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啊,村子里剩下的人没有敢质疑他的,有的老人迎面遇见他,还要老老实实地鞠躬。

    利平又得意了,说:“母亲,你听到了吧?你可不想让我们家全被杀吧?”

    是啊,得罪了楢山大神,可能以后要遭殃;得罪了杉田守护,当场就死!

    阿玉笑了。

    但是阿金大哭了起来,你怎么才来呢?!

    我全家就是被这个村子里的人用了私刑!!

    阿玲婆无可奈何地搂过阿金,世道变了,认命吧。

    阿玉说:“家里的粮食够吃了……你们在外,带着那流求………币吧。”

    利平得意地摇摇头,说:“那个管家说了,让我们上船的时候穿破点,最好光脚呢,到时候,流求岛的人都会给我们换成新衣服和鞋。

    我们要去硫磺岛,天知道在哪里,不过肯定不远。

    那纸币比铜钱值钱,千万别被人骗了。”

    骗不了的,全村子的铜钱加一起都没有一千文,基本都是以物换物,骗什么?!

    利平在家里吃了一碗热汽腾腾的荞麦面,在他的强求下,三个女人也都吃上了。

    能让家里所有人都吃上荞麦面,利平感觉自己是天下最骄傲的男人了。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楢山已经被飘舞的雪花遮挡住了,没有了先前的让人感觉神秘而又敬畏的模样。

    雪花看似柔软,但是谁能想到它们还会有自己独特的力量呢。

    流求岛上也有雪,但是那只是在深山的**上才有,不像它对岸的大宋临安城,说有就有了。

    雪中的西湖格外美丽,正是所谓的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

    苏堤白堤上游人如织,让一些高官显贵的四轮马车行走不便。

    法善此时正和他的爹爹御前火器军统领法可同坐一辆车。

    他透过赛璐珞车窗向外面看,说:“爹爹啊,咱们大宋怎么没有巡警呢?那种骑着高头大马的骑警多威猛啊……若是有他们指挥,道路哪里会这样挤?!”

    法可统领无奈地说:“正在筹办……”

    为了巡警司归哪里管,那些大臣们已经争论了三个月了!

    法善过完冬令营后便直接回到了临安,他等着三月开学后再去上学。

    当《流求时报》上宣扬张岛主建立了大商联邦帝国时,整个大宋的官员都在发笑。

    原因很简单,只有那些小小的地方才会把自己的国名冠上大字,再说了,立国哪个不叫单字而叫那么长的一串?

    分明是化外商人胡乱所为,惹人发笑。

    后来刊登出的地图更让他们私下里笑成一团,哎呀呀,东一块西一块的,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呢?!

    西湖之滨,贾平章贾老狗的庄园里,他就拿着放大镜边看《流求时报》边笑。

    《大宪章》类似于约法三章?里面全是简陋之极的白话!

    贾老狗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新奇东西,都是一些常识。

    他又看了看所谓的帝国版图,都是一些海岛,不过指向西方……这倒是一条极好的商路。

    他就此事心里开始算计了,决定适当给那个自封的国王一点好处。

    从小处说,对我大宋的商贸有极大的用处。

    从大处说,他埋伏在山东东路的那些大军是不是该动一动了?鞑靼强盗还在大都那里养精蓄锐呢,听细作报告,他们正重新和其它汗国在勾搭,使者来往频繁!

    流求大军打赢了最好,我大宋借势而上,可一举收复北地,弄回幽云十六州都不好说。

    流求大军与鞑靼强盗打成胶着也可以,我大宋可以见机行事,游刃有余。

    他们被打败了的话,也至少让鞑靼强盗伤了元气,大宋可以有余力制敌!

    关键是那个姓张的也是个狡猾的家伙,这么多年了,他就不出手!

    高丽使者曾来告状说,流求军队不让他们过了鸭绿江去扰敌,说那片黑土地将来也是流求岛的……

    贾老狗当时都气乐了,太年轻,太幼稚了!

    让高丽**队过江啊,让他们牵扯鞑靼强盗啊,我们这两面不就减低压力了?!

    黑土地有个屁用?!

    那苦寒之地要它做甚?!

