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抓到的这些抢劫未遂犯,他们都要想办法全力用上,可见这里劳动力短缺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接连来了六千纯劳动力,张国安高兴地直叫幸运。

    黄祖却有些担心,说:“张船首,工钱是否要降一降了”

    哪里有厢兵开这样多的工钱别人都是想办法克扣,虽然张船首为人良善,但是给个三五贯,也是能说得过去。

    张国安笑着说:“咱们以那些中山国来的劳动力为例来算,他们从这里挣到了钱钞。他们会如何处理”

    黄祖想了一会儿,说:“多半会买上些许有用之物回去”

    张国安说:“你看,他们又把钱钞留下了”

    黄祖想了一会儿,又说:“那也会带走一部分”

    “那只能说明我们这里的商品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要建设革命尚未成功”

    “”

    黄祖想了半天,好像明白一些,但是又好像没有听懂,但是,看到张国安信心满满的样子。他又只能放下自己的担心。

    不过,他也想到,若是钱钞不够,完全也可以用实物充抵,所以,重要的还是这里要多出产一些商品,关于这一点他是想通了。

    鲍威队长和黄祖一边主抓军事训练,一边看管那些劳役犯,由此八道河地区步入了正轨。

    除了几个重点项目,所有人都要去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张国安则为266年的大局做了谋划。

    蜡烛现在已经积攒了二十吨有余。肥皂也差不多如此多,鲸油也有几十吨了,皮子也有几十吨,鱼干、鲸鱼肉和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那么针对刺桐城的商贸可以开始了,要从那里的蕃商处挣钱了,或者说,慢慢把他们引到流求岛来为好。

    他找来于联老板,问他下一步的打算。

    于联老板乐呵呵地说:“张船首,在下只想着再招着皮匠来,这作坊还要扩建”

    这家伙从不告诉别人他挣了多少钱钞。看样子皮具在临安城里好卖,但是目光不够长远

    张国安说:“现在还用你这个老板亲自劳作吗何必省下这个工匠钱不如好好打算一下未来的销路”

    于联老板马上点头认可,自己还真没有打算过销路。

    他恭敬揖手道:“还请张船首教我”

    这小子一听到和钱钞有关的事情,马上认真以来了。

    “你要把你的皮具名头变成一个品牌。把商标弄漂亮一点明年吧,我给你配上剑麻的麻丝绳子,那东西更抗拉抗潮湿”

    于联老板马上乐了,说:“在下还真注意过那个奇怪的剑麻想必有大用”

    现在剑麻已经成林,但是离大规模使用还有一定距离,所以眼下还是黄麻和椰麻当家。

    “所以。你的销路要广,有时候销路广要比在一个地方卖得多更重要你想要再有别人过来开皮具作坊,你的优势就没有了。”

    于联老板当时就紧张了,说:“张船首如何能让别家进来”

    张国安笑了,说:“如何不能别人来了,我肯定让的,至少我马上就开办一家只不过走军用品的路子”

    他说的是实情,那些厢兵的皮匠,现在水平也在上升,而且这里的利润相当大,他当然也要分一杯羹了,全都去种地,那就是倒退了,他只是要大家帮着把头开好,剩下的路子还要走工业化,哪怕是手工业化。

    要不然,他“发明”那些新农具和大量弄水牛干什么。

    张国家对着不自然的于联老板说:“皮具的市场很大,眼睛别总盯着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比如刺桐城,那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蕃商,随便买你一些,那销路可就打开了”

    于联老板想了想,不屑地说:“那些蕃商”

    张国安悠悠地说:“我准备好好和他们打交道,你要知道,天竺产的棉布要比大宋好多了,天竺甚至有最好的黄麻布他们要是运来,又是一笔好价钱。”

    于联老板一听张国安的打算,他马上也准备参与了。

    张国安笑了,心想,自己的大路货,有人会帮着出手了。

    “这样吧,你带着样品去给他们看看,我这里没有时间去”

    于联老板知道,他现在正在组织开垦什么棉田、茶场、甘蔗田还都在山间地里,工作很多。

    于是两个人答成协议互相搭配着卖张国安把自己的低级产品落实了后,剩下的高端产品,香水、清凉油、保湿甘油之类的,他只能把样品拿出来,等着让刘钱行首的弟弟过年前带回去,让他处理了。

