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你今天说的话,有一天你们会实现这个理想的。”朱由校笑道。

    “只有有这种武器在,什么仗打不赢?”其他的新军也得意忘形了。

    “没出息,这只是新军装备的一部分。其实三八式也有毛病,就是弹道性能太稳定,穿透力太好,使得一定距离射入人体后易射穿出来。不过后坐力小,精度高,主要用来训练,只装备一部分。使用7。62毫米的天启一式拉栓式步枪五三式和天启二式半自动步枪五六式才是日后单兵装备的主力,还有专属机枪班的赛电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炮兵班飞雷一式迫击炮93式迫击炮和天雷一式攻城炮92式步兵炮reads;。”

    朱由校如数家珍的给张全蛋等人说出一大堆他们头一回听到的装备名称,听得他们激动不已。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要激动,不过听上去好厉害的样子。65288;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32;87;119;119;46;77;105;97;110;72;117;97;84;97;110;103;46;67;99;32;25552;20379;84;120;116;20813;36153;19979;36733;65289;

    “今天的晚饭可能要晚半个时辰吃了。”朱由校看了看天色。“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步枪的结构,我会教你们怎么拆装保养。看清楚我每一个动作,今晚的政治课只上一半时间,剩下的就是给你们练习拆装保养的,那时会发给你们每人一瓶保养用的枪油。两人一组分到一支三八式步枪,每人拆装五十遍,拆装一遍在纸上画一划,五划是一个正字,互相监督,没完成不能睡觉。了解枪支的结构,性能,才能更好的使用它们。”

    “教官,不让我们打一枪试试吗?”张全蛋抚摸着手里的枪支,爱不释手的说道。

    “今天只讲解步枪的结构和拆装保养,明天才是实弹射击。你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朱由校从张全蛋手里拿过步枪,一拉枪栓,把弹壳退出来。

    “跟着我到刚才那块白绸那里,你们都瞪大眼睛都给我看好了,我会把这一切教给你们。”

    说完,朱由校带着他们往回走。

    ————————————————————————————————————

    新军的高级军官住所,原本是一间佛寺,会议室就是大雄宝殿,只不过那些佛像和香炉功德箱已经被移开了,只剩空荡荡的宝殿。楚大公知,菊座,金灵儿,还有常弓在那里。

    楚大公知魂穿的魏忠贤一大把年纪了,当然不会去跟着朱由校两兄弟去军营圈圈叉叉,和那些新兵交流感情,所以他来找菊座reads;。

    “十天,只剩十天就到了要出发的日期了。可是你们到现在才让士兵摸枪,菊座这仗怎么打?”楚流香苦笑道。

    “新兵的训练就是这样,武器训练只是一部分而已。而且这次的辽东和草原作战,本来就不是让这些新兵来打的。”菊座道。

    “不是他们来打,那是由谁来打?”常弓问道。

    “当然是我们那个位面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的合格解放军战士了,一共是三千人,十天后会和那些新兵准时出发。这些人会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头,领着他们行军到辽东和建奴作战,到草原拜祭八白宫。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三千人会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现代军队,什么是现代战争。我们要告诉他们一支无敌的军队是马上样子的,我们要做新兵追逐的目标。”白莲教主金灵儿说道。

    “从北京到辽东,再从辽东到河套,都是步行吗?”楚流香问道。

    “大部分是的,小朱也会跟着去,要得军心,他必须这么做。”菊座笑道。

    “也好,小朱想去就去吧,他还年轻多锻炼也好。而且你们这么多人,肯定没危险。”楚流香故作轻松道,眉毛却皱在一起。

    “你说话的口气,跟我老爸在我坐火车去苏州打工前一晚一样。真的很烦。”常弓不屑道。

    “你以后要是有了孩子,你也会这样的。”楚大公知叹了口气,对常弓说道。

    孩子?

