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承飒然一笑,镇定自若,《八部龙典》入门,自有一股皇者威仪,侍立在侧的老宦官揉了揉眼睛,莫名地紧张起来。

    怎么今日的殿下,变得有些不同了?

    “咦?”同样发出惊疑声的,还有缓缓走入的黄裳。

    这位大学士面容清瘦,身穿紫袍,腰佩银鱼袋,与印象中宋朝的文官气质十分相符,但此时病弱的双目却绽起精光,落在顾承脸上。

    “好凌厉的目光!”顾承一怔,脑海中的龙神之念翻腾不休,如临大敌。

    “火”的声音突然响起:“殿下果然福缘深厚,一入此世就能遇到受天意所钟之人!”

    “天意所钟?他不就是一个皇子的老师么?不至于吧……”

    顾承奇怪了,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黄裳拢在袖中的手突然伸出,向着自己抓来:“何方狂徒,胆敢冒充皇子!”

    “卧槽!”

    “好胆!”

    顾承大吃一惊,下意识要后仰,就听“火”一声怒喝,倏然间没入自己的右手,然后五指下劈,斩向黄裳。

    “无形刀气,火焰刀?”黄裳须发拂扬,勃然大怒,身上清气隐隐,双手齐出。

    霎那之间,拳掌爪指,奇招跌现,忽同折梅抚兰,清幽淡雅,忽若天塌地陷,刚猛无俦。

    天下武者若是见此一幕绝对要魂飞魄散,因为各门各派的精妙绝学碰上这对枯瘦的手掌,都要落花流水,被破得干干净净。

    然而无论黄裳变幻何种招式,顾承的右手就是横劈斩切,仿佛大海中的礁石,任凭狂风大浪,横打拍击,仍自巍然不动。

    两人这一番交手兔起鹘落,数十招很快过去,连劲气交击声都听不到,屋内的摆饰也是丝毫不动。

    显然双方都是劲力入化,通达入微,不做一丝一毫浪费的绝世人物。

    最为奇怪的,还是屋内那老宦官和宫女,双目迷茫,不惊不叫,好像根本没有看到这以下犯上的行为。

    “这莫不是移魂大法?难道他真是黄裳!”顾承心中狂叫,看着右手发威,又是大喜。

    没想到龙灵具备这么强大的实力,连黄裳都能匹敌,那在这个世界不是横着走了?

    可惜很快,“火”的声音传入心灵深处,变得虚弱:“殿下,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遭到禁锢,我无法战胜此人!”

    “那你打个什么劲啊,反正我就是赵扩,黄裳只是怀疑,还敢杀我不成?”顾承无语了。

    当然事情还得解决,他眼珠一转,决定赌一赌,右手一收,平和地望向黄裳。

    黄裳见他主动停手,也旋身退后,没有贸然进击,满是郑重地道:“阁下到底是谁?冒充皇子,有何图谋?”

    黄裳并不知“火”受限天地之力,刚才就是极限,越打会越衰弱。

    在他看来,眼前之人实在深不可测,乃是平生所遇大敌之最,所以满是戒备,甚至生出了玉石俱焚之念。

    “无论如何,不能让妖人潜入皇庭,祸乱朝纲!”

    顾承从黄裳坚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凶险,赶忙道:“先生,我昨夜梦见大日坠下,入我体内,醒来后明白了许多事理,不再如以前浑浑噩噩了。”

    黄裳闻言怔住,惊疑不定地打量过来。

    顾承这番话是有根据的,据传赵扩出身时,其母梦日坠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

    瞧瞧,这白痴还是从天上来的。

    实际上这是古代皇室惯用的手法,天有异象,继承皇位就是顺应天命,尤其是宋朝,每一任好像都要玩这个花样。

    但此时说出,就显得尤为不同,让黄裳一时间也不敢确定。

    顾承还有杀手锏,他起身张开双臂,坦然道:“先生不妨来看看,我可是我?”

    黄裳教了赵扩整整四年,又是学究天人的武道大宗师,对于人体细微之处的辨别自然了然于心,上前摸骨,很快确定了顾承的身份,疑惑道:“可你刚刚的武功?”

    “那是护体龙神,我不会任何武功!”顾承摊开手,右手掌心现出一道龙纹,栩栩如生,仿佛真有一条赤龙在内翱翔。

    黄裳再细细把脉,发现赵扩经脉滞涩,体内毫无真气,刚才的一切好像都是幻境,眼中终于浮现出敬畏来,双腿一曲,跪下磕头:“老臣冲撞天颜,死罪!死罪!”

