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是大宋官家有了灵感,而然后让法可统制研究出来的。

    还有人说是流求岛那面早就用这个了……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如果配备上望远镜,离得很远也可以传信!

    他不让自己的座舰参与反击,命令其它靠近江畔的狠狠打!

    不久,双方都有了一定的损失……但是,他的船队一直是在向着襄阳出,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出了鞑靼人的攻击范围。

    鞑靼人的回回炮一时间调不了角度,但是他们船上的火炮可以的,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本想命令战船再打一下他们,因为对手这个时候已经无法给自己造成伤害了。

    但是,他一想到自己的主要责任还是支援岳父的,算了,直接走了。

    这一路上,还有其它的一些阻拦,但是远没有先前的势大,甚至还有正在加紧修建回回炮的鞑靼军队。

    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岸上的鞑靼军队,他撇着嘴想,傻子才和你们打6战,只恨这汉水不够宽阔……先前,他的岳父已经给过他书信了,说过整个战局。

    我等为何要与尔等6战?你来攻城啊……我有二十年的军资积备,水路畅通,你有种上河面上来咬我,大概就是这个想法吧。

    他们到达了那个水泥板桥后,高兴地看到正好可以当成现成的码头呢。

    他这个时候听到了尖锐的哨声,原来是高台上,那些把着床弩和火炮的士兵冲着他们摆手示意!

    谁守城都希望能有支援者来,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说实话,张国安岛主和王德都为自己能传授给大宋科学技术而骄傲……因为他们看到了,连民间都学会使用配重式石炮了!

    当然,这不是用来打仗的军备,而是他们学会用配重式杠杆来做成井具,提水用了,而且,有的私人商业码头,也上马了小型配重式吊杆来下摆货物!

    这个时候的大宋同样也是一个兼容并蓄,能够主动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的时期!

    如果不是张国安岛主他们主动把配重式石炮拿出来,那么,鞑靼人的回回炮将是这个时空的顶级大杀器。

    大宋很久之前就有抛石器了,之所以远远没有回回炮科学,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的抛石器只是凭借上百人来一起拉动,从而将十几公斤的“巨石”弹射出去。

    这完全靠着人力共同力……由于不可能使上百人能同时力,所以,射轨道从来都不一致,而且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的抛石器用来吓唬人的成份居多。

    配重式石炮好在只有十几个人,把原先的人工拉力转化成垂直化提升力,只要把配重的铅块等垂直拉起来,直接用它的重力就可以射了。

    这里面的好处不用再说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就这个水平的力学原理,就这个水平的力的转换,就把大宋给打败了!

    几年中整整屠杀了六千万南方汉人!

    让十万精英跳海自尽,陪同一个朝代一同灭亡……

    谁能说野蛮只是靠着无知和蛮力才打败的文明??

    那只能说明,文明的程度还不够!

    当流求岛上的张国安岛主和王德两人听说了那大宋的民间都有配重式提水杆,码头上也有配重式吊杆后,两个人决定晚上喝点小酒。

    真的太高兴了,鞑靼人还把回回炮当成最高军事机密呢,大宋的老百姓都看明白了,而且利用上这个技术了。

    任何技术只要能展到让老百姓实用了,这技术就会一直延续展下去,说不上会整出什么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东西。

    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你要给他们底子,或者说支点。

    张国安岛主一口就干了一玻璃杯的啤酒,那个是安静专门给他们酵的,然后自己扒了一只足有十五厘米长的西红柿汁靠大海虾,酸甜口的,好吃极了。

    他擦了擦手,然后从瓷瓶里抽出火柴,在瓶口的粗糙面上一划,点上了烟斗。

    妻子安静酵的烟丝也真是好,有一股红酒的味道。

    张国安岛主舒服地叹了一口气,说:“这个民族就是这样,给点阳光就灿烂,你看没看那个法可写的那个《杠杆原理》?”

    王德点了点头,也一口喝了一盅椰子酒,感觉这度数能有五十度了,有点把椰子香给掩盖了……水果白酒也不是度数越高越好。

    他说:“内容是简单了些……但是在杠杆方面,他至少成了一个小小的体系,而不是碎片化,特别是他在举例论证时,所用例子都是简验过,而且有实用!

