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安穿着灰色黑边的直裰,带着黑色四方巾,大步走在大宋的时空下,确实有违和感了。‘‘‘‘

    因为他虽然是大宋士绅的打扮,但是却没有人家那种优雅,这厮走路的速度也太快了。

    他不能不快,因为他要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两口子的家园而忙碌。

    这一次他一下子拿出三块手表,而且还把表带拆下来了,指南针另卖。

    这些货色把刘钱行首惊呆了,这才是真正的珍宝啊!

    一时间连刘钱行首都不敢问价了,他无法估计这到底值多少钱。

    他想起来了,有传言说官家有一块可以在任意时刻都能准确知道时间的手表,听闻还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平章贾似道也有一块,听闻是人称“贾带表”……

    如今,他竟然也能看到了!

    当时刘钱行首忙问:“张大商,此物和官家与平章所有之物是否一样?”

    张国安摇头说:“不一样……”

    刘钱行首点点头,看来没有任何忌讳了。

    他小心地看了半天那三块手表,也试了一下那三个精巧的指南针。

    刘钱行首低声问道:“张大商此物你要如何开价?”

    张国安事先就算了一下自己起步阶段的人工费用和基本花销,他报了价,说:“那表就十万贯,那个指南针就五万贯吧!”

    刘钱行首不同意了,说:“那指南针同样重要,这都不能仅看成珍宝之物了,它们在海商中更有用,所以,十万贯也是要的!”

    张国安马上明白刘钱行首的意思了,笑了笑,点头同意了。

    他看这个刘钱行首很有诚意,就把后世的一些拍卖技巧讲给了他听。

    刘钱行首听到了后,眼睛骨碌碌乱转了一阵子。马上想到了其中的奥妙!

    他还能抓住关键呢,说:“某还可以安排一些自己人趁机抬价……当然,也不能抬太高……”

    张国安顿时大服,服了。这人要是有点机会,都会耍小心眼!

    这个可真不分古今中外。

    刘钱行首活学活用,马上开始四处发请柬,他当然都是有针对性的发放,整个临安城里。谁有能力购买,他心里有数。

    他在自己家里的花园里用鲜花搭了一个花棚,摆放了若干的茶桌,还在茶桌上摆放了小牌子,以便让买家举牌加价。

    这一天的下午,诸多大商都到了那个遮阳的花棚里,这个时空,大家不可能都准时到,总有先来的,总有迟到的。

    先来的也不着急。花棚里还设了一个舞台,正有一支女伎散乐队在表演。

    此时正是乐器纷呈,舞姿蹁跹之时。

    她们是由一个吹觱篥女伎,一个吹箫女伎,二个拍细鼓女伎,一个舞蹈女伎组成,而那舞蹈女伎正是瓦肆间里最有名气的舞伎张真奴。

    只见她柳腰如曼,身形如浪,引了先来的大商们的兴趣,随着完成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那些大商叫好声不断,他们把打赏钱随手就丢了上去。

    这些散乐队表演完后,舞台上又上来了两个说书艺人。

    一个艺人扮演官员,另一个艺人扮演书生。

    官员问书生是哪一年出生的。书生回答说俺乃是丙子生人,那个官员一拍桌子说把这个人关进大理寺。

    书生莫名奇妙斗胆询问,为什么呢?

    官员说昨天馄饨生的人都关进去了,你饼子(丙子)生和馄饨生同罪。

    花棚里的人都笑了,这是一个只有大宋人才知道的笑话。

    话说在宋高宗当朝时,有一次吃的时候就遇上了夹生的馄饨。高宗一生气就下令将做馄饨厨师关进了大理寺等待审查。

    所以就留下因“馄饨生”而入狱的段子。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那打赏钱纷纷扔上台,许多大商高叫,莫要停,再来几段。

    这两个说书艺人也是瓦肆中有名气的李铁嘴和他的徒弟。

    这时李铁嘴冲着台下的大商们一拱手道:“小艺不足挂齿,但能搏得诸君一笑,也好挣上几个酒钱!”

    大商们中有人叫道:“但讲无妨,莫说酒钱,挣上一间酒家也有可能!”

    李铁嘴满脸带笑地说:“那小老儿就和徒儿说说大宋乾德年间的党进了!”

