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方的后援还能打退了西营军,快速地赶回来!

    鲍威队长看着这个情况,他皱着眉头对金顺大说:“此次去合蒲城,主要是把他们解救出来,不可追杀对方,只有在他们前来攻打你们时,才要反击!”

    当上了这条战船时,金顺大一直是兴高采烈的,他打了一个大胜仗,一个人也没有死,却夺下了对方若干武器!

    但是,鲍威队长却一直没有给他好脸色看,似乎有些不满意。

    金顺大慢慢收了笑容,才想起事先的安排不是这样,自己或许是出击早了些……但是,军阵之间千变万化,哪里可以一一都要事先预设好?!

    鲍威队长准备在回去的时候好好说一下,金顺大也正在想着自己的行为,两人一时无话可说。

    可是现在,鲍威队长非常严厉地下了命令,他怎么敢不听?

    没有了鲍威队长对他的支持,他或许还在角落里躲着,哪里有现在的荣光!(。)

第三百一十二章 简单的战斗() 
金顺大带着队伍重新上了码头……远处的东营军目瞪口呆地看着海盗们从容不迫地上了码头,看着他们目中无人地在码头上整队。

    他们看见了,那里面有白人还有日本武士……他们果然是杂牌子海盗!

    东营军队也开始重新整队,准备迎战上岸的海盗……他们刚才当然不敢上前迎战,因为他们担心背后合蒲城里的海盗会乘机从城里冲出来,从背后袭击他们,没有军队能承受了前后的夹击,何况对方还有犀利的武器!

    所以,他们还稍稍后退了一些,等待对方上前。

    他们的弓箭手张弓箭以待……

    但诡异的是,那些海盗竟然直接走向了合蒲城门,然后面对着他们站好!

    他们手中很多人都有那种冒着烟的可怕的武器!

    东营军副统领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局面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那些海盗竟然比官兵还沉稳而理直气壮!

    他挥挥手命令道:“全队上前推进!……但是离那城墙远一些!”

    他至少感觉自己的人比他们多,而且,他有更多的弓箭手……他的队伍磨磨蹭蹭的挪上前了。

    这个时候,城门打开了,从里面推出来无数的车子,那车子上装着无数的物资……他们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向着码头前进!

    太欺负人了!

    那个副统统看到他们挪到距离对方不足八十步远的地方,知道这是弓箭抛射的最好位置,于是马上命令弓箭手上前!

    此时在码头上,鲍威队长知道两条战船上的火炮根本打不到二百米外,如果强打,无非是听个响声了。

    他命令几十个精挑出来的火枪手站在船舷边。去射杀对方列在阵前的弓箭手,他们早就试验过了,火帽式米尼枪可以打到三百米开外,但是如果单打一,恐怕没有收获,可是面杀伤。则有可能打准!

    金顺大乐呵呵地看着对方的三百来名弓箭手,喝令准备好盾牌,特别是保护火枪手,并让火枪手也准备好射击……他也练过的,知道这距离只能凭运气了。

    自己的队伍只要有了盾牌,那抛射的杀伤不大的,毕竟对方的弓箭手不多。

    最终还是鲍威队长提前下了开枪的命令。

    几十个较为优秀的火枪手一一瞄准了后,轮流射击……很快就打中了几个弓箭手,那些弓箭手有些慌乱了。接着又不断有人莫名的倒下!

    金顺大扭头看到战船上发出的火光,但是听不到声音……他知道这是鲍威队长又在助战!

    他马下命令开枪,几十股白烟升起来,对方又倒下几个!

    这一下子,他看到对方的队形有些乱了,他的眼睛刚有些发红,自己的火枪手又射出了一轮!

    想到鲍威队长的命令,他只能长吐了一口气。忍住了。

    同时那战船上仍然在不断地发射着子弹,两面的夹射。虽然没有打中几个,但是却给对方的弓箭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金顺大喉咙动了动,使劲咽下了唾沫,再一次忍了。

    对方这时的抛射散乱而无力……可以用盾牌防住。

    突然,他看到敌人的队形大乱起来,似乎他们被打死了什么人!

    鲍威队长毫不理会什么队形。继续让队员们远远地射击,萧湘副队长在另一条船上对他高喊着:“鲍威队长,似乎打下了他们的统领!”

    鲍威队长心里一动,忽然想到了什么,但是他又说不出来。只好喊道:“继续射击!继续射击!”