    顾承上前几步将他扶起:“先生是我大宋忠臣,所忧所虑我岂会不知,哪有怪罪的道理?快快请起!”

    “老臣鲁莽!老臣鲁莽!”黄裳连连磕头,起身看着脱胎换骨的顾承,依旧掩饰不住惊诧,不过目光很快溢满了欣慰,涕泪交加。

    幸好黄裳的根在朝廷,不是那些无法无天的江湖中人,才能用此法化解,顾承心中警惕,对着掌心龙纹道:“以后不可莽撞了!”

    “火”有些委屈,双手贴在身子上:“殿下教训得是!”

    而顾承等黄裳激动完了,低声道:“先生这身好本事,瞒得我好苦,可有教我?”

    黄裳坐下,迟疑片刻,俯首道:“不敢欺瞒殿下,老臣实非隆庆普城人……”

    黄裳开始讲述来历,他的前半身果然如射雕中周伯通说的那般,原是大内文官,却从道藏经书中无师自通,练成一身绝世武功。

    然后被宋徽宗派去攻打明教,由于不知江湖规矩成了公敌,不仅被围攻受伤,家人还被武林人士杀光。

    黄裳遁入山野中苦修,将各门各派武功破解汇总,创出《九阴真经》这门盖世绝学,本要报仇雪恨,谁料再出世时,仇家都老死了。

    接下来就有不同,正当灰心待死之际,黄裳遇到一位进京赶考的举人,与他同名同姓,连身材都有几分相似,但那年纪轻轻的学子在路中突患疾病,不幸死去。

    这一位黄裳本是农家子弟,全村人希望就是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谁知遇此惨事,黄裳同情其遭遇,再加上自己举目无亲,便以易容术取代其进京赶考。

    他本就是状元,科考自然是小菜一碟,低调地拿了二甲进士后,开始了另一场官路亨通。

    如此传奇的人生,令顾承满是钦佩,更为夸张的是按照真实年龄算,黄裳已经是一百二十几岁高龄的人了!

    道家养生,佛门高僧或许能达到这个岁数,比如张三丰活得更长,但黄裳中年才开始练功,又历经血战,寿元如此之久,就有些不对劲吧……

    顾承想了想,问了出来。

    对此黄裳也觉得疑惑:“老臣二十年前本已是将死之人,但天不收我,一直到了今日。”

    似他这样的存在,对于生死大限都是有所感知的,却莫名延寿,显然是整个世界产生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看来这就是龙灵带来的影响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顾承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可既然遇上黄裳,又怎能错过,郑重行师礼拜下:

    “先生,我想学武功!”

第六章 取巧难成 膳房遭贼()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堂中,顾承跟着黄裳练功。

    他们的练功方式颇为古怪,既不是站桩马步,也没有招式锤炼,就是师徒两人对坐着读书讲解。

    实际上黄裳并不想教顾承武功,他骨子里深受儒家影响,认为武学是下道,作为帝皇,该掌握的是治国安民之术,而非江湖人士的逞凶斗狠,以武犯禁。

    但顾承抬出刚刚的例子,若真有绝世高手行刺,不会武功的皇帝该如何抵挡?

    黄裳无奈,只有传授,但他不同于江湖中师徒喂招,而是让顾承读书修行。

    黄裳自己便是通读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从道学中悟出了高深的武学奥妙,无师自通。

    这要是传出去,天下第一高手这么教徒弟,保证要让武林人士笑死,恐怕连黄裳自己都没认为顾承真能学会,希望其知难而退。

    可顾承毫无怨言,真的就认认真真学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方式特殊,才更加稳妥,毕竟宋朝重文轻武,要是顾承这唯一的嫡皇子去练武,被下人嘴快说了出去,那消息泄露,朝野上下不还翻了天?

    反倒是顾承近来的勤奋好学,让帝后听了十分高兴,不仅宣入宫中嘉奖,还给了黄裳不少赏赐。

    对于宫中的那对便宜父母,极品奇葩,顾承毫无感情,却也没有故作惊人之举,依旧如同以前的赵扩般,唯唯诺诺,糊弄过去。

    时光飞逝,一月转瞬即过。

    到了早春,草长莺飞,花香阵阵,顾承于亭中打坐养气,看着这亭台楼阁,眼神温润。

    此世的王府环境与仙武三国内的东宫相比,简直就像是乡下所居,但顾承反倒觉得亲切。

    仙家手段初见震撼,置身于其中未免觉得遥远,尤其是自身实力过于弱小时,更有种卑微感。

    倒是这世俗美景,在自然中包含世间真理,让近来研究道家经典的顾承感到心境祥和,体内一震,一股微弱但精纯至极的气流从丹田诞生,开始在四肢百骸内缓缓流动。

    “殿下真乃天纵奇才!”黄裳的声音从后方传来,顾承起身相迎:“先生,你看我这武学进度如何?”

