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若是没有联邦帝国的出现,大宋不管是在汴京还是临安,那都是世界上街道最干净最有秩序的首都。

    当然,现在就算是新汴京城也比不了联邦帝国的八道河城……很显然,联邦帝国的环卫处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手段要远比街道司强。

    特勤队的暗线发现,有两三个身穿青色衣服的街道司的人员经常与大元吊唁团的奴仆有或多或少的联络,他们时常快速低语几句,或是交接什么东西!

    而且,他们经常去一处小小的茶馆里呆上一段时间!

    这就有问题了……街道司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迎接贵人来往。

    新汴京城地区风沙大,道路灰尘多,时常需要清扫,每逢有贵人车来车往,都要由街道司提前洒水或是修补、平整、加固道路或桥梁。

    若是大元吊唁团的人借用了街道司的条件,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特勤队赶紧把相关的情报告诉了大宋的机速房、安抚司和火器营情报部,而且还附上了相关的照片。

    特勤队的照相机是第二代新产品,远比第一代的木匣式形状小巧,而且底片曝光速度快,更清楚。

    这份情报让大宋的几大情报机关脸红了……不知不觉中竟然让鞑靼强盗的间谍渗透到新汴京城里了,甚至和街道司里的小官员都勾搭上了!

    这是要人命的事情……

    接下来,联邦帝国的特勤队队员笑呵呵地看着大宋情报机关联手扫清那些在照片上出现过的人员,并以某顾客吃坏了肚子为借口将那个小茶馆关闭了不说,还将老板与店员统统抓了起来……大宋从来注重食品安全的。

    特勤队的人长长舒了一口气,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死盯着那些所谓的奴仆就行。

    整个吊唁活动隆重而庄严,各国派出吊唁团的行为更加表现出大宋帝国的大国风范。

    当然,不是体系里的人根本不知道活动背后各种搏杀。

    大宋情报机关不敢拿大元吊唁团的奴仆们如何,但是,对贪图钱钞甘心为鞑靼强盗服务的人坚决打击!

    在某个黑房子里发出阵阵的惨叫声,大宋的军队战斗力也许不算行,但是情部机关的人下死手的能力超群,那些人果然都招供了。

    原来他们大多是从北方南下的汉人,有一代两代以前就来大宋的,有的刚来大宋不久……还好吧,大宋土生土长的人还不算多。

    大元吊唁团先行离开了新汴京,他们装做不知道新汴京城里的变故,那些人他们根本不在乎,以后再收买,还有的是可以为他们效力的。

    他们的主要目标达到了,大宋政府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大元政府要求春季的商贸供应总量再加三成的要求!

    王储真金都没有来的及说出什么暗示或恐吓的话,对方的三司使一口气都答应下来……真金和助手王恂还都有些后悔呢,要是提出加五成是不是也能答应下来?!

    大宋的三司使可不是礼官,是被称为“计相”的人,权力地位只略低于参知政事。

    完全可以代表大宋官家的决定。

    王恂捋着自己的胡子说:“他们抓了我等不少的细作,没有借机发作,这又爽快地答应大汗的新要求,这其中有些……有些过于顺利啊。”

    他们原本还以为会和大宋打打嘴仗,费上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但是现在看来,大宋依然还是怕了我大元。

    王储真金感叹说:

    “真想把整个新汴京城搬回大都!

    听闻这里原本是一个随处可见狼狐的破城,没有几年又繁华起来了……”

    王恂趁机拱手道:“如此看来,以后若是再有破城之战……还是少破坏,少杀人为上……”

    “然也!”

    王储真金用力地点头。

    随意摧毁了城市,只会让那里变成垃圾;随意杀了人,只会留下一地的尸体!

    不如好好保护攻下的城市,让百姓活下来继续生产……那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税收啊。

    大宋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其它几国的吊唁团见了他们的人都主动躲开……想出门还要变换衣服,不敢露出自己的身份,再好的地方都不会让人有留下的心情。

    大元吊唁团离开了新汴京城,他们带着十几辆四轮马车的礼物回归了。

    只有礼官一个人亲自送他们。

    他们的离开没有人在意的……除了特勤队的队员。

    特勤队的队员暗中看他们走出了五十里地后使回去汇报了,他们应该离开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那个吊唁团登上渡过黄河的渡船上时,有二十几个人没有上船,他们借口是要再购买一些物件。

    主管渡口的巡检司没有理会他们,这是经常有的事情。

    黄河的这个渡口每天都有数艘渡船来往,临时要买物件上不了船,很正常的。

    感谢书友澳洲老吴、老江和POLOYELLOW的打赏。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官家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高丽国和日本国的吊唁团一味地同联邦帝国吊唁团亲近,而且他们在新汴京城里感觉特别舒服。

    新汴京城好啊,天下之物应有尽有不说,还没有歧视他们的商铺!