    但是贾老狗转念一想,这怕是高丽国的挑拨离间之计……这个小国本来也不是个好东西,谁有刀谁有粮他听谁的。

    与流求相比,还是流求可靠一些。

    贾老狗随后写了一封密信着人送去,一是指出来,只要什么大商联邦帝国来我大宋朝贡,他将在回奉上给个惊喜,绝不似那些麻逸国、渤泥国、三佛齐国和蒲甘国、占城国那样,绝对按最惠国给待遇……就是这个意思吧。

    接着他开始试探着谈及所谓的黑土地,还慷他人之慨说是将来平灭了鞑靼强盗集团后,那黑土地都将属于大帝联邦帝国云云。

    那封信写了一大堆,但是张国安国王在信里就看到了三个字:你快打!

    这真是把他当成孩子来耍了。

    Ps:感谢书友SHIYU的打赏

第八十三章 两种父子深谈() 
    贾老狗眼界高,他看到的都是国家大事,民族未来,大宋的江山之类的。

    张国安国王则不然,他的眼睛盯着的是从大宋民间跑到自己这一面的人口有多少。

    冬季从来都是移民高潮,特别是现在。

    高产的粮食品种,加上适当的新式种田和畜力以及锅驼机机井技术,生生将粮价打了下来,好处是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费用,坏处是让一批小自耕农破产了。

    对于这个结果,张国安国王早有准备。

    这一点,从他暗中安排的,专门让一些擅长言谈的人不停地去农村招募劳力就能看出来。

    每十天,他都会得到一份报告,那上面记录了通过八道河港进到流求岛的人数,或者转到婆罗洲,澳洲的人数。

    他高兴的发现,那数字在持续增长。

    流求岛上建立了大商联邦帝国,对于这里公民来说是大事情,但是对于大宋的民间来说,则影响力小很多。

    还有人以为张国安国王的宣传画是新式年画呢。

    澳洲西部有黄金,还有人发现了金山,这一些都如实在《流求时报》上刊登了出来,这已经吸引了大量敢于冒险的老百姓……但是,大宋还有广阔的内陆,还有一些边远的山区,那里的人们也许仍有大量的人不知道流求岛,也从不看《流求时报》,根本不知道张国安国王是何许人也。

    所以,必须要深入大宋内陆,眼睛向下,与大宋的民众打成一团。

    张国安国王经常告诉自己的儿子张战生,人是一切自然力量的总和……这意味着,只要科技能力能达到,你所看到的一切自然力量,人都能实现。

    王子张战生虽然还年纪尚小,但是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八道河地区人很多,鸭绿江江口地区人很少,所以八道河才会更繁华吧?”

    这个回答不尽完美,但是也说出了一些城市化的优点: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能够迅速繁荣起来。

    张国安国王先伸出一根手指强调说:“还要有一套尽量合乎常识的法规,而且要人人遵守,连我们自己都要遵守!”

    王子张战生非常明白,说:“是的,爹爹!我们的交通法规定马车靠右行走,我若是骑马偏要靠左……我会被撞到的!”

    “哈哈哈!”张国安国王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说,“是的,你发现了遵守法规其实是保护你自己吗?!

    小人会跟你总谈道德或奉献什么的,只有智者才会和你强调法规或契约……当所有人都学会遵守法规了,那道德自然就有了,无需你空谈。”

    张国安国王伸出第二根手指强调说:“总有人不想遵守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的实力来保证了……军事实力的后面是工业和农业发展,不是随便买几杆枪几门炮的事情!

    那个忽必烈天天在大都攒火枪火炮,可是那有什么用?

    只要大宋真心与我们配合,三个月内,我们会让他们四处狂逃!”

    王子张战生忽然问道:“大宋为什么不配合?!”

    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张国安国王不想用你还小不能马上明白的话来敷衍自己的儿子。

    张国安国王整理了一下思路,说:

    “大宋政府里有文臣呢分成两大派别,一大派是极端保守派,他们认为眼下很好,可以用物资换来土地,还可以换来和平。

    当初的‘澶渊之盟’就是生动的例子,不也是把辽国拖死了吗!

    另一大派是计谋派,他们总想搞些计谋让别人去替他们做战,他们要从中或者隔岸观火,或者顺手牵羊,或者上房抽梯……总之,不搞出点计谋来,绝对不行!

