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剪子,那个头人完全知道小刀可以用来做什么,他爱死那把雪亮的小刀了!

    他不停地闪着阳光玩,呵呵的笑声如同平常老头发出的笑声一样。

    他含了一块冰糖后,马上露出神奇的表情,意思是,这石子竟然是甜的!

    那把剪子…

    小二用剪子剪了自己的指甲,其实不长的,就是做个示范……那个头人的指甲太长太难看了,要剪了!

    他们一行人受到了隆重的招待。

    王征看着他们一行人跟着那些黑人消失在树丛中后,放下了单筒望远镜,看样子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了。

    那个回回商人马上接过望远镜,四处看着。

    王征和小二答应过他,这一次回去后,至少要卖他五十支望远镜!

    那个回回商人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嘟囔着说:“你们为什么不镶上宝石,为什么不镀上黄金,哪怕是白银呢?那样才可以卖上更好的价钱!”

    王征没有理他的话,都说好

    好多遍了,他们没有那闲工夫,产量才是最重要的。

    王征问道:“你敢不敢在这里开个商站,我们可以合伙,我的人手现在不太够用……”

    那个回回商人不置可否地说:“年轻而有作为的王啊,我没有看到这里有什么商机,那种鸟和鸟毛能卖一些汉纳尔,那岸上的硬木也可以卖,但是太远了,我们的利润会被水手吃光的!”

    王征笑了笑,什么吃光了,他是嫌利润低!

    “你别忘了,那上游的草原上还有数不尽的牛!”

    “哈哈,那要亲眼看到才可以!不过,运牛也太占地方了……”

    王征不想搭理他了,他只是一个商人,最低级的商人,只看到一次贸易的利润。

    当傍晚降临的时候,远处的丛林里,突然升起了一枚小火箭,炸开后是绿色的光茫。

    王征知道,这是小二告诉他,一切都平安无事。

    他们就在河边放下了船锚,轮流过夜了。(。)

    。。。

第一百零二章 马达加斯加之行(三)() 


第一百零三章《流求时报》是份好报纸() 
据说,被别人念叨了,这个人的耳朵会红。'[< ?'

    1273年的深冬时候,流求岛上的张岛主感觉耳朵痒痒,他不时地搓了几下,照镜子看去,都有些红了。

    他认为这是冬天所造成的皮肤干现象。

    晚上时他多擦了一些安静配制的雪花膏,感觉才好点。

    第二天起来后,再照镜子看,果然不红了。

    现在,玻璃制品和香水化妆品系列一直是流求岛的暴利产业,其中的利润率,张国安岛主都不敢公开,怕别人生吞了自己。

    同样,这样高的利润,他没有把他们变成黄金藏起来,而是同样大规模的投放了出去。

    比如现在的山东路。

    济南城、淄博城、莱芜城三城加上所谓的枣庄地区,他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充当工钱,同时还要投放大量的物质来均衡资金,否则会如同货币一样,钱钞都毛了!

    他们在先期缴获的那些物资根本不可能够用……好在,不管是大宋还是流求岛,粮食价钱真的降了很多。

    大宋老百姓也终于聪明起来了,这个玉米粉,实在是不算好吃,还是大米白面好吃。

    玉米价钱下降的最快!

    所以,从大宋那里买一些,加上山东半岛出产的,再从流求岛上调拨一些,他可以大胆地向着山东路投放粮食……这个冬天肯定饿不死人了!

    还有冬天的衣物和其它用品,这些虽然都不是白送人的,而是回收投入资金的用品,但是投放量还是惊人的,需要大量的物资来周转。

    特别是基本生活用品,他只能从大宋进口!

    这一来二去的,大宋经济愈好转,市场上购销两旺。

    大宋的内藏库,也就是大宋官家的内府库,大宋朝廷财库,户部,四大地方上的总领所等财政系统现在都好过了。

    大宋初期,设立内府库和朝廷库的动机表面上是确保军国大事的需要,补充国家财政的不足。

    这种分立的制度设计固然有战争的需要和国家储备的初衷,但是从根本上应是大宋官家、中央政府都希望亲自掌握最大份额的财权,都希望“恩从己出”的思想。

    以大宋现在来看,他们的财政、军队、官吏,是组成权力的三大基础之一,大宋官家即要掌握钱财收买人心,又不想承担直接的支出,造成自己的小金库干涸。

    这就造成大宋的大部分国家收入进入没有常规支出部门的怪异现象,时常出现拍脑袋的支出。

    比如御前火绳枪军的建立,先前是大臣们希望他们的官家有一个好的爱好,加上对内府库的收入严重估计不足,使得大宋官家越玩越大,弄出了一个独立军队了!

