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族这个民族了。对此,朕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学习汉文化却实行汉人制度,久而久之会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就出在人才上。辽东治下没有科举,女真贵族里也不学习汉文化,洪太的变法主力都是如范文程和宁完我之类的汉人落第秀才。这些汉人,卖身投靠异族,人品暂且不论,但其能力从变法效果来看,是堪用的。可是,这种人才照现在伪金对汉文化的态度来看,是无法在辽东地区自己培养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朝廷派锦衣卫死士刺杀他们,伪金的政权就会陷入混乱。人才的缺失,自己又无法培养,让伪金只能从外部招募,如果再派细作,装作从大明混不下去的读书人去伪金自荐……”

第291章 《洪太辽东变法记》(下)() 
    努尔哈赤开始听得入神,频频点头,到皇太极念最后几句时,马上被吓得一哆嗦。其他有点脑子的女真贵族们也一片哗然,直呼坑爹。

    大明皇帝关于汉制和汉文化的叙述虽然新颖,但也没有让野猪皮有多大意外。而朱由校写书昭告天下,说他要派人刺杀投靠异族的汉奸了,求在后金政权里讨生活的汉人知识分子心里阴影面积。在死亡的威胁和道德的压力下,他们还能不能好好当汉奸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了?

    而且,朱由校在书中也明确表示在刺杀汉奸后要派汉人细作去后金地区自荐。甭管他是不是说着玩,只要消息一传出去,以后后金政权谁还敢再用汉人?

    可是不用汉人,难道把汉人全驱逐,全靠女真人来管理辽东吗?

    努尔哈赤虽然很想这么做,但在多年执政下,他也明白后金这个国家机器少了汉人,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单凭八旗那少得可怜的丁口,是无法和庞大的大明帝国对抗的,后金能活到现在,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和女真族的勇猛反倒在其次,辽东汉奸的功劳起码占一半以上。朱由校这个菊座的弟子光靠嘴炮就给天命可汗造成数千点伤害,这一招打在他的软肋上。

    “这小皇帝不简单,老八你再念。”努尔哈赤咬牙道。

    “其次,伪金和大明代表的华夏汉族文明不一样,他们上下层是固化的。在大明,寒门百姓可以通过读书考科举当官,有志从军的也能凭借忠诚和武艺在行伍内来获得晋升。公平,是汉文明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有诗为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正是因为相对公平的上升渠道,让大量优秀人才补充进中枢,汉文明才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且,大明很少有民族歧视,即便是汉族以外的民族,肯为大明效力,我们都一视同仁。比如在宁远的满桂将军,本是蒙人,在年前对建州女真的大捷里立下功劳,就被朕升为左都督,荫子世袭副千户。这次朕亲临辽东,当面考校满桂兵法,觉得其才能可以担任更高职位,就把关宁军的所有骑兵交由他统帅,参与对伪金的最后战役。满桂是蒙人,但朕信任他,朕也相信他不会辜负朕对他的信任。可是这些在大明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伪金是无法看到……”

    “我和那满桂交过手,是个硬茬。”莽古尔泰立刻发表意见,他和满桂在宁远城交锋过。

    “如果你想在伪金政权里身居要职,首先你第一步要做的是,投胎在爱新觉罗家里。爱新觉罗一家,全面把持着伪金的军政大权,八旗旗主,各旗牛录,以血统和民族来进行分割撕裂。汉人在这个政权高层里,根本没有一席之地。汉奸李永芳孙得功等人,本是大明武官,出卖汉人,投靠异族博取荣华富贵,为人不齿。他们的背叛,对伪金来说是大功劳,可是他们恐怕没有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权力。努尔哈赤这位后金的统治者,不肯与这些背叛的汉人分享权力。虽然名义上有了赏赐,也娶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女人,但他只是把李永芳和孙得功等人当成一次性使用的物件罢了,在辽东一直被排斥在领导层外。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如果汉奸仅仅是得到这些,日后有谁会冒着被世人唾弃的风险来给这个伪金政权效命?”皇太极用一种非常难堪的语气接着念。

