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鹏也扫去一眼,那小子不仅自己干,还张拢着周围的人努力干。

    劳动时,只要有人带头,那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吴大鹏满意地点点头,这个时空的大宋青年要是都是这样的,早都好了,但是在历史上他连个名子都没有……想必也是碌碌无为的一个货色了。

    他哪里有人家张弘范名头响?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在元太祖八年,也就是1213年,鞑靼大军南下中原,金都南迁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

    1218年,与鞑靼大军战于狼牙岭,兵败被俘,降于鞑靼。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姓张的跑到了大宋,那就是张士杰,他的事情以后再讲。

    这两个人很快会在战场上见面的。

    1238年,张柔四十九岁时,张弘范出生,这个时候金朝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朝的臣民,正儿八经的鞑靼臣民,还是官二代呢。

    1256年,张弘范正十八岁,已经成人了。

    他身长七尺,仪表出众。

    听说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上舞槊知名于时。

    据说口才很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很有特色。

    比如这一首:“闲逐东风信马蹄,一鞭诗思曲江堤。行行贪咏梨花雪,却被桃花约帽低。(《游春》)”

    单独看这首诗,这小子是完全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但是张弘范已经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

    而且这时,他的十一个兄弟,全是一颗红心献于鞑靼的人物。

    其兄张弘略任顺天路总管,当张弘范赴鞑靼大汗的驻地述职之后,他被留下来做代理工作,这又给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绝好机会。

    当时鞑靼军队的纪律很差,他们所过之处,百般骚扰。

    他决意要改革风气,严格整顿纪纲。

    张弘范当时认为:“国家应该是有法制的,应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违法的行为。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绳之以法。”

    这样,许多违反军纪的鞑靼大兵都受了处分,不少人挨了军棍。

    从此以后,军队里风清弊绝,耳目一新。

    1262年,山东军阀之一的李璮起兵叛乱,张弘范跟从亲王孛儿只斤·合必赤前往济南讨伐李璮。

    这个时候,忽必烈又先命令张柔和张弘范率兵二千迅速去大都亲自检阅,并立即任命张弘范为行军总管。

    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纵队司令官。

    在平叛进军中,他不避艰险,屡立奇功,成为忽必烈很器重的一个青年将领。

    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处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胸怀坦白,不怀报怨之心。士兵有疾病,一定要亲自去探视,照顾医药治疗,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上级有赏赐一定分给群众;有军功而未获酬赏的,一定为之代请陈说,不得请求,不止。

    这些看来是常识性的行为,他一直保持住了,所以在士兵中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信赖,逐渐取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璮之乱被平息之后,鞑靼强盗集团认为李璮掌握地方的兵民之权,因而能够为乱,所以商议罢免势力较大的世侯的官职,张弘范倒霉了,像是被用过的猎狗一样,虽然没有被烹了,但是被罢免了。

    吴大鹏算了算,鞑靼的忠实将领张宏范现在是29岁了,各方面经验比较充足……他已经成熟了。

    但是这个黄祖厢首呢……现在才二十一岁,去招

    募土著劳动力,都能被土著俘虏了,而且性格倔强,认死理,最多能领着三百多人……弄个什么阵法。

    吴大鹏皱着眉头想了想,先让他学着指挥这两千多人干活再说吧。

    他让那个土著女孩子去喊来黄祖厢首,其实他用手一指,那个她就明白了。

    吴大鹏对浑身大汗的黄祖厢首说:“我现在有事回去,你来指挥这些人干一天活儿……总之,不建完这个盐场,不可能弄什么火绳枪阵法……”

    这个小子积极投身于盐场的建设还是有私心的。

    他在恢复身体期间,听说了半大小们的打猎事情,一开始很好奇,便招来曾经参与围猎的手下,细细询问。

    手下一五一十地对他认真描述了……但是他在脑补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个什么场景,但是那炸海岸礁石的声音却历历在耳,先前救他时炸开大竹门的声音也一时难以忘掉。

    本想请那些吴市舶的家养小子们来问一问吧,人家还都在忙,没有人有时间搭理他。

    好容易等着身体好了,便去偷偷找到了一个家养小子。

    他自称叫古剑山,当时正在鱼下货池子里捞下货。

    那味道,实在让人难以靠近,就算是厕所里的味道也比这里好!