    再加上搞的海外贸易,让官家内府库的收入又猛增!

    好在群臣限制住了内府库的海贸,取之以朝廷财库经营,大家这才感觉好一些。

    但是大宋的中央财政制度在顶层设计上就存在天然的缺陷,一个正常的国家哪里有四个财政中心?

    这里面的根源是权力分配的先天畸形。

    其实在集权制度下,本来就很难设立一个统一、基于全国的公平科学的财政制度,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先前,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大宋对财政的收支又做了大量重床叠屋的安排,其结果是制度的缺陷吞噬了大宋经济展带来的收入增加。

    大宋无法将精力放在增加国民收入来源上,而只能放在如何尽可能榨取税赋和其他的国民收入来增加财政收入,用于供应一只效率低下和庞大的军队,还有日益膨胀的皇室和官吏。

    本来随着大宋在军事上的失败,收入来源地逐渐缩小,税源逐渐缩水,政府支出却不减反增……这个时候,流求岛的商贸往来活动,却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些现状,后来6续出现的便宜海盐、粮食良种,各种新奇而奢侈的商品,都让大宋的经济慢慢在好转……特别是最后与鞑靼强盗集团的一战,他们没有输!

    社会基本盘没有崩,大宋经济就一天天开始好起来。

    当然,他们每年都要给鞑靼强盗集团岁币,还要暗中支持流求岛,这些支出,大宋政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在乎的……他们的经济体量确实太大!

    很随便搞了一个官营海贸,一下子就几倍挣回来了,这还是在不太在意成本付出的情况下做到的。

    大宋的虫子吐出丝来,就为大宋挣钱了。

    大宋的粘土烧成瓷器,就为大宋挣钱了。

    大宋的树上结出树叶,就为大宋挣钱了。

    流求岛上的技术含量是高,产品是新奇,但是体量上比一比看啊?不是对手!

    所以,他们也暂时只能忍气吞声,老老实实看着大宋把海贸的成本抬高了。

    但是,大宋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有亮点!

    他们现在开始允许以税代役,逐渐减少人头税,这就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效率。

    在收入来源上,以榷务、度牒卖、行纸币扩大流通等手段,使得国家的经营性收入扩大,不再单纯依赖税赋来压榨百姓,也间接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这也是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高度了。

    《流求时报》上就大宋的这些财政亮点大声地拍马屁,什么“伟大”“光荣”“正确”的词儿都用上了,猛夸大宋,全是正能量……顺便提了提,有些禁榷的垄断经营是不是放一放了,与时俱进嘛!

    比如生皮,香料和象牙之类的,还有可不可以大胆地问一句,那个海盐都啥价钱了,咱还用官营嘛?还有那个冶铁,咱别抽两成了,一成行不?

    让老百姓跑跑腿儿,挣两个小钱行不行?

    总体上看,这是赞美与建议并重的文章。

    当时,杨友行执笔写的时候,说:“张岛主,我写这样的文想吐……”

    “忍住吧,他们就吃这一套,以后吐一吐,你就习惯了,就成功了。”

    “张岛主,你不是说过,拍马屁最好是在私下里拍,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儿拍,这都公开表了,谁都能看见,多难为情。”

    张国安岛主叹了口气,这个孩子啊,太要脸面了,公开拍马屁能更快成功啊!

    他只能一点点的引导他说:“你如果说,你最聪明,最勤劳,你觉得别人如何看你?”

    “我会被骂的!”

    “嗯,是的。如果你说我们民族是最聪明,最勤劳的呢?!”

    “……大家会喜欢我的!”

    “你看看,你这一下子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没有人敢否定,你就赢了。现在再写写看看,还有要吐的感觉吗?”

    后来果然没有了。

    这一期的《流求时报》让大宋政府格外满意,大宋官家都说了,《流求时报》是份好报纸。

    张国安岛主马上请平章贾似道帮忙,让他求大宋官家题字,结果真求来了,毕竟他亲口说过的嘛。

    张国安岛主让杨友行从此以后都要把这话印在题头上。

    但是,大宋啥也没有变呢,一切照旧。

    张国安岛主安慰杨友行说:“不要着急,这是千年来难遇的机会!慢慢等……”(。)8

第一百零四章 真正的团结() 
在那面的世界里,山东枣庄市被称为“煤市”。

    在张国安岛主穿越的时候,那里的煤炭不知道为什么,也不好卖了,听说经济也不咋的。

    但是,在这个时空,尽管是深冬季节,可没有什么能阻挡这里开采煤矿的热情!

