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半大小子被那镰刀吓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锋利的武器见那个士兵举着镰刀挥来挥去的说话,便听从了他的安排。

    干了大约一个小时吧,感觉够水豚们吃一顿了,那个士兵塞给了那个小子几块硬糖,然后让他走了。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有个土著女人领着那个半大小子在营地外跳着脚大喊大叫。

    所有人都闹愣了连印加辅兵都听不懂她在叫唤什么。

    那些土著和印加人形像酷似,但是语言和风俗相差太大了。

    负责喂养水豚的士兵说了昨天的事情。

    辛大少校无语了,天底下还有这样不讲理的女人嘛?

    你孩子偷我们的铁丝,我们用劳动惩罚他有何错误?!

    当然,他还看到了那个孩子的胳膊上有芦苇叶割破的细细的疤痕。

    这算啥啊,夏天光着膀子在玉米地里除草时,谁身上没有被玉米叶子划伤的啊?!

    那比芦苇划的可重多了!

    好吧,辛大少校让人拿了半斤海盐把那个悍妇打发走了他当时想息事宁人,不愿意和一个悍妇打交道。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半斤海盐引发了巨大的变化

    ps:感谢书友不坑不成活的打赏。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丛林文化的至理名言() 
潘帕斯草原距离大海极近,而这里的土著却只是吃一种土盐。

    他们上次用来交换得到的棉布和海盐都被收入到酋长的羊皮帐篷里,没有拿出来给大家用。

    这里的土著仍是走婚制,孩子们是大家的,他们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他们的母亲其实也不知道。

    整个部落中,除了酋长之外,谁都没有私人财产。

    那个悍妇确实是因为心疼儿子的胳膊被芦苇划伤而大骂帝国的军队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会赔给一袋子海盐。

    她当时尝了一下,马上就乐了肯定要比土盐好嘛。

    在回去的路上,那个悍妇悄悄对她的儿子说,这袋盐我们自己留下来,不要交给酋长,千万别说出去。

    他的儿子也不傻,当然也不愿意奉献了那几块硬糖,他只和他的母亲分食了。

    等回到部落藏好盐后,母子两个开始沟通了,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就抱一会儿草就能得到这样多的好东西,那么,明天,她的儿子还要去抱草!

    两个人含着从来没有尝到过的糖块做出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

    结果他又去找那个负责喂养水豚的士兵了,做了要糖和抱草的动作。

    好吧,那个士兵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两个人用了复杂的办法,花费了十分钟才签订了一份口头上的“劳动合同”。

    半大小子如果能连割带投放芦苇的话,一个小时得两块糖。

    如果能一天投放两次,那么就能得到五块糖。

    真难为他们了,两个语言和习惯根本不同的人真的能沟通明白了。

    那个半大小子还知道再要一袋盐结果被拒绝了,一天干两个小时的活,就想要半斤盐,你当你是在银矿区啊

    那个半大小子跟着那个士兵学会了用镰刀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他用每天得到的五块糖和部落里的其他人交换自己想要东西,无往而不利。

    最后,他到底被其他孩子发现了秘密十几个半大小子也要来军营里劳动换糖块。

    辛大少校惊喜的发现,原来改他们的主要力量在那些少年们身上啊!

    想要糖块?

    好说,好说那都是配给物,没有几个成年人喜欢吃的,收集起来让少年们开始劳动吧。

    他们带的种猪、种羊和种马以及种牛都是圈养的,需要有专人去割草喂养他们当然还带了必要的粮食饲料,但是仍然离不开青草。

    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极其烦人的轻体力活,正好适合那些半大小子们干呢。

    为了激发他们的劳动荣誉感,辛大少校时不常还会拿出几个水果罐头给他们一起吃。

    后来,还在中午时给他们留了饭菜,教他们学会了使用筷子和勺子。

    再后来,还让他们往部落里带海鱼教会他们如保烤鱼那些海鱼都是陆军在河口的附近随便打捞的。

    印加人能学会吃海鱼,就不信他们学不会!

    辛大少校心里当然有数了,再过一个月半个月的,第二批支援的物资就会送到,这是江陵中校答应的。

    再说了,说不好帝国海军的跨洋船队也会来

    但是在帝国海军到来的那一天,那些孩子们竟然是慌慌张张地跑来了,说是他们的部落来了敌人,他们要杀人啊。

    孩子们毕竟学习快,相处的这些天来,他们能简单地学会一些大宋话。

    难道还要去帮助那些土著打架不成?!