    古剑山愁惨了,鼻子里塞着棉花也能闻道那股子氨水味道,还杀眼睛呢。

    他当然不知道氨水是啥味,但是王主家把这种味道称为氨水味,大家也就这样称呼了……

    这小子不听话,现在的气温越来越高了,硝田里要注意降温了,要定时鼓动动风匣,不仅增加了氧气含量,而且还起到了降温作用。

    本来一天要不少于四次,但是偏让他偷偷改成了三次……

    被王德发主家发现了后,本来是大家轮着投料的,但是惩罚他,让他连续一个人干了……一会儿还要掏厕所!

    当时黄祖厢首捂着鼻子,好容易上前询问时,古剑山有了办法。

    他认真地说:“这是主家不传外人的火绳枪阵法,只要摆布上,来一头水鹿死一头,哪怕是大野猪……”

    黄祖厢首事先听过这些了,他顿时一百个相信了!

    多讲讲呗……

    但是,古剑山露出了为难的样子说:“你看,我需要捞这些下货,用来给硝田投料……”

    “硝田……某只听过硝土……”

    “你看,你知道的太少了……可现在这个活儿又太多了,还要打上四桶呢!”

    黄祖厢首马上说:“这算甚?某一个人干了……你看着吧!”

    古剑山装出不好意思的样子说:“要是主家不让的话……”

    “咦,谁干不一样?活计干完就完事呗……”

    好吧,古剑山没有办法了,只好把长柄大木勺递给了他,然后躲到很远的地方看。

    黄祖厢首毕竟是成年人了,在古剑山的指挥下,他飞快地就干完了,挑了两次担子,就把那些所谓的料均匀的洒在了几个所谓的硝田里。

    然后古剑山又说:“你冲里面摇那个风匣吧,我慢慢讲给你听。”

    甚好!

    古剑山心地比较好,他先是慢慢把所谓的硝田讲完了。

    这时黄祖厢首已经解决了一半硝田棚子里的通风了……

    黄祖厢首气喘吁吁地瞪大了眼睛,说:“果真可以这样?!”

    古剑山说:“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先带的黑火/药早已经用光了,还能用到现在?!这一个硝田棚十天可以产出十公斤硝……配出五十公斤来,药力要比大宋产出的更大一些了……”

    黄祖厢首点点头,所言不假啊!

    那么,那个火绳枪阵法呢?

    古剑山是一个好心人,他关心地问到,说:“你要不要休息一会?”

    黄祖厢首喘着粗气说:“不用了,你说与某听吧……”

    那就只好讲了。

    当黄祖厢首把剩下的几个硝田棚子通风工作做完后,古剑山正好把火绳枪和所谓的阵法讲完了。

    黄祖厢首浑身像是湿透了一般,坐在地上直喘……但是仍说:“一枚小小的铅弹竟可以打死若大的水鹿……真是太有用处了!”

    古剑山说:“是啊,我等当时也不信……眼见为实!”

    黄祖厢首缓缓地点头说道:“正是,某求吴市舶,让某试一试……”

    “好啊,我等的主家,除了宋主家外,个个都喜欢别人问他,似乎从没有被问住过的……同去啊?”

    黄祖厢首说:“让某再歇一气儿……”

    他毕竟身体刚刚恢复不久,还是有些弱……不过一会儿也就好了。

    他单独去找了吴大鹏市舶。

    一见面,吴大鹏市舶吃惊地说:“你掉水里了?!”

    “没有此事……略略活动了一下筋骨……”

    吴大鹏市舶心里说,这小子还知道恢复性训练呢,但是力度太大了吧?!

    黄祖厢首把他知道的火绳

    绳枪阵法说了一遍,然后把自己想操练一下的打算说了。

    吴大鹏市舶也露出为难的神色,说:“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修整盐场,只有盐场修好了,才能操练啊……”

    那就赶紧建!

    黄祖厢首是真心真意地投入了建设中……

    。。。

第一二十一章 一场突然来临的袭击() 
吴大鹏等人打死也没有想到,鞑靼强盗集团能派出战船来这里找他们,也没有想到还真能找到他们……

    事后,吴大鹏总结说:

    “这个民族绝对是被人黑过!打死我也不相信那个什么平章阿合马能猜到我们是从哪来的,要干什么……但是他竟然能派出战舰来这里找我们,而且还妈蛋的被他们找到了!