    他俩人都幕后转了一圈后,出来时,已经变了装扮。

    李铁嘴带了一个纸糊的武将头盔,又在鼻梁处涂了白面,手里拿个棍子充当大刀,怪模怪样的。

    这一下子把全场的人又都逗乐了。

    党进是契丹人,是一名武将,掌管京师禁军长达十多年,除了拱卫皇上之外还要在当时的开封城巡街维护社会治安。

    但是党进不识字,所以搞出很多趣事。

    李铁嘴扮上了党进状,他的徒弟扮了一个说书的艺人。

    李铁嘴大喝道:“你在说什么?!”

    他的徒弟说:“说韩信!”

    李铁嘴大喝道:“汝对我说韩信,见韩信既当说我,此三面两头之人,来人啊,棍棒伺候!”

    他的徒弟委屈地叫道:“将军,某如何能和一个汉人交谈?!冤枉啊!!”

    李铁嘴大喝道:“汝在讽刺我是契丹人嘛,狠狠打!”

    这个小段子让大商们乐翻了,打赏钱如雨点般投上舞台了。

    两人连连拱手感谢,接着又上演第二段。

    党进喜欢鹰鹞,见不得有人架着鹰鹞行走。

    他的徒弟现在把一根绳子绑在胳膊上,装成架着鹰鹞的样子。

    李铁嘴大喝道:“呔,放开那鹰!你们有钱买了肉不去孝敬父母,反倒拿来喂养禽鸟,真是太不像话!”

    他的徒弟不情愿地解开绳子,做了放了的样子。

    接着,他的徒弟又到幕后转了一圈,用了一个绸缎包头,又做架着鹰鹞的样子。

    李铁嘴又大喝道:“呔,放开那鹰!你们有钱买了肉不去孝敬父母,反倒拿来喂养禽鸟,真是太不像话!”

    他的徒弟这时不紧不慢地说:“这可是晋王的鹰,咱现在就回去报告有人要把鹰放了。”

    李铁嘴马上弯下了腰,一脸谄笑地说:“小哥小哥,别报告啊,这鹰你可一定

    要保护好,千万别让猫呀狗呀这些畜生给伤害了,我这有十两银子,去割点好肉给鹰吃。”

    他的徒弟这时大摇大摆地走了。

    后台传来旁白声:咦,为何都是一样的鹰,对待有高低?

    李铁嘴满不在乎地说:“鹰是一样的鹰,但那是赵家人的鹰!”

    台下的大商们有的都把上好的茶汤喷了!

    大宋乾德年间的晋王是谁?就是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不知道韩信是谁并不要紧,谁是晋王可是一定要知道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 让人失望的拍卖会() 
张国安没有想到过刘钱行首能把一场拍卖会搞成这个大宋样式的,而且听闻了那些段子后,也没有想到这个大宋艺人还真敢讽刺大宋皇帝和官员啊。

    说书的竟然还敢嘲讽?!

    他有些后悔没有去看了,而却是去了人市和人牙子打交道。

    当然,这也没有办法,现在对他来说,人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参与这件事情。

    刘钱行首看到主要巨商和大商都来了,而且都是在极其轻松地笑着,这就好,处于快活中的人是大方的。

    接着,他让人往舞台上搬了张桌子,弄了个木槌,站在台上对着大商们把规矩讲了。

    这一次还是一样,这个大宋民族主义者没有邀请任何蕃商或是倭商,好物件,他们也佩有?!

    他讲完后,下面的大商们开始摆弄着那茶桌上的牌子,这物件举一下就是一千贯啊。

    刘钱行首在台上拱手道:“各位大商,某在请柬里说的没有丝毫差异,有请诸位观看实物。”

    这时,三个妙龄少女捧着三个托盘出来了,那白色的绢绸上分别躺着用漆盒装着的手表和指南针,以供众人细看。

    场面顿时又热闹起来。

    刘钱行首在台上捋着胡子高兴地看着这些正在一一细看的大商们。

    他没有采用张国安说的什么事先交费。以防止乱喊的办法。

    他太了解这些大商了,他们到了商谈场合时。无一不是出口成诺,因为这些人都是他挑选出来的,名声不好的,根本不找。

    开始报价了。

    刘钱行首看到大家大多对手表感兴趣,便决定先从手表着手。

    他在台上这时正色说道:“手表一块,底价十万贯!有请诸位报价……”

    这个时候。场面一下子乱了。几乎人人举牌!

    刘钱行道不慌不忙地说:“诸位,现在改变一下,底价二十万贯!”

