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德主家笑了,说:“哈哈,你在当时还能注意到他们能干什么工作?!可以一举攻下他们吗?!”

    啃狗严肃地说:“他们的寨子简陋之极,一枚手榴弹就炸开了!他们的武器更差,全寨子只有一把铁器……但是他们的硬木箭上好像有毒,这个要小心。”

    王德主家知道所谓的毒箭。

    这个时空,一些部落常常使用毒箭木的树汁来增加杀伤力。

    毒箭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主要是毒在它的树汁上。

    它的树枝呈乳白色,确实有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

    部落的猎手们,在打猎或是战争前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可以在二十分钟左右使对方窒息。

    至于说是见血封喉或是三步倒,那是猎人的吹嘘,比文人的描述还不准。

    天然产品永远达不到化工级别的******的杀伤水平。

    当然,离开剂量和纯度去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那些部落猎手的毒箭能在二十分钟内造成死亡,这已经是够恐怖的了。

    但是,有一点还要注意,他们事先得用新鲜的毒箭木汁液,只要隔了一天,经过挥和氧化,基本就没有啥效果了,所有突然袭击他们,就根本不怕什么毒箭了。

    再说弓箭上弦还是要一个技术活儿呢。

    啃狗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下那个寨子的图形。

    王德家主一看,那些野人都没有给寨子留下后门,所以一堵就是一寨子的人,一个都跑不掉。(。)8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们是文明的代表啊() 
这一天清晨,整个雨林如同往常一样,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晨雾……远处不时传来的猴子叫声,偶尔打破这里独特的安静。★

    如果能从空中看下来,这里则似乎是万年不变的绿色世界……

    在那个山谷中的寨子里,鸡米现在正光着屁股在一间窝棚一样的小屋子里睡觉。

    如果只从他外表的肤色和体形看,他趴在干草堆里睡觉的样子和其它野人相差不多。

    但是,他突然听到了几声爆炸声,在山谷的回声效果下,就像雨季时的炸雷声一样突然而且吓人……可是现在这里是干季,早都没有了雷雨天气。

    鸡米打了个哈欠,不在意地想,啊,真快啊,啃狗领着卫队队员们打来了。

    他迷迷糊糊地翻身还想再睡,一会就会是最乱的时候,他才不出去乱跑呢。

    再说他的内裤都被一个野人小女子抢去了,出去让人看到自己光着屁股,以后会被别人笑话死!

    啃狗和这些野人的区别还是巨大的,整个寨子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人会想到这是那些在河口的那些人打上门了!

    那几声巨大的手榴弹爆炸声,把野人们都吓坏了,不少人都仓皇窜出了他们窝棚一样的房子。

    他们在寨子里东奔西窜,不知所以……

    那些栅栏被炸倒以后,王德主家随着五十个土著队员冲了进来!

    流求卫队里当然也训练了一批土著队员,原本只想给他们配弓箭、长枪和短刀,这一些足够他们对付其它地方的土著了。

    但是先前郭勿语大队长在交趾地区的下龙湾慢慢总结出的丛林战术,让他们改变了思路……土著队员们,也许会是最好的丛林战战士,通过他们在下龙湾的表现来看,还真不能低估他们呢!

    对于他们来说,射程在五十米左右的短弩或是短火铳,丛林战术短刀才是最适配的武器,其它的服装和用具也都要不同于其它的流求卫队队员。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所谓的丛林战士,主要还是利用他们对丛林的了解,恢复他们在丛林中当猎手的本色……这样在训练和组织上变得更容易了。

    几年来,他们成熟得很快,远远比东非黑人们更快地学会听说大宋的语言,成为了一支非常适用的力量!

    他们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小组,快冲进了寨子里……啃狗先前介绍过,他们还不是吃人的野人,这让队员们很放松地开始了行动。

    在行动中,他们射倒了五六个试图反抗的野人,而且都是射在他们的大腿上,十几米的距离,队员们几乎可以百百中!

    其实他们可以轻易就把这个部落灭掉,那反而是一种更容易的打法……每一个窝棚丢一个手榴弹或者概念性的用两筒式短火铳打去,都很简单。

    但是类似他们这样的围剿却是最锻炼队员的配合与反应。

    队员们在一群吱哇乱叫,来回奔走的野人中迅判断出对手是不是有武器,有没有伤害自己的可能性,这都需要冷静和沉稳的预判!