    想起来都后怕……你说那个什么平章阿合马为什么啥也不明白,却知道一定要干死我们?!------要是真被他们干死了,那么大宋就彻底完了……一切又回到原点!”

    当时,宋子强却不在意地说:“啥黑不黑的,碰巧了……蝴蝶效应!”

    吴大鹏意味深长地说:“你好好想一想吧,是什么原因总让这个民族在关键的时候选择错的?!

    百家争鸣不选,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航海时期,选了一个片板不得出海的封海------

    大贸易时期,选了一个闭关锁国------

    大数据时期,选了------你说是不是?”

    宋子强想了想说:“这些好像不是人民群众的选择吧?”

    “不管是谁的选择,他咋就不对一次呢?!咱就选大宋之前的事情说啊……你说他们当初能有多脑残来选联金抗辽的办法?然后呢,又再选联鞑靼抗金?!”

    “废话!他们总想选择和强大的一伙儿呗……”

    “但是后来怎么又不这样选了?”

    “你不是只说大宋以前吗?”

    “好吧,不讨论了,有我们了,以后大大不同了……”

    ――――――――――――――――――――――――――――――――

    鞑靼水军前来袭击八道河河口,这确实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鞑靼强盗集团平章阿合马当初一边让使者去大宋试探着讨要水晶球,一边让水军出动三艘战船,去那个叫流求的大岛,找到那些试图为大宋转变国运而搞阵法的商人,要么抓回来,要么杀了他们,总之破坏他们!

    不管别人信不信能转变国运,反正是他相信了------

    这个时期,鞑靼强盗集团已经完全继承了原先金朝的全部水军实力,包括他们的水军基地------山东黄岛。

    公元1161年10月27日,世界海军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兵器的海战在中国黄海海域展开。

    一个南宋水师将领,名字叫礼包的人率水师3000人、战船120艘,直扑山东黄岛的金军水师大本营。

    南宋水师依靠先进的火器装备,也就是床弩加**燃烧弹,击败了金军水师舰队。

    但是击败了后,他们没有趁机焚毁了这个大本营,反而是急着回去报功了。

    鞑靼强盗集团灭了金朝后,完好无损地继承了这个地方,甚至还有原先的金军水师舰队人员。

    鞑靼强盗集团还带来了一些阿拉伯水手,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色目人中一种。

    这样,鞑靼强盗集团的水军人员成分就无比复杂。

    这里面有原先的金人,还有阿拉伯人,甚至还有黑人!

    当然还有鞑靼强盗军官,只不过极少。

    能不晕船的鞑靼强盗还是有一些的。

    山东黄岛水军大本营接到了快马送来的军事命令,便让水军营总管姚麦领着三艘五百石左右的战船,领着水军五百人出海了。

    流求大岛他们当然知道在哪里了,但是直接去那个大岛上找人,就有些费劲儿了。

    他们准备先去平湖本岛看看有没有机会直接占据了,以那里做基地。

    水军营总管姚麦认为,流求大岛是一个野人出没,病疫横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不可能得到补给。

    只有在平湖本岛上,还有一些机会。

    水军将领姚麦是山东黄岛本地的大家族,姚氏家族的一员。

    此人在当地小有名气,号称文武全才。

    他的家族在大辽时期就是以人才众多而闻名,无论是在地方上担任行政官员,还是在从事水军工作上,那是能人无数。

    大金来时,他们全家族马上又投降了,继续为大金的事业添砖加瓦,家族事业蒸蒸日上,家族成员日益增多。

    鞑靼强盗集团来了,他们全家族马上又投降了,继续为鞑靼强盗集团的事业添砖加瓦,家族事业蒸蒸日上,家族成员日益增多。

    鞑靼勃尔普斤是这里的大统领,喜欢金银之物,姚麦就经常送上;鞑靼勃尔普斤就任命他为水军营总管。

    鞑靼勃尔普斤大统领虽然是水军大统领,但是喜欢养马,自己还带着十几匹宝马来上任。

    水军营总管姚麦就捐出自己家族的一大块田地专门来种植苜蓿,并供宝马们驰骋;鞑靼勃尔普斤大统领就让姚家负责供给水军后勤------这是一份肥差。

    鞑靼勃尔普斤大统领喜欢女人,水军营总管姚麦就从姚家女子中挑了**的一个送给他当了小妾;水军营总管姚麦便是黄岛水军营中地位仅次于鞑靼勃尔普斤大统领的人,其它的鞑靼军官都不如他。