    老子连孩子他妈都没搞定呢。

    常弓不是那种喜欢伤春悲秋的人,他心中充满热血的斗志,他想再试一次。

    “李笑梅呢?他怎么不在?”菊座问道。

    “他在忽悠朱由检呢。”白莲教主金灵儿斜眼。

    ————————————————————————————————————

    新军的食堂里,朱由检已经吃完饭reads;。正在等他哥哥,朱由校还没有教完。

    他的前面是呆子,这时候的呆子样子很糟糕,左眼圈是黑的,明显是被打的,脸上有几道被挠出来的血痕。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李笑梅开始了忽悠,这是关于黑科技的来历。

    “事情要从正德皇帝那时候开始讲起,你可知道豹房?”李笑梅问道。

    “豹房?我听人说豹房里面藏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日夜作乐,不是什么好地方。”朱由检回答道。

    “大错特错,那是一些无良我文人捕风捉影搞出来的谣言,你忘了江南任家和东林党那些人吗?其实‘豹房’原字音出阿拉伯语‘巴欧坊ba—fen’之谐音转成‘豹房’,其意译为‘技艺学术研究中心’。里面集聚了当时大明各地的能工巧匠,钻研科学。”李笑梅一副神秘的模样,唬得朱由检一愣一愣的。

    “竟有此事?”朱由检震惊了。

    “后来武宗皇帝落水得病,心知时日无多,预料到文臣里有一股势力绝对不会放过这些豹房里的人才,所以秘密叫心腹带他们和家属出海避难,到了大海南方一头一个叫做澳洲的大陆繁衍生息。如今这些人心系故土,带着这一百年里他们研究的成果回来报效大明,这些兵器的制造工艺就是这些能工巧匠几代人的努力啊。”

    李笑梅说到这里,都有些感动了,而朱由检更是热泪盈眶。

    “原来是这样啊,孤一定要皇兄好好封赏他们。武宗皇帝总是蒙冤,都是那些不干人事的酸文人不好,一天到晚道德文章,也没见他们有办法治理内外患。”朱由检擦着眼泪道。

    “也不能这么说,文人里的能人也是不少,但是现在的情况要培养技术人才,不要被那些秀才举人们打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啊。”李笑梅道。

    “皇兄也是这么说的。”朱由检点点头,突然好奇的看着李笑梅脸上伤痕。“李主薄,你脸上……”

    “猫抓的。”李笑梅脸色不变。

    “这只猫好大啊。”朱由检不信。

    “好大啊,有老虎那么大,还是母老虎reads;。”李笑梅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只老虎肯定成精了,说不定还会说话。”朱由检跟着凯申物流那些人一起久了,知道一些事情。

    “不仅会说话,长得还很漂亮。”李笑梅道。“两只啊。”

    说到这里,呆子也很郁闷,他实在是搞不懂方靖瑶在想什么。

    当李笑梅终于想起来他到军营没有告诉这个方小姐时,准备回去跟她说一声,顺便道个歉。

    谁知到了军营大门口,看到门口不远有一个帐篷,听卫兵说,方靖瑶在那里已经住了一个星期了,金灵儿告诉门口哨兵要满足方靖瑶的一切需求。

    而方靖瑶在帐篷里住下,就是不肯让哨兵进去通报呆子,好像在军营里所有人都瞒着他。

    李笑梅很感动,也很心疼,就去找她。

    本来一切很顺利,两人久别重逢,小别胜新婚,正在化解往日误会,增进感情。

    然后,吸血鬼美女阿曼达来了。

    作为凯申物流的保安,她是尽职尽责的,方靖瑶这个凯申物流员工准家属安全也在她职责范围内,这几天阿曼达一直陪着方靖瑶。

    作为一个非常有教养的人,李笑梅和阿曼达打了招呼。

    作为一个非常健谈的人,李笑梅和阿曼达说了不少的话。

    作为一个非常知恩图报的人,李笑梅为了表示对她守护方靖瑶的感谢之情,免不了和阿曼达做一些肢体上的接触,比如握手之类的正常社交动作,还是双手握。

    于是,呆子就莫名其妙的被暴怒的方靖瑶揍了。

    被方靖瑶揍还正常,阿曼达也凑热闹跟着揍一顿,这算什么?

    外国人不是很开放吗?