    张国安相信,他只要看一眼,就会明白如何处理此物。

    这个时空,大家不都是喜欢香气冲天嘛,这就好办。

    此时,还要考虑平章老贾的利益这老家伙现在很有用。。

第二百一十三章有一利便有一弊() 
平章老贾要祥瑞

    张国安想了想那稻种的事情,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在平章老贾的官斗中起了什么作用,但是他知道,大宋是真心开始推广它了。

    大宋政府还是比较实用而开明的,他们敢于接受一切对他们有用的事物,

    从他们早先对占城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一diǎn来。

    占城人培养出一种良种稻,北宋初年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到了1011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达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甚至于命令转运使张贴榜文,直言对喻:“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随后在宋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向北扩散,其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而且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

    所以,当他们得到了更加高产的祥瑞稻种后,毫不迟疑地大力推广,当然,当时也有政治目的在里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待新事物的态度是端正的。

    张国安准备把玉米和土豆、地瓜当成祥瑞送给平章老贾,并且再小心提一提再要些厢兵的要求尽管这个时空,他们有冗兵的现象,但是厢兵也是三大类兵中的第二类害怕引起平章老贾的疑心啥的。

    一些经济类蔬菜,则不急于给他们,至少还能多挣一段时间的钱钞。

    大宋政府尽管垄断了很多行业,但是,他们至少不对水果和蔬菜之类的进口货物收税所以张国安一想到不久以后光是花生、辣椒一项,就能挣到多少有钱人家的钱钞了。就开心但是一年后的胡椒肯定不成,那个是大宋政府绝对要垄断的。

    当黄祖按照张国安的要求写完了信后,张船首审了审后,觉得自己还是写不出这样水平的文言文语言,还要练习很久才行。

    黄祖喜气洋洋地说:“张船首,那些中山国的士卒很好训练啊。劳工们也听话,甚是省心dingdiǎn,o《 s〃a:2p 0 2p 0〃》s;”

    张国安说:“那都是人家挑选出来的当然要好一些了,咱们自己卫队的扩建怎么样了”

    张国安不得不扩建流求卫队,不管是海盗事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员流动,都需要卫队负责防卫和巡察。

    他算了算成本,准备要达到一千人的规模,这个还是能承担的。

    黄祖高兴地说:“甚好,报名的人很多。正有利于我等挑选”

    张国安嘱咐说:“卫队收入高一些是应该的,但是最好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作战,他们是为何而作战明白这一diǎn的队员才是无敌的。

    你说,鞑靼大军中的北方汉人为什么战斗力那么强大”

    “因为他们有战马”

    “这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打赢了这场仗,他们能分到好东西所以人人奋勇作战”

    “”

    “大宋政府军打赢了有什么好处一切照旧所以历来武装都很能打”

    “”

    “所以,你和鲍威队长两个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能让队员们知道他们作战也是为他们自己。这才是百战必胜的重要地方三天后,你们两个向我汇报。”

    张国安随后在再一次运送货物到临安城时。把交给平章贾似道的信和东西,也托人一起带去了,他还写了相关的种植方法,从那祥瑞稻种的种植看,他们还是能听从别人的意见。

    张国安开始大规模的积攒鸟粪石,不久后。这种天然的缓释肥一定会好卖。

    有机农药倒是不能急,那个不好保存,只能现加工现卖了。

    张国安想得远,他早晚会走上高端产业,当然是相对于这个时空的高端。

    ――――――――――――――――――――――――――――――――

    平章贾似道收到了张国安的书信后。首先便赞叹了一句,这字里透着一股英气,他不知道是黄祖代写,因为连落款都是黄祖写张国安的名字。

    他看了信后更是高兴,果然只是个海外的海商罢了,还是真心感谢自己派出去的厢兵了看来他们能承担更多

    随着船队送来的各色货物中,他最关心那个精盐了,现在内藏库远比过去好过了,随着精盐的产出越来越多,此时,大宋国内的大商巨商们都盯着赵家人的一举一动,他们赵家人都食精盐,那么此物一定大有好处,所以必须要有。