    努尔哈赤的脸都黑了,其他拖着鞭子的女真贵人们也是一副尴尬的样子。

    这是事实。

    以前他们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可是被大明皇帝一说,觉得问题非常严重。

    “不仅如此,一些在伪金里工作的文人汉奸,他们的处境更是非常糟糕,女真贵人们视之如猪狗,动辄被叱喝打骂。如有名的范文程,其妻子就被镶红旗旗主岳托霸占。按照女真族的制度,旗主夺取人妻并不违法。但范文程在伪金的朝中汉人,是非常重要的,伪金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有他的参与。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努尔哈赤没有对岳托做出任何处罚。努尔哈赤如何想,朕大致理解。此时的范文程心里如何想,朕不得而知。可照朕看来,此事在辽东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洪太新政,鼓吹女真与汉民平等,如果努尔哈赤和洪太如果是真英雄,岳托就该杀。但他们没有,可见此二人也不过如此。伪金所谓女真和汉族的平等,只是个笑话。”

    皇太极念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岳托,把这个代善大儿子,努尔哈赤亲孙子气的暴跳如雷。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强占那汉狗范文程的老婆了?!全都是谣言!!!全都是谣言!!!”

    看见众人将信将疑的神情,更让岳托差点吐血。尼玛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确实是谣言,最近一年来楚大公知派锦衣卫在辽东的机构散布的,为了制造女真贵族和汉人的矛盾。对于如何传谣,楚大公知非常有心得。

    原本历史上是多铎给范文程戴绿帽的,可是多铎现在只有十三岁,干这事太早了些。但反正这顶绿帽子早晚的事,岳托正当精力充沛的壮年,于是这个锅就让他背了。

    人民群众对这类大人物间桃色新闻的传播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无论在哪里都一样。这个谣言成为辽东一代和辽西和东江镇地区汉人军民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话题之一。

    甚至连大明京城里都在讨论岳托的生活作风问题,茶馆里说书人还编出许多喜闻乐见的段子来,也算是丰富了京城人民文化生活。岳托成为当时大明知名度最高的后金将领,其风头堪比后世修电脑被坑的冠希哥。所有人都在调侃讨论岳托的“兽行”,也顺便鄙视和嘲笑那个卖身投奴的汉奸范文程。

    有没有上范文程的老婆这件事,岳托解释了无数遍,但架不住谣言凶猛,连一些女真高层也都将信将疑。

    事情还没搞清楚,努尔哈赤总不能凭这个传闻就惩罚自己孙子吧。所以努尔哈赤下令严禁在后金地区传播这类谣言,发现就杀。但被禁止的东西,往往更增加神秘感而吸引更多人去了解,于是岳托人妻控色魔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原本我还有点怀疑,现在我明白了,肯定是魏忠贤那老狗的诡计。”努尔哈赤用疲倦的声音说道。

    可就算早明白了又有什么用,这种谣言本来就是无解的。

    “朕听闻努尔哈赤喜欢读《三国演义》,并把这本书当成军事教材给女真贵族们看。估计他们对书中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必定非常推崇,恨不得手底下也能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可是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女真贵族集团心胸狭窄的性格,和其赏罚不明作风,就算现在有诸葛亮和赵子龙,绝对不会想去辽东。良禽择木而栖,叛将李永芳孙得功,以及投靠伪金的落魄秀才范文程宁完我等人,是属于精英阶层的,待遇尚且如猪狗,而底层的汉民生存环境更是活的连猪狗都不如。洪太的改革确实让辽东汉民生活处境有所改善,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这原本就是百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果有强盗抢走你一百文,之后还你五十文。又或者,有人每天打你三顿,突然告诉你以后每天打你一顿就好了。难道你应该因此感激这个强盗吗?现在辽东汉民觉得生活有改善,是以前生活得太苦了,而这一切都是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女真贵人们引起的。自从努尔哈赤叛乱以来,多次对无辜辽东汉民进行屠戮,此乃滔天之恨,岂是洪太改革里所谓‘仁政’能掩盖。伪金不识英雄,任人唯亲,如何能得到汉臣的忠诚?伪金残暴不仁,屠戮百姓,如何能得到治下人民的拥戴?甚至女真族内部,也不见得就是支持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家族,因为这些年来不停的战争,几乎所有男丁被强征,死于战场的不计其数,而底层的女真族百姓生活不见得就比汉民好,灾年里同样有大量女真百姓饿死。生于不义,必死于耻辱。朕写下这段文字时,辽东的军队已经发来捷报,朝廷大军所到之处伪金的汉人和女真人军民纷纷投降反正……”

