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一些王公贵族和大名的高‘逼’格,这是很难解释的对细节和礼仪的执着。

    这种执着很难让中国人理解。有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去一家人家杀人,杀完主人出来后,很有礼貌带着歉意对这家人的家人说,不好意思,‘弄’脏你们家地板云云。

    人都死了,日本人竟然还关心地板这东西,真是有够变态的。

    日本人太注重细节,甚至忽略了实质,问题的关键是他杀人才对吧。

    这就不难理解抗战里,有些日本军队会为阵亡的中国士兵敬礼哀悼,表示敬意。但无论他们做得多么有礼貌,多么有‘逼’格,还是改变不了他们杀人放火,是禽兽的事实。

    日本人不同于中国人的中庸,他们有两重‘性’,喜欢走矛盾的两个极端,同时又极其沉溺于暧昧。所以他们既高‘逼’格,又无节‘操’,时常摇摆不定。

    《菊与刀》里说: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在黄石的部队里,除了黑岛忠夫,还有从21世纪来的实习医生,他们是读过《菊与刀》的,把这本的内容讲给他听。

    于是,黄石准备利用日本人这些民族‘性’格的特点,战术‘性’的装一下‘逼’。

    在常弓和李笑梅那个位面的伊达忠宗是什么样的,我们不是很清楚,可是这个位面的伊达忠宗是一个受过比较高汉学教育的人,他恰好看得懂。

    一股超高的‘逼’格从有如实质一般从信中,透过汉字弥漫在伊达忠宗的中军大帐内,让这个同样是‘逼’格满满的日本人艰于呼吸。

    “不愧是东江之虎黄去病啊。”伊达忠宗感叹道。

    伊达忠宗决定也装一下‘逼’,对方已经在装‘逼’了,自己不装一下‘逼’就浑身不舒服。

    正所谓,人生在世须装‘逼’,有‘逼’不装遭雷劈。

    伊达忠宗给黄石回信,也是非常谦恭有礼,表示大军到此,不过是顺应天命,吊民伐罪诛灭朝鲜李氏。日本的援军会陆续到达,暗示李氏王朝不可靠,你为这些人打仗不值。朝鲜人是黄将军的猪队友,早晚会毁了你一世英名,把你的部队害死,希望阁下早作打算云云。

    伊达忠宗几易其稿,直到修改得满意,才派人郑重其事的把信送去城下,让平壤城守军用竹筐拉上去。

    其实大家都知道嘴炮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武力解决。但是反正现在也没在打,闲着也是闲着,隔空做一下笔友也没什么损失。

    谁知,回信的人不仅有黄石,还有当时朝鲜的国王李倧,朝鲜人也开始参与进这次装‘逼’大赛了。

    :

第七十章 三国花样装逼大赛(下。() 
纳尼?朝鲜的国王李倧竟然没有逃走,而是在平壤城里面,这尼玛不科学

    看到来信的署名,伊达忠宗觉得自己的三观就要崩溃了,所以在黄石和李倧的两封信里面,他迫不及待的先看了‘棒’子国王的信。

    这封信里面是一篇慷慨‘激’扬的文章,表达了李倧对伊达忠宗挑拨离间的强烈愤慨,充满了对倭寇侵略行为的控诉,声明朝鲜半岛的祖宗之民,祖宗之地,他虽然不肖,绝不轻言放弃,愿和朝鲜军民和天朝黄将军死守孤城,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文章写得非常好,遣词用句非常风雅,也有非常高的‘逼’格,绝对算是一篇范文,看得伊达忠宗这个侵略者都击节叫好reads;。

    “没想到朝鲜国王竟是如此勇武刚烈,有这种胆略留在平壤城,真好似樱‘花’般从容赴死的武士,是我小瞧了他。”伊达忠宗眼中含着热泪,为遇到这样‘逼’格满满的对手而感动。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李倧是因为不小心感染到瘟疫,病得不能动了,才不得不留下来的。现在因为黄石部队里的医生用21世纪位面带来的‘药’才刚治好,可是已经逃不掉了。

    这货眼见逃不掉,开始也是非常恐慌,不过三天的攻城战里,大明的军队表现得极其给力,李倧的心就活泛起来,觉得倭寇不过如此,到底是天朝的军队比较强,更坚定了日后紧抱明朝大‘腿’的信心。

    这时伊达忠宗的信来了,里面对朝鲜李氏当明朝亲儿子的孝心产生怀疑,李倧气炸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反正有天朝的名将黄石罩着很安全,李倧决定做点什么,他打仗不行,于是他开始嘴炮了。