    黄裳抚着长须道:“殿下能于一月内自悟气感,真气自生,天赋之高,当世罕见,然这内家修行需水滴石穿,毅力恒心,速成不得啊!”

    “段誉虚竹,了解一下!”顾承心中吐槽,却也知道黄裳所言不假。

    金书的世界体系中,内功乃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内力的修炼也基本取不得巧。

    看看一众剧情主角吧,虽然大多年少有成,但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张无忌在谷中心无旁骛地修炼九阳神功,又服用朱果,整整五年才大成。

    郭靖从小修炼,后来还喝了梁子翁的蛇血,杨过则有寒冰床、蛇胆,小龙女指点练功。

    由此可见,有了神功秘籍不够,还要至少数年的时间,外加天材地宝加速修炼,才能成为高手。

    而后两者顾承目前都比较欠缺。

    时间方面,顾承有种紧迫感,从黄裳的长寿看出了世界的变化,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龙灵在进入这个世界,想要吸收龙气的同时,世界也在吸取它的力量,籍此变得强大?

    影响都是双向的,如果自己拖的时间太久,龙灵与这个世界的结合太过紧密,到时候万一脱离不得,乃至被吞噬,那可就完了!

    这份猜想得到了“火”的认同与警惕,未免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是加快行动为妙。

    至于天材地宝,顾承的身份虽然比起郭杨张高贵太多,但赵氏皇族由于苦难不少,皇帝都被金人掳了去,皇族子弟讲究个励精图治,勤俭作则,所以嘉王府没有想象中富裕,天材地宝,予取予求。

    而顾承本身,实际上是服用过的,但“火”的回答让他十分无奈:“那些七窍玲珑丹都被我吸收了,正是有它们的药力,我才勉强能显化……”

    瞧瞧这勉强两字,那么多七窍玲珑丹,恐怕一头猪都堆成无双境的强者了,“火”却连大汉龙灵万分之一的实力都没有,真叫人无奈。

    但正是如此,“火”也是一尊炼丹宗师,包括七窍玲珑丹在内,无数丹方和炼制手法都了然于心,任何一个势力得它辅助,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惜在这个世界无用,因为“火”掌握的丹方都太高级,绝大部分材料根本没有。

    既如此,只有走普通的路子,炼精化气,通过外界食物来补充自身的能量。

    对此顾承有了一个想法,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不久后也许就能看看成效如何。

    此刻黄裳开课,洋洋洒洒数篇道文讲完后,顾承开始发问了:“先生,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句是何意?”

    黄裳道:“精之窠为眼,气之精为白眼,筋之精为黑眼,骨之精为瞳子,血之精为络眦,肉之精为约束,此乃《黄帝内经》所言,具体修炼方法是……”

    “先生,我有一个想法,现在要尝试一二,请你替我护法!”顾承思索片刻,胸膛起伏,一呼一吸间,真气开始将五脏六腑内的精气调动,送入双目。

    他这是在修炼仙武三国中的炼神一系。

    成功入定后,炼神一系便进入下一重五感。

    何为五感?

    形、声、闻、味、触,也就是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八部龙典》练意篇入门,天灵识海中的神龙成就,便时刻吞吐出一股神奇的能量。

    这股能量便是法力,与真气相比,更加变化多端,不可思议,但也更不容易壮大。

    正常途径,以法力来提升五感,在没有外物辅助的情况下,那真是水滴石穿,比内力打通经脉都要漫长。

    但现在顾承经过巩固与摸索后,以九阴真经修炼出来的纯正道家真气为辅,搬运五脏精气,再以法力修炼双目,便是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果不其然,五脏之气搬运,龙神法力精粹,顾承通体一震,闭上眼睛再睁开,居然有两道凝如实质的光芒透体而出。

    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双眼内清凉之意缭绕,飞鸟虫蚁,桌椅纹路,都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连百米开外的宫女衣饰都如放大镜般,历历在目。

    “五感之形,这就成了?”

    顾承不可思议地眨巴了几下眼睛,狂喜着起身。

    然而不等他笑容浮现,脸色一白,整个人就像是虚脱般,向后倒去。

    所幸有黄裳护法,瞬间出现在顾承身后,一掌贴在后心,宏大幽远,仿佛滔滔江河般的真气送入体内,以弥补精力的严重耗损,同时无比郑重地开口:“殿下,练功需存敬畏之心,步步为营,切不可如此急功近利啊!”