    这一点很重要!”

    张国安岛主笑了,说:“我就知道,你一看我出那几本书,就明白我的设想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深厚,但是总是碎片化展,咱们呢,帮助他们建一个个个体系或者是平台也就够了,弄不好,他们会自动补充和参与构建。

    你想啊,我小时候都用配重式提水杆打井水呢!”

    王德说:“我小时候也用过……你是对的,这样省了我们不少事情,咱们为大宋也够意思了,你看他们那么喜欢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来表达问题,不好说能不能在几十年内把解析几何明出来!”

    张国安岛主马上说:“不行,不行,几十年太久,我们自己还要用上这个原理呢……可惜第一批家养小子们数学上都没有天赋,看看第二批吧。”

    慢慢来吧,一切都会好的,只要我们还在。

    两个人都为自己促进了大宋科学的进步而有一点点小骄傲。

    能在侧面,暗暗地推动一个民族的展,真的让人挺爽的……他们早都看透了功名与利禄,那些真没有什么意思这种暗中的努力却让人有一点想看看结果的期盼!

    但是,很快他们的骄傲就变成了愤怒!(。)8

第三十三章 当兵的要什么尊严() 
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哈哈大笑地迎接女婿范文虎的到来,他心里当然明白,大宋官家如何能不看重此处呢?!

    这个原本应该在忧虑中死去的老家伙,现在很幸运地仍能活了下来,因为战局对他有利不说,而且整个吕家军事集团的展,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天天好。〈〔? (〈'〈

    要不说流求岛上有两个人认为是他们自己改变了很多历史嘛!

    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的死让吕氏军集团受了重挫……他们一没有合格的有权威的继承者,二是失去了朝中强有力的支持者:平章贾似道。

    最后,他们在回回炮的打击下,被迫投降了。

    那时,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六弟吕文焕竟然受了某些人的煽动,对平章贾似道冷淡了……其实可能还是施行《公田法》的那些事情。

    那个时候没有人喜欢把自己的田地卖给朝廷,因为那是主要以奉献为主,不公平……就算平章贾似道自己带头奉献也没有用,大宋的地主们是很现实的。

    但是,这一些都被改变了,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没有死,他的六弟吕文焕也没有上位,而且也不恨平章贾似道……如果不是有战争,他们家族的旱田要多过水田了,玉米、花生、土豆、木薯和地瓜,还有棉花,这些旱地农作物的收入不低的,而且旱田要多少有多少,甚至山坡地都可以用上。

    有时候,种旱田比种水田还挣钱钞……但是,现在有战争啊,这几年啥也做不了的。

    在襄阳城的城墙上,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和自己的岳父几乎是同时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他们的士兵又击败了鞑靼人的一次攻城,只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看到有援兵进城了,还是已经打疲了,进攻的强度不大,没有留下多少尸体就退了。

    这次攻城行动,更像是例行公事。

    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皱着眉头对岳父说:“似乎他们正在筹划着什么计谋?”

    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再一次哈哈大笑,说:“他们纵有千策万计,我也有一定之规……绝不出去与他们做战!”

    “甚好!倚城而守,他们能奈我何?!”

    两个人在城墙最安全的地方耸肩狂笑……不远处的士兵们也笑了,大家现在越打越有信心!

    吕氏军事集团给士兵的补助远远比先前多,以前嘛,没有太多挣钱钞的路子,有些钱财,但是远远没有现在多……现在嘛,只要不打仗了,挣钱钞的方法多的是,但是先要守住襄阳城和樊城,这是他们的老巢!

    所以,他们对士兵也是大方的……吃穿用是正常的高配,他通过黄祖队长得知流求卫队的后勤情况后,一开始时他很是不以为然。

    不就是民军嘛,给那么高的工钱,还吃穿用那么好……但是黄祖队长那支小队竟然战斗力那么强,而且神机百变,方法多多,连那些送来轮训的御前火绳枪军都不得不佩服他们,听黄祖自己介绍说,他们还只不过是普通队员。

    黄祖队长说:“我家岛主说过,给军人真正的尊严和良好的待遇,这才是真正的建设军队……”

    真正的尊严?当兵的要什么尊严?