    ‘棒’子嘴炮的能力也是装‘逼’的一种方式,而伊达忠宗把他的装‘逼’当成真的了,心中对这个‘逼’格满满的朝鲜国王肃然起敬。

    黄石的回信着重在军事层面上,他说足下转战千里,破城无数,为抢占平壤听说日夜行军,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冬季用兵素来是大忌,黄某会一些天文,预料到今年的冬天会很冷,现在冬天才刚开始。你为了抢占平壤,急行军所带的粮食必定很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冷又饿,该怎么熬过去,我很为你担心啊。 平壤城里,兵‘精’粮足,撑个几个月到来年开‘春’是不成问题的,求援的信已经发送北京了,朝鲜战略地位很重要,明朝不容朝鲜有失,这在三十年前那场战争就能看出我们的态度,现在天朝援军正在集结。你自己看着办吧。

    依旧是一篇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好文章,虽说内容对他很不利,看着也是一种享受。

    “黄去病真是雅量高致啊。”伊达忠宗赞叹道。

    看着办,老子能怎么办?打又打不下,退又退不了,三天里不明真相的两万大军损失惨重,伤筋动骨,听说明军在平壤城里更影响士气,很难再次攻城,只能耗着等待后面的援军了。

    于是伊达忠宗一面停战休整一面回信,既然真刀真枪打不下去,就打嘴炮好了,分别给黄石和李倧回信reads;。信中还一厢情愿的提出一个很奇葩的请求,我出于对两位的尊敬,不会在这段时间攻城,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城里的明军和朝军也不要在夜里出来偷袭他的倭寇军队。

    不要感到奇怪,这就是日本一些不食人间烟火世家公子哥儿的奇葩思维,很多不可思议非常中二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这就像二战末期,日本的铃木贯太郎首相有个古怪论点:“斯大林的体格和西乡隆盛很相像,都是大肚子,肯定都是重情义的好人,会帮日本忙的”。

    这逻辑看起来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这个残酷的世界会不会配合你一厢情愿的想法呢?所以有的时候,日本人觉得错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世界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请求一般人是不会答应的,或者无节‘操’一点的假装答应找机会‘阴’对手一把,可奇葩的是,黄石和李倧竟然在接下来的回信里答应了,盛赞他的仁义之风,并且非常有风度的实行,两方在平壤城内外相安无事了一个月,旌旗遥望,不动刀兵。

    这就是后世历史上有名的“君子之约”。

    装‘逼’者最高兴的是什么,那就是装‘逼’装得让别人认同你的‘逼’格,三个国家的三个男人,彼此因为这次成功的装‘逼’行为而惺惺相惜。从那以后,他们觉得自己的‘逼’格提升了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不过他们也不是在对峙的时间里什么事情也没做,黄石和李倧伊达忠宗写信写上了瘾,每天一封到两三封不等,内容已经不限于军事和政治的话题,开始讨教学问,甚至互赠诗文。伊达忠宗在信里亲切的称呼他们为黄兄李兄,当时李倧31岁,黄石29岁,这个称呼也没错。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尤其是在日本人加入的战争里。

    可这毕竟是在打仗,两万倭寇吃喝拉撒睡是个大问题,平壤周围经过一番朝鲜人自己拉式的洗劫,连根‘毛’都没剩下,屋子也拆个‘精’光。

    带来的粮食吃光,后续的补给还没运来,大家在挨饿受冻,伊达忠宗一天到晚风‘花’雪月的和平壤里的黄兄李兄在装‘逼’‘吟’诗作对,底下的士兵不干了,联合中级大将来找他想办法。

    伊达忠宗中二病开始发作,想了个绝妙的主意,找平壤城里的黄石和李倧要reads;。

    按理说,这是打仗,日本人这种奇葩的主意是在自取其辱。

    可是,让人眼珠子掉一地的是,朝鲜国王和大明黄帅竟然还是答应了。

    收到信后,黄石和朝鲜国王开城‘门’给伊达忠宗送了十车的大米还有三头牛。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伊达忠宗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才是兄弟啊。

    随同这些粮食来的还有一个朝鲜的御厨,朝鲜国王的信里说,兄弟在外不易,今天送来上好牛‘肉’和厨子给你做顿好的。

    厨子做出了菜,果然‘色’香味俱全,但除了伊达忠宗没人敢吃,底下将领有劝伊达忠宗不要吃那厨子做的菜,担心会暗害他,谁知‘逼’格满满的伊达忠宗怒道:

    “世上岂有害人之黄去病和李松窓乎?”