    :

第六十一章 行军(一)() 
十天后的午夜,紧急集合的哨声如同催命一般响起。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自从进入这个部队后,每几天就搞一次,闹得张全蛋等人晚上神经兮兮的,觉都没法好好睡。

    教官说,这是锻炼军人的对待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通常以警报,哨声等为信号,在急短的时间内对所属部队或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按备勤要求进行集中往往在五分钟以内,一般要求集合人员按规定着装,配戴相关武器或装备。

    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兵在宿舍里把自己的衣服,鞋,背包带,水壶,挎包等东西都要按日常战备的规定放置,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紧急集合后教官检查,达到要求的回去睡觉,没达到要求的就在校场里进行午夜狂奔,于是大家都骂娘。不过为了食堂里的红烧肉,这些吃货就忍了。

    无论是怎么样惨无人道的训练,一旦习惯了,就觉得没什么,反正是日常,虽然骂娘的话依然非常普遍。

    而这次的紧急集合有些新意,教官要他们照以前教的那样捆扎好被服,衣服,鞋,背包带,水壶,挎包等行军装备,背在身上,再加上每人一支三八式步枪,然后出发。

    教官没有说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皇家人民解放军那些新兵也没多想,就照做了。

    自从进入这个部队,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多了去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而且教官前几天也说了,最近会进行一次野外拉练的培训,大家觉得就是这个了,窝在军营里有两个多月,这时候出去他们也觉得新鲜。

    两万人的队伍在很短的时间装备整齐,就出发了。

    张全蛋手里有军官配备的指南针,在教官那里有学过用指南针认方向,他知道是朝东北方向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快步行走,队列整齐跟平时走队列一样。

    大批负责辎重的部队就赶着马车拉着粮食跟在行军队伍旁边,让张全蛋觉察到有些不对劲reads;。

    一连走了两个时辰,到早晨时候停下来休息,连里面的炊事班受到用行军的大锅煮粥吃。菜是咸萝卜干和咸菜,这让吃惯了食堂饭菜的士兵有些沮丧。

    张全蛋一个排的人围在一起吃,几十把枪架在一起。

    “没食堂里好吃。”赵铁柱喝着粥抱怨道。

    “以前你连树皮都没得吃,现在喝白米粥竟然还敢嫌不好吃?”张全蛋翻白眼。

    “俺的嘴给养叼了。”赵铁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啥时候打仗啊,总不能老养着俺,好歹上阵为皇上杀几个建奴,也不枉这几顿红烧肉。”

    说到红烧肉,赵铁柱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65288;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32;87;119;119;46;77;105;97;110;72;117;97;84;97;110;103;46;67;99;32;25552;20379;84;120;116;20813;36153;19979;36733;65289;

    “也许,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啊。”

    张全蛋望着东北方向说道,他一口气狠狠的把剩下的粥喝光,低头招呼排里几个人凑过来看他手里的指南针。

    “看到了没有,我是看过大明地图的,辽东就在东北方向。据我推测,今天不是野外拉练,是前往辽东,我们是要去打仗的。”张全蛋小声说道。

    那些新兵闻言都心情激动,摸着手里的三八式步枪,要是真的,那老子可要马上大发利市了,就这武器,建奴算个屁啊。

    “教官为什么要骗俺们?”赵铁柱小声问道。

    “教官只是叫我们行军,也没说不是去打仗。你们心里知道就行,总之不许声张,教官他们或许有别的用意,要是到处乱传说不定上头会给你们安一个扰乱军心之罪。”

    张全蛋小声说道,排里的几个人立刻点头如啄米,最近这个排长显现出的能力已经得到整个排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威望。

    就这样,两万人里有些人有所察觉,有些人依然懵懂,他们的部队就一直朝着东北的方向前进。

    用一种在当时算是逆天的行军速度,每天五十公里,因为部分时间里,他们是用跑的,带队的21世纪位面教官说,这是训练的一部分。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大声骂娘,哪有这么训练的。

    这里要说到热兵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行军的不同了。

    中国古代行军是以里为基本单位,这个“里”在各个朝代代表不同的距离。

    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所以《汉·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

    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

    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

    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即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