    这一大派的后人会动不动就会是这个阴谋,那个阴谋……他们会不停地把阴谋挂在嘴上的。

    大宋的武将呢,也有两大派别,一种是闷声发大财派,一种是激进派。

    闷声发大财派借着战争的局势发自己家族的财,他们不喜欢战争,也不喜欢和平,最好是眼下这样,有战争之名而无其实。

    激进派想北征,但是他们人微言轻,基本只能喊口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大背景,文臣们又集体不让武将们通过军事得到更高的战功;同时,杨老太后垂帘听政,她不求别的,只求维持住现状,一团和气就行了……”

    王子张战生认真的听着,但是真糊涂了。

    他小声问道:“那么爹爹,你说哪一方是好人,哪一方是坏人吧。”

    张国安国王喝了一口咖啡,这是来自于文来河地区的咖啡,味道还可以吧。

    反正他在那面的世界也没有喝过极品咖啡。

    他严肃地说:“记住,面对争论时,永远要对事不对人……要分析对方的建议问题,不要转到分析对方的人品问题,那是一种邪恶的逻辑!

    如果这样做,你身边的人永远和你的言论是一致的,然后笑着把你送沟里,你还觉得自己总是伟大和正确的!”

    “……”

    张国安国王换了轻松的神情,说:“大宋的那些派别都是一心为大宋,尽管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我们的钱行里存钱,把他们的孩子和家属送到我们这里来……至少没有送到鞑靼强盗集团那里吧?

    他们的分歧主要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再加上个人的能力问题,这才让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真的,孩子,这里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在临安城,御前火器军统领法可的家里,父子二人也正在交谈。

    法善有寒假,也有冬令营,但是大宋官家赵显没有这些。

    大宋官家赵显有专职和兼职的名牌教师,那都是号称天下最有学问的人。

    他除了上朝当大宋官家外,下朝还要听课,还要认真听,要不那些名牌教师真会生气的。

    当然,他也不是最命苦的人,陪他的还有其它赵氏皇族子弟。

    在贾老狗的搓和下,刚回来不久的法善倒霉了,他还没找齐当年的玩伴呢,被责令成了官家的陪读!

    法善想哭!

    他的爹爹瞪眼说道:“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别人求还求不来呢!”

    御前火器军统领法可是贾老狗的嫡系力量,从他们联手与宋度宗的配合就可以看出来。

    可是还有下一代啊,御前火器军统领法可对贾平章的眼光简直佩服透透的了。

    御前火器军统领法可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他未雨绸缪道:

    “如果你在官家身边学习时,再像和张岛主的儿子那样打仗,争吵,我会亲手扒下你的皮!”

    “如果你在帝师面前敢卖弄你那一点点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我会用皮鞭抽死你!”

    “如果你在皇宫里乱窜,我会……”

    法善扬起了脸,这时已经是满脸的眼泪,他说:“爹爹,我到底是不是你的亲儿子?!”

    Ps:又是三更啊!

第八十四章 孔家的那些事情() 
    法善做了大宋官家赵显的陪读后才知道在流求小学里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流求小学里有有趣的化学、物理实验,可爱的体育课……就连枯燥的数学和逻辑课都比那些老头子摇头摆尾地讲解经史典集好听!

    在皇家讲堂里,那些帝师们先讲经,然后讲史……就不讲现在!

    不过还好,经史之间有一刻钟的休息时间。

    法善很快成了赵家儿童的偶像,因为他会上房上树,还会开枪滑雪!

    对赵家儿童们来说,课间十五分钟听法善讲话绝对比听帝师讲课还重要。

    法善也不是一个客气的人,他一边嚼着赵家儿,嗯,这是流求岛刚出产的,他先前都没有吃过,极好吃。

    一边给他们讲流求岛的各种趣事。

    “从善如流?可是你们知道水为何会流?不不,不是因为有高有低,而是因为有了重力……我们学校旁边就是一座高大的水塔,有十来丈高吧,那上面就装着水,不是用人挑上去的,那样太傻了,是用锅驼抽水机抽上去的,然后在那水塔上装上管子,连到那水房里,到时候,你一打开水笼头,水就出来了,随便用!”

    大宋官家赵显说:“皇宫里没有,可是我想要有!”

    “这是真正的从善如流……”

    法善不喜欢上经史典集的课,也许和流求的教育有关,流求小学就没有专门讲经的课程。

    文天祥对此早有成见,而且当初还和张岛主争论了一翻。

    文天祥说:“人不学经典,如何能识礼知耻明大义?”