    顾承片刻后才缓过气来,点点头道:“多谢先生提醒,是我操之过急了!”

    果然无法沟通天地之力前,能量的转化都是守恒的。

    他用法力取巧,速成修炼,代价就是五脏精气大损,若无黄裳的及时补充,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埋下祸根隐患。

    顾承本来还想再接再厉,修炼《八部龙典》的另外七篇,但现在看来还是要缓缓,否则元气耗尽,连黄裳都救不回来。

    武学等阶有时候太高了也不是好事啊!

    “天材地宝,我必须找到有效的替代办法!”顾承心中升起一股迫切,盯着黄裳,露出恳切:“先生,现在能传我些内力外的武功了吗?”

    黄裳苦笑:“既然殿下如此好学,我就传你易筋锻骨篇与移魂大法吧,切记循序渐进啊!”

    ……

    ……

    数个时辰后,顾承精神奕奕地拜别黄裳,向着后院膳房而来。

    迎面一位内侍迎上:“殿下何须屈尊纡贵,你吩咐的药膳已经备好了!”

    “我要亲自看看!”顾承健步如飞,推开膳房大门,在一群侍女诚惶诚恐的跪拜下,一眼就看到了桌上一盆弥漫着清香的浓汤,深深吸了口气,露出享受之色。

    “成了!”

    这正是他向“火”请教,以调配丹药的手法,熬制出的药膳。

    想要炼制仙武三国中的丹药不现实,但思路可以运用,同样的道理,王府再不富有,他也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儿子,如鹿茸、人参、雪莲这类食材总不会少。

    顾承就挑选了八样,以一定比例调配,特殊的火候熬制,做出这份八宝羹。

    效果肯定比不上天材地宝,却能胜在稳定,每日服用,对炼精化气的过程绝对有不小的裨益。

    顾承也不顾礼仪了,拿起碗呼哧呼哧就喝了下去,只觉得满口留香,一股热流更是顺着食道进入腹中。

    他闭上眼睛,催动刚刚学到的易筋锻骨篇,筋骨开始缓缓蠕动。

    片刻之后,顾承缓缓吁出一口气,其内居然透出一股酸臭,正是体内污浊被排出。

    他赞许地点点头,大手一挥:“你们做得很好,有赏,以后每日三餐,都要加上这份八宝羹!”

    这本是喜事,谁知那掌管膳房的内侍居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四肢颤抖,不住磕头:“殿下饶命,殿下饶命,膳房遭贼,这些食材都被偷得差不多啦……”

第七章 乞丐洪七 入我网中() 
“你是说,我嘉王府一年的储备,都被偷光了?”

    顾承俯视着那瑟瑟发抖的内侍,语气冰寒,雷霆震怒。

    宋人对于饮食是很讲究的,富贵人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王府更不例外。

    但前面也说过,皇族当作表率,不可能每日山珍海味,因此如人参雪莲这样的珍贵药材,每月都是有定额配备的。

    翻看赵扩的记忆,顾承知道这家伙是个不会享受的,宝贵的食材得以积存,本来正要大快朵颐,没想到居然遭了贼?

    要知道这里是天子脚下,王府重地,守卫极其森严,是什么小贼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这里偷窃,又有能耐神不知鬼不觉地得了手?

    顾承本来想找临安知府,依律抓捕,但念头一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唤来老宦官:“你持我的手谕入东宫,向母后要下这个月食材。”

    “是!”老宦官领命退下,顾承目光如电,冷冷扫视跪了一地的下人:“既往不咎,如有再犯,小心你们的脑袋!”

    众人如蒙大赦,放声高呼:“殿下仁德!殿下仁德!”

    ……

    然而十天后,他们又跪在同样的地方。

    这下子真的是面如死灰,完全绝望了。

    “好啊,我当作无事发生,你这贼却以为我嘉王府好欺负是么?”

    顾承却没有理会这些下人,他之前的厉声厉色是防止有人中饱私囊,却不知这段时间王府内早就传遍这位主子突然变得聪慧过人,赏罚有度,简直是脱胎换骨般,哪里还敢欺瞒?

    顾承愤怒的是,不仅食材又丢了,甚至连熬好的八宝羹都被偷喝掉一碗,简直无法无天!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知府报备,经验丰富的捕快很快调来,各种追查,谁知七日后,八宝羹又被偷喝了。

    这简直是在打朝廷的脸,临安知府震怒,加派人手护卫王府,可失窃仍在进行着。

    终于,再过数日,顾承在层层保护下来到膳房,看着战战兢兢的一众厨娘,挥了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