    张国安岛主给他们送来了工程炸药,他们可以利用这里煤炭埋藏浅的特点,来个大剥离式的爆破,加大工作面,让更多的劳力参与开采。

    砖窑是最先建起来的,山东路本来就出产上好的粘土,而且这里就有建砖瓦窑的历史传统。

    然后再建长龙式的砖窑炼焦炭,同时,地坑式炼焦的土法不能丢!

    只要能提高焦炭的产量就行!

    这两种炼焦方法也确实没有啥技术含量,很快就让工匠们学会了,而且传播了出去。

    正在开办淮南煤矿的沿江制置使朱清也派人学了去,本来还以为这样更能加大对流求岛的供应量……但是,这小子有奶便是娘,相当一部分卖给了大宋的贩子了。

    卖给流求岛虽然回款快,但是要亲自己送上门去,卖给大宋的贩子,人家自己来拉,省事嘛。

    莱芜监司冶炼厂同时建设了四个并体高炉,这是按照工匠们最容易操做的型号建成的,因为他们才是冶炼的主要技术力量。

    只要生铁的销路不是主要问题,那么这个冶炼厂就挥出了自己活力。

    他们先前的生铁锭都被流求岛收下了,同样回馈给他们必要的资金和物资,由此他们也开始进入了良性展。

    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流求卫队慢慢退出了劳动的队伍中,他们毕竟是军队,要保卫这里的展才对。

    他们对整个山东路的防守开始筹谋,同时建起来更加精确的沙盘。

    整个思路分为两部份,一个是山东路境内,另一个是山东路境外。

    先说境内。

    他们先就是要把山东路的道理情况再完善一下。

    山东路经过上千年的开,基本的道路不差,但是一些破损严重的地方还是要组织人手好好修补,哪怕是用三合土呢。

    他们彻底放弃了修筑城墙的想法,改成重点区域设多级关隘式的防守方式,配之以守备力量,以流动力量为辅。

    这个时候,鲍威大队长和大家在商议时说:“这样看来,我们更需要长距离的打击火炮,但是眼下的火炮射距太近了……光有想法,没有军事设备也没有用啊。”

    大家都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最后只好说,还是把要求说一下吧,张国安岛主一定会有办法的。

    但愿吧。

    他们需要打到5米到8米的火炮,如果再配合上火箭,完全可以在大队人马冲锋时,打上一到两轮的攻击……在实战经验中,一般没有军队可以承受了这样的打击,这比放近了打更保靠。

    鞑靼人竟然也有火炮了。

    张国安岛主接到半大小子们的信后,一刻也没有停,直接回信说,做好迎接射程在1米左右火炮的准备,完全可以以这个数据来设计防守!

    张岛主的话从来都是对的,他们顿时开心了,一千米是什么概念?

    如果训练充足,他们可以打出三轮来!

    境内,他们还需要一种介于流求卫队队员和劳工之间的准军事力量!

    其实就是基干民兵。

    鲍威大队长不得不派出人员去询问普通劳力们。

    “现在在山东路的生活好不好?”

    “好,就是累了些……可是能挣到钱钞,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而且不用交税,再也看不到穷凶极恶的收税官和走狗了。”

    “只是现在几年不用交税,以后还可能会交的……”

    “这是自然,帮我等挺过眼下的难关嘛!”

    “可是鞑靼强盗集团不许我们在山东路过好日子怎么办?”

    “我等愿意上战场拼命!”

    “不,不,那是不用的……会用火绳枪,会放弩箭就行,最重要的是,保持地方上的稳定,不要让鞑靼人渗透进来!”

    对,就是这个用处,不需要他们上战场,只要他们能保证自家地方上的稳定和安全,就可以了……

    把山东路守的如铁桶一样,那是做梦,小股人马完全还是可以渗透进来。

    这时候,哪怕稍稍有一点点的抵抗力量,就能赢来时间,方便队员们来剿灭!

    好在那些劳力还真满意当下的生活,他们真心愿意当这个基干民兵,这个可以从他们在劳动后,还能主动地参加军训就可以看出来。

    张国安岛主看到他们报告这样的准备后,心中大为欣慰,能想出这个办法,说明半大小子们真正成熟了!

