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名时空走私者有这个能力组织开荒垦田,可是如果能在大陆开荒,那还不如到流求岛上去干同样的活儿。

    这两者差距,在他们看来,并不是非常大的。

    而且,他们还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当海船到了海面时,整支海船队排出了一字纵队的队形。

    现在的海况不错,风力四五级,海浪能有两三米的样子。

    天空万里无云,看来夜间也有可能是晴天。

    大家下了船舱,他们放心了,感觉这些水手操纵海船的水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扯满了帆后,正在乘风破浪地向着东南方向前行,挺有气势的。

    他们的船队在海上并不显得突兀。

    这个时空,北至淮南,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南至广州湾、琼州海峡,整个大宋的海岸线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业贸易。

    全境开放,这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万士达领着大家下了船舱,其他随行的人都站在甲板上看风景呢。

    船舱里还是很黑的,他们打开了手电筒,在一张大比例海图上比比划划地讨论起来。

    万士达说:“这一路上的岛屿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七百多年的历史差距变化不能大了……所以这一路上到流求岛不费事情,如果以后在这些岛屿上立了灯塔,那么就算是阴云天气也可以夜间航行了,有利于我们以后收纳大宋的劳动力。”

    这当然是他们中后期的计划了。

    这个时候,不仅是整个大宋的海岸线都对外开放,大宋还在相应的海岸处设了不少的灯塔,为夜航的商船引路。

    当然,这个时空的海航还都是贴着海岸边走的,所以说,当蔡二郎船长说那流求岛并不在主要航线上是有道理的,尽管从海图上看,那只是一个窄窄的海峡。

    他们的海船肯定都是靠着大陆航行,可能连海峡中线都没有到过,更别说是顺着流求西岸走了。

    吴大鹏还真有些担心呢,说:“你们说台南平原能不能和那面的世界有大大的不同?”

    张国安用手指,指着海图上的台南平原说:“不怕。就像发仔说的,基本盘差不多就成了,我们本来就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业……”

    王德发说:“先期的自保一点问题也没有……我还是那句话,五十万到一百万的人口基数,我们设置太低了……五百万是一个好节点。”

    当初设定这个人口基数的吴大鹏说:“啊呀,你要转变思维,这个时空不同之处在于,大陆上的老百姓还没有被元、明、清三代的户籍制度锁死过,你看,他们南逃时,不都是全家全家的跑?北方人跑到南方不也活得活蹦乱跳?

    想想那个侯东方吧,他按理说是河北地方人,你看跑到长江以南后,和南方人在一起还算融和吧?

    他们没有经历过被户籍制度的锁死,就不太会有地域观念!

    所以,等我们这里开发出来了,大宋劳动力可能自己就跑来了,不用我们操心,大宋绝对不会锁国的,那样,他们就会把自己锁死了。”

    宋子强看他们叽叽歪歪地讨论以后的事情,有些烦,说:“先别想的那样远,那些开荒敢死队最为关键,没有他们扯这些蛋没有的,还不如回原先的世界呢。”

    这是对的,吴大鹏和张国安当然早都做过细致的安排了。

    这时候风浪大了些,大家感觉海船颠簸起来了,起伏有些大。

    王德发上了甲板,喊到:“好了,都快点下船舱吧!”

    二十个半大小子,还有他们在临安城买来的人,还有十个出宫的宫女,都嘻嘻哈哈地回到了船舱,态度一点也不紧张。

    那船长蔡二郎和水手们也笑了起来,这一点风浪,正是最好行船的时候,有什么可怕的?

    王德发看了看后面的船队,都很正常的跟在后面航行着,很好,没有啥异样。

    古剑山小脸有些发白,还硬着嘴说:“为何不见海盗?某要射床子弩!”

    “可拉倒吧,哪里有海盗能来抢这么多海船的船队……赶紧回船舱!”

