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主要从犯范廿三的后代范黑龙、范黑虎兄弟为首的贩盐团伙更为有名气。

    他们俩从小就喜欢打架斗殴,后来逐渐纠结几十人一起夹带私盐向内陆省份进行贸易,每人都携带着刀剑等武器!

    这个团伙规模最大的时候达到上千人,引起了大宋政府的重视。

    后来朝廷派禁军进行围剿,终于逮捕了团伙首领。

    黑龙、黑虎兄弟被正法后,“中层领导”们又推举黑虎的表弟范汝当首领。

    这个范汝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自拉山头,甚至形成了生产、贩运、分销、供给、保障的运作体系。

    他们在河流入海口还有准备好的小船,负责河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然后再将所获钱财上缴,由团伙统一分配。

    此人引领的贩盐团伙甚至在沿海的岛屿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基地,与大宋政府进行长年的武装对抗,明里暗里还打着官八七嫂的名义……民间关于他们的各种传说已经尽似神话。

    怎么现在连黑社会分子都盯上了这条商路??

    小二队长和王征听完后沉稳了一下,如果说过去他们对黑社会分子还是有所顾忌,但是现在嘛,在他们面前,那些人可以完全算是普通劳动力了。

    小二队长摸着腰间的短火铳说:“尔等还是以贩私盐为生?”

    事实上,他们两个也知道,流求岛上的盐业不管说是明里还是暗里都允许大宋境内的人前去购买大量的海盐,而且根本不管他们如何处置海盐……当然就是任由他们贩运了。

    那个茶坊祗应马上哈腰说道:“两位小哥,我等早不从事此业了……大宋已经没有了盐禁,参与贩卖者众,没有什么油水了……”

    王征乐了一下,这是我们岛主在暗中推动的呢。

    他接着问道:“你们现在以何为生?莫不是要打家劫舍了??”

    “怎么如此?那是鞑靼强盗所为……我等早就以花茶坊与青楼为业了!”

    “噢!莫不是逼良为娼??”

    “两位小哥差异……都是一些高丽女与日本女,她们都乐于被我等调教!

    两位小哥后面的阁子间请……观之便知!”

    嗯,两人当然要去那阁子间了,现在他们也是有身份的人……整个大厅里客人不多,有回回人不说,竟然还有白人喝茶!

    后面的数个阁子间全是青竹搭成,清风袭来后,四处便透着凉爽。

    整个后院充斥着竹子的清香,不知哪个阁子间里还传来了丝竹之声。

    两人跟着那个茶坊祗应进了一间挂着“听竹阁”的大间里,看见里面软蹋和茶几一应具全,还有两个古色古香的香炉。

    两人坐好后,便顺手点了这里的头牌茶伎。。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这是两个粗人() 


    小二队长和王征眼见着这家官家花茶坊的头牌茶伎带着两个使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地走了进来,他们两人当时对视了一眼,感觉这个头牌果然不凡。

    只见她全身上下完完全全都是大宋式装扮,单单从外观上看,真看不出是日本女人。

    那个头牌茶伎对两人盈盈施了一礼后,便自称姓宋名瑶,年少时在临安居住过五年,曾经在清乐花茶坊里点茶和分茶的技术属第一。

    她说话的口音完全是大宋官话腔调,从声音上也根本听不出是日本人,或者她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大宋人吧!

    ……小二和王征都见过那个日本代理三原小井,而且流求岛上的日本劳力也众多,他们都以能说大宋话为荣,但是他们的口音中无不透着一种生硬的味道,这也使得他们的工钱还不如高丽劳力高一些,许多雇佣劳力的主家都喜欢便于沟通的人员。

    若不是先前有过介绍,就是说她是正宗的大宋人,也没有人不信。

    宋瑶介绍了自己后,娥眉舒展,朱唇轻启,说道:“两位客官,请用大宋式茶或是流求式茶?我也好准备茶具……”

    说完话,她轻轻摆了一下玉手。

    她带的两个使女还携带着两个流求所产的皮箱子,她们看到宋瑶的动作后,便在茶案上摆上了各种茶具。

    小二队长和王征听完她的询问后马上笑了,几年间没有去大宋的茶坊了,这喝茶竟然有这样的变化了?!

    王征说道:“大宋式茶不必多说……但是何为流求式茶?”