    但是,辛大少校冷静地想了想,这一批土著归化他们不容易,小孩子们已经被征服了,现在马上就要到了成年人的层次需要救他们。

    他当时就让电报员给马场里的骑兵们发了电报骑兵的马场远在十公里外的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那里的环境远比布衣河的河岸好,远离其它牲畜,不会让马得病。

    战马在这个时候远比其它牲畜更重要。

    骑兵班里的人很快得到了命令,他们快速备好战马,背上了步枪,开始向着土著的部落飞奔。

    辛大少校然后又派出一个排的步兵也前去看看看看的意思是,最好威慑一下双方,以自己的军事实力制止战争。

    这样好的大草原,能盛产无数的财富,你们贫穷是因为你们没有文明现在我们带来了文明,过去那种你死我活的斗争可以停止了。

    但是,当步兵们到达了战场时,骑兵们正在那里洋洋得意地等着他们。

    骑兵班的班长得意地说:“我们只增加了一点点马速,只放了两枪只有三个骑兵抽出了马刀晃了晃,对方就全跑光了嘿嘿。”

    好吧,骑兵牛逼

    事实上,对方是一个大部落,青壮人口是这个部落的三倍有余,从常理来看,对方是吃定他们了弱小和落后一定会挨打,这本来就是丛林文化的至理名言嘛它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如果自己强大而崛起了,就是要打别人了。

    但是,真正强大的帝国陆军破坏了大草原上的丛林规矩弱小和落后的部落得到了保护强大的部落落荒而逃。

    这个草原上的丛林文化也许从现在开始,慢慢会消失。

    这个部落的酋长和长老们阴沉着脸,他们差一点就被团灭了,他们和整个部落的人都开始围着骑兵们转圈,口中还念念有词骑兵们和步兵们当时都不明白,那个部落从那时起,又有了一个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新神。

    那就是马神他娘的,明明是我们救的你们,你们却认为是战马救的!

    好吧,战士们在后来很长的时间内也不稀得和他们理论正好呢,他们越来越热衷于牧马了,还真学了一些牧马的技术!

    这些当然是后话了。

    周同中校明白了他的船队为什么会收到了土著攻击之类的信息他听到辛大少校放跑了那些进攻者后,有点不理解,说:

    “为什么要放跑他们?他们是强盗啊多好的劳力们,可惜了。”

    辛大少校摇头说:“第一,他们不是强盗,并没有来抢我们第二,他们连使用铁锹都不会,一下子都抓来,我们养不起一切都慢慢来吧。”

第三百四十章 不远处有个海狗岛() 
这场欢迎宴会结束后,辛大少校已经完全醉了,他带着满脸的笑意,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直接被两个手下人抱走了。

    他们喝的不过三十度的白酒,这能喝醉了,周同中校知道他是真累坏了。

    军营里的房间还有多余的,周同中校他们一批人上了岸,另一批人仍然留在船舰上。

    周同中校在这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沿着布衣河边走了走。

    他听着布衣河岸边上芦苇丛中的青蛙发生欢快地叫声,感受着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军营带来的那一份安然与静谧。

    无论什么时候,从一片空白发展起来都是极其艰难啊貌似他们还可以做的更好,但是,那只是旁观者的想法。

    周同中校认为就算是自己来这里开发,都不一定有辛大少校做的更好。

    他们不仅是陆军中的海上英雄,还是传大的建设者!

    这一夜周同中校睡得极香,一点梦也没有做。

    第二天,周同中校让他带的海军照相师给大家照相留念。

    得知这些照片要送到军部里入档,许多人都紧张起来他们穿上最干净的军服,还互相认真整理了一下军仪。

    周同中校先与辛大少校先合影留念。

    辛大少校明显有些紧张,他绷着被晒黑的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倒是显得周同中校皮肤白皙面相年轻一些。

    其实辛大少校比他还小两岁。

    接着是两方面的军官集体留影同样的,海军人员就是比陆军要年轻。

    再接着是战士们留影连印加辅兵们也拍了照片那些辅兵的脸上仍然有惊恐的样子,他们总以为那个箱子会把他们的灵魂收走,然后印在纸上。

    要不是帝国军人都先拍了,他们才不敢拍呢。

    辛大少校还故意让那些土著们的半大小子也拍了照片他们反而一点也不怕,冲着箱式照相机笑嘻嘻地嚼着块糖。

    接下来是繁重的下摆工作。

    周同中校没有让陆军的兄弟搭手,他们安排自己人通过三桅式海船,再加上用驳运舟,一点点把一直停在河口海域的五桅式运输舰上的属于这里的物资下摆到岸上。

    这足足花了他们十天时间!