    事实上,金顺大一直憋着劲儿不能冲杀,而对手忌讳他们的武器也不敢冲杀,这本是一个僵持的局面。

    但是,一颗流弹很快就打破了这个僵持……第四轮射击时,不知道是谁打中那个骑着马的统领,随着他掉落马下,他旁边的副手慌忙跳下马来,发现他们的长官脑浆子都出来了!

    一个副将马上接过来指挥,命令全军往后退!

    这时,弓箭手已经双臂无力了……他们已经发现危险并不是来只来自对面,还有那码头上的战船!

    当传来后退的命令时,他们赶紧向后退缩,整个队形都乱糟糟的。

    那个死士的首领这时来到了金顺大的旁边小声赞叹道:“不错,不动如山……没有必要和他们硬拼,让他们去吧。”

    金顺大只能苦笑着接受了这个表扬……

    他们先前只是在城里抢了府库,又象征性的抢了几个大家,把到处是海盗的消息传遍了全城,而且,他们还会来的,还会抢其它城市……

    三百名死士,趁着对方乱糟糟的时候,迅速撤退了。

    金顺大这时看到对方无力与他们做战,而且物资都运送差不多了,于是带队往码头去,只要靠近了战船,他们就什么也不怕。

    金顺大强行征用了十几条商船,声称只要送到济州岛就放他们回来。

    他们在码头上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而远处那些士兵就在观望着不敢靠前。

    鲍威队长非常喜欢这种局面,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杀人的,而是为了不让他们造战船,是为了保护自己。

    而且是高丽人打高丽人……

    最后,在他们离开码头扬帆启航,那些士兵才乱哄哄地跑到了码头上,有的冲着远走的海船放着弓箭,那箭在海风中无力地飞翔着,很快就扎进了海里,漂了起来。

    在回去的航程上,鲍威队长严厉地批评了金顺大先前忘记战斗的指挥,全凭借着自己的冲动行事。

    当然也表扬了他后来的服从命令……结果表明,自己一方在第二次对峙中没有一个人受伤,没有一点点损失,而且还得到了所需要的物资!

    金顺大已经三十多岁,但是面对半大小子的指责,他不想辩解,现在一切都靠着对方,他认命了。

    他于是连连称是,保证以后服从命令……不管怎么说,他现在可以说拥有自己的军队了,虽然还是要听从鲍威队长的指挥。

    他们这次的收获是巨大的。

    他们几乎把合蒲城的造船厂搬光了!

    鲍威队长对金顺大说:“在济州到建个造船厂吧,所需木料,可以向流求岛购买,也可以用铜换……不过,要先让工匠们去学一学我家的造船方法,你们的海船太过笨拙。”

    金顺大当然看见过两家海船的对比,当时就高兴地说:“先送去一批,然后我主家还会再送来的,在济州岛建一个船厂,是大好的主意……”

    事后,萧湘副队长商量了一下,这伙三别抄军完全是铁杆的反鞑靼军,从这次行动完全可以看出来,不必要控制供应他们军火了。

    两人就把这次的军事行动,一五一十的写了报告,随着往八道河运送人员和物资的商船送给张国安岛主。(。)

第三百一十三章 货真价实的投名状() 
张国安岛主认真看了他们两个的汇报,他没有在意他们的收获……高丽国太贫穷了,这也许是他们总能躲过灭国的原因之一??

    他看了一下记叙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还有他们的认识,感觉自己对半大小子们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没有白白培养他们。

    很好,就这样,让三别抄军的分支在暗地里做大,让鞑靼强盗集团在北方地区不能安宁,他们不可能不在乎那里的,要不然不会先后九次发兵攻打高丽国。

    他认可两位队长提出来的加大供应他们军火的建议,连带着粮食,他同样都会加大供应,他们能主动攻打合蒲城,这就是一份货真价实的投名状了。

    济州岛和山东板桥镇地区陆续送来了男女劳力,这不仅从性别上平衡了八道河地区的比例,还从来源地上让劳动力的地理特点五花八门起来。

    张国安岛主尽管已经加快了发展速度,他挥舞着商贸的大旗,用利润来吸引别人前来,但是,就算是在号称百姓迁徙最自由的大宋朝,这里的人口流动量也是不让自己满意,人口还是太少了。

    当然,他必须要承认时代的差距,和在元、明时代走路都要有路条比起来,张国安已经是偷着高兴了。

    说实话,他开始还真有些担心大宋政府看中了自己的发展之地,突然要收归国有了怎么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大宋确实是一个从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府,而且承认个人私有产权。

    还有在商人和官府打官司时,竟然还能让商人赢了。这些都让他放下心来。

    至于那个吕家集团,他们也并没有仗着自己势大,就心生歹意,想用抢的办法来解决,也能按照说好的条件交上一成的海关税。

    张国安岛主都感觉到自己的小心眼了……要不然,他也不能总是整合一些其它类种的人来当队员。

    但是。他还是坚定朝着大杂烩的方向发展,不走单一化。

    他不得不开始开始认可奴隶交易,来的时候是奴隶,到他这里后,不必把他们当奴隶对待,不就可以了?