    张岛主则说:“我到现在也没看全过《论语》,也不知道《孟子》有多少章,你看我怎么就不能识礼知耻明大义?

    都是一些做人的基本常识,用得着专门去背去学?!

    孝敬父母,对人友爱,尊重师长……我看不出这些要求有必须天天讲的必要,哪里有那么神叨叨的!”

    文天祥怒道:“仁义礼智信,君子立德,立功,立言……经典之著岂只有你所说的那样简单?”

    张岛主不好意思地笑了,说:

    “学校里没教,但是书店里这样的书有的是卖的,谁想看,谁去买呗!”

    “难道历史你也不讲吗?!”

    “这个要学啊,不学怎么能知道古人有多傻,如何不犯他们的错误!

    你再说说看,你所说的经典之著啊,传统文化啊,它们有多复杂……需要我们天天讲,还要科举考试呢?”

    文天祥有些气急败坏了,说:“你先前说我脑子里有三层木马,其它两层是什么?

    你说了我再和你好好谈谈经典之著!”

    张岛主摇摇头说:“我要想看,我就去书店里买那本书看,反正这里出版自由,用不着别人讲了。”

    文天祥恍忽了一下,问道:“还有出版不自由的地方?”

    “以后不会有了……”

    但是文天祥不甘心呢,所以他利用讲《三字经》的机会大讲特讲经典,还主动招来他在大宋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帮忙……这就是先前他要求多上课的原因。

    张岛主不管他,反正课时就那些,而且考试也不考,随他努力了。

    文天祥最后痛苦地发现,张岛主的儿子也是一个不读《论语》,不知《孟子》的家伙……但是发现那孩子为人处事倒也正常,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自从张岛主建国后,他一跃成为了国王,可是仍然如先前一样工作。

    有时候还接见一些公民,倾听他们的诉求。

    当然,最多的是阅读他们的来信。

    现在,大商联邦帝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邮政体系,一封信只要贴上一定面值的邮票,投入指定的邮筒里,就可以安全准确地寄到万里之外开罗地区的某个商铺。

    所以,他每天都会接到许多公民来信,一开始时有一个秘书帮助处理,后来是三个,再后来是十个。

    他的秘书们负责捡一些重要内容的信件给他看,然后按照他的意思回信……一些阿猫阿狗无聊的信,秘书们就直接处理了。

    这一天,他的一个秘书给他了一封长信,说是山东孔家来信。

    那信上一面是恭贺建国的事情,另一面暗示,他们想要张国安国王的册封之类的……总之吧,大概意思是山东孔家店全体同仁在新春前夕,想要集体为大商联邦帝国服务!

    他勉强看完后,随手丢到一边,对那个目瞪口呆的秘书说:“你回信告诉他们,帝国公民,人人都要遵守法规,没有这个圣人那个圣人的。”

    山东曲阜的孔家终于露头了……事实上,他们露不露头,张国安国王以及他的朋友王德发主家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只是把他们当成拥有许多田地的大土豪家族。

    这些年来,山东孔家一直在观察,开始时,他们真不信任什么流求军队,就算他们打了胜仗后也不信任。

    原因很简单,听说他们只是一帮子商人组织的军队,莫明其妙地跑到山东东路来,啥宣告也没有,直接就开干!

    商人如何能知道大义?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所以,就算他们能打了胜仗,确实把大元人马赶出了山东东路,但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帮子人根本都是些不看《论语》的人,想必也不会遵守《论语》上那些奇怪的逻辑推理。

    结果,人家兴也勃焉且久焉,在山东东路占据了许久了……而且确实比大元还在时让百姓生活的好,等到那帮子商人真的建国了,孔家人开始动心。

    早在1233年,鞑靼骑兵攻下金汴都时,金先前册封的衍圣公孔元措被鞑靼强盗集团所得,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又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

    那时的孔元措无子,由其弟孔元的孙子孔浈为嗣。

    孔浈于1251年袭封衍圣公。

    后来,元政权先前所封衍圣公曲阜令孔之全之子孔治率孔氏族人上书大头目蒙哥,言孔浈不修祖祀,且非孔氏之宗,而系孔元的儿子孔之固侧室所生,且生母早已改嫁驱口李氏,孔浈曾随李氏姓李,不可为孔氏宗……这里面还有一堆无法明说的破烂事情。

    1252年大头目蒙哥听了后头疼,便下诏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