    他们海军早已经把布衣河的下游与中游的水文情况都测量了出来可惜的是,这个前进军营的位置,无法让五桅式战舰直接停靠。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像南开地区的天赐海港那样,有天然的港口。

    所以,他们的驳运过程相当费时费力。

    辛大少校抚摸着那些大小几乎一样的板条式集装箱,就像是摸着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种两米高,两点五米宽,五米长的板条式集装箱让物资的装运节省了很多事……要不然,两条五桅式海军运输舰上的属于他们的物资二十天也下摆不完。

    其它的帝国海军的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帮助陆军兄弟们扩建了农田,还多多捕捞了鱼获……当地土著的妇女虽然刚刚学会处理和晾晒鱼获,但是,她们可是土著人中最早接受了吃食海鱼的习惯。

    其实是所有人都忙乱起来,只有一些土著中的长者在远处旁观临时码头上的卸货。

    我的河神啊,那些人用比帐篷还大的房子来装东西,他们是从大海深处来的吧?!

    他们的酋长和长老们已经决定了,搬到离那些人再近一点儿地方住!

    辛大少校没有功夫理会他们的想法,只要不碍事,他们干什么都行。

    辛大少校得到了大批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他挠着头说:

    “老周啊,这些足够近万人用的了……我这里没有啥能让你带走的。”

    周同中校感叹地说:“要不是我还要去西海岸,所有的物资都给你也不为过,你这里可比南开地区凄凉多了。”

    “是啊,听说你们那里发展得极快,扬言要和山东地区比一比……我这里可比不上!”

    周同中校安慰他道:“也不用担心……整个环球航线只要建立起来,你还怕没有人来?!”

    “呵呵,要是有人来我这里办农场和牧场,我会向上面建议十年之内不收税,还送他们每人一个印加小妾!”

    两人嘿嘿笑了起来,这当然是开玩笑了。

    周同中校接到的命令是在南殷地之洲西海岸的银矿区开建小型海军基地……虽然这里的水文条件也不错,但是目前看来,真的没有必要建。

    但是周同中校带了一批码头专用的水泥构件,可以修建一个半永久式的河岸码头,可以直接让三桅式海船停靠。

    陆军兄弟原来修的码头仍然保留着,供小河船使用。

    周同中校在这里将近停留了两个月,终于到了重新启航的时间了。

    他们乘坐三桅式海船离开时,所有的人,包括土著人都在岸边目送他们。

    这一次分别,还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再次相遇。

    周同中校结合着辛大少校的海况报告,略微估算了一下,整条环球航线走一圈,估计要整整两年!

    如果沿途商贸再补给的话,那可能三年都不止。

    但是这时间还真不算太长……如果传说出的大铁甲船真的能造出来的话,又快又大的海船也许会再一次把时间缩短吧?

    南开海军基地尽管远离流求本岛几万里,但是有关流求造船厂正在关门建大铁甲船的说法也能传播到那……两个地方的船队已经来往好几个来回了。

    周同中校的船队一路南下,他们没有加快速度,仍然认真地测量着各种数据。

    二十天左右,他们根据辛大少校给他们的坐标,找到了老麦海峡。

    但是在没有进去前,他听到桅杆上的观察哨喊道:“西北六十度处,有一个海狗岛……天神啊,上面全是海狗!”

    海狗是个好东西,它的皮值钱,它的肾更值钱!

    周同中校看看时间,想到他们有时间给周边环境做个简略的调查………至少证明这里还是有一定的商业用处嘛。

    此处果然是西风狂吹,天气阴冷!

    没有利益的吸引,恐怕没有人愿意来这里。

    周同中校派出那条三桅式海船前去测量一下海狗岛……结果,好多人手里拎着棒子也要前去。

    他们当年在南开地区便有了捕杀海狗的经验。

    好吧,可以报名参加测量,但是必须都穿上救生服!