    &nb

    sp;   一时风头无两。

    他的大哥姚演为当地行政一把手,一直想向大汗忽必烈进言来开挖胶莱运河,以通南北漕运。

    胶州湾麻湾口至莱州湾海仓口之胶莱运河,将会使漕粮海运的水路比绕行山东半岛缩短数倍。

    如果一但被采纳,又会是一份大大的功绩,这样,姚氏家族在鞑靼强盗集团治下,又会是蒸蒸日上了。

    但是现在还不是机会。

    真心真意效忠于当前最有实力的势力,是山东姚家历经三朝而不败的宝典。

    这次出海作战,只是为捕获几名商人,那么这样的行动就是轻而易举捞取战功的好时机。

    水军营总管姚麦极力请命,鞑靼勃尔普斤大统领马上就应允了。

    他带着精心挑选的三条海船,配了平常都是能表现英勇的水手将领,带上了若干架的床弩和相当多的黑火/药。

    这个时候连大宋还是突火枪的水平,鞑靼水军更不行了。

    但是当年大宋水军黄岛之战的赫赫战功,已经改变这个时空海战的打法了,这个技术很好学的,床弩加黑火/药包,是个人都能看明白。

    目前,这个时空的管状火炮还没有完成技术的发展,还要在十多年后的崖山会战时,才开始装备上。

    其实就算装备上,那也不过是二三十米的水平,黑火/药的质量太差了。

    所以,水军营总管姚麦自认为带上了最好的武器了,抓几个商人,就算他们有一些杂役厢兵,也不算什么。

    他带的都是战兵!

    第一站他选的就是平湖本岛了------伺机夺取下来!

    这个时候,宋子强正在考虑做完目前计划中最后的一项工作。

    他要铸铜炮!

    对他们来说,铸铜相对铸铁来说造价高是最大的一个缺点。

    可是这个却不是他们所担心的,不差钱不说,也不差工匠。

    只要能造出来,哪怕只有两座,他们都认为是巨大的成功!

    这个铜的延展性比铸铁好,而且单纯从铸造工艺上讲,铸铜在这个时空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因为大宋工匠对这个技术可太熟悉了。

    严格地说,大宋是一个善于铸造的民族,在词语上也经常用铸造这个词。

    尤其是在铸造青铜器的方法上,大宋工匠差不多都会几种工艺。

    这主要包括了:块范法、失蜡法、分铸法和焊接法。

    当时,宋子强直接让大宋工匠用块范法,直接上陶模,用粘土、炭粉和草木灰烧制模具吧。

    他设计的铜炮很轻便的,要求不仅能用在陆上,还要用在船上!

    之所以选择青铜,是因为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它的熔点便只在700~900c之间,都不用石灰窑的温度就溶化了,而且它还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但是铸铁的精度就很差了,换句话说铜炮的炮膛光滑度还要比铸铁好很多,有利于二次加工。

    在内膛加工工艺上,宋子强决定用骡马牛为动力,利用钻床和自己带来的刀具将铸造好的炮管,加工得更光滑。

    如果还想性价比更高,也简单,以后专在内膛用青铜,外面用铸铁。

    铜和铁的密度不一样,铜是8。96x103kg/m3,铁7。87x103kg/m3,也就是说相同体积下铜要比铁重。

    这样貌似铜炮的优势减弱了,但是,宋子强设计的铜炮也小啊!

    他设计的这门青铜炮,通体长为110厘米,重约要40多公斤。

    在图纸上看,呈现前细后粗型,前面炮口的口径为12厘米,后面装填弹药的炮膛外直径为20厘米。

    图纸上标名该炮身由前堂、药室、尾底、火门组成。

    同时在尾部上有一个四方形槽,下面有一个圆形小孔,这就是装捻点火之用,引燃黑火/药用以击发炮弹。

    它的身上从前至后,一共有9道凸起的圆箍。

    这圆箍主要是用来加强炮身的强度,防止因过热而爆掉。

    炮身上还有两个炮柄,可以用来调整炮身,还可以架在炮车上。

    先前,吴大鹏吃惊地说:“怎么连个瞄准的地方都没有??”

    宋子强没有搭理他的询问,他在纸上算了一下装药量和十二厘米口径铅弹的重量,感觉还行,打出一百米不成问题!

    宋子强这时才说:“总共才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