    头牌茶伎宋瑶当然知道这两个青年客官是流求人了,便以为他们是来考较自己的,于是细细说来。

    前文说过,当流求喝茶的方法在大宋境内开始流行起来后,迅速被大宋的平民阶层接受了,随后也在上层社会流传开,听闻大宋官家也都那样喝。

    大宋的喝茶方式和茶汤味道相对来说复杂了一些,远不及流求式喝茶方法的简捷与实用……相比来说后者在品尝后会有一种特别的清香。

    头牌茶伎宋瑶说道:“无论大宋式茶或是流求式茶,首先都是要属建安的茶叶为最好,流求茶则最差……茶具与大宋式茶所需不同,以黑红泥陶壶与杯为上,其过程无非是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敬茶、闻香等九步。

    如此可尽出茶叶的清香……不知道两位客官以为如何?”

    好吧,小二队长和王征其实只是问一问,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张岛主弄出的喝茶方法竟然会变化出了什么九步方法,茶水就是解渴的,他们从没有搞过这样复杂的方法。

    小二队长和王征点点头装做认同,他们转移了话题,让那个宋瑶给他们点茶……出海这样多年,他们无比怀念大宋茶汤呢。

    宋瑶又盈盈一礼表示听命。

    她的两个使女,轻盈有序地忙碌起来,整个过程竟然开始有了一种舞蹈的韵味,可见她们伺茶的活计也做过了很多了。

    其中一个用石质的茶臼,轻轻敲碎饼茶,然后用不损茶色的石质茶磨细细研磨,另一个接着又用罗面细密的茶罗轻轻筛出茶末。

    此时那个宋瑶也在炭火上温热好的黑釉彩的茶盏,它的温度关乎茶汤沫能否稳定漂浮,所以,点茶前的烘盏也显得至关重要……这些粗使活儿完事之后,点茶的重要步骤开始了。

    宋瑶用银玉环束好长袖,先用竹长勺子往两杯茶盏中分别投入大约两钱的茶沫,然后右手举起长嘴青瓷茶壶沿着盏壁缓缓而注入热水,左手同时用茶筅慢慢搅动茶汤。

    她在用茶筅施力时是循序渐进的,神态平和,宛如是在绘制一副水墨山水画……当她第一汤注放完毕后,收回茶壶,然后改为又从茶面开始由缓至急地注入第二汤热水,这时她同时开始用力击拂茶汤,直至有无数细泡在茶面上升起!

    她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在动作由缓至急的过程中,她耳上的绞金索式耳坠竟然纹丝不动!

    点茶的前两汤要少注热水,到了第三汤,就得多注了……宋瑶用茶筅击拂时的动作愈加开始轻巧、匀速,直至茶面出现白沫!

    到了第四汤她又开始减注水量,击拂时的动作同时放慢了。

    第五汤进,她运筅的速度又开始稍放快了,此时的搅动非常透彻,茶筅甚至发出了“刷刷”声!

    注到第六汤时,宋瑶开始更加小心了,她轻轻拂动茶面上的白沫,特别是到了最后一注时,那茶盏中的茶汤稀稠便已经调制适中,可分出轻清重浊,不需要再继续运茶筅击拂……这时,她轻轻在茶面上用茶筅一划,利用茶沫与热水的反应,便在那茶盏中的茶面上“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似那群山峻岭,又似那野马奔腾,整个图案须臾即就变换,最后竟然大类犀牛!

    第二盏茶汤是点给王征的……那个图案陆续变化后,最后竟然又似那大公象!

    两人叹了口气,此茶之变也,真可谓之茶百戏了,原来人家是这样玩喝茶的……他们两个快速喝光了茶汤,那茶汤果然是甘滑于口!

    宋瑶看他们的饮茶,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她先前在临安城伺茶时,那些文人不仅会细细品之,必然还会在她分茶时赋上几首诗词,她往往挑出一些极为高雅的诗词记下,留着自己慢慢赏析,这会是多么大的享受啊!

    但是,这两个年青人可不是才子,他们只是粗人,竟然将分茶当成解渴了……当然,她不会在他们面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那两个粗人看到那分茶的过程不过是投茶、注汤、调膏,运筅几步……两人来了兴趣,也要学学那些文人雅士,他们两个也要斗上一番,看看到底是谁的图案好看!

    那个宋瑶用罗袖遮口不言,微笑着看着两个粗人笨手笨脚的点茶。

    两人在使女的帮助下也完成了点茶的过程后,发现自己的“茶图”远远缺少变换……小二队长的图案竟然大似农夫的镰刀,王征的图案竟然大类家用的斧头!

