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湖制置使吕文焕如同大哥一样听从贾平章的安排,而且他还比他的大哥更会送礼……经常派人送上几十头极品蟋蟀,这让贾平章大喜过望,认为他比吕文德更加明晓是非。
吕文德一生喜欢黄金,甚至送礼也都以黄金为主……逢年过节时,他出手送贾平章的礼敬之物,动不动就献上黄金千两!
黄金是好东西,招人喜欢,但有时候这样也太过招摇了……还是蟋蟀好,贾平章一是极爱此物,二是没有黄金之物那样显眼。
提到土豪出身的吕文德喜欢黄金之物,这个可以从他的随葬品看出来。
据说,不算诰命金牌、金童一对,至于说到金炉、金烛台、金壶、金盆,金大盆、金木鱼等无数了,应足有上万余两。
吕家在营造吕文德的墓地时,还专门去请张国安岛主派人做个什么法阵之类的,以保墓地千年不损。
张国安岛主他们看在多年合作的份上,派人帮助他们专门修建了墓地,还传话说,只要没有专门的工程炸、药,千年之内,无人可破!
这话绝不是吹牛,整个墓地,最薄弱处都是三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凭这个时空的技术水平,想偷偷挖开,那是根本不可能。
王德发主家还送了他们九颗水晶球……这在吕家的眼里简直比黄金还宝贵,他们当然不敢声张,他们听闻过,整个大宋只在官家御库里才有近万枚此物。
由此可知,吕家在流求岛的眼里,地位极高了!
这间接也增加了吕文焕在吕家中的份量……吕文焕对此感谢不尽,他投桃报李,除了黑炭军之外,马上增加了派兵去山东路参加战的数量。
当然,他仍是以遵从大哥的遗愿为理由,偷偷顺着长江向流求岛增派人手,不想让鞑靼强盗集团知道,最好也不让大宋官府知道太多。
那些人手中会有一些他不太想见到的人员,统统送去流求岛,也许是最好的放逐方式。
但是,吕文焕对大哥家的家属极为照顾。
吕文德之妻为程妙静,吕文焕专门为她修建了带花园的别墅,每逢节日,必定登门拜见。
吕文德大哥有五子:吕师宝、吕师夔、吕师孟、吕师说、吕师道,现在他们均在大宋朝廷内任职。
吕文焕对他们善待有加,向贾平章屡次暗示请求关照吕氏子弟,只要政绩可以,这五子定会得到一定的提拔。
吕文德还有一个女儿,其夫为范文虎,是大宋官家极为信任的将领,吕文焕很早之前便与他关系好,两人早有一定的来往。
吕氏集团在吕文德死后能完成权力的顺利交接,而且发展态势一直良好………流求岛的张国安岛主对此非常满意。
他对王德发主家说:“这比历史上,他们吕家撕裂了好啊,我们也不想拆散他们。“
在真实的历史上,吕文德猝死后,吕家在内部为争大哥的位子混成一团,又加上鞑靼强盗集团在外部施加了军事压力……由此造成了吕家大部分投降,一小部分逃之夭夭,消失在历史中。
后来,吕家同刘整一样,成为了鞑靼强盗集团的得力打手。
当然,两个人并不想追究吕家的后历史罪……这个时空,大宋军阀一般还是以宗族为重,再说了,他们确实被逼无奈。
张国安岛主和王德发主家更关心大宋政权的交接。
真实的历史中,大宋官家赵禥几年前就应该死了……现在看,仍是疾病缠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驾崩。
大宋官家赵禥驾崩后,他的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葬会稽永绍陵。
他的继承者是他与全皇后的儿子赵显,那时他不过是三岁的小屁孩子,不得不由谢老太后帮助执政……当然,这一些现在还都没有发生。
张国安岛主感叹道:“如果赵禥能把他的儿子们送到流求岛来学习……那可就太好了。”
安静抿嘴笑了,说:“不可能啊,他们可不是老百姓的孩子。我们能教育了那些金童玉女,已经是意外的收获了。”
提到教育大宋人,张国安岛主颇为自豪,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想到连皇子都要教育了。
流求岛的教育极为功利,只要学了流求岛的书本,要么可以用来考官,要么可以到工厂作坊里当技术员的学徒工,总之,学了就有用处。
流求岛教育所有的课本都是公开发售的,对于平常人来说,他们可以买来自学,也可以进到学校里求教。
先前,张国安岛主他们以操持法阵为名,索要的童男童女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教学。
张国安岛主和安静主家从中挑出聪明、领悟能力强,而且用功的几十个孩子,对他们进行专门培养,甚至比当初的家养小子们还上心。
这些孩子是第二代传人,他们的基本条件明显比第一代强,连古剑山行长和侯东方部长帮助上课时都有些嫉妒……这些小子赶上好时候了,教学条件比他们当时好太多!