    先前,他领着二十个半大小子练习用床子弩射击。

    这个是大宋弓弩院的产品,直接让他们拿来用了,只不过把棍绞上弓弦法改成了用滑轮组上了,这样,只需要花费原先四分之一的力量,就完成了上弓弦的动作,两个半大小子完全可以比上两个壮汉。

    他们要的床子弩的弩箭有婴儿臂那样粗了。

    王德发先前让他们试射过。

    王德发发现这种架子弩的木制弩背弹力还是惊人的,轻轻松松可以达到一百米。

    这不是这个时空里射程最远的床子弩。

    按宋仁宗到宋神宗时的记录,当时最大的一种称为三弓八牛床子弩,以七十壮汉来张发,其箭称一枪三剑箭,可射及三百步远,一步为五宋尺,依每宋尺约合0。31米计,射程约有465米,确是当时一种远射程兵器。

    大宋的床子弩用于守城和野战,澶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挞凛即是中床子弩箭阵亡,使契丹军的士气受到很大挫伤。

    到了宋理宗时代,抗蒙大将杜杲还修造了一种可及千步的大弩,距离约合1550米。

    当然,这种床子弩又大又笨重,而且弩箭还轻,恐怕它的实际用处不大。

    他们挑的这种床子弩较小,但是不占地方,而且操纵简单。

    只不过对于弩弓弓弦的保养,在海上是一个问题。

    他们在船舱里设置了干燥室,借有木炭粉和白灰来存放它,他们当时要了好多备用的,不要白不要的。

    如果遇到海盗,再安装上,时间够用的。

    半大小子们玩得开心,这物件可以直射,也可以抛射,至于准头上差不多就行。

    王德发配制了一个火药包,可以临时绑在弩箭上,用普通的火药引线引燃。

    他又让半大小子们绑上同等重量的沙包练习了一下,发现在五十米范围内可以直射,这就够了。

    其实他们最重要的武器是他们的现代武器,就算他们是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就算他们的安静女士可能会是闭着眼扫射,也不信对付不了这个时空的海盗!

    随着好奇劲儿的过去,随着风浪的加大。他们船上的这些人中,很快开始有晕船的了。

    这些事先都有过准备的,还好只是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呕吐,另有三分之一的人脸色苍白出虚汗,最后的是啥事也没有的。

    侯东方和鲍威、梅乐芝等人,乐呵呵的端着木盆,还有端着白开水的,出出进进的忙个不停。

    吐吧,吐吐就适应了,晕船还不至于死人。

    宋子强吐完了后,趴在床上,说:“完了,我感觉我要死了……我的亿万家资啊,你们可千万别给没收了,然后贱卖变成自己的了,要是能回去,带给我儿子和老婆啊……”

    万士达笑着说:“你这话说的真损……没有你,我们谁也回不去了……你再吐一吐,把苦胆吐出来就好了。”

    宋子强只能用细微的声音骂道:“你给我去……死……”

    从临安城到流求的北部地区不过四百多公里,按照这样顺风顺水的情况,四五天也就到了,再顺着西岸到流求的南部平原,不过三两天的事情,但是他们是按照十天的份额准备的干粮和其他食物。

    但是没有想到,晕船费了白干水,倒是省了食物。

    果然他们吐啊,吐啊,当没有什么可吐的时候,东北季风明显弱了,不似先前那样有力了。

    绝大多数人,都恢复了常态,宋子强不吐了,倒是发起烧来了。

    万士达真心服了,这货在陆上力量最大了,没有要到在海上,竟然是这个水平。

    大家赶紧喂他吃晕船药,又用物理疗法给他退烧。

    不是不舍得给晕船药吃,因为如果一晕船就吃药,很容易养成了依赖性,下一次不吃的话,更容易犯病。

    好在他毕竟年轻,身体素质没有问题,吃了一些水果后,很快就好了。

    万士达说:“以前没听说你晕船啊?”

    宋子强脸色惨白,声音弱弱地说:“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样久的船,最多是观光游艇……”

    就这样过了几天,听到有水手喊:“看到大岛了,想必是到了流求!”

    宋子强顿时来了精神,万士达和王德发搀扶着他来到了甲板上。

    他们眼前出现一块陆地。

第九十三章 八道河河口() 
他们到达流求北部地区时,时间正是上午十点钟。

    此时,天气晴朗,而且明显感觉温度比临安城地区高了。

    万士达看了看气压表,还好,压力偏高,不可能有偏大的风暴出现。

    他端起望远镜细细看向海岸。

    在望远镜里,原本是墨绿一片的海岸线,现在拉近了,那墨绿色变得翠绿的植物了。

    他先看到遍布岸边的海岸上都是密密的红树林。

    在那面的世界里,这些都是要保护的植物群落,而且它们在北部地区都已经消失了。

    但是现在他们是这里的主人。

    再往远一点看,是各种树木,它们争相把自己的树冠向着天空伸去,要多多吸收阳光……如果这时候爬到桅杆顶上,可以看得更多一些,但是又不值得了,毕竟现在不着急的。

    再远一点,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了,同样是被密密麻麻的树木掩盖,那高山起伏的轮廓都变得格外柔顺和含糊不清。