    结果没有用上半个小时,直到那个一直叫声最响亮的头人左右大腿上各中了一支弩箭后,所有283名犯有抢劫罪、非法拘禁罪、窝赃罪和敲诈未遂等罪名的野人,都被队员们集中控制起来,终于没有敢乱动的了。

    王德主家抬手看了看表,真不错,这些队员确实是这个时空最好的丛林战士了,没有死亡或是重伤一人,就控制了整个局面……看来他们先前的实战经验对他们的帮助很大。

    队员们把成年男人和女人、小孩子和老年人分开围控,那几个大腿受伤的男人则把他们摆放在一起,让他们一起老老实实在地上趴着。

    王德主家打量着这些人,他们九成以上的成员都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一点似乎比先前收容鸡米和啃狗他们的部落时问题还要严重。

    热带雨林中依靠狩猎来生存一定是很艰难的,估计死在营养不良上的人,要远比死在其它原因的人多。

    王德主家把自己的手弩挂在了大腿上,他对着这些野人喊了话。

    他知道野人们根本听不懂,但是,他的队员们能听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些野人最后也一定会听明白了对他们的宣判。

    王德主家说:“你们不是渤泥国人,因为你们不向渤泥国交税,也不提供其它方面的劳动付出,更不遵守他们的法律……你们本来同我们一样,都是先后到来这个地方生存、展的人群,但是,你们所信奉的丛林法则伤害到了我们的成员和物资,所以我宣布要惩罚你们!

    你们要为我们劳动,以此来弥补你们的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这期间我们将提供给你们必需的生活物资……时间是五年,如果表现出色,还可以提前解除……”

    这时,鸡米围着一张芭蕉叶子光着上身和啃狗站在了一起,他们在认真地围观。

    他们本来可以抢回自己被抢走的衣服……但是,那些衣服都被她们穿过了,用过了,看着她们身上的污垢,两个人同时决定,不要了!

    就让这些野蛮人占了我两个的便宜吧,谁让我们是文明人呢?!

    所谓文明,他们经常听到他们的朋友提起的……原先一个叫王征的家伙总喜欢欺负鸡米,还好吧,那时有张培德照顾他帮助他抵抗,当然,王征后来出海了,也减少了相遇的机会了。

    那时,鸡米对啃狗说:“王征就是靠着他比我们文明,才会总欺负我们……”

    啃狗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问:“那文明是什么东西?”

    “文明第一个就是要比别人干净……”

    “???”

    “第二个就是比别人能打,要身体健壮,还要有好武器!”

    “!!!”

    “第三个嘛,要会识字、写字和算数……你看,我都能数到一千了……”

    “……”

    “第四个还要会用各种怪东西……”

    “嗯,嗯!”

    “最后一点,最重要,你要穿上衣服……审判别人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别人光着身子,别人却看不到你的身子!!”

    啃狗那时愉快地说:“我喜欢审判别人,特别是宣布别人有罪的时候!”

    鸡米撇着嘴说:“……谁都喜欢那感觉。”

    确实是这样,其它的土著队员和他们一样,特别喜欢家主们宣布别人有罪时的样子……那是无法形容的一种骄傲感觉!

    他们都是文明人,他们审判的是野蛮人……他们从流求来渤泥国,带来的是文明,要不然渤泥国国王和王子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不会那样欢迎他们的!

    那么他们现在又来到了这里,自然也会带来了文明。

    当王德主家直接把那条大河叫文莱河时,所有队员都明白,文明来了,文来嘛!

    这几年,这些丛林战士不仅学习了大宋的说话,也学会了其它的一些文化。

    学的真是很快(。)8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渤泥国王子的“游学”() 
二百八十多名犯罪分子都被统一带到了“文来”河口,并且统一得到了安置……他们中受伤的人员也都得到了队医的医治。

    啃狗问王德家主:“他们为什么会和我们吃一样的饭?”

    王德家主说:“在这里做两样的饭菜,其实成本更高……这里不同于流求,合适的劳力更少。”

    鸡米问王德家主:“他们为什么会和我们穿一样的衣服?”

    王德家主说:“从这里的海贸上看,运输棉麻布的利润更大,所以麻布反而是性价比最低了……他们只能穿上和我们一样的衣服。”

    啃狗说道:“他们好像在恨我们……”

    王德家主拍着他的肩膀赞赏地说:“好孩子,你能感觉到别人的情绪……没有事儿,他们还没有从劳动中得到更大的收获,不急着改变他们。”

    鸡米说道:“如果我们使用了短火铳,他们会更怕我们……不如去别的部落再抓一些劳力吧!”