    一些中等阶层也马上跟风,甚至老百姓偶尔也要尝一尝。

    果然是真正的好盐,不苦不涩

    以至于大酒楼要标明他们的菜肴都是配制以精盐。

    一个社会的爱好和风气,从来都是上层社会引导下层社会,从来也没有听说是下层引领上层的,更不可能狠抓下层社会的道德建设就能把社会风气扭转了不信就试试。

    当然,户部因为海盐数量的原因也大获其利。

    偶尔以海盐来充抵钱钞,对方完全可以接受。

    这其中,除了四川总领外,其他的东南三总领所也经常得到海盐的充抵调拨,也能接受了,至少雇佣民工时,他们完全可以接受了的,特别是山民。

    在这个盐茶极端专卖的大宋时代,或许发生了一diǎndiǎn的改变。

    这效果没有祥瑞稻种明显,但是意义长远,以后才能看出它改变了什么。

    大宋官家赵禥和平章贾似道挥舞着祥瑞稻种这样武器,在公田法上,至少在维持已经取得的成就上,能够保持住,怨言平息了一些。

    差不多没有人再用什么天生异相来攻击公田法了。

    但是,那个殷地安海商的描述中,让他先是欣喜一番,同时又陷入了沉思。

    如果,如果那个张海商说的是真的,那么,公田法似乎没有必要再推行了

    兹事体大啊,不得不深思

    他当夜就去与大宋官家面谈。

    大宋官家赵禥听完师臣贾似道慢慢地学着那个海商张国安的描述,顿时又要跳了起来

    此物竟然亩产可达几十石,且不挑旱田可亦菜亦粮

    他的师臣贾似道心里叹了一口气,有一利便有一弊,莫要高兴太早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宋的国运正盛() 
平章贾似道说:“官家,虽然那个海商的话可以信个八成,但是,还是要亲眼看见结果才可以再说,政令已出,不好急切之间改变,失了面子。”

    大宋官家赵禥说:“但听师臣所言”

    平章贾似道说:“这一次把发放这三样祥瑞种子的规模搞大一些,让天下人知道,大宋的国运正盛”

    这样的面子工程,大宋官家赵禥喜欢。

    上一次发放祥瑞稻种,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有了,民间百姓真是山呼万岁,那田间的收益骗不了任何人,粮价都下降了些许。

    平章贾似道说:“若是真能在新开田处有大的收获,老夫希望官家能颁布新田法,鼓励民间百姓开垦荒田,不必只盯着水田和小麦田新田法的内容,老夫还要好好与官家商议,不可急迫,且看那三种祥瑞是否能有用处。”

    大宋官家赵禥说:“但听师臣所言”

    随后,平章贾似道又向着大宋官家说了说厢兵之事。

    大宋官家对师臣更是言听计从,多派出厢兵去那里,可以省下不少的费用,这是简单的常识。

    平章贾似道笑呵呵地说:“真没有想到他们那个荒岛上可以安置这样多的厢兵,但是,大宋也不可丢了脸面,也要大大的打赏那些海商”

    大宋官家赵禥说:“可以从内藏府出资”

    现在内藏府的资金非常充实,是未有过的最好时候。

    平章贾似道说:“难得官家如此喜爱那个御前火绳枪军和石炮军,还是留着养军吧,那个海商对大宋有功甚重,赐他一个闲散官职也是可行,另外。物资上的打赏也不可少,他那里不是喜欢铁物嘛,除了该给他的口粮,多给一些铁物即可这笔钱钞,让户部出了,他们在海盐经营一项上。收入颇丰。”

    两人又说了一些闲话,算是结束了这次工作汇报。

    现在,平章贾似道若想进皇宫拜见官家,dingdiǎn,o《 s〃a:2p 0 2p 0〃》s;那是随时可以的,可见圣恩正隆。

    这一段时间,大宋朝政无甚要紧之事,鞑靼强盗集团那里也比较安定。

    平章贾似道又借机不上早朝了,他把办公地diǎn又改在了家里。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小妾们斗蟋蟀,欢叫声传出很远。

    又有人私下议论了。认为他真是个蟋蟀宰相。

    但是平章贾似道不在乎的,因为在民声报上,他老贾的名声越来越好,甚至又有人开始报料说,海外又有海商通过平章贾似道向我大宋献出祥瑞,其中一样叫玉米,亩产能到七八石,另两样是亦粮亦菜的作物。亩产据说能达五十石