学习和理解能力一般的孩子则基本安排他们跟着其它工厂和作坊里的技术员当学徒工……有了基本的教育的学徒工,总比没有的强。
剩下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张国安岛主安排他们当科学法阵的小神棍们。
这个非常容易,只要在服饰和做派上像那么回事情,用一点点的小化学和小物理知识手段来唬弄这个时代的人,一弄一个准儿。
当流求卫队与鞑靼强盗集团的军队在山东地区进行混战时,那些小神棍们在为大宋官家举办的水晶球法阵中大出光彩。
ps:手术的效果似乎不太好,要等到28号重新拍片来确定……真是折磨呢。
第二百八十四章 甜蜜的烦恼()
♂
目前为止,大宋境内的三大主流报纸分别是《大宋时报》、《民声报》和《流求时报》。
这三份不同的报纸,他们的侧重点不同。
《大宋时报》是大宋政府的官方报纸,内容上中规中矩,基本都是朝廷的政事,全然不见任何广而告之,无论多么新奇的商品休想登上报。
大宋政府不差那些钱钞!
《民声报》是民营报纸,那上面除了赞美朝廷外,大多都是些大宋境内的奇闻趣事,广而告之的内容较多。
《流求时报》上基本不提大宋的政事,以报道流求岛内部的事务或是海外异闻为主,那上面的广而告之刊登了很多,基本上可以直接看到流求岛上又出产了什么新鲜商货。
但是,当大宋政府在皇宫内举办了为国,为官家和为民祈福的水晶球法阵时,这则消息则不约而同地成为三大主流报纸头版头条的新闻!
当然,三家报纸的侧重点还是不同。
《大宋时报》侧重报道水晶球法阵场面的端庄宏大:
“九千九百九十九枚水晶球,它们融合了天地的精气,聚在一起同时吸收月亮的光辉,定有改天换地的作用!
近千名童男童女,配合着道佛两家行阵法之人,其势蔚为大观,足以感应上天!
法阵上同时还点以近千盏流求汽灯……整体上流光溢彩,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民声报》则多是从举办法阵之间之后出现的各种祥瑞异像来描写:什么天空出现五彩之云,什么鸡蛋上出现为大宋祈福的图案之类的,甚至还有什么天降异人,唱着祝福大宋的歌谣……整个村子都听到了。
为了祝贺水晶法阵的举办成功,《流求时报》则暂时把自己的卫队在山东地区的战事都排在了后面,以大宋的水晶法阵以先。
那报纸上除了如实记录了法阵的整体境况后,还暗写了流求岛为这场法阵的幕后贡献,表明大宋和流求岛两岸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
杨友行主编《流求时报》的时候,张国安岛主给了他一个不容踏过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对大宋朝廷的任何政事决定说三道四……
张国安岛主当时说:
“像大宋这样的政府,你现在不能去批评他们,当然也可以不用去赞美,不提最好!
他们能让在大宋境内卖我们的报纸,这是一个比什么都难得的机会,我们宁愿赔钱也做了……”
杨友行主编听完后一时无语,他的报纸不能说是一份挣钱的行当,但是从收入上看绝对有剩余,他每个月都有请古剑山行长来算账的……怎么也比《大宋时报》挣钱吧!怎么能想到赔钱的事情呢?!
张国安岛主意味深长地说:“你一定要记住,如果你的文章内会夹私货的话,你的报纸相当于一支流求卫队了……甚至历史都可能记下你的名字!”
杨友行主编笑了,他不求在历史上留名,他那个时候像动物社会一样,追求活在当下……但是夹带私货嘛,这个他可太会了,张国安岛主先前指点过他几次后,他就完全明白了。
春秋笔法嘛,简单的技术要求。
那时,小二和王征不久后也带队回到了流求岛。
他们带回来了新航道,新生意,还有一些奴隶……但是,张国安岛主没有像接待流求海军那对待他们。
两个人也没有在意,毕竟海军船队与商贸船队的特点不同,他们没有渴望得到海军的待遇。
但是,他们两个人大受商人的欢迎,他们是商人们心里的英雄!