    王德家主摇着头说:“不占公理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让别人恐惧早晚也会让我们受伤。

    我们可以用购买的方法来解决劳力短缺的问题……只要用流求币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这是实情。

    渤泥国在这个时空已经不是蛮荒之地,渤泥人也不是野人……但是这里的劳动力技能远远比不上大宋。

    这里的人太过于懒散,勤劳劲儿连日本、高丽和东非黑人、欧洲白人和阿拉伯人都比不上。

    王德家主千挑万选才找出一百个左右比较适用的劳力……他索性还得学张国安岛主,必须购买奴隶。

    由于流求岛对劳力近似无穷尽的需求,他们已经把奴隶市场的奴隶价格抬的很高了。

    连东非地区的小部落头人都可能知道,杀俘虏是一种很傻逼的行为,不如用来换成铁器或者好商品。

    当然更不用说天竺地区的土王们了……奴隶的来源更加扩大化了。

    王德家主有时候都想不明白,他们自己是保护了人还是伤害了人……但是眼下真顾及不了,因为实在是太需要。

    从世界其它地方去流求岛的海船基本上都要在渤泥国停留一下,做点生意,补给一下,为最后半个月的航程做准备。

    所以,王德家主就安排人去码头等待,如果有奴隶船来这里,就要先进行挑选,可以直接用流求币算账,也可以拿着信物去流求岛算账,还可以用本地的产品,总之,结算办法很多。

    渤泥国其实不能算一个国,其实就是一个大部落和若干小部落的联盟,人口数量对于整个地区来说,远远不够多。

    但是,这里竟然能和琉球国一样,几乎全面接受了流求币,而且在与大宋的钱钞之间还会顺畅地变换,一点儿亏也不吃。

    虽然大宋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推崇,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忽然兴起,让他们同时也接受了流求岛的影响。

    渤泥国王子高兴地接受了流求岛主张国安的邀请,他本来就特别想去大宋“游学”,如果还能顺道去流求岛玩一玩,这是很快乐的事情。

    流求岛的张国安岛主在渤泥国建起了一个适用于商贸住多用途的商站,从建成的那天起,他们就主动按照渤泥国的规定,上交半成的税物,同时,还遵守这里的各种要求和风俗。

    大宋商人,本来在这个时空的名声就很好,流求商站的做法,更让他们受到当地政府和人们的欢迎。

    商站有组织,有期限而且固定的需求,让渤泥国充分展起来了。

    以椰子干为例,常年收购,让这里几百户人家都专心去加工,而且从没有愁卖过,富裕起来是很容易的。

    在渤泥国国王麻不里颂差看来,他的国民们远远要比以前更加“勤劳”了,更加富裕了,不少的人都穿上了袜子和鞋子。

    而他自己王宫的收入也变多了,钱库里堆满了铜钱和摆成一叠一叠的流求币与大宋钱钞。

    他对自己的儿子,渤泥国王子安达说:“我们的钱财从东方来,从西方来,但是最终都要从大海上来……你想想,我们最缺少什么?”

    渤泥国王子安达说:“我们已经不缺少武器,也不缺少士兵;百姓也不缺少粮食,也不缺少衣物……也许我们缺少人口?”

    渤泥国有了更高的收入后,他们第一步就购买了流求岛出产的武器,特别是他们的刀、枪、弓箭,还有他们的皮甲……在这个地方,没有人能穿着板甲和索子甲,真会热死人的。

    他们反而对火绳枪不算感举趣,原因很简单,火药容易受潮,远没有弓箭可靠。

    虽然只有几百人的武装力量,但是他们都了解周边势力……他们不是北方隔海相望的蒲甘国的对手,但是自保已经绰绰有余,至少不用害怕西方隔海相望的查耶卡旺国了。

    渤泥国国王麻不里颂差听完他的话后笑了,说:“我原先也这样认为的……后来流求张国安岛主的真诚相邀让我改变了很多,我的儿子,你想想看,流求岛什么最多?”

    “是海盐吗?”