    结果现在,大宋人来往的频率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办法加快,但是白人和黑人却也多了起来。当然,数量级别不一样。

    郭勿语队长的下龙湾这时竟然也送来人员了,这些都是俘虏。

    当黑人长枪队训练出来后,张国安岛主第一时间就把他们送那里去了……那里虽然是人烟罕至的地方,但毕竟是人家的国土,这个时候,交趾人对大宋还不算善良。

    但是,他需要煤。越多越好,烧制水泥一项就占了大头。

    一道河的地区的煤炭。更适合烧制成焦炭,这个可是留给炼钢炼铁用的。

    那个长江口祟明岛那帮子转正的海盗,到现在也没有在淮南地区找到煤矿,所以说,煤炭是现在制约八道河地区发展的首要一条。

    鄂州地区也有煤矿,但是规模太小……吕家集团拉进鄂州城和江陵城的势力后。虽然遭遇到文官们的打压,以禁榷为名,采用国家垄断的形式夺去了水泥的经销权,但是,大宋政府也不是不给回报。比如换成付给盐引或是其它非硬通货。

    当鄂州城的主管之人发现这里急缺石炭时,他们当然想起了那些石炭矿,便提出来,可不可以用石炭换取这里的一些货物……张国安岛主当然愿意了,他还给了一个在对方看来非常合适的价钱,比他给安南国政府开的价都高。

    于是,襄樊地区的白色的棉花,鄂州地区黑色的石炭,都顺着长江送到流求岛了。

    当然,人家还是有利可图的。

    就这样,还远远不够用,因为,张国安不得不上马蒸汽锅炉。

    这个蒸汽锅炉是低压式的,最古老的一种。

    张国安岛主设计为圆筒形火管锅炉,称它为锅壳式锅炉。

    这种锅炉的结构简单,整个锅炉本体由锅壳、封头、前后管板、火管和炉胆等组成。

    这样,可以利用上大宋工匠精铸的工艺。

    为了更安全一些,他在锅壳的外部还都用炉墙砌没,炉胆铸制成波浪形,可承受一定的热膨胀。

    张国安岛主测试了一下,这种内燃式锅炉的热效率仅55%左右,蒸发率不足30kg/(m2。h)。

    但是,它在运行时压力和水位波动较小,蒸汽空间大,蒸汽带水少品质好,而且对水质要求低,如果加上水力鼓风机,它的烟风阻力小。

    当然最为关键处,还是结构简单。

    连胡镇北厂长都看明白了它的结构……这不就是一个大号的带外壳的茶壶嘛!

    张国安岛主白了他一眼,说:“那你怎么不早弄出来?!”

    “如果只为了烧热水……用不到这样费事吧?”

    他们精铸后,为了管道的封闭费了不少事情,除了要有部件的精密外,他们还用了铜锡焊的办法……结果只能是低压。

    就算是低压式,它们也马上显现出大作用来了。

    别看它土,同时带上三个蒸馏釜一点问题也没,而且蒸馏的较果更好,更快。

    酒精、樟脑和香水的产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胡镇北厂长马上明白了,他点头表示理解了,若是更大一些岂不更好?!

    “也不必用精铸之法了,那样的话所谓的炉胆不够大,我是个有才华的人,可以铆接嘛。”

    结果第一次就失败了,密封的效果不好……他只好老老实实和其它的大工匠一起琢磨去了。

    锅炉的用处很大,所以,他需要大量的燃料……只使用木炭,还真心疼呢,这个在大宋也是畅销货,只要便宜一些,马上就被人抢光。

    所以,煤炭经济,他必须开发出来,哪怕是会同别的国家打一仗!