这一些足够让他们骄傲的了!
他们两个人一边按照张国安岛主的要求,认真整理《远航见闻录》,一边参加诸多海商的宴请。
很多商人都向他们打听海外商贸的事情,包括所谓的新航线……他们得到过张岛主的嘱咐,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流求岛的未来就是紧紧依靠大宋,远远开辟商路:原料,商品和运输三者全都追求………
但是,这两个人因为年轻,闲不住的,他们还在其他时间里更关心山东地区的战争情况……可是他们被《流求时报》上报道的大宋什么法阵弄得头痛无比,烦死了。
法阵如果有用的话,还用什么派兵去山东地区作战?!天底下还有比自己的主家更会设制法阵的吗?!!
他们两个便去《流求时报》的报社找杨友行,这个家伙现在分不清轻重缓急呢!
只有打败了鞑靼强盗集团,才会真正迎来自己的时代……否则,一切都是耗子给猫攒的,再繁华昌盛的大宋,那都可能会成为鞑靼强盗集团的战利品,再成为攻打流求岛的所有资源!
当他们打到杨友行主编时,那个小子正被小娘子沈千千折磨得欲哭无泪,想想吧,啃狗和娜娜要订婚了,杨友行则没心没肺的该干嘛干嘛!
他手里的钱钞竟然还没有自己多!
然后她揪着杨友行主编的耳朵,让他好好算算将来结婚要花费的一切花销……杨友行主编本来还为小娘子千千回来了而高兴,终于可以不用写信了,终于还可以牵牵手了,有时候看到别人成双结对再逛街,他的心里也发酸,毕竟小娘子越长越水灵了,好看呢。
两人在明媚的月光下,在远远看去如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的煤气路灯下悠然地漫步时,他们如同别人一样可以牵手,或做点有益双方情感交流的事情。
八道河沿着两岸的夜市一直是那样喧闹,似乎非到天亮才会散场。
两人甚至还极喜欢在八道河上泛舟而行……他们当然没有一些花船上的笙歌燕舞,但是那小船上满满的都是两人的郎欢女爱。
但是,他很快领教了小娘子沈千千的另一面。
她经常把手中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整场婚宴加上以后的生活什么的,是一个吓人的数字!
杨友行主编曾经结结巴巴地说:“你我二人已经没有亲人在世,唯有我们的主家算是亲人了……何故会如此花费??”
小娘子沈千千不在意地说:“我们要回临安城办婚事……让小时的玩伴们看看我的奢华!”
炫耀啊,这是存心把结婚当成炫耀!
所有花销的钱钞让杨友行头痛,小娘子还人精似的不告诉她自己攒了多少钱钞,一切都要先花杨友行的积蓄……他的朋友,古剑山行长同情地说:“这数字太大,就算加上我吧,咱们两个人的收入也要攒上五年……你没听我们的主家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啊……我现在再也不羡慕你们两个人了。”
他们的主家说没有说过这话已经不重要了,杨友行主编只能选择忘记这个数字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他见到两个朋友来找自己,正好找了借口要好好陪小二和王征。
他们三个人寻了一处茶坊,找了一间高档雅座,点上了大宋极品茶。
那价钱让杨友行主编心惊肉跳,他的收入可远不及小二和王征两位队长。
他听说了,两个人这一趟回来,挣到了巨大的收益……具体数字,人家没有说,他也不好意思问。
ps:一直卧病在床,更新慢了些……希望大家原谅。
第二百八十五章 杨友行主编的秘密()
♂
杨友行主编和他的两个朋友在茶坊里正快活呢,他知道他两个朋友都远比他有钱钞,借机点上了茶坊里的各种极品茶点。
这时忽然进来了个记者要找他。
那个记者是个中年人,他显然是跑着来的,满头大汗。
他一见到杨主编就欢喜地喊道:“大捷呀,大捷啊,张岛主都亲自来报社找你了!”
喊完这句话,他就在那站着倒气呢,人到中年了,刚才跑急了………
此事重大!
在以前,如果张岛主要亲自找杨友行主编,只要发一封电报,他就乖乖去见张岛主了,哪里用亲自到报社找他?!
此时此刻,别说杨友行主编本人了,其他两个朋友也都马上站了起来。
小二兴奋地说:“定是山东大捷!”
王征高兴地叫道:“必定如此!”