    张国安岛主的话用在这里还真不太符合大宋特色……在大宋,一般当兵的人员是有劣迹,或者是遭遇了灾难,没有生活来源了的人,要不怎么会有配军这个制度呢?

    而且还用“贼配军”这个词来骂人……甚至为了怕他们跑了,还要在脸上刺上字。

    所以,给他们尊严,这是吕文德不可能理解的事情,除非是自己的亲军,比如他自己组建“烧炭团”,他们在襄阳城里那是特别有身份的。

    良好的待遇?这个是他完全可以理解的……现在条件这样好,当然要待遇好一些,而且,他可以先行垫付,过后让大宋官家拿这笔钱钞嘛!

    于是,他出命令,凡是出战者,都有双倍“出战费”!

    这再加上先前说还要给他们分配旱地……人人战意很浓,有时候,竟然为鞑靼士兵没有来攻城而生气,因为少挣了一笔出战费了。

    至于说吃食上,没有一个人担心,他们的水道上虽然有岸上回回炮的阻截,但是依然可以通过,而且,光是仓库里的鲸鱼肉干,就足够全城人吃二十年了,听说那玩意,五十年都不坏!

    但是那个味道嘛……比木头渣子强,毕竟还是肉!

    鞑靼强盗集团的使者来临安城了,它是一个北方汉臣,多次出使过大宋,对临安城的道路都熟透了,都没有去大宋礼部报道,直接单独找平章贾似道了……因为大宋南下后,已经把光禄、鸿胪两寺并入礼部

    插句闲话。

    大宋中枢机构的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这四种大权分得十分清楚,而总之于大宋官家。

    大宋总体上看,他们的集权措施,日趋严密,甚至达到“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的程度。

    比如当年宋太祖曾令后苑造一薰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一个小笼子,你们几天都打造不出来?!

    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尚书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口,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大宋官家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

    宋太祖听后大怒,问宰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

    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当时的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

    由此可见,宋代统治者订立各种“法制”的目的有二,一是使“政出于一”,“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

    那些百官嘛,不过“奉法遵职”而已。

    于是,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维,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达到空前集中和统一;二是定为“祖宗之法”,要求子孙“谨守”,以保证赵家皇朝的长治久安。

    那个鞑靼使臣对大宋的官制是一清二楚,他甚至有些嫉妒了,做大头目忽必烈的官员嘛,没有这些说法的……这是肯定的,鞑靼强盗集团的大头目才不会设计这样的官制,一个是他不会也看不懂,二个是,他喜欢一个人拍桌子决定问题。

    先前,大头目忽必烈在早朝中,直接提出来与宋狗们议和等三件事情……他当时的表情平静的可怕,满朝文武,不管是汉臣还是鞑靼大臣,没有敢出声说一个不字,都在频频赞美!(。)8

第三十四章 两种和平谈判() 
那个鞑靼使者进贾府,就像是到老朋友家里做客一样方便。?   ? '

    尽管双方生了三次军事交战,而且最后这一次还正在进行,但是,双方的使者交往还从来没有断过。

    前文说过,出使北方,那对大宋来说是一个苦活儿,可是出使大宋,没有人不愿意,鞑靼人手下的汉臣,那都是抢着要来的。

    大宋给钱给物不说,还好吃好喝的招待,谈起问题来还趾高气扬的……所以,是美差一件。

    平章贾似道一开始对流求侯东方爱搭不理的,但是对鞑靼使者却不可以这样……他当时自认为鞑靼人比那个荒岛上的人强大多了。

    两人在贾府的书房里开谈了……平章贾似道听了鞑靼使者的一番话语,心中狂喜,但是面不改色,却有一丝为难之情。

    他说:“我大宋虽然没有和流求岛结盟……但是,如何单独与你们谈和呢?这是不是有置人与不义之地呢?”

    那个使者溃败了……因为他以为这个条件一开出来,平章贾似道会欣然接受,但是他竟能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装,你就装吧,你一个小泼皮出身的家伙!

    那个使者不得不把对流求岛的和谈也说了出来……平章贾似道听了后,心里更加有数了,他们打不下去了,想行缓兵之计!

    平章贾似道淡淡地说:“何不先去找流求岛和谈……”

    那个使者心里有火还说不出,他哪里有这个能力,力谈两方?