    十几条冲锋舟载着上百个身穿红黄色的巴沙木式救生服在风浪中向着海狗岛扑去。

    陆军们描述的风浪在海军看来,只不过是常态……六七级海风,三四米海浪,真是稀松平常。

    那个岛上,从来没有见过人的海狗们要倒霉了。

    ps:感谢书友辛大大可的打赏。

第三百四十一章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一共剥下了两千多张的海狗皮,弄到了上百吨的海狗肉,以及十几吨的海狗油与成吨的海狗鞭……这里的海狗的质量明显比南开地区要好。

    海狗其实浑身都是宝,海狗鞭、海狗油、海豹皮革、海豹皮草等等,甚至南开地区的大厨子都搞出了红烧海豹鳍、手撕海豹肉等大菜。

    南开地区许多的名医认为,海狗油有明目润肺的功能。

    上了海狗岛的水兵们开始了一场杀戮。

    海狗不能用枪打,白白浪费子弹不说,还破坏了皮毛。

    海狗皮毛制成的衣帽大受山东地区的陆海军的喜欢,尤其是受驻鸭绿江自由贸易区的帝国海军的欢迎!

    穿上它们,根本不畏惧冬天凛冽的寒风!

    周同中校断定,不久后,帝国军部肯定会推出用海狗皮草制成的条季军服………不如就由自己先提供一批给军部吧。

    只能用铁棍和木棒敲击海狗的头盖骨,等打昏后,再用刀割破它们的动脉,省得在剥皮时活过来。

    海狗岛上的海狗太多大多了,几乎都无从下脚。

    这让水兵们有了充足的选择空间,成熟和老的不要,专挑半大的和几个月的打击。

    半大的肉质好,皮子不软不硬,厚薄正好。

    几个月的则柔软至极,可以做上几幅上好的皮气套,如果数量足够多,陆军和海军的兄弟们冬天就不会皴手了。

    海狗们一定是头一次见到人,它们没有一个显示出害怕的样子,反而是不理不睬,很高傲的样子………它们真以为这个岛是它们的了。

    很快岛上就响起了一片闷声的敲击声,被敲中的海狗没有发出惨叫,就立仆。

    再接下来,岛上的血水就开始向着海里流动了………周同中校收起了望远镜。

    这里是真够阴冷的,血水还鲨鱼都吸引不来。

    整整忙碌了三天,他们离开了……海狗岛上的地方似乎宽松了些。

    接下来,他们平安之极地穿过了老麦海峡,太平洋的天气明显要比那里好多了。

    在接下来的航程中,一切都是简单之极。

    他们先在铜矿区的码头停告了一下,送了他们一些海狗肉……那里的人猛然看到挂着联邦帝国国旗五桅式军舰时,个个欢呼雀跃,真有一种看到了亲人的样子。

    这是来自南开地区的军舰!

    说不定以后我们也可以去那里啦!

    连印加劳力们都跟着高兴,太阳神的使者真是越来越多啊……

    他们停靠了三天,还帮助搭载了一批送往硝矿区的玉米面和小麦面,以及一些煤炭。

    周同中校明白,这里还是缺少能沿海岸前行的运输类帆船。

    铜矿区现在已经完全是一个镇子了,大约有三五万人的样子,印加劳力的人数占了七成。

    周同中校还看见了不少黑人劳工,那些都是澳洲地区运送来的。

    联邦帝国的人不足三千。

    但是这里的主管悄悄对周同中校说:“他们听话极了,我们每一次爆破工作面时,他们都要跪在地上祈祷………王征总督说了,用不上半年,会有一大批高丽国和日本国的劳力送来。

    只要炸开工作面,这里的铜矿石几乎都可以直接用手去捡,可惜捡都捡不过来。”

    铜矿区炼铜厂的高大烟囱足有七个,那代表有七个冶炼车间,真是巨大的炼铜厂。

    但是这里的主管说,再来七十个车间也忙不过来!

    有些铜里含有白银,我们都顾不上再精炼了,直接炼成粗铜送回家……

    周同中校看到远处的储矿场上有五座高达十几丈的铜矿石堆,这里缺的是冶炼工匠啊。

    周同中校问道:“这里还能挖多少人的铜矿?”

    那个主管悄悄说:“我仅仅派人勘探了方圆千里,按照现在的开采和冶炼速度,我估计五百年也开采不完!”

    五百年?!

    周同中校不由得不上心了,这是帝国五百年之内能够使终有产出的宝地啊。

    安全问题可以吗?!

    但是那个主管不在意地说:

    “周中校你放心吧,别说咱这里有一个排的陆军……我们帝国的工人和工匠们还人人都有礈发枪呢。

    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