    那两个使女不由得不笑出声来了,她们真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人点出如此粗鄙的图案,太有意思了!

    王征和小二队长心知自己的图案不够高雅……王征故意板着脸说:“我家岛主有言,此两物若是有一日能结合在一起,你们的一切便会都是我们的,看你们还敢再笑!”

    那使女吓了一大跳,掩口不笑了。

    小二队长则说:“山水鸟兽算了什么?只要将来我流求发展好农业与工业,必会让我们航行的更远……这天下万物自然都可以得到!”(。)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们还会回来的……() 


    这家花茶坊里其实还提供可以和茶伎牵手以上的地方……就在阁子间的后面,还有小小的起居室,里面有床之类的摆设。

    但是,这两个粗人的精血却冷了下来,没有了牵手以上的打算。

    茶汤这饮料有个特点,喝的时候是热的,喝下后,却会使人全身变清凉。

    头牌茶伎宋瑶后来还焚香洗手,为他们弹琴一首,使整个喝茶的经过变得更加高雅。

    后来,他们又开始喝起了流求式茶……沏流求式茶的方式和流程非常简单,根本不用她出手,两个使女就可以完成了。

    两个粗人也不在乎是谁伺茶,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曲,互相谈话,好不快活!

    只有宋瑶一边弹琴一边在心里摇头,此情此景让她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

    她完全是出于无奈才肯出海伺茶的。

    已经年近三八了,她也想为自己找个下家……若是嫁给倭商,那是极其容易的,但是,她有所不甘。

    若是嫁给大宋人当小妾,她也不甘心……小妾的身份在大宋虽然有人身安全可以保证,但是地位一点不高也是事实,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异族人呢?!

    她的身价,还没有高丽女高!

    若是出海伺茶能遇到一个单身的大宋商人或是流求商人,一但能成为正妻,这将是求之不得的姻缘……但是眼下这两个粗人比她年轻太多不说,还粗鄙不堪,实在是让人无语。

    小二队长和王征喝透了茶,感觉身上十分清爽,便结账走人了,不带有一点点的眷恋。

    价钱不低呢,要了他们一百一十贯的流求钱钞!

    两人愉快地付了钱钞,那些都是他们的主家凭空印出来的,花起来格外快活……哈哈,财富到底是什么,两个人的心里越发有数了!

    财富就是流求的实力,就是别人收下钱钞后相信可以从流求岛上买出更好的商货!!

    所以,做大做好流求岛上的事业,就是帮助自己发财呢!!!

    小二队长和王征又闲逛了一下,还去庙里施了些香火钱,许了平安愿后,回到了基地里休息,等着回流求岛啦。

    狮子城海军基地里有《流求时报》,虽然过期很长时间了,但是对他们来说,仍是新奇的,他们专心看起了报纸。

    ………

    他们如果能早到一个月,就能遇到了流求卫队海军大队长郭勿语的船队了。

    那时,郭勿语大队长接到了张国安岛主的新命令,要他带着主力回航。

    张国安岛主不允许自己的海军经商,也不允许他们私掠民间,他深知某个组织如果有了功利之心或是功利之行,那早晚会撕裂他的整个军队体系。

    海军大发其财了,那么陆军要不要发?甚至巡警体系要不要发呢?!

    比如大宋境内的吕文德军事集团……虽然现在还不至于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但是他们已经成了一支半特行半独力的军队了,不同于其它的大宋军队了。

    这对整个大宋的军事体系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当然,张国安岛主他们不会去为大宋操那份闲心,他们拖住鞑靼强盗集团,大宋私下里给他们提供一些流求岛所需要的人员和物资,这本来就是一种双赢的行为,谁也不算亏欠谁太多。

    最终目的是消灭掉鞑靼强盗集团,这个还没有达到……但是现在的目的,阻止鞑靼强盗集团利用上大宋的资源来进攻自己,已经胜利达到了!

    张国安岛主和他的朋友们绝对认为鞑靼强盗集团肯定不会与流求势力兼容,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类别,一个根本就是在破坏一切,一个是从无到用建设一切,一个只知道动刀子抢,相信钢刀底下出政权,一个是靠着交易,本着双方都同意的公平原则……所以说,根本不可能兼容在一起,战争是必然要发生的!