杨主编很冷静,他知道这个中年记者本来就是一个一惊一诈的家伙,说是记者,只不过在报社里做一些稿件校对的工作。
他等着中年记者喘匀了气后,问道:“哪里的大捷?你慢慢说来……”
那个中年记者喘好了气后,说道:“是随军记者让人带回来的捷报!说是在第二场接触战中,击杀骑兵万余人,缴获战马三千多匹!!”
果然是大捷啊……他们三个人匆匆会了账后,甩开了那个中年记者,大步流星地向着流求报社走去,张岛主很难得能亲自到报社。
流求报社是一座三层砖楼……原先在街面上比较显眼,拥有仅次于八道河市政大楼的高度,但是眼下却在众多的三层商铺砖楼中落入寻常了。
流求报社的后面是套着印刷厂的大院子,这个场地规模就比较大了,还没有哪家商铺能比得了。
印刷厂的围墙上都用石灰刷白了,用红油漆写着“流求印刷厂,天下最大最好的印刷厂!”几个大字。
这算是户外的一种广而告之……但是和人家商铺,尤其是比较有名气的商铺比,显得寒酸些了。
小二和王征陪着杨友行主编一路狂走,大家都是年轻人嘛,他们行走的速度都要比上两马四轮、大马车快了,他们可不屑于等四轮、大马车来送他们,那样哪里有走路快活。
两个人刚回到八道河时就被那街面上众多的商家牌子晃花了眼……几年间,凭空多出了这样多花花绿绿的牌子!
他们一路行走,眼睛却扫着街道两旁商铺的广而告之牌子:
陈家彩帛铺、凌家刷牙铺、孔家头巾铺、徐官人幞头铺、钮家腰带铺、张古老胭脂铺、戚百乙颜色铺、三不欺药铺、李官人双行解毒丸、朱家裱褙铺、尹家文字铺、陈妈妈乌梅药铺、戚家犀皮铺、彭家漆器铺、归家花朵铺、周家折揲扇铺、陈家画团扇铺……
他们飞快地行走,眼睛飞快地扫过………最终认定还是那一家胡家功夫针铺的广而告之更加显眼。
那广而告之的牌子上画了一幅白兔捣药的图案,看来那就是店铺的标志了。
下面的几行大红字分外显眼:
“本店收买流求钢厂之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哈哈,说不上是胡镇北他家里开办的……
等快到了流求报社时,王征忽然感叹了,说:“我和小二在外面辛辛苦苦找寻新商路;郭勿语则在外辛辛苦苦维持海上商路安全;鲍威更是在山东地区辛辛苦苦打拼……而这里,一路上却看不见一丝一毫的战意……”
他其实更想说的是,我们人人都在海外劳作,而这里的人却坐享其成………要不然哪里来的这一番繁荣景象?!
在这种大局下面,竟然还有人为了结婚的财礼多少而烦恼,真是的!
小二到现在也没有动春心,根本不喜欢男欢女爱,他还是认为能去更遥远的海外见见世面,才是最幸福的;而王征本人则认为将来能在临安城那样的地方存上些许房子,待出租出去,一世安逸!
所以,刚才喝茶时,王征听到杨主编抱怨小娘子沈千千时,不由得在心中冷笑,大丈夫哪里有为财彩发愁的?若是去海外走走……哼哼,价值千贯的香料也不过几个瓷碗的事情……真没有出息啊。
杨友行主编也许出了话外音,也许没有听出来。
他同样边走边感慨说:“财富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它们来自于海外,来自于大宋,看我们主家的所为,那财富分明就是来自于大自然!
放心吧王征,到时候我必会与你们同样到海外经营,去挣大宋有钱人的钱钞,你们这几年的所得,相当于我报社的十几倍的收益了!”
小二则摇头说:“大不易啊,我们算是幸运了,做了太多充足的准备下,随行的人员伤亡还是将近十之去一………听说其它商船,都有十之去了五六的比例,海上求财太过凶险了!”
他们三个到了杨友行主编的办公室时,张岛主正在那里等他们,办公室的服务人员早就伺候好他,备上了茶点。
张岛主没有当小二和王征是外人,直接对杨友行主编提出了要求:
这次战斗不能如实登报,要大写特写流求卫队的惨胜!
张岛主随手递给了杨友行主编这次战斗的记录经过,那上面有鲍威大队长的亲笔签字,后面还有几们参谋人员的印章,这才是最真实最全面的军事内参。
小二和王征好容易等到杨友行看完了,两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