    伊达忠宗欣然吃光,没事。

    黄石用诗文装‘逼’,李倧用嘴炮装‘逼’,而伊达忠宗是在用绳命装‘逼’。

    而且,他竟然装‘逼’成功,他的这句话也成为一代装‘逼’界的名言。

    后来有人问黄石,为什么不下毒,是不是为了天朝的体面云云。

    黄石回答,扯淡,我当时是想,这种sb万中无一,要是死了倭寇换一个不sb的将领岂不糟糕。现实总是不美好。

    后来的人显然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个真实说法,他们更喜欢那些‘浪’漫的传说。

    吃完朝鲜国王厨子做的菜,伊达忠宗回赠了一只‘射’来的鹿。

    总之,这两支军队的心思已经不在打仗上了。

    然而世界上总有些人焚琴煮鹤,比如这次远征的最高领导宫本武藏,在得知前方伊达忠宗磨洋工和平壤城里的大明和朝鲜高层互相装‘逼’,顿时大怒,亲自领兵来质问。

    一番争吵后,伊达忠宗的部队被调离平壤城,到朝鲜半岛南部被占领区里打朝鲜义军。而接替他打平壤的是宫本武藏自己。

    听闻伊达忠宗离开,心知之后的日子不那么好过的黄石和朝鲜国王心情沉重。

    在伊达忠宗离开的那天,黄石和李倧还专‘门’找了十几人的歌姬去送行。

    那些歌姬在飞雪中唱起了《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终了,华美的词句让伊达忠宗感动得无语凝噎,多么动人的友谊啊。冲破了国家和民族的阻碍,挣脱了道德和礼法的束缚。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的情谊,多么有‘逼’格。

    “此乃黄帅‘春’天所做的骊歌,不是很应景,还望将军见谅。”一个亲兵打扮的人用日语对伊达忠宗说道,他就是黑岛忠夫。

    其实这是从21世纪位面来的医生抄给黄石的,李叔同的《送别》。

    “呜呼呜呼刀兵不详,何苦如此吾攻兮子守,兄弟两相伤。千般相见好,莫逢在沙场。”

    伊达忠宗顿足,也回了一句,掩面策马而去。

    朝鲜那里,因为伊达忠宗的离去,装‘逼’的对象没有了,接下来是真刀真枪的战斗。

    :

第七十一章 奇葩的夜袭和另一个。() 
“朝鲜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平壤城里有锦衣卫的信鸽站,即便是被围困也能得到消息,黄石部队的监军吴穆的在给朝廷的密信里最后——”

    朱由校正要接着往下讲,李笑梅突然打断他。

    “等等,我总觉得那个叫什么黄石的将领行为有些古怪,如果他不是为了装‘逼’而这样做的话,那问题就很严重了。”李笑梅脸‘色’沉重。

    “没错,我也感觉到不对劲,要是像我想的那样,接下来领兵的宫本武藏也有所察觉,平壤危矣。”白莲教主也皱起眉头。

    “朕也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呵呵,这个黄爱卿是近几年大明风头最劲的名将。光是看他的战绩,你会觉得耀眼,可是如果你了解他战斗的经过,你绝对会被他的疯狂吓死,这个黄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徒。”朱由校苦笑道。

    “怎么回事?”李笑梅问道。

    “宫本武藏一共带了三万军队过来,在伊达忠宗带着自己的一半部队离开后当晚,黄石就出城夜袭了倭寇的大营,双方‘激’战一夜,宫本武藏没有防备,死伤惨重reads;。”朱由校笑道。

    “黄石竟然敢出城作战,难道是我们猜错了吗?”李笑梅道。

    “不,朕知道李主薄担心的是黄石的兵力不足,或者底下的部队战斗力难以支撑,其实你们的担心正是黄爱卿现在的困境,而这个困境是朕的失误。在一个月前,朕下令把黄石的老营战兵调动一半去铁山,现在他底下的五千人里,只有一千五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老兵,剩下的三千五全部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朱由校非常懊恼。

    “这样也敢出城作战,难怪你会说黄石是赌徒。”金灵儿吐舌头道。

    “这次夜袭的经过……”朱由校有些哭笑不得,似乎在讲述非常奇葩的,他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非常的……让朕匪夷所思。”

    “不会是日本人又出什么幺蛾子吧。”李笑梅笑道。

    事情还真是呆子想的那样,这种作战方法只有黄石想得出来,也只有黄石敢用。

    但是,也只有用在倭寇身上才有效。

    夜袭那晚,伊达忠宗留下的部队还有一万人,领兵的是伊达家的家老守随信吉。

    一个身影从平壤城的城墙上悄悄下来,他就是在大明军队里的倭人黑岛忠夫。到了伊达忠宗的部队里,黑岛忠夫会见了守随信吉,问了他一句话:当初我们家黄将军和伊达忠宗约定的互不攻击约定是否还有效?

