信!”

    听到这话,翟慈也是老眼放光,望着王猛询问道:“若我刑令惩罚游氏,弘武军会否助我?”

    王猛闻言后便笑语道:“刑令之威,此前所以不彰,只因章法正声无存。如今秩序完备,岂能再作忍耐!乡中悖户,岂独游氏一门,凡其爪牙荫附,屡教不善之徒,俱系署下,再以主从轻重量刑制裁!”

    

1213 荒谬乡斗() 
    冯翊游氏,本分魏晋关中故有名族,其家真正发迹,还要始于汉赵名臣游子远。

    关中久乱不治,生民频受疾苦暴虐,但凡能得一二荫庇,俱都不惜舍家投献。游子远作为汉赵刘曜麾下屈指可数的名臣,乡人也难免依附借势,其家因此遂成豪族。

    其族本宗聚居大荔,居住在下邽县内这一支仅仅只是偏支。但即便如此,下邽游氏然不容小觑,其家坞壁坐落于金氏陂北缘,周遭连坞七八座,俱都往来密切、关系匪浅,自金氏陂以北并白渠一直抵达北面的蒲城,可以说都是其家势力范围。

    在弘武军王师入境之前,游氏无论是控制的乡境还是乡曲人口,俱都远远超过了翟氏。而翟氏之所以急于投靠王师,也是因为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有亡族灭种之忧,不得不结好强援,谋求自救。

    而随着下邽县治的创建,翟氏在乡中影响力与日俱增,游氏则渐有萎靡,甚至就连以往一些依附其家的乡人们都渐渐改换门庭。

    “老奴仗势欺人,实在可恨!”

    游氏坞壁中,一名灰须老者满面怒容,忿声怒吼。在其面前书案上则摆放着一份简书,简书来自那所谓的下邽县署,上面记录着众多所谓游氏罪状,譬如凌辱乡人、侵占乡田等等。

    这些事迹不能说是没有,可问题是身在如此世道,乡豪但想生存,这都是寻常且必不可少的手段。若这都可列作罪状,那翟氏又算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且还非不愿为,而是实力不济。

    甚至两家所以结怨,就在于久前某年,翟氏抢收了游氏亲近人家的粮谷,游氏出面调停无果,双方从互相谩骂指摘转变为了血腥乡斗。几场互攻下来,双方互有折损,血仇就此结下。

    这种传书谩骂,原本不至于让老者愤怒至斯,关键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