    所以,一开始他们就投入了全部的实力,当然,在维持了黄金海道的安全之后,他们当然还要动用海军的力量了。

    当郭勿语大队长收到了张国安岛主的亲笔信后,他不用看那个印章,也不用查看信纸里的水印就确定,这绝对是他的主家的亲笔信。

    那信是用蘸水钢笔写成,而且笔迹独特。

    流求的白纸和铅笔、蘸水钢笔早就已经流行于大宋境内了,得到许多较为穷困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喜欢……一张带横格的信纸,可以写下近千字,远比毛笔省钱省时省力!

    前文说过,这个时期的大宋从上到下,都是兼容并蓄极为开放的,而且都是主动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事物,从来没有发生过“抵制某某货”的事件。

    那样的蠢货,在这个时代还真没有多少,他们还没有好的生存空间……

    用蘸水钢笔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为此产生什么书法现象,张国安岛主那种独特的笔迹,还真是特别出众……看了后说不出是什么笔法。

    当时,张国安岛主在信中的命令让郭勿语大队长看了后心跳不已:

    他终于要回流求岛了!

    他终于要去山东地区与鞑靼强盗集团作战了!

    他清楚地记得,张国安岛主说过,只要驱赶走大陆上的鞑靼强盗集团,将会马上大大扩大流求海军的规模……终会有一天,流求的海军可以驻扎在全球各个重要的节点上!

    这个场面,郭勿语大队长想起来当然会心跳不已,流求海军军旗将要插遍全球呢………

    他们都受过张国安岛主教育,早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也早都明确了通过海船可以行遍世界的事情。

    一切都是那个强盗集团的存在而不得不拖延了……

    他当时飞快地部署了下去,在霍尔木兹岛海军基地上留了两支小队,继续保持岛上的堡垒建设,劳工嘛,就用当时解救出来的奴隶们。

    他们不会在民间私掠,并不代表不会去“掠夺”敌人的财富,就食于敌人的办法是他们发展壮大自己的办法。

    细兰狮子城海军基地则只留下了一支小队,因为霍尔木兹岛更需要人手和物力的原因,那里只能是维持在低水平慢慢建设的程度。

    三佛齐地区和渤泥地区的海军基地就比较简单了,由于修建的早,已经和当地的商货站融为一体了。

    郭勿语大队长在临出发前比较关心的是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海军基地建设,那里与其他几处不太一样。

    张德培中队长一直要求留下来,他说:“我还是留下来吧……只要一队人手就能在亚历山大港那里建起海军基地,而且还不会引起马穆留克王朝的注意。”

    这不是凭白无故的自信,这个时空,商船和战船的外形区别不大,只要稍微留心,完全可以糊弄过去。

    郭勿语大队长一句话就说服了他。

    “急甚么?!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双赢的香料生意() 


    郭勿语大队长他们在返航回流求岛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补给和劳力……这一路上,他们预备只停留三站,分别是三佛齐、渤泥和崖州。

    也正因为他们带走了大量的劳力,使得留守在狮子城海军基地的那个小队长总是为劳力发愁,想着从小二队长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奴隶。

    郭勿语大队长其实也是为劳力发愁……他曾经对张德培中队长说过,劳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啊,这一次回去,无论如何也要多招一些带出来。

    张德培中队长则说了,不用把大宋的劳力带出来,我们只要好好使用当地的人就够用了……

    这个建议是可行的……他们在霍尔木兹岛的建设成果就说明了一切。

    他们把那些解放了的奴隶,还有一些本岛上的渔民都组织起来搞建设,结果表明,那些人的劳动与大宋劳力的劳动区别不大。

    他们与劳力之间虽然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但是,组织起来那些人的难度并不太大,这里还真没有什么人种或是宗教的问题,关键是,他们总是真心给那些劳力们符合他们付出的回报和自由,那些劳力们也因此都用心工作。

    张德培中队长就此感慨说:“我们主家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谁付出谁得回报啊……这是放之四海都有用的道理呢。”

    当时郭勿语大队长又进一步补充说:“哪里能这样简单?不还是要派人去监督??”

    大多数人都是认真工作的,同样,那些人中也有偷奸耍滑的人……不认真惩罚这样的人,其它人的工作效率根本上不来!

    张德培中队长都亲手惩罚过糊弄工作的人……他亲手鞭打过胡乱砌墙,根本就是在糊弄他们的回回劳力,鞭打他们时还示众,让所有人都知道鞭打的原因,最后再让他们推倒重新来干!

    张德培中队长最后总结出一个道理:

    “只要我们肯给合理的回报,同时在认真地监督……就算是魔鬼也会成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