    他不知道那面和谈的结果啊……

    平章贾似道面带微笑,春光灿烂,说:“无妨……兹事体大,多等一些时日,不为过!老夫明日便安排重臣来轮流宴请你……现在大宋多了很多美味。”

    老贾真的没有吹牛,据说是从流求那里传出了很多美味……酱牛肉、烧鸡和烤鸭算是一个代表了。

    当然,诸多香料中的“辣椒面”也广为流行。

    大宋当然还没有辣椒了,辣椒那是在明朝后期才传入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宋人不吃辣椒,但是他们却喜欢吃辣。

    大宋人把爽口的辣味分成两种,一种是芥辣,一种是姜辣。

    临安城早市上常有摊贩叫卖姜辣羹,那是用鱼头鱼尾和大量的姜末熬制的鱼汤,姜辣和鱼鲜相得益彰。

    现在湘菜和川菜里都少不了辣味,大宋那个时候还没有湘菜,但是已经有了大宋三大菜系:南食、北食、川饭。

    那时候的川菜也很辣,而且跟现在一样突出麻辣,因为里面放了很多胡椒和姜末。

    他们认为,把姜、蒜、韭菜切碎,捣成泥,兑上水,加胡椒,加盐,混合均匀,是无上的美味。

    奇怪的是,大宋广东路的人也爱吃辣,广东路的人喜欢用姜末调制白蚁卵做下酒菜,味道辛辣。

    姜末谁都常常吃,但是听说那个白蚁卵也是辣口,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只能凭空想象,想象广东路生猛饮食习惯的源远流长。

    事情上,由于通往天竺地区的海路规模上,越来越大,而且安全性越来越高,所以那个香料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大宋用土和虫子吐的丝,加一定的技术含量就变成了精美的产品,直接换回来更多的香料来。

    香料多了,就会便宜了,民间探索各种饮食的加工方式也就多了。

    所以,自然就多了很多的美味。

    那个鞑靼人的使者一时间无可奈何……只能先等着流求岛的消息,因为去流求岛的使者是和他一起出的。

    鞑靼强盗集团被打疼了后,方才正式面对流求势力,他们背后一查,原来那帮子海盗的老巢是在流求岛!

    这一次派出使者较多,他们希望全方位窥视一下那里的情况,以备剿灭。

    此时,张国安岛主还正和王德一起商量如何扩大民间商业的展,同时,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变成工厂厂主,哪怕先开始时是一个作坊。

    民间商业提供的税收虽然不多,但对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商业资本的积聚显然是有好处的。

    当然,在这时代,民间商人集团的兴起,一般并不可能马上就改变或改善周边庞大的农民阶层的地位和命运。

    但是,它会慢慢改变……只要工厂里的技工远远过种地农民的收入,那么不用去求他们学习技术,也不用号召他们当工人,他们决对是心甘情愿的。

    号召别人做什么的事情,一般都没有人做。

    两个人把小算盘打的咣咣响……东边,进一步打开日本的大门;西边,展到波斯湾的巴格达地区和红海的麦加城和埃及地区。

    这两边和沿途重点城市地区都要建上商站,或者独自己建,或者联合海商们建……这是一条黄金海道啊。

    这个时候,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商业通道是由波斯湾上岸或是红海海峡上岸,再从6路到地中海。

    张国安岛主当然可以现在就把好望角的这条航线拿出来,他们的海船也有这个能力,但是问题是,他的那条黄金海道建成后,他的产品除了大宋以后,在计划中计算,很可能三到五年他们都是供应不上了……所以,开好望角的事情就被他们推后,定下在三五年后再说这件事情了。

    这次的山东之战让流求岛乐坏了,主要就是人力的收获,他们可以把许多已经成手的低技术高体力或是繁琐的工作中的流求工人替换出来,让那些俘虏去从事……这是一种变相的产业升级方式。

    就好像他们安排鸡米和啃狗这样的小土著都要去南岛地区参与招工……土著毕竟和土著的关系相对好说一些。

    光是筛沙和筛石以及搬砖搬瓦这样的活需要人力从事,而且数目还不小呢。

    这样的活儿,可以不用话言沟通或是和技术要求的。

    前不久,鲍威队长他们也来信请示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