    什么叫凝聚力?不是为了保护你就叫凝聚力,而是保护自己,保护一种生活方式,那才是真正的团结。

    平常,你自己过着幸福的日子,根本不关心别人如何生活,如果有了变故,你喊着让大家团结起来抵抗什么的口号,你真是脑子进水了,别听空喊口号……不信,你就试试这样的结果!

    对于山东路的境外安排,他们的计划更加周密。

    三套准备。

    一是固定细作。在鞑靼强盗集团可能屯兵或是集兵的地方,都要安排好。

    二是流动细作,可以联系固定细作,互相交流情报,也可以注意一些死角地区。

    三是流动探马。在与马穆留克骑兵共同训练的这一两年,属于流求卫队自己的骑兵队终于建了起来。

    但是,张国安岛主还是不舍得让他们马上上战场与鞑靼骑兵拼杀,这个应该由马穆留克骑兵完成,本来就已经给到他们相应的俸禄和待遇了,他们也完全明白自己的身份。

    流求骑兵可以充当他们的候补,更主要的是充当侦察兵,方圆百里的一切军事情报,都要完全掌握!

    这样的三套监控系统如果正常运转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鞑靼强盗集团当然也看重谍报工作,抢劫出身的势力都有踩点儿的习惯。

    但是,张国安岛主自信,他们对谍报的理解肯定比不上自己。

    山东路的冬天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去了。

    鞑靼强盗集团绝对没有睡觉,他们也知道流求人在山东路的行为。

    这又是一次李檀之乱,但是远比上一次可怕。

    大头目忽必烈不紧不慢地吸着烟斗,他越吸越会品尝了,而且越有风度。

    有关山东路的情况,几乎两三天就上报一次给他。

    流求人在那里做什么,他也基本都知道。

    他设计了一个引蛇出动的办法,正想和几个大臣谈一谈。(。)8

第一百零五章 为你准备了庆功酒() 
大头目忽必烈从送来的各种情报中现到一个特点,那些流求海盗喜欢四处劫掳人力。 〔

    他召集了右丞相安童、大臣姚枢和右丞相右丞张弘范,看看他们有何办法,总不能放任海盗们任意活动。

    大头目忽必烈一边吸着烟斗,一边说:“……伯颜将带四十万铁骑,二十万步兵来到中原,时间嘛,九个月后方可到达。

    不知道诸位有何看法。”

    右丞相安童轻轻看了一眼右丞相右丞张弘范,意思是考验你的机会来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张弘范先接言道:“在下以为,若是以此重兵攻打山东路,未免小题大做,不若让大军驻扎中原,分出一部人马来剿灭海盗……”

    大头目忽必烈点点头,其它人亦是点点头。

    本来就是如此,如此大军动一动就是粮草巨万,不如驻扎一地,分兵而剿。

    大头目忽必烈扬了扬手中的烟斗,说:“那么在此期间,任由海盗在山东路嚣张之极?”

    张弘范这时马上跪下磕头说:“在下不才,愿有一计献上!”

    大头目忽必烈极喜别人磕头说话,但是,有些汉臣一直不习惯这样,特别是一些老臣,他们并非不尊重自己,只不过时常忘记。

    大头目忽必烈考虑到朝庭礼仪草创不久,也就随他们去了。

    但是,像张弘范这类的年轻人,学习礼法特别快,跪起来干净利落,自然就讨到大头目忽必烈的喜欢了。

    “说说你的计策……”

    张弘范细细把自己的计策说了。

    右丞相安童和大臣姚枢对视了一眼,心想,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据说此生爱民如子,但关键时候,还真是下得了狠手!

    大头目忽必烈哈哈大笑,说:“好!以罪民民女诱之,待其出战而伏杀……比我想到的更为周详!

    虽与大局无补,但可教海盗们安生一段时间,也可出我心头恶气。”

    事实上,他们先前准了海盗们在胶水以东存在,不过是行缓兵之计,就算他们在整个山东路作乱,暂时也顾他们不上。

    对大头目忽必烈来说,他们不过是抢些钱财,又不是抢自己的地位,所以他们讨厌是讨厌,但不至于是排在第一位的死敌!

    甚至都不如暗中反对自己的贵族可怕……大头目忽必烈心中明白,他的位置是靠着一帮子贵族帮忙抢到的,法理不法理的不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