    他们穿的衣服的样式,说的大宋话的口音,只要一进商铺,一开口说话,谁都能听出他们是异乡人……但是,根本没有一个商人会讨厌进来消费的顾客,他们同样能得到热情的服务。

    他们在众多的商铺间偶然还能发现来自自己国家的商铺,那里的商人见到自己国家的官员个个恭敬有加。

    新汴京城同过去的汴京城不太一样了,由于是集中修建,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蕃区……所以,对于外国商人来说,要么自己去城外买地自己建房,要么就在新汴京城内的与他人一样买房居住。

    新汴京城的磁石效应发挥出来了,没有用上五年呢,当年建城的巨大费用基本回来了,而且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周边的小城镇紧跟着开着发展……汴梁河上的客货船只交错航行,如织梭一样日夜不停,其它几条运河仅次于它。

    高丽国和日本国的吊唁团同样从大宋政府那里得到了好处。

    大宋政府现在有了巨大的资本善待那些对他们表示尊敬的蕃国……两国都从大宋的钱行得到了五年期的无息贷款,不过这个贷款是用来打造五桅式海船;他们还得到了大宋政府赏赐的茶引,可以从茶农那里直接采购茶叶,自主去海外经营;无偿得到了大宋政府馈赠的各种书藉、纸张和文具。

    好吧,这是大宋政府行事的风格,不关联邦帝国的事情。

    联邦帝国的王储海军少尉张战生以晚辈的身份拜见了谢老太皇太后。

    老太皇太后已经是九十岁的高龄了,但是还能挺直身子坐在软榻之上……她的身子骨还算可以,眼睛不算太花,耳朵不算太聋。

    海军少尉张战生第一次和这样老的老人交谈,他恭恭敬敬地坐在软榻之前的锦墩之上。

    大宋后宫的建设同样吸取了联邦帝国的特点,同样有了大开的窗户,镶了赛珞璐玻璃。

    上午的阳光直接照射进来,使整个房间金碧辉煌。

    老太皇太后努力打量着张战生,看到他挺拔的坐姿后呵呵笑了,说:“战生,战生,你正逢战时而生啊……但是你怎么才会是一个少尉呢?老身听闻不过是一个无品尉勇……”

    大宋官家赵显在即位前就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他的一个哥哥和弟弟也都有将军的称号,所以在谢老太皇太后看来,就算联邦帝国是一个国名多字的蕃国,但是以王子的身份只得了个无品尉勇的封号……这太那个了。

    她当然不太明白联邦帝国的军制,以为如同大宋一般都是虚设的。

    大宋的武官阶,分成共有三等七级60阶。

    其中最高的横班13个等级,几乎是虚设的,一个官家在位的时代也没有几个人能当上只有少数神一样的存在的如狄青、岳飞、韩世忠等的武官官职。

    所以,大宋的武官品级非常珍贵。

    一个步军指挥,大概指挥近500人,但是率兵武官连品级都没有。

    韩世忠生擒方腊之后才被授予最低的“从九品”。

    狄青在西夏威名赫赫的时候,但是刚开始时也是连品级都没有。

    张战生正想着如何回答这位长者的问话时,大宋官家赵显微笑着说道:“大娘有所不知,这个海军少尉一职都是需要到新兵连集训,还要通过几层考校,方才能得到!”

    此时,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所有的侍者都被叫了出去……他们三个人所谈的内容不容他人所知。

    连秘书郎法善都不得不在后宫门房候旨。

    谢老太皇太后惊异道:“天,狠心的爹娘啊,真让王储殿下去和士卒们一同流汗?!”