    这是植物们的世界,不是他们这些人的。

    他们没有选择流求北部地区作为发展的第一基地是有原因的。

    这里冬天的雨季是阴冷、潮湿的,他们害怕第一年挺不过去,只不过把它当成一个木材来源基地还是可行的。

    但是后来他们舍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在流求的南部地区,单单木材一项上,可用的资源更多,暂时还用不上这里的,只在乎这里的煤矿。

    按计划,他们要继续向着西南前行。

    万士达纲首一边端着望远镜看,一边对自己的身后说:“你别贴我这样近,一会儿,我会给你看……”

    蔡二郎船长不好意思地后退了一下,刚才他的衣服都碰到万士达纲首了。

    由于贴近了流求的西海岸,海浪小了很多,航行非常稳定。

    非常好,第一个关口打过了。

    万士达纲首把望远镜给调好了焦距,连带着皮带一起,挂到蔡二郎船长脖子上了,他都急得不行了。

    这一是混熟了,二是万士达纲首喜欢有好奇心的人,这样的人有进步的空间。

    蔡二郎船长看了后,就不拿下眼了,大呼小叫个没完。

    “神器,神器啊!真有千里眼啊!”

    “好了,好了,别喊了,你别把鲸鱼都吓跑了。”

    现在确实看到鲸鱼了,此时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

    此时,在南海越冬的鲸鱼,正陆续通过这个海峡前往北太平洋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它们中大部分的种类由于脂肪太厚,无法忍受南海的炎热。

    万士达纲首盯着不远处的两条露背鲸出神。

    此时它们正悠闲地游动着,不时用它特有的长鳍还拍一下海面。

    吴大鹏放下了望远镜,把它递给了鲍威,此时这个半大小子正围在他身边转来转去,差不多要直接抢下主家的千里眼看看,怎么个能看到千里之外……

    吴大鹏说:“你们看的时候都把皮带挂脖子上,打了的话,把你们小**揪下来!”

    这是宋主家常说的话,大家都不怕了呢,没有见他揪下过谁的,而且现在像是没有力量的样子了。

    吴大鹏对万士达说:“打鲸鱼还来得及不?别都跑光了……”

    万士达说:“别怕,不过四月份,还会有很多的。”

    在饮食结构上,他们的肉食来源将有两样,一是那岸上数不清的水鹿;二是海里数不清的鱼类……如果这时能打上一只鲸鱼,可以解决太多问题了。

    这个时空,大宋的老百姓蛋白质摄入真的严重不足啊。

    他们的海船队伍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航行在流求大岛的西海岸。

    第二天,他们遇到了西海岸上的第一个河口。

    那河口大概有百余米宽阔,可能是上游刚刚下过雨,河水发黄,水速很快地冲入蔚蓝色的大海,黄蓝的交接处泾渭分明!

    这是原先的台北河吗?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万士达用六分仪测量了一下,发现此处的纬度是24度50分,然后与那面世界的台北河的地理经纬度比较了一下,发现不是,因为已经过了。

    他们确实在现在不用知道经度,只要知道纬度了,可以直接套用那面世界的资料了。

    对他们来说这里的河是一条新河。

    吴大鹏得意地说:“就叫它为新河吧!”

    万士达否了,说:“这个时空的人地理知识不算好,不如起个‘一道河’的名子------”

    吴大鹏吃了一惊,说:“那这西海岸不是有无数道河了!”

    “哪能,河口宽度超过一百米的才算河,剩下的就叫溪了,随便叫名子!”

    这话有道理,大家都认同了。

    靠近岸边了,那东北季风变得柔和些,而且洋流也正是再向着西南方向流动,各条海船的颠簸都减轻了,这样,基本上不会再有人晕船了。

    他们手里有那面世界的资料,西海岸上原先各个城市的经纬度都有,而且各种地形特点,甚至物产也都清楚,但是在这时可没有用了,只能提供坐标作用了。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本来是想偷偷摸摸搞自己的小建设,但是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程!