    这一下子举牌子的人少了。

    二十万贯钱,相当于临安城内二百户中等人家的资产总和了。

    刘钱行首看了看人数,又报出了三十万贯钱的底价。

    这时场面不热闹了,大家都冷静了。

    一个大盐商举起了牌子说:“某来也!”

    刘钱行首举起了木槌子,口中喊道:“三十万贯第一次,三十万贯第二次……”

    duang!这第一块手表属于他了。

    那个大盐商确实是有钱人,属于千万贯级别的巨商。想是别人不敢和他拼抢。

    但是,这不是刘钱行首想要的热闹。

    刘钱行首本来想安排内应来抬价钱的,但是由于这个数额巨大,更为关键的是。他所请的巨商、大商们都是互相熟悉,贸然出现一个内应抬价,这太假了。

    抬价,只能是在小事务上。

    第二块,他直接把底价定在了三十万贯钱上了。

    结果是一个茶商给买走了。

    刘钱行首恍然大悟,原来,他请的这些巨商大商们是互相谦和啊!

    他又学到了一点。下一次最好请一些互相不认识的,最好还是彼此有仇的人参加,那样才能让场面好看,

    第三块的结果也是如此,刘钱行首对此更是加深了认识。

    指南针竟然流拍了!

    刘钱行首大吃一惊,难道自己这个行家里手,竟然也看走了眼!

    一个海商说:“刘行首,此物大有用处,但是那些船长、舟师手中也有类似之物,也可用,若是花上十万贯来买,太不值当了。”

    真正的大商,特别是正道得来的钱钞,不会任性洒出去的。

    又一个海商说:“但是某以为若是一万贯钱,还是值了!”

    刘钱行首看了看那精美的指南针,说:“不可,那物主的底价可比这个高多了……”

    事后,他对张国安说:“初识殷地安国珍宝,老夫心里也是无数的,耽误了张大商的生意,见谅,见谅。

    这手续费用,某是不要的……”

    张国安心里明白,若是不是由于人家能准确的进行顾客定位式找寻,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挣不上这些钱钞的,更别说人家先期还花费了一些呢。

    百分之五,半成的手续费还是要的,别坏了规矩。

    刘钱行首推却不过只得收下,说:“好,老夫正好可以用此钱来办置开矿用具。

    张国安笑笑想,最好多去一些。

    他最近这一段时日收获也是不小的,买下了一百多人不算什么,总数不过万贯。

    关键是他招募了工匠品种较全。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造船工匠。

    他们先前在杂役厢兵中所用的木匠,打制小船可以,比如刀鱼船。

    但是对大海船,他们也就是能修补的水平,想要造出更大的,都没有经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万士达在临走时,只能把大型帆船的资料留给张国安,而无法先期建起真正的造船厂的原因,只能弄个小小的干坞船位,聊以**了。

    所以,他这次来还是以招募造船工匠为主。

    他们先前就想弄出车船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万士达他们就离开了这面的世界。

    早在南宋杨么造/反的时期,他们在洞庭湖里与官府对抗,双方都用大力制造车船。

    那车船用翼轮激水行驶,每一双翼轮贯轴一根,谓之一“车”,轴上设踏板,供人踩踏。

    当时还出现了三四十车的大船。

    车船航行快速,虽然不能用于航海,但是在八道河,甚至其它河里需要啊,若是有了它,在河面上运输那会有多么方便。

    更重要的是,现在他们又发展了车桨并用,又可随时装卸的新技术。

    张国安现在手里没有图纸,也问过工匠,都说见过,但是不会打造。

    现在最大的造船厂是在泉州和广州、明州,但是临安城也有,规模也不小。

    张国安不想找官办的造船厂,他倾向购买一个完整的中小型造船厂,然后整体搬迁到八道河基地。

    这个时空,造一条海船竟然需要几百种材料,张国安根本记不住那么多,他也不想记,买一个造船

    厂就妥了,让造船工匠或是谁的自己去买,他只要有钱钞就可以了。

    这个时空,大宋民间造船厂的技术是不差的,先前连抗金明将李纲也认为官方船厂打造的海船尚不如私人打造的精致,可见这时候私人造船厂已经成了规模。

    流求大岛的海商从海外归来的事情,很快就在临安城里传遍了。

    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他们带回的皮子。

    南宋政府规定皮子是十种禁榷物之一,民间不许私下买卖的,全都供为军用。

    但是,民间对这个也有需求,只能以少量的交易存在。

    这一支海船队回来后竟有水手说那海上有鲸鱼,其一只便可顶上几十头牛所出皮子,甚至,那皮子还可以分层剥离!