    好吧,大宋官家赵显以目视张战生,示意他不要在意。

    张战生轻轻地说:“感恩爹娘的安排,使战生真真懂得了军队……”

    “好好……你是个感恩的娃娃……老身就定下来了,一看你就知道还是一个善良的娃娃……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高丽织女的劳苦而哭的王子实在难得,我家娇儿一定会有福了……”

    张战生的脸上有些发红,他当年在鸭绿江江口地区参加冬令营的事情都能被这位老人家知道,而且怎么就“定”下来了?!

    “呵呵,别担心,你的爹娘会给老身面子的……要不然也不会想到给老身送来珍贵的海狗油、柳精片……那些皮子让后宫的人都欢喜极了……大宋官家会派一名重臣去见你爹娘,一切都不用你操心了。”

    谢老太皇太后说完打了个哈欠,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吧。

    张战生站起,无声地冲着老人敬了个礼。

    他从爹娘那里知道,这个老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大宋官家赵显与他一起退下了。

    等他们出了德惠宫后,大宋官家赵显马上活跃了起来,他拒绝了几个小黄门牵来的四轮轻便马车,执意与张战生一起走出整个后宫。

    完全重新修建的大宋皇宫保持先前的特色,但是也做了一些改进。

    整个宫殿群落之间一水儿是水泥铺路,格外平整……听闻大宋官家赵显经常在皇宫中骑着联邦帝国出产的自行车游荡。

    当然,这不算出奇。

    太多配不起四轮马车的人出行时都是骑着它……还有相当多的官员骑着它上班呢。

    两人就这样慢慢走出后宫,大宋官家赵显让那些小黄门以及侍者远离他们。

    他随手掏出了墨镜戴上,阳光是有些刺眼。

    但是对大宋官家的这种打扮,张战生有些不适应。

    赵显说:“老张别见外,私下里我们就是哥们一样,我希望我们也能有你和老法那样的关系。”

    “……”

    “呵呵,你当我的妹夫吧,我们一起把鞑靼强盗集团干翻!

    走,上我的书房里说话……”

    赵显其实只比张战生和法善大了一岁,其实大家都算是一样的年龄段。

    在大宋官家的书房里,赵显同样把侍者都赶了出去,他与张战生、法善分别在鹿皮软榻上坐好。

    书房里的暖气充足,能有二十几度,赵显先脱了黄色外罩……张战生一看就笑了,他穿的是紫罗兰牌的白色丝棉衬衣!

    赵显示意法善和张战生也脱了吧,书房里只有他们三个年轻人。

    等到脱了后,大家都笑了,原来竟然都是同一品牌的丝棉衬衣。

    赵显说:“今天我们知无不言,不要有君臣之分……”

    法善笑着看了张战生一眼,意思是,看吧,我的官家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PS:感谢书友老江、明月清风的打赏。

第三百八十二章 谈判将要开始了() 
三个人谈了很久,中午一起吃的饭,晚上也一起吃的饭。

    年轻人嘛,话题太多太多了。

    联邦帝国的王储海军少尉张战生回到联邦帝国大使馆的时候,都已经九点多了。

    但是外交大臣侯东方一直在等着他。

    在大宋的皇官里,王储的安全一点没有问题据皇宫里的线人悄悄汇报,只有三个人在书房里交谈和吃饭。

    这一天正好是大宋的休假日,三个人全都利用上了。

    王储细致地向外交大臣侯东方叙述了交谈的主要内容。

    当然,有关寿和公主赵玉娇的一些谈话就没有必要再提。

    侯东方认真地听着张战生的叙述,时不时插话询问几句他们的谈话要完全向国王汇报的,所以不得不尽量详细。

    侯东方问道:“他说很赞同流求大宪章?他的理由是什么?”

    张战生说:“他说铸鼎以示天下,众生皆安也我补充说,大宪章是对所有人的保护他说只有联邦帝国那样强大的军力才是真正的保护。”

    侯东方笑了笑了,示意张战生继续讲下去。

    大宋官家再三再四表达了双方联合作战的必要性,认为鞑靼强盗集团所信奉的精神与大宋、联邦帝国的商业精神皆然不同,是双方共同的死敌

    大宋官家开出的条件是:

    双方同盟作战,待驱赶走鞑靼强盗之后,东部地区,大宋只取回幽云十六州,从此后双方便以之为界线,东部的其它地方任由联邦帝国所有;北部地区,大宋只求河套一地;西部地区,只求西夏故地。

    完成这些要求后,大宋也将开始正式立宪,将把宋太祖留下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祖训刻于石碑之上,让礼兵把守。

    侯东方笑了,说:“他们的要求越来越详细了,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主意还有什么条件?”