    整个冷兵器时候,行军一般都是轻步兵才走的,轻甲,手持兵器,有专门的辎重兵搞后勤。。

    步兵是离不开辎重部队的,所在这时的行军速度基本也就等于人推车的速度了。

    《汉陈汤传》说“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指的是步兵。《武经总要》也说“军行在道”“三十里为一舍,倍道兼行,一日再舍”,快速行军倍道兼程也只有每日60里reads;。

    也就是说,步兵单位正常行军以一日三十里为舍。超过一天三十里,叫倍道。

    倍道的速度则视当时情况而定。一天15公里以下,有点慢。

    步兵行军,主要拖累速度的是各类后勤辎重。

    就算是弃辎重轻兵而行,一般也不会太快。

    冷兵器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体力基本等同于战斗力。

    “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士兵是不能在行军途中消耗太多体力的。

    所以古时候有记载的行军速度一般为一天三十里。

    这个是在不损失战斗力下的行军速度,更快的速度不是不能。

    但在战斗力和行军速度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只要指挥官脑子还正常就会优先保证战斗力,如果长时间强行军,将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这个后果是及其恐怖的,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

    而长时间强行军不但造成非战斗减员,还会造成部队及其疲劳和建制混乱。

    在冷兵器时代,一支及其疲劳建制混乱非战斗减员剧烈的军队到达战场后除了送死还能干什么?

    所以任何有理智的指挥官都不会轻易做出强行军的命令的。

    所以,日行三十里也就是大约15公里是绝大部分指挥官的明智的决定。

    说古代行军日行30里有点偏慢。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组织调度存在困难。

    但仅以个人或突击部队来说,可参看战国时吴起选拔魏武卒的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背负箭矢五十。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

    这属于急行军范畴了,就是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快速机动。应该是主要用于增援,不是用在到目的地打仗的reads;。

    古代百里基本不比马拉松全程少了,马拉松本人都跑死了。想想运动强度有多大,如果跑过去打仗,基本也是送人头。

    古代没有汽车飞机,军队机动是要以”月“为单位。

    古时候的行军速度,取决于运粮食的车的速度,这是战略上的行军速度。

    行军上升到战略程度,真正决定机动力的是后勤,骑兵和步兵都不可能自己去扛1个月的粮食,所以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而且那时候运粮草基本靠骡马拉车,古代的官道基本也就是土路,能有多快?

    而且还不是一天都走路,还要扎营,基本一天只走半天。

    能每天走个30里,坚持个几个月的,基本也算精锐了。

    热兵器时代早期就以法国拿破仑时代为例。拿破仑时代在西方已经是近代了,但我国时候还是冷兵器时代。

    拿破仑的时代,按腓特烈大帝时期陆军规范,军团一分钟为72步行军时有军乐,跟着军乐的节奏走。

    传说中的“进行曲“就是那时候兴起的。

    另外,拿破仑时大炮走的非常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拿破仑还专门组建了“骡马炮兵队”。

    到了法国大革命时,为了适应法军的情况,同时配合拿破仑“分进合击,迂回包抄”的战术思想,对行军速度有更高要求。

    每分钟走120步,这样一天走4、5个小时,就是20、30公里的样子。

    这已经比同时代很多国家的部队走的快得多了,法军也戏说“皇帝的胜利是靠他们的双脚走出来的”。

    那个速度每小时五公里左右,有兴趣的人可以试一下,全副武装走几个小时是很累的。

    热兵器时代开始,到一战,机械化步兵还没有概念的时候,西方军队都要严格的步兵操典来要求行军reads;。

    这时候,作战已经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对体力有那么高要求了,有时候到目的地后只要还能站立,就能马上投入战斗了。但后勤仍是制约大兵团行军的“短板”。

    火炮的盛行,也是拖累大兵团行进速度的原因。

    直到,1805年。。拿破仑开创了一个先河。

    1805年10月发生乌尔姆会战,拿破仑将集中主要兵力使用于具有有决定意义的战线上,并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威力,是世界行军史上著名的一个战例。

    整个大军,共有20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总计176,000人,并有286门火炮。再加上各军驻地分散,从上述各地到达莱茵河前线,距离约为600到800公里。这就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