    有意思的是,他们事先没有来勘探,就是大约知道一些情况罢了,实属脑袋一热就上马的项目。

    可是,他们自信啊,就是单单知道嘉南平原这一点,他们就是这个时空资料最详细的人了。

    嘉南平原,以那面世界的资料和坐标算,它北起彰化,南至高雄,呈枣核形,南北长180公里,东西最宽达43公里,面积达4550平方公里,海拔均低于l00米,是岛内第一大平原。

    平原内地势开阔,人烟稠密,溪渠交错,稻田密布,交通发达,为物产丰富的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岛的40%。

    这么大的平原,对于一个孤悬大海、山脉盘结的岛屿来说,真是宝中之宝了。

    当然,这些是那面世界的情况,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把这个地方开发出十分之一,养活二百万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他们没有想优中选优,标准只有一个,只要在彰化的北纬24度04分和高雄的北纬22度42的纬度之间,找一条百米以上宽度的河口插进去,直接就干了!

    这一天他们到了在那面世界应该是台南安平港的地方,但是,这里没有资料中所说的天然沙堤所形成的天然港湾,看来,时间还不够它们慢慢沉积。

    但是,西海岸上确实有了一些变化,沙滩开始多了。

    鲍威被安排成观察员,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观察岸边的变化,特别是要找到人烟的踪迹!

    鲍威喜欢这个,他认真地执行着。

    这让郭勿语羡慕得不行了,他也要,于是两人轮换着观察。

    但是结果啥也没有看到。

    那有的地方发黄,有的地方发黑的沙滩上,连个动物的足印都看不到。

    再往西南方航行时,他们真的遇到了一个合适的河口了!

    这是他们遇到的第八道河的河口,水面宽度足有一百五十米!

    如果再往下走,肯定还能遇到,但是不想了,就以它为切入点!

    这里的河水吸引了他们。

    八道河河水格外清澈,可以看出它的上游地区没有下过雨。

    而且,每年的十月到三月份,嘉南平原属于旱季,一些小型的溪流都会自己干涸了。

    但是八道河的水量很充沛,又说明它的中上游有很多支流。

    这个河口与大海汇合的地方,两岸是大片的金色的沙滩,这一定是在雨季时冲积出来的,而海岸红树还没有来得及侵占这里,沉积的时间还不算长。

    他们到达这里的时间是早晨八点钟。

    六个时空走私者拿回来望远镜都看了看岸上的情况。

    这里还是属于嘉南平原的范畴内,可以看到远处有群山,但是距离至少有十公里以上,剩下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野草和杂树!

    这时候,那八道河两岸的半黄半绿的芦苇在风中晃动着,似乎能在海涛拍打岸边的礁石的声音中,听到它们发出的沙沙声。

    只有一处让人感觉不好。

    这个地方的岸礁似乎多了些。

    万士达说:“这是嘉南平原海岸的一个特点,岸上的礁石多了些,我们够幸运的了,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触礁的事件------”

    王德发说:“有一弊就有一利,这些岸边礁,我们正好能用上,看颜色,他们大多是石灰岩,到时候烧石灰还是水泥的,都是现成的材料!”

    大家又高兴了。

    是的,他们计划中烧制水泥和白灰的地方,应该在原先世界里的高雄地区,那里才是这种石灰岩的主要产区。

    但是不妨可以先借用这里的。

    大家就决定选择了这个地方了。

    就这里了!

    他们先让一条小船下去,测量一下水深。

    蔡二郎船长吊放下一条小船,几个水手跳了上去,拼命划向河口,还好吧,河水虽然充沛,但是还不算湍急。

    他们开始不断的把绑着铁块的绳索投入的河里,激起无数的浪花。

    这个时期,资料上记载,他们测水深最大的深度大约有七十余丈。

    当时测水这样深,可见大宋时期已经有比较熟练的深水测深技术了。

    几个小时以后他们回来了,报告了情况,河水两丈有余,河口处未见暗礁,可行大船。

    蔡二郎船长也观察过那河口水面的波纹,不似有暗礁的样子。

    好吧,全体进入河口!

    所有的海船都开始调整着风帆,让东北季风把他们送进八道河。

    在船舱里,大家问刚才测过纬度的万士达,这里相当于那面世界的什么地方。

    万士达举着手电筒,用手指指向台南和高雄的中间的地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