    “我的儿子,是船,巨大的船!你多带一些工匠去吧,我打听过,请不起他们的工匠,不如派人去和他们学造船吧。

    你好好想一想,蒲甘国国王阿隆悉都的做法吧……”

    渤泥国王子安达豁然开朗。

    蒲甘国国王阿隆悉都在位时,他四处招募工匠,打造海船和海港,很快就使勃生成为通往海外各国的重要海港,国家很快就富裕和强大起来。

    当然,同时他也制订了法典,展工农业生产,统一全国度量衡,这些都直接促进商业和航海事业的展……如果不是他,蒲甘国哪里可以强大至此呢?!

    是啊,流求岛的那些如小山一样的海船,如果可以自己打造和操纵,那么渤泥国或许可以和蒲甘国同样强大吧?!

    渤泥国王子安达低对父王说:“孩儿知道该做什么了……还要学习他们其他的技能,请不来工匠,我们就自己训练工匠!”

    “对!”渤泥国国王麻不里颂差高兴地说,“你走后,我还要招人再修港口,流求的商人们说过,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海船来的……每一艘都会给我们带来财富,都不用我们自己去找。

    但是,这只是我能做到的,而你,我未来的渤泥国国王,你还要做好出去寻找财富的准备,就像那些流求商人和大宋商人一样。”

    后来,渤泥国王子安达带着二百五十多人的团队,搭乘了流求商人的海船,应张岛主的热情邀请,去流求岛“游学”了。

    自此,大宋和流求商人和当地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8

第一百三十六章 被忽视的重大发明() 
王德主家当时没有顾上理会渤泥国王子安达“游学”流求岛的事情,随他自己去了。

    他的油井当时马上就要出油……这将是人类第一口油井!

    大宋的民间现在拥有这个时空最好的打井技术,而且是技术水平最高的,此时没有哪个地区与他们比肩。

    前文说过,他们可以打到三百米的深度,可以轻松穿透岩石,而且还可以轻松保持井口不过二十厘米的直径。

    各种复杂地形,他们都能一一开凿出卤水井和天然气井。

    张国安岛主通过吕氏家族从四川地区雇佣了近百名打井大工匠,事实上,流求岛出产的各种海盐产品,因为它们的物美价廉,对大宋其它以产盐为生的行业和其工匠们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就像对大宋海边煎盐户的冲击一样,井盐行业的从业人员日子也不好过了,除非早先已经打出的盐井还能产盐,那些准备开凿的,甚至正在开凿的盐井纷纷下马,不能干了,现在海盐都是什么价钱了……

    张国安岛主的招募恰逢其时,他不仅给他们工作,还有高薪,吸引了不少原先的大工匠应征,还要好好挑选一下呢。

    王德主家还给他们配上了更好的设备……至少不再用硬木当花车,用竹筒当筒套了,而且这个时空连个钢丝绳子都没有。

    前文讲过,经过五代时期的动乱后,及至大宋初始年间,社会又趋稳定,经济慢慢恢复了繁荣,巴蜀人口开始骤增,食盐则开始供应紧张了。

    大宋政府这个时候放松了对四川盐业的控制,放开了四川民营市场,准许那里的民众自由开凿盐井。

    其实只有有了自由展的空间,民众的创新能力才会真正出来,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四川开凿盐井的工匠们大胆创新,采用了小口径凿井技术,明了“卓筒井”,这可以看成是那面世界冲击式顿钻井的老祖宗了。

    从此,大宋开凿井盐的技术登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个竟然没有被列入什么几大明中的技术,大约出现在大宋庆历年间,也就是141到148年年间吧。

    卓筒井是小口径盐井,其开凿技艺和开采卤水工艺概括地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明了冲击式的顿钻凿井法,用钻头就是所谓的“圜刀”来开凿井,它的原动力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抬起装有“圜刀”和重物的部,然后利用重力再放下,“圜刀”就可以开凿了……随着盐井深度的加深,还可以随时添加支杆。

    第二个就是利用巨竹去节,尾衔接成套管下入井中,以防止井壁砂石入坠和周围地下水浸入。

    最重要的是,创造了汲土筒和汲卤筒,即将熟皮装置于一段竹筒的底部,构成单向阀,每当竹筒浸入泥土与水的混和物或是地下卤水中时,溶液便冲激皮阀上启,使溶液进入于筒中。

    每当提起竹筒时,筒内的溶液便会凭借重力压迫皮阀关闭而不会漏下去。

    总之吧,卓筒井的明是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