    郭勿语队长带着雇佣来的劳动力开发下龙湾时,大半年过去了,也没有见周围有个人影,但是这里来往的海船越来越多时,到底是让安南国政府给发现了。

    其实他们已经派人去交州找当地官员申请了,还带了一车的盐,全是精盐呢。

    结果被人把精盐扣了,人赶出来了!

    宋淳熙年间,大宋册封李日燇为安南国王,遂改称安南王国。

    后来李氏王朝男嗣断绝,女儿继位,生子陈日煊,遂转为陈氏王朝,除对大宋自称国王外,对内和对其他国家,都称皇帝。

    现在陈日煊也正是处在半大小子时期,他们的国都在交州,就是后世的河内。

    一天,他接到了报告,说有海外大宋人正在海湾之处挖石炭,还聚起了上千人。(。)

第三百一十四章 配齐丛林战的装备() 
当时,年轻的国王陈日煊皱着眉头说:“他们挖石炭有何用?”

    有大臣知道,便说:“此物生火做饭时强过木炭……只是味道难闻而且脏了些。”

    年轻的国王陈日煊轻声笑了一下,不想理会这件事了。

    一个武将说:“臣以为一草一木皆为我所有,他们任意开挖,有伤国体,不可不管!”

    陈日煊轻轻一拍龙椅的扶手,说:“好啊,一草一木皆为我所有,岂能任由他人乱用……派人驱走他们!”

    那个武将当时欣然得令。

    他回去后,叫了一个副将,带了五百人,气势汹汹地坐上了三条海船,顺着红河出海,沿着海岸北上,奔向几百里外的海湾去了……这件事情本来不大,但是越是这样的小事,越容易立功,而且听闻那里有无数的大海船!

    所以,收获一定会是很大的!

    当初,郭勿语队长快速建好了板式房后,边施工,边兴建,啥都不耽误。

    关键是八道河地区在这里运回石炭后,从来都是装着满满的补充物资送来,这还不算专门以训练为名送来的其它货物。

    不长时间,这里就建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基地,大约有三千多平方米,周围全是两米多高的水泥预制板围墙。

    这些水泥预制板同他们的栈桥一样,都在在流求打制好运来的,不用这里费事。

    郭勿语队长同时充分利用这里的竹子资源,在东南西北四个角各建成了一个高出围墙两米多的岗楼。

    同时,在围墙的里面搭上了脚手架,可以凭借着围墙,轻松地向着外面射击。

    同时,他们还从那条小河的上游引来了河水。

    管道是用打通的竹管连在一起。埋进半米深的地下,从外面看是看不出来的。

    在基地里,他们则建了一个大水泥池子装水。

    为了让水保持清洁,还设计了出水口,同样用竹管也深埋在地下,又引回到河里。

    总之。那水池里的水要够八百多人用上一个月的。

    粮食和其它生活物资都放在悬空竹楼里,这个不必多说。

    他们还在基地外开出若干菜田,很快就不需要流求运送此物了,只要多一些其它物资就好,比如海盐。

    郭勿语队长本来派了几个人员,带着十石精盐,搭上海船,到了交州城后,推着车子找到这个州的知州。结果被人家以不清不楚为名扣了东西,把人打出门外了……他们只能说在海边,具体在哪,只能说西北处,而地名叫什么,说不清楚,只能叫下龙湾。

    结果人家知州的幕僚根本就没听说过,还以为他是来捣乱呢。给赶出去了!

    郭勿语队长只能苦笑了,几百里外了。还能为一架车子去一趟嘛?!

    那种大木头架子车,可以人拉,也可以牲畜拉,在八道河地区上几千辆都有了,不差啥了。

    就当他们同意了吧。

    这个时候,安南国也是煎盐。盐可不便宜,郭勿语队长还想着再做些交易时,能用海盐来换。

    别人挖石炭,运输和装运它,郭勿语队长则领着队员们熟悉周边的环境……这里还真和流求南部差不多。只不过更热一些。

    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竟也是水鹿成群,间或还能围猎到野猪!

    队员们惊喜的是,这里的猎物可要比流求岛南部的猎物傻多了,很容易就中的埋伏圈套。

    最多的一天,他们一下子打了三十多头……

    郭勿语队长一边领着队员们打猎,一边熟悉着张国安家主所说的丛林战,感觉他说的真有道理……这里从来不是堂堂正正做战的地方。

    他发现弩在这丛林里更好用,比火帽式米尼枪更好,仅次于短火铳了。

    在这个时代,弓是步骑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

    因为弩一般要用脚力张开弩,故射程也远。

    但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