    接下来,书里就是一大段安利汉文明的文字,从各方面体现大明在文明和制度上的优势,还有洪太改革的不彻底,这是大明能够胜利的关键。

    大帐里后金高层们都是一副“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的叹服表情。

    努尔哈赤出于本能,觉得这些话有什么地方不对,可以他的文化水平又找不出反驳的语言来。

    仗打到这份上,人家是胜利者,说出来的话当然是没错的。

    其实朱由校是在忽悠,这种忽悠方法,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智商没缺陷,三观正,又在网上论坛里混过,和各类美分战斗过的人,大多能认出这一个路数:

    无知的骚年啊,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失败吗?因为你不够皿煮自由啊。

    其实国家能强大,皿煮自由不是关键。而大明能够胜利,也和汉文明和制度优势没多大关系。

    明朝的文明和制度比满清先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是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落后的满清却取代明朝建立清朝,这又是为什么?

    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偶然因数,但是抛开感情因素,当时的中国确实除了满清,其他势力是没有能力统一中国的。不过这个世界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不知道原本的历史该是怎么样,他们面临着最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即便有人说以后他们的子孙会统一中国,而自己会被追封为清太宗和清太宗,估计会被当成寻开心一巴掌拍死。

    现在许多明粉痛心疾首,说野蛮取代文明,是华夏历史的灾难和耻辱。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他们却没有仔细想过。

    “前面两点,是伪金制度的根本性缺陷,洪太改革很无奈的绕过他们。如果没有朝廷辽东的军事行动,这些缺陷虽然致命,可一时半会还无法威胁伪金政权。接下来的弱点才是迫在眉睫的:第三,努尔哈赤死后的权力交接和旧有八旗制度受益者的反扑问题……”皇太极念到这里,突然皱了一下眉头。

    突然,他不念了,这些东西没法念。

    “老八,你怎么不念了?刚听得起劲呢。”莽古尔泰急道,这个正蓝旗好像真的听得入迷。

    其他后金将领也都催促。

    “阿玛,这是……明国皇帝在挑拨离间。”皇太极苦笑道。

    “都到这份上了,我还怕他们挑拨离间?念!”努尔哈赤不悦道。

    皇太极只有接着念。

    “……努尔哈赤是旧八旗制度的建立者,他也是后来洪太新政最有力的支持者。新政损害八旗贵族的利益,全靠努尔哈赤的压制,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洪太根本不能实行这些新政。才以军功和人望来看,在努尔哈赤死后洪太必定继承伪金汗位。努尔哈赤固然是新政得以实施的最初保障,可他也是新政最后的一个枷锁。有他在,洪太没办法做一件事:就是清洗女真贵族内部的反对势力,铲除异己,把伪金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现在伪金有四大贝勒,除洪太外还有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可以预见,努尔哈赤死后,那会是八旗内部贵族间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所有威胁到洪太汗位的人未必会死,但即便是活下来,也会被剥夺一切权力被软禁。阿敏是舒尔哈齐儿子,不被努尔哈赤信任,也早被看得死死的。莽古尔泰有勇无谋不足虑。唯有代善因年长还有威胁,听闻辽东已经有人在传播大贝勒代善和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私通的传闻,这些传闻是谁传播的,朕没有证据不敢妄加猜测。可是洪太完全可以以此做文章,以努尔哈赤遗旨为名,逼阿巴亥殉葬,进而寻找借口对代善进行迫害……”

    皇太极念到这里时候,吓得全身已经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他确实有这个打算。

    大帐内众人看皇太极的眼神马上不对了,尤其是莽古尔泰,是被点名的,明朝皇帝虽然说他不一定会死,可是权力斗争的事情,谁能保证呢。

    “老八,原来是你搞的鬼!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杀我!我先杀你!”莽古尔泰头脑简单,闻言大怒,上去扯皇太极就要厮打。

    “都别闹!不要中了明国皇帝的奸计!”努尔哈赤拍桌子维持秩序,旁边几个连忙拉住。

    皇太极心中有鬼,没有反抗,挨了几拳,衣衫被扯烂几处,连金钱鼠尾都差点在厮打中扯断。

    努尔哈赤开始后悔让皇太极念这些了,虽然他认同朱由校在书中的推测,但这东西不能在这里说的。

第292章 皇太极的判断() 
    努尔哈赤吃惊的不是朱由校的嘴炮功夫了得,而是他对后金的了解。这需要下多大的功夫,才能对爱新觉罗家族的状况如数家珍。明朝皇帝的重视,叫他感到深深的恐惧。