    张战生如实说:“他说其它待由联邦帝国提出金银财宝钱钞,丝绢玉器美人皆可说出数字。”

    “哈哈,他内心还是把我们当成鞑靼强盗了”

    张战生正色地说:

    “我认为没有。他多少次说想要亲自来八道河看看,只看照片看不真切,而且他对我们的火车极为向往,盼着我们修完串联西岸十座城的铁路后,能帮助他们修建从新汴京地区到杭州地区的铁路。

    我不认为他把我们当成鞑靼强盗。”

    侯东方没有再说什么,他要把这些话都如实向国王汇报。

    这种合作要求来的太突然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刚刚执政不久,就能提出这样周密的战略布署?

    还知道要模仿流求大宪章?

    但是他似乎又不如张战生明白大宪章的真实用处

    当然,他知道他的几大主家还会提出很多条件,但是,这就不是他这个外交大臣能够决定的了。

    所有的资料,他都发报给流求本岛了,然后耐心等待回信。

    过了不到十天,流求本岛送来了联邦帝国的条件。

    外交大臣侯东方把那些条件交给了王储张战生,说:“战生,看看这些条件”

    张战生接过来看了看,知道这是一份包含了经济和政治在内的一揽子计划,反而在未来的领土问题上默认了大宋的要求。

    联邦帝国与大宋没有领土纠纷,或者说暂时根本没有把领土看成重点问题。

    侯东方正等着张战生的看法呢。

    张战生看了看说:“那最后一条要大宋明确大宋宪章的内容,这是要他们学习我们吗?”

    侯东方认真地说:“国王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只希望他们能写出有章可循的条例”

    “我们是不是管的太宽?不能滥印纸钞,也不能任意搞垄断,我知道这些和商贸交往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已经提出要遵循祖训了”

    侯东方在心里叹了口气,王储还是太年轻了。

    没有细节的条例,祖训可以任意解释的他从事外交这么多年,主要就是和大宋打交道。

    他自从和主家们学习了小学逻辑之后,发现大宋所遵循的很多理念都是充满了矛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饱暖思**!”

    说说看,饱暖之后是好是坏?!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忠臣不事二主!”

    说说看,到底是要忠诚还是要选择?!

    所以说,仅仅一句祖训是无法让人明确他们的底线在哪里。

    大宋与联邦帝国确实是两个国家,但是,由于商贸关系极为紧密,各种事务状态的传导性极强虽然不能明说,但事实上是,几乎不存在“内政”一说。

    当然,从王储的经历看,他暂时还想不到这样远。

    如果仅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那句祖训,它确实也能表达一定的意愿。

    侯东方转了一个话题,说:“国王很快会派出谈判团来谈判,最后需要你代替国王签字明确”

    张战生的眼睛亮亮的,说:“是!我明白这份盟约的重要性!!”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王储张战生已经招募了近百个大宋科举零分作文的考生,他派出使者亲自登门招募,这远比在报纸在刊登广而告之的效果好多了。

    许多零分考生的生活落魄,而且四处遍招白眼,当他们见到联邦帝国王储的使者带着王储的亲笔信亲自登门聘请,而且当场拿出相当数目的路费出来,大多数的人都欣然答应。

    自己的名字能被一个王储知道,已经让他们感动了,何况还能得到不菲的路费呢?!

    科举零分考生自己也明白,他们在大宋的境内基本没有前途了

    这个期间,吕氏军事集团的主管吕文焕以私人的名义邀请王储去襄樊地区游玩。

    但是被外交大臣侯东方替他婉言谢绝了眼下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情况,如果再让王储特意去襄樊地区游访,在这个微妙的局面下,是授人以柄的行为。

    尽管吕文焕与联邦帝国的国王及外交大臣私人关系仍然极好,但是这只能是私人关系。

    过来几天,联邦帝国果然派来了谈判团。

    谈判团的成员分别是:财政大臣古剑山、陆军大臣鲍威、教育大臣杨友行、海关及商务大臣郭子仁、农业大臣封争及他们的随员。

    ps:感谢书友不坑不成活、原来一直是个笑话和江陵、澳洲老吴打赏。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场艰难的谈判() 
在新汴京城里的汴水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