    若是加上先前的祥瑞稻种,则天下无饥乎。

    更为关键的是。那三样不与水田争地,可以在旱地里种养。

    大宋旱地是绝对不缺的

    一时间民间沸沸扬扬,甚至有一些偏僻之地的知县也有耳闻了,上书讨要。

    民间谣言倒逼真相,大宋官家令人在邸报上明言,说。即将在皇庄开种,等试种成功,即令农官发放种子,一切如上次一样。

    这个时候已近腊月,似乎官员都在等着除夜大假了。

    但是。这时候却是商人们最忙的时候。

    刘钱行首的弟弟从流求回来了,足足带回来一千石的纯正硫磺,此物好卖,这时正是炮竹加工的期,没有几日,便一扫而光。

    刘家算了算费用,这次真的大挣了一笔,虽然没有珍宝古玩那些物品利润高,但是这个生意胜在长久。

    刘钱行首接过弟弟带来的什么花露水之类的香料,闻了闻,果然是好物件

    他又抹了抹清凉油,感觉实在是凉爽万分

    那甘油湿肤膏也不错,椰子味道的。

    刘钱行首看了张国安的信后,大惑不解,问自己的弟弟,说:“张船首为何着重说要把这些好物件卖给那些蕃商”

    他的弟弟说:“销路,张船首认为销路多要比销售量大还好”

    刘钱行首愣了一下,一想,也真是有道理。

    但是此物不同于珍宝啊,它明显是让人使用的,使用光了,还会再买的。

    于是,他准备留下一半先用于临安城的售卖,剩下的,他安排人去刺桐城的分店了,让那里的掌柜之人,召集蕃商售卖。

    对那些蕃商,高傲的刘钱行首不稀得待见他们,这不是钱钞的事情。

    这一个时空的大宋商人,哪怕只是一个行首,还是非常骄傲的,他们还没有被异族打杀掉自尊心,或者是傲慢心。

    结果,那些蕃商大为欢迎。

    这一个时空的世界各国各地,也没有一个像大宋人这样爱洗澡,当然,像王安石之类的邋遢人还是有的,那只不过是个性使然,不是生活习惯。

    所以,相对他们来说,别的民族中的贵族太需要这种刺鼻的香味了,可以掩盖住身体的异味。

    蕃商们于是打听如何可以得到更多的货物,那个掌柜本不想告诉他们货源之地,但是,他的主家刘钱行首在事先都已经嘱咐他定要说出来。

    结果那掌柜的只好告诉他们是在对面的流求大岛,一个叫八道河的地区出产此物

    那些蕃商们再一打听,原来那些所谓的鲸油、蜡烛竟然都是那所出

    海外商贸有一个不同于普通商贸的地方,就是它需要的货量要多才行,否则贩运起来利润不够大。

    但是,要是找到货源地可就不一样了。

    刺桐城的蕃商都住在蕃坊,他们也选出了蕃首,负责与大宋政府交往。

    现在的蕃首正是蒲寿庚。

    先前,他的父亲蒲仕宾去世后,蒲寿庚继承父业,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

    这期间蒲氏家族曾一度中落,生活不甚丰裕,经蒲寿庚的精心经理后,迅速振兴,走向鼎盛。

    蒲寿庚因招商与清除海盗有功,1250年曾任提举泉州舶司,但是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

    但是不管其任提举泉州市舶司或离职,他都是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凭借权力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集团和海商集团,并可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

    蒲寿庚一闻那花露水就知道此物大有前途。。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桐城来人了() 
蒲寿庚说:“听闻那里的海商是殷地安国来的,各位可曾听此国?”

    这个时候,大宋话绝对是国际通用语言,不管那些蕃商们的皮肤是白的还是黑的或是黄的,都以会说大宋话为荣,当然,这个也是生意需要。 ‘

    所有的蕃商都在那里摇头,真的没有听过。

    他们是在蒲氏花园里的棋盘园聚会的。

    大宋时代,弈棋风盛,蒲寿庚为娱宾客赌博,便在自家花园北面辟一棋盘园,以三十二名美女为棋子,分别手挚黑红棋子名牌,各就各位,听候弈棋者号令进退,所以称为棋盘园。

    附近有一小巷称三十二间巷,为三十二名充当棋子的女子夜宿之处,还一人一房呢。

    棋盘园以南为花园头,是蒲氏花园的主体,与溪亭、池仔墘连成一片,看起来蔚为秀美。

    其兄蒲寿宬在东海法石处还建有一座“海云楼”,“以望海舶”,楼下建有“一碧万顷亭”。

    在法石附近还建有华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