    “……八旗制度下的贵族集团在洪太的压迫下,不满也会加大,甚至会出现武装叛乱。即便没有这次朝廷对辽东的军事胜利,伪金政权内部也会因为权力斗争而出现裂痕……”

    皇太极这次没有努尔哈赤的催促,自觉的念下去。

    而在大帐内的后金高层十几人,面孔在火把的火光中忽明忽暗,全都各怀心事的保持沉默,空气中的气氛更加诡异。

    刚才还在大发雷霆的莽古尔泰也颓然坐下,不再出声。

    这是大厦将倾,对自身未来的一种近乎绝望的忧虑。如果从辽东传来的消息都是真的,他们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更何况现在他们已经被朱由校的嘴炮弄得人心惶惶。

    “还有多少?”

    努尔哈赤看见《洪太辽东变法记》已经翻到最后。

    “两三页。”

    皇太极简短的回答道,显然他也想早点结束,于是加快速度。

    “……尽管这次洪太在辽东的变法,有许多缺陷,但总体来说是成功。伪金在短时间内焕发新的生机,获得能发动对朝鲜的远征能力。这是落后民族通过学习先进制度最初爆发的能量。实际上不仅仅是洪太新政,女真族的改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努尔哈赤也是一位改革者,八旗制度相比以前女真族更为落后的部落制度来说,是第一次飞跃。洪太也是站在他打下的基础,才有能力进行新政的。肯努力学习和探索的人,朕都会给予最高的敬意,他们不能被视为野蛮人。正是有了这种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他们才能屡屡击败强大而文明的大明。伪金很幸运,因为在他们处在最落后和愚昧的时候,有一个更加文明的大明帝国可以学习,所以他们能够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并且从改革中获取力量。而我们大明,虽然承袭了华夏正统,拥有悠久的文明,可是现在却陷入危机中。朕自即位以来,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松懈,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国事艰难,许多问题积重难返。朕非昏君,朝堂上也非无能之臣,归根到底,是整个体制出了问题。爱新觉罗的伪金出了问题,可以向更文明的大明帝国寻找解决方法,无论是努尔哈赤和洪太,都是从大明这里汲取改革的灵感。可是我们这个世上最文明的国度,先进的制度也出现了严重问题,又该去借鉴谁呢?朕拜终南山张先生为师,先生曾言:大明的制度依然是最先进的,可是整个华夏面临的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太祖开国以来两百余年社会的发展,让这个如今大明最先进的制度也无法适用于当下的局势。如同一头病入膏肓的老迈之虎,是无法抗衡正值壮年身体健康的饿狼一样。空有先进文明在处在发展瓶颈而有陈腐气息的大明,遭遇到通过不断改革而焕发勃勃生机的伪金,自然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也是强大的大明帝国屡屡败于辽东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女真族军事集团的原因,伪金的弱点虽然明显和致命,但我们自己的问题要比他们严重。他们不需要比大明好,只需要不比大明烂,胜利的就是他们……”

    其实这才是这本书的干货,后金能赢不是像某些包衣说的代表先进生产力,而是大明自己出现问题,当时比不断改革而拥有上升气运的后金烂。大明内部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也是无法调和的。华夏大地发展到关键节点,相当于渡劫阶段,如果有人朝前推一把,能渡过去就化身为龙,可惜被打断了。

    《洪太辽东变法记》里朱由校写书的行文让在场的女真贵族们动容,这种诚恳和理智,足够让他们心折。

    “皇上……是位明主。”努尔哈赤感慨的说道。

    皇太极舒了一口气,和努尔哈赤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同时点了点头。他们都没有太在意这段内容,因为在这之前的文字已经听出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东西来。

    莽古尔泰长大嘴巴,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是因为自己的老子竟然赞美大明天启帝是个明主,而是从起兵叛明开始,他还是第一次听见自己的老爹叫明朝皇帝作皇上。

    野猪皮对明朝皇帝称呼的改变也引起后金其他人的注意,岳托正想要提问,努尔哈赤摆摆手,示意不要说话。

    “把剩下的念完吧,快点。”努尔哈赤眼中迸发出近乎凶狠的目光。

    皇太极点点头。

    “……大明并非无改革的英雄。万历年间,江陵公也曾推行新政。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