    这一些,不能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送大宋回回炮() 
张国安他们原先在临安城的那个牙郎也主动跑上门服务了,原因无他,他们给的劳务费用高。∑頂點小說,

    张国安便让他去跑腿,看看能不能买下一个民间造船厂,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大工匠。

    那个牙郎高兴地去了,这样的大活儿劳务费给的多。

    他知道去哪里找,直接奔向了东南候潮门城外。

    北宋时期的山东密州,就是那面世界的诸城,也是一处大宋的造船所在。

    早在1083年,高丽王徽卒。

    讣闻,宋神宗遣杨景略、王舜封祭奠使,钱勰、宋球吊慰,同时,宋神宗还命人速在密州官方船场造几艘出使之船。

    当时,还有不少船匠依靠当地山林木材资源从事民间造船和修船业,官船场造的船仅供当地水军和官府用,多为中小型简陋海船和内河槽船。

    民间造船场造出的船反而质量较高,常常造出十丈以上长的大海船,型深可达三丈,船舱往往是三层,可搭载四百人,所带的补给可供行驶一年。

    他们往往利用当地山区所产的黄梨木来充当龙骨木,使船型更加结实。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金人的入侵而烟销云散了。

    当时,许多造船厂都搬迁到了南方,其中就有搬到临安城外的。

    他们一百多年来已经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了,但是在造船业这一行业,他们无法成为本地造船业的竞争对手,最后都沦落为以修补船为主。

    他们现在在候潮门城外已经有了固定住处。

    那个牙郎有信心能招到合适的船匠甚至买下一个造船厂。

    这件事情很重要,本来张国安还想和那个牙郎一起去,但是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却又跑来了,而且这一次他拎了几包果子来了。

    张国安看着那些果子直想笑。这小子把付出代价当成送礼了?而且就送这个?

    但是,这也是一个凤凰男的改变。

    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眼睛亮晶晶地说:“张大商,你送来的那些硝和硫磺极其好用,药力十足!”

    张国安淡淡地说:“你有没有引导你官家设计出八段轮射之法?”

    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眼睛亮晶晶地说:“那黑火/药的药力竟可以使射程增加两成!”

    张国安淡淡地说:“你一般不去平章贾似道那里汇报工作情况吗?”

    “……”

    御前指挥使法可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张国安大商是在两个道路上,不搭边。

    张国安淡淡地说:“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吧……”

    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说:“某用心引导过,但是官家没有说出来;某整日训练火绳枪营。关心军器所,一时无闲暇时间汇报……”

    张国安淡淡地说:“那为什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为黑火/药之事。”

    “那请你要记住,现在是你的做法不重要,领导的看法最重要;你做成了什么事情不重要,而是领导认为你能做成什么事最重要!”

    “领………导?”

    “我说错了,是平章……你看,这几天贾平章为何要操办皇庄种粮事情,闹得这样沸沸扬扬?”

    “良种出,天下足啊!”

    张国安一时无语。他和那面世界的年轻人还真差不多呢,缺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张国安说:“这叫突出官家……突出官家就是突出自己,因为这是赵家人的地方。我最后再问一遍,你现在还会不会如何引导官家把八段轮射之法说出来了?”

    “……会了。”

    张国安感到满意,这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

    “黑火/药之事,你不必再说了,以后,我会定期给你们提供硝和硫磺的。”

    “听说……流求大岛北部有硫磺矿………”

    “怎么?你想开矿?我可以允许你上我的岛上去开矿!”

    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笑了一下说:“某听闻有官员建议去找矿……”

    “可以啊。与我分成就可以了,硫磺又不是你们的禁榷物。”

    大宋规定了十种货物为禁榷物。即玳瑁、象牙、犀角、宾铁、皮子、珊瑚、玛瑙、**、紫矿、黄铜,全部由市舶机构收购。

    御前火绳枪营指挥使法可心里想了想,分成于你?怕不会这样简单吧……但是他又不说了。

    这一次回来,张国安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把回回炮拿出来给大宋。

    襄樊城之战,大宋主要输在了回回炮这个武器上。

    在后来的《元史》中有记载:“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