    守随信吉回答当然有效。

    黑岛忠夫就义愤填膺的对守随信吉说,我家将军和你家主人亲如兄弟,那个宫本武藏不过是个低贱的武夫,侥幸窃居高位,根本就是沐猴而冠,竟敢对伊达忠宗这样的绝世名将出言不逊。今晚黄帅会亲自领兵来给你家主人出这口恶气,借道攻击宫本武藏的大营,你们就在一旁看着好了。

    守随信吉非常感动,到底是伊达忠宗主人的朋友啊,马上答应了。

    这个家老也看宫本武藏不顺眼。

    伊达忠宗的部队驻扎地点就在宫本武藏大营旁,那晚黄石的部将贺定远带着一千老兵——其中有三百骑兵——来夜袭reads;。他们是借道伊达忠宗一万部队的营地去进攻的,在经过那片倭寇营地时大家很有默契,果然如黄石和伊达忠宗约定的那样,双方不动刀兵,和平相处。

    但是宫本武藏的部队就悲剧了,一晚上被杀的自相践踏而死的非常多,就连剑圣宫本武藏领着亲兵迎战,都打折了三把武士刀。死伤的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之后有好几天没能力发动攻城。

    “你妹啊这样也行”金灵儿叹服了,这日本人真的和她不是一个次元的生物。“这么一打,那个宫本武藏也不敢怀疑明军战斗力吧。”

    “这个黄石不仅仅是忽悠了倭寇,恐怕连朝鲜人也一起忽悠了。老兵也是从新兵过来的,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还有这次胜利,他们对战场的恐惧感也会冲淡不少吧,往后的日子会好过多了。而且,倭寇从这次战斗后,内讧是不可避免的。”李笑梅笑道。

    “不管怎么说,平壤暂时没有危险。黄石在密信里给朕的建议是,不要过早的去解平壤之围,到来年开‘春’再派援兵也不迟。今年冬天会很冷,两三个月后,在城外倭寇光是因为冻伤而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就会让宫本武藏的部队难以忍受。大明军队现在没必在这种天气来朝鲜作战。”朱由校说道。

    正说着,他们的帐外喧嚣声一刻也没停止,那是两万新兵的声音,这让天启帝皱起眉头。这些新兵有些已经搭好帐篷,开始排队打饭,训练和行军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命令来保持秩序,一旦松懈下来,一些本‘性’就流‘露’出来。

    他们还和合格的士兵差很远,尤其是和真正的解放军。

    “好吵啊,这些新兵,连最起码的令行禁止都不会吗?”朱由校很伤脑筋。

    “他们才训练了两三个月,不要过于苛求。”金灵儿叹气道。

    “所以说,无论在哪个时代里,训练一个合格的士兵都是一项大工程。现在小朱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把训练的费用报那么高了吧?”李笑梅笑道。

    朱由校无奈的摇摇头,站起身来。

    “慢慢来,这事急不得。也幸亏朕是个慢‘性’子,要是换做我弟弟朱由检看到,早就大发雷霆了。”朱由校‘露’出有些温馨的笑容reads;。

    “说起来,朱由检在北京城里也开始行动了吧。”白莲教主道。

    “有张老师在,皇弟不会有问题的。”朱由校笑道。“朕也该去张全蛋的连队去用膳了,你们要不要一起来?”

    ————————————————————————————————————

    通州,集市。

    大批的百姓聚集在一家江南绸缎庄的‘门’市前,围观着什么。

    那家绸缎庄大‘门’,已经站立这数名身穿飞鱼服,腰悬绣‘春’刀的锦衣卫,面上的杀气叫人不寒而栗。

    凄厉的惨叫求饶声,还有怒喝声从绸缎庄里面传出来。

    “柳掌柜犯了什么事了?锦衣卫都出动。”一个后生问道。

    “我哪里知道。”其他人也是不明真相。

    一个人高马大的大汉抓着一个‘肥’头大耳的掌柜的头发,把他拖了出来。

    “别杀我我什么都说是任——”那个掌柜被吓破了胆,鼻涕眼泪全冒出来。

    “杀”

    随着一个似乎是头